CN220248405U - 风扇 - Google Patents

风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8405U
CN220248405U CN202321664900.7U CN202321664900U CN220248405U CN 220248405 U CN220248405 U CN 220248405U CN 202321664900 U CN202321664900 U CN 202321664900U CN 220248405 U CN220248405 U CN 2202484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base
support
open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64900.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观正
伍剑戈
叶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s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64900.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840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84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84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风扇头;支撑杆,连接所述风扇头且用于支撑所述风扇头;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风扇头的一端且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杆,所述底座具有多个滑槽;多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对应一个所述滑槽设置且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脚可在收纳在所述滑槽中的第一收纳状态和滑出所述滑槽且可转动至支撑所述底座的第一支撑状态之间切换。本实施例的所述风扇中,所述支撑脚能够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在所述第一支撑状态能够给所述风扇提供支撑,且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能够收纳在所述底座中达到便携和占用空间较小的效果,进而所述风扇特别适用于户外携带使用,用户体验较高。

Description

风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风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为了满足户外活动或其他生活场景需要使用风扇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风扇,例如桌面台扇、落地扇、吊顶扇等。但是,现有一些风扇底座较大,不便支撑或收纳,有必要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支撑和收纳的风扇。
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所述风扇包括:
风扇头;
支撑杆,连接所述风扇头且用于支撑所述风扇头;
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风扇头的一端且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杆,所述底座具有多个滑槽;
多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对应一个所述滑槽设置且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脚可在收纳在所述滑槽中的第一收纳状态和滑出所述滑槽且可转动至支撑所述底座的第一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为伸缩结构,所述支撑杆可在收纳在所述底座中的第二收纳状态和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底座的第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头包括风扇壳体、设置于所述风扇壳体内的风机组件、位于所述风扇壳体中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风扇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支撑杆经由所述开口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风扇壳体的侧边以及与所述侧边连接的第一端面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机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机组件的相对转动范围限定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侧边和所述第一端面的接触位置之间。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壳体包括靠近所述底座的第一底板、远离所述底座的第二底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的第一侧壁结构,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在第一状态,所述支撑杆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连接件,在第二状态,所述支撑杆经由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连接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具有出风口,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具有多个进风口;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导风壳和位于所述导风壳中的扇叶结构、连接所述扇叶结构的驱动结构,所述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光源、罩设于所述光源外围且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的光源罩;所述出风口为环设于所述光源外围的多个出风口;所述风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底板的调焦支架,所述调焦支架具有避让口和多个环设于所述避让口外围的通风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光源罩对应,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应,所述调焦支架用于调节所述光源罩相对于所述光源的距离以进行调焦,所述光源罩为凸透镜;所述风扇壳体还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板能够在遮蔽所述第二开口的遮蔽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二开口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结构包括导风锥和设置在所述导风锥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导风锥的截面积沿所述底座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风壳的面积沿所述底座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线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还包括锁定结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撑脚,所述锁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底座,且用于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与所述支撑脚卡固以锁定所述支撑脚处于所述第一收纳状态,所述锁定结构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释放所述支撑脚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脚滑出所述滑槽,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所述支撑脚滑出所述滑槽后驱动所述支撑脚转动至所述第一支撑状态。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靠近所述风扇头的第三底板、与所述第三底板相对设置的第四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之间的第二侧壁结构,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第二侧壁结构靠近所述第四底板的一端具有对应所述支撑脚且与所述滑槽连通的缺口,所述支撑脚能够自所述缺口伸出以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且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所述支撑脚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中。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壳体的第一侧壁结构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和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壁结构的截面形状及尺寸一致,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风扇壳体能够叠合设置而处于折叠状态;所述风扇壳体的第一侧壁结构的截面形状和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壁结构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使得所述风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呈圆柱状。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还包括导线,所述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中的电池,所述导线穿过所述支撑杆的内部,且所述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风扇头,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的数量与所述支撑脚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电池。
本实施例的所述风扇中,所述支撑脚能够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在所述第一支撑状态能够给所述风扇提供支撑,且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能够收纳在所述底座中达到便携和占用空间较小的效果,进而所述风扇特别适用于户外携带使用,用户体验较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风扇处于第一收纳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风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风扇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风扇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风扇的剖视图;
图6是图1所示风扇的另一剖视图;
图7是图1所示风扇的又一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风扇处于第一支撑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风扇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8所示风扇的底座和支撑脚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图8所示风扇的底座和支撑脚的另一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8所示风扇的底座和支撑脚的又一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8所示风扇的支撑脚和第二驱动件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8所示风扇的风扇头的立体分解图;
图15是图14所示风扇的风扇头的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
图16是图8所示风扇的风扇头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为:
1-风扇;11-风扇头;12-支撑杆;13-底座;131-滑槽;14-支撑脚;111-风扇壳体;112-风机组件;113-连接件;1111-开口;114-第一端面;1112-第一底板;1113-第二底板;1114-第一侧壁结构;1111a-第一开口;1111b-第二开口;1113a-出风口;1114a-进风口;1121-导风壳;1122-扇叶结构;1123-驱动结构;115-光源;116-光源罩;117-调焦支架;1171-避让口;1172-通风口;1115-活动板;1122a-导风锥;1122b-叶片;15-锁定结构;16-第一驱动件;17-第二驱动件;118-第三底板;141-支撑脚主体;142-卡接件;143-抵接件;132-第四底板;133-第二侧壁结构;1321-缺口;18-导线;19-电池;119-电控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非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请参阅图1-图16,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1,所述风扇1包括:
风扇头11;
支撑杆12,连接所述风扇头11且用于支撑所述风扇头11;
底座13,连接所述支撑杆12远离所述风扇头11的一端且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杆12,所述底座13具有多个滑槽131;
多个支撑脚14,每个所述支撑脚14对应一个所述滑槽131设置且与所述底座13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脚14可在收纳在所述滑槽131中的第一收纳状态和滑出所述滑槽131且可转动至支撑所述底座13的第一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本实施例的所述风扇1中,所述支撑脚14能够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切换,进而在所述第一支撑状态能够给所述风扇1提供支撑,且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能够收纳在所述底座13中达到便携和占用空间较小的效果,进而所述风扇1特别适用于户外携带使用,用户体验较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12为伸缩结构,所述支撑杆12可在收纳在所述底座13中的第二收纳状态和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底座13的第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可以理解,所述支撑杆12为伸缩结构,使得所述支撑杆12的支撑高度可调,进而方便用户使用,用户体验性进一步被提高。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头11包括风扇壳体111、设置于所述风扇壳体111内的风机组件112、位于所述风扇壳体111中与所述风机组件112连接的连接件113,所述风扇壳体111具有开口1111,所述支撑杆12经由所述开口1111与所述连接件113连接;所述开口1111设置在所述风扇壳体111的侧边以及与所述侧边连接的第一端面114上,所述连接件113与所述风机组件112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113与所述风机组件112的相对转动范围限定在所述连接件113与所述侧边和所述第一端面114的接触位置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风扇壳体111包括靠近所述底座13的第一底板1112、远离所述底座13的第二底板1113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1112和所述第二底板1113之间的第一侧壁结构1114,所述开口1111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1112的第一开口1111a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1114的第二开口1111b,所述第一开口1111a与所述第二开口1111b连通,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支撑杆12经由所述第一开口1111a连接所述连接件113,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支撑杆12经由所述第二开口1111b连接所述连接件113。
可以理解,通过所述开口1111,可以使得所述连接件113和所述支撑杆12能够相对于所述风机组件112转动,进而调节所述风扇1的状态,便于所述风扇1的收纳及使用,提高用户体验。具体地,所述连接件113和所述支撑杆12能够相对于所述风扇壳体111和所述风机组件112转动,从而所述连接件113能够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风机组件112的转轴方向与所述支撑杆12的支撑方向相同使得所述风扇1处于第三收纳状态,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风机组件112的转轴方向与所述支撑杆12的支撑方向垂直使得所述风扇1处于第三支撑状态。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底板1113具有出风口1113a,所述第一侧壁结构1114具有多个进风口1114a;所述风机组件112包括导风壳1121和位于所述导风壳1121中的扇叶结构1122、连接所述扇叶结构1122的驱动结构1123,所述风扇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1113的光源115、罩设于所述光源115外围且与所述第二底板1113连接的光源罩116;所述出风口1113a为环设于所述光源115外围的多个出风口1113a;所述风扇1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底板1113的调焦支架117,所述调焦支架117具有避让口1171和多个环设于所述避让口1171外围的通风口1172,所述避让口1171与所述光源罩116对应,所述通风口1172与所述出风口1113a对应,所述调焦支架117用于调节所述光源罩116相对于所述光源115的距离以进行调焦,所述光源罩116为凸透镜;所述风扇壳体111还包括活动板1115,所述活动板1115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1114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板1115能够在遮蔽所述第二开口1111b的遮蔽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二开口1111b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通过设置所述进风口1114a、所述出风口1113a和所述驱动结构1123,使得所述风机组件112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紧凑,可以达到较好的风效,且不影响所述风扇1的状态切换。通过设置所述光源115及光源罩116,使得所述风扇1还具有照明效果,用户体验更佳。通过所述调焦支架117,可以调节所述光源罩116相对于所述光源115的距离,从而达到不同的光效,进一步提高用户体验性,通过所述活动板1115,不仅可以打开所述第二开口1111b便于所述支撑杆12转动,而且在不需要打开所述支撑杆12时能够遮蔽所述第二开口1111b从而提高美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扇叶结构1122包括导风锥1122a和设置在所述导风锥1122a上的多个叶片1122b,所述导风锥1122a的截面积沿所述底座13至所述出风口1113a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风壳1121的面积沿所述底座13至所述出风口1113a的方向线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通过所述导风锥1122a和所述导风壳1121,可以对出风进行汇聚及加压,提高所述风扇1的出风效果。
可以理解,所述风扇1还可以包括电控组件119,所述电控组件119设置于所述风扇壳体111上且与所述风机组件112电连接,所述电控组件119可以包括电路板、充电端口、开关按键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风扇1还包括锁定结构15、第一驱动件16和第二驱动件17,所述第一驱动件16和所述第二驱动件17分别连接所述支撑脚14,所述锁定结构15固定于所述底座13,且用于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与所述支撑脚14卡固以锁定所述支撑脚14处于所述第一收纳状态,所述锁定结构15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释放所述支撑脚14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16驱动所述支撑脚14滑出所述滑槽131,所述第二驱动件17用于在所述支撑脚14滑出所述滑槽131后驱动所述支撑脚14转动至所述第一支撑状态。
通过所述锁定结构15和所述第一驱动件16,不仅可以锁定所述支撑脚14的所述第一收纳状态,还可以在用户操作所述锁定结构15时,释放所述支撑脚14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16驱动所述支撑脚14滑出所述滑槽131,使得所述支撑脚14的状态切换简单、方便,用户体验较高。进一步地,通过所述第二驱动件17,可以在所述支撑脚14滑出所述滑槽131后驱动所述支撑脚14转动至所述第一支撑状态,进一步增加所述支撑脚14状态切换的自动性及便捷性,使得所述风扇1的用户体验更佳。
所述第一驱动件16可以为弹簧,所述第一驱动件16可以抵接在所述支撑脚14和所述底座13靠近所述风扇头11的第三底板118与所述支撑脚14之间,所述第二驱动件17可以为钮簧,所述支撑脚14可以包括支撑脚主体141、卡接件142和抵接件143,所述支撑脚主体141、卡接件142和抵接件143三者枢接,所述卡接件142可以与所述锁定结构15卡合或脱离卡合,所述抵接件143的至少部分和所述底座13靠近所述风扇头11的第三底板118之间用于设置所述第一驱动件16。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3包括靠近所述风扇头11的第三底板118、与所述第三底板118相对设置的第四底板132、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118和所述第四底板132之间的第二侧壁结构133,所述滑槽131位于所述底座13内部,所述第二侧壁结构133靠近所述第四底板132的一端具有对应所述支撑脚14且与所述滑槽131连通的缺口1321,所述支撑脚14能够自所述缺口1321伸出以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且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所述支撑脚1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1321中。
可以理解,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所述支撑脚14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1321中,且所述支撑脚14位于所述缺口1321部分的外表面与所述第二侧壁结构133的外表面可以平齐且圆滑过渡,进而达到较好的收纳效果,提高收纳状态的美观性,也有利于减小收纳状态的体积及提高便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壳体111的第一侧壁结构1114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和所述底座13的第二侧壁结构133的截面形状及尺寸一致,使得所述底座13与所述风扇壳体111能够叠合设置而处于折叠状态;所述风扇壳体111的第一侧壁结构1114的截面形状和所述底座13的第二侧壁结构133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使得所述风扇1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呈圆柱状。
可以理解,通过上述结构的设计,所述风扇1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呈圆柱状,进一步地达到较好的收纳效果,提高收纳状态的美观性,也有利于减小收纳状态的体积及提高便携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风扇1还包括导线18,所述风扇1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13中的电池19,所述导线18穿过所述支撑杆12的内部,且所述导线18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风扇头11,所述导线18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池19;所述电池19的数量与所述支撑脚14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14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电池19。
通过在所述底座13中设置电池19,且所述电池19的数量可以为多个,不仅方便不插电使用,还能提高续航能力,而且所述电池19也可以增加底座13的重量,提高所述底座的支撑稳定性。此外,所述电池19的数量与所述支撑脚14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14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电池19,也使得所述底座13内部元件合理紧凑,且平衡性较佳,产品稳定性更高。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
风扇头;
支撑杆,连接所述风扇头且用于支撑所述风扇头;
底座,连接所述支撑杆远离所述风扇头的一端且用于支撑所述支撑杆,所述底座具有多个滑槽;
多个支撑脚,每个所述支撑脚对应一个所述滑槽设置且与所述底座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脚可在收纳在所述滑槽中的第一收纳状态和滑出所述滑槽且可转动至支撑所述底座的第一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为伸缩结构,所述支撑杆可在收纳在所述底座中的第二收纳状态和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底座的第二支撑状态之间切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头包括风扇壳体、设置于所述风扇壳体内的风机组件、位于所述风扇壳体中与所述风机组件连接的连接件,所述风扇壳体具有开口,所述支撑杆经由所述开口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开口设置在所述风扇壳体的侧边以及与所述侧边连接的第一端面上,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机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风机组件的相对转动范围限定在,所述连接件与所述侧边和所述第一端面的接触位置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包括靠近所述底座的第一底板、远离所述底座的第二底板和连接于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二底板之间的第一侧壁结构,所述开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底板的第一开口和设置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的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在第一状态,所述支撑杆经由所述第一开口连接所述连接件,在第二状态,所述支撑杆经由所述第二开口连接所述连接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板具有出风口,所述第一侧壁结构具有多个进风口;所述风机组件包括导风壳和位于所述导风壳中的扇叶结构、连接所述扇叶结构的驱动结构,所述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底板的光源、罩设于所述光源外围且与所述第二底板连接的光源罩;所述出风口为环设于所述光源外围的多个出风口;所述风扇还包括安装于所述第二底板的调焦支架,所述调焦支架具有避让口和多个环设于所述避让口外围的通风口,所述避让口与所述光源罩对应,所述通风口与所述出风口对应,所述调焦支架用于调节所述光源罩相对于所述光源的距离以进行调焦,所述光源罩为凸透镜;所述风扇壳体还包括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第一侧壁结构活动连接,且所述活动板能够在遮蔽所述第二开口的遮蔽状态和打开所述第二开口的打开状态之间切换。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结构包括导风锥和设置在所述导风锥上的多个叶片,所述导风锥的截面积沿所述底座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导风壳的面积沿所述底座至所述出风口的方向线逐渐减小再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锁定结构、第一驱动件和第二驱动件,所述第一驱动件和所述第二驱动件分别连接所述支撑脚,所述锁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底座,且用于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与所述支撑脚卡固以锁定所述支撑脚处于所述第一收纳状态,所述锁定结构还用于在外力作用下释放所述支撑脚使得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支撑脚滑出所述滑槽,所述第二驱动件用于在所述支撑脚滑出所述滑槽后驱动所述支撑脚转动至所述第一支撑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靠近所述风扇头的第三底板、与所述第三底板相对设置的第四底板、连接于所述第三底板和所述第四底板之间的第二侧壁结构,所述滑槽位于所述底座内部,所述第二侧壁结构靠近所述第四底板的一端具有对应所述支撑脚且与所述滑槽连通的缺口,所述支撑脚能够自所述缺口伸出以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且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所述支撑脚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缺口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壳体的第一侧壁结构的截面形状及尺寸和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壁结构的截面形状及尺寸一致,使得所述底座与所述风扇壳体能够叠合设置而处于折叠状态;所述风扇壳体的第一侧壁结构的截面形状和所述底座的第二侧壁结构的截面形状均为圆形,使得所述风扇处于所述折叠状态时呈圆柱状。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还包括导线,所述风扇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底座中的电池,所述导线穿过所述支撑杆的内部,且所述导线的一端电连接所述风扇头,所述导线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电池;所述电池的数量与所述支撑脚对应,相邻两个所述支撑脚之间设置一个所述电池。
CN202321664900.7U 2023-06-27 2023-06-27 风扇 Active CN2202484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4900.7U CN220248405U (zh) 2023-06-27 2023-06-27 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64900.7U CN220248405U (zh) 2023-06-27 2023-06-27 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8405U true CN220248405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93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64900.7U Active CN220248405U (zh) 2023-06-27 2023-06-27 风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84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9797B2 (en) Lamp with desk organizer and electronics stand
WO2021008343A1 (zh) 支撑座、风扇及灯具
US20060254636A1 (en) Sunshade with socket device
CN217206935U (zh) 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扇以及电器设备
WO2012100693A1 (zh) 一种多方位多角度台灯
KR200489177Y1 (ko) 풍향 조절 및 탁상 거치가 용이한 휴대용 선풍기
WO2021008344A1 (zh) 支撑座、风扇及灯具
US2013025049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mechanism
US11578860B2 (en) Stand for portable accessory
CN220248405U (zh) 风扇
US11746950B2 (en) Telescopic pivotable support structure, camera support device, fan and lamp
CN201663774U (zh) 电子装置
CN215682350U (zh) 可折叠式移动终端支架
JP3222543U (ja) 携帯型扇風機
CN213628066U (zh) 折叠式风扇
US20190257504A1 (en) Stand for portable accessory
CN211715366U (zh) 一种折叠型风扇
CN213018644U (zh) 可弯折支撑结构、拍摄支撑装置、风扇及灯具
CN212480794U (zh) 一种手持稳定器
CN211083491U (zh) 折叠笔记本支架
CN214368854U (zh)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CN215569118U (zh) 可伸缩弯折的支撑结构、电子装置、风扇及灯具
CN219571673U (zh) 台灯
CN214405309U (zh)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CN221035320U (zh) 一种折叠太阳能野营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