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6900U - 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6900U
CN220246900U CN202321745910.3U CN202321745910U CN220246900U CN 220246900 U CN220246900 U CN 220246900U CN 202321745910 U CN202321745910 U CN 202321745910U CN 220246900 U CN220246900 U CN 220246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irring
recharging
bin
bevel gear
belt pulle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591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学礼
张玉峰
何学锥
陈朋
刘光彬
刘彦昭
李腾
韩延刚
梁美琪
李红玉
尹凤格
张祥志
孙晓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gshui Jingku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ngshui Jingku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gshui Jingku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ngshui Jingku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591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6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6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6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土预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包括搅拌仓,所述搅拌仓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组件,且搅拌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倾斜下料板,所述倾斜下料板的一端连接有柔性连接部,且柔性连接部的一端安装有回灌绞龙,所述回灌绞龙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该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通过设置的搅拌仓、搅拌组件,实现了通过启动搅拌电机带动横向和纵向的搅拌桨一起进行搅拌,不同方向的搅拌可以对水泥土起到更好的搅拌效果,通过第一皮带轮组带动多组连接轴转动,由此带动多组伞齿轮转动,从而达到带动多组横向设置的和纵向设置的叶片进行转动的目的,联动性强,装置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泥土预拌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背景技术
水泥土复合桩是适用于软土地基的一种新型复合桩,由PHC管桩、钢管桩等在水泥土初凝前压入水泥土桩中复合而成的桩基础,也可将其用作复合地基,水泥土复合桩由芯桩和水泥土组成,芯桩与桩周土之间为水泥土,水泥搅拌桩的施工及芯桩的压入改善了桩周和桩端土体的物理力学性质及应力场分布,有效地改善了桩的荷载传递途径;桩顶荷载由芯桩传递到水泥土桩再传递到侧壁和桩端的水泥土体,有效地提高了桩的侧阻力和端阻力,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复合桩的承载力,减小桩的沉降。
在对复合桩进行水泥土搅拌的时候需要使用到相关的搅拌装置,后续回灌的时候也要利用回灌装置对搅拌好的水泥土进行回灌。
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213867785U,提供了用于地基加固的预拌灌注水泥土桩的施工装置,安装板的内部左侧固定连接有第一进料管,所述第一进料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外壳,所述电机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第二进料管,该用于地基加固的预拌灌注水泥土桩的施工装置设置有螺旋叶片,通过电动伸缩杆使出料挡板向下运动,搅拌后的水泥土从预拌灌注筒的内部进入水泥土出料管中并流出,此时通过安装板和连接板从而带动预拌灌注水泥土桩装置本体旋转,预拌灌注筒底部外表面的螺旋叶片开始对流出的水泥土进行第二次搅拌,使得水泥土搅拌的更加均匀,大大提高了该装置的工作效率。
上述的现有技术,虽然经过了两次搅拌,但是两次搅拌的方向都是垂直方向的,搅拌方向相同,搅拌效果受限,且该装置对于回灌过程采用了直接下料的方式,回灌地点受限,不能进行调节。
可见,需要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所提到的对比文件两次搅拌的方向都是垂直方向的,搅拌方向相同,搅拌效果受限,且该装置对于回灌过程采用了直接下料的方式,回灌地点受限,不能进行调节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对比文件两次搅拌的方向都是垂直方向的,搅拌方向相同,搅拌效果受限,且该装置对于回灌过程采用了直接下料的方式,回灌地点受限,不能进行调节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包括搅拌仓,所述搅拌仓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组件,且搅拌仓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倾斜下料板,所述倾斜下料板的一端连接有柔性连接部,且柔性连接部的一端安装有回灌绞龙,所述回灌绞龙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
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搅拌电机,且搅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所述第一皮带轮组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轴,且连接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伞齿轮,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伞齿轮,且第二伞齿轮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横向搅拌桨,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桨的尾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且第二皮带轮组下方设置有第二横向搅拌桨,所述第一伞齿轮的下方设置有纵向搅拌桨;
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立柱,且立柱的一侧位于回灌绞龙的下方设置有下套筒,所述下套筒的内部安装有气缸,且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上套筒。
优选的,所述第一皮带轮组包括皮带和皮带轮,且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轮和皮带的数量皆为多组,所述搅拌电机和第一皮带轮组位于搅拌仓的顶端。
优选的,所述连接轴贯穿搅拌仓并延伸至其内部,且连接轴和第一伞齿轮的外侧位于搅拌仓的内部设置有安装仓,所述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相啮合,且第二伞齿轮位于安装仓的内部,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桨贯穿安装仓并延伸至其外侧。
优选的,所述搅拌仓的侧壁设置有连接仓,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桨贯穿连接仓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皮带轮组位于连接仓的内部,且第二皮带轮组包括皮带和皮带轮,所述第二横向搅拌桨位于皮带轮的一侧,且第二横向搅拌桨贯穿搅拌仓并在其内部转动。
优选的,所述倾斜下料板包括倾斜部和延伸部,且倾斜部位于搅拌仓的内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搅拌仓的外侧,且延伸部和柔性连接部连接。
优选的,所述搅拌仓侧边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外侧连接有出料门。
优选的,所述立柱位于回灌绞龙底端的一侧,所述上套筒位于回灌绞龙底端的另外一侧,所述上套筒和回灌绞龙之间铰接连接,所述下套筒的底端设置有底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第一、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搅拌仓、搅拌组件,实现了通过启动搅拌电机带动横向和纵向的搅拌桨一起进行搅拌,不同方向的搅拌可以对水泥土起到更好的搅拌效果,通过第一皮带轮组带动多组连接轴转动,由此带动多组伞齿轮转动,从而达到带动多组横向设置的和纵向设置的叶片进行转动的目的,联动性强,装置使用方便。
第二、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倾斜下料板、柔性连接部、回灌绞龙、升降组件,实现了当搅拌之后,通过倾斜下料板和柔性连接部使得搅拌之后的水泥土进入回灌绞龙中进行回灌,但是回灌绞龙的出料角度可调,通过启动气缸达到将回灌绞龙整体倾斜的目的,从而使得回灌绞龙的出料端移动,改变出料方向,使得装置对于不同的回灌高度皆具有一定的灵活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伞齿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纵向搅拌桨俯视图。
其中:1、搅拌仓;2、搅拌组件;201、搅拌电机;202、第一皮带轮组;203、连接轴;204、第一伞齿轮;205、第二伞齿轮;206、第一横向搅拌桨;207、第二皮带轮组;208、第二横向搅拌桨;209、纵向搅拌桨;3、倾斜下料板;4、出料门;5、柔性连接部;6、回灌绞龙;7、升降组件;701、立柱;702、下套筒;703、气缸;704、上套筒;705、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包括搅拌仓1,搅拌仓1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组件2,且搅拌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倾斜下料板3,倾斜下料板3的一端连接有柔性连接部5,且柔性连接部5的一端安装有回灌绞龙6,回灌绞龙6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7;
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电机201,且搅拌电机20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202,第一皮带轮组202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轴203,且连接轴20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伞齿轮204,第一伞齿轮2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伞齿轮205,且第二伞齿轮20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横向搅拌桨206,第一横向搅拌桨206的尾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207,且第二皮带轮组207下方设置有第二横向搅拌桨208,第一伞齿轮204的下方设置有纵向搅拌桨209;
升降组件7包括立柱701,且立柱701的一侧位于回灌绞龙6的下方设置有下套筒702,下套筒702的内部安装有气缸703,且气缸70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套筒70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搅拌仓1、搅拌组件2,实现了通过启动搅拌电机201带动横向和纵向的搅拌桨一起进行搅拌,不同方向的搅拌可以对水泥土起到更好的搅拌效果,通过第一皮带轮组202带动多组连接轴203转动,由此带动多组伞齿轮转动,从而达到带动多组横向设置的和纵向设置的叶片进行转动的目的,联动性强,装置使用方便。
具体的,第一皮带轮组202包括皮带和皮带轮,且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皮带轮和皮带的数量皆为多组,搅拌电机201和第一皮带轮组202位于搅拌仓1的顶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搅拌电机201可以为伺服电机,其外侧设置有电机仓,在搅拌仓1的外侧可以设置有维修门,通过螺丝安装,拆卸即可对搅拌仓1内部进行维修,在搅拌仓1的顶端设置有两组进料口,可以将原料和水分开进料。
具体的,连接轴203贯穿搅拌仓1并延伸至其内部,且连接轴203和第一伞齿轮204的外侧位于搅拌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仓,第一伞齿轮204和第二伞齿轮205相啮合,且第二伞齿轮205位于安装仓的内部,第一横向搅拌桨206贯穿安装仓并延伸至其外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齿轮204的数量为多组,多组第一伞齿轮204分别和多组第二伞齿轮205啮合,从而带动多组第一横向搅拌桨206进行转动,使得搅拌仓1内部的上方有多组第一横向搅拌桨206对水泥土进行搅拌。
具体的,搅拌仓1的侧壁设置有连接仓,第一横向搅拌桨206贯穿连接仓并延伸至其内部,第二皮带轮组207位于连接仓的内部,且第二皮带轮组207包括皮带和皮带轮,第二横向搅拌桨208位于皮带轮的一侧,且第二横向搅拌桨208贯穿搅拌仓1并在其内部转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无论是第一横向搅拌桨206还是纵向搅拌桨209顶端的轴贯穿安装仓,都在接触处设置有机械密封,在第一横向搅拌桨206贯穿连接仓的连接处也设置有机械密封,可以降低水泥土进入安装仓和连接仓的可能性。
具体的,倾斜下料板3包括倾斜部和延伸部,且倾斜部位于搅拌仓1的内部,延伸部位于搅拌仓1的外侧,且延伸部和柔性连接部5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倾斜下料板3整体倾斜设置,在重力的作用下,打开出料门4的时候,就会达到下料目的,水泥土从倾斜部进入延伸部,然后通过柔性连接部5进入回灌绞龙6顶端的开口处,柔性连接部5是为了满足回灌绞龙6的倾斜而设置的,可以为橡胶材质,倾斜下料板3中的延伸部与回灌绞龙6不接触,在回灌绞龙6发生转动的时候延伸部不会影响。
具体的,搅拌仓1侧边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外侧连接有出料门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料门4可以采用转动方式和搅拌仓1连接,需要开启的时候转动打开即可,转动方式可以为人工控制也可以为电控或者液压控制,出料门和搅拌仓之间的转轴采用摩擦力较大的转轴,没有施力的作用下不会轻易开启。
具体的,立柱701位于回灌绞龙6底端的一侧,上套筒704位于回灌绞龙6底端的另外一侧,上套筒704和回灌绞龙6之间铰接连接,下套筒702的底端设置有底板705。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立柱701和上套筒704的顶端皆设置有转轴,通过转轴和回灌绞龙6转动连接,上下套筒之间可以设置相匹配的滑块和滑槽,这样在升降套接的时候过程更加顺利,回灌绞龙6的顶端设置有开口,底端设置有出料口。
在使用时,需要连接外界电源,外界电源为装置提供电能,使得装置可以正常运行,首先从投料口将水泥土的原料投入,再从另外一个投料口加入一定比例的水,启动搅拌组件2,使得搅拌电机201通过第一皮带轮组202带动连接轴203进行转动,连接轴203带动第一伞齿轮204转动,第一伞齿轮204与第二伞齿轮205相啮合,所以会带动第一横向搅拌桨206转动,第一横向搅拌桨206在搅拌仓1中上方对水泥土进行横向方向的搅拌,第一横向搅拌桨206的尾端通过第二皮带轮组207带动下方的第二横向搅拌桨208进行转动,从而使得第二横向搅拌桨208在搅拌仓1的下方进行横向方向的转动,对搅拌仓1下方的水泥土进行横向搅拌,而第一伞齿轮204直接带动的纵向搅拌桨209可以在搅拌仓1中纵向转动,在第一横向搅拌桨206和第二横向搅拌桨208之间对水泥土进行纵向的搅拌,多个方向的搅拌使得水泥土的搅拌效果更好,当搅拌完毕需要出料的时候,可以开启出料门4,在倾斜下料板3的作用下,水泥土通过出料口进入柔性连接部5中,然后进入回灌绞龙6中,启动回灌绞龙6对水泥土进行运输,将其回灌,回灌地点如果高度和回灌绞龙6的出料高度不匹配,可以启动气缸703,使得气缸703带动上套筒704顶升,从而使得回灌绞龙6整体发生倾斜,抬高回灌绞龙6一端的出料点的位置,从而使得出料点和回灌点相匹配,装置更加灵活,完成回灌工作。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包括搅拌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1)的顶端安装有搅拌组件(2),且搅拌仓(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倾斜下料板(3),所述倾斜下料板(3)的一端连接有柔性连接部(5),且柔性连接部(5)的一端安装有回灌绞龙(6),所述回灌绞龙(6)的下方设置有升降组件(7);
所述搅拌组件(2)包括搅拌电机(201),且搅拌电机(20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皮带轮组(202),所述第一皮带轮组(202)的底端连接有连接轴(203),且连接轴(203)的外侧设置有第一伞齿轮(204),所述第一伞齿轮(2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伞齿轮(205),且第二伞齿轮(205)的一侧连接有第一横向搅拌桨(206),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桨(206)的尾端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组(207),且第二皮带轮组(207)下方设置有第二横向搅拌桨(208),所述第一伞齿轮(204)的下方设置有纵向搅拌桨(209);
所述升降组件(7)包括立柱(701),且立柱(701)的一侧位于回灌绞龙(6)的下方设置有下套筒(702),所述下套筒(702)的内部安装有气缸(703),且气缸(703)的输出端连接有上套筒(7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皮带轮组(202)包括皮带和皮带轮,且皮带轮通过皮带转动连接,所述皮带轮和皮带的数量皆为多组,所述搅拌电机(201)和第一皮带轮组(202)位于搅拌仓(1)的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轴(203)贯穿搅拌仓(1)并延伸至其内部,且连接轴(203)和第一伞齿轮(204)的外侧位于搅拌仓(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仓,所述第一伞齿轮(204)和第二伞齿轮(205)相啮合,且第二伞齿轮(205)位于安装仓的内部,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桨(206)贯穿安装仓并延伸至其外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1)的侧壁设置有连接仓,所述第一横向搅拌桨(206)贯穿连接仓并延伸至其内部,所述第二皮带轮组(207)位于连接仓的内部,且第二皮带轮组(207)包括皮带和皮带轮,所述第二横向搅拌桨(208)位于皮带轮的一侧,且第二横向搅拌桨(208)贯穿搅拌仓(1)并在其内部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倾斜下料板(3)包括倾斜部和延伸部,且倾斜部位于搅拌仓(1)的内部,所述延伸部位于搅拌仓(1)的外侧,且延伸部和柔性连接部(5)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仓(1)侧边的下方开设有出料口,且出料口的外侧连接有出料门(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701)位于回灌绞龙(6)底端的一侧,所述上套筒(704)位于回灌绞龙(6)底端的另外一侧,所述上套筒(704)和回灌绞龙(6)之间铰接连接,所述下套筒(702)的底端设置有底板(705)。
CN202321745910.3U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Active CN220246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5910.3U CN22024690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5910.3U CN22024690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6900U true CN220246900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2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5910.3U Active CN220246900U (zh) 2023-07-05 2023-07-05 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6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84675A (zh) 一种具有高搅拌效率的混凝土搅拌机
CN107584663A (zh) 一种具有上下移动的混泥土搅拌装置
CN206229270U (zh) 一种可移动的饲料添加剂生产用高效混料设备
CN220246900U (zh) 一种复合桩水泥土预拌及回灌装置
CN116238044B (zh) 一种混凝土加工自动配料搅拌设备
CN115534347B (zh) 一种沥青混凝土制备方法
CN114263181B (zh) 主桥桩基混凝土超浇高度精确控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07076406U (zh) 一种硅藻泥制浆用高速分散机
CN206622011U (zh) 一种粉浆搅拌机
CN212072395U (zh) 一种建筑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11988310U (zh) 一种可避免物料残留的建筑机械用搅拌机
CN212193676U (zh) 一种高强度混凝土混合搅拌机
CN220940141U (zh) 一种利用沼渣生产生物有机肥料的设备
CN215920920U (zh) 一种建筑施工上料装置
CN206812261U (zh) 一种塑料制备颗粒搅拌器
CN217168998U (zh) 混凝土管桩布料设备
CN206357428U (zh) 一种建筑用方便移动的减振式混凝土搅拌设备
CN219463179U (zh) 一种干粉搅拌混合装置
CN112405854A (zh) 一种水泥加工用混合设备
CN111168849A (zh) 一种建筑水泥混匀装置
CN213703957U (zh) 一种装饰工程用拌灰土设备
CN219272816U (zh) 一种宠物罐头原料混合机
CN117816036A (zh) 一种可调节下料量的干粉助留剂加料仓
CN216992531U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搅拌罐的下料机构
CN210705327U (zh) 一种节能高效的砂浆搅拌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