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7005U - 美容仪 - Google Patents

美容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7005U
CN220237005U CN202321715889.2U CN202321715889U CN220237005U CN 220237005 U CN220237005 U CN 220237005U CN 202321715889 U CN202321715889 U CN 202321715889U CN 220237005 U CN220237005 U CN 22023700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gas
outlet
flow channel
middl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1588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登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Youl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You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Youl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Youl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1588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7005U/zh
Priority to GBGB2319464.0A priority patent/GB202319464D0/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700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700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hermotherapy And Cooling Therap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美容仪,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气体流道;美容组件,所述美容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气流产生装置,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入气口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一端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另一端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设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引导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气体的流向以使气体经所述气体出口的多个位置流出至所述出气孔。本实用新型的美容仪可提升散热效果,防止美容仪出现局部过热或过烫的现象。

Description

美容仪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美容仪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美容仪。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美容仪逐渐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们借助美容仪对皮肤进行保养和修缮,以提升自身的外在形象。
美容仪工作时会在其内部产生较多的热量,为排出热量,在美容仪的内部通常安装有散热装置,散热装置吹出的冷风吸收热量后形成热风并通过出气孔排出至外界环境。然而,现有的美容仪在使用时,内部的热风不能很好地均匀流动至出气孔处,会出现热气聚集、无法及时散出的情况,造成局部过热或过烫,散热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美容仪,旨在解决现有美容仪散热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美容仪,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气体流道;
美容组件,所述美容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气流产生装置,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入气口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一端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另一端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设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引导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气体的流向以使气体经所述气体出口的多个位置流出至所述出气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一内壁且朝向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另一相对内壁延伸设置;
其中,在沿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气体的流向上,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另一相对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对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于不同高度流动的气体进行逐级阻挡,以将气体均匀引导至所述气体出口的多个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呈阶梯状以形成有多个第一导风面,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面对应阻挡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流动于不同位置的气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风面为斜面、弧面或不平整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风部上还形成有第二导风面,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导风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导风面衔接,所述第二导风面引导被所述第一导风面阻挡回流的气体的流向以使气体流动至所述气体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导风面为弧面、V形面、斜面或不平整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导风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两相邻内壁或相对内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第一气体流道形成于所述中框上,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中框的相对两端,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与所述中框相对设置且对接于所述中框具有所述气体入口的一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器;
所述中框及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围绕所述散热器周侧设置,所述中框的相对两端对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侧,所述散热器具有与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对接的进气口和朝向所述出气孔的第一出气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气体出口朝向所述散热器设置且与所述出气孔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不同侧方向上,所述中框具有所述气体出口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间隔设置以形成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供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经过并流动至所述出气孔处。
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中,美容仪的美容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过散热组件的气流产生装置在其入气口处从进气孔吸收气体,并产生冷却风在其出气口处经第一气体流道的气体入口进入第一气体流道,在美容组件处进行热交换形成热风,并从气体出口流出至出气孔排出。其中,气体到达第一气体流道的气体出口所在一端时,在导风结构的引导下改变流向,以经气体出口的多个位置流出至出气孔,实现第一气体流道中气体的均匀流出,避免了热量聚集,进而可提升美容仪的散热效果,防止美容仪出现局部过热或过烫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美容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美容仪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美容仪的爆炸图;
图4为图1实施例中美容仪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实施例中中框的爆炸图;
图6为图1实施例中美容仪的一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实施例中美容仪的中框、散热器及安装壳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中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以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涉及“孔”、“口”、“流道”、“腔体”等名称定义时,其形状、大小尺寸不作限制。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美容仪,请参见图1至图7,该美容仪至少包括有:外壳10,外壳10上设有进气孔13和出气孔12,外壳10内设有第一气体流道16;美容组件,美容组件设于外壳10内且位于第一气体流道16中;散热组件,散热组件设于外壳10内,散热组件包括气流产生装置(图中未示出),气流产生装置的入气口与进气孔13连通,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与第一气体流道16一端的气体入口16a连通,第一气体流道16另一端的气体出口16b与出气孔12连通,第一气体流道16中设有导风结构161,导风结构161引导第一气体流道16中气体的流向以使气体经气体出口16b的多个位置流出至出气孔12。
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外壳10的内部呈中空设置,其包括有上壳和下盖,上壳与下盖之间围合形成用于容置美容组件和散热组件的容置腔。其中,美容组件用于对人体皮肤表面进行护理,美容组件在工作时会在外壳10内产生热量,散热组件则用于将外壳10内的热量排出至外部,以避免热量聚集导致外壳10发热或发烫。
可选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美容仪可以是激光脱毛仪、嫩肤仪、美白仪、超声美容仪等,包括但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相应地美容组件包括电极组件、LED组件、超声波组件。以下以脱毛仪为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出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此时,美容组件可以包括脱毛组件20,并可以对应设置冷敷组件30,脱毛组件20可以包括光源,外壳10上可以开设有出光口11,脱毛组件20的光源用于朝向外壳10的出光口11发射光线,该光线将被冷敷组件30接收并出射至人体的皮肤上,以去除皮肤上的毛发。光照射至人体皮肤时,人体皮肤接收光能而发热,为提升用户的体验感,可通过冷敷组件30与人体皮肤进行接触,该冷敷组件30的表面温度较低,在与人体接触时可降低人体的热感。可选地,外壳10可以大致呈条状设置,出光口11可以位于外壳10的一端,进气孔13和出气孔12可以位于外壳10的一侧。
散热组件包括气流产生装置,气流产生装置产生冷却风以对美容组件进行散热,可选地,气流产生装置可以包括风机。其中,外壳10内设有第一气体流道16,美容组件位于第一气体流道16中,第一气体流道16的两端分别为气体入口16a和气体出口16b,气体入口16a与气流产生装置连通,气体出口16b与外壳10上的出气孔12连通。具体地,美容仪的美容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过散热组件的气流产生装置在其入气口处从进气孔吸入气体,并产生冷却风在其出气口处经第一气体流道16的气体入口16a进入第一气体流道16,在美容组件处进行热交换形成热风,并从气体出口16b流出至出气孔12排出。
其中,第一气体流道16中的气体流向与气体出口16b的出气方向不同。第一气体流道16中设有导风结构161,导风结构161对应气体出口16b的位置设置,用于在第一气体流道16中引导气体流动至气体出口16b,以使气体出口16b均匀出气至出气孔12。具体地,气体到达第一气体流道16的气体出口16b所在一端时,在导风结构161的引导下改变流向,以经气体出口16b的多个位置流出至出气孔12,实现第一气体流道16中气体的均匀流出,避免了热量聚集,进而可提升美容仪的散热效果,防止美容仪出现局部过热或过烫的现象。
其中,导风结构161的结构形式可为多种。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导风结构161设于第一气体流道16的一内壁且朝向第一气体流道16的另一相对内壁延伸设置;
其中,在沿第一气体流道16中气体的流向上,导风结构161与第一气体流道16的另一相对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对第一气体流道16中于不同高度流动的气体进行逐级阻挡,以将气体均匀引导至气体出口16b的多个位置。
具体地,气体在第一气体流道16中流动,在即将到达气体出口16b所在的一端时,导风结构161对气体进行阻挡以改变其流向,其中,因导风结构161与第一气体流道16的另一相对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于第一气体流道16中流动于不同位置的气体,被导风结构161逐级阻挡,进而改变流向而被对应引导至气体出口16b的不同位置。可选地,气体在第一气体流道16中沿水平方向流动,流动于不同高度的气体通过导风结构161的阻挡,改变为沿竖直方向流动。
可选地,导风结构161可以是具有凸出设置的整个斜面或弧面,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6,导风结构161包括导风部1610,导风部1610呈阶梯状以形成有多个第一导风面1611,多个第一导风面1611对应阻挡第一气体流道16中于不同高度流动的气体。
具体地,导风结构161采用呈阶梯状的导风部1610的结构形式,进而在沿第一气体流道16中气体的流向上,与第一气体流道16的另一相对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气体在第一气体流道16中流动,在到达导风部1610处时,通过导风部1610的第一导风面1611阻挡以改变流向,而被引导至气体出口16b。
其中,多个第一导风面1611对应为阶梯状导风部1610的多个阶梯面,导风部1610上的多个第一导风面1611对应阻挡第一气体流道16中流动于不同位置的气体,以分别将第一气体流道16中于不同位置的气体对应引导至气体出口16b的不同位置。
可选地,第一导风面1611为斜面、弧面或不平整面。其中,第一导风面1611为斜面时,其斜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导风面1611为弧面时,其弧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第一导风面1611为不平整面时,可以是存在凸起或凹陷的表面,比如形成有锯齿、锯条、凸点等结构的表面,其不平整的形状构造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部1610上还形成有第二导风面1612,任意相邻两第一导风面1611之间通过第二导风面1612衔接,第二导风面1612引导被第一导风面1611阻挡回流的气体的流向以使气体流动至气体出口16b。
具体地,气体在第一气体流道16中流动,在到达导风部1610处时,通过导风部1610的第一导风面1611阻挡以改变流向并分散,一部分进行回流,另一部分气体朝向气体出口16b流动,进而流动至气体出口16b。其中,通过第一导风面1611阻挡回流的一部分气体可沿着第二导风面1612流动,第二导风面1612引导该部分气体的流向,以使该部分气体朝向气体出口16b流动,进而流动至气体出口16b。
并且,通过所设第二导风面1612以引导回流气体的流向使之流动至气体出口16b,以填补相邻两第一导风面1611所对应气体出口16b中的两出气位置之间的空缺位置的出气,可使气体出口16b出气更加均匀。
也即,由于在气体流向上有多级导风面,气体经过每个导风面时都有一部分气体在导风面朝向气体出口16b流出,可以避免气体全部集中在第一气体流道16的端部,实现分散出气的效果。
可选地,第二导风面1612为弧面。其中,第二导风面1612的弧度根据实际情况设置。除此以外,第二导风面1612还可为V形面、斜面或不平整面,等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气体出口16b与导风结构161分别位于第一气体流道16的两相邻内壁或相对内壁。
在实际设置时,如图4和图5所示,气体出口16b与导风结构161分别位于第一气体流道16的两相邻内壁,导风结构161与气体出口16b位置对应。或者,也可以是气体出口16b与导风结构161分别位于第一气体流道16的两相对内壁,导风结构161与气体出口16b位置相对。
在一些实施例中,美容仪还包括:
中框70,中框70位于外壳10中,第一气体流道16形成于中框70上,第一气体流道16的气体入口16a和气体出口16b分别位于中框70的相对两端,气流产生装置与中框70相对设置且对接于中框70具有气体入口16a的一端。
具体地,中框70容置于外壳10的容置腔中,中框70可以是独立构件,也可以是外壳10的一部分,与外壳10一体成型。并且,中框70为独立构件时,中框70在外壳10中可以为可拆卸设置,可拆卸的设置形式可以包括卡接设置、螺丝连接等。中框70上形成第一气体流道16,美容组件安装于中框70上并设置于第一气体流道16中。其中,中框70的外形构造可以为多种,比如,中框70为U形构造、L形构造等,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器42;
中框70及气流产生装置围绕散热器42周侧设置,中框70的相对两端对应位于散热器42的相对两侧,散热器42具有与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对接的进气口K2和朝向出气孔12的第一出气口K1。
具体地,散热器42用于对美容仪的内部器件进行散热,比如,散热器42与冷敷组件30的导热板连接,冷敷组件30降低美容组件发射的光线的温度后所接收的热量经导热板传导至散热器42,以进行散热。散热器42具有进气口K2和第一出气口K1,进气口K2与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对接,以用于供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冷却风自此流动至散热器42的内部进行热交换,第一出气口K1朝向外壳10上的出气孔12设置,以用于供完成热交换后的热风自此排出至外壳10的外部。
散热组件还包括安装壳43,气流产生装置设于安装壳43内,安装壳43靠近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处设有分流件80,用于将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冷却风分别导引至第一气体流道16和散热器42内。
也即,美容仪工作时,散热组件的气流产生装置产生的冷却风在其出气口处经分流件80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冷却风经第一气体流道16的气体入口16a进入第一气体流道16,在美容组件处进行热交换形成热风,并从气体出口16b流出至出气孔12排出;另一部分冷却风经散热器42的进气口K2进入散热器42的内部进行热交换形成热风,并从第一出气口K1流出至出气孔12排出。
可选地,中框70呈U形构造以在其外部形成容置空间,散热器42位于中框70外部的容置空间中,中框70及气流产生装置围绕散热器42周侧设置,结构紧凑、占用外壳10内部空间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气体出口16b朝向散热器42设置且与出气孔12分别位于散热器42的不同侧方向上,中框70具有气体出口16b的一端与散热器42间隔设置以形成过气通道17,过气通道17供气体出口16b流出的气体经过并流动至出气孔12处。
具体地,美容组件在工作时会产生热量,通过散热组件的气流产生装置在其入气口处从进气孔吸收气体,并产生冷却风在其出气口处经第一气体流道16的气体入口16a进入第一气体流道16,在美容组件处进行热交换形成热风,并从气体出口16b流出,经过中框70与散热器42之间的过气通道17以流动至出气孔12排出,可防止热风直接对冲散热器42而影响其散热效果。
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部分或优选实施例,无论是文字还是附图都不能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凡是在与本实用新型一个整体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美容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气孔和出气孔,所述外壳内设有第一气体流道;
美容组件,所述美容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
散热组件,所述散热组件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散热组件包括气流产生装置,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入气口与所述进气孔连通,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一端的气体入口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另一端的气体出口与所述出气孔连通,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设有导风结构,所述导风结构引导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气体的流向以使气体经所述气体出口的多个位置流出至所述出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设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一内壁且朝向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另一相对内壁延伸设置;
其中,在沿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气体的流向上,所述导风结构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另一相对内壁之间的间距逐渐缩小,对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的气体进行逐级阻挡,以将气体均匀引导至所述气体出口的多个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结构包括导风部,所述导风部呈阶梯状以形成有多个第一导风面,多个所述第一导风面对应阻挡所述第一气体流道中流动于不同位置的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风面为斜面、弧面或不平整面。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上还形成有第二导风面,任意相邻两所述第一导风面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导风面衔接,所述第二导风面引导被所述第一导风面阻挡回流的气体的流向以使气体流动至所述气体出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导风面为弧面、V形面、斜面或不平整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导风结构分别位于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两相邻内壁或相对内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中框,所述中框位于所述外壳中,所述第一气体流道形成于所述中框上,所述第一气体流道的气体入口和气体出口分别位于所述中框的相对两端,所述气流产生装置与所述中框相对设置且对接于所述中框具有所述气体入口的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组件还包括散热器;
所述中框及所述气流产生装置围绕所述散热器周侧设置,所述中框的相对两端对应位于所述散热器的相对两侧,所述散热器具有与所述气流产生装置的出气口对接的进气口和朝向所述出气孔的第一出气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美容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出口朝向所述散热器设置且与所述出气孔分别位于所述散热器的不同侧方向上,所述中框具有所述气体出口的一端与所述散热器间隔设置以形成过气通道,所述过气通道供所述气体出口流出的气体经过并流动至所述出气孔处。
CN202321715889.2U 2023-06-30 2023-06-30 美容仪 Active CN22023700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5889.2U CN220237005U (zh) 2023-06-30 2023-06-30 美容仪
GBGB2319464.0A GB202319464D0 (en) 2023-06-30 2023-11-22 Beauty instrument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15889.2U CN220237005U (zh) 2023-06-30 2023-06-30 美容仪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7005U true CN220237005U (zh) 2023-12-26

Family

ID=89229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15889.2U Active CN220237005U (zh) 2023-06-30 2023-06-30 美容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700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226132U (ja) 携帯式脱毛装置
WO2024125339A1 (zh) 美容仪
CN216532299U (zh) 脱毛仪
CN220237005U (zh) 美容仪
CN214231502U (zh) 脱毛仪
WO2022082837A1 (zh) 脱毛仪
CN211097091U (zh) 脱毛仪
CN219763526U (zh) 脱毛仪
CN218552433U (zh) 脱毛仪
CN219089631U (zh) 一种强脉冲光治疗仪
CN220237007U (zh) 美容仪
US20230173298A1 (en) Portable hair-removal apparatus
CN219271109U (zh) 一种脱毛仪
CN220237004U (zh) 一种美容仪
CN216535497U (zh) 一种脱毛仪
CN216136023U (zh) 脱毛仪
CN213588473U (zh)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CN220237002U (zh) 一种美容仪
CN212278707U (zh) 散热机构及脱毛仪
EP4190260A1 (en) Portable hair removal instrument
CN113509261A (zh) 带制冷的手持式半导体激光脱毛仪
CN220141800U (zh) 皮肤处理装置
CN218960915U (zh) 脱毛仪
CN219089625U (zh) 脱毛仪的风道结构及其脱毛仪
CN217488847U (zh) 散热组件及脱毛仪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