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3291U -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3291U
CN220243291U CN202321984763.5U CN202321984763U CN220243291U CN 220243291 U CN220243291 U CN 220243291U CN 202321984763 U CN202321984763 U CN 202321984763U CN 220243291 U CN220243291 U CN 22024329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locking
bottom plate
wheel
carrying bott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476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逸怡
陈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Huashe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Huashe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Huashe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Huasheng Plastic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476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329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329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329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移动轮包括设置在轮主体上的插拔销;插拔销的上端具有环形卡接槽;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插接柱的中心设有插接孔;插接柱的上方设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有可横向移动的锁定部件;锁定部件包括侧壁上设有卡接部的内腔;锁定部件在第一位置时,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进入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内,以将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锁定部件在第二位置时,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离开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移动轮可从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其优点在于:移动轮可拆卸,减少包装材料、降低运输成本、方便收纳和搬运。

Description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载物车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载物车辆的车轮可从车辆的本体上被拆卸下来,有利于减少包装体积,降低运输成本。
背景技术
平板车或手推车等载物车辆,通常包括用于载物的底板、底板下方的车轮、底板上的推拉部件。使用者可以将物品搁置在底板的载物平面上,通过推拉部件操作平板车或手推车在地面上移动,从而一次性搬运数量多或重量大的物品。
由于载物车辆的推拉部件和车轮通常垂直于载物底板所在的平面而设置,因此,当载物车辆闲置,或者载物车辆本身需要被搬运时,载物车辆本身的形状导致其很难被收纳或运输。在此基础上,一些现有技术采取了将推拉部件设计成相对载物底板可折叠。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9192237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可折叠伸缩式手推平板车,底板的顶端设有第一电动伸缩杆,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杆的运动带动连接杆与L型连接杆的向上位移,从而使得第一放置板两端的滑块向前运动,此时由于第一放置板被转动连接在底板上,使得第一放置板被折叠。
再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8085592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底板可扩展和收拢的折叠式平板车,包括底板组件和可转动的扶手。底板组件上设有可容纳横卧下的扶手的凹槽,扶手卧倒后可容置在该凹槽内。
上述载物车辆虽然实现了推拉部件相对载物底板的折叠,但没有解决车轮凸出于载物底板导致的载物车辆运输收纳不方便的问题。由于载物车辆的车轮通常为万向轮,其不仅凸出于载物底板,而且运输过程中还会转动,因此,会给载物车辆的运输收纳带来极大不便,尤其会导致载物车辆出厂运输时包装体积过大、运输成本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载物车辆的车轮不可拆卸导致的运输收纳困难、包装体积过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移动轮可拆卸的安装在载物底板的底面上。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竖向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插拔销;所述插拔销的上端具有环形卡接槽;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供所述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通向所述载物底板侧面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横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插拔销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口径大于所述插接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卡接部;
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进入所述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内,以将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离开所述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所述移动轮可从所述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驱使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锁定部件抵达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弹性件为一体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件内侧的弯曲弹性构造;
所述弯曲弹性构造包括内端部、外端部,及所述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的U形弯曲部;所述外端部连接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偏离中心的一侧,所述U形弯曲部的弯曲拐点位于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偏离中心的另一侧;
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抵持夹口,所述内端部抵持在所述抵持夹口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优选的技术方案为:所述锁定部件的两侧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两侧设有定位构造,所述定位构造以将所述锁定部件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定位构造包括锁定部件两侧的定位卡钩和容纳腔内壁上的定位卡口;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定位卡钩在所述定位卡口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所述载物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推拉部件轮廓相符合的凹陷部,所述推拉部件可被收纳于所述凹陷部内;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插拔销;
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供所述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各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载物底板的侧面;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横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释放所述插拔销,所述移动轮可从所述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
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一体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件内侧的弯曲弹性构造,所述弯曲弹性构造的内端抵持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件可驱使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锁定部件抵达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插拔销的上端具有环形卡接槽;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插拔销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口径大于所述插接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进入或离开所述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以实现所述锁定部件对所述移动轮的锁住或释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锁定部件的两侧设有定位卡钩,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定位卡口;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卡钩勾住所述定位卡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竖向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插拔销;
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供所述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各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载物底板的侧面;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横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释放所述插拔销,所述移动轮可从所述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
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驱使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锁定部件抵达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部件的两侧设有定位卡钩,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定位卡口;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卡钩勾住所述定位卡口。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弹性件为一体设置在锁定部件内侧的弯曲弹性构造;
所述弯曲弹性构造包括内端部、外端部,及所述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的U形弯曲部;所述外端部连接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偏离中心的一侧,所述U形弯曲部的弯曲拐点位于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偏离中心的另一侧;
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抵持夹口,所述内端部抵持在所述抵持夹口内。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优选为:所述插拔销的上端具有环形卡接槽;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插拔销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口径大于所述插接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进入或离开所述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以实现所述锁定部件对所述移动轮的锁住或释放。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竖向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孔;
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固定槽,各所述固定槽内设有若干螺柱,所述螺柱的中心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移动轮的固定板置入所述固定槽,以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将所述移动轮固定在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
各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用于供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各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载物底板的侧面;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横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驱使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部件的两侧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两侧设有定位构造,所述定位构造以将所述锁定部件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定位构造包括锁定部件两侧的定位卡钩和容纳腔内壁上的定位卡口;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定位卡钩在所述定位卡口内移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为: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所述载物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推拉部件轮廓相符合的凹陷部,所述推拉部件可被收纳于所述凹陷部内;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插拔销;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供所述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各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供锁定部件横向插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载物底板的侧面;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插拔销的内腔、配置于内端的弹性件及设于两侧的定位卡钩;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横向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腔位于所述插接孔上方,所述弹性件的内端抵持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卡钩勾住所述定位卡口;
所述弹性件驱使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插入所述插接孔和所述锁定部件的内腔,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
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锁定部件抵达第二位置以释放所述插拔销,所述移动轮可从所述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移动轮可从载物底板的底面上拆卸下来,进而对移动轮,以及折叠后的载物底板与推拉部件进行包装、收纳或搬运,从而减少包装材料、降低运输成本、方便收纳和搬运;
2、提供移动轮插拔式装拆方式,在移动轮上设置插拔销,载物底板侧面开口形成容纳腔,在容纳腔内设置可横向移动的锁定部件,锁定部件在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进而对插拔销锁住和释放,从而只需改变锁定部件的相对位置,就能实现移动轮的插拔销被锁住或释放,进而快捷地对移动轮进行插拔式装拆操作;
3、进一步地提供移动轮螺钉固定式装拆方式,满足不同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附图仅是出于解释优选实施例的目的而绘制的,并且因此不应当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范围的限制。此外,除非特别指出,附图仅示意在概念性地表示所描述对象的组成或构造并可能包含夸张性显示,并且附图也并非一定按比例绘制。
图1为实施例一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施例一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实施例一的锁定部件处于第一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的锁定部件处于第一位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5为实施例一的锁定部件处于第二位置的局部剖视图;
图6为实施例一的锁定部件处于第二位置的局部分解图;
图7为实施例一的锁定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一的锁定部件装配入容纳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在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中的技术人员将领会的是,这些描述仅为描述性的、示例性的,并且不应被解释为限定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第一”、“第二”仅为了进行便于理解的描述,没有其他指向性含义,并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8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100,包括载物底板101、推拉部件102和六个可拆卸的移动轮103。当载物底板101、推拉部件102和移动轮103如图1所示地那样装配完毕时,推拉部件102竖向地设置在载物底板101的一侧,六个移动轮103被安装在载物底板101的底面,此时,使用者可在载物底板101上放置待搬运物品,并通过推拉部件102控制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100的移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100还可以进行折叠收纳,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推拉部件102可转动地设置在载物底板101的一侧,载物底板101上设有与推拉部件102轮廓相符合的凹陷部104,推拉部件102可相对载物底板101转动折叠,并被收纳于凹陷部104内。此外,移动轮103可从载物底板101的底面上拆卸下来,进而对移动轮103,以及折叠后的载物底板101与推拉部件102进行包装、收纳或搬运,从而减少包装材料、降低运输成本、方便收纳和搬运。
本实施例中,移动轮103的装拆方式为插拔式。具体地:
如图3至图6所示,移动轮103包括轮主体10及设置在轮主体10上的插拔销11,插拔销11的上端具有环形卡接槽12。对应地,载物底板101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20,插接柱20的中心设有供插拔销11插入的插接孔21,插接柱20的上方设有通向载物底板101侧面的容纳腔22,容纳腔22的开口22k位于载物底板101的侧面。
容纳腔22内设有如图7所示的锁定部件30,锁定部件30可从载物底板101侧面的开口22k插入并装配在容纳腔22内,并可在容纳腔22内横向移动,以在容纳腔22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锁定部件30在第一位置时,锁定部件30将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锁住,锁定部件30在第二位置时,锁定部件30释放插拔销11,移动轮103可从载物底板101上分离出来,从而实现本实施例中移动轮103的插拔式装拆。
如图4和图6所示,锁定部件30包括可容纳插拔销11的内腔31,内腔31的口径大于插接孔21,内腔31的侧壁上设有与插拔销11上端的环形卡接槽12相互配合的卡接部32。当锁定部件30插入并装配在容纳腔22内后,内腔31位于插接孔21的上方。
锁定部件30在如图3和图4所示的第一位置时,内腔31侧壁上的卡接部32进入插拔销11的环形卡接槽12内,从而将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锁住;锁定部件30在如图5和图6所示的第二位置时,内腔31侧壁上的卡接部32离开插拔销11的环形卡接槽12,从而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被释放,移动轮103可从载物底板101上分离出来。可见,只需改变锁定部件30的相对位置,就能实现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被锁住或释放,进而快捷地对移动轮103进行插拔式装拆操作。
如图7和图8所示,锁定部件30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33,弹性件33可驱使锁定部件30保持在第一位置;通过载物底板101侧面的开口22k按压锁定部件30以压缩弹性件33,可使锁定部件30抵达第二位置。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弹性件33为一体设置在锁定部件30内侧的弯曲弹性构造,该弯曲弹性构造包括内端部33a、外端部33c,及内端部33a和外端部33c之间的U形弯曲部33b。外端部33c连接锁定部件30的内端偏离中心的一侧,U形弯曲部33b的弯曲拐点33p位于锁定部件30的内端偏离中心的另一侧,内端部33a呈直线形状,并大致位于锁定部件30的内端中心。
如图8所示,容纳腔22的内壁上设置有抵持夹口22j,当锁定部件30插入并装配在容纳腔22内后,内端部33a卡入并抵持在抵持夹口22j内,从而使弹性件33的内端抵持在容纳腔22的内壁上,外端连接在锁定部件30的内端。结合图4,自然状态下,弹性件33的弯曲弹性构造呈自由释放的状态,从而驱使锁定部件30保持在第一位置以锁住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优选地,此时锁定部件30的外表面与载物底板101的侧面齐平,从而确保载物底板101侧面的密封性。
结合图6,通过载物底板101侧面的开口22k按压锁定部件30,弯曲弹性构造的U形弯曲部33b的开口变窄,弯曲拐点33p向锁定部件30的内端靠近,从而弹性件33被压缩,锁定部件30抵达第二位置,从而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被释放。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弹性件33还可以是弹簧、弹性钢片、弹性胶垫等,但本实施例提供的一体的弯曲弹性构造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从生产制造的角度,一体注塑成型,减少零部件装配和额外的生产工艺;从部件装配的角度,一体的弯曲弹性构造不易发生零部件遗失,一次装配更为便捷;从机械结构的角度,外端部33c和U形弯曲部33b弯曲拐点33p的偏心设置充分利用了杠杆原理,能够兼顾弹性部件的机械强度和使用者轻松按压。
如图7和图8所示,锁定部件30的两侧与容纳腔22的内壁两侧设有定位构造40,定位构造40以将锁定部件30限制在容纳腔22内。具体地,定位构造40包括锁定部件30两侧的定位卡钩41和容纳腔22内壁上的定位卡口42,锁定部件30在容纳腔22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定位卡钩41在定位卡口42内移动。
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弹性件33与定位构造40之间存在配合关系,当弹性件33的弯曲弹性构造呈自由释放的状态,驱使锁定部件30保持在第一位置时,定位卡钩41勾住定位卡口42靠近外侧的一端,从而一方面与弹性件33配合使锁定部件30保持在第一位置,防止锁定部件30过分地伸出或凹陷入开口22k,另一方面能够分担内腔31的卡接部32对插拔销11的作用力。
当按压锁定部件30使弹性件33被压缩,锁定部件30抵达第二位置,此时定位卡钩41的内端抵持定位卡口42靠近内侧的一端,且内腔31的卡接部32正好离开插拔销11的环形卡接槽12以释放插拔销11,并且防止弹性件33被过分压缩损坏。
由此可见,定位构造40、弹性件33、内腔31的卡接部32与插拔销11的环形卡接槽12之间相互配合完成锁定部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定位构造40在其中起到定位和限制的作用。
而从装配的视角来看,首先,将锁定部件30从载物底板101侧面的容纳腔22的开口22k横向地插入容纳腔22内,此时,锁定部件30的内腔31位于插接孔21的上方,弹性件33的内端抵持在容纳腔22的内壁上,定位卡钩41勾住定位卡口42,从而实现锁定部件30一步装配到位,此时锁定部件30处于第一位置;
而后,通过开口22k按压锁定部件30,使其横向移动,弹性件33被压缩,定位卡钩41的内端抵持定位卡口42靠近内侧的一端,锁定部件30抵达第二位置,将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由插接柱20的插接孔21插入,并使插拔销11进入到锁定部件30的内腔31,释放锁定部件30,弹性件33驱使锁定部件30抵达第一位置,内腔31侧壁上的卡接部32进入插拔销11的环形卡接槽12内,从而将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锁住,移动轮103的被装配到了载物底板101的底面。
当需要拆除移动轮103时,同样通过开口22k按压锁定部件30,弹性件33被压缩,锁定部件30抵达第二位置,内腔31侧壁上的卡接部32离开插拔销11的环形卡接槽12,此时可将移动轮103的插拔销11从插接孔21内拔出,从而将移动轮103从载物底板101上分离出来。
需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实现锁定部件30相对载物底板101可拆卸,因此将定位卡钩41设计成位于锁定部件30两侧的弹性卡钩构造,从而锁定部件30由开口22k插入到容纳腔22内时,两侧的定位卡钩41向内收拢,直至抵达定位卡扣42时释放,随后进一步在锁定部件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内切换时发挥其定位和限制作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不考虑锁定部件30的可拆卸装配功能时,也可以在锁定部件30的侧面设置定位凸起,在容纳腔22的内壁上相匹配地设置定位凹槽,也可以实现定位和限制的功能。
此外,锁定部件30对移动轮103在容纳腔22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从而实现对插拔销11的锁住和释放,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通过插拔销11上开设锁孔,锁定部件30上设置锁杆,以锁杆进出锁孔的方式实现,还可以通过在插拔销11上开设豁口,锁定部件上设置卡凸,以卡凸进出豁口的方式实现。
实施例二:
如图9和图10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100’,其与实施例一的不同之处在于,移动轮103’的装拆方式为螺钉固定式,具体地:
载物底板101’的底面分布有多个固定槽50,固定槽50的数量与移动轮103’的数量相等,插接柱20’设置在固定槽50的中心,且固定槽内设置有若干螺柱51,本实施例中,在固定槽50四个角落位置设置有螺柱51,螺柱51的中心设有第二螺孔52。
移动轮103’包括轮主体10’及设置在轮主体10’上的固定板53,固定板53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孔54,本实施例中,在固定板53的四个角落上开设有第一螺孔54。
从而在本实施例中,将移动轮103’装配到载物底板101’的底面时,先将移动轮103’的固定板53置入固定槽50内,以螺钉穿过第一螺孔52和第二螺孔54将移动轮103’固定在载物底板101’的底面;卸下螺钉可将移动轮103’从载物底板101’的底面拆卸下来。
本实施例所提供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100’的其他部分的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虽然移动轮103’采用螺钉固定式的装拆方式,且并不具有插拔销结构,载物底板101’仍保留实施例一中的插接柱、插接孔、容纳腔、锁定部件等结构,其目的在于,实现载物底板能够标准化统一生产制造,只需根据实际市场需求生产不同类型结构的移动轮即可,从而能够在产业上节省生产流水线和生产设备,以稳定的制造工艺出品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的主体部分,同时兼顾对移动轮装拆方式的不同市场需求。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可能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进行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及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竖向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插拔销;所述插拔销的上端具有环形卡接槽;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供所述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通向所述载物底板侧面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横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插拔销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口径大于所述插接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卡接部;
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进入所述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内,以将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离开所述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所述移动轮可从所述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驱使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锁定部件抵达第二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为一体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件内侧的弯曲弹性构造;
所述弯曲弹性构造包括内端部、外端部,及所述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的U形弯曲部;所述外端部连接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偏离中心的一侧,所述U形弯曲部的弯曲拐点位于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偏离中心的另一侧;
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抵持夹口,所述内端部抵持在所述抵持夹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的两侧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两侧设有定位构造,所述定位构造以将所述锁定部件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定位构造包括锁定部件两侧的定位卡钩和容纳腔内壁上的定位卡口;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定位卡钩在所述定位卡口内移动。
5.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所述载物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推拉部件轮廓相符合的凹陷部,所述推拉部件可被收纳于所述凹陷部内;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插拔销;
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供所述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各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载物底板的侧面;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横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释放所述插拔销,所述移动轮可从所述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
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为一体设置在所述锁定部件内侧的弯曲弹性构造,所述弯曲弹性构造的内端抵持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弹性件可驱使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锁定部件抵达第二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拔销的上端具有环形卡接槽;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插拔销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口径大于所述插接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进入或离开所述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以实现所述锁定部件对所述移动轮的锁住或释放。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定部件的两侧设有定位卡钩,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定位卡口;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卡钩勾住所述定位卡口。
8.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竖向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插拔销;
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供所述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各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载物底板的侧面;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横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一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所述锁定部件在第二位置时,所述锁定部件释放所述插拔销,所述移动轮可从所述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
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驱使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锁定部件抵达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部件的两侧设有定位卡钩,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定位卡口;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卡钩勾住所述定位卡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为一体设置在锁定部件内侧的弯曲弹性构造;
所述弯曲弹性构造包括内端部、外端部,及所述内端部和外端部之间的U形弯曲部;所述外端部连接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偏离中心的一侧,所述U形弯曲部的弯曲拐点位于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偏离中心的另一侧;
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设置有抵持夹口,所述内端部抵持在所述抵持夹口内。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拔销的上端具有环形卡接槽;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插拔销的内腔,所述内腔的口径大于所述插接孔,所述内腔的侧壁上设有卡接部;所述内腔侧壁上的卡接部进入或离开所述插拔销的环形卡接槽,以实现所述锁定部件对所述移动轮的锁住或释放。
11.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竖向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若干第一螺孔;
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固定槽,各所述固定槽内设有若干螺柱,所述螺柱的中心设有第二螺孔;所述移动轮的固定板置入所述固定槽,以螺钉穿过所述第一螺孔和第二螺孔将所述移动轮固定在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
各所述固定槽内设有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用于供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各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载物底板的侧面;所述容纳腔内设有锁定部件,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横向移动;所述锁定部件可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
所述锁定部件的内端配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可驱使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可使所述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二位置;
所述锁定部件的两侧与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两侧设有定位构造,所述定位构造以将所述锁定部件限制在所述容纳腔内;
所述定位构造包括锁定部件两侧的定位卡钩和容纳腔内壁上的定位卡口;所述锁定部件在所述容纳腔内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进行切换时,所述定位卡钩在所述定位卡口内移动。
12.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载物底板和推拉部件;
所述推拉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载物底板的一侧;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可拆卸地安装有多个移动轮;所述载物底板上设有与所述推拉部件轮廓相符合的凹陷部,所述推拉部件可被收纳于所述凹陷部内;
所述移动轮包括轮主体及设置在所述轮主体上的插拔销;所述载物底板的底面分布有多个插接柱,所述插接柱的中心设有供所述插拔销插入的插接孔;
各所述插接柱的上方设有供锁定部件横向插入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开口位于所述载物底板的侧面;
所述锁定部件包括可容纳所述插拔销的内腔、配置于内端的弹性件及设于两侧的定位卡钩;所述锁定部件从所述容纳腔的开口横向插入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内腔位于所述插接孔上方,所述弹性件的内端抵持在所述容纳腔的内壁上,所述定位卡钩勾住所述容纳腔内壁上的定位卡口;
所述弹性件驱使锁定部件保持在第一位置;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插入所述插接孔和所述锁定部件的内腔,所述锁定部件将所述移动轮的插拔销锁住;
按压所述锁定部件以压缩所述弹性件,所述锁定部件抵达第二位置以释放所述插拔销,所述移动轮可从所述载物底板上分离出来。
CN202321984763.5U 2023-07-26 2023-07-26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Active CN22024329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4763.5U CN220243291U (zh) 2023-07-26 2023-07-26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4763.5U CN220243291U (zh) 2023-07-26 2023-07-26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3291U true CN220243291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66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4763.5U Active CN220243291U (zh) 2023-07-26 2023-07-26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329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15933B1 (en) Socket suspension rack
US20080302585A1 (en) Transport system
CN220243291U (zh)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US5586184A (en) Battery latch for cellular telephone
KR101825506B1 (ko) 완구용 합체변신차량
CN217751355U (zh) 工具箱系统
CN111904339A (zh) 扫地机器人
CN219018020U (zh) 接线端子和电源
CN111478117A (zh) 充电枪
CN216581045U (zh) 电池快拆装置、电池以及无人机
CN212033358U (zh) 充电枪
CN217453867U (zh) 工具箱系统
CN219047830U (zh) 一种带连接组件的抽屉侧板
CN216773676U (zh) 一种带有锁止机构的电动自行车充电插头
CN213030586U (zh) 扫地机器人
CN219738780U (zh) 可组装的底盒及开关座、插座
CN220220998U (zh) 一种防坠落电池固定装置
CN218750857U (zh) 一种推车
CN217970389U (zh) 锁接装置和组合式容器
CN216735519U (zh) 容器组合及容器
CN219685615U (zh) 托盘的拆装结构及机器人
CN215457002U (zh) 一种肩部连接结构和模特模型
CN216723516U (zh) 一种圆规盒
CN215673056U (zh) 解锁装置以及锁紧系统
CN214006790U (zh) 一种门把手及门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