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7453867U - 工具箱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工具箱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7453867U
CN217453867U CN202221187401.9U CN202221187401U CN217453867U CN 217453867 U CN217453867 U CN 217453867U CN 202221187401 U CN202221187401 U CN 202221187401U CN 217453867 U CN217453867 U CN 2174538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orage box
charger
upper cover
positioning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118740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74538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74538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工具箱系统,包括:存储箱,具有容纳腔;工具箱系统还包括:内插组件,设置在存储箱内,内插组件用于物品;内插组件包括,内插件和连接件,连接件与存储箱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连接件上能够可拆卸式安装至少一个内插件;内插件包括接入部和接出部,接出部能可拆卸的连接物品,连接件包括与接入部配合的适配部。存储箱内通过设置内插组件,避免工具箱系统在运输的过程中发生磕碰,损坏物品。

Description

工具箱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箱系统,具体涉及一种设置在存储箱内的内插组件。
背景技术
用户去工作场地工作时,一般需要携带待使用的工具等,为了方便用户携带、搬运上述的工具,用户一般会使用存储箱来存放上述工具。
充电器、电池包、工具附件、工具等均可以放置在存储箱内,但是在搬运的过程中,难免会产生振动,这样就会导致放置在存储箱内的工具发生磕碰,从而造成损坏。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装在存储箱内的内插组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工具箱系统,包括:存储箱,具有容纳腔;工具箱系统还包括:内插组件,设置在存储箱内,内插组件用于连接物品;内插组件包括,内插件和连接件,连接件与存储箱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连接件上能够可拆卸式安装至少一个内插件;内插件包括接入部和接出部,接出部能可拆卸的连接物品,连接件包括与接入部配合的适配部。
进一步地,内插组件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过接入部,将内插件固定至连接件的适配部上,紧固件为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进一步地,存储箱包括,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相对设置且基本封闭多个侧壁的底壁和上盖,多个侧壁、底壁与上盖围绕形成容纳腔;连接件固定连接至上盖。
进一步地,存储箱包括,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相对设置且基本封闭多个侧壁的底壁和上盖,多个侧壁、底壁与上盖围绕形成容纳腔;连接件固定连接至侧壁。
进一步地,连接件与存储箱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内插件为多个,内插件包括充电器插件及工具附件盒的一种或组合。
进一步地,适配部有多个,多个内插件可独立的安装到不同的适配部上。
进一步地,工具附件盒与适配部其中之一设置有内嵌槽,其中另一个设置柔性件,柔性件能插设于内嵌槽。
进一步地,充电器至少具有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当充电器挂件处第一连接状态时,充电器挂件安装第一类充电器;当充电器挂件处第二连接状态时,充电器挂件安装第二类充电器。
进一步地,充电器插件形成有数个限位孔,螺钉穿过限位孔将充电器插件固定至适配部上。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通过在存储箱内安装用于安装物品的内插组件,避免工具箱系统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磕碰,损坏物品。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中工具箱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工具箱系统另一视角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未安装外挂组件的工具箱系统的示意图;
图4是图3所示工具箱系统中存储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工具箱系统中拉杆处于锁定状态、同时拉杆处于第二锁定位置处时存储箱的立体图;
图6是图4所示工具箱系统中拉杆处于锁定状态、同时拉杆处于第一锁定位置处时存储箱的立体图;
图7是图6所示存储箱的左视图;
图8是图5所示存储箱的后视图;
图9是图5所示存储箱的左视图;
图10是图9所示存储箱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11是图8所示存储箱中拉杆处于分离位置时,所述存储箱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12是图8所示存储箱中拉杆处于联动位置时,所述存储箱沿A-A方向的截面图;
图13是图4所示工具箱系统中拉杆处于分离状态时存储箱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存储箱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15是图5所示存储箱中拉杆处于联动位置时的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6是图5所示存储箱部分结构剖视图;
图17是图15所示部分结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18是图15所示存储箱中的第一操作件的立体图;
图19是图16所示部分结构剖视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20是图1所示示意图的局部图放大图;
图21是图11所示截面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22是图12所示截面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23是另一种存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4是工具箱系统中风扇单元安装至存储箱的立体示意图;
图25是图23所示工具箱系统中风扇单元与存储箱分离设置的示意图;
图26是图25所示工具箱系统中第一卡扣组件的分解图;
图27是图25风扇单元安装至储物箱;
图28是风扇单元安装在存储箱侧壁上的示意图;
图29是图1所示工具箱系统中中间件的立体图;
图30是图29所示中间件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1是图1所示工具箱系统中存储箱处于打开位置的示意图;
图32是一种第二定位组件的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3是电池包插件安装在连接件上的示意图;
图34是工具附件盒插件安装在连接件上的示意图;
图35是工具箱系统中充电器插件处于第二连接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6是图35中充电器插件处于第一连接状态时的立体图;
图37是图35中第一充电器插件与第二充电器插件分离设置的立体图;
图38是图32所示第一充电器插件与第二充电器插件分离设置的示意图;
图39是工具箱系统中电池包插件的立体图;
图40是图39所示电池包插件的爆炸图;
图41是工具箱系统中支承件的立体图;
图42是32所示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43是第二定位组件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4是第二定位组件其他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45是图26所示分解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46是第一卡扣件的立体图;
图47是图43所示立体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48是图44所示立体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49是图25所示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
图50是图25所示示意图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具体介绍。
如图1所示为工具箱系统100,其可以用于存储物品,例如:附件91、工具92、充电装置93、电源装置94、照明装置95等。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所述存储物品,不仅仅限制于在存储箱31内存储物品,也包括将物品固定在存储箱31外侧,并与存储箱31保持相对固定的,也称之为将物品存储至存储箱31。
为了清楚的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定义了如图1所示的上、下、前、后、左和右。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无具体说明的情况下,下文中所述的上下、前后、左右均指的是工具箱系统100如图1所示静置时的状态。如图1至图6所示,工具箱系统100包括:把手装置10、行走装置20、存储装置30、辅助把手装置20a、锁定装置30a和互锁装置40。存储装置30为工具箱系统100的主要形成部分,存储装置30至少包括一个存储箱31,存储箱31用于存储物品,当然工具箱系统100也可以包括数个存储箱31,互锁装置40用于将存储箱31之间锁定。存储箱31包括具有容纳腔310的箱体32和用于封闭上述容纳腔310的上盖33,物品可以存储在容纳腔310内。锁定装置30a用于锁定箱体32和上盖33,以使箱体32和上盖33保持相对固定。把手装置10连接至存储箱31,把手装置10具有用于供用户握持的拉杆11,拉杆11可相对于存储箱31移动。行走装置20连接至存储箱31,行走装置20包括一个或多个轮子21,行走装置20能使存储箱31相对于地面移动。用户可以通过握持拉杆11拉动或推动轮子21相对于地面转动,从而带动存储箱31移动。辅助把手装置20a连接至存储箱31,辅助把手装置20a包括设置在存储箱31左右侧壁326的第一侧壁把手21a和第二侧壁把手22a,用户可以握持第一侧壁把手21a和第二侧壁把手22a,将存储箱31提起。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工具箱系统100还包括数个存储箱31,互锁装置40用于连接存储箱31,以使存储箱31之间能够保持相对固定。
工具箱系统100如图1所示静止放置在地面上时,轮子21与地面的支撑点,与存储箱31与地面的支撑点,两者与地面至少包括三个支撑点,其中上述三个支撑点所在的平面定位为支撑平面P。其中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地面也可以指代其他用于放置工具箱系统100的接触面61,并不止限定为是大地。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中,也包括工具箱系统100没有设置行走装置20,这样存储箱31如图1所示静止放置在地面上时,存储箱31与地面之间至少包括三个支撑点,该三个支撑点所在的平面也定义定位为支撑平面,若无特别描述,两个支撑平面在本申请中指的是一个平面。
把手装置10设置在存储箱31的后侧,把手装置10包括用于引导拉杆11运动的导向轨道12和用于锁定和释放拉杆11的锁定组件13。导向轨道12与存储箱31固定连接,锁定组件13与导向轨道12连接。
请一并参考图7至图14,拉杆11相对于存储箱31具有活动状态111、锁定状态112和分离状态113。当拉杆11处于活动状态111时,拉杆11能够被驱动,从而相对于导向轨道12运动,具体的,当拉杆11处活动状态111时,用户可以驱动拉杆11,沿导向轨道12的延伸方向运动往复运动。当拉杆11处于锁定状态112时,拉杆11移动,导向轨道12随拉杆11一起移动,即当拉杆11运动时,存储箱31能够随拉杆11一起运动,具体的,当拉杆11处锁定状态112时,锁定组件13将至少部分拉杆11与导向轨道12锁定,使其与导向轨道12在沿导向轨道12的延伸方向上基本保持固定,用户拉动拉杆11移动时,存储箱31能随之移动。其中需要注意的是,拉杆11至少部分与导向轨道12在沿导向轨道12的延伸方向上基本保持固定,在此仅限制拉杆11与导向轨道12的锁定部134分在沿导向轨道12的延伸方向上与保持固定,并不限制拉杆11在其他方向上的运动。当拉杆11处于分离状态113时,拉杆11与导向轨道12分离,即拉杆11可以从导向轨道12上脱离,成为一个分离设置的零部件,当然在一些其他的实施方式中,拉杆11具有活动状态111和锁定状态112,但是不存在分离状态113,即拉杆11至始至终与导向轨道12至少部分接触。在本实施例中,拉杆11存在分离状态113。在本申请中,导向轨道12的延伸方向与上下方向基本一致,在沿左右方向上,导向轨道12包括第一轨道121和第二轨道122,两个轨道基本关于一个平分面A对称设置。
拉杆11包括相对设置的一对连接杆,具体为第一连接杆114和第二连接杆115,用于连接上述一对连接杆的握持杆116和位于每个连接杆下端的分离组件14。两个连接杆基本呈平行间隔设置,连接杆上端连接握持杆116。握持杆116至少部分由套筒覆盖,以便改进手柄的握持。套筒可以例如由橡胶、木材、塑料或任何其它改进握持的材料制成。
存储箱31箱体32后侧向后凸起形成两个中空部,分别为第一中空部321和第二中空部322,在沿上下方向上,两个中空部上下贯穿,导向轨道12固定设置在中空部内。导向轨道12的第一轨道121和第二轨道122分别用于引导第一连接杆114和第二连接杆115,第一轨道121和第二轨道122分别固定设置在第一中空部321和第二中空部322内。轨道的上下两端形成有可供连接杆穿过的上通孔和下通孔,连接杆可穿过轨道,即可以理解为,拉杆11的下端可以从轨道的下通孔穿过。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拉杆11的下端也可以不从轨道的下通孔穿出。
连接框架15连接第一轨道121和第二轨道122,且连接框架15与第一轨道121和第二轨道122固定连接,锁定组件13能够被用户驱动,锁定组件13至少部分设置在连接框架15内,锁定组件13用于将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杆114和第二连接杆115固定并保持在锁定状态112。在本实施例中,锁定组件13关于平分面A对称设置,锁定组件13至少包括:第一传动件131,第二传动件132、第三传动件133、锁定部134和偏压件135。第一传动件131能够被用户驱动进而沿第一直线方向101往复运动。第二传动件132能够被第一传动件131驱动从而绕第二直线方向102转动。第三传动件133能够被第二传动件132驱动从而沿第三直线方向103运动。锁定部134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14中,或锁定部134由第一连接杆114形成,当锁定部134与第三传动件133接触时,拉杆11处于锁定状态112,当锁定部134与第三传动件133分离时,拉杆11处于活动状态111。偏压件135与第三传动件133接触,偏压件135能够给第三传动件133一个向第一连接杆114靠近的驱动力。具体的,第一传动件131包括接触部1311和传动部1312,接触部1311至少部分设置在连接框架15外,能够被用户接触,传动部1312与接触部131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即传动部1312与接触部1311同步运动,传动部1312至少部分与第二传动件132接触,用户可以按压接触部1311使传动部1312沿第一直线方向101向下运动,进而使传动部1312驱动第二传动件132绕第二直线方向102转动。进一步地,传动部1312为长条的锯齿状的,第二传动件132为齿轮,传动部1312与第二传动件132始终保持啮合。第三传动件133穿过第一传动件131的传动部1312,即传动部1312上具有可供第三传动件133穿过的贯穿孔,第三传动件133包括抵持部1331、驱动部1332和限位端,抵持部1331、驱动部1332与限位端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二传动件132与驱动部1332始终保持啮合,即驱动部1332能够被第二传动件132驱动,当第二传动件132被驱动绕第二直线方向102转动时,驱动部1332被驱动沿第三直线方向103向远离第一连接杆114的方向移动,即限位端与锁定部134分离,此时第一连接杆114可以在第一轨道121内自由移动。 偏压件135的一端抵接在抵持部1331上,当驱动部1332向远离第一连接杆114的方向移动时,偏压件135发生形变。当用户释放第一传动件131时,偏压件135能够给抵持部1331提供一个驱动力,使限位端向靠近第一连接杆114的方向移动。在安装偏压件135时,就给偏压件135一个预紧力,使其抵持在第三传动件133上时,就能给第三传动件133靠近第一连接杆114方向一个驱动力。偏压件135可以是弹簧。
事实上,锁定部134为第一连接杆114形成的锁定孔,在沿第一连接杆114延伸的方向上第一连接杆114上形成有至少两个可供限位端至少穿过的锁定孔。为了方便说明,在此定义为第一锁定孔1341和第二锁定孔1342,在沿第一连接杆114的延伸方向上,第一锁定孔1341位于第二锁定孔1342的上侧,当限位端穿过锁定孔时,拉杆11处锁定状态112。当限位端与第一锁定孔1341接触,此时第一连接杆114大部分缩至第一轨道121内,即可以称之为拉杆11处于第一锁定位置1343。当限位端与第二锁定孔1342接触,此时第一连接杆114大部分延伸至第一轨道121外,即可以称之为拉杆11处于第二锁定位置1344。在存放工具箱系统100时,可以使拉杆11处于第一锁定位置1343,便于存放。当用户需要移动工具箱系统100的时候,可以使拉杆11处于第二锁定位置1344,此时用户可以拉着拉杆11移动工具箱系统100。当然在一些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锁定孔1341与第二锁定孔1342之间可以设置一个或者多个中间锁定孔,用于调节拉杆11的高度,可以方便用户根据自身的需求调节。
因锁定组件13是关于平分面A对称设置的,也就是说,锁定组件13与第二连接杆115出具有同样的结构,即两侧的结构与原理基本一致,在此不赘述。
如图13至图19所示,第一连接杆114与第二连接杆115的下端均设有分离组件14,为第一分离组件141和第二分离组件142,因第一连接杆114与第二连接杆115之间关于平分面A对称设置,同样第一分离组件141与第二分离组件142关于平分面A对称设置,为了避免说明书过于冗长,在此只介绍第一分离组件141的具体结构与原理,第二分离组件142的具体结构与原理与第一分离组件141基本相同。
第一分离组件141连接至第一连接杆114,第一分离组件141包括第一操作件1412,第一操作件1412能够沿与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垂直或相交的方向运动,第一操作件1412在运动的过程中至少包括联动位置144和分离位置145,当第一操作件1412处于联动位置144时,第一连接杆114无法脱离第一轨道121,当第一操作件1412处于分离位置145时,第一连接杆114可以脱离第一轨道121,使拉杆11可以单独放置。当拉杆11处于第一锁定位置1343时,存储箱31的上盖33至支撑平面P在沿上下方向距离A1占拉杆11至支撑平面P的距离D2的比值小于1,也就是说,存储箱31的高度一般会低于拉杆11的位置,在上述情况下,用户在存放存储箱31的时候,势必会需要更多的空间,以使工具箱系统100能够安全存放,这样即不便用户管理收纳,也存在浪费空间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联动位置144与分离位置145并不是具体指某一特定位置,而是指某些能够实现上述功能的位置。
第一分离组件141包括支撑件1411、第一操作件1412和限位件1413。支撑件1411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14,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杆114内,且能够随第一连接杆114移动。第一操作件1412至少部分设置在支撑件1411内,第一操作件1412能够随第一连接杆114沿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往复移动,同时第一操作件1412能够相对第一连接杆114沿与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相交或者垂直的方向运动,用户能够驱动第一操作件1412从而实现联动位置144和分离位置145之间的切换。限位件1413由第一轨道121和连接框架15限制,使限位件1413至少部分固定第一轨道121内,限位件1413能够与第一操作件1412配合从而实现联动位置144和分离位置145之间的切换。
具体的,支撑件1411至少包括,能够与限位端卡接的第一容纳槽1414,用于可供第一操作件1412活动的第二容纳槽1415,在沿上下方向上,第一容纳槽1414设置在第二容纳槽1415的上侧,也就是说,当拉杆11处于第一锁定位置1343时,通过上述设置,能够使用户很容易接触到第一操作件1412,进而实现联动位置144和分离位置145之间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支撑件1411由柔性材料制成。
参考图21至图22所示,第一操作件1412包括握持部1416、第一止挡部1417、第二止挡部1418、第三止挡部1419和切换部146,握持部1416、第一止挡部1417、第二止挡部1418、第三止挡部1419和切换部146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握持部1416、第一止挡部1417、第二止挡部1418、第三止挡部1419和切换部146一体成型。握持部1416能够被用户驱动,切换部146用于与支撑件1411配合从而实现位置切换,第一止挡部1417能够与限位件1413配合,第二止挡部1418能够与支撑件1411配合。用户沿第一方向104向前推动握持部1416,切换部146受力克服支撑件1411提供的止挡力,沿第一方向104向前移动,直至第二止挡部1418与支撑件1411抵接,此时第一操作件1412的第一止挡部1417至少部分伸出支撑件1411,伸出支撑件1411的第一操作件1412能够与限位件1413抵接,使第一连接杆114在沿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运动的时候无法脱离第一轨道121。
当用户根据需求将拉杆11与工具箱系统100分离时,用户只需沿第一方向104向后拉动握持部1416,切换部146受力克服支撑件1411提供的止挡力,沿第一方向104向后移动,直至第三止挡部1419与第一连接杆114抵接,第一止挡部1417基本完全缩回支撑件1411内,此时用户沿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拉动拉杆11,拉杆11可以脱离第一轨道121。
支撑件1411上设有换挡部147,用于与第一操作件1412配合实现联动位置144和分离位置145之间的切换。换挡部147与支撑件141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换挡部147与支撑件1411一体成型。在沿前后方向上,换挡部147的截面呈梯形,即换挡部147具有第一倾斜面和第二倾斜面,第一倾斜面的延伸方向和第二倾斜面的延伸方向倾斜相交,第一倾斜面设置在第二倾斜面的前侧,同样为了与支撑件1411的换挡部147配合,第一操作件1412的切换部146上具有相对应的第一适配面1461和第二适配面1462,第一适配面1461设置在第二适配面1462的前侧,在沿前后方向上,换挡部147的截面呈梯形。当用户将第一操作件1412从分离位置145切换至联动位置144时,切换部146受力,使切换部146的第一适配面1461克服换挡部147第二倾斜面的阻力向前运动,直至第二止挡部1418与支撑件1411抵接,为了防止,第一操作件1412在拉杆11运动的过程中会缩回,因此换挡部147的第一倾斜面设置在第一操作件1412缩回的路径上,第一倾斜面用于与第二适配面1462抵持,在无外力驱动第一操作件1412的情况下,限制第一操作件1412沿第一方向104向后移动,使第一止挡部1417始终伸出支撑件1411外。即当第一操作件1412处于联动位置144时,切换部146的第一适配面1461和第二适配面1462均位于换挡部147第一倾斜面的前侧。当用户将第一操作件1412从联动位置144切换至分离位置145时,切换部146受力,使切换部146的第二适配面1462克服换挡部147第一倾斜面的阻力向后运动,直至第三止挡部1419与第一连接杆114抵接,同样为了防止,第一操作件1412在拉杆11运动的过程中会伸出,因此换挡部147的第二倾斜面设置在第一操作件1412伸出支撑件1411的路径上,第二倾斜面用于与第一适配面1461抵持,在无外力驱动第一操作件1412的情况下,限制第一操作件1412沿第一方向104向前移动,使第一止挡部1417始终缩回支撑件1411内。即当第一操作件1412处于分离位置145时,切换部146的第一适配面1461和第二适配面1462均位于换挡部147第二倾斜面的后侧。
第一操作件1412设置在第二锁定孔1342的下侧,也就是说在沿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上,依次为第一操作件1412、第二锁定孔1342和第一锁定孔1341。当第一操作件1412处于分离位置145时,用户将拉杆11沿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从下往上拉动时,拉杆11依次经历第一锁定位置1343、活动状态111、第二锁定位置1344和分离状态113。工具箱系统100在静置时,拉杆11一般处于第一锁定位置1343,当用户需要拖动工具箱系统100时,用户先将分离组件14拨动到联动位置144处,然后用户一手驱动锁定组件13的第一传动件131,使限位部从第二锁定孔1342处退出,释放拉杆11,另一只手握持拉杆11的握持杆116,使拉杆11可以自由沿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自由移动,也可以称之为拉杆11处于活动状态111,用户在握持拉杆11向上移动的过程中,可以释放第一传动件131,直至限位端因偏压件135的驱动力穿过第二锁定孔1342,使拉杆11处于第二锁定位置1344。当然,用户在处于活动状态111时,也可以持续按压第一传动件131,因偏压件135始终对限位部具有一个驱动力,即用户松开后将持续抵持在第一连接杆114上,用户持续按压第一传动件131可以使拉杆11在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更加省力。
当工具箱系统100需要存放或者搬运时,需要将拉杆11从工具箱系统100中分离。用户将拉杆11位于第一锁定位置1343后,将分离组件14拨动至分离位置145处,然后用户一手持续按压锁定组件13的第一传动件131,使限位端从第二锁定孔1342处退出,释放拉杆11,另一只手握持拉杆11的握持杆116,使拉杆11可以自由沿第一连接杆114延伸方向向上移动,直至拉杆11处于分离状态113。
工具箱系统100如图1静置时,在沿上下方向上,连接框架15至支撑平面P的距离D1大于0mm小于等于550mm。用户工作时,将工具箱系统100从工具存储地携带至工作场地,工具存储地至工作场地之间的距离往往会比较远,用户需要借助交通工具将工具箱系统100运输到工作场地,这样用户会将拉杆11设置在第一锁定位置1343,然后将工具箱系统100搬运至交通工具上,因一些交通工具存在限高的问题,导致工具箱系统100无妨直接放置在交通工具内,而通过上述设置将连接框架15至支撑平面P的距离D1设置在上述范围内,这样用户将拉杆11从工具箱系统100中拉出后,就可以直接将工具箱系统100搬运至交通工具内,方便用户运输。
存储箱31包括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相对设置且基本封闭多个侧壁的底壁327和上盖33,多个侧壁、底壁327与上盖33围绕形成容纳腔310。如图4、图5、图6以及图32所示,存储箱31箱体32包括相对设置的前侧壁323和后侧壁324,左侧壁325和右侧壁326,连接前侧壁323、后侧壁324、左侧壁325和右侧壁326的底壁327,以及用于封闭前侧壁323、后侧壁324、左侧壁325和右侧壁326所围成容纳腔310的上盖33,在本实施例中,前侧壁323、后侧壁324、左侧壁325和右侧壁326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辅助握持把手装置10还包括连接把手23a,连接把手23a与前侧壁32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沿上下方向上,支撑平面P至存储箱31上盖33的距离H2与连接把手23a至支撑平面P的距离H1的比值大于等于5.5且小于等于35,这样设置使连接把手23a设置在靠近存储箱31的下端,当存储箱31处于高处时,用户可以直接通过拉动连接把手23a来拖拽存储箱31。进一步地,连接把手23a至支撑平面P的距离H1大于等于15mm且小于等于100mm。其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连接把手23a至支撑平面P的距离H1指的是,连接把手23a在沿上下方向上的最上端至支撑平面P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把手23a为一柱状金属结构,连接把手23a的两端固定连接在前侧壁323上。
后侧壁324向后凸起形成间隔设置的第一中空部321和第二中空部322,第一中空部321和第二中空部322之间设有一个踏板328,踏板328靠近下通孔设置,踏板328呈一定向下倾斜的角度与后侧壁324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踏板328与后侧壁324一体成型。在一些用户需要上坡、运输的使用工况中,用户可以通过踩踏踏板328,使存储箱31的前端被抬起,方便用户运输、上坡等。
在第一中空部321和第二中空部322之间还设有挂钩34,挂钩34的两端固定至后侧壁324上,挂钩34能够相对于后侧壁324转动,具体的,挂钩34由金属材料制成,在本实施例中,挂钩34可以和前侧壁323上的连接把手23a相配合,即用户在存储箱31外侧放置其他物品时,为了防止运输的过程中出现物品掉落的情况,用户可以将物品用弹性绳绑住并固定在挂钩34和连接把手23a上。
前侧壁323和左侧壁325固定连接并形成第一连接段35,前侧壁323和右侧壁326固定连接并形成第二连接段36,左侧壁325和后侧壁324固定连接形成第三连接段37,右侧壁326和后侧壁324固定连接形成第四连接段38,也可以理解为,前侧壁323和左侧壁325通过第一连接段35固定连接,前侧壁323和右侧壁326通过第二连接段36固定连接,左侧壁325和后侧壁324通过第三连接段37固定连接,右侧壁326和后侧壁324通过第四连接段38固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段35和第二连接段36上半内嵌有护杆39,存储箱31的后侧安装有行走装置20,因此第三连接段37与第四连接段38上无法半内嵌护杆39。这样设置可以加强存储箱31在两个连接段上的结构强度。其中,第一连接段35和第二连接段36上的护杆39与存储箱31的侧壁采用不同的材料制成。在本申请中,连接段上的护杆39由金属材料制成。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存储箱31的后侧没有安装行走装置,这样存储箱31的四个连接段上均可以半内嵌护杆39。
如图3所示,工具箱系统100可以还包括多个存储箱31,存储箱31与存储箱31之间可以通过互锁装置40互相锁定,当然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堆放两个存储箱31、堆放三个存储箱31、堆放四个存储箱31,甚至是更多存储箱31。本申请中主要以三个存储箱31为例描述。为与上述存储箱31的描述作区别,在此定义三个存储箱31名称为置物箱311、存放箱312、储物箱313。在沿上下方向上,存放箱312设置在储物箱313上侧,置物箱311设置在存放箱312的上侧。存放箱312与置物箱311的左右侧壁326和前后侧壁324连接同样形成的四个连接段,存放箱312与置物箱311均可以从储物箱313上拆卸下来,进而成为一个单独的箱子,因存放箱312与置物箱311上没有安装行走装置20,因此可以在存放箱312与置物箱311的第三连接段37、第四连接段38上半内嵌有护杆39,即存放箱312与置物箱311的四个连接段上均半内嵌有护杆39,其中护杆39的均由金属材料制成。其中需要特别说明的是,若无特别的描述,在本申请中的存储箱31可以指代工具箱系统100中的任何一个箱子。
工具箱系统100还包括设置在容纳腔310外的外挂组件50,外挂组件50用于外挂电动工具、电池包、标尺、线缆等工具、附件,外挂组件50可拆装式固定连接至存储箱31上。外挂组件50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存储箱31。
外挂组件50包括:中间件51和外挂件52,外挂件52能可拆卸式连接物品。外挂件52包括电池包挂件521、线缆挂件522、标尺挂件523、电动工具挂件、附件挂件、支承件524。可分别用于挂设电池包、线缆、标尺、电动工具、附件等。存储箱31上可以设置多个外挂件52,可以为电池包挂件521、线缆挂件522、标尺挂件523,支承件524以及电动工具挂件的一种或组合。
中间件51与存储箱3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作为中间件51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20、图29以及图30所示,中间件51可拆卸式连接至存储箱31,即中间件51可以是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存储箱31。外挂件52可拆装式固定连接至中间件51,外挂件52可以是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中间件51。作为中间件951的另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3所示,中间件951至少包括一个外挂件接触部9511,外挂件接触部9511用于安装外挂件52。外挂件接触部9511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均能够安装至少一个外挂件。其中第一接触部形成有第一安装面,第二接触部形成有第二安装面,第三接触部形成有第三安装面,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第三安装面用于安装至少一个外挂件。在本实施例中,中间件951由存储箱31的拐角结构形成,即由存储箱31的至少部分右侧壁326构成第一安装面,存储箱的至少部分第一连接面351构成第二安装面,存储箱的至少部分前侧壁323构成第三安装面。具体的,第一安装面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平面B2内,第二安装面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平面C2内,第三安装面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平面D2内,所述第一平面B2、第二平面C2与第三平面D2两两相交且不垂直,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平面B2、第二平面C2与第三平面D2两两相交。也可以理解为,第一安装面、第二安装面和第三安装面两两倾斜相交。中间件951与存储箱31一体成型,存储箱31上形成有多个中间件951,具体的,存储箱31的前侧壁323、第一连接段35和左侧壁325形成上述中间件951,即前侧壁323、第一连接段35和左侧壁325上均可以同时安装一个或者多个外挂件52。同样,存储箱31的其他侧壁与连接段也可以形成上述中间件951,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在本申请中,中间件51与存储箱31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如图1、图2、图20、图29以及图30所示,中间件51可拆卸式固定安装在存储箱31的连接段上,因存储箱31存在多个连接段,也就是说,中间件51可拆卸式固定安装在任意一个或者是多个连接段上,且一个连接段上也可以固定安装多个中间件51。工具箱系统100可以包括多个存储箱31,中间件51也可以安装在其他存储箱31的连接段上。在本实施例中,工具箱系统100包括存储箱31、存放箱312和置物箱311均有连接段,中间件51可以安装在存储箱31、存放箱312和置物箱311上任意一个或者多个连接段上,当然也可以在一个连接段上安装多个中间件51。中间件51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连接段,在本实施例中,中间件51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安装至连接段,即中间件51通过螺钉固定至连接段上。前侧壁323和左侧壁325固定连接并形成第一连接段35,前侧壁323形成有前侧壁面,左侧壁325形成有左侧壁面,第一连接段35形成有第一连接段面351,前侧壁面、第一连接段面351和左侧壁面依次连接。即中间件51通过螺钉固定至第一连接段面351上。具体的,中间件51上形成有第一安装孔,第一连接段面351上至少形成一个第一定位孔,螺钉穿过第一安装孔进入第一定位孔,进而将中间件51固定在第一连接段35上。当然可以理解的,第一连接段面351上设置有数个定位孔,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将中间件51上的第一安装孔对准对应的定位孔,然后用螺钉固定。
中间件51可拆卸式安装一个或者多个外挂件52,也就是说,中间件51可以同时安装多个外挂件52。中间件52至少包括一个能够安装外挂件52的外挂件接触部54,外挂件接触部54包括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第一接触部形成第一安装面511,第二接触部形成第二安装面512,第一安装面511和第二安装面512均能够安装至少一个外挂件52。第一安装面51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平面B1内,第二安装面512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平面C1内,第一平面B1与第二平面C1倾斜相交。在本实施例中,中间件51包括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和第三接触部,其中,第一接触部形成第一安装面511,第二接触部形成第二安装面512,第三接触部形成第三安装面513,也可以理解为,中间件51包括第一安装面511、第二安装面512和第三安装面513,安装面上均能够同时至少安装一个外挂件52。这样设置可以使更多的外挂件52能够很方便的安装至存储箱31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三接触部并不仅仅限制于是平面,也可以是曲面、球面等。
具体的,如图29和图30所示,中间件51包括第一安装面511、第二安装面512、第三安装面513、第一定位面514、第二定位面515和第三定位面516,其中第一安装面511、第二安装面512和第三安装面513用于与外挂件52连接,第二安装面512设置在第一安装面511和第三安装面513之间。第一定位面514、第二定位面515和第三定位面516用于与第一连接段面351至少部分接触,第二定位面515设置在第一定位面514和第三定位面516之间,第二定位面515至少部分与第一连接段面351接触,当中间件51安装至第一连接段35上时,第一定位面514与前侧壁323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同样第三定位面516与左侧壁325面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隙,这样设置,可以使中间件51安装至存储箱31上时,不存在干涉的情况,保证安装的顺利性。中间件51的第一安装面511、第二安装面512和第三安装面513相对于第一定位面514、第二定位面515和第三定位面516设置在远离箱体32的一侧,第一定位面514、第二定位面515和第三定位面516依次连接形成一个半包围的凹槽,凹槽延伸弧度与前侧壁323、左侧壁325和第一连接段35的连接弧度基本一致。
中间件51还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接段35卡接的第一限位壁517和第二限位壁518,第一限位壁517和第二限位壁518与第二定位面51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壁517、第二限位壁518和第二定位面515一体成型为一个零件。第一限位壁517和第二限位壁518设置在上述凹槽中,且第一限位壁517与第二限位壁518设置在第二定位面515两侧,第一限位壁517、第二定位面515和第二限位壁518一体成型基本构成一个整体,在此定位为第一整体519,第一整体519包围第一连接段35的至少部分的外表面,且当第一整体519安装至第一连接段35时,第一限位壁517和第二限位壁518与第一连接段35至少部分接触。因第一连接段35上半内嵌有护杆39,也就是说,第一整体519安装至第一连接段35时,第一限位壁517与第二限位壁518分别位于护杆39的两侧,且第一限位壁517和第二限位壁518与至少部分护杆39接触,这样设置可以便于用户将中间件51安装至第一连接段35上,不用特意对准才能将中间件51安装至存储箱31上,方便用户安装中间件51,节省了用户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外挂件52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安装面上。外挂组件50还包括紧固件53,紧固件53用于将外挂件52固定连接至中间件51上。具体的,紧固件53可以是螺钉,即外挂件52通过螺钉固定在中间件51上。中间件51的第一安装面51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平面B1内,第二安装面512至少部分位于第二平面C1内,第三安装面513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平面D1内,其中第一平面B1、第二平面C1和第三平面D1两两相交,也就是说,第一平面B1、第二平面C1和第三平面D1均不在一个平面上,即第一安装面511、第二安装面512和第三安装面513,三个安装面均不在同一个平面内,且三个安装面之间呈倾斜设置。上述设置,可以便于用户在中间件51上安装多个外挂件52,而安装在安装面上的外挂件52与外挂件52之间也不存在干涉的问题,这样用户可以通过中间件51在工具箱系统100上放置更多的电动工具、电池包、标尺、线缆、工具附件等工具,大大的提升了工具系统的空间使用率。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将第一安装面511在沿上下方向上设置一个或者数个用于安装外挂件52的安装面,同样第二安装面512与第三安装面513均可以在沿上下方向上设置一个或者数个用于安装外挂件52的安装面,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中间件51上安装一个或者多个的外挂件52,增加了用户的选择范围,方便了用户操作。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平面B1、第二平面C1和第三平面D1均为虚拟的平面。
左侧壁325面至少部分位于左侧平面E内,前侧壁323面至少部分位于前侧平面G内,第一连接段面351至少部分位于第一连接平面F内。其中,第一平面B1基本与左侧平面E基本平行,第二平面C1与第一连接平面F基本平行,第三平面D1与前侧平面G基本平行,即第一安装面511、第二安装面512与第三安装面513三个安装面的延伸方向与存储箱31的拐角结构基本一致,这样设置使用户将外挂件52安装至中间件51上时不会被干涉,进一步地,电动工具、电池包、标尺、线缆、工具附件等工具放置在外挂件52上后,工具与工具之间也不会出现过多干涉而造成工具之间无法分离的情况。需要说明的是,左侧平面E、前侧平面G和第一连接平面F均为虚拟平面。
如前文所述,外挂件52包括标尺挂件523,可以通过一个或者数个标尺挂件523配合来放置标尺。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只有一个标尺挂件523固定在存储箱31上,标尺放置在标尺挂件523形成的长筒型的空腔内。作为其他实施方式,可以有多个标尺挂件523配合来放置标尺,标尺放置在多个标尺挂件523形成的长筒型的空腔内。如图1和图20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两个外挂件52配合来放置标尺。
为了便于描述将两个外挂件52定义为第一标尺挂件5231和第二标尺挂件5232,第一标尺挂件5231和第二标尺挂件5232分别固定安装至对应的中间件51上。当第一标尺挂件5231和第二标尺挂件5232安装至中间件51上时,在沿上下方向上,第一标尺挂件5231位于第二标尺挂件5232的上侧,因标尺在其长度方向上较长,一般标尺的长度会超过一个存储箱31的高度,即为了标尺放置的稳定性,第一标尺挂件5231与第二标尺挂件5232一般间隔设置,当然也可以根据用户需求将第一标尺挂件5231安装置物箱311或存放箱312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标尺挂件5231与第二标尺挂件5232均储物箱313上,且第一标尺挂件5231与第二标尺挂件5232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中间件51上。
第一标尺挂件5231包括第一安装部5233和第一容纳部5234,第一安装部5233和第一容纳部5234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一安装部5233可安装至中间件51上,具体的,第一安装部5233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第二安装面512。进一步地,第一标尺挂件5231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至中间件51上。第一容纳部5234形成通道腔5235,通道腔5235可供标尺沿上下方向通过,通道腔5235在沿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1mm且小于等于10mm,也就是说通道腔5235在上下方向的长度较小,在实现能够放置标尺的前提下,使第一标尺挂件5231的结构更加小巧,这样不但节约了成本,而且也节省了标尺挂件523的空间。第二标尺挂件5232的包括第二安装部5236和第二容纳部5237,同样第二安装部5236与第二容纳部5237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二安装部5236安装在中间件51上,具体的,第一安装部5233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另一个中间件51的第二安装面512。进一步地,第二标尺挂件5232通过螺钉固定安装至中间件51上。第二容纳部5237形成止挡腔5238,止挡腔5238呈半包围形式,当标尺放置在止挡腔5238内时,止挡腔5238的底部与标尺抵持,避免其继续向下运动,也就说第一标尺件的通道腔5235与第二标尺件的止挡腔5238相互配合,形成上述所说的空腔,标尺放置在空腔内。止挡腔5238在沿上下方向上的尺寸大于等于3mm且小于等于10mm,即止挡腔5238在上下方向上的长度较小。为了使标尺放置在工具箱系统100上更加稳定,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尺挂件523配合,如果只用一个标尺挂件523,就会出现需要设置较长的用于容纳标尺的空腔,这样就会导致标尺挂件523在长度方向上较长,才能形成可以用于容纳标尺的空腔,因此会使标尺挂件523的外形设置较大。采用上述结构,将用来形成空腔的标尺挂件523分离设置,一方面能使将标尺放置在工具箱系统100上,另一方面,这样设置可以使标尺挂件523的结构变小巧,容易存储。
如图1、图2所示,外挂件52包括线缆挂件522,存储箱31至少一个侧壁上设置线缆挂件522,用户可以将线缆缠绕至线缆挂件522上,线缆挂件522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存储箱31上,即线缆挂件522可以设置在置物箱311、存放箱312、储物箱313上。存储箱31的前侧壁323上设置有线缆挂件522,线缆挂件522包括第一线缆挂件5221和第二线缆挂件5222,第一线缆挂件5221和第二线缆挂件5222安装在中间件51上。前侧壁323的两端均安装有中间件51,第一线缆挂件5221和第二线缆挂件5222分别安装在不同的中间件51上,即第一线缆挂件5221和第二线缆挂件5222间隔设置。第一线缆挂件5221包括第三安装部5223和第一挂钩部5224,第三安装部5223和第一挂钩部5224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同样第二线缆挂件5222包括第四安装部5225和第二挂钩部5226,第四安装部5225和第二挂钩部5226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三安装部5223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中间件51的第三安装面513上,第四安装部5225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另一个中间件51的第一安装面511上,第一挂钩部5224和第二挂钩部5226的朝向相背,这样有利于将线缆限制在线缆挂件522的挂钩34部上。其中,第三安装部5223和第四安装部5225通过螺钉连接的方式安装至中间件51上。
请一并参考图41,外挂件52还包括支承件524,支承件524用于连接或者支撑电动工具、电动工具附件、电池包、风扇单元60或者是充电器等。具体的,支承件524包括主支撑件5241和辅助支撑件5242,即主支撑件5241和辅助支撑件5242用于连接或者支撑电动工具、电动工具附件、电池包、风扇单元60或者是充电器等。主支撑件5241和辅助支撑件5242均可以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至储物箱313、存放箱312或者是置物箱311上,当然也可以在储物箱313、存放箱312和置物箱311上均设置主支撑件5241和辅助支撑件5242,在此并不限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安装。主支撑件5241可以设置在存储箱31箱体32的前后侧,辅助支撑件5242可以设置在存储箱31箱体32的左右侧,也就说主支撑件5241安装在存储箱31箱体32的前后侧壁324上,辅助支撑件5242安装在存储箱31的左右侧壁326上。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因储物箱313上安装有行走装置20,以此将主支撑件5241安装在储物箱313的后侧可能会存在干涉的情况,因此正常情况下主支撑件5241安装在储物箱313的前侧壁323上,但是置物箱311、存放箱312上并未设置行走装置20,因此主支撑件5241可以设置在置物箱311、存放箱312的后侧壁324上。同样,储物箱313的左侧壁325与右侧壁326处存在轮子21,辅助支撑件5242安装在储物箱313的左侧壁325与右侧壁326可能存在干涉的情况,因此正常情况下不在储物箱313的左侧壁325与右侧壁326上设置辅助支撑件5242,但是置物箱311、存放箱312的左侧壁325与右侧壁326并不存在干涉的问题,因此可以在置物箱311、存放箱312的左侧壁325与右侧壁326上设置辅助支撑件5242。
请一并参考图39、图40,外挂件52还包括电池包挂件521,电池包挂件521用于连接电池包,电池包挂件521可以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5241或者是辅助支撑件5242上。安装在电池包挂件521上的电池包均可以给工具箱系统100中的任一电动工具供电。电池包挂件521包括主连接板5211和电池包安装板5212,电池包安装板5212固定连接至主连接板5211上,电池包安装板5212上形成有数个电池包连接座,电池包可安装在电池包连接座上。主连接板521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在主支撑件5241或者是辅助支撑件5242上。主连接板5211采用第一材料制成,电池包安装板5212采用第二材料制成,其中第一材料的硬度大于第二材料的硬度。在本实施例中,主连接板5211采用金属制成,电池包安装板5212采用塑料制成。主连接板5211采用金属制成,既可以保证电池包挂件521连接至工具箱系统100的稳定性,而电池包安装板5212采用塑料制成,在能够实现连接电池包的情况下,既能节约成本,又能减轻工具箱系统100的重量。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安装在存储箱31外的电池包挂件521也可安装在存储箱31内。
主支撑件5241和辅助支撑件5242可拆卸式固定在存储箱31上,主支撑件5241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存储箱31上,同样辅助支撑件5242也可以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存储箱31上。进一步地,主支撑件5241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中间件51,再由中间件51固定连接至存储箱31的连接段上,同样,辅助支撑件5242通过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的方式连接至中间件51,再由中间件51固定连接至存储箱31的连接段上。为了便于描述清楚,以存放箱312为例详细描述主支撑件5241和辅助支撑件5242的结构。主支撑件5241可以安装在存放箱312的前侧壁323处,主支撑件5241一端可以连接在存放箱312的第一连接段35上,主支撑件5241的另一端可以连接在存放箱312的第二连接段36上,主支撑件5241包括第一连接部5243、第二连接部5244和间隔部5245。间隔部5245设置在第一连接部5243和第二连接部5244的中间,第一连接部5243、第二连接部5244与间隔部5245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5243、第二连接部5244与间隔部5245一体成型为一个零部件。第一连接部5243安装在第一连接段35的中间件51上,第二连接部5244安装在第二连接段36的中间件51上,第一连接部5243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至中间件51的第三安装面513上,第二连接部5244通过螺钉固定连接至中间件51的第一安装面511上,具体的,中间件51的第一安装面511、第二安装面512和第三安装面513上均至少设置一个连接孔,同样,第一连接部5243与第二连接部5244上均设有与连接孔相对应的穿孔,即螺钉穿过第一连接部5243上的穿孔将第一连接部5243固定至第三安装面513上的连接孔,进而将主支撑件5241的第一连接部5243固定至中间件51的第三安装面513上,同样,螺钉穿过第二连接部5244上的穿孔将第二连接部5244固定至中间件51的第一安装面511上。间隔部5245用于连接或者支撑电动工具、电动工具附件、电池包或者是充电器等,当然间隔部5245也可以连接上述电池包挂件521。间隔部5245包括连接第一连接部5243和第二连接部5244的两个长板,分别定义为第一长板5246和第二长板5247,第一长板5246和第二长板5247间隔设置,第一长板5246设置在外侧,第二长板5247设置在第一长板5246与前侧壁323之间,第一长板5246和第二长板5247之间形成的空隙可供连接或者支撑电动工具、电动工具附件、电池包或者是充电器等。具体的,电动工具、电动工具附件、风扇单元60、电池包或者是充电器上连接有挂钩结构,挂钩结构悬挂至长板之间形成的空隙中,当多个电动工具悬挂至空隙中,为了避免电动工具之间因工具箱系统100的移动而产生碰撞,在空隙中间设置数个间隔板5248,这样当电动工具悬挂至空隙中时,不会随意移动位置,保证电动工具与主支撑件5241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同样辅助支撑件5242的结构与主支撑件5241的结构、原理基本一致,主要是主支撑件5241与辅助支撑件5242在其长度方向上的尺寸不一致。主支撑件5241和辅助支撑件5242均可以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如图24至图28所示,工具箱系统100至少包括一个用于产生气流风扇单元60,风扇单元60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至所述存储箱31上,即风扇单元60位于容纳腔310外,也可以理解为,风扇单元60可以从存储箱31上脱离成为一个独立的工具。用户从工具存储地携带工具箱系统100至工作场地时,势必会在存储箱31内存储多种需要使用的工具、附件、风扇单元60等,工况越复杂的工作场地,用户需要携带的工具越多,就会存在用户需要多次往返工具存储地和工作场地,严重影响用户的工作效率,通过上述设置,用户在运输的时候就可以直接将风扇单元60固定在存储箱31上,不用放置在容纳腔310内,释放了容纳腔310内的空间,用户可以在容纳腔310内放置更多的工具,不但提高了存储箱31的空间使用率,还可以减少用户往复的次数,提高了用户的效率。其中,这里的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指的是在不破坏风扇单元60和存储箱31原有结构的基础上使风扇单元60脱离存储箱31,例如风扇单元60与存储箱31构成卡扣连接、螺纹连接和螺钉连接等,当然也可以是多种连接方式的结合。工具箱系统100还包括卡扣组件,风扇单元60通过卡扣组件连接至存储箱31上。具体的,风扇单元60可以通过卡扣组件连接至存储箱31的侧壁上,或者是连接至存储箱31的上盖33上。
风扇单元60与存储箱31至少具有一个接触面61,在沿上下方向上,接触面61至支撑平面P的距离E1大于等于100mm,也就是说,风扇单元60与存储箱31的接触面61可以设置在距离支撑平面P大于等于100mm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风扇单元60与存储箱31之间连接稳定,在工具箱系统100静置或运动的过程中不会使风扇单元60脱离存储箱31即可。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工具箱系统100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存储箱31,风扇单元60能够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至任意一个存储箱31,可以是说,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存储箱31的上侧堆放一个或者多个存储箱31,以此来实现对风扇单元60的高度调节。在工作场地处,在工作产地处,用户放置风扇单元60时,一般会将风扇单元60悬挂在高处、直接放置在地面上,也就是说,以前的风扇单元60放置位置比较固定,而通过上述设置利用存储箱31之间可拆卸的功能,可以将存储箱31的高度调节至用户需求的高度,然后将风扇单元60固定在存储箱31上,提高了用户选择的多样性。同时工具箱系统100包括行走装置20,即用户可以直接将风扇单元60固定在存储箱31上,然后推着存储箱31使风扇单元60随着存储箱31一并移动,在一些用户短距离更换工作场地的工况下,用户可以直接推动存储箱31、或者是搬运存储箱31就可以继续使风扇单元60对着用户吹,而不需要再特别寻找一个地方放置或悬挂风扇单元60,提高了用户的工作效率。
卡扣组件包括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二卡扣组件42,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二卡扣组件42配合以锁定风扇单元60,风扇单元60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至存储箱31的上盖33。上盖33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组件41,第一卡扣组件41包括第一卡扣件42、定位件43和弹性件44。定位件43与风扇单元60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一卡扣件42安装在上盖33上,上盖33上形成有卡接槽331,第一卡扣件42设置在卡接槽331内,第一卡扣件42可相对于卡接槽331运动,弹性件44设置在上盖33上,且弹性件44与第一卡扣件42连接。第一卡扣件42相对上盖33至少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当第一卡扣件42处于第一位置时,定位件43与第一卡扣件42保持分离,当第一卡扣件42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卡扣件42与定位件43互锁。在没有外力施加于第一卡扣件42时,弹性件44可向卡第一卡扣件42施加弹力使其保持在第二位置,也就是说,第一卡扣件4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运动时,需克服弹性件44的弹力。
进一步地,第一卡扣件42通过转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一卡扣件42处于第二位置,即定位件43可以自上而下与第一卡扣件42相互锁定。第一卡扣件42处于第一位置,即定位件43与第一卡扣件42解除互锁并脱离第一卡扣件42。其中第一位置为第一卡扣件42朝远离定位件43的方向,第一卡扣件42转动一定角度直至与定位件43解除配合时达到的位置。第二位置为第一卡扣件42朝靠近定位件43的方向转动直至与定位件43配合且不能继续朝该方向转动时的位置。用户在实现第一卡扣件42与定位件43互锁的功能时,只需将定位件43自上而下插入上盖33的卡接槽331中,此时第一卡扣件42处于第二位置,定位件43向下朝卡接槽331内运动时,与第一卡扣件42相抵持并推动第一卡扣件42朝向远离定位件43的方向转动,随着定位件43的下沉,第一卡扣件42在定位件43的推动下逐渐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当第一卡扣件42到达第一位置时,定位件43已完全进入卡接槽331中,且不再与第一卡扣件42相抵持,无法继续推动第一卡扣件42转动。失去定位件43的抵持与推动作用后,第一卡扣件42在弹性件44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回弹至第二位置,从而将定位件43锁定在卡接槽331中。由此可知,用户只需将定位件43自上而下插入卡接槽331中,第一卡扣件42会自动实现将第一卡扣件42从第二位置到第一位置再回到第二位置的切换,自动完成第一卡扣件42与定位件43的互锁。将第一卡扣件42与定位件43拆卸时,转动第一卡扣件42至第一位置,定位件43则可脱离第一卡扣件42,完成第一卡扣件42和定位件43之间拆卸,即风扇单元60的安装和拆卸过程都十分方便。
第一卡扣件42铰接连接至卡接槽331中,即第一卡扣件42包括本体421、铰接部422、卡勾423、铰接杆424、止挡件427、操作部428和限位凸起部429。卡勾423与本体42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卡勾423设置在本体421的上端,卡勾423用于与定位件43形成的互锁孔卡接来实现风扇单元60与上盖33之间的互锁。铰接部422与本体42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铰接部422设置在本体421的下端,铰接部422用于卡接槽331连接。铰接杆424同时穿过铰接部422和卡接槽331,使得第一卡扣件42能够相对于卡接槽331转动。操作部428与本体42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操作部428用于供用户驱动。止挡件427设置在本体421的内侧即朝向定位件43的一侧,止挡件427可与定位件43配合,用于将第一卡扣件42保持在第一位置。限位凸起部429与本体42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限位凸起部429用于限制第一卡扣件42的转动角度,防止其脱出卡接槽331,即限位凸起部429与弹性件44的一端抵接,而弹性件44的另一端抵接至上盖33。在本实施例中,用户驱动第一卡扣件42转动,限位凸起部429随第一卡扣件42转动,限位凸起部429压缩弹性件44直至限位凸起部429抵持至上盖33上。具体的,弹性件44具体为扭簧。
止挡件427包括安装在本体421上的主体部4271,设在主体部4271内的伸缩件4272、设在主体部4271内的与伸缩件4272连接的伸缩弹性件4273。主体部4271连接至本体421,止挡件427可随着第一卡扣件42转动。其中主体部4271呈柱形,伸缩弹性件4273、伸缩件4272设置在主体部4271内,伸缩件4272的数量为两个,且分别抵持于伸缩弹性件4273的两端。在本实施例中,伸缩弹性件4273为伸缩弹簧。由于伸缩弹性件4273的弹力,在自然状态下,两个伸缩件4272上远离伸缩弹性件4273的一端伸出主体部4271。当有外力施加于两个伸缩件4272露出主体部4271的一端时,两个伸缩件4272可克服伸缩弹性件4273的弹力并回缩甚至可以完全隐藏于主体部4271内。因第一卡扣件42具有回弹效果,会存在用户一直控制第一卡扣件42避免其回弹的同时上抬风扇单元60使其脱离第一卡扣件42,这样会给用户的操作带来不便。通过上述设置,止挡件427设置在卡第一卡扣件42上,可与定位件43配合,将第一卡扣件42保持在第一位置,无需用户一直手动控制第一卡扣件42使其保持在第一位置,使得风扇单元60与上盖33在拆卸时也更为方便。也就是说,当第一卡扣件42位于第一位置,互锁孔与卡勾423不再接触,定位件43与第一卡扣件42处于可解锁状态,且第一卡扣件42不会自动回弹至第二位置,此时,用户可以很方便的移除风扇单元60。
卡勾423设置在第一卡扣件42的内侧即靠近定位件43的一侧,大致呈三角形。在本实施例中,卡勾423数量为两个,对称位于本体421的两端。操作部428位于两个卡勾423之间,用户可以通过拨动操作部428,使卡勾423与互锁孔分离。因卡勾423数量为两个,对应的与卡勾423卡接互锁孔也设有两个,分别为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间隔设置,止挡件427位于卡勾423之间,同样止挡件427位于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之间。当间隔设置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位于卡接槽331内并分别与卡勾423配合锁定风扇单元60和上盖33时,主体部4271位于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之间,且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之间的距离,不小于主体部4271的长度。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靠近主体部4271的一侧为配合面433,配合面433的下端即靠近第一卡扣件42的一端分别设有第一槽434和第二槽435,第一槽434靠近第一互锁孔431的开口方向,第二槽435远离第一互锁孔431的开口方向,第一槽434和第二槽435通过凸起部436隔开。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的凸起部436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的第二槽435之间的距离。
当定位件43未完全进入卡接槽331内时,第一卡扣件42处于第二位置,定位件43上的伸缩件4272则在伸缩弹性件4273的弹力作用下伸出并暴露于主体部4271且伸缩件4272远离第一互锁孔431和第二互锁孔432的凸起部436。当定位件43自上而下进入卡接槽331内时,随着定位件43与卡勾423的相互抵持,定位件43推动第一卡扣件42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定位件43也随着第一卡扣件42一起转动。在这个过程中,伸缩件4272一直保持伸出于主体部4271的状态,并在第二槽435的范围内随着第一卡扣件42转动,直至伸缩件4272转动至凸起部436的位置并与之抵接。此时,第一卡扣件42也已转动至第一位置,卡勾423不再与对应互锁孔相抵持。失去的抵持后,在弹性件44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扣件42可从第一位置自动回弹至第二位置,伸缩件4272也从与凸起部436相互抵持的位置回转至远离凸起部436的初始位置,同时,卡勾423嵌入定位件43上的互锁孔内,实现风扇单元60和上盖33之间的锁定。在上述锁定的过程中,伸缩件4272始终在第二槽435的范围内随着第一卡扣件42的转动而转动。
当需要解除风扇单元60和上盖33之间的锁定时,用户可通过第一卡扣件42上的操作部428扳动第一卡扣件42,克服弹性件44的的弹力,使其从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转动,直至卡勾423完全退出互锁孔,伸缩件4272抵持于凸起部436。继续施力于第一卡扣件42使其继续转动,伸缩件4272随之一同转动,同时受到凸起部436的挤压,使得两伸缩件4272克服伸缩弹性件4273的弹力回缩至主体部4271内。失去凸起部436的挤压后,两伸缩件4272在伸缩弹性件4273的弹力作用下,又自动伸出并暴露于主体部4271外。此时,用户停止施力于第一卡扣件42,在弹性件44的弹力作用下,第一卡扣件42自动向第二位置转动,直至伸缩件4272抵持于凸起部436。失去用户所施加于第一卡扣件42上的外力后,伸缩件4272也无法再克服伸缩弹性件4273的弹力并回缩,也就无法越过凸起部436进入第二槽435内。凸起部436与位于第一槽434内的伸缩件4272相互抵持,也就将第一卡扣件42保持在了第一位置。此时伸缩件4272上远离伸缩弹性件4273的一端也保持伸出并暴露于主体部4271的状态。如此,用户可以很方便的取走风扇单元60,用户在取走风扇单元60后,第一卡扣件42在弹性件44的作用下,回到第二位置。
为了保证风扇单元60连接的稳定性,需要设置两组卡扣组件,当然也可以设置更多组卡扣组件,本实施例中设置两组卡扣组件。将风扇单元60的两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至上盖33上,上盖33还包括有第三卡扣组件46,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的结构相同,具体的,上盖33在沿左右方向上设置有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设置在上盖33的两端,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锁定风扇单元60,用户还可以通过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将电动工具、照明装置、充电器、存储箱31、适配器、能源装置、铣削工作台等锁定在上盖33上。这里的上盖33并不单独指代是存储箱31的上盖33,也可以是指锁定在存储箱31上的置物箱311或者存放箱312的上盖33,因第一卡扣组件41与第三卡扣组件46的结构、原理相似,在此对第三卡扣组件46的锁定方式与操作方法不再详细赘述,其中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卡扣组件41与第三卡扣组件46组合锁定电动工具、照明装置、存储箱31、充电器、能源装置、适配器、铣削工作台的结构就是上述所称的互锁装置40。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方式,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的具体结构可以不一样,为了便于与上述第一卡扣组件41区别,在此称之为第二卡扣组件45,第一卡扣组件41与第二卡扣组件45配合用于锁定风扇单元60,即第一卡扣组件41与第二卡扣组件45分别锁定风扇单元60的一端。
如图25、图26所示,第一卡扣组件41与第二卡扣组件45在沿上盖33延伸方向上的距离定义为第一距离W1。上盖33在沿其延伸方向上的长度定义为第二距离W2,第一距离W1占第二距离W2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等于1。第一卡扣组件41设置在上盖的端部,第二卡扣组件45与第一卡扣组件41之间的距离占上盖33长度的比值设置在上述范围内,也就是说,第二卡扣组件45可以设置在上盖33的中间、端部以及多个位置处。作为一种实施方式,可以在上盖上设置多个不同距离的卡扣组件,这样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工具的尺寸等选择不同不同距离的卡扣组件,进而方便用户的操作。
第二卡扣组件45包括止动件452和转动件451。转动件451连接至存储箱31的上盖33,且转动件451能够相对于上盖33转动。止动件452与风扇单元60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风扇单元60与止动件452一体成型,即止动件452为风扇单元60的一部分。止动件452和定位件43均位于风扇单元60上,且邻近接触面61设置。当然可以理解的,用户也可以通过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二卡扣组件45将电动工具、照明装置、充电器、存储箱31、适配器、能源装置、铣削工作台等锁定在上盖33上,其原理、结构、操作方式与风扇单元60的一致。第一卡扣组件41与第二卡扣组件45配合锁定风扇单元60,转动件451能够相对于上盖33转动,即转动件451具有一个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用户可以拨动转动件451来实现打开状态和关闭状态的切换。当转动件451处于关闭状态时,转动件451与低于上盖33的表面或者是与上盖33的表面齐平。当转动件451处于打开状态时,转动件451至少部分高于上盖33的表面。
风扇单元60完全锁定在上盖33上时,转动件451处于打开状态,第一卡扣件42处于第二位置。将风扇单元60锁定至上盖33,用户需将转动件451拨动至打开状态后,将风扇单元60上止动件452的一侧倾斜向下抵持在转动件451上,此时风扇单元60上定位件43的一侧倾斜向上抬起,待止动件452与转动件451抵持到位后,用户可以松手,风扇单元60可以利用其自身的重力,使第一卡扣件42与定位件43互锁。风扇单元60从上盖33上解锁,只需拨动第一卡扣件42,使第一卡扣件42处于第一位置时,就可以将风扇单元60从上盖33上移除。
请一并参考图49、图50,止动件45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抵持部4521、第二抵持部4522,以及设置在第一抵持部4521和第二抵持部4522中间的第三抵持部4523,第一抵持部4521、第二抵持部4522与第三抵持部452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一抵持部4521、第二抵持部4522设置在第三抵持部4523的两侧,且第一抵持部4521与第二抵持部4522至少部分高于第三抵持部4523,即第一抵持部4521、第三抵持部4523与第二抵持部4522三者之间形成一个凹陷的槽。转动件451包括相对设置在第一限位部4511、第二限位部4512,以及设置在第一限位部4511和第二限位部4512之间的第三限位部4513,第一限位部4511、第二限位部4512与第三限位部451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一限位部4511、第二限位部4512设置在第三限位部4513的两侧,且第三限位部4513至少部分凸出于上盖33的上表面,即第一限位部4511、第三限位部4513、第二限位部4512与至少部分上盖33四者之间形成一个半包围的槽,这样止动件452与转动件451接触时,两者能相互抵持。风扇单元60锁定在上盖33上时,转动件451的至少部分位于止动件452形成的槽内,同时转动件451对止动件452形成限位,避免风扇单元60在遇到外力产生晃动时,出现脱离上盖33的情况。
在本申请中,转动件451至第一卡扣件42在沿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小于上盖33在沿左右方向上的距离,也可以理解为,转动件451设置在上盖33的两端之间的区域。这样可以在上盖33的两端设置卡扣组件,即在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之间设置第二卡扣组件45,当然可以设置与第二卡扣组件45结构相同的第四卡扣组件,同样第四卡扣组件设置在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之间,这样第一卡扣组件41与第二卡扣组件45配合用于锁定,第三卡扣组件46与第四卡扣组件配合用于锁定,同时第一卡扣组件41和第三卡扣组件46配合,也可以用于锁定。上述设置,用户可以根据需求在上盖33上锁定电动工具、照明装置、充电器、存储箱31、适配器、能源装置、铣削工作台等。
进一步地,转动件451至第一卡扣件42在沿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占上盖33在沿左右方向上的距离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等于0.6,即转动件451至第一卡扣件42在沿左右方向上的距离大致占据上盖33的一半,这样设置,使整体布局合理。
如图31至图42所示,上盖33枢转连接到存储箱31的箱体32。即上盖33能够相对于存储箱31箱体32转动,上盖33在转动的过程中至少存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当上盖33处于打开位置时,存储箱31的箱体32处于敞开的状态,当上盖33处于关闭位置时,存储箱31的箱体32处于封闭的状态。而当上盖33处于打开位置时,用户可以看到存储箱31内部的情况,并且可以将物品存放在存储箱31内,或者是从存储箱31中取出物品。
工具箱系统100还包括内插组件70,内插组件70用于连接物品。内插组件70可拆卸式固定连接至存储箱31内。内插组件70包括连接件71和内插件72,连接件71上能够可拆卸式安装至少一个内插件72。内插件72可以为多个,内插件72包括充电器插件73、电池包插件74、工具袋插件、工具插件、附件插件、及工具附件盒插件75的一种或组合,即内插件72用于连接充电器、电池包、工具袋、工具、附件以及工具附件盒。连接件71与存储箱3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
作为一种可实施的方式,连接件71与存储箱3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内插件72与连接件71为可拆卸式固定连接,内插件72包括接入部721和接出部722,接出部722能可拆卸的连接上述充电器、附件、工具附件盒、工具袋、工具以及电池包,接出部722用于与连接件71配合。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连接件71与存储箱31一体成型,即连接件71是由存储箱31构成的。这样,内插件72可以直接固定在存储箱31上。在本申请中,连接件71与存储箱31可拆卸式固定连接,需要说明的是,下文描述的结构内容同样适用于连接件71与存储箱31一体成型。内插组件70还包括紧固件53,通过紧固件53将连接件71固定连接至存储箱31上,紧固件53可以是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同样,也可以通过紧固件53将内插件72固定连接至连接件71上,也就是说,内插组件70中包括多个紧固件53。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内插件72与充电器、电池包、工具袋、工具、附件以及工具附件盒一体成型,即可以理解为充电器、电池包、工具袋、工具、附件以及工具附件盒上直接形成有用于与连接件71配合的接出部722,这样用户可以不用单独安装一个零件,就可以直接将充电器、电池包、工具袋、工具、附件以及工具附件盒直接固定在连接件71上。
连接件71固定安装至存储箱31的上盖33上,连接件71包括适配部711,适配部711用于与内插件72的接入部721配合,以实现将内插件72可拆卸式的固定在连接件71上。连接件71上的可以设置有多个适配部711,即连接件71上可以至少安装一个内插件72,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71上可以安装多个内插件72。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连接件71也可以固定连接在存储箱31的侧壁上,即在侧壁上固定连接连接件71,同样连接件71上也可以至少安装一个内插件72。
如前文所述,内插件72包括充电器插件73,充电器插件73具有第一连接状态731和第二连接状态732,当充电器插件73处于第一连接状态731时,充电器插件73上能够连接第一类充电器,当充电器插件73处于第二连接状态732时,充电器插件73上能够连接第二充电器,第一类充电器与第二类充电器是不同大小的充电器。也就是说,充电器插件73处于不同状态时,充电器插件73能够安装不同种类的充电器。工具箱系统100内具有多个种类的电动工具,势必会存在不同类型、不同容量的电池包,这样就会需要准备不同类型的充电器来给不同种类的电池包充电,通过设置这种具有多种状态的充电器插件73,来安装不同种类的充电器,避免设置多个不同种类的充电器插件73,简化了结构。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充电器可以同时给多个电池包充电。
充电器插件73上设置有卡接端,卡接端用于连接充电器。具体的,充电器插件73上设有第一卡接端7331和第二卡接端7341,第一卡接端7331和第二卡接端7341配合用于固定充电器。当充电器插件73处于第一连接状态731时,第一卡接端7331和第二卡接端7341之间具有第一长度,当充电器插件73处于第二连接状态732时,第一卡接端7331和第二卡接端7341之间具有第二长度,其中第一长度大于第二长度,即当充电器插件73处于不同状态时,充电器插件73能够安装不同大小的充电器。处于不同状态的充电器插件73均能够安装在连接件71上,也就是说,连接件71上可以同时安装不同大小充电器。安装在连接件71上的充电器,均能够给工具箱系统100中的电池包充电。
充电器插件73包括第一充电器插件733和第二充电器插件734,第一充电器插件733和第二充电器插件734能够相对运动,以此实现充电器插件73在第一连接状态731和第二连接状态732的切换。在本实施例中,充电器插件73通过螺钉安装至连接件71上,即紧固件53具体可以为螺钉。第一充电器插件733和第二充电器插件734上的接入部721具体为螺钉孔,第一充电器插件733和第二充电器插件734上设置有多个限位孔,用户将螺钉穿过限位孔,以此将充电器插件73固定在连接件71上。对于充电器插件73不同状态的切换,用户根据需求调整充电器插件73的状态,然后将调整好状态的充电器插件73固定连接至连接件71上。
第一充电器插件733和第二充电器插件734上均设有卡接端,具体的,第一充电器插件733上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形有第一卡接端7331,同样,第二充电器插件734上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有第二卡接端7341,即第一卡接端7331随第一充电器插件733运动,同样第二卡接端7341随第二充电器插件734运动,这样,用户切换状态的时候只要将驱动第一充电器插件733或者第二充电器插件734就可以实现充电器插件73状态切换。具体的,第一充电器插件733上形成有导向槽7332,用于引导第二充电器插件734沿第一滑动方向运动,第二充电器插件734上形成有滑动部7342,滑动部7342在被驱动的情况下能够在导向槽7332内滑动。导向槽7332在滑动部7342滑动的路径上设有第一阻挡部7333和第二阻挡部7334,滑动部7342上设有抵接部7343,抵接部7343与上述的第一阻挡部7333和第二阻挡部7334配合。当第一阻挡部7333与抵接部7343配合时,充电器插件73保持在第二连接状态732,且第一阻挡部7333也用于使第一充电器插件733和第二充电器插件734保持连接,避免两者脱离,当第二阻挡部7334与抵接部7343配合时,充电器插件73保持在第一连接状态731。具体的,第一阻挡部7333和第二阻挡部7334与第一充电器插件733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一阻挡部7333与第二阻挡部7334均为基本垂直于第一充电器插件733的凸起,第一阻挡部7333上设有第一阻挡面7335,第二阻挡部7334上设有第二阻挡面7336,当抵接部7343与第一阻挡面7335接触时,充电器插件73处于第二连接状态732,当第二阻挡面7336与抵接部7343接触时,充电器插件73处于第一连接状态731。
第一充电器插件733还包括弹性按钮7337,用户可以驱动弹性按钮7337。具体的,当充电器插件73处于第二连接状态732时,用户可以按压弹性按钮7337,抵接部7343脱离第一阻挡面7335,同时用户可以握持第二充电器插件734并向外拉出,抵接部7343脱离第一阻挡部7333,向第二阻挡部7334移动,直至抵接部7343与第二阻挡面7336接触,使充电器插件73处于第一连接状态731,以此完成充电器插件73从第二连接状态732向第一连接状态731的切换。当用户需要将充电器插件73切换至第二连接状态732时,只需将第二充电器插件734箱内推进,直至抵接部7343与第一阻挡面7335接触。
对于不同状态的充电器插件73的安装方式,一种实施方式为,用户将充电器插件73调节至不同的状态,然后用螺钉将充电器插件73固定安装至连接件71上,当然也可以直接将充电器插件73固定安装至上盖33或者侧壁上。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用户可以将充电器插件73固定至连接件71、上盖33或者是侧壁上,当需要连接充电器时,用户可以根据需求调节充电器插件73的状态,以此来适配不同的充电器。
内插件72还包括工具附件盒插件75,工具附件盒插件75与工具附件盒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在本实施例中,工具附件盒插件75与工具附件盒为一体成型。工具附件盒上与适配部711其中之一设置有内嵌槽,其中另一个设置柔性件,柔性件能插设于内嵌槽,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固定。如图31、图32、图43、图44、图47和图48所示,内插件72还包括电池包插件74,在本申请中,电池包插件74与上述的电池包挂件521为同一结构,即可以理解为,上述的电池包挂件521也可以固定设置在存储箱31内,即关于电池包挂件521的结构描述均使用于电池包插件74,在此不再描述,以下描述电池包插件74的其他结构。
请一并参考图2,工具箱系统100还包括电池包安装部76,电池包安装部76用于可拆卸连接电池包插件74。电池包安装部76可以是在容纳腔310外,也可以设置在容纳腔310内,即可以理解为,电池包插件74即可以安装在容纳腔310外,也可以安装在容纳腔310内。
电池包安装部包括定位装置80,定位装置80用于可拆卸式固定电池包插件74。定位装置用于引导电池包插件74沿第一引导方向105可拆卸连接至容纳腔310内。在本实施例中,定位装置80用于导向电池包插件74沿上下方向可拆卸式固定至容纳腔310内,定位装置80包括第一定位组件81和第二定位组件82,第一定位组件81和第二定位组件82相互配合用于固定电池包插件74,在无外力驱动的情况下,第一定位组件81限制电池包插件74向下移动,第二定位组件82限制电池包插件74向上移动。这样设置,当工具箱系统100在移动和搬运的过程中,安装在容纳腔310内的电池包插件74不会晃动,从而避免安装在电池包插件74上的电池包因晃动而掉落损坏的情况,保证了电池包插件74在容纳腔310内连接的稳定性。
电池包插件74可以安装在存储箱31任意一个侧壁上,也可以安装在多个侧壁或者是上盖上。在此为了描述清楚,将以存储箱31的右侧壁326为例进行详细描述,即电池包插件74安装在右侧壁326上。
第一定位组件81至少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第一连接端811和第二连接端812,第一连接端811和第二连接端812其中一个与右侧壁326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其中另一个与电池包插件74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定性,第一定位组件81设置两对相对配合的连接端,两对连接端的结构一致,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在此只对其中一对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定位组件81还包括支撑元件813,支撑元件813固定连接至右侧壁326上,支撑元件813与第一连接端811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第一连接端811形成有支承槽8111,电池包插件74连接第二连接端812,第二连接端812向外弯折成悬挂部8121,支撑槽的宽度大于悬挂部8121的宽度,悬挂部8121可以悬挂至支承槽8111内,支承槽8111的长度方向沿上下方向延伸,用于引导悬挂部8121沿第一引导方向105运动。用户可以将电池包插件74的悬挂部8121沿上下方向插入支承槽8111,当支撑槽的顶面与悬挂部8121的地面接触时,悬挂部8121停止向下移动,以此使电池包插件74在容纳腔310内实现初步固定。
作为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定位组件82至少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端821和第二定位端822,第一定位端821和第二定位端822其中一个设置在右侧壁326上,其中另一个设置在电池包插件74上。同样为了保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定位组件82设置两对相对配合的定位端,两对定位端的结构一致,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在此只对其中一对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定位端821设置在支撑元件813上,第二定位端822设置在电池包插件74上,当悬挂部8121连接至支承槽8111上时,第一定位端821与第二定位端822接触,并且第一定位端821限制电池包插件74向上运动。第一定位端821由支撑元件813形成,第二定位端822由电池包插件74形成,具体的,第一定位端821为支撑元件813形成的弹性凸起823,第二定位端822为电池包插件74的上表面824,当悬挂部8121连接至支承槽8111上时,弹性凸起823抵持在电池包插件74的上表面824,以此限制电池包插件74向上运动。当用户想向上提起电池包插件74时,只需克服弹性凸起823的抵持力,继续向上提起,就可以将电池包插件74从右侧壁326上移除。同样,用户想将电池包插件74安装至右侧壁326上时,需要给弹性凸起823施加一个力,使其发生形变,待电池包插件74安装到位时,弹性凸起823恢复,使弹性凸起823正好抵持在上表面824上。
如图43、图47所示,作为另一种实施方式,第二定位组件281至少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端和第二定位端283,第一定位端和第二定位端283其中一个设置在右侧壁上,其中另一个设置在电池包插件上。同样为了保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定位组件281设置两对相对配合的定位端,两对定位端的结构一致,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在此只对其中一对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定位端与第二定位端283其中之一与上盖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其中另一个与电池包插件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当上盖处于关闭位置时,第一定位端与第二定位端283抵持,并且限制电池包插件向上运动,保证电池包插件连接的稳定性。具体的,上盖上设置有弹性凸起284,当上盖转动至关闭位置时,弹性凸起284抵持在电池包插件的上表面上,以此限制电池包插件向上运动,这样当工具箱系统在搬运和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因晃动而使电池包插件脱落。将上盖转动至打开位置时,弹性凸起284就会与电池包插件上表面脱离,这样用户就可以很方便的将电池包插件从右侧壁上拆卸下来。
如图44、图48所示,作为其他实施方式,第二定位组件381至少包括一对相互配合的第一定位端和第二定位端383,第一定位端和第二定位端383其中一个设置在右侧壁上,其中另一个设置在电池包插件上。同样为了保持连接的稳定性,第二定位组件381设置两对相对配合的定位端,两对定位端的结构一致,为了避免重复说明,在此只对其中一对为例进行说明。第一定位端与右侧壁相邻的侧壁固定连接,第二定位端383与电池包插件固定连接或者一体成型。进一步地,第一定位端设置在后侧壁上,第二定位端383设置在电池包插件上,具体的,第一定位端上连接有第一卡扣部,卡扣部与后侧壁能够相对运动,第二定位端383上连接有第二卡扣部,当支撑槽的顶面与悬挂部的地面接触时,用户驱动第一卡扣部,使其与电池包插件上的第二卡扣部卡接,以此限制电池包插件向上运动,这样当工具箱系统在搬运和运输的过程中,不会因晃动而使电池包插件脱落。当用户需要拆卸下电池包插件时,只需拨动第一卡扣部,使其与第二卡扣部脱离即可。为了保证连接的稳定性,一般也会在后侧壁上设置同样结构的第一定位端382和第二定位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工具箱系统,包括:
存储箱,具有容纳腔;
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具箱系统还包括:
内插组件,设置在所述存储箱内,所述内插组件用于连接物品;
所述内插组件包括,内插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与所述存储箱连接,所述连接件上能够可拆卸式安装至少一个所述内插件;
所述内插件包括能够可拆卸连接物品的接出部,和与所述连接件的适配部配合的接入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插组件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接入部,将所述内插件固定至连接件的适配部上,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插销、铆钉以及活动卡扣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箱包括,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相对设置且基本封闭多个所述侧壁的底壁和上盖,多个所述侧壁、底壁与上盖围绕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至所述上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存储箱包括,基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多个侧壁,相对设置且基本封闭多个所述侧壁的底壁和上盖,多个所述侧壁、底壁与上盖围绕形成所述容纳腔;
所述连接件固定连接至所述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插件由所述物品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插件为多个,所述内插件包括电池包插件、充电器插件及工具附件盒的一种或组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适配部有多个,多个内插件可独立的安装到不同的适配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工具附件盒与所述适配部其中之一设置有内嵌槽,其中另一个设置柔性件,所述柔性件能插设于所述内嵌槽。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器插件至少具有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二连接状态,当所述充电器挂件处所述第一连接状态时,所述充电器挂件安装第一类充电器;当所述充电器挂件处所述第二连接状态时,所述充电器挂件安装第二类充电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工具箱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器插件形成有数个限位孔,螺钉穿过所述限位孔将所述充电器插件固定至所述适配部上。
CN202221187401.9U 2022-03-31 2022-05-17 工具箱系统 Active CN217453867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741002 2022-03-31
CN2022207410026 2022-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7453867U true CN217453867U (zh) 2022-09-20

Family

ID=83275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1187401.9U Active CN217453867U (zh) 2022-03-31 2022-05-17 工具箱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74538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165036A1 (en) Storage Device System
US8936258B2 (en) Rolling container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storage units
CN215968664U (zh) 工具储存系统
WO2023273787A1 (zh) 工具箱系统
US20160046309A1 (en) Rolling container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storage units
JP2019515843A (ja) 迅速交換可能なシートアセンブリもしくはバッテリアセンブリ及び自動車両、特にスクーター
US20220177191A1 (en) Module articulation system
CN117886000A (zh) 实用组件和联接机构
EP3988251A1 (en) Storage system
GB2431433A (en) Fastening between electric tool and battery pack
GB2171675A (en) Accessory box
CN217751355U (zh) 工具箱系统
US20230100084A1 (en) Accessory mount system for use with elevated work platforms
WO2024078352A1 (zh) 适用于存储箱的支架台
CN217453867U (zh) 工具箱系统
US6415881B1 (en) Retaining device of scooter battery set
CN115070704A (zh) 工具手柄
CN218641454U (zh) 适用于存储箱的支架台
CN116922339A (zh) 工具箱系统
CN116922337A (zh) 工具箱系统
CN116922340A (zh) 工具箱系统
CN116922338A (zh) 工具箱系统
CA2714163C (en) Rolling container assembly with adjustable storage units
JP3916962B2 (ja) 電動工具の収納ケース
CN221179620U (zh) 一种便于收纳物品箱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