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4323U -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 Google Patents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4323U
CN220234323U CN202321077858.9U CN202321077858U CN220234323U CN 220234323 U CN220234323 U CN 220234323U CN 202321077858 U CN202321077858 U CN 202321077858U CN 220234323 U CN220234323 U CN 2202343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nting
plate body
mounting hole
end cap
conn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7785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运生
郭丙春
史智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Huaian Welling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Welling Washer Motor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7785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43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43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43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所述端盖包括:支撑体,支撑体为塑料件,支撑体包括连接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连接部具有在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的安装孔,第一安装部设于连接部的外周壁上,在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安装部与连接部间隔开;轴承盖,轴承盖为金属件,轴承盖位于安装孔内且轴承盖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内。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保证电机运行时轴承盖和支撑体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二者脱落,并通过支撑体为塑料件,轴承盖为金属件,在保证端盖可靠性的同时减轻端盖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Description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机通常通过安装结构装配在家用电器上,例如洗衣机的电机通过端盖安装在洗衣机上。然而,现有的端盖的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再经机床精加工,存在铝材成本和精加工费用高以及端盖重量较重导致电机重量较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端盖,所述端盖在保证整体结构强度的同时减轻整体重量,且生产成本低。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端盖的电机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上述电机组件的洗衣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塑料件,所述支撑体包括连接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具有在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部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上,在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间隔开;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为金属件,所述轴承盖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轴承盖的外周缘嵌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通过支撑体包括连接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连接部具有在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的安装孔,第一安装部设于连接部的外周壁上,在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安装部与连接部间隔开,以使电机通过端盖装配在家用电器上。同时,通过连接部具有在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的安装孔,轴承盖位于安装孔内且轴承盖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内,实现对电机的转子的轴承的安装和固定,且保证电机运行时轴承盖和支撑体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二者脱落。并通过支撑体为塑料件,轴承盖为金属件,在保证端盖可靠性的同时减轻端盖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轴承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轴承室和开孔,所述本体的外周壁具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嵌入部嵌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沿所述嵌入部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嵌入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嵌入部具有沿所述嵌入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过孔,多个所述过孔与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嵌入部的径向方向上一一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本体与所述开孔相对的底壁上具有与所述轴承室连通的装配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嵌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具有所述开孔的一端,或所述嵌入部由所述本体轴向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嵌入部上具有第一导电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和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所述支撑体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导电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孔内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且与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电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形成为止口,所述止口与所述轴承盖同心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的两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环形筋和沿所述安装孔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筋,所述环形筋和所述径向筋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环形筋为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径向筋为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支撑体还包括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连接以形成V形且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周壁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且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部还包括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周壁和所述连接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部还包括:第五板体,所述第五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安装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为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加强部为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对应的多个,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每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数量,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有第六板体,所述第六板体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周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间隔开。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加强部上具有用于安装电控盒的电控安装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端盖;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端盖上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子的轴承的设于所述轴承盖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设置端盖,通过支撑体包括连接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连接部具有在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的安装孔,第一安装部设于连接部的外周壁上,在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安装部与连接部间隔开,以使电机通过端盖装配在家用电器上。同时,通过连接部具有在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的安装孔,轴承盖位于安装孔内且轴承盖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内,实现对电机的转子的轴承的安装和固定,且保证电机运行时轴承盖和支撑体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二者脱落,提高电机组件的可靠性。并通过支撑体为塑料件,轴承盖为金属件,在保证端盖可靠性的同时减轻端盖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电机组件和壳体,所述电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设置电机组件,通过支撑体包括连接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连接部具有在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的安装孔,第一安装部设于连接部的外周壁上,在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安装部与连接部间隔开,以使电机通过端盖装配在家用电器上。同时,通过连接部具有在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的安装孔,轴承盖位于安装孔内且轴承盖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内,实现对电机的转子的轴承的安装和固定,且保证电机运行时轴承盖和支撑体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二者脱落,提高洗衣机的可靠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并通过支撑体为塑料件,轴承盖为金属件,在保证端盖可靠性的同时减轻端盖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结构图,其中,电控盒未示出;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的结构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支撑体的结构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的正视图;
图6是沿图5中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盖的结构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轴承盖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端盖的结构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组件的结构图,其中,电机未示出。
附图标记:
1000、电机组件;
100、端盖;
1、支撑体;11、连接部;111、安装孔;112、径向筋;113、环形筋;114、止口;115、连接槽;116、第二导电孔;12、第一安装部;121、第四连接筋;122、第五连接筋;123、连接孔;13、第二安装部;131、第一固定孔;14、加强部;141、第一板体;142、第二板体;143、第一连接筋;144、第三板体;145、第四板体;146、第二连接筋;147、第三连接筋;148、第五板体;149、电控安装部;15、第六板体;
2、轴承盖;21、本体;211、开孔;212、轴承室;213、嵌入部;2131、凸起;2132、过孔;2133、第一导电孔;22、装配孔;
3、第二紧固件;
200、电机;201、轴承;
300、电控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100。
如图1-图4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端盖100,包括支撑体1和轴承盖2。
具体地,支撑体1包括连接部11、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其中,第一安装部12设于连接部11的外周壁上,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如图2所示的第一方向),第二安装部13与连接部11间隔开。由此,通过第一安装部12用于与电机200连接,第二安装部13用于与家用电器连接,从而通过端盖100实现电机200装配在家用电器上,且通过第二安装部13与连接部11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间隔开,以使端盖100的布局合理,从而避免端盖100与电机200和家用电器装配过程中各部件之间发生干涉。
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2具有连接孔123,第二安装部13具有第一固定孔131,电机200具有第二固定孔,家用电器的外壳具有第三固定孔,通过第二紧固件3穿设连接孔123和第二固定孔实现电机200与端盖100的连接,通过第三紧固件穿设第一固定孔131和第三固定孔实现端盖100与家用电器的连接,从而实现电机200与家用电器的连接。
支撑体1为塑料件,轴承盖2为金属件,连接部11具有在连接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11的安装孔111,轴承盖2位于安装孔111内且轴承盖2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11内。可以理解的是,电机200的转子的轴承201设置在轴承盖2内,以实现对转子的安装和固定。同时,通过轴承盖2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11内,实现轴承盖2和支撑体1的连接,且保证电机200运行时轴承盖2和支撑体1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二者脱落,进一步提高端盖100的可靠性。另外,通过金属件的轴承盖2避免塑料较大热膨胀的弊端,避免电机200运转时轴承201外圈发生转动,进一步提高端盖100的可靠性,且通过支撑体1为塑料件,从而减轻端盖100的整体重量。由此,相较现有技术通常采用铝合金压铸成型再机床精加工制作的端盖,本申请的端盖100在保证强度的同时重量轻,且加工费低,降低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支撑体1和轴承盖2通过注塑工艺形成为一体件。由此,通过注塑工艺在保证支撑体1和轴承盖2连接的同时,由于工艺简单且省去了装配工序,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例如,将轴承盖2预先放置在注塑模具中,进行注塑加工,以使轴承盖2和支撑体1形成为镶嵌注塑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端盖100,通过支撑体1包括连接部11、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连接部11具有在连接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11的安装孔111,第一安装部12设于连接部11的外周壁上,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安装部13与连接部11间隔开,以使电机200通过端盖100装配在家用电器上。同时,通过连接部11具有在连接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11的安装孔111,轴承盖2位于安装孔111内且轴承盖2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11内,实现对电机200的转子的轴承201的安装和固定,且保证电机200运行时轴承盖2和支撑体1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二者脱落。并通过支撑体1为塑料件,轴承盖2为金属件,在保证端盖100可靠性的同时减轻端盖100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图8所示,轴承盖2包括本体21,本体21具有相互连通的轴承室212和开孔211,本体21的外周壁具有嵌入部213,嵌入部213沿本体21的周向延伸为环形,嵌入部213嵌设于连接部11内。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以使电机200的转子的轴承201从开孔211进入轴承室212内,以实现端盖100和电机200的装配。同时,通过环形的嵌入部213嵌设于连接部11内,从而提高轴承盖2和连接部11之前的连接强度,避免电机200运转时嵌入部213和连接部11分离,提高端盖100整体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轴承201与轴承室212的内壁间隙配合,以保证轴承201的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沿嵌入部213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凸起2131,多个凸起2131沿嵌入部213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由此,通过多个凸起2131嵌入连接部11,进一步提高嵌入部213和连接部11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端盖100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嵌入部213具有沿嵌入部213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过孔2132,多个过孔2132与多个凸起2131在嵌入部213的径向方向上一一对应。由此,通过多个过孔2132进一步提高嵌入部213和连接部11连接强度,且多个过孔2132与多个凸起2131在嵌入部213的径向方向上一一对应保证嵌入部213的结构强度。同时,在支撑体1和轴承盖2通过注塑工艺形成为一体件的过程中,注塑材料穿设在过孔2132内,进一步提高支撑体1和轴承盖2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8所示,本体21与开孔211相对的底壁上具有与轴承室212连通的装配孔22。由此,在电机200的转子的轴承201从开孔211进入轴承室212的过程中,顶针首先从装配孔22伸入轴承室212内,从而通过顶针与轴承201的配合带动轴承201进入轴承室212内,提高电机200与端盖100的装配效率。
进一步地,装配孔22的直径小于开孔211的直径,轴承201的外周壁的直径大于转配孔的直径,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对轴承201进行限位,避免轴承201从装配孔22伸出,提高端盖100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嵌入部213设置在本体21具有开孔211的一端,或嵌入部213由本体21轴向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本体21和连接部11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如图6所示,当嵌入部213设置在本体21具有开孔211的一端时,实现本体21具有开孔211的一端通过嵌入部213嵌入连接部11内,从而在支撑体1和轴承盖2通过注塑工艺形成为一体件时减少模具对轴承室212的侵入,进而保证轴承室212的形状,保证轴承201和轴承室212之间的配合。或,当嵌入部213由本体21轴向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实现本体21均通过嵌入部213嵌入连接部11内嵌入,从而保证本体21和连接部11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3、图7和图8所示,嵌入部213上具有第一导电孔2133,第一安装部12上具有连接孔123,连接部11具有连接槽115,连接槽115沿安装孔111的径向方向延伸至安装孔111和其中一个连接孔123,支撑体1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3和导电件,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导电孔2133内且与连接部11连接,第二紧固件3穿设于连接孔123内,导电件设于连接槽115内且与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3电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当电机200通过端盖100装配至家用电器时,端盖100为两个,电机200位于两个端盖100之间,通过两个第二紧固件3分别穿设连接孔123和电机200的第二固定孔实现电机200和两个端盖100的连接,并通过两个端盖100的导电件均设于连接槽115内且与第一紧固件和第二紧固件3电连接,以使两个端盖100形成等势体,降低等效电容,减小电压差,从而有效防止异音和电腐蚀。同时,通过导电件设于连接槽115内,在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对导电件限位,且在安装过程中便于导电件的装配,保证导电件安装位置的准确。另外,在支撑体1为塑料件,轴承盖2为金属件时,通过这样的设置减小电压差,有效防止位于轴承盖2内的轴承201被腐蚀,提高可靠性。
进一步地,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导电孔2133为两个且在轴承盖2的径向方向上相对设置,第一紧固件穿设于其中一个第一导电孔2133。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第一紧固件穿设于任一个第一导电孔2133实现连接部11和轴承盖2的电连接,提高转配效率。
更进一步地,导电槽上设置第二导电孔116,第一紧固件穿设于第一导电孔2133内和第二导电孔116内,从而实现连接部11和轴承盖2的电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支撑体1还包括加强部14,加强部14包括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第一板体141的一端和第二板体142的一端连接以形成V形且开口朝向安装孔111的轴线,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均与第二安装部13的外周壁连接,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均与连接部11和第一安装部12连接且沿连接部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由此,通过加强部14提高支撑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进而提高端盖100整体结构的强度和刚度,提高端盖100和电机200固有频率,从而改善振动噪音,提高用户使用感受。
同时,由于第一安装部12用于与电机200连接,第二安装部13用于与家用电器连接,通过第一板体141与第二安装部13、第一安装部12和连接部11连接以及第二板体142与第二安装部13、第一安装部12和连接部11连接,从而在第二安装部13、第一安装部12或连接部11冲击力时,冲击力沿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传递,实现力的分散,减少支撑体1出现局部应力集中的情况。例如,当连接部11受冲击力时,冲击力沿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传递至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从而减少发生连接部11局部应力集中导致轴承室212产生较大的变形,提高电机200的可靠性。另外,通过第一板体141的一端和第二板体142的一端连接以形成V形且开口朝向安装孔111的轴线,以使第一板体141、第二板体142和连接部11构成的空腔进一步提高支撑体1的结构强度,且空腔可以形成为散热口,以便于电机200运行时散热,进一步提高端盖100的可靠性。
进一步地,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安装部13与第一安装部12相对,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便于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分别与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连接,从而进一步提高加强部14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安装部1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之间且分别与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筋143。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进提高第一安装部12与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保证冲击力在第一安装部12、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之间的传递,提高端盖100整体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一连接筋143为多个,多个第一连接筋143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间隔开,由此,进一步加强第一安装部12与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加强部14还包括第三板体144和第四板体145,第三板体144位于第一板体141远离第二板体142的一侧,第四板体145位于第二板体142远离第一板体141的一侧,第三板体144和第四板体145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第二安装部13的外周壁和连接部11连接。由此,通过第三板体144和第四板体145进一步加强第二安装部13和连接部11的连接可靠性,提高支撑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同时,在第二安装部13或连接部11收到冲击力时,通过第三板体144和第四板体145均与第二安装部13的外周壁和连接部11连接进一步分散冲击力,避免应力集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三板体144和第一板体141连接于连接部11的同一位置,第四板体145和第二板体142连接于连接部11的同一位置,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连接于第二安装部13的同一位置,第一板体141、第三板体144和第四板体145与第二安装部13的连接位置沿第二安装部13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提高加强部14与第一安装部12、第二安装部13和连接部11的连接强度,提高端盖100整体的结构强度,且便于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三板体144和第一板体141之间连接有第二连接筋146。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进提高第三板体144和第一板体141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保证冲击力在第三板体144和第一板体141之间的传递,提高端盖100整体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二连接筋146为多个,多个第二连接筋146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间隔开,由此,进一步加强第三板体144和第一板体141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四板体145和第二板体142之间连接有第三连接筋147。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提高第四板体145和第二板体142的连接强度,进一步保证冲击力在第四板体145和第二板体142之间的传递,提高端盖100整体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三连接筋147为多个,多个第三连接筋147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间隔开,由此,进一步加强第四板体145和第二板体142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加强部14还包括第五板体148。其中,第五板体148位于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之间且与第一板体141、第二板体142和第一安装部12连接。由此,通过第五板体148提高第一板体141、第二板体142和第一安装部12之间的连接强度,从而提高支撑体1的整体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安装部12为沿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第二安装部13为沿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加强部14为与第二安装部13对应的多个,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每个第二安装部13均分别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部12对应。由此,通过多个第一安装部12与电机200连接,多个第二安装部13与家用电器连接,提高端盖100与电机200、端盖100与家用电器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电机200与家用电器的连接可靠性。
例如,第一安装部12为两个,第二安装部13为两个,加强部14为与两个第二安装部13一一对应的两个,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其中一个第二安装部13与其中一个第一安装部12相对,其中一个加强部14的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均与其中一个第二安装部13的外周壁连接,且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均与连接部11和其中一个第一安装部12连接且沿连接部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另一个第二安装部13与另一个第一安装部12相对,另一个加强部14的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均与另一个第二安装部13的外周壁连接,且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均与连接部11和另一个第一安装部12连接且沿连接部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安装部12的数量大于第二安装部13的数量,至少一个第一安装部12连接有第六板体15,第六板体15的一端与对应的第一安装部12的外周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11连接且与第一安装部12间隔开。
由此,通过多个第一安装部12与电机200连接,多个第二安装部13与家用电器连接,提高端盖100与电机200、端盖100与家用电器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电机200与家用电器的连接可靠性。同时,通过第六板体15的设置进一步加强第一安装部12与连接部11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分散第一安装部12或连接部11所受的冲击力,避免应力集中。另外,通过第六板体15的一端与第一安装部12的外周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11连接且与第一安装部12间隔开,以使第六板体15、第一安装部12和连接部11形成空腔,进一步提高支撑体1的结构强度。
例如,如图2-图4所示,第一安装部12为三个,第二安装部13为两个,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第一个第二安装部13与第一个第一安装部12相对,第一个加强部14的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均与第一个第二安装部13的外周壁连接,且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均与连接部11和第一个第一安装部12连接且沿连接部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第二个第二安装部13与第二个第一安装部12相对,第二个加强部14的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均与第二个第二安装部13的外周壁连接,且第一板体141和第二板体14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均与连接部11和第二个第一安装部12连接且沿连接部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第三个第二安装部13沿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的连接均设有第六板体15,第六板体15的一端与第三个第一安装部12的外周壁连接,另一端与连接部11连接且与第三个第一安装部12间隔开。同时,三个第一安装部12可以更好地实现电机200的固定。
进一步地,第六板体15为沿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两个,其中一个第六板体15与第一个加强板的第三板体144连接于连接部11的同一位置,另一个第六板体15与第二加强板的第四板体145连接于连接部11的同一位置。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进一步提高第一安装部12与加强部14和连接部11的连接强度,提高端盖100整体的结构强度,且便于加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一安装部1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具有第四连接筋121,第四连接筋121沿安装孔111的径向方向延伸,且第四连接筋121靠近安装孔11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部11上。由此,通过第四连接筋121保证第一安装部12和加强部14的连接强度,提高支撑体1的可靠性。同时,通过第四连接筋121靠近安装孔111的一端延伸至连接部11上,进一步保证冲击力在第一安装部12和连接部11之间传递,减少局部应力集中。进一步地,第一安装部12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面上均具有第四连接筋121,进一步提高端盖10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第四连接筋121为沿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相邻两个第四连接筋121之间具有第五连接筋122。由此,通过多个第四连接筋121进一步提高第一安装部12和连接部11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端盖100的整体结构强度。进一步地,第五连接筋122为沿装孔的轴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由此,通过多个第五连接筋122进一步提高第一安装部12和连接部11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连接部11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环绕安装孔111的环形筋113和沿安装孔111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筋112,环形筋113和径向筋112连接。由此,通过环形筋113和径向筋112进一步加强连接部11的结构强度,从而加强轴承盖2和连接部11的连接强度,保证电机200运行时保证轴承盖2和支撑体1的连接可靠性,进而提高整个端盖100的可靠性。进一步地,连接部11沿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的两端面均设有环绕安装孔111的环形筋113和沿安装孔111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筋112,进一步提高端盖10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环形筋113为沿安装孔111的径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径向筋112为沿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由此,通过多个环形筋113和多个径向筋112分散连接部11承受的冲击力,进一步提高端盖100的结构强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所示,连接部11的外周壁形成为止口114,止口114与轴承盖2同心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电机200的定子的内周壁的直径大于连接部11的外周壁的直径,定子套设在止口114外,由此,通过定子与止口114的配合实现进一步实现电机200与端盖100的连接。同时,电机200的转子的轴承201位于轴承盖2内且与轴承盖2的内壁间隙配合,通过止口114与轴承盖2同心设置,以使装配在端盖100上的电机200的定子与轴承201同心,从而避免电机200运转过程中定子和转子发生摩擦,提高应用该端盖100的电机组件1000的可靠性。
具体地,由于第一安装部12设于连接部11的外周壁上,当第一安装部12为一个时,止口114被一个安装部分割为两段;如图2-图4所示,当第一安装部12为三个时,止口114被三个安装部分割为三段。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加强部14上具有用于安装电控盒300的电控安装部149。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电控盒300与端盖100的连接,以满足用于对端盖100的不同需求。具体地,当第一安装部12的数量和第二安装部13的数量相同时,加强部14的数量与第二安装部13的数量相同,每个加强部14上均具有用于安装电控盒300的电控安装部149,以实现电控盒300与端盖100的连接。或,当第一安装部12的数量大于第二安装部13的数量,未与第二安装部13对应的第一安装部12沿安装孔111的周向方向的连接均设有第六板体15,加强部14的数量与第二安装部13的数量相同,每个加强部14上均具有用于安装电控盒300的电控安装部149,且第六板体15上具有用于安装电控盒300的电控安装部149,进一步保证电控盒300与端盖100的连接。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电机组件1000,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描述的端盖100和电机200。其中,电机200设于端盖100上且与第一安装部12连接,电机200的转子的轴承201的设于轴承盖2内。由此,通过这样的设置实现电机200与端盖100的连接,提高电机组件1000的可靠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机组件1000,设置端盖100,通过支撑体1包括连接部11、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连接部11具有在连接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11的安装孔111,第一安装部12设于连接部11的外周壁上,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安装部13与连接部11间隔开,以使电机200通过端盖100装配在家用电器上。同时,通过连接部11具有在连接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11的安装孔111,轴承盖2位于安装孔111内且轴承盖2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11内,实现对电机200的转子的轴承201的安装和固定,且保证电机200运行时轴承盖2和支撑体1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二者脱落,提高电机组件1000的可靠性。并通过支撑体1为塑料件,轴承盖2为金属件,在保证端盖100可靠性的同时减轻端盖100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洗衣机,包括上述任意实施例中描述的电机组件1000和壳体,电机组件1000设于壳体内,且壳体与第二安装部13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洗衣机,设置电机组件1000,通过支撑体1包括连接部11、第一安装部12和第二安装部13,连接部11具有在连接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11的安装孔111,第一安装部12设于连接部11的外周壁上,在安装孔111的轴向方向上,第二安装部13与连接部11间隔开,以使电机200通过端盖100装配在家用电器上。同时,通过连接部11具有在连接部11的厚度方向贯穿连接部11的安装孔111,轴承盖2位于安装孔111内且轴承盖2的外周缘嵌设于连接部11内,实现对电机200的转子的轴承201的安装和固定,且保证电机200运行时轴承盖2和支撑体1的连接可靠性,避免二者脱落,提高洗衣机的可靠性,提高用户的使用感受。并通过支撑体1为塑料件,轴承盖2为金属件,在保证端盖100可靠性的同时减轻端盖100的整体重量,降低生产成本。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9)

1.一种端盖,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为塑料件,所述支撑体包括连接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连接部具有在所述连接部的厚度方向贯穿所述连接部的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部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上,在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上,所述第二安装部与所述连接部间隔开;
轴承盖,所述轴承盖为金属件,所述轴承盖位于所述安装孔内且所述轴承盖的外周缘嵌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盖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相互连通的轴承室和开孔,所述本体的外周壁具有嵌入部,所述嵌入部沿所述本体的周向延伸为环形,所述嵌入部嵌设于所述连接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嵌入部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凸起,多个所述凸起沿所述嵌入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具有沿所述嵌入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过孔,多个所述过孔与多个所述凸起在所述嵌入部的径向方向上一一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与所述开孔相对的底壁上具有与所述轴承室连通的装配孔。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设置在所述本体具有所述开孔的一端,或所述嵌入部由所述本体轴向方向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上具有第一导电孔,所述第一安装部上具有连接孔,所述连接部具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方向延伸至所述安装孔和其中一个所述连接孔,所述支撑体还包括第一紧固件、第二紧固件和导电件,所述第一紧固件穿设于所述第一导电孔内且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二紧固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内,所述导电件设于所述连接槽内且与所述第一紧固件和所述第二紧固件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周壁形成为止口,所述止口与所述轴承盖同心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的两端面中的至少一个上设有环绕所述安装孔的环形筋和沿所述安装孔径向方向延伸的径向筋,所述环形筋和所述径向筋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筋为沿所述安装孔的径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径向筋为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体还包括:
加强部,所述加强部包括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和所述第二板体的一端连接以形成V形且开口朝向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的一端均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周壁连接,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的另一端均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且沿所述连接部的周向方向间隔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连接有第一连接筋。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还包括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所述第三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侧,所述第四板体位于所述第二板体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三板体和所述第四板体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的两端均分别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外周壁和所述连接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还包括:
第五板体,所述第五板体位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板体、所述第二板体和第一安装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为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第二安装部为沿所述安装孔的周向方向间隔开的多个,所述加强部为与所述第二安装部对应的多个,沿所述安装孔的轴向方向,每个所述第二安装部均分别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对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二安装部的数量,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有第六板体,所述第六板体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外周壁连接,另一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间隔开。
17.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端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部上具有用于安装电控盒的电控安装部。
18.一种电机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端盖;
电机,所述电机设于所述端盖上且与所述第一安装部连接,所述电机的转子的轴承的设于所述轴承盖内。
19.一种洗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电机组件;
壳体,所述电机组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二安装部连接。
CN202321077858.9U 2023-05-06 2023-05-06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Active CN2202343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7858.9U CN220234323U (zh) 2023-05-06 2023-05-06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77858.9U CN220234323U (zh) 2023-05-06 2023-05-06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4323U true CN220234323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3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77858.9U Active CN220234323U (zh) 2023-05-06 2023-05-06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43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50057108A1 (en) Structure of driving unit in drum type washing machine
US20090064726A1 (en) Driving apparatus for washing machine
US20060076845A1 (en) Rotor of an outer-rotor type motor for use in a washing machine
CN211266724U (zh)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端盖
CN220234323U (zh)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EP2055823B1 (en) Washing machin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16545153A (zh) 端盖、电机组件及洗衣机
CN215498529U (zh) 一种电机壳体结构及电机
CN216122113U (zh) 旋转编码器组件、电机、压缩机和电器
KR100434303B1 (ko) 세탁기의 구동부 지지구조
US20080178636A1 (en) Washing machine
CN219420470U (zh) 驱动组件及洗涤设备
CN212619206U (zh) 蜗壳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9918599U (zh) 电机的防振装置、电机组件以及空调器
CN213235548U (zh) 电子水泵及其机壳组件和具有电子水泵的车辆
CN114172301B (zh) 电动机及洗衣机
CN214314829U (zh) 电机、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车辆
CN214590915U (zh) 用于安装轴承的基座和具有它的电机
CN213454172U (zh) 蜗壳组件及移动空调
CN212454957U (zh) 一种屏蔽泵的泵壳体和该屏蔽泵
CN215601131U (zh) 一种电机壳
CN218771611U (zh) 一种具有电机端盖的蜗壳
CN205231889U (zh) 电机
CN217545726U (zh) 电机和洗衣机
CN219458762U (zh) 一种定子水套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