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206935U - 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扇以及电器设备 - Google Patents

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扇以及电器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206935U
CN217206935U CN202090000127.2U CN202090000127U CN217206935U CN 217206935 U CN217206935 U CN 217206935U CN 202090000127 U CN202090000127 U CN 202090000127U CN 217206935 U CN217206935 U CN 2172069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ssis
fan
mounting
inner sleev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9000012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iep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ie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08324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0151102A1/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1338193.6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0716820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21358507.9U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211289452U/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CN2019/106155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21031265A1/zh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iep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iep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256950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4879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2069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2069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0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 F04D29/64Mounting; Assembling; Disassembling of axi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一种支撑座,包括:底盘(1)、支撑机构以及锁紧机构(31)。其中,支撑机构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于底盘(1),其顶端用于安装用电主体,该支撑机构具有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锁紧机构(31)被配置成能够在支撑机构位于使用位置时将支撑机构与底盘(1)锁定,使得支撑机构被保持在使用位置,该锁紧机构还被配置成能够解除支撑机构与底盘(1)的锁定,使得支撑机构能够从使用位置翻转成收纳位置并收纳在底盘(1)和/或用电主体设置的收纳槽(133)内。另还包括一种带有该支撑座的电器设备。该支撑座便于收纳,占用空间小,可以稳定支撑。

Description

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 扇以及电器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生活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扇以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人们日常工作生活需要,市场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台灯和风扇等电器设备。现有的台灯或者风扇等电器设备通常都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在支撑座上的台灯主体或者风扇主体等用电主体。市面上的大部分电器设备的支撑座都具有较大的体积,在收纳的时候也会占用大量的室内空间,不利于室内环境的整洁。因此,亟需一种在收纳时能够减小占用空间、并且在使用时还能够稳定支撑用电主体的支撑座。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或其他潜在问题,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包括:底盘、支撑机构以及锁紧机构。其中,支撑机构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于底盘,其顶端用于安装用电主体;该支撑机构具有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锁紧机构被配置成能够在支撑机构位于使用位置时将支撑机构与底盘锁定,使得支撑机构被保持在使用位置;该锁紧机构还被配置成能够解除支撑机构与底盘的锁定,使得支撑机构能够从使用位置翻转到收纳位置,并且,当支撑机构位于收纳位置时,支撑机构收纳于底盘和/或用电主体设置的收纳槽内。
本公开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器设备,其包括:用电主体、翻转锁定机构以及上述支撑座。其中,用电主体通过翻转锁定机构安装于支撑机构的顶端,该翻转锁定机构被配置成能够将用电主体与支撑机构锁定,使得用电主体被保持在选定位置,其还被配置成能够将用电主体和支撑机构解除锁定,使得用电主体能够翻转到与底盘平行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描述,通过将支撑机构可转动的安装在底盘上,并且设置收纳槽以便支撑机构能够翻转收纳在该收纳槽内,从而可以降低支撑座和电器设备收纳时所占用的空间,而且,当其使用时,能够通过锁紧机构将支撑机构和底盘锁定,从而将支撑机构保持在使用位置不动,有利于支撑具有较大重量和/或体积的用电主体,避免用电主体在使用时发生晃动或者侧翻。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风扇主体;底盘,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支撑机构,其底端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其顶端与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往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风扇主体与所述底盘呈上下叠置的收纳状态,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使所述风扇主体展开到与所述底盘相分离的使用状态;外套筒,其套设在所述支撑机构外,用于在所述风扇主体展开到使用状态时将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底盘锁紧。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风扇主体;底盘,所述底盘的形状与所述风扇主体的形状相同;可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于所述底盘时,所述支撑机构的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底盘内。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风扇主体,其内设有电机,底盘,其内设有电池;可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底盘可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支撑机构内,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池和电机;所述风扇主体能够叠置于所述底盘。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风扇主体;底盘;可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风扇主体靠近边缘的位置铰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靠近边缘的位置铰接,以将所述风扇主体和底盘连接成一体;所述风扇主体能够叠置于所述底盘。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前罩和后罩,所述后罩的背部形成有环形凸条;底盘:可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后罩铰接且铰接点位于所述环形凸条所围成的收纳腔内,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所述风扇主体能够叠置于所述底盘。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前罩和后罩,所述后罩的背部形成有卡块;底盘:可伸缩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后罩铰接,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底盘铰接;在所述风扇主体能够叠置于所述底盘时,所述卡块与所述底盘的边缘卡接。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风扇主体;底盘: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底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支撑机构的顶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风扇主体;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时,所述支撑机构均容纳于所述底盘内。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风扇,其包括:风扇主体;底盘;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支撑机构的另一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风扇主体;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时,所述风扇主体的外侧面与所述底盘的外侧面平齐。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底盘,其包括顶壳以及底盖;所述顶壳内设有相对的两个安装凸台,两个所述安装凸台之间形成安装槽以及与所述安装槽贯通的收纳槽,所述安装槽用于安装支撑机构,所述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支撑机构。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底盘,其包括顶壳以及底盖;所述底盖的底面往上凸出形成有用于容纳支撑机构的收纳槽,所述底盖的边缘以及对应的顶壳的边缘设有与所述收纳槽贯通的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用于收纳所述支撑机构。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杆组件,其包括:内套筒,其底端设有转动轴;伸缩杆,设于所述内套筒中的;以及,所述内套筒的顶端设有用于阻止组装在所述内套筒中的所述伸缩杆脱离所述内套筒的限位机构。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翻转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座、云台头、铰接轴以及第二锁定件;连接座,用于与风扇主体紧固连接;云台头,用于与伸缩杆紧固连接;铰接轴,用于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云台头转动连接;第二锁定件,用于将所述连接座和所述云台头锁定在选定位置,以及解除所述连接座和所述云台头的锁定,以使所述风扇主体能够绕所述铰接轴上下翻转。
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锁紧组件,其包括:内套筒,其底端设有用于与底盘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内套筒用于插装支撑用电主体的杆件;外套筒,安装在所述内套筒上;所述外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套筒往下运动,以将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紧,所述外套筒还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套筒往上运动,以将锁紧的所述内套筒和底盘解锁,从而所述内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
本公开的附加方面的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公开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的以下详细描述,本公开实施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容易理解。在附图中,将以示例以及非限制性的方式对本公开的多个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对图1其中一个部分进行局部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3为图2去除底盘后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A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处于收纳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对图6中锁紧机构进行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8为图6去除底盘和风扇主体后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B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图5的整体分解示意图;
图11为本公开实施例1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台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爆炸图;
图13为本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处于锁定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公开实施例2提供的处于解锁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图13的的爆炸图;
图16、图17为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在不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对图16中锁紧机构进行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19为本公开实施例3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对图19中锁紧机构进行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21为本公开实施例4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2为对图21中底座进行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23为图22中C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24为本公开实施例5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对图24中锁紧机构进行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26为本公开实施例5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7、图28分别为对图26中不同部分进行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29为本公开实施例6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0为本公开实施例6提供的处于收纳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1、图32为对图29进行局部分解后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3为图31中锁紧机构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34、图35为本公开实施例6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风扇在不同视角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6为本公开实施例6提供的处于收纳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7、图38为对图34的部分结构进行分解后,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39为图37中D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0为图37中锁紧机构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41为本公开实施例6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台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2为本公开实施例6提供的处于收纳状态的可折叠台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3、图44为对图41进行局部分解后在不同视角下的示意图;
图45为图43中E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46为图43中锁紧机构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47为本公开实施例7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8为对图47进行部分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49为图48中F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0为本公开实施例7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1为对图50进行部分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52为图51中G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3为本公开实施例7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台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4为对图53进行部分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55为图54中H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6为本公开实施例8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7为对图56进行部分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58为图57中I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59为本公开实施例8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0为对图59进行部分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61为图60中J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2为本公开实施例8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可折叠台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3为对图62进行部分分解后的示意图;
图64为图63中K位置的局部放大图;
图65为本公开实施例9提供的一种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6为本公开实施例9提供的另一种处于展开状态的支撑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7为本公开实施例9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一种可折叠风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8为本公开实施例9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一种可折叠台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9为本公开实施例9提供的处于展开状态的另一种可折叠台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底盘;11-顶壳;111-安装口;113-第三安装座;12-底盖;131-容置空间;132-安装槽;133-收纳槽;14-安装凸台;141-安装轴孔;151-控制开关; 153-充电口;155-电路板;157-充电电池;16-配重块;18-防滑垫;19-第一安装座;191-螺纹部;
31、33、35-锁紧机构;311-外套筒;313-第一锁定件;3131-锁定部;3133- 定向部;315-锁环;3151-凸条;3153-第二锁块;3155-弧形凸块;317-抱紧环; 3171-开口;3173-第二锁孔;3175-第一锁块;3177-抵顶凸起;331-固定头; 3311-卡接凸块;333-固定片;335-调节螺栓;337-调节片;351-插接板;3511- 第一凸台;3513-长圆孔;352-拨块;353-安装片;3531-第二凸台;354-固定块;3541-第三插槽;355-弹性件;357-安装台;359-螺钉;
4-阻尼垫片;
5-伸缩机构;51-内套筒;511-转动轴;512-加强筋;513-外螺纹;514- 限位筋;515-第一插槽;516-第二插槽;517-第一锁孔;519-装配腔;52-连接头;53-伸缩杆;531-弧形凹槽;
7-翻转锁定机构;71-云台头;711-圆环状主体;7111-挡筋;713-连接杆; 73-铰接件;731-第一安装部;741-第一安装夹头;743-第二安装夹头;745- 第二安装部;747-连接套;751-第三安装夹头;7511-滑槽;7513-过线槽;753- 挤紧块;7531-滑轨;7533-阶梯结构;755-第三安装部;76-阻尼胶圈;77-连接座;7711-连接槽;7731-安装腔体;7751-座体;7753-防脱环;79-第二安装座;791-圆形通孔;793-限位块;795-限位环;7951-让位槽;7953-限位凸起; 797-封口圈;
9-风扇主体;91-面罩;93-叶片;95-电机;97-后罩;971-卡块;973-环形凸条;975-收纳腔;977-安装孔;
10-台灯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公开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公开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公开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现有用于送风的电风扇或者用于照明的台灯等电器设备通常包括有用电主体以及支撑座,其中,支撑座包括底座以及安装在底座上的支撑机构。但是,电器设备的支撑座要么不能收纳,从而导致占用过多室内空间,使得室内布置显得过于凌乱,要么就只能通过将支撑机构和底盘拆卸分离的方式来实现收纳,又显得非常的麻烦。因此,期望有一种既能够收纳以提高空间利用率,又能够在展开后可以稳定支撑诸如电子设备或者用电设备等用电主体的支撑座。其中,电子设备包括但不限于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用电设备包括但不限于风扇、台灯、投影仪等。
本公开整体上采用在底盘和/或用电主体上设置收纳槽,然后将支撑机构可转动的安装在底盘上,同时配置用于将底盘和支撑机构锁定和解锁定的锁紧机构,从而,当支撑机构位于使用位置时,通过锁紧机构能够将底盘和支撑机构锁定,使得支撑机构不能相对底盘转动,以便保持在使用位置而不会发生晃动;而且锁紧机构还能够将底盘和支撑机构解除锁定,使得支撑机构能够从使用位置转动到收纳位置,并且当支撑机构位于收纳位置时,该支撑机构收纳在底盘和/或用电主体的收纳槽内。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支撑机构与底盘之间的锁紧力可调节,以在不同应用环境下实现对用电主体的稳定支撑,避免该用电主体晃动或者侧翻。
通过将支撑机构可转动设置于底盘,并配合设置能够将支撑机构和底盘锁定和解除锁定的锁紧机构,从而当支撑座需要收纳时,可以通过锁紧机构将底盘和支撑机构解除锁定,然后转动支撑机构以便将支撑机构收纳至底盘和/或用电主体的收纳槽内,以减少支撑座在收纳时占用的空间;而当支撑座需要展开使用时,将支撑机构相对底座转动到合适角度,也即转动到支撑机构的使用位置以后,通过锁紧机构将支撑机构和底盘锁定,使得支撑机构相对于底盘固定,以稳固的支撑风扇主体/台灯主体等用电主体。
以下结合附图介绍几种可选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如图1-图4所示,其包括底盘1、支撑机构以及锁紧机构31,其中,在底盘1的顶部设置有收纳槽133,支撑机构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底盘1上,锁紧机构31被配置成用于将支撑机构和底盘1 锁定和解除锁定。支撑机构的顶端用于安装用电主体。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可以是长度固定的杆件,或者也可以是能够伸缩的伸缩机构5,或者还可以是能够折叠、并且在打开时能够手动锁定或者自锁的折叠机构,例如可以选用类似于三节棍的连杆机构作为折叠机构,当各连杆处于同一直线时,各连杆之间可以被手动或者自动锁定。
为了描述更加简洁,在本实施例和其他实施例中将以伸缩机构5为例来描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只要支撑机构的长度与收纳槽133的长度相适配,则即使支撑机构的长度是固定的,其也同样可以实现收纳,并且收纳后的支撑座的体积相比于不能收纳的支撑座的体积或者是没有设置收纳槽133的支撑座所占用的体积明显减小,从而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伸缩机构5具有收纳和使用两种状态,在收纳状态时,伸缩机构5处于收纳位置,在使用状态时,伸缩机构5处于使用位置。具体而言,当伸缩机构5处于收纳状态时,其容纳在底盘1顶面所形成的收纳槽133内,当该伸缩机构5处于使用状态时,锁紧机构31能够将其与底盘1锁定,从而将该伸缩机构5保持在使用位置,以便用电主体能够正常使用,该使用位置例如可以是支撑机构垂直于底盘1的位置。
示例性地,如图1和图2所示,底盘1包括顶壳11,该顶壳11为顶部具有开口的圆筒状结构,当然,在其他示例中,其也可以是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的筒状结构。在底盘1的底部可以设置多个防滑垫或者滑轮。
顶壳11具有容置空间131,在容置空间131内设有安装凸台14。安装凸台14的一部分形成收纳槽133,且收纳槽133与容置空间131连通;安装凸台14的另一部分形成安装槽132,且安装槽132与收纳槽133贯通。示例性地,安装槽132的宽度可以如图1所示的小于收纳槽133的宽度,或者安装槽132的宽度也可以与收纳槽133宽度相同或者大于收纳槽133的宽度。
伸缩机构5包括内套筒51以及能够伸缩的伸缩杆53,当支撑机构为折叠机构时,该支撑机构可以包括内套筒51和能够折叠的折叠杆。内套筒51 的铰接端(图2中为底端)与底盘1转动连接,内套筒51的插接端(图2中为顶端)具有开口,伸缩杆53的连接端(图2中为底端)从内套筒51顶端的开口插接于内套筒51内、并与内套筒51紧固连接,伸缩杆53的安装端(图 2中为顶端)安装有用电主体、且该用电主体可上下翻转。伸缩杆53的结构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2和图3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伸缩杆53可以通过底端设置的连接头52与内套筒51的内壁紧固连接。在内套筒51与伸缩杆53之间还可以设置相应的限位结构来避免具有较小径向尺寸的伸缩杆53插设到具有较大径向尺寸的内套筒51内可能产生的晃动风险,以提高用电主体使用时的稳定性。
继续参考图2和图3,内套筒51的底端分别向一侧或者两侧延伸形成有转动轴511,容易理解,当内套筒51的底端设置有两个转动轴511时,这两个转动轴511通常为同轴设置。为了便于安装凸台14内设置的电路板、电池等与伸缩机构5顶端安装的用电主体进行电连接,转动轴511的一端或两端可以设置成中空的结构以便于连接线穿过,在中空的转动轴511内还可以设置有沿转动轴511的轴向延伸的加强筋512,以提高转动轴511的结构强度,避免转动轴511在受到外部挤压的时候发生损坏,从而提高内套筒51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在安装凸台14设置的安装槽132内形成有一个或者两个安装轴孔141,转动轴511可转动的装配在安装轴孔141内,从而伸缩机构5 可以沿着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转动,以收纳到安装凸台14设置的收纳槽 133内。应当理解,在另一些示例中,也可以在安装槽132的槽壁上设置转动轴511,相应的在内套筒51上设置供安装转动轴511的安装轴孔141。可以理解,通过将转动轴511设置在内套筒51上,可以提高伸缩机构5的结构强度,以便于稳定的支撑伸缩杆53顶端安装的电气设备,避免其发生晃动或者侧翻。
示例性地,在转动轴511和安装轴孔141之间还可以设置阻尼垫片4,以增加转动轴511在安装轴孔141内转动时的摩擦力。阻尼垫片4可以为套装在转动轴511上的圆环状结构,也可以为紧固在转动轴511或者安装轴孔 141内的C形结构或者其他结构。例如,图2和图3中示出了阻尼垫片4的一种可实现的结构,其包括与转轴接触的板状部分以及与安装轴孔141接触的四个支脚,这四个支脚可以设置在矩形板状部分的四个顶角的位置。通过设置阻尼垫片4,当伸缩杆53顶端安装的用电主体的重量或者体积较小时,伸缩机构5可以在转动到任意位置的时候,均能够在阻尼垫片4提供的摩擦力的作用向相对于底盘1固定。
如图1至图4,本实施例还配置有用于将内套筒51和底盘1锁定和解锁定的锁紧机构31,通过该锁紧机构31可以将内套筒51和底盘1锁定,从而伸缩机构5可以稳固的支撑用电主体,以避免仅设置阻尼垫片4可能带来的晃动或者侧翻风险,而且由于锁紧机构31对于底盘1和内套筒51的锁紧力大,从而还可以提高伸缩杆53顶端所支撑的用电主体的重量和/或体积,并保证用电主体能够安全使用,而不会由于伸缩杆53没有相对于底盘1锁紧所导致的倾翻或者损坏风险。
如1图-图4所示,锁紧机构31包括:第一锁定件313、外套筒311以及限位结构。外套筒311套接于内套筒51上、并可相对于内套筒51转动以使内套筒51与底盘1之间锁定或解除锁定。限位结构安装在内套筒51上,并位于外套筒311的上方,限位结构用于将外套筒311限定在内套筒51上运动。第一锁定件313套设于内套筒51上并位于外套筒311的下方。
需要说明的是,当外套筒311相对于内套筒51旋转并靠近底盘1时,外套筒311将第一锁定件313抵紧在底盘1上以锁紧内套筒51,从而使得伸缩机构5和底盘1锁定;当外套筒311相对于内套筒51旋转并远离底盘1时,外套筒311解除对第一锁定件313的抵紧,继而解除内套筒51的锁定,这样也就使得伸缩机构5和底盘1解除锁定,以便驱动伸缩机构5相对于底盘1 转动。另外,还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锁定件313和限位结构并非本实施例锁紧机构31的限制性结构,在某些示例中,可以省略锁定件和限位结构中的任意一个或者全部,这些通过下文的描述可以清晰地被了解。
示例性地,如图2-图4所示,内套筒5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513,外套筒311的内表面设有对应的内螺纹。外套筒311可通过与内套筒51配合的螺纹结构锁紧固定于内套筒51上,也即是说,通过外套筒311与内套筒51的螺纹结构以及外套筒311、第一锁定件313、安装凸台14的压紧作用,可以将内套筒51牢固的固定在底盘1上,避免其发生晃动,从而保证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用电主体不会发生晃动或者侧翻,即使该用电主体具有较大重量和/或较大体积,伸缩机构5也依然可以稳固地实现对用电主体的支撑。
进一步,通过旋转外套筒311还可以调整外套筒311、第一锁定件313 与底盘1之间的压紧力,以快速调整内套筒51和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以便适应具有不同重量和/或不同体积的用电主体,避免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用电主体晃动或者侧翻。
举例而言,当伸缩杆53顶端安装的用电主体的重量和/或体积较大时,在往下旋转外套筒311时,可以往下多旋转一点距离,以增加外套筒311施加于第一锁定件313的压紧力,从而提高内套筒51和安装凸台14之间的锁紧力,避免用电主体发生晃动或者侧翻;而当伸缩杆53顶端安装的用电主体重量和/或体积较小时,则在往下旋转外套筒311的时候,可以适当少往下旋转一点距离,以减小外套筒311施加于锁定件的压紧力,从而减小第一锁定件313和安装凸台14之间的压紧力,在保证用电主体不发生晃动的前提下,避免锁定件压坏设置成空心结构的转动轴511,从而提高内套筒51的使用寿命。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的支撑座,通过外套筒311和内套筒51之间的螺纹锁紧作用以及外套筒311、第一锁定件313和底盘1之间的压紧作用相互配合,从而实现了伸缩机构5和底盘1之间的锁紧,避免由于内套筒51的转轴与安装凸台14的安装轴孔141之间的摩擦力不够可能导致的用电主体晃动或者侧翻的风险,而且本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往下旋转外套筒311的距离来调整内套筒51与安装凸台14之间的锁紧力,以适应具有不同重量和/或体积的用电主体。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锁定件313可以与外套筒311分体设置或者形成为一体结构。以图2和图3为例,在外套筒311上设置有环形槽,相应的,在第一锁定件313上设置有可滑设于环形槽内的滑块。通过这样设置,当锁定件与底盘1抵接在一起时,还可以通过旋转外套筒311来调整外套筒311、锁定件及底盘1的压紧力。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定件313上可以设置多个沿着内套筒51的周向均匀布置的滑块。
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锁定件313可以是套设在外套筒311上的圆形、椭圆形或者多边形的环状部件,或者也可以是安装在外套筒311底端的C形部件。以图2和图3为例,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锁定件313包括环形的锁定部3131和定向部3133,其中,环形的锁定部3131被配置为大致成矩形形状,定向部3133自锁定部3131往下延伸,以便能够插设到收纳槽133 内,从而限制第一锁定件313跟随外套筒311转动。具体而言,当往下旋转外套筒311时,装配在外套筒311底端的第一锁定件313往下移动,当第一锁定件313的定位部分插入到收纳槽133内时,由于定向部3133与收纳槽 133的槽壁会发生干涉,即使外套筒311和第一锁定件313之间的摩擦阻力大于第一锁定件313与安装凸台14表面的摩擦力,第一锁定件313亦不会跟随外套筒311旋转,这样也就从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导向的作用,是的第一锁定件313始终保持在该位置,以保证锁定部3131与底盘1始终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底盘1和内套筒51的锁紧效果。
还需要指出的是,第一锁定件313并非是外套筒311实现内套筒51和底盘1锁定的必备部件,在某些示例中也可以不设置第一锁定件313,而仅仅通过外套筒311的底面抵紧安装凸台14的表面,也可以实现内套筒51与安装凸台14的锁紧。可以理解,通过设置第一锁定件313,就可以方便的采用具有不同形状的第一锁定件313来提高与安装凸台14的接触面积,以提高内套筒51与安装凸台14的锁紧作用,而且当第一锁定件313再进一步设置有定向部3133时,还可防止锁定件跟随外套筒311旋转,从而保证第一锁定件 313与安装凸台14的接触面积最大化,以提高压紧效果。基于上述可知,本实施例由于第一锁定件313的底面的面积大于外套筒311的底面的面积,因此,可以提高锁紧机构31与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从而提高内套筒51和底盘1之间的锁定作用。
如图2至图4所示,设置在内套筒51上的限位结构包括:抱紧环317以及锁环315,其中,锁环315与抱紧环317卡接装配。抱紧环317套设于内套筒51上远离铰接位置的一侧,抱紧环317与内套筒51卡接装配并设置有开口3171,该开口3171便于抱紧环317发生弹性形变,以及便于抱紧环317 与锁环315的装配。
示例性的,请参考图4,在内套筒51的上端设置有第一锁孔517以及第一插槽515,同时在抱紧环317上设置有第一锁块3175。在抱紧环317与内套筒51装配时,通过第一锁块3175与第一锁孔517装配,实现抱紧环317 与内套筒51之间的装配。内套筒51上的第一插槽515可以设置成多个,相邻两个第一插槽515之间的壁部分可以发生弹性形变,相应的,在抱紧环317 的内壁上设置有抵顶凸起3177,该抵顶凸起3177用于挤压内套筒51相邻两个第一插槽515之间的壁部分,从而使得该壁部分发生弹性形变,以夹紧插设在内套筒51内的伸缩杆53。在抱紧环317上设置有第二锁孔3173,同时在锁环315的内壁上凸出设置有第二锁块3153以及纵向延伸的凸条3151。在锁环315与抱紧环317装配时,先将凸条3151插入纵向开口3171,再通过第二锁块3153与第二锁孔3173配合,实现锁环315与抱紧环317之间的装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抱紧环317和/或锁环315的底部设置翻边,以进一步提高对外套筒311的限位作用。具体而言,当外套筒311 往上旋转抵靠到抱紧环317和锁环315或者二者的翻边时,该外套筒311也就无法再继续往上运动。
请继续参考图2至图4,在一些示例中,可以在伸缩杆53上设置至少一条弧形凹槽531,在锁环315上相应设置弧形凸块3155,通过弧形凸块3155 与弧形凹槽531的配合,使得伸缩杆53与锁环315之间紧密配合和定位,由于锁环315通过抱紧环317与内套筒51紧密配合,故,保证了伸缩杆53与内套筒51之间的紧密装配。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伸缩杆53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条纵向的弧形凹槽531,相应的,在锁环315上设置有两个弧形凸块3155以与这两条弧形凹槽531相配合。例如,在伸缩杆53的左侧和右侧各设置一条弧形凹槽531,或者,在伸缩杆53的前侧和后侧各设置一条弧形凹槽531,也即是说,将两条弧形凹槽531关于伸缩杆53的轴线对称设置,以提高伸缩杆53伸长和收缩时的稳定性。
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示例中,也可以不设置限位结构或者限位结构不同于上述抱紧环317和锁环315,例如,可以在内套筒51的顶端形成往外的翻边或者将内套筒51顶端的壁厚加大,以实现对外套筒311往上旋转时的限位作用。
本实施例的支撑座,在需要展开使用的时候,先向斜上方拉动伸缩杆53,使伸缩杆53带动内套筒51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上翻转大约90°,直至内套筒51相对于底盘1转动到预定角度,例如垂直,然后再往下转动外套筒311,使得外套筒311驱动锁定件与安装凸台14抵紧,从而将内套筒51 锁定在垂直于底盘1的位置上;在需要折叠收纳时,先向上旋转外套筒311 以将锁定件与安装凸台14解除锁定,然后向斜下方推动伸缩杆53,使得伸缩杆53带动内套筒51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下翻转大约90°,以便将伸缩杆53和内套筒51收纳在收纳槽133内。
本实施例的支撑座,具有折叠方便、收纳方便、便携性好、折叠操作简单,节省包装材料及包装体积,节省运输成本的优势。
图5-图10示出了一种可折叠风扇,其包括支撑座以及通过翻转锁定机构7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风扇主体9,翻转锁定机构7用于实现风扇主体 9与伸缩杆53之间的转动和锁定。
如图5所示,当可折叠风扇处于工作状态时,风扇主体9与伸缩杆53通过翻转锁定机构7锁定,内套筒51通过锁紧机构31与底盘1锁紧,从而实现底盘1对风扇主体9的稳固支撑。如图6所示,当可折叠风扇处于折叠收纳状态时,伸缩杆53和内套筒51收纳于收纳槽133内,风扇主体9叠置在底盘1上。
请参见图10,示例性地,底盘1包括顶壳11以及底盖12。顶壳11为顶端具有开口的结构,其形成有容置空间131,在容置空间131内设置有安装凸台14。底盖12用于封闭安装凸台14的底部,从而与安装凸台14一起限定出一安装空间。从图10中可以看出,其底盖12的直径小于顶壳11的直径,但底盖12和顶壳11的具体结构及其尺寸大小并非是限制性的,在下文中,还将示意出不同形状结构的顶壳11和底盖12,并且还在某些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示意出了底盖12具有与顶壳11大致相同的直径。
继续参考图10,并结合图5和图7,在底盘1上可选的设有电路板155、电池以及控制开关151。其中,该控制开关151例如可以包括按钮和/或旋钮,其装嵌于安装凸台14上表面;电路板155及电池安装于底盖12与安装凸台 14围合成的安装空间内,且电路板155与风扇主体9、电路板155、电池以及控制开关151电连接;电池用于为风扇主体9供电;电路板155用于控制风扇主体9的工作。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电池可以是充电电池157,并且在底盘1的侧壁上可以设置用于为充电电池157充电的充电口153。
在底盘1内部还可以设置配重块16,例如其同样可以设置在底盖12和安装凸台14所围合成的安装空间内部,以提高风扇放置的稳定性。当底盘1 内同时配置有电池和配重块16时,这二者可以分别设置在安装槽132的两侧,以平衡重量,提高底盘1的稳定性。
此外,如图10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盖12的底面可以设置多个防滑垫18,从而有效保证该支撑座在使用时的平稳性。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盖12的底面也可以设置多个滚轮,以便于可折叠风扇的移动。
继续参考图10,示例性地,风扇主体9包括:面罩91、后罩97、电机 95以及风扇叶片93。其中,面罩91、后罩97盖合后形成一容纳电机95及风扇叶片93的容纳腔。电机95固设于后罩97内,且电机95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风扇叶片93。在后罩97上还可以设置卡块971,该卡块971用于与容置空间131的边缘卡接,以避免风扇折叠后与底盘1脱离。当然,在某些示例中,卡块971也可以设置在风扇主体9的其他合适部位。
翻转锁定机构7包括:连接座77、云台头71、铰接件73以及阻尼胶圈 76。其中,连接座77紧固连接于后罩97的背部。云台头71固定安装于伸缩杆53的顶端,云台头71用于与连接座77装配。铰接件73一端与连接座77 装配、另一端与云台头71装配。铰接件73用于实现云台头71与连接座77 之间转动装配。阻尼胶圈76设置于铰接件73与云台头71之间,阻尼胶圈 76用于实现风扇主体9翻转后的锁定。
示例性地,连接座77上设置有“匚”型结构的连接槽7711。铰接件73 设有两个,两个铰接件73分别安装于连接槽7711相对的内壁面上。云台头 71一端为圆环状主体711,该圆环状主体711铰接于两个铰接件73之间,云台头71另一端安装于支撑机构的顶端,例如,将云台头71安装在伸缩杆53 的顶端。其中,阻尼胶圈76设置在云台头71与两个铰接件73的铰接处,阻尼胶圈76用于增加云台头71相对于两个铰接件73旋转时的径向摩擦,从而保证风扇主体9在转动后能够保持转动后的状态。例如,在云台头71上端设置圆环状主体711,两个铰接件73相对于圆环状主体711侧面设有第一安装部731作为与云台头71转动连接的铰接轴,两个第一安装部731与圆环状主体711的空腔一一对应,阻尼胶圈76夹装于第一安装部731外壁面与圆环状主体711的内壁面之间、并且可以是过盈配合。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安装部731可以是如图10所示的圆形柱状结构。
需要指出的是,在某些示例中,也可以直接采用紧固于连接槽7711槽壁上的铰接轴将云台头71可转动的安装在连接座77设置的连接槽7711内。同理的,阻尼胶圈76也非本实施例的限制性结构,在其他一些示例中,可以采用诸如锁扣结构、螺纹连接结构、固定销等不同结构形式的第二锁定件实现风扇主体9与云台头71的锁定和接触锁定。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风扇,连接线的一端与底盘1内诸如电池或者电路板 155等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中空的转动轴511、内套筒51、伸缩杆53、云台头71,然后从两个铰接轴之间的间隙处穿入其中一根铰接轴,再穿过连接座77设置的过线孔与风扇主体9相连。通过这样的布线方式,可以将连接线全部隐藏起来,不会影响可折叠风扇的整体外观,而且可折叠风扇在折叠收纳和展开使用时都不容易影响连接线,从而可以保证连接线不会由于频繁折叠收纳而折断或者扯断。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风扇,当需要折叠收纳时,先通过云台头71与伸缩杆 53之间的转动,使得风扇主体9与底盘1平行,然后向上旋转外套筒311以便将内套筒51和底盘1解除锁定,再通过外力推动风扇主体9和伸缩杆53 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下翻转大约90°,以便使得伸缩杆53和内套筒 51收纳在收纳槽133内。当需要展开使用时,先通过外力拉动风扇主体9和伸缩杆53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上翻转大约90°,直至内套筒51垂直于底盘1,然后向下旋转外套筒311以便将内套筒51和底盘1锁定,再通过云台头71与伸缩杆53之间的转动,将风扇主体9转动到合适的角度,打开底盘1上的开关按钮,实现送风。
因此,本实施例可折叠风扇,通过翻转锁定机构7、伸缩机构5及锁紧机构31的配合,可将风扇主体9折叠收合于底盘1上,折叠后的风扇结构紧凑,既不占用空间,而且易于收纳,方便携带。
图11和图12示出了一种可折叠台灯,其包括支撑座以及通过翻转锁定机构7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台灯主体10,翻转锁定机构7用于实现风扇主体9与伸缩杆53之间的转动和锁定。其中,台灯主体10可以是现有家用的任意台灯结构,也可以是现有的任意能够实现照明的结构,例如补光灯。
需要指出的是,图11和图12中的锁环315和抱紧环317为通过一体成型工艺制作的一体件,其形状与图1至图10中的锁环315和抱紧环317也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但是这些制备方式和形状的差异同样应该视为本实施例公开且应予保护的方案的一部分。
当需要折叠收纳可折叠台灯时,先将台灯主体10绕着翻转锁定机构7中铰接轴的轴线转动到与底盘1平行,然后向上旋转外套筒311以便将内套筒 51和底盘1解除锁定,再通过外力推动台灯主体10和伸缩杆53绕转动轴511 的旋转轴线向下翻转大约90°,以便使得伸缩杆53和内套筒51收纳在收纳槽133内。当需要展开使用时,先通过外力拉动台灯主体10和伸缩杆53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上翻转大约90°,直至内套筒51垂直于底盘1,然后向下旋转外套筒311以便将内套筒51和底盘1锁定,再驱动台灯主体10 绕翻转锁定机构7的铰接轴的轴线转动,以将台灯主体10转动到合适的角度,从而实现对预定区域的照明。
由此可见,本实施例可折叠台灯,通过翻转锁定机构7、伸缩机构5及锁紧机构31的配合,可将台灯主体10折叠收合于底盘1上,折叠后的风扇结构紧凑,既不占用空间,而且易于收纳,方便携带。
最后,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上文介绍的可折叠风扇以及可折叠台灯的收纳槽133均设置在底盘1上,但在另一些示例中,该收纳槽133也可以一部分设置在底盘1上,另一部分设置在风扇主体9的后罩97或者台灯主体 10上,或者还可以将该收纳槽133全部设置在后罩97或者台灯主体10上。例如,在某些示例中,将收纳槽133整体被设置在风扇主体9或台灯主体10 上,也即在这些示例中,并没有像图5-图10所示的将收纳槽133部分或者全部设置在底盘1上,则当风扇主体9或者台灯主体10翻转叠置到底盘1上时,伸缩杆53和内套筒51被收纳在风扇主体9或者台灯主体的收纳槽133 内。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是在上述任一实施例基础上进行的变形,主要是对支撑座中内套筒51和底盘1的锁紧配合方式进行了改变。
图13-图15示出了一种可折叠风扇,包括支撑座以及通过翻转锁定机构 7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风扇主体9,该翻转锁定机构7用于实现风扇主体 9与伸缩杆53之间的转动和锁定。其中,风扇主体9包括后罩97,且后罩 97的背部设置有环形凸条973,该环形凸条973可以与后罩97一体成型,并与后罩97围设成一收纳腔975。当可折叠风扇折叠收纳时,锁紧结构和伸缩机构5收纳在收纳腔975内。翻转锁定机构7可以是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结构,也可以是任一结构经过简单变形得到的。
下文主要介绍支撑座的结构,以便更清楚的理解本实施例与其他实施例的主要区别,相同或者近似的结构将不再进行赘述。
如图13-图15所示,底盘1包括顶壳11和底盖12,顶壳11盖设在底盖 12上,从而该顶壳11和底盖12围合成用于安装诸如电路板155、电池、配重块16的容纳空间。
示例性地,顶壳11具有往下延伸的侧壁,底盖12大致为一圆形板状结构。在顶壳11上安装有第一安装座19并还可以安装有控制开关151,该第一安装座19例如可以是如图15所示的凸出于顶壳11的圆柱结构。当然,在某些示例中,也可以将第一安装座19设置在底盖12的底面上。
在第一安装座19内设置用于安装内套筒51的安装槽以及用于在内套筒 51转动时进行避让的避让开口,从而当外套筒311往下移动到与第一安装座 19具有重叠部分时,内套筒51和底盘1被锁定,参见图13;当外套筒311 往上移动到远离安装座时,内套筒51和底盘1解除锁定,参见图14,此时,内套筒51可以绕着转动轴511的中心轴线转动,以收纳到后罩97的收纳腔 975里。由此可见,通过设置第一安装座19,即使外套筒311不与底盘抵接,也同样可以实现底盘1和内套筒51的锁定。
示例性地,第一安装座19还可以设置有螺纹部191,外套筒311与螺纹部191进行螺纹连接,以进一步提高外套筒311对底盘1和内套筒51锁定的锁紧力。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座19为安装凸台14往上延伸设置的圆环状的凸起,该圆环状凸起具有朝向底盘1中心的避让开口。示例性地,螺纹部191为设置在该凸起外表面上的外螺纹,当外套筒311往下旋转时,其内表面设置的内螺纹可以与凸起外表面的外螺纹实现螺纹连接,以便将内套筒51和底盘1锁定。
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安装座19为安装凸台14往下凹陷形成的圆环形的凹陷部,该圆环形凹陷部具有朝向底盘1中心的避让开口。示例性地,螺纹部191为设置在该凹陷部内壁上的内螺纹,相应的,在外套筒 311的外表面设置有与该内螺纹配合的外螺纹,从而当外套筒311往下旋转时,其外表面设置的外螺纹可以与凹陷部内壁上设置的内螺纹实现螺纹连接,以便将内套筒51和底盘1锁定。
在其他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将上述圆环状的凸起以及圆环形的凹陷部组合使用,以加强内套筒51和底盘1的锁紧力。
需要指出的是,假如收纳槽133设置在底盘1上,则收纳槽133可以与避让开口连通,假如收纳槽133设置在用电主体上,则当用电主体翻转叠置在底盘1上时,设置在用电主体上的收纳槽133与避让开口连通。
本实施例的支撑座,能够通过外套筒311与第一安装座19的干涉作用实现内套筒51和底盘1的锁定,而且还可以通过进一步使外套筒311与底盘1 抵顶来增加锁紧力,以提高锁紧效果。当其通过外套筒311、内套筒51和安装凸台14的螺纹连接来实现内套筒51和底盘1的锁紧时,能够具有良好的锁紧效果,可以保证伸缩杆53能够稳固的支撑安装在其顶端的用电主体,即使该用电主体具有较大的重量和/或体积,也依然可以避免该用电主体发生晃动或者侧翻。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其与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锁紧机构不同。
如图16-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机构33安装于转动轴511一端设置的装配腔519内,该锁紧机构33包括:固定头331、固定片333、调节螺栓335以及调节片337。固定头331卡合安装于装配腔519内、并可随转动轴511同步转动。
举例而言,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固定头331设置有往装配腔519内延伸的卡接凸块3311,装配腔519内设置有与卡接凸块3311的上表面和下表面抵靠的限位筋514,以便使得固定头331随转动轴511同步转动。在另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固定头331可以通过诸如螺接、粘接或者其他任意合适的紧固方式紧固安装于装配腔519内,或者也可以与转动轴511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结构。
固定片333的一端固定安装在底盘1上。例如,固定片333可以通过螺接、铆接、粘接或者一体成型的方式与底盘1内设置的安装凸台14紧固连接。固定片333的另一端则往转动轴511的轴线方向延伸,并且在固定片333上设置有与转动轴511同轴的通孔。
调节片337设置于固定片333与固定头331之间,和/或,固定片333与调节螺栓335之间,该调节片337用于提高摩擦阻力。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该调节片337具有粗糙表面。
调节螺栓335穿过调节片337、固定片333与固定头331螺纹装配,调节螺栓335用于调节固定片333与固定头331之间摩擦力。
本实施例的支撑座,通过调节螺栓335与固定头331连接的松紧度即可调节固定头331、固定片333与调节片337之间的压紧力,实现对内套筒51 与底盘1之间锁紧力的调节,以便适应具有不同重量和/或体积的用电主体。例如,当用电主体的重量和/或体积较大时,则将调节螺栓335拧紧一些,使得固定片333、调节片337和固定头331之间的压紧力变大,以提高内套筒 51与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保证伸缩杆53不会晃动或者侧翻;当用电主体的重量和/或体积较小时,则将调节螺栓335拧松一些,使得固定片333、调节片337和固定头331之间的压紧力变小,以减小内套筒51与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避免过度磨损调节片337可能带来的用电主体晃动或者侧翻的风险。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在调节螺栓335与调节片337之间,和/或,固定头331与调节片337之间,设置诸如弹性橡胶或者弹簧等在内的弹性件,从而对调节片337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以保证调节片337始终都能够与固定片333和/或固定头331紧密接触,从而避免调节片337与固定片 333和/或固定头331之间的摩擦力由于调节片337的磨损而减小。
由此可见,通过在转动轴511轴上设置固定头331,以及在底盘1上设置固定片333,并使得调节螺栓335穿过固定头331和固定片333上设置的同轴的螺栓孔,可以将转动轴511和底盘1转动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实现对内套筒51和底盘1之间锁紧力的调整,继而使得内套筒51相对于底盘1 转动到任意位置的时候都可以与底盘1锁定,进而保持在该位置,而不会在伸缩杆53顶端所安装的用电主体的重量和/或体积的影响下而发生晃动或者侧翻。
进一步,在固定片333的两侧均可以设置调节片337,以便进一步提高摩擦阻力,使得支撑机构能够更稳定地支撑重量和/或体积更大的用电主体。
容易理解,在某些示例中,调节螺栓335可以一体成型于固定头331或固定片333上,或者也可以分体制造,然后再使用螺栓、铆钉或者其他紧固方式紧固在固定头331或固定片333上。
本实施例支撑座,在需要展开使用的时候,只需向斜上方拉动伸缩杆53,使得伸缩杆53带动内套筒51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上翻转大约90°,直至内套筒51相对于底盘1转动到预定角度,例如垂直,调节螺栓335施加给固定片333、调节片337和固定头331的压紧力足以将内套筒51保持在该位置而不会发生晃动,也即,将内套筒51锁定在垂直于底盘1的位置上;在需要折叠收纳时,只需向斜下方推动伸缩杆53,使得伸缩杆53带动内套筒51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下翻转大约90°,以便将伸缩杆53和内套筒 51收纳在收纳槽133内。
本实施例的支撑座,具有折叠方便、收纳方便、便携性好、折叠操作简单,节省包装材料及包装体积,节省运输成本的优势。
图19和图20示出了一种可折叠风扇,其包括支撑座以及通过第一翻转锁定机构7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风扇主体9。其中,风扇主体9的后罩97 背部设置有环形凸条973,该环形凸条973可以与后罩97一体成型,并与后罩97围设成一收纳腔975。当可折叠风扇折叠收纳时,锁紧结构和伸缩机构 5收纳在收纳槽133和收纳腔975组成的收纳空间内。当然,本实施例的后罩97背部也可以不设置环形凸条973而是如上述实施例一样的设置卡块971。风扇主体9的其他结构以及翻转锁定机构7可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其与实施例1-实施例3中任一个的主要区别在锁紧机构不同。
示例性地,如图21-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锁紧机构35安装在底盘1 的容置空间131内,其包括:安装片353、与转轴上设置的第二插槽516相配合的插接板351、拨块352以及弹性件355。其中,安装片353与底盘1可以通过插接、螺接或者一体成型等任意合适的方式紧固连接在一起。例如,可以在底盘1上设置与底盘1一体成型的固定块354,该固定块354朝向转动轴5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三插槽3541,安装片353插接于第三插槽3541内,以实现安装片353与底盘1的紧固连接。
插接板351与安装片353连接、并位于靠近转动轴511一侧。插接板351 能够相对底盘1移动,具体而言,该插接板351可相对于安装片353往靠近所述第二插槽516和远离所述第二插槽516的方向移动,从而与第二插槽516 插接或分离。在一些示例中,为了在插接板351移动时进行导向,以提高插接的准确性,可以在底盘1上设置安装台357,并在插接板351上设置至少一个长圆孔3513,螺栓穿过长圆孔3513与安装台357紧固连接;当然,在其他一些示例中,也可以采用螺钉359、定位销或者其他杆状部件代替螺栓。
如图22和图23所示,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可以在转动轴511上设置两个相互垂直的第二插槽516,第二插槽516可以平行于转动轴511的轴线方向延伸或者垂直于转动轴511的轴线方向延伸。当插接板351与其中一个第二插槽516插接时,内套筒51垂直于底盘1被固定;当插接板351与另一个第二插槽516插接时,伸缩杆53和内套筒51收纳折叠于收纳槽133内,当然,也可以仅在转动轴511上设置一个用于固定内套筒51和底盘1的第二插槽516。
拨块352与插接板351紧固连接,拨块352用于驱动插接板351与第二插槽516分离或插接。如图22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盘1包括底盖12和盖设于底盖12的顶壳11,在顶壳11上还设置有供拨块352穿过的安装口111。可以理解,当收纳槽133全部或者部分设置在底盘1上时,该收纳槽133也可以设置于顶壳11上。
弹性件355设置于安装片353与插接板351之间,弹性件355用于为插接板351的复位提供弹性回复力,但弹性件355并非锁紧机构35的必备结构。此外,弹性件355也可以提高用户通过操作拨块352驱动插接板351移动时的手感。
如图23所示,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为了安装弹性件355,可以在安装片353朝向插接板351一侧设置中空的第二凸台3531,相应的,在插接板351朝向安装片353一侧设置中空的第一凸台3511,弹性件355一端安装于第一凸台3511的中空结构内,另一端安装于第二凸台3531的中空结构内。弹性件355可以是弹簧或者弹性橡胶等。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也可以将弹性件355与安装片353和插接板351通过模内注塑等方式形成为一体结构。
应当理解,通过使用具有不同弹性系数的弹性件355可以调整插接板351 与第二插槽516的结合强度,从而调节内套筒51与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有利于具有不同重量和/或体积的用电主体保持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安装片353、固定块354、拨块352、弹性件355、杆状部件以及安装台357均非本实施例锁紧机构35必须具备的结构,在某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仅设置能够相对底盘1运动的插接板351,以便通过插接板351与转动轴511上的第二插槽516插接或者脱离来实现内套筒51 与底盘1的锁定和解除锁定。例如,在某些具体的示例中,可以配置一个分体式的插接板351作为锁紧机构35,使用者通过将分体式的插接板351插入或者拔出转动轴511的第二插槽516来实现内套筒51和底盘1的锁定或者解除锁定。
此外,通过在转动轴511上设置相对的两个第二插槽516,也可以调节内套筒51与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具体而言,当插接板351穿过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插槽516时,内套筒51与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大于插接板351穿过一个第二插槽516时的锁紧力。
本实施例的支撑座,在需要展开使用的时候,先拨动拨块352使得插接板351与转动轴511上的第一个第二插槽516分离,然后向斜上方拉动伸缩杆53,使伸缩杆53带动内套筒51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上翻转大约90°,直至内套筒51相对于底盘1转动到预定角度,例如垂直,然后将插接板351 插入转动轴511上的第二个第二插槽516内,使得内套筒51锁定在垂直于底盘1的位置上;在需要折叠收纳时,先拨动拨块352使得插接板351与转动轴511上的第二个第二插槽516分离,然后向斜下方推动伸缩杆53,使得伸缩杆53带动内套筒51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下翻转大约90°,以便将伸缩杆53和内套筒51收纳在收纳槽133内。
本实施例的支撑座,具有折叠方便、收纳方便、便携性好、折叠操作简单,节省包装材料及包装体积,节省运输成本的优势。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折叠风扇,其包括支撑座以及通过第一翻转锁定机构7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风扇主体9。其中,风扇主体9以及第一翻转锁定机构7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其与上述任一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锁紧机构为实施例1至实施例3中示出的锁紧机构31,33,35进行任意组合使用,通过将锁紧机构31,33,35组合使用,可以进一步提高内套筒51与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从而可以稳定的支撑重量和/或体更大的用电主体。
举例而言,图24和图25示出了将实施例1和实施例2中的锁紧机构31,33 组合使用的具体示例,通过对锁紧机构31,33的这种组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保证内套筒51在与底盘1锁紧时的稳固性,而且也能够有效提升转动伸缩杆53时的手感,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26至图28示出了一种可折叠风扇,其包括支撑座以及通过第一翻转锁定机构7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风扇主体9。其中,风扇主体9以及第一翻转锁定机构7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参见上述实施例。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如图29-图33所示,其包括底盘1、支撑机构以及锁紧机构33,其中,支撑机构可转动的安装于底盘1上,用于支撑用电主体,包括但不限于电子设备(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和小型用电设备(例如风扇、台灯、投影仪等),锁紧机构33用于将支撑机构与底盘1锁定和解除锁定。在本实施例中,支撑机构同样可以具有固定长度或者也可以为长度可调的伸缩机构5。为了描述更加简单,下文同样以伸缩机构5为例对技术方案进行讲解,但这并非是对保护范围的具体限定。
伸缩机构5具有收纳和使用两种状态,在收纳状态时,伸缩机构5处于收纳位置,在使用状态时,伸缩机构5处于使用位置。具体而言,当伸缩机构5处于收纳状态时,其容纳在底盘1底面所形成的收纳槽133内,当该伸缩机构5处于使用状态时,锁紧机构33能够将其与底盘1锁定,从而将该伸缩机构5保持在使用位置,以便用电主体能够正常使用,该使用位置例如可以是支撑机构垂直于底盘1的位置。
示例性地,如图31和图32所示,底盘1包括:顶壳11以及底盖12。顶壳11和底盖12均呈圆筒状,当然也可以是其他合适的形状。顶壳11与底盖12通过紧固螺钉或者卡扣等合适的紧固结构实现紧固连接,底盖12的底面可以设置多个防滑垫18,从而有效保证该支撑座在使用时的平稳性,或者,在也可以在底盖12的底面设置多个滑轮。
在底盖12的底面设置有至少部分用于收纳伸缩机构5的收纳槽133,该收纳槽133可以通过任意合适的加工方式形成。例如,在某些示例中,可以使得底盖12往顶壳11方向凹陷,以形成该收纳槽133。在顶壳11和底盖12 的侧壁上形成有避让槽,该避让槽与收纳槽133连通设置,用于支撑机构在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之间转动时避让内套筒51。
需要指出的是,底盘1及其内部的结构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29-图33,伸缩机构5包括内套筒51和伸缩杆53。锁紧机构33包括:固定头331、固定片333、调节螺栓335以及调节片337。伸缩机构5和锁紧机构33各部件的具体结构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以参见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如图3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在顶壳11的内侧壁上靠近收纳槽133 的一侧设置第三安装座113,固定片333可以通过紧固螺钉固定安装在第三安装座113上,或者也可以与第三安装座113通过一体成型的方式形成为一体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座,在需要折叠收纳时,只需向斜下方推动伸缩杆 53,使得伸缩杆53带动内套筒51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下翻转大约 270°,即可将伸缩杆53、内套筒51等收纳在底盘1设置的收纳槽133内;在需要打开使用时,只需向斜下方拉动伸缩杆53,使伸缩杆53带动内套筒 51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上翻转大约270°,直至伸缩杆53转动到与底盘1垂直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支撑座,具有设计巧妙,折叠方便,收纳方便,便携性好,结构简单、紧凑,节省包装材料及包装体积,节省运输成本的优势。
图34-图40示出了一种可折叠风扇,其包括支撑座以及通过翻转锁定机构7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风扇主体9,该翻转锁定机构7用于实现风扇主体9与伸缩杆53之间的转动和锁定。
示例性地,风扇主体9设置于底盘1一侧、并可折叠收纳在底盘1的底面一侧。翻转锁定机构7设置于风扇主体9与伸缩机构5之间,该翻转锁定机构7的一端与风扇主体9装配,另一端与伸缩机构5上远离底盘1的一侧装配。在风扇主体9使用时,第二翻转锁定机构7用于实现伸缩端与风扇主体9间的锁定。如图34和图35所示,在风扇主体9收纳时,翻第二转锁定机构用于实现风扇主体9与伸缩机构5的转动,如图36所示。
请参见图37和图38,在一些可选地实现方式中,底盘1包括顶壳11和底盖12,、电路板155以及电池。其中,顶壳11盖设在底盖12上,电路板 155以及电池均安装在顶壳11和底盖12所限定出的容纳空间内。在顶壳11 上设置有用于调节风扇主体9档位的控制开关151。电路板155设置于底盖 12上,且在顶壳11和底盖12的侧壁上均设置有同轴的电源插口,该电源插口用于容置电路板155上的电源端口。在底盘1内还可以设置充电电池157,该充电电池157与电路板155电连接,使得该折叠风扇在电源插口未接通时为风扇主体9供电,充电电池157可拆卸的安装在底盘1上。当设置有充电电池157时,上述电源端口可以是充电口153。
如图39所示,翻转锁定机构7包括:连接座77、第一安装夹头741、第二安装夹头743、云台头71以及连接套747。
连接座77与风扇主体9转动装配,连接座77上远离风扇主体9一侧设置有第一安装夹头741。第二安装夹头743设置于连接座77上远离风扇主体 9一侧,且第二安装夹头743与第一安装夹头741对称设置。云台头71一端与伸缩杆53紧固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安装夹头741与第二安装夹头743转动连接。连接套747套设于连接座77上用于固定第二安装夹头743并保护连接座77。
云台头71与第一安装夹头741和第二安装夹头743转动连接的端部为圆环状主体711,第一安装夹头741与第二安装夹头743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凸出设置有用于作为铰接轴的第二安装部745,该第二安装部745插设在云台头71的圆环状主体711内、其与第一安装夹头741或者第二安装夹头743可以是通过一体成形工艺形成的一体结构。
在云台头71的圆环状主体711内设置有用于隔开两个第二安装部745的 C形挡筋7111,该C形挡筋7111有利于连接线穿过。两个第二安装部745中至少有一个设计成中空结构,以便于连接线穿过,具体穿线方式将结合其他结构在下文中详述。
在一些示例中,第二安装部745与云台头71之间可以是阻尼装配,从而将第一连接座77固定在旋转后的任一位置上,同时提升第一连接座77与第一云台头71之间的转动手感。例如,在第二安装部745与圆台头之间夹设阻尼胶圈76,以提升第二安装部745和云台头71之间的摩擦阻力。
需要指出的是,风扇主体9和伸缩杆53之间的锁定可以通过铰接轴和云台头71的圆环状主体711之间所夹设的阻尼胶圈76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诸如锁扣、紧固销或者螺栓等部件来实现,也即是说,只需要翻转锁定机构7包括第二安装座79、铰接轴、云台头71和第二锁定件即可实现风扇主体9与伸缩杆53之间的锁定和解除锁定,从而使得风扇主体9可以上下翻转或者保持在选定位置不动。
进一步,如图37-图39所示,在风扇主体9上设置有安装孔977,例如安装圆孔,连接座77上可以与安装孔977阻尼装配。
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连接座77如图37-图39所示的包括:座体7751、防脱环7753以及紧固件。防脱环7753设置于风扇主体9的内部,防脱环7753 用于与风扇主体9的内壁抵接,从而防止连接座77脱离风扇主体9。紧固件穿过防脱环7753与座体7751紧固连接,座体7751则用于与第一安装夹头 741和第二安装夹头743的一端紧固连接,第一安装夹头741和第二安装夹头743的另一端通过一体成型或者其他方式紧固连接有作为铰接轴的第二安装部745。
云台头71与伸缩杆53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座79,第二安装座79设置有圆形通孔791,该圆形通孔791与伸缩杆53同轴,用于供云台头71插接,云台头71可相对于伸缩杆53转动。例如,云台头71的圆环状主体711往下延伸形成有连接杆713,该连接杆713插设在第二安装座79的圆形通孔791 内,并且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连接杆713与圆形通孔791之间可以设置有阻尼胶圈,以实现云台头71阻尼装配于圆形通孔791内,从而使得风扇主体 9可以绕着连接杆713的轴线旋转并在旋转到角度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均可锁定。例如,图39中示出了在连接杆713上设置有环形凹槽,在环形凹槽内可以设置阻尼胶圈。当然,即使云台头71不设置连接杆713,该云台头71也可以通过合适的方式阻尼装配于圆形通孔791内。
在圆形通孔791内设置有限位块793,云台头71上靠近圆形通孔791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块793配合的限位环795,限位环795上设置有让位槽7951 以及偏离该让位槽7951的限位凸起7953,该让位槽7951用于与限位块793 进行对接。举例而言,限位块793的一部分伸入到让位槽7951内,并且让位槽7951的宽度大于限位块793的宽度,从而使得云台头71在圆形通孔791 内旋转角度可以稍微大于360°,但是又不会使得旋转的角度过大。比如,通过合理配置,可以使得云台头71在圆形通孔791内的选装角度在370°或者400°以内,从而使得风扇主体9可以通过转动到合适的位置来向水平面内选定的任意位置进行送风。此外,当云台头71相对于伸缩杆53转动时,由于通过限位块793与限位环795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云台头71过转,从而还可以保护穿设在伸缩杆53内的连接线,避免其扯断。
继续参考图39,在第二安装座79上设置有封口圈797,封口圈797用于盖设在圆形通孔791上,从而将限位环795限定在该圆形通孔791内。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风扇,连接线的一端与底盘1内诸如电池或者电路板 155等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中空的转动轴511、内套筒51、伸缩杆53、云台头71的连接杆713,然后从两个第二安装部745之间的间隙处穿入其中一个第二安装部745中间的通孔,再穿过连接座77设置的过线孔与风扇主体9 相连。通过这样的布线方式,可以将连接线全部隐藏起来,不会影响可折叠风扇的整体外观,而且可折叠风扇在折叠收纳和展开使用时都不容易影响连接线,从而可以保证连接线不会由于频繁折叠收纳而折断或者扯断。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风扇,当需要折叠收纳时,先将风扇主体9转动到水平状态,然后绕转动轴511向下翻转大约270°,使得伸缩杆53、内套筒51、第二翻转锁定机构7收纳至底盘1底面设置的收纳槽133内。当需要展开使用时,先将风扇主体9绕转动轴511向上翻转大约270°,使得内套筒51垂直于底盘1,然后将风扇主体9转动到合适的角度,打开底盘1上的开关按钮送风。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风扇,具有设计巧妙,送风角度调整性好,折叠方便,收纳方便,便携性好,结构简单、紧凑,节省包装材料及包装体积,节省运输成本的优势。
图41-图46示出了一种可折叠台灯,其包括支撑座以及通过翻转锁定机构7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台灯主体10,该翻转锁定机构7用于实现台灯主体10与伸缩杆53之间的转动和锁定。
示例性地,台灯主体10设置于底盘1一侧、并可折叠收纳在底盘1的底面一侧。翻转锁定机构7一端与台灯主体10装配,另一端与伸缩机构5的伸缩端装配。如图41所示,在台灯主体10使用时,翻转锁定机构7用于实现伸缩机构5与台灯主体10间的锁定。如图42所示,在台灯主体10收纳时,翻转锁定机构7用于实现台灯主体10与伸缩机构5转动。
如图43所示,在顶壳11上设置有用于调节台灯主体10亮度的控制开关 151。底盘1还包括:电路板155以及电池,电路板155设置于底盖12上。在底盖12和顶壳11的侧壁上设置有同轴的电源插口,该电源插口用于供电路板155上的电源端口容置。充电电池157穿过顶壳11和底盖12与电路板 155电连接,使得该折叠台灯在电源插口未接通时为台灯主体10供电,充电电池157可拆卸式的安装在底盘1上。
如图45所示,翻转锁紧机构33包括:连接座77、第二安装座79、云台头71、第三安装夹头751以及挤紧块753。
连接座77设置于台灯主体10上靠近伸缩杆53一侧,且连接座77上设置有连接槽7711。云台头71的一端为圆环状主体711,其容纳于连接槽7711 内。在连接槽7711的槽壁上设置有安装腔体7731,第三安装夹头751插设于安装腔体7731内、并且该安装夹头形成有插设在云台头71的圆环状主体711内的铰接轴,从而实现云台头71与连接座77的可转动连接。挤紧块753 插入安装腔体7731内,挤紧块753用于固定第三安装夹头751并保护连接线。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过在云台头71的圆环状主体711与铰接轴之间设置阻尼胶圈76来实现台灯主体10与云台头71的锁定和解除锁定;在另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可以通过锁扣、固定销或者螺栓等锁定件来实现台灯主体10与云台头71的锁定和解除锁定。
继续参考图45,第二安装座79设置于伸缩杆53的伸缩端、并与伸缩杆 53紧固连接。第二安装座79上沿伸缩杆53的轴线方向设置有圆形通孔791,云台头71的另一端插接于圆形通孔791内、并可相对于伸缩杆53转动。例如,云台头71的圆环状主体711往下延伸形成有连接杆713,该连接杆713 插设在第二安装座79的圆形通孔791内,并且在一些可实现方式中,连接杆 713在与圆形通孔791可以设置阻尼胶圈等,以实现云台头71阻尼装配于圆形通孔791内。
在圆形通孔791内设置有限位块793。云台头71上靠近圆形通孔791的一侧设置有与限位块793配合的限位环795,限位环795上设置有让位槽7951 以及偏离该让位槽7951的限位凸起7953,该让位槽7951用于与限位块793 进行对接。举例而言,限位块793的一部分伸入到让位槽7951内,并且让位槽7951的宽度大于限位块793的宽度,从而使得云台头71在圆形通孔791 内旋转角度可以稍微大于360°,但是又不会使得旋转的角度过大。比如,通过合理配置,可以使得云台头71在圆形通孔791内的选装角度在370°或者400°以内,从而使得台灯主体10可以通过转动到合适的位置以便照明该区域。此外,当云台头71相对于伸缩杆53转动时,由于通过限位块793与限位环795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云台头71过转,从而还可以保护穿设在伸缩杆53内的连接线,避免其扯断。
在第二安装座79上可以设置封口圈797,封口圈797用于盖设在圆形通孔791上,从而将限位环795限定在该圆形通孔791内。当然,在某些示例中,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对限位环795的位置进行限定,而并不一定都采用封口圈797的形式。
云台头71和第三安装夹头751均设置有过线孔,过线孔用于供连接线穿过。连接座77与台灯本体的外壳可以一体成型设置,第三安装夹头751可以设置两个,对应地挤紧块753也同样设置有两个。云台头71上与连接座77 装配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孔977,第三安装夹头751上靠近安装孔977一侧凸出设置有用于作为铰接轴的第三安装部755。当两个第三安装夹头751上均设置有第三安装部755时,两个第三安装部755之间具有用于容纳连接线的间隙。
第三安装夹头751上靠近挤紧块753一侧设置有滑槽7511,挤紧块753 上设置有滑轨7531,滑轨7531用于与滑槽7511装配,以便于挤紧块753的装配。滑槽7511可以设置两条,同样的滑轨7531对应也设置有两条。同时,为了方便供电导线在挤紧块753与第三安装夹头751之间的容置,在第三安装夹头751上设置有过线槽7513,该过线槽7513位于两条滑槽7511之间。两条滑轨7531的中部位置均设置有带有楔形面的阶梯结构7533,该阶梯结构7533可以便于装配时的定位。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台灯,连接线的一端与底盘1内诸如电池或者电路板 155等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中空的转动轴511、内套筒51、伸缩杆53、云台头71的连接杆713,然后从两个铰接轴之间的间隙处穿入其中一根铰接轴,再穿过连接座77设置的过线孔与台灯主体10相连。通过这样的布线方式,可以将连接线全部隐藏起来,不会影响可折叠台灯的整体外观,而且可折叠台灯在折叠收纳和展开使用时都不容易影响连接线,从而可以保证连接线不会由于频繁折叠收纳而折断或者扯断。
本实施例的可折叠台灯,当需要折叠收纳时,先通过云台头71与伸缩杆 53之间的转动,使得台灯主体10位于底盘1的正上方,然后通过外力推动台灯主体10和伸缩杆53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下翻转大约270°,以便使得伸缩杆53收纳在收纳槽133内,最后再通过云台头71与连接座77之间的转动,将台灯主体10向底盘1的方向折叠,从而对台灯主体10进行收纳。当需要展开使用时,先通过云台头71与连接座77之间的转动,将台灯主体10向远离底盘1的方向打开,然后通过外力推动台灯主体10和伸缩杆 53绕转动轴511的旋转轴线向上翻转大约270°,使得伸缩杆53垂直于底盘 1,再通过云台头71与伸缩杆53之间的转动,使台灯主体10转动到合适角度,打开底盘1上的开关按钮,实现照明。
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台灯具有设计巧妙,照明角度调整性好,折叠方便,收纳方便,便携性好,结构简单、紧凑,节省包装材料及包装体积,节省运输成本的优势。
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前述实施例中的翻转锁定机构7与本实施例中的翻转锁定机构7的具体结构存在一些差异,但是,无论是哪一种具体结构的翻转锁定机构7均可以直接或者经过简单变形后应用于上文以及下文的任意实施例中;而且,在本实施例中,收纳槽133同样可以全部设置在底盘1的底面上,或者一部分设置在底盘1的底面,另一部分设置在用电主体上,又或者将收纳槽133全部设置在用电主体上。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其与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了不同的锁紧机构。
示例性地,如图42-图49所示,锁紧机构31包括:外套筒311以及限位结构。外套筒311套接于内套筒51上、并可相对于内套筒51转动,从而使内套筒51与底盘1之间锁定或解锁定。限位结构设置于内套筒51与外套筒 311之间,限位结构用于将外套筒311限定在内套筒51上运动。
请参见图48和图49,内套筒51的外表面设有外螺纹513,外套筒311 的内表面设有对应的内螺纹。外套筒311可通过与内套筒51配合的螺纹结构锁紧固定于内套筒51上。在外套筒311抵紧在底盘1上时,外套筒311、内套筒51以及伸缩杆53均相对于底盘1固定,从而保证了伸缩杆53的正常伸缩动作。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套筒311的底端还可以如图47和图 48所示的设置有锁定部3131,该锁定部3131用于增加外套筒311与底盘1 之间的锁紧面积,从而提升所述伸缩杆53的稳定性。锁定部3131可以是圆形、椭圆形或者是多边形的环状结构。
如图49所示,限位结构包括:抱紧环317以及锁环315。抱紧环317以及锁紧环的结构可以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具体请参见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图50-图52示出了一种可折叠风扇,其包括支撑座、风扇主体9以及用于连接支撑座和风扇主体9的翻转锁定机构7。图53-图55示出了一种可折叠台灯,其包括支撑座、台灯主体10以及用于连接支撑座和台灯主体10的翻转锁定机构7。本实施例提供的风扇主体9、台灯主体10、翻转锁定机构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其与实施例6和实施例7的主要区别在于锁紧机构不同。
示例性地,如图56-图58所示,本实施例中的锁紧机构35包括:固定块 354、插接板351、拨块352以及弹性件355。其中,固定块354、插接板351、拨块352以及弹性件355的结构与前述实施例相同,具体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不再赘述。
图59-图61示出了一种可折叠风扇,其包括支撑座、风扇主体9以及用于连接支撑座和风扇主体9的翻转锁定机构7。图62-图64示出了一种可折叠台灯,其包括支撑座、台灯主体10以及用于连接支撑座和台灯主体10的翻转锁定机构7。本实施例提供的可折叠风扇和可折叠台灯,支撑座可以采用本实施例的支撑座,而风扇主体9、台灯主体10、翻转锁定机构7可以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相同的机构,具体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座,参见图65和图66,其与实施例6至实施例8 的主要区别在于将实施例6至实施例8中的锁紧机构31,33,35组合起来使用,以进一步提高内套筒51与底盘1之间的锁紧力,从而可以稳定的支撑重量和/或体更大的用电主体。
举例而言,图65示出了将实施例6和实施例7中的锁紧机构31,33组合使用的具体示例,图66示出了将实施例7和实施例8中的锁紧机构33, 35组合使用的具体示例,通过对锁紧机构31,33,35的这种组合使用,不仅能够有效保证伸缩杆53在固定时的稳固性,而且能够有效提升该支撑座在转动伸缩杆53时的手感,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图67示出了一种可折叠风扇,其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风扇主体9。图68示出了一种可折叠台灯,其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台灯主体10。图69示出了另一种可折叠台灯,其同样也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在伸缩杆53顶端的台灯主体10。本实施例提供可折叠风扇和可折叠台灯,支撑座采用本实施例的支撑座,而风扇主体9、台灯主体10可以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风扇主体9和台灯主体10,具体可参见前述实施例,不再进行赘述。
最后,尽管已经在这些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了与该实施例相关联的优点,但是其他实施例也可以包括这样的优点,并且并非所有实施例都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所有优点,由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所客观带来的优点均应视为本公开区别于现有技术的优点,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9)

1.一种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支撑机构以及锁紧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
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支撑机构具有使用位置和收纳位置;所述伸缩杆的顶端用于安装用电主体;
所述锁紧机构被配置成能够在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使用位置时将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定,使得所述支撑机构被保持在所述使用位置;所述锁紧机构还被配置成能够解除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的锁定,使得所述支撑机构能够从所述使用位置翻转到所述收纳位置;
在所述支撑机构位于所述收纳位置时,所述支撑机构收纳于所述底盘和/或所述用电主体设置的收纳槽内;
所述用电主体为电子设备或小型用电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的锁紧力能够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具有安装槽,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内,并且至少在所述支撑机构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时所述安装槽与所述收纳槽贯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底盘的顶部并与所述安装槽贯通设置,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解除锁定时,所述支撑机构能够正向翻转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或者,
所述收纳槽的至少一部分设置在所述底盘的底部并与所述安装槽贯通设置,在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解除锁定时,所述支撑机构能够反向翻转收纳于所述收纳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内套筒紧固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上设置有弧形凹槽,所述内套筒上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凸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上间隔设置有至少两条所述弧形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有两条所述弧形凹槽关于所述伸缩杆的轴线对称。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底端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安装轴孔,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轴孔内;或者,
所述安装槽的槽壁设置有转动轴,所述内套筒的底端设置有安装轴孔,所述转动轴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安装轴孔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往两侧延伸形成有两个所述转动轴,两个所述转动轴同轴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和所述安装轴孔的孔壁之间夹设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阻尼垫片。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包括具有上开口的顶壳,所述顶壳内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安装凸台的另一部分形成与所述安装槽贯通的所述收纳槽;或者,
所述底盘包括顶壳以及底盖,所述顶壳盖设于所述底盖上,所述顶壳或者底盖的一部分形成所述安装槽,所述顶壳或者底盖的另一部分形成与所述安装槽贯通的所述收纳槽;或者,
所述底盘包括顶壳,所述顶壳的顶部或者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所述安装槽和避让缺口,所述收纳槽设置在所述用电主体上;或者
所述底盘包括顶壳以及底盖,所述顶壳盖设于所述底盖上,所述顶壳的顶部或者所述底盖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所述安装槽和避让缺口,所述收纳槽设置在所述用电主体上。
13.根据权利要求1-12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套接在所述内套筒上的外套筒,所述外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套筒移动,以将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定。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底盘抵紧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定,所述支撑机构被保持在所述使用位置;
当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底盘分离时,所述支撑机构能够正向或反向翻转收纳至所述收纳槽内。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外套筒与第一安装座具有重叠部分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定,所述支撑机构被保持在所述使用位置;
当所述外套筒与所述第一安装座远离时,所述支撑机构能够正向或反向翻转收纳至所述收纳槽内。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设置有螺纹部;
当所述外套筒与所述螺纹部螺纹连接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定,所述支撑机构被保持在所述使用位置;
当所述外套筒与所述螺纹部分离时,所述支撑机构能够翻转收纳至所述收纳槽内。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内套筒螺纹连接,所述外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套筒转动。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外套筒和所述底盘之间的第一锁定件,所述第一锁定件的底面的面积大于所述外套筒的底面的面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包括环形的锁定部,所述锁定部套设在所述内套筒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收纳槽设置在所述底盘的顶部时,所述第一锁定件还包括自所述锁定部往所述底盘方向延伸的定向部,所述定向部用于在所述外套筒驱动所述锁定件下移时插入所述收纳槽内。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锁定件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外套筒的底端。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锁定件设置有滑设在所述滑槽内的滑块。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为多个,多个所述滑块环绕所述内套筒的周向均匀设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套筒上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位于所述外套筒的上方、用于限制所述外套筒往上移动的距离。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抱紧环和锁环;
所述抱紧环套设在所述内套筒上、并与所述内套筒卡扣连接;
所述锁环套设在所述抱紧环上、并与所述抱紧环卡扣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环具有纵向的开口,所述锁环的内壁形成有纵向的凸条,所述凸条插设在所述纵向的开口内。
27.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具有至少两条延伸到该内套筒顶端的第一插槽,所述抱紧环的内壁设置有抵顶凸起,所述抵顶凸起用于挤压相邻两个所述插槽之间的壁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设置有第一锁孔,所述抱紧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孔卡扣连接的第一锁块;
所述抱紧环设置有第二锁孔,所述锁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锁孔卡扣连接的第二锁块。
29.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环和/或所述锁环的底端形成有往外延伸的翻边。
30.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当所述伸缩杆设置有沿所述伸缩杆的轴向延伸的弧形凹槽时,所述锁环设置有与所述弧形凹槽相配合的弧形凸块。
31.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包括:固定头、固定片以及调节螺栓;
所述固定头配置在所述转动轴上、并且所述固定头能够跟随所述转动轴同步转动;
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底盘紧固连接;
所述调节螺栓穿过所述固定片与所述固定头螺纹连接。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与所述转动轴紧固连接。
33.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设置有装配腔,所述装配腔与所述转动轴同轴;
所述固定头卡合安装于所述装配腔内;
所述固定片的一端与所述底盘紧固连接、所述固定片的另一端往所述转动轴的轴线方向延伸,所述固定片设置有与所述转动轴同轴的通孔。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头设置有往安装腔内延伸的卡接凸块,所述装配腔内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凸块相对两个表面抵接的限位筋。
35.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片的至少一侧设置有套装在所述调节螺栓上的调节片,所述调节片用于提高摩擦阻力。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片具有粗糙表面。
37.根据权利要求9-12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第二插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与所述第二插槽配合的插接板,所述插接板能够相对所述底盘移动;
当所述插接板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时,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定,所述支撑机构被保持在所述使用位置;
当所述插接板与所述第二插槽脱离时,所述支撑机构能够翻转收纳至所述收纳槽内。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插槽平行于或者垂直与所述转动轴的轴线延伸。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拨块,所述拨块与所述插接板紧固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插接板相对所述底盘移动,以使所述插接板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或者与所述第二插槽脱离。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设置在所述底盘内;
当所述底盘包括底盖以及盖设在所述底盖上的顶壳时,所述拨块穿过所述顶壳的安装口伸出至所述底盘外。
41.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安装片,所述安装片与所述底盘紧固连接;
所述插接板与所述安装片连接,且所述插接板能够往靠近和远离所述安装片的方向移动,以便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槽或者与所述第二插槽脱离。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和所述插接板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提供弹力将所述插接板保持在所述插槽内的预紧力。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片和所述插接板相对的表面均设置有中空的凸台,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插设在两个所述中空的凸台内。
44.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杆状部件,所述插接板上设置有长圆孔,所述杆状部件穿过所述长圆孔并与所述底盘紧固连接。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上设置有安装台,所述杆状部件穿过所述长圆孔紧固连接于所述安装台。
46.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机构还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所述底盘紧固连接;
所述固定块设置有第三插槽,所述安装片插接在所述第三插槽内。
47.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支撑座,其特征在于,沿所述转动轴的周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与所述插接板配合的第二插槽;
当所述插接板与所述转动轴的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插槽插接时,所述支撑机构被保持在所述使用位置;
当所述插接板与所述转动轴的另外一个所述第二插槽插接时,所述支撑机构被保持在所述收纳槽内。
48.一种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用电主体、翻转锁定机构以及权利要求1-47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座,所述用电主体通过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安装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
所述翻转锁定机构被配置成能够将所述用电主体与所述伸缩杆锁定,使得所述用电主体被保持在选定位置;
所述翻转锁定机构还被配置成能够将所述用电主体和所述伸缩杆解除锁定,使得所述用电主体能够翻转到与所述底盘平行的位置。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连接座、云台头、铰接轴以及第二锁定件;
所述连接座与所述用电主体紧固连接;
所述云台头安装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
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铰接轴与所述云台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锁定件能够将所述连接座和所述云台头锁定,以将所述用电主体保持在选定位置;
所述第二锁定件还能够将所述连接座和所述云台头解除锁定,以使所述用电主体能够绕所述铰接轴上下翻转。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头包括:圆环状主体,所述铰接轴穿设在所述圆环状主体内、并与所述连接座紧固连接。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阻尼胶圈,所述阻尼胶圈夹设在所述铰接轴和所述圆环状主体之间。
52.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圆环状主体的连接槽;所述铰接轴与所述连接槽的槽壁紧固连接。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环状主体一侧的铰接件;
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的槽壁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轴紧固连接。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与所述铰接件通过一体成形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钉。
56.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安装腔体;
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第三安装夹头,所述第三安装夹头插设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并且所述第三安装夹头形成有所述铰接轴。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相对两个槽壁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安装腔体,每个所述安装腔体内均插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夹头。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还包括挤紧块,所述挤紧块插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夹头和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之间。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夹头设置有纵向的滑槽,所述挤紧块设置有用于滑设在所述滑槽内的滑轨。
60.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夹头设置有用于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槽。
6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主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铰接轴。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主体内设置有环形的挡筋,两个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挡筋的两侧。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头还包括自所述圆环状主体往下延伸的中空的连接杆;
所述环形的挡筋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连接杆的正上方;
两个所述铰接轴之间具有容纳连接线的间隙,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铰接轴为可供所述连接线穿过的中空结构;
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供所述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设置有中空的转动轴,所述连接线的一端穿过所述中空的转动轴伸入所述底盘内,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内套筒伸入所述中空的连接杆内。
65.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内设置有阻尼胶圈。
66.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夹头、第二安装夹头以及连接套;
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所述第二安装夹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圆环状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所述第二安装夹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夹头的第二端与所述铰接轴紧固连接;
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第二安装夹头外。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为两根,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所述第二安装夹头分别与一根所述铰接轴紧固连接。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夹头与紧固于所述第一安装夹头上的铰接轴通过一体成形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安装夹头与紧固于所述第二安装夹头上的铰接轴通过一体成形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
69.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主体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紧固件以及防脱环;
所述防脱环设置于所述用电主体的内部,所述防脱环用于与所述用电主体的内壁抵接;
所述座体设置于所述用电主体的外部,所述座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所述第二安装夹头的第一端紧固连接;
所述防脱环与所述座体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紧固件紧固连接。
70.根据权利要求50-62、66-69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紧固连接;
所述云台头还包括自所述圆环状主体往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云台头套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具有让位槽以及偏离所述让位槽设置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块至少有一部分伸入到所述让位槽内,并且所述让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块的宽度。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上方盖设有用于将所述限位环限定在所述圆形通孔内的封口圈。
73.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用于电连接所述用电主体及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底盘内的电子元件的连接线穿过所述圆形通孔。
74.根据权利要求49-69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头阻尼装配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
75.根据权利要求48-69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盘内设置有配重块。
76.根据权利要求48-69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支撑座的底盘包括底盖以及盖设在所述底盖上的顶壳,所述顶壳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或者,当所述支撑座的底盘包括顶壳,所述顶壳内设置有安装凸台,所述安装凸台上设置有控制开关。
77.根据权利要求48-69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用电主体为风扇主体或台灯主体。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包括面罩以及后罩,所述后罩通过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安装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设置有卡块,所述支撑座的底盘设置有与所述卡块卡扣配合的配合部。
80.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设置有环形凸条,所述环形凸条限定出用于至少部分收纳所述支撑座的收纳腔。
81.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与所述台灯主体的发光面位于同一侧。
82.根据权利要求48-69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盘内设置有用于为所述用电主体供电的充电电池,所述底盘的侧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充电电池电连接的充电口。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盘内设置有配重块,所述配重块与所述充电电池分别设置在所述支撑座的安装槽的两侧。
84.根据权利要求48-69任一项所述的电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底盘内设置有与所述用电主体电连接的电路板。
85.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主体;
底盘,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内套筒的底端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机构被配置成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往第一方向转动,以使所述风扇主体与所述底盘呈上下叠置的收纳状态,以及,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往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以使所述风扇主体展开到与所述底盘相分离的使用状态;
外套筒,其套设在所述内套筒外,用于在所述风扇主体展开到使用状态时将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紧。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被配置成往靠近所述底盘的方向运动时将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紧,以及,被配置成往远离所述底盘方向运动时将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解锁。
87.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之间螺纹连接。
88.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被配置成在往靠近所述底盘方向运动时压紧所述底盘。
89.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和所述底盘均被配置成圆柱形。
90.根据权利要求8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的直径与所述底盘的直径相同。
91.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底端铰接于所述底盘靠近边缘的位置,所述内套筒的顶端铰接于所述主体靠近边缘的位置。
92.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风扇主体之间设置有翻转锁定机构,且用于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和所述风扇主体的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凸出于所述风扇主体,所述底盘设有用于容纳所述翻转锁定机构的容纳空间。
93.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主体;
底盘,所述底盘的形状与所述风扇主体的形状相同;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所述内套筒的底端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
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于所述底盘时,所述支撑机构的至少部分容纳在所述底盘内。
94.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于所述底盘时,所述风扇主体的背面贴合底盘的顶面。
95.根据权利要求9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包括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风扇主体仅能绕平行于所述转动轴的旋转动轴线旋转。
96.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主体,其内设有电机,
底盘,其内设有电池;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内套筒的底端与所述底盘可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
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支撑机构内,用于电连接所述电池和电机;
所述风扇主体能够叠置于所述底盘。
97.根据权利要求9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包括与所述底盘转动连接的中空转动轴,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中空转动轴内。
98.根据权利要求9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内套筒中。
99.根据权利要求9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伸缩杆中。
100.根据权利要求96-99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通过翻转锁定机构与所述伸缩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内。
101.根据权利要求10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中空的铰接轴,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中空的铰接轴内。
102.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风扇主体的后罩的连接座,所述铰接轴安装于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连接座内。
103.根据权利要求10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还包括设于所述伸缩杆顶端的云台头,所述铰接轴与所述云台头转动连接;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云台头内。
104.根据权利要求96-99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后罩,所述连接线穿设在所述后罩内,以隐藏所述连接线。
105.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主体;
底盘;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风扇主体靠近边缘的位置铰接,所述内套筒的底端与所述底盘靠近边缘的位置铰接,以将所述风扇主体和所述底盘连接成一体;
所述风扇主体能够叠置于所述底盘。
106.根据权利要求105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上方时,所述支撑机构沿一个方向横跨所述底盘的大部分并位于所述底盘内部。
107.根据权利要求10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和所述底盘为圆柱形,当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上方时,所述支撑机构的长度等于所述风扇主体的直径。
108.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前罩和后罩,所述后罩的背部形成有环形凸条;
底盘: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后罩铰接且铰接点位于所述环形凸条所围成的收纳腔内,所述内套筒的底端与所述底盘铰接;
所述风扇主体能够叠置于所述底盘。
109.根据权利要求108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于所述底盘时,所述支撑机构的上半部分收纳于所述收纳腔内。
110.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前罩和后罩,所述后罩的背部形成有卡块;
底盘: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伸缩杆的顶端与所述后罩铰接,所述内套筒的底端与所述底盘铰接;
在所述风扇主体能够叠置于所述底盘时,所述卡块与所述底盘的边缘卡接。
111.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主体;
底盘: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风扇主体;
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时,所述支撑机构均容纳于所述底盘内。
112.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并且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时,处于完全缩回的所述支撑机构能够容纳在所述底盘内。
113.根据权利要求111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通过翻转锁定机构与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
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时,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均容纳在所述底盘内。
114.根据权利要求111-113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盘为圆柱形,
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时,所述支撑机构沿所述底盘的径向延伸。
115.根据权利要求114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时,所述支撑机构的长度与所述底盘的直径相等。
116.根据权利要求111-113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机构与所述底盘内设置的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机构的容腔形状相匹配。
117.根据权利要求116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容腔包括用于与所述内套筒转动连接的安装槽,以及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机构的收纳槽;
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收纳槽的宽度。
118.根据权利要求117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纳槽延伸形成有用于容纳翻转锁定机构的部分;并且,
所述收纳槽用于容纳所述支撑机构的部分的宽度小于用于容纳所述翻转锁定机构的部分的宽度。
119.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风扇主体;
底盘;
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底盘,所述伸缩杆的顶端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风扇主体;
在所述风扇主体叠置在所述底盘时,所述风扇主体的外侧面与所述底盘的外侧面平齐。
120.根据权利要求119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包括前罩和后罩,所述后罩的整个周向均设置有所述进风格栅。
121.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的背部设有后进风格栅,所述后进风格栅放射状布置于所述后罩的整个背部。
122.根据权利要求120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罩设有卡块,用于与所述底盘的边缘卡接。
123.根据权利要求119-122任一项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与所述底盘的形状相匹配,以使所述风扇主体和所述底盘叠置在一起时,二者拼接成一整体结构。
124.根据权利要求123所述的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和所述底盘均为圆柱形,当所述风扇主体与所述底盘叠置在一起时,二者拼接成一整体的圆柱形结构。
125.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壳以及底盖;
所述顶壳内设有相对的两个安装凸台,两个所述安装凸台之间形成安装槽以及与所述安装槽贯通的收纳槽,所述安装槽用于转动安装支撑机构的内套筒,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收纳槽用于收纳所述支撑机构;
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底盘用于支撑用电主体,所述用电主体为电子设备或小型用电设备。
126.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安装凸台内安装有可充电电池和电路板,所述底盘上设置与所述可充电电池连接的充电接口;所述安装槽的槽壁上设有供与所述电路板连接的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
127.根据权利要求125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凸台上设置有控制开关、控制旋钮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128.根据权利要求125-127任一项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安装凸台内设置有配重块。
129.根据权利要求125-127任一项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包覆所述底盖,或者所述顶壳的边缘与所述底盖的边缘齐平。
130.根据权利要求125-127任一项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
131.一种底盘,其特征在于,包括顶壳以及底盖;
所述底盖的底面往上凸出形成有用于容纳支撑机构的收纳槽,所述底盖的边缘以及对应的顶壳的边缘设有与所述收纳槽贯通的安装槽,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内套筒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所述内套筒内,所述内套筒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
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底盘用于支撑用电主体,所述用电主体为电子设备或小型用电设备。
132.根据权利要求131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收纳槽的宽度。
133.根据权利要求131-132任一项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底面设置有防滑垫。
134.根据权利要求133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垫的形状为圆形。
135.根据权利要求134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盖的底面设置有六个间隔设置并围成环形的防滑垫。
136.根据权利要求131-132任一项所述的底盘,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壳包覆所述底盖。
137.一种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套筒,其底端设有转动轴;
伸缩杆,设于所述内套筒中的;以及,
所述内套筒的顶端设有用于阻止组装在所述内套筒中的所述伸缩杆脱离所述内套筒的限位结构;
所述内套筒和所述伸缩杆形成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用电主体,所述用电主体为电子设备或小型用电设备。
138.根据权利要求137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外设有阻尼垫片,以增加所述转动轴转动时的摩擦力。
139.根据权利要求137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往相反的方向形成有两个所述转动轴。
140.根据权利要求137-13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的底端与所述内套筒紧固连接。
141.根据权利要求140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通过底端设置的连接头与所述内套筒紧固连接。
142.根据权利要求137-13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包括:抱紧环和锁环;
所述抱紧环套设在所述内套筒上、并与所述内套筒卡扣连接;
所述锁环套设在所述抱紧环上、并与所述抱紧环卡扣连接。
143.根据权利要求142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环具有纵向的开口,所述锁环的内壁形成有纵向的凸条,所述凸条插设在所述纵向的开口内。
144.根据权利要求142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设置有第一锁孔,所述抱紧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孔卡扣连接的第一锁块;
所述抱紧环设置有第二锁孔,所述锁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锁孔卡扣连接的第二锁块。
145.根据权利要求142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环和/或所述锁环的底端形成有往外延伸的翻边。
146.根据权利要求137-13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外还套设有外套筒,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螺纹连接。
147.根据权利要求137-13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伸缩杆完全缩回时,所述伸缩杆顶端的高度大于所述内套筒顶端的高度。
148.根据权利要求137-13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从外到内的多节直径逐渐减小的杆件。
149.一种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座、云台头、铰接轴以及第二锁定件;
所述连接座,用于与风扇主体紧固连接;
所述云台头,用于与伸缩杆紧固连接;
所述铰接轴,用于将所述连接座与所述云台头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锁定件,用于将所述连接座和所述云台头锁定在选定位置,以及解除所述连接座和所述云台头的锁定,以使所述风扇主体能够绕所述铰接轴上下翻转;
所述伸缩杆的底端插接于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可转动的安装于底盘,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内套筒形成支撑机构,所述底盘和所述支撑机构用于支撑所述风扇主体。
150.根据权利要求149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头包括:圆环状主体,所述铰接轴穿设在所述圆环状主体内、并与所述连接座紧固连接。
151.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件包括阻尼胶圈,所述阻尼胶圈夹设在所述铰接轴和所述圆环状主体之间。
152.根据权利要求150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设置有能够容纳所述圆环状主体的连接槽;所述铰接轴与所述连接槽的槽壁紧固连接。
153.根据权利要求152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圆环状主体一侧的铰接件;
所述铰接件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槽的槽壁通过紧固件紧固连接,所述铰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铰接轴紧固连接。
154.根据权利要求152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槽壁上设置有安装腔体;
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第三安装夹头,所述第三安装夹头插设在所述安装腔体内、并且所述第三安装夹头形成有所述铰接轴。
155.根据权利要求154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槽的相对两个槽壁各设置有一个所述安装腔体,每个所述安装腔体内均插设有一个所述第三安装夹头。
156.根据权利要求155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还包括挤紧块,所述挤紧块插设在所述第三安装夹头和所述安装腔体的内壁之间。
157.根据权利要求156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夹头设置有纵向的滑槽,所述挤紧块设置有用于滑设在所述滑槽内的滑轨。
158.根据权利要求154-15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夹头设置有用于供连接线穿过的过线槽。
159.根据权利要求152-15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主体的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所述铰接轴。
160.根据权利要求159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主体内设置有C形的挡筋,两个所述铰接轴位于所述挡筋的两侧。
161.根据权利要求160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头还包括自所述圆环状主体往下延伸的中空的连接杆;
所述环形的挡筋具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所述连接杆的正上方;
两个所述铰接轴之间具有容纳连接线的间隙,且至少其中一个所述铰接轴为可供所述连接线穿过的中空结构;
所述连接座内设置有供所述连接线穿过的过线孔。
162.根据权利要求152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包括:第一安装夹头、第二安装夹头以及连接套;
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所述第二安装夹头分别设置在所述圆环状主体的两侧;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所述第二安装夹头的第一端与所述连接座紧固连接,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或所述第二安装夹头的第二端与所述铰接轴紧固连接;
所述连接套套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第二安装夹头外。
163.根据权利要求162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接轴为两根,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所述第二安装夹头分别与一根所述铰接轴紧固连接。
164.根据权利要求163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夹头与紧固于所述第一安装夹头上的铰接轴通过一体成形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和/或,
所述第二安装夹头与紧固于所述第二安装夹头上的铰接轴通过一体成形工艺形成为一体结构。
165.根据权利要求162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主体设置有安装孔;
所述连接座包括:座体、紧固件以及防脱环;
所述防脱环设置于所述风扇主体的内部,所述防脱环用于与所述风扇主体的内壁抵接;
所述座体设置于所述风扇主体的外部,所述座体用于与所述第一安装夹头和所述第二安装夹头的第一端紧固连接;
所述防脱环与所述座体通过穿设于所述安装孔的所述紧固件紧固连接。
166.根据权利要求150-15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锁定机构还包括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二安装座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紧固连接;
所述云台头还包括自所述圆环状主体往下延伸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插设在所述第二安装座内、并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转动。
167.根据权利要求166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安装座设置有圆形通孔,所述圆形通孔内设置有限位块;所述云台头套设有与所述限位块配合的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具有让位槽以及偏离所述让位槽设置的限位凸起;所述限位块至少有一部分伸入到所述让位槽内,并且所述让位槽的宽度大于所述限位块的宽度。
168.根据权利要求167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通孔上方盖设有用于将所述限位环限定在所述圆形通孔内的封口圈。
169.根据权利要求167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用于电连接所述风扇主体的连接线穿过所述圆形通孔以进入所述伸缩杆中。
170.根据权利要求149-157任一项所述的翻转锁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头阻尼装配于所述伸缩杆的顶端。
171.一种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套筒,其底端设有用于与底盘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内套筒用于插装支撑用电主体的伸缩杆;
外套筒,安装在所述内套筒上;所述外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套筒往下运动,以将所述内套筒与所述底盘锁紧,所述外套筒还能够相对于所述内套筒往上运动,以将锁紧的所述内套筒和所述底盘解锁,从而所述内套筒能够相对于所述底盘转动;
所述伸缩杆和所述内套筒形成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和所述底盘用于支撑所述用电主体,所述用电主体为电子设备或小型用电设备。
172.根据权利要求171所述的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外设有阻尼垫片,以增加所述转动轴转动时的摩擦力。
173.根据权利要求171所述的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的底端往相反的方向形成有两个所述转动轴。
174.根据权利要求171-17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筒与所述内套筒螺纹连接。
175.根据权利要求171-173任一项所述的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还设有用于限制所述外套筒往上移动距离的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呈环状。
176.根据权利要求175所述的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抱紧环和锁环;
所述抱紧环套设在所述内套筒上、并与所述内套筒卡扣连接;
所述锁环套设在所述抱紧环上、并与所述抱紧环卡扣连接。
177.根据权利要求176所述的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环具有纵向的开口,所述锁环的内壁形成有纵向的凸条,所述凸条插设在所述纵向的开口内。
178.根据权利要求176所述的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套筒设置有第一锁孔,所述抱紧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锁孔卡扣连接的第一锁块;
所述抱紧环设置有第二锁孔,所述锁环设置有与所述第二锁孔卡扣连接的第二锁块。
179.根据权利要求176所述的支撑锁紧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紧环和/或所述锁环的底端形成有往外延伸的翻边。
CN202090000127.2U 2019-01-25 2020-01-23 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扇以及电器设备 Active CN2172069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2569505.2U CN220487941U (zh) 2019-01-25 2020-01-23 一种支撑座及风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0128836 2019-01-25
CN2019201288368 2019-01-25
CN201920128399 2019-01-25
CN201920128399X 2019-01-25
CNPCT/CN2019/083245 2019-04-18
PCT/CN2019/083245 WO2020151102A1 (zh) 2019-01-25 2019-04-18 一种可折叠风扇
CN2019213381936 2019-08-16
CN2019213585079 2019-08-16
CN201921338193.6U CN210716820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可折叠补光灯
CN201921358507.9U CN211289452U (zh) 2019-08-16 2019-08-16 一种新型可折叠台灯
CNPCT/CN2019/106147 2019-09-17
CNPCT/CN2019/106155 2019-09-17
PCT/CN2019/106155 WO2021031265A1 (zh) 2019-01-25 2019-09-17 一种新型折叠装置及其运用的风扇和台灯
PCT/CN2019/106147 WO2020151234A1 (zh) 2019-01-25 2019-09-17 一种具有伸缩和收纳功能的折叠装置及其折叠风扇
PCT/CN2019/126000 WO2020151412A1 (zh) 2019-01-25 2019-12-17 一种折叠装置及其运用的可折叠风扇和可折叠台灯
CNPCT/CN2019/126000 2019-12-17
PCT/CN2020/073971 WO2020151763A1 (zh) 2019-01-25 2020-01-23 电器设备及其支撑座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9505.2U Division CN220487941U (zh) 2019-01-25 2020-01-23 一种支撑座及风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206935U true CN217206935U (zh) 2022-08-16

Family

ID=7173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9505.2U Active CN220487941U (zh) 2019-01-25 2020-01-23 一种支撑座及风扇
CN202090000127.2U Active CN217206935U (zh) 2019-01-25 2020-01-23 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扇以及电器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2569505.2U Active CN220487941U (zh) 2019-01-25 2020-01-23 一种支撑座及风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2) CN220487941U (zh)
WO (1) WO20201517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102A (zh) * 2022-10-21 2023-0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底座结构及取暖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096096B (zh) * 2021-11-24 2024-02-27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电气板安装板多功能可翻转安装结构
CN114234092B (zh) * 2021-12-24 2023-07-25 绍兴市上虞华腾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吊顶筒灯
CN114412821B (zh) * 2022-02-11 2024-02-23 佛山市吉星家电有限公司 机身结构及落地扇
CN116961317B (zh) * 2023-08-01 2024-01-12 广东南博万电机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行星减速电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91790B2 (ja) * 2005-09-29 2011-10-12 フルタ電機株式会社 自動復帰、又は自動折畳できる昇降式の防霜ファン装置
CN204827969U (zh) * 2015-07-06 2015-12-02 江苏琪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落地风扇
CN207795605U (zh) * 2017-12-20 2018-08-31 河南欣智象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伸缩式电风扇
CN110469793B (zh) * 2019-01-25 2020-10-27 深圳叠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折叠装置及其运用的风扇和台灯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97102A (zh) * 2022-10-21 2023-01-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Cn) 一种底座结构及取暖装置
CN115597102B (zh) * 2022-10-21 2024-05-10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底座结构及取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1763A1 (zh) 2020-07-30
CN220487941U (zh) 2024-02-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7206935U (zh) 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扇以及电器设备
CN110469793B (zh) 一种新型折叠装置及其运用的风扇和台灯
US8899797B2 (en) Lamp with desk organizer and electronics stand
US5648712A (en) Universally interchangeable and modular power supply with integrated battery charger
CN210660666U (zh) 一种新型可折叠风扇
US6938867B2 (en) Holder for a powered device
US20120224316A1 (en) Foldable carrying case for a tablet computer
US9217548B2 (en) Portable camping lamp
CN215411173U (zh) 三脚架系统
CN107112780B (zh) 充电座及充电套装
CN218237260U (zh) 支撑座、风扇及灯具
CN106030960B (zh) 云台及供电设备与外接供电装置
KR101360673B1 (ko) 러기지 램프
KR20210128987A (ko) 보조판을 구비한 독서대
US5555489A (en) Portable PC combination
US20200008546A1 (en) Carrying bag with placement rack
US20130308300A1 (en) Retractable key storage apparatus with original key adaptor
CN214249000U (zh) 一种支撑底座、电子设备及自拍设备
CN113007545A (zh) 云台稳定器及用于稳定器本体的收纳盒
CN217540463U (zh) 一种折叠装置及其运用的可折叠风扇和可折叠台灯
CN110768344A (zh) 一种整体壁挂便携式无线充电宝
CN214405309U (zh)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CN205480372U (zh) 野营灯
CN214618744U (zh)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CN220623734U (zh) 一种便携式照明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