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735519U - 容器组合及容器 - Google Patents

容器组合及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735519U
CN216735519U CN202122090469.7U CN202122090469U CN216735519U CN 216735519 U CN216735519 U CN 216735519U CN 202122090469 U CN202122090469 U CN 202122090469U CN 216735519 U CN216735519 U CN 21673551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iner
connecting element
arm
assembly
box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04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Dake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Dake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Dake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Dake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04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735519U/zh
Priority to EP22153473.8A priority patent/EP4122649A1/en
Priority to US17/680,756 priority patent/US20230027343A1/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73551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73551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igid Containers With Two Or More Constituent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容器组合及容器,容器组合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的第一容器及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容器具有第二表面,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组装时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配接,第一容器包括箱体及保持于箱体的连接元件,连接元件包括悬空设置于第一表面的第一臂及第二臂,第二容器包括设置于第二表面的第一卡扣元件及第二卡扣元件,第一卡扣元件配置为与第一臂配合,第二卡扣元件配置为与第二臂配合,实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组装;连接元件还包括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桥接部,桥接部配置为供用户握持。通过连接元件与卡扣元件的配合,实现两个以上的容器的稳定组装;此外连接元件的桥接部可作为容器的提手,便于搬运。

Description

容器组合及容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物品收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容器组合及容器。
背景技术
容器组合是一种由多个容器组装形成的储存工具,常见的有旅行箱、工具箱、整理器、电缆存储器等。以组合式工具箱为例,主要用于存储各种手动工具、电动工具等物品。组合式工具箱不仅存储方便,而且容易管理和携带,是工具使用者的存放和运输工具的主要方式。现有的组合式工具箱的各工具箱模块主要依靠箱体本身的锁扣结构进行结合,倘若单个模块的重量过大,容易导致的锁扣结构的损坏。此外,锁扣结构与工具箱模块的箱体是一体成型的,因而模具较为复杂,进而导致模具设计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低成本、强度高且便于搬运的容器组合及容器。
具体而言,本申请提供一种容器组合,包括第一容器及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所述第一容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容器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组装时,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配接,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箱体及保持于箱体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包括悬空设置于第一表面的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二容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卡扣元件及第二卡扣元件,所述第一卡扣元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臂配合,所述第二卡扣元件配置为与所述第二臂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组装;所述连接元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桥接部,所述桥接部配置为供用户握持。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桥接部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连接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桥接部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外。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臂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所述第一容器沿所述第一方向组装于所述第二容器。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具有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三空间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容器包括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三空间之间的突肋;
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突肋内且由所述突肋支撑;所述第二连接元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突肋内且由所述突肋支撑。
进一步的,所述箱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内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对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或第二臂进行支撑;
所述凸起部设有沿第二方向贯穿的凹槽,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及第二臂穿过所述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凸起部具有面向所述桥接部的侧表面,所述连接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臂的自由末端与桥接部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元件及第二连接元件均呈匚形,且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开口面向第二连接元件的开口。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元件由金属材料制成,且连接元件的横截面积为12~200mm2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器包括锁扣组件,所述第二容器包括贯穿第二表面的锁扣槽,所述锁扣组件配置为与锁扣槽配合,实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定位,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的组装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连接元件的延伸方向;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及第二臂与所述第一卡扣元件及第二开口元件配合,实现第三方向的定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容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容器包括箱体、与箱体相连的卡扣元件及保持于箱体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设于第一表面,所述卡扣元件设于第二表面,所述连接元件包括悬空设置于第一表面的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容器的第一臂、第二臂与另一容器的卡扣元件配合,实现两个容器的组装;所述连接元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桥接部,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桥接部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连接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桥接部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外。
通过一个容器的连接元件的多个臂与另一个容器的卡扣元件的配合,实现两个以上的容器的稳定组装,从而便于容器组件的存储或运输;此外连接元件的桥接部可作为容器的提手,便于搬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容器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容器的侧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容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所示的容器的锁扣组件的立体分解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容器正视示意图,其中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处于自由状态。
图6是图1所示的容器正视示意图,其中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处于最大变形状态。
图7是本申请容器组合的侧视示意图,其中两个容器未进行组装。
图8是图7所示的容器组合的侧视示意图,其中两个容器开始组装。
图9是图7所示的容器组合的侧视示意图,其中两个容器完成组装。
图10是图9所示的容器组合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11是图9所示的容器组合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容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连接元件处于第一位置。
图13是图12所示的容器的俯视示意图,其中连接元件处于第二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例。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在本申请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提供一种容器组合及容器,容器组合包括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的第一容器及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容器具有第二表面,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组装时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配接,第一容器包括箱体及保持于箱体的连接元件,连接元件包括悬空设置于第一表面的第一臂及第二臂,第二容器包括设置于第二表面的第一卡扣元件及第二卡扣元件,第一卡扣元件配置为与第一臂配合,第二卡扣元件配置为与第二臂配合,实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组装;连接元件还包括连接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桥接部,桥接部配置为供用户握持。
请结合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容器100包括箱体1、保持于所述箱体1的连接元件2、与所述箱体相连的卡扣元件3、锁定组件4及手柄7。所述箱体1包括底座12及可枢转地连接于底座12的上盖11,所述上盖11与底座12围成存储空间,上盖11的开合实现存储空间的打开和关闭,存储空间用于存放物品,例如工具、零件等物品。所述手柄7可转动地安装于底座12,在不使用时可转动至底座12的内凹区域。
所述上盖11与底座12通过容器100的搭扣组件6来实现,所述搭扣组件6包括安装部61及可旋转地组装于安装部61的翻转部62,安装部61固定于底座12。翻转部62套于上盖11的卡扣槽时,实现上盖11与底座12的锁定;翻转部62与上盖11的卡扣槽脱离时,解除上盖11与底座12的锁定。上盖11与底座12闭合后,两者之间的缝隙通过密封环8来封闭,从而使得存储空间达到一定的防水等级。
所述箱体1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表面101、第二表面102及自第一表面凹陷形成的空间110,所述第一表面101为上盖11的上表面,所述第二表面102为底座12的下表面。其中,“上”和“下”是以箱体水平放置时来定义的。所述连接元件2包括悬空设置于所述空间110内的臂21,所述卡扣元件3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102;所述连接元件的臂21配置为与另一容器的卡扣元件配合,所述卡扣元件2配置为与又一容器的臂21配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只要保证臂21悬空于第一表面即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01及第二表面102可以是箱体的侧面。
可选的,所述连接元件2在箱体成型后组装于箱体。连接元件需承受整个容器的重量,因此强度要求加高,本实施例中优选铝、钢等金属材质,连接元件的径向尺寸为5mm,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元件的径向尺寸为2~8mm,横截面积为12~200mm2。当然,只要强度(例如连接元件能够承受的总质量为50kg)得到保证,尺寸可以不作限制。为了提升抗氧化性和抗腐蚀性,可在连接元件的表面形成镀层,例如铬镀层。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元件可以在箱体成型时与其连接。
本实施例中,所述上盖11具有沿第一方向X排列的多个空间110,所述容器的卡扣元件3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卡扣元件3沿第一方向X 排列,每个连接元件2的臂21对应设置于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多个空间 110内,且用于与另一容器对应的卡扣元件配合。
在所述连接元件2的延伸方向上,即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所述上盖11也具有多个空间110,所述连接元件2的数量为多个且多个连接元件2沿第二方向Y排列,每个连接元件2的臂21对应设置于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多个空间110内,且用于与另一容器对应的卡扣元件配合。
在其他实施例中,一个连接元件可以包括多个臂,例如图3所示的两个沿第二方向Y排列的两个连接元件一体连接。
所述空间110包括底面1100及与底面相连的第一侧面1101、第二侧面1102、第三侧面1103及第四侧面1104,所述第一侧面1101、第二侧面1102、第三侧面1103及第四侧面1104与所述底面1100所成的角度均为钝角,所述底面1100、第一侧面1101、第二侧面1102 平行于所述两个容器的安装方向(即第一方向X),所述第三侧面1103、第四侧面1104平行于所述连接元件的延伸方向(即第二方向Y),且所述第三侧面1103及第四侧面1104沿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安装方向(即第一方向X)排列。所述各侧面用于在两个容器组装或拆卸时起到导引作用。当然相邻侧面之间还可以设置连接面,如图3所示。
可选的,所述臂21到所述第三侧面1103的距离大于所述第四侧面1104的距离,从而保证卡扣元件3在空间110内具有足够的行程,即一个容器安装到另一容器时具有较大的行程,从而允许安装方向大致平行于第一表面101。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元件2的截面为圆柱形,其可转动地保持于所述箱体1(或上盖11),从而使得另一容器的卡扣元件与其配合时产生的滑动摩擦力可转化为滚动摩擦力,有利于降低用户组装时施加的操作力,进而提升用户体验。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元件的截面还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等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需要注意的是,连接元件
理论上,空间110、臂21及卡扣元件3的数量越多,分布得越密集,两个容器的结合越可靠,当然,空间110的总面积过大,可能会影响上盖的强度。优选的,多个所述空间的横截面积之和与所述箱体的横截面积的比值不小于40%且不大于80%,所述空间110的横截面及箱体1的横截面均平行于第一方向X及第二方向Y,而垂直于第三方向Y。
所述箱体1(上盖11)包括位于第二方向Y上相邻的两个空间110 之间的突肋111及位于空间110外侧的第一限位部113、第二限位部 1114,所述连接元件2部分容纳于所述突肋111及限位部113,且由所述突肋111及限位部113支撑。具体来说,突肋111及限位部113分别设有供连接元件2穿设的通孔。优选的,通孔内可设置结构强度较大的套筒,使得连接元件对突肋的作用力受到套筒的缓冲,避免突肋受力过大而损坏。
所述箱体1(或上盖11)还包括位于所述空间110内的凸起部112,所述凸起部112对所述连接元件进行支撑,尤其是在多个容器堆叠时,臂需要承受上层容器及容器内物品的重量而发生变形,凸起部112可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优选的,所述突起部设有沿第二方向Y贯穿的凹槽1120,所述连接元件2部分容纳于所述凹槽1120,凹槽1120的侧面可限制所述凸起部在第一方向X上的变形。
通过所述连接元件2的臂21与所述卡扣元件3配合,实现两个容器在第三方向Z上的定位,第三方向Z垂直于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 Y;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的定位则通过锁定组件4来实现。
请结合图4至图6,所述锁定组件4包括锁扣件41及驱动锁扣件 41进行状态切换的解锁件42,所述锁扣件41包括固定于底座12的固定部411及与固定部相连的锁扣部412,所述锁扣部412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弹臂4121及第二弹臂4122,所述解锁件42配置为驱动所述第一弹臂4121及第二弹臂4122发生弹性变形而相互靠近,以使锁扣件41(或者说第一弹臂及第二弹臂)自锁定状态向解锁状态切换。
具体来说,所述解锁件42可滑动地安装于所述底座12,其包括操作部421及驱动部422,所述操作部421具有内凹形成的操作区域 4210,所述驱动部422包括驱动面4220,所述第一弹臂4121包括第一受力面4123,第二弹臂4122包括第二受力面4124。第一弹臂4121 和第二弹臂4122处于自由状态时,所述第一受力面4123、第二受力面4124与所述驱动面4220斜交,从而使得驱动部422在运动时能够驱动第一弹臂4121及第二弹臂4122相向运动而靠拢,当第一弹臂 4121及第二弹臂4122到达最大变形位置时(图6),锁扣件的末端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的d1;当第一弹臂4121及第二弹臂4122处于自由状态时(图5),锁扣件的末端在第二方向上的尺寸为的d2;容易理解的是d1<d2。第一弹臂4121及第二弹臂4122的弹力用于自身恢复原状。锁扣件41及解锁件42均采用塑料材质制成,无需使用金属弹簧,因而不会因金属弹簧被氧化而导致锁定组件4失效。
所述容器1还包括形成于上盖11的锁定槽113及导引槽114,所述锁定槽113和导引槽114通过开口1130连通,所述开口1130在第二方向Y上的尺寸大于等于d1而小于d2。所述导引槽114大致呈梯形,锁定槽113大致呈矩形。当一个容器与另一个容器组装时,一个容器的锁扣件首先进入另一容器的导引槽114并发生变形,接着通过开口1130进入锁定槽113,进入锁定槽113后第一弹臂4121和第二弹臂4122恢复原状并被锁定槽113的锁定面1131限制,锁定面1131 背向所述导引槽114且平行于第二方向Y。所述锁定面1131自所述开口向两侧延伸且垂直于所述开口1130。
可选的,所述解锁件42以可沿第三方向Z滑动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底座12,所述受力面412相对所述第三方向Z倾斜。而用户将两个容器拆卸下来时,也需要首先将上方的容器略向上(沿第三方向Z)抬起,因此用户在用一个手指操作解锁件的同时,可通过其他手指抬起上方的容器,亦即只需单手的一个连贯动作即可解除两个容器的组装,简化了用户的操作步骤。另一方面,在两个容器进行组装时,第一弹臂4121及第二弹臂4122受导引区域1131导引而变形,也无需用户驱动。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容器组合。请结合图7至图11,其包括第一容器100A及第二容器100B,第一容器100A及第二容器100B 的结构与前述容器100的结构大致相同。第一容器100A与第二容器 100B沿第一方向X组装,第一容器100A的第二表面102A与第二容器100B的第一表面101B配接,其中,第一容器100A的卡扣元件3A 与第二容器的100B的连接元件2B(的臂)配合,实现纵向(即第三方向Z)上的定位;同时第一容器100A的锁扣组件4A与第二容器100B 的锁定槽配合,实现横向上的定位,横向包含垂直于纵向的第一方向 X及第二方向Y。第一容器100A的连接元件2A用于与第三个容器的卡扣元件(未图示)配合,第二容器100B的卡扣元件3B用于与第四容器的连接元件(未图示)配合。第三容器及第四容器的结构与上述容器100大致相同。
请结合图12及图13,在另一实施例中,容器组合的各个容器包括箱体1、与箱体相连的至少两个卡扣元件4及保持于箱体的连接元件2,所述连接元件2设于箱体的第一表面101,所述卡扣元件4设于箱体的第二表面102,所述连接元件2包括悬空设置于第一表面101的第一臂21及第二臂22,所述容器的第一臂21、第二臂22与分别另一容器的两个卡扣元件配合,从而实现两个容器的组装。
所述连接元件2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元件2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桥接部23在所述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箱体1,从而避免桥接部占据箱体以外的空间;所述连接元件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桥接部23在第一表面10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箱体1外,也就是说,连接元件2位于第二位置时,桥接部突出在箱体1外侧,从而允许用户握持,便于用户搬起容器。本实施例中,连接元件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桥接部23正好供用户握持而使整个容器能够保持水平状态被提起,尤其当容器内的物品不宜被直立或倾倒时。
容器组合的多个容器沿第一方向X组装,从而形成容器组合,所述箱体1包括沿第一空间110a、第二空间110b、第三空间110c及第四空间110d。所述第一空间110a与第二空间110b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三空间110c与第四空间110d沿第一方向X排列;第一空间110a 与第三空间110c沿第二方向Y排列,第二空间110b与第四空间110d 沿第二方向Y排列。第一杆状元件21a的第一臂21位于所述第一空间110a内,所述第二臂22位于第二空间110b内;第二杆状元件21b 的第一臂21位于所述第一空间110c内,所述第二臂22位于第二空间 110d内。多个突起112分别设于对应的空间内,用于对第一杆状元件的第一臂、第二臂及第二杆状元件的第一臂、第二臂进行支撑。所述凸起部设有沿第二方向贯穿的凹槽,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或第二臂穿过所述凹槽。
所述连接元件2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21和第二臂22的桥接部 23,从而使得连接元件整体呈匚形。本实施例中,所述桥接部23沿直线延伸且垂直于所述第一臂21及第二臂22,在其他实施例中,桥接部23还可以沿曲线延伸,例如圆弧形、折线等。
本实施例与前述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增设了桥接部23,第一臂相当于图1的一个连接元件的臂,第二臂相当于另一个连接元件的臂,其他结构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大致相同,多个容器进行组装的结构及过程也大致相同,对于相同的结构不再一一赘述。对应的,每个箱体的连接元件的数量为两个,即第一连接元件2a及第二连接元件2b。第一连接元件2a的开口面向第二连接元件2b的开口。所述第一连接元件2a部分收容于所述突肋111内且由所述突肋111支撑;所述第二连接元件2b部分收容于所述突肋111内且由所述突肋111支撑。所述突肋111位于第一空间110A与第三空间110C之间,
所述第一空间110A内所述凸起部112对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 21进行支撑,第二空间110B内的凸起部112对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及第二臂22进行支撑,所述凸起部均设有沿第二方向贯穿的凹槽,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21或第二臂22穿过所述凹槽。
所述凸起部112A具有面向所述限位部的侧表面1120,所述连接元件2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侧表面1120位于第一臂的自由末端210 与桥接部23之间,亦即在第二位置时仍能使凸起部112与第一限位部 113对连接元件进行支撑,保证搬运的可靠性。
通过一个容器的连接元件的多个臂与另一个容器的卡扣元件的配合,实现两个以上的容器的稳定组装,从而便于容器组件的存储或运输;此外连接元件的桥接部可作为容器的提手,便于搬运。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申请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申请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容器组合,包括第一容器及第二容器,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以可拆卸的方式组装,所述第一容器具有第一表面,第二容器具有第二表面,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组装时,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配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箱体及保持于箱体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包括悬空设置于第一表面的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第二容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一卡扣元件及第二卡扣元件,所述第一卡扣元件配置为与所述第一臂配合,所述第二卡扣元件配置为与所述第二臂配合,实现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组装;
所述连接元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桥接部,所述桥接部配置为供用户握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连接元件位于第一位置时,所述桥接部在所述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箱体内;所述连接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桥接部在第一表面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箱体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沿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二臂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
所述第一容器沿所述第一方向组装于所述第二容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具有第三空间,所述第一空间与第三空间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排列,所述第一容器包括位于第一空间与第三空间之间的突肋;
所述第一容器包括第一连接元件和第二连接元件,所述第一连接元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突肋内且由所述突肋支撑;所述第二连接元件部分收容于所述突肋内且由所述突肋支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包括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及第二空间内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对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或第二臂进行支撑;
所述凸起部设有沿第二方向贯穿的凹槽,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及第二臂穿过所述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具有面向所述桥接部的侧表面,所述连接元件位于第二位置时,所述侧表面位于所述第一臂的自由末端与桥接部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元件及第二连接元件均呈匚形,且所述第一连接元件的开口面向第二连接元件的开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元件由金属材料制成,且连接元件的横截面积为12~200mm2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容器组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器包括锁扣组件,所述第二容器包括贯穿第二表面的锁扣槽,所述锁扣组件配置为与锁扣槽配合,实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定位,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一容器与第二容器的组装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所述连接元件的延伸方向;
所述连接元件的第一臂及第二臂与所述第一卡扣元件及第二开口元件配合,实现第三方向的定位,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
10.一种容器,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具有朝向相反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其特征在于,
所述容器包括箱体、与箱体相连的卡扣元件及保持于箱体的连接元件,所述连接元件设于第一表面,所述卡扣元件设于第二表面,所述连接元件包括悬空设置于第一表面的第一臂及第二臂,所述容器的第一臂、第二臂与另一容器的卡扣元件配合,实现两个容器的组装;
所述连接元件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臂和第二臂的桥接部,所述桥接部配置为供用户握持。
CN202122090469.7U 2021-07-21 2021-09-01 容器组合及容器 Active CN21673551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0469.7U CN216735519U (zh) 2021-09-01 2021-09-01 容器组合及容器
EP22153473.8A EP4122649A1 (en) 2021-07-21 2022-01-26 Container assembly and container
US17/680,756 US20230027343A1 (en) 2021-07-21 2022-02-25 Container assembly and container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0469.7U CN216735519U (zh) 2021-09-01 2021-09-01 容器组合及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735519U true CN216735519U (zh) 2022-06-14

Family

ID=819080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0469.7U Active CN216735519U (zh) 2021-07-21 2021-09-01 容器组合及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73551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33180B1 (en) A tool container assembly
US10022856B2 (en) Metal and plastic container
CN103129807B (zh) 模块化容器组件
US10384867B2 (en) Container
US20120168444A1 (en) Container with latch
US20210267368A1 (en) Storage Device
JP4325936B2 (ja) 台車
US11932046B2 (en) Clip board
CN216735519U (zh) 容器组合及容器
US20230027343A1 (en) Container assembly and container
TW200427594A (en) Container coupling metal joint
CN113650946B (zh) 容器组合及容器
CN215476403U (zh) 容器组合及容器
WO2021116870A1 (en) Stackable and nestable container
CN209939400U (zh) 容器
JP2021138419A (ja) 容器
CN214446251U (zh) 工具盒及具有该工具盒的手持工具套装
CN220263539U (zh) 一种储物箱及储物箱堆叠组件
JP6703464B2 (ja) 取手付き収納ケース
CN217751355U (zh) 工具箱系统
CN220243291U (zh) 车轮可拆装的载物车辆
CN216186917U (zh) 主储物箱、副储物箱及储物箱组
CN216995406U (zh) 模块的连接结构、储物箱及储物箱组件
CN213768640U (zh) 一种置物舱可拆卸的推车
WO2024078352A1 (zh) 适用于存储箱的支架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