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405309U -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405309U
CN214405309U CN202120336480.4U CN202120336480U CN214405309U CN 214405309 U CN214405309 U CN 214405309U CN 202120336480 U CN202120336480 U CN 202120336480U CN 214405309 U CN214405309 U CN 2144053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base
state
supporting
receiv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33648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云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Wisdom Boa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Wisdom Bo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Wisdom Boa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Wisdom Boa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33648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40530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4053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40530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其中支撑底座用于支撑物件,包括底座、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底座具有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分别收纳第一支撑机构和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分别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可分别实现在收纳状态和伸出状态之间转换。相较于现有技术,通过设置两个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可同时支撑两个物件,扩大了所述支撑底座的使用范围;在不使用时,两个支撑机构还可分别收纳于所述底座中,可减小所述支撑底座的体积,便于携带。

Description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撑结构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支撑底座及使用所述支撑底座的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具有支撑结构的各种装置、设备被普遍使用,用户对支撑结构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现有一些支撑结构,如用于拍摄支撑的支撑结构或支撑风扇、灯具等小型用电设备的支撑结构,通常只有单一支撑功能,且体积较大,不便于收纳和携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支撑底座,用于支撑物件,其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
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或滑动,从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在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一收纳状态和伸出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一伸出状态之间转换;
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部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能够在收纳在所述第二收纳部的第二收纳状态和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的第二伸出状态之间转换。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底座,可实现所述支撑底座可同时支撑两个物件,增加了所述支撑底座的功能多样性,也扩大了所述支撑底座的使用范围,例如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支撑手机等进行拍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支撑灯具等进行补光或支撑第二台手机进行多角度拍摄等,提升用户体验感;在不使用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分别收纳于所述底座中的所述第一收纳部和所述第二收纳部,可减小所述支撑底座的体积,便于携带。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具有所述第一收纳部与所述第二收纳部的底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的第二卡扣件,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一伸出状态为第一支撑状态,当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所述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卡接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机构锁定。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卡接,可以提升支撑的稳定性,同时卡接结构较为简单常见,可较好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本体包括盖体和底板,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收纳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表面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槽侧壁设置有第一枢接部,且所述盖体还具有贯穿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的开口,所述第一卡扣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对应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与所述第一枢接部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进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卡扣件可经由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卡扣件卡接。通过所述第一枢接部和所述第二枢接部的转动连接,可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相对所述底座转动,可较好地将所述第一支撑机构收纳于所述底座或伸出所述底座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通过所述盖体和所述底板,可减少灰尘等杂物进入所述底座内部,增加产品使用寿命,同时保持所述支撑底座的整洁和美观。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中的一个包括枢轴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中的另外一个包括收纳所述枢轴部的滑槽,所述枢轴部可在所述滑槽中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枢轴部还可在所述滑槽中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从所述第一收纳状态转动至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向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接。通过所述枢轴部和所述滑槽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结构简单实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盖体还包括连接所述收纳槽的槽侧壁远离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的一端的盖板件;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盖板件与所述枢轴部之间。可以理解,通过设置所述盖板件,可将所述收纳槽遮盖,减少灰尘等杂物进入所述收纳槽,同时对所述收纳槽内的部件进行保护,可较好地延长所述支撑底座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所述弹性元件,可较好地避免所述盖板件与所述枢轴部之间的活动产生的磨损;所述弹性元件还可在使用所述支撑底座时可减小外部施加的作用力,提升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中的一个为凸起,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中的另外一个包括凹槽,所述凸起收纳在所述凹槽中使得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接。可以理解,所述凸起和所述凹槽的配合为常见的卡扣结构,结构简单实用且卡接牢固,较好地提升所述支撑底座稳定性的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本体包括连接部和支撑件,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扣件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件,可将物件支撑,便于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为可伸缩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具有可拆卸结构,所述可拆卸结构用于与外部器件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所述伸缩支撑件,可调整所述支撑件的高度,进而实现所述支撑底座的支撑高度可调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同时通过所述可拆卸结构,可扩大所述支撑底座的支撑使用范围,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进一步地,在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上表面和连接所述上表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与所述第二收纳部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收纳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收纳部滑动,从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在自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的第二伸出状态和自所述通孔收纳在所述第二收纳部中的收纳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在自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的伸出状态后相较于所述底座转动,从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在所述第二伸出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可以理解,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实现所述支撑底座可同时支撑两个物件,增加了所述支撑底座的功能多样性,也扩大了所述支撑底座的使用范围,例如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支撑手机等进行拍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支撑灯具等进行补光或支撑第二台手机进行多角度拍摄等,提升用户体验感。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设备主体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为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底座。可以理解,所述电子设备采用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支撑底座,则同时也具备所述支撑底座的优势,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支撑底座处于支撑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支撑底座处于收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图1所示支撑底座的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收纳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1所示支撑底座的第一支撑机构处于弯折状态的立体图。
图5是图1所示支撑底座处于支撑状态的爆炸图。
图6是图1所示支撑底座处于收缩状态的爆炸图。
图7是图1所示支撑底座处于支撑状态的剖视图。
图8是图1所示支撑底座处于收纳状态的剖视图。
图9是本申请一种实施例的具有图1所示支撑底座的电子设备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现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第一方面
请参阅图1-8,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一种支撑底座100,用于支撑物件,所述物件可以是小型的电子设备,例如,风扇、台灯、或音响等,还可以是小型的生活用品,例如,手机或平板支架、阅读支架或者镜子等,所述支撑底座100包括底座10、第一支撑机构20和第二支撑机构30,所述底座10具有第一收纳部11和第二收纳部16;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0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0转动或滑动,从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可在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部11的第一收纳状态和伸出所述第一收纳部11的第一伸出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部16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能够在收纳在所述第二收纳部16的第二收纳状态和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16的第二伸出状态之间转换。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0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0转动,从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可在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部11的第一收纳状态(如图2、图3所示)和伸出所述第一收纳部11的第一伸出状态第一支撑状态(如图1、图4所示)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部16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能够在收纳在所述第二收纳部16的第二收纳状态(如图2所示)和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16的第二伸出状态之间转换。
相较于现有技术,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0,可实现所述支撑底座100可同时支撑两个物件,增加了所述支撑底座100的功能多样性,也扩大了所述支撑底座100的使用范围,例如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可支撑手机等进行拍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支撑灯具等进行补光或支撑第二台手机进行多角度拍摄等,提升用户体验感;在不使用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分别收纳于所述底座10中的所述第一收纳部11和所述第二收纳部16,可减小所述支撑底座100的体积,便于携带。
请参阅图5-8,所述底座10包括具有所述第一收纳部11与所述第二收纳部16的底座本体12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12的第一卡扣件13,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包括第一支撑本体2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21的第二卡扣件22,所述底座本体12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21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10转动,当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所述第一卡扣件13与第二卡扣件22卡接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锁定。通过所述第一卡扣件13与第二卡扣件22卡接,可以提升支撑的稳定性,同时卡接结构较为简单常见,可较好地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12包括盖体121和底板122,所述盖体121设置于所述底板122的一侧,所述第一收纳部11为设置于所述盖体121远离所述底板122一侧的表面的收纳槽110,所述收纳槽110的槽侧壁111设置有第一枢接部14,且所述盖体121还具有贯穿所述收纳槽110的槽底壁112的开口113,所述第一卡扣件13设置于所述底板122上且对应所述开口113,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21的第二枢接部23,所述第二枢接部23与所述第一枢接部14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与所述盖体121转动连接,进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可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卡扣件22可经由所述开口113与所述第一卡扣件13卡接。通过所述第一枢接部14和所述第二枢接部23的转动连接,可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相对所述底座10转动,可较好地将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收纳于所述底座10或伸出所述底座1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通过所述盖体121和所述底板122,可减少灰尘等杂物进入所述底座10内部,增加产品使用寿命,同时保持所述支撑底座100的整洁和美观。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本体12还包括邻近所述第一卡扣件13的限位加强件123,所述限位加强件123连接于所述底板122邻近所述盖体121的一侧,当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所述限位加强件123位于所述支撑本体21外侧以对所述支撑本体21进行限位。通过设置所述限位加强件123,可较好地避免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的晃动,增加支撑稳定性,从而提升用户体验感。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枢接部14与所述第二枢接部23中的一个包括枢轴部231,所述第一枢接部14与所述第二枢接部23中的另外一个包括收纳所述枢轴部231的滑槽140,所述枢轴部231可在所述滑槽140中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枢轴部231还可在所述滑槽140中沿第一方向X滑动,所述第一方向X为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从所述第一收纳状态转动至沿所述第一方向X延伸的方向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还可沿所述第一方向X滑动,使得所述第一卡扣件13与所述第二卡扣件22卡接。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枢接部14包括连接所述收纳槽110的槽侧壁111的滑槽壁141,所述滑槽壁141围成与所述收纳槽110连通的所述滑槽140,所述第二枢接部23包括所述枢轴部231。通过所述枢轴部231和所述滑槽140的相互配合,可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结构简单实用,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通过所述滑槽140,可较好地限制所述枢轴部231的活动范围,可较快地实现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
进一步地,所述盖体121还包括连接所述收纳槽110的槽侧壁111远离所述收纳槽110的槽底壁112的一端的盖板件(图中未示出);所述支撑底座100还包括弹性元件15,所述弹性元件15位于所述盖板件121与所述枢轴部231之间。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元件15为弹簧。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100也可不包括弹性元件15。可以理解,通过设置所述盖板件,可将所述收纳槽110遮盖,减少灰尘等杂物进入所述收纳槽110,同时对所述收纳槽110内的部件进行保护,可较好地延长所述支撑底座100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所述弹性元件15,可较好地避免所述盖板件与所述枢轴部231之间的活动产生的磨损;所述弹性元件15还可在使用所述支撑底座100时可减小外部施加的作用力,提升用户体验感。
具体地,请参阅图6和图8,所述第一枢接部14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4分别邻近所述收纳槽110相对设置的两侧槽侧壁111设置,所述第二枢接部23的数量包括两个,两个所述第二枢接部23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21的相对的两侧,每个所述第二枢接部23与对应的一个所述第一枢接部14配合。通过设置所述第一枢接部14及所述第二枢接部23的数量为两个,可提升所述第一枢接部14与所述第二枢接部23配合的稳定性。
详细地,所述滑槽140沿垂直所述第一方向X的截面呈C型;所述枢轴部2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可以理解,所述滑槽140截面的C型设计,可增强所述滑槽140的牢固性和滑动的顺畅性;同时通过限定所述枢轴部23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X垂直,可有效提升所述枢轴部231在所述滑槽140内转动和滑动的速度和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卡扣件13与所述第二卡扣件22中的一个为凸起130,所述第一卡扣件13与所述第二卡扣件22中的另外一个包括凹槽220,所述凸起130收纳在所述凹槽220中使得所述第一卡扣件13与所述第二卡扣件22卡接。可以理解,所述凸起130和所述凹槽220的配合为常见的卡扣结构,结构简单实用且卡接牢固,较好地提升所述支撑底座100稳定性的同时,还可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扣件22为所述凹槽220,所述第一卡扣件13为所述凸起130。详细地,所述凸起130的数量包括两个,所述凹槽220的数量包括两个,当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每个所述凸起130位于对应的一个所述凹槽220中。可以理解,将所述第二卡扣件22设置为凹槽220,将所述第一卡扣件13设置为凸起130,可减小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的长度和所述底板122的厚度,从而减小所述支撑底座100的体积。通过设置两个所述凸起130和所述凹槽220,可较好地限制了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的活动范围,从而提升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的支撑稳定性,进而提升所述支撑底座100的支撑稳定性。
可以理解,当用户需要使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进行支撑时,可以绕所述枢轴部231的轴向使所述枢轴部231在所述滑槽140中转动,从而带动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从所述收纳槽110中转出,并且将所述第二卡扣件22的每个所述凹槽220可经由所述开口113与所述第一卡扣件13对应的所述凸起130卡接,从而使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用于支撑外部物品,当用户需要将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收纳到所述收纳槽110中进行收纳时,可以通过提拉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使所述枢轴部231在所述滑槽140中沿第一方向X反向滑动,从而压缩所述弹性元件15,使所述第二卡扣件22与所述第一卡扣件13解除卡接,然后绕所述枢轴部231的轴向使所述枢轴部231转动并收纳在所述滑槽140中,转换为第一收纳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本体21包括连接部212和支撑件211,所述连接部212连接于所述支撑件211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扣件22连接所述连接部212远离所述支撑件211的一端。通过所述连接部212和所述支撑件211,可将物件支撑,便于用户使用。
具体地,所述支撑件211为可伸缩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件211远离所述连接部212的一端的连接件213,所述连接件213上具有可拆卸结构2130,所述可拆卸结构2130用于与外部器件可拆卸连接。可以理解,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211也可为可伸缩可弯折支撑件。通过设置所述伸缩支撑件,可调整所述支撑件211的高度,进而实现所述支撑底座100的支撑高度可调节,提升用户使用体验感;同时通过所述可拆卸结构2130,可扩大所述支撑底座100的支撑使用范围,从而提升产品竞争力。
详细地,所述收纳槽110的截面为矩形,所述连接部212的截面为矩形,所述支撑件211包括可伸缩连接的套管组件2110且截面为圆形。通过对各结构形状的常规化设计,可较好地实现所述支撑底座100内各部件的相互配合,同时降低生产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0内部具有所述第二收纳部16,所述底座10包括上表面17和连接所述上表面17的侧面18,所述侧面18具有与所述第二收纳部16连通的通孔181,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与所述第二收纳部16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相对于所述第二收纳部16滑动,从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在自所述通孔181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16的第二伸出状态和自所述通孔181收纳在所述第二收纳部16中的收纳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还与所述底座10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在自所述通孔181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16的伸出状态后相较于所述底座10转动,从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在所述第二伸出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
可以理解,当需要使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进行支撑时,可以将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从所述通孔181滑动拉出,使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处于第二伸出状态,同时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使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处于第二支撑状态,当需要收纳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时,可以先转动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同时将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推动进所述第二收纳部16使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处于所述第二收纳状态。
可以理解,设置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实现所述支撑底座100可同时支撑两个物件,增加了所述支撑底座100的功能多样性,也扩大了所述支撑底座100的使用范围,例如所述第一支撑机构20可支撑手机等进行拍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30可支撑灯具等进行补光或支撑第二台手机进行多角度拍摄等,提升用户体验感。
第二方面
请参阅图9,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0,包括设备主体210和支撑底座100,所述支撑底座100为前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底座100。其中,所述电子设备200为小型的用电设备,例如为风扇、台灯、音响、可照明或补光化妆镜、可照明或补光的手机或平板支架、阅读支架等。可以理解,所述电子设备200采用前述任一种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底座100,则同时也具备所述支撑底座100的优势,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对上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所有这些修改和替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撑底座,用于支撑物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具有第一收纳部和第二收纳部;
第一支撑机构,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底座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或滑动,从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在收纳在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一收纳状态和伸出所述第一收纳部的第一伸出状态之间转换;
第二支撑机构,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所述第二收纳部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能够在收纳在所述第二收纳部的第二收纳状态和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的第二伸出状态之间转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底座包括具有所述第一收纳部与所述第二收纳部的底座本体和设置于所述底座本体的第一卡扣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本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的第二卡扣件,所述底座本体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底座转动,所述第一伸出状态为第一支撑状态,
当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所述第一卡扣件与第二卡扣件卡接以将所述第一支撑机构锁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本体包括盖体和底板,所述盖体设置于所述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收纳部为设置于所述盖体远离所述底板一侧的表面的收纳槽,所述收纳槽的槽侧壁设置有第一枢接部,且所述盖体还具有贯穿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的开口,所述第一卡扣件设置于所述底板上且对应所述开口,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的第二枢接部,所述第二枢接部与所述第一枢接部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与所述盖体转动连接,进而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可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当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所述第二卡扣件可经由所述开口与所述第一卡扣件卡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中的一个包括枢轴部,所述第一枢接部与所述第二枢接部中的另外一个包括收纳所述枢轴部的滑槽,所述枢轴部可在所述滑槽中转动使得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在所述第一收纳状态和所述第一支撑状态之间转换,所述枢轴部还可在所述滑槽中沿第一方向滑动,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支撑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支撑状态时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一支撑机构从所述第一收纳状态转动至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方向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可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使得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还包括连接所述收纳槽的槽侧壁远离所述收纳槽的槽底壁的一端的盖板件;所述支撑底座还包括弹性元件,所述弹性元件位于所述盖板件与所述枢轴部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中的一个为凸起,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中的另外一个包括凹槽,所述凸起收纳在所述凹槽中使得所述第一卡扣件与所述第二卡扣件卡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本体包括连接部和支撑件,所述连接部连接于所述支撑件的一端,所述第二卡扣件连接所述连接部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为可伸缩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连接所述支撑件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一端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上具有可拆卸结构,所述可拆卸结构用于与外部器件可拆卸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上表面和连接所述上表面的侧面,所述侧面具有与所述第二收纳部连通的通孔,所述第二支撑机构与所述第二收纳部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相对于所述收纳部滑动,从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在自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的第二伸出状态和自所述通孔收纳在所述第二收纳部中的收纳状态之间转换,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使得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在自所述通孔伸出所述第二收纳部的第二伸出状态后相较于所述底座转动,从而所述第二支撑机构可在所述第二伸出状态和第二支撑状态之间转换。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和支撑底座,所述支撑底座为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支撑底座。
CN202120336480.4U 2021-02-05 2021-02-05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4053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6480.4U CN214405309U (zh) 2021-02-05 2021-02-05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336480.4U CN214405309U (zh) 2021-02-05 2021-02-05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405309U true CN214405309U (zh) 2021-10-15

Family

ID=780254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336480.4U Active CN214405309U (zh) 2021-02-05 2021-02-05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40530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20326003A1 (en) Multi-function tablet computer grip with 360-degree rotating finger ringlet
CN218669856U (zh) 支撑座、风扇及灯具
CN217206935U (zh) 底盘、支撑杆组件、支撑锁紧组件、支撑座、翻转锁定机构、风扇以及电器设备
US9047058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support mechanism
KR20190069575A (ko) 프레임 어셈블리, 문자판 및 스마트 팔찌
CN205921631U (zh) 手机壳的指环支架
CN214405309U (zh)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CN214332048U (zh)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US6814416B2 (en) Stabilizer mechanisms for computer related equipment
CN214368854U (zh)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CN214618744U (zh) 支撑底座及电子设备
US20060192757A1 (en) Receiver accommodative wireless input equipment
US20150181009A1 (en) Portable terminal device accessory
CN214249000U (zh) 一种支撑底座、电子设备及自拍设备
CN111213001A (zh) 云台支架和云台组件
CN209911865U (zh) 一种电子产品支撑显示、理线及连接总成
KR100944592B1 (ko) 전자기기용 거치대
US11313392B2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and powering devices
EP1281242A2 (en) Portable mobile terminal
KR101946952B1 (ko) 휴대폰 케이스
KR200461864Y1 (ko) 거치기능을 갖는 휴대단말기 케이스
CN215058394U (zh) 支撑座及电子设备
JP2002300069A (ja) 無線通信カード用収納ケース
CN215268359U (zh) 一种多功能手机辅助设备
CN220653399U (zh) 一种多功能指环支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