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43053U -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43053U
CN220243053U CN202321980575.5U CN202321980575U CN220243053U CN 220243053 U CN220243053 U CN 220243053U CN 202321980575 U CN202321980575 U CN 202321980575U CN 220243053 U CN220243053 U CN 2202430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tton
headrest
rod
seat accord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805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源林
孙世塔
孙得玉
杨苗强
尹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chun Fusheng Li'er Automotive Seat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chun FAWSN Lear Automotive Seat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chun FAWSN Lear Automotive Seating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chun FAWSN Lear Automotive Seating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805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430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430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4305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包括与头枕固定连接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用于解锁头枕的输出杆、与外壳滑动连接并与输出杆一端接触的按钮、套装在输出杆上的用于复位的弹簧,所述输出杆包括杆体、连接杆体一端的帽体,所述帽体包括锥形部、连接锥形部底部外围的外沿,所述按钮的背面中间部位设有与所述帽体匹配的盖体部,移动所述按钮时,所述按钮推动所述输出杆运动以解锁头枕,松开所述按钮时,所述按钮依靠所述弹簧的弹力复位;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控制灵活,解锁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安装拆卸便捷,维护成本低,占用空间低,噪音低,安全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乘客对汽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对于汽车座椅头枕,乘客希望头枕能根据他们的身高对头枕位置进行调节,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满足他们对舒适性的需求。
头枕按钮反应的灵敏度,可靠性以及按钮安装的可操作性在日常生活中为人们广泛重视,传统的按钮在使用时,其按压受力位置一般与作用的解锁位置处于一条直线,按钮的按力通常垂直于头枕的运动,而这样的安装方式,通常会受到安装部空间的限制,解锁时也不方便。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对上述问题做出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按钮操作可与头枕移动方向平行,提高了用户体验。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包括与头枕固定连接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用于解锁头枕的输出杆、与外壳滑动连接并与输出杆一端接触的按钮、套装在输出杆上的用于复位的弹簧,所述输出杆包括杆体、连接杆体一端的帽体,所述帽体包括锥形部、连接锥形部底部外围的外沿,所述按钮的背面中间部位设有与所述帽体匹配的盖体部,移动所述按钮时,所述按钮推动所述输出杆运动以解锁头枕,松开所述按钮时,所述按钮依靠所述弹簧的弹力复位。
优选地,还包括与输出杆连接的连杆、与连杆卡接的钢丝。
优选地,所述外壳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头枕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外壳上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按钮依靠所述滑槽滑动。
优选地,所述按钮背面对称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滑槽卡接。
优选地,所述按钮的正面设有V形部。
优选地,所述V形部上形成有多个防滑条。
优选地,所述外壳中间部位设有容纳所述输出杆与弹簧的容纳腔。
优选地,所述容纳腔内形成有用于限位所述帽体的限位台。
优选地,所述杆体的四周纵向设有多个加强筋。
由于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按钮操作可与头枕移动方向平行,操作简单,控制灵活,解锁方便,提高了用户体验;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结构相对简单,安装拆卸便捷,维护成本低;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占用空间低,噪音低,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并且随着对本实用新型的更全面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爆炸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钮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输出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处于锁定位置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处于解锁位置的部分截面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应用实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外壳1、输出杆2、按钮3、弹簧4、连杆5、钢丝6、头枕7、第一卡扣11、滑槽12、容纳腔13、限位台131、杆体21、帽体22、加强筋211、锥形部221、外沿222、盖体部31、第二卡扣32、V形部33、防滑条331、头枕杆7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中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需要指出的是,所有附图均为示例性的表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照图1至图9,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包括外壳1、输出杆2、按钮3、弹簧4、连杆5、钢丝6,外壳1与头枕7骨架固定连接,输出杆2设置在外壳1内用于解锁头枕7,按钮3与外壳1滑动连接并与输出杆2一端接触,弹簧4套装在输出杆2上用于复位,连杆5与输出杆连接,钢丝6与连杆5、头枕杆71卡接;移动所述按钮3时,所述按钮3推动所述输出杆2以空间垂直于所述按钮3的移动方向运动来解锁头枕7,松开所述按钮3时,所述按钮3依靠所述弹簧4的弹力复位;当按钮3的移动方向与头枕7的移动方向平行设置时,通过Z方向输入进行操作按钮3,使输出杆2的输出方向仍为Y向,即解锁方向与头枕7运动方向平行,将更容易解锁和抛出头枕7;松开所述按钮3后,输出杆2在弹簧4的作用下再次被推到所述按钮3的盖体部31内部并使所述按钮3复位。
所述外壳1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卡扣11,所述第一卡扣11与头枕7骨架固定连接;所述外壳1上对称设有滑槽12,所述按钮3依靠所述滑槽12滑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槽12对称设有两对,以保证按钮3夹在所述外壳1上并沿外壳1表面滑动,同时所述按钮3滑动时也无法从所述滑槽12中脱离;所述外壳1中间部位设有容纳所述输出杆2与弹簧4的容纳腔13,所述容纳腔13内形成有用于限位所述帽体22的限位台131,弹簧4套装在输出杆2上,所述弹簧4的一端顶在所述容纳腔13的底部,另一端顶在输出杆2的帽体22下方,所述输出杆2向远离所述按钮3的方向运动时所述弹簧4被压缩。
所述输出杆2包括杆体21、连接杆体21一端的帽体22,所述杆体21的四周纵向设有多个加强筋211,所述帽体22包括锥形部221、连接锥形部221底部外围的外沿222,所述锥形部221与盖体部31接触的面设计有最佳角度,确保所述按钮3能够回到初始位置,所述帽体22可被收容至所述容纳腔13内,当所述外沿222与所述限位台131接触时所述输出杆2到达最大限位行程。
所述按钮3的背面中间部位设有与所述帽体22匹配的盖体部31,所述盖体部31与所述帽体22向匹配,所述盖体部31移动时会对所述输出杆2施压,进而使所述输出杆2运动,以达到解锁或锁定头枕的目的;所述按钮3背面对称设有与所述滑槽12匹配的第二卡扣32,所述第二卡扣32与所述滑槽12卡接,本应用实例中所述第二卡扣32的数量为四个,以保证按钮3夹在所述外壳1上并沿外壳1表面滑动,同时所述按钮3滑动时也无法从所述滑槽12中脱离;所述按钮3的正面设有方便滑动解锁的V形部33,所述V形部33上形成有多个防滑条331。
由于所述帽体22的锥形部221、所述盖体部31在结构上相互匹配,均具有360度的环形坡面,所以本实用新型的解锁按钮的设置方向可以是任意的,按钮3双向运动均可解锁头枕7,因此本实用新型的解锁按钮可根据要求任意方向设置、双向解锁,作为最优选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解锁按钮的设置方向为按钮3移动方向与头枕7移动方向平行的方向,Z方向输入进行操作按钮3,输出杆2的输出方向为Y向,即解锁方向与头枕7运动方向平行,将更容易解锁和抛出头枕7。
以下将参照图1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使用时,当头枕7处于锁定位置时,乘员手动推动按钮3,按钮3推动输出杆2运动,输出杆2推动连杆5,连杆5带动钢丝6运动,进而使钢丝6脱离头枕杆71,头枕7解锁,无论向上还是向下推动按钮3,头枕7都将被解锁;当头枕7移动至相应位置后,松开按钮3,钢丝6再次卡入头枕杆71内,同时弹簧4推动输出杆2运动,输出杆2的帽体22依靠与盖体部31的接触,使按钮3向中间的锁定位置移动,当帽体22恰好卡入盖体部31内后,实现按钮3的复位,头枕7再次被锁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头枕固定连接的外壳、设置在外壳内的用于解锁头枕的输出杆、与外壳滑动连接并与输出杆一端接触的按钮、套装在输出杆上的用于复位的弹簧,所述输出杆包括杆体、连接杆体一端的帽体,所述帽体包括锥形部、连接锥形部底部外围的外沿,所述按钮的背面中间部位设有与所述帽体匹配的盖体部,移动所述按钮时,所述按钮推动所述输出杆运动以解锁头枕,松开所述按钮时,所述按钮依靠所述弹簧的弹力复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输出杆连接的连杆、与连杆卡接的钢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底部对称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一卡扣与头枕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上对称设有滑槽,所述按钮依靠所述滑槽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背面对称设有与所述滑槽匹配的第二卡扣,所述第二卡扣与所述滑槽卡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钮的正面设有V形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V形部上形成有多个防滑条。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中间部位设有容纳所述输出杆与弹簧的容纳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内形成有用于限位所述帽体的限位台。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其特征在于,所述杆体的四周纵向设有多个加强筋。
CN202321980575.5U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Active CN2202430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0575.5U CN220243053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80575.5U CN220243053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43053U true CN220243053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33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80575.5U Active CN220243053U (zh) 2023-07-26 2023-07-26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4305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70026888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a locking mechanism
CN112550094B (zh) 汽车安全座椅及其背靠锁定机构
EP0958959B1 (en) Child safety seat
CN220243053U (zh)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CN116834632A (zh) 一种座椅头枕的双向解锁按钮
CN209996199U (zh) 工作机
CN112519867B (zh) 具有暂停功能的解锁装置
CN114379431A (zh) 汽车安全座椅底座结构
EP4328083A1 (en) Supporting leg structure and child safety seat
CN217794456U (zh) 游戏手柄及电子设备
CN211765089U (zh) 一种旋转座椅的旋转盘锁定机构
US11413992B2 (en) Child safely seat
CN216300937U (zh) 一种锁止机构及使用锁止机构的伸缩踏板
CN113147535A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CN207089390U (zh) 婴儿推车的解锁机构及婴儿推车
CN217917411U (zh) 一种卷笔刀的外壳与安装座连接结构
CN206525838U (zh) 椅背角度调节装置及婴儿椅
CN106285216B (zh) 拉链密码锁
CN215322820U (zh) 童车座椅及具有该童车座椅的童车
CN218960233U (zh) 储能设备用拉杆装置
CN211335589U (zh) 副仪表板总成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9651059U (zh) 压缩装置、座椅安装总成和车辆
CN216102337U (zh) 带记忆解锁功能的车架
CN212555949U (zh) 一种新型汽车睡眠头枕高度调节机构
CN114914755B (zh) 适配器、电气设备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130000 No. 2222, Fengyue Road, automobil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angchun Fusheng Li'er Automotive Seat System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130000 No. 2222, Fengyue Road, automobile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Changchun City, Jili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CHANGCHUN FAW RICH SHENG LEAR AUTOMOTIVE SYSTEMS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