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32442U -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 Google Patents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32442U
CN220232442U CN202321805165.7U CN202321805165U CN220232442U CN 220232442 U CN220232442 U CN 220232442U CN 202321805165 U CN202321805165 U CN 202321805165U CN 220232442 U CN220232442 U CN 22023244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k
usb flash
flash disk
hole
pub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805165.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易城
王拓
焦国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an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Xin'an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Xin'an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Xin'an Information Securit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805165.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3244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3244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3244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壳体内的U盘插接组件,U盘插接组件包括用于与公用U盘进行插接的U盘接口和用于对公用U盘进行锁止的U盘锁,壳体上设有供公用U盘插入的第一插接孔,U盘锁位于第一插接孔的一侧;公用U盘插入至第一插接孔内后,当U盘锁处于锁止状态时,公用U盘被U盘锁锁止而无法从第一插接孔内拔出;当U盘锁处于解锁状态时,公用U盘能够从第一插接孔内拔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通过设置U盘锁,利用U盘锁对公用U盘进行锁止,能够避免公用U盘被私自拔出或公用U盘意外发生脱落而造成财产损失,方便管理,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Description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计算机病毒查杀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背景技术
外接存储装置(例如U盘、光盘等)的文件交换过程一直是众多病毒常见的感染途径,在办公环境中一旦引入病毒,可很快通过网络感染整个网络中的电脑,故保证文件交换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目前,市面上开始出现一些病毒自助查杀设备,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一般运用在公司内部等场景中,用户在将文件拷贝至内部网络之前,可先在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上对文件进行病毒查杀,从而保证文件中不含病毒。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上会设置U盘存放装置,用来存放公用U盘,用户可使用公用U盘进行文件拷贝等用途。在使用时,用户可通过个人身份信息借用公用U盘;使用结束后,用户将公用U盘插回至U盘存放装置的U盘接口上,即完成公用U盘的归还。
但是,若U盘存放装置上未设置U盘锁,当公用U盘插接至U盘存放装置上后,公用U盘可能会意外发生脱落,或者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被私自拔出,从而造成公用U盘的遗失,不仅会造成财产损失,而且不便于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通过设置U盘锁,利用U盘锁对公用U盘进行锁止,能够避免公用U盘被私自拔出或公用U盘意外发生脱落而造成财产损失,方便管理,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U盘存放装置,用于病毒自助查杀设备,所述U盘存放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的U盘插接组件,所述U盘插接组件包括用于与公用U盘进行插接的U盘接口和用于对所述公用U盘进行锁止的U盘锁,所述壳体上对应所述U盘接口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公用U盘插入的第一插接孔,所述U盘锁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孔的一侧;
所述公用U盘插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内后,当所述U盘锁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公用U盘被所述U盘锁锁止而无法从所述第一插接孔内拔出;当所述U盘锁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公用U盘能够从所述第一插接孔内拔出。
进一步地,所述U盘锁包括伸缩驱动装置和插销,所述插销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伸缩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插销伸出或缩回,从而对所述公用U盘进行锁止和解锁。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第一插接孔贯穿所述凸起部和所述壳体;所述U盘锁位于所述凸起部的一侧,所述凸起部的侧壁上设有穿孔,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一插接孔连通;所述穿孔对应所述插销设置,所述插销能够通过所述穿孔伸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内并对所述公用U盘进行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插接孔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公用U盘的外壳的第一槽孔及用于容纳所述公用U盘的USB接口的第二槽孔,所述第二槽孔与所述第一槽孔连通,且所述第二槽孔位于所述第一槽孔靠近所述U盘接口的一侧;所述穿孔对应所述第一槽孔设置,所述穿孔与所述第一槽孔连通;所述插销能够通过所述穿孔伸入至所述第一槽孔内并对所述公用U盘的外壳进行锁止。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容置槽,所述伸缩驱动装置位于所述容置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挡板,所述挡板凸出于所述壳体的内壁,所述容置槽由所述挡板围合形成。
进一步地,所述U盘插接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U盘接口固定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表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U盘插接组件还包括电路板,所述U盘接口固定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一侧的表面上;所述U盘锁位于所述电路板的一侧,且所述U盘锁与所述电路板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和后盖,所述U盘插接组件位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盖之间围合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前壳位于所述电路板设有所述U盘接口的一侧,所述第一插接孔设置于所述前壳上,所述U盘锁固定在所述后盖上。
进一步地,所述U盘接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U盘接口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上;所述第一插接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孔分别与多个所述U盘接口一一对应;所述U盘锁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U盘锁分别与多个所述U盘接口一一对应,各个所述U盘锁能够彼此独立进行锁止和解锁动作。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病毒自助查杀设备,包括以上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和机壳,所述U盘存放装置设置于所述机壳内;所述机壳上对应所述第一插接孔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公用U盘插入的第二插接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通过设置U盘锁,U盘锁位于第一插接孔的一侧;当公用U盘插入至第一插接孔内后,U盘锁能够对公用U盘进行锁止,使得公用U盘无法私自被拔出;而当U盘锁解锁后,公用U盘能够从第一插接孔内拔出,从而避免公用U盘被私自拔出以及公用U盘意外发生脱落而造成财产损失,方便管理,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病毒自助查杀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去掉公用U盘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U盘存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用U盘与U盘接口和U盘锁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U盘锁与凸起部的相对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9为图8去掉U盘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前壳的局部剖视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用U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用U盘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公用U盘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涉及的上、下、左、右、前、后、顶、底等(如果存在)方位词是以附图中的结构位于图中的位置以及结构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如图3至图7及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100,用于病毒自助查杀设备。该U盘存放装置100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壳体1内的U盘插接组件2,U盘插接组件2包括用于与公用U盘3进行插接的U盘接口21(其中,公用U盘3的形状结构可参图11至图13;该U盘接口21为USB接口),壳体1上对应U盘接口21的位置设有供公用U盘3插入的第一插接孔13,第一插接孔13包括用于容纳公用U盘3的外壳31的第一槽孔131(即当公用U盘3插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后,公用U盘3的外壳31位于第一槽孔131内,公用U盘3的USB接口32与U盘接口21插接固定),第一槽孔131为非矩形结构。
本实施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供公用U盘3插入的第一插接孔13,第一插接孔13包括用于容纳公用U盘3的外壳31的第一槽孔131,并将第一槽孔131的形状设置为独特的非矩形结构,即该第一槽孔131的形状结构具有独一性,使得其只能插接存放公用U盘3,而无法插接存放普通的通用U盘(目前,普通的通用U盘的外壳一般为矩形结构,故由于普通的通用U盘的外壳与第一槽孔131的形状不匹配而无法插入),从而方便管理和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盘接口21为矩形结构(由于公用U盘3的USB接口32为矩形结构,故U盘接口21也为矩形结构,使两者能够顺利地插接),U盘接口21具有第一宽度方向W1,第一槽孔131关于第一轴线X1为非对称设置(即第一槽孔131为上下非对称结构),第一轴线X1平行于第一宽度方向W1,且第一轴线X1穿过第一槽孔131的中心。
具体地,由于U盘接口21的插接方向具有单一性,公用U盘3的USB接口32只能从某一方向上与U盘接口21进行插接固定;故将第一槽孔131设置为上下非对称结构,起到防呆的作用,防止公用U盘3插反。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盘接口21还具有第一厚度方向T1,第一厚度方向T1垂直于第一宽度方向W1;第一槽孔131关于第二轴线X2对称设置(即第一槽孔131为左右对称结构),第二轴线X2平行于第一厚度方向T1,且第二轴线X2穿过第一槽孔131的中心。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槽孔131为等腰梯形结构。第一槽孔131的内壁包括上底壁131A、下底壁131B、左侧壁131C和右侧壁131D,上底壁131A与下底壁131B相对设置,上底壁131A的宽度小于下底壁131B的宽度;左侧壁131C和右侧壁131D相对设置,且左侧壁131C和右侧壁131D关于第二轴线X2对称设置。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上底壁131A为朝向远离下底壁131B一侧凹陷的弧面形结构(即上底壁131A向上凹陷形成弧面形结构),下底壁131B为朝向远离上底壁131A一侧凹陷的弧面形结构(即下底壁131B向下凹陷形成弧面形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加第一槽孔131的独特性。
进一步地,如图4、图6、图8及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插接孔13还包括用于容纳公用U盘3的USB接口32的第二槽孔132(即当公用U盘3插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后,公用U盘3的USB接口32位于第二槽孔132内),第二槽孔132为矩形结构,第二槽孔132与第一槽孔131连通,且第二槽孔132位于第一槽孔131靠近U盘接口21的一侧。第二槽孔132的孔径小于第一槽孔131的孔径,第一插接孔13于第二槽孔132和第一槽孔131的相接位置处形成台阶部133;当公用U盘3插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后,公用U盘3的外壳31的端部能够与该台阶部133相抵靠,从而避免公用U盘3过度插入而造成公用U盘3和/或U盘接口21的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盘插接组件2还包括用于对公用U盘3进行锁止的U盘锁23,U盘锁23位于第一插接孔13的一侧。公用U盘3插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后,当U盘锁23处于锁止状态时,公用U盘3被U盘锁23锁止而无法从第一插接孔13内拔出;当U盘锁23处于解锁状态时,公用U盘3能够从第一插接孔13内拔出。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100,通过设置U盘锁23,U盘锁23位于第一插接孔13的一侧;当公用U盘3插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后,U盘锁23能够对公用U盘3进行锁止,使得公用U盘3无法私自被拔出;而当U盘锁23解锁后,公用U盘3能够从第一插接孔13内拔出,从而避免公用U盘3被私自拔出以及公用U盘3意外发生脱落而造成财产损失,方便管理,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盘锁23包括伸缩驱动装置231和插销232,插销232与伸缩驱动装置231的输出端相连;伸缩驱动装置231用于驱动插销232伸出或缩回,从而对公用U盘3进行锁止和解锁。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伸缩驱动装置231为伸缩驱动电机。当伸缩驱动装置231驱动插销232伸出时,U盘锁23对公用U盘3进行锁止;当伸缩驱动装置231驱动插销232缩回时,U盘锁23对公用U盘3解除锁止。
进一步地,如图7至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凸起部14,凸起部14凸出于壳体1的内壁,第一插接孔13贯穿凸起部14和壳体1。U盘锁23位于凸起部14的一侧,凸起部14的侧壁上设有穿孔141,穿孔141与第一插接孔13连通;穿孔141对应插销232设置,插销232能够通过穿孔141伸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并对公用U盘3进行锁止。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穿孔141对应第一槽孔131设置,穿孔141与第一槽孔131连通;插销232能够通过穿孔141伸入至第一槽孔131内并对公用U盘3的外壳31进行锁止。
进一步地,如图8及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容置槽151,容置槽151位于凸起部14的一侧,伸缩驱动装置231位于容置槽151内。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挡板15,挡板15凸出于壳体1的内壁,容置槽151由挡板15围合形成。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盘插接组件2还包括电路板22,U盘接口21固定设置于电路板22一侧的表面上。
具体地,电路板22除了用于承载U盘接口21外(即电路板22作为U盘接口21的安装部位),U盘接口21还与电路板22电连接,U盘接口21通过电路板22与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中的控制模块(图未示)电连接,使得公用U盘3在与U盘接口21插接后(两者电连接),控制模块能够自动地对公用U盘3进行格式化处理,以保证安全和隐私。当然,在其它实施例中,根据实际需求的不同,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也可以不设置自动格式化功能,此时U盘接口21则无需与电路板22进行电连接,电路板22只作为U盘接口21的安装部位(在该情况下,电路板22可替换为普通的安装板)。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盘锁23位于电路板22的一侧,且U盘锁23与电路板22电连接,U盘锁23通过电路板22与控制模块和外部电源电连接,从而实现对U盘锁23的控制及供电。
进一步地,如图5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11和后盖12,U盘插接组件2位于前壳11和后盖12之间围合形成的腔体内。前壳11位于电路板22设有U盘接口21的一侧,第一插接孔13设置于前壳11上,U盘锁23固定在后盖12上。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4、挡板15和容置槽151均设置于前壳11的内壁上。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盘接口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U盘接口21间隔设置于电路板22上,多个U盘接口21分别用于插接多个公用U盘3。第一插接孔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插接孔13分别与多个U盘接口21一一对应,多个第一插接孔13分别用于供多个公用U盘3插入。U盘锁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U盘锁23分别与多个U盘接口21一一对应,多个U盘锁23分别用于锁止多个公用U盘3;各个U盘锁23能够彼此独立进行锁止和解锁动作,从而使得各个公用U盘3能够单独拔插。
进一步地,如图4至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多个U盘接口21在电路板22上沿竖向排列成两列,每列包括多个上下间隔设置的U盘接口21。多个第一插接孔13和多个U盘锁23的排列方式与U盘接口21的排列方式相同;其中,多个U盘锁23沿竖向排列成两列,且该两列U盘锁23对称设置于电路板22的相对两侧。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病毒自助查杀设备,包括上述的U盘存放装置100和机壳4,U盘存放装置100设置于机壳4内。机壳4上对应第一插接孔13的位置设有供公用U盘3插入的第二插接孔41,第二插接孔41与第一槽孔131为仿形设置,从而使得公用U盘3能够顺利地插入。
具体地,在归还公用U盘3时,公用U盘3依次插入第二插接孔41和第一插接孔13后与U盘接口21插接固定。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机壳4上设有多个第二插接孔41,多个第二插接孔41分别与多个第一插接孔13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如图2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凸环部16,凸环部16凸出于壳体1的外侧壁,凸环部16环绕第一槽孔131的外缘一圈设置,凸环部16插入在第二插接孔41内,且凸环部16的外侧壁与第二插接孔41的内壁一圈紧密贴合,从而实现壳体1与机壳4之间的密封连接。
进一步地,如图1及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病毒自助查杀设备还包括公用U盘3,公用U盘3能够插入在第一插接孔13内。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在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上设置公用U盘3的好处至少包括:1、当用户忘记自带U盘时,可在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上登录个人身份信息借用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上的公用U盘3;使用结束后,用户将公用U盘3插回至病毒自助查杀设备上,即完成公用U盘3的归还,方便用户的使用;2、使用公用U盘3能够保证安全性(为了保证安全和隐私,公用U盘3在归还后一般会自动进行格式化处理,保证公用U盘3中不含病毒),故使用公用U盘3传递文件不会导致病毒的传播,故公用U盘3可在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合中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4及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公用U盘3包括外壳31及设置于外壳31的一端的USB接口32,外壳31的外侧壁与第一槽孔131形状相仿,外壳31的外侧壁为非矩形结构。同时,第一槽孔131的尺寸等于外壳31的外侧壁的尺寸,或者第一槽孔131的尺寸稍大于外壳31的外侧壁的尺寸,从而使得外壳31能够顺利地插入至第一槽孔131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提供的公用U盘3,通过将其外壳31的形状设置为独特的非矩形结构,且外壳31的外侧壁与第一槽孔131形状相仿,相较于普通的壳体为矩形结构的U盘,该公用U盘3的形状结构具有独一性,使得公用U盘3能够顺利地插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从而使得U盘存放装置100上只插接存放有特定的U盘,进而方便管理和用户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SB接口32为矩形结构,USB接口32具有第二宽度方向W2,外壳31的外侧壁关于第三轴线X3为非对称设置(即外壳31为上下非对称结构),第三轴线X3平行于第二宽度方向W2,且第三轴线X3穿过外壳31的中心。
具体地,由于U盘接口21的插接方向具有单一性,公用U盘3的USB接口32只能从某一方向上与U盘接口21进行插接固定;故将外壳31设置为上下非对称结构,起到防呆的作用,防止公用U盘3插反。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USB接口32还具有第二厚度方向T2,第二厚度方向T2垂直于第二宽度方向W2;外壳31的外侧壁关于第四轴线X4对称设置(即外壳31为左右对称结构),第四轴线X4平行于第二厚度方向T2,且第四轴线X4穿过外壳31的中心。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1的外侧壁为等腰梯形结构。外壳31的的外侧壁包括顶壁31A、底壁31B、第一侧壁31C和第二侧壁31D,顶壁31A与底壁31B相对设置,第一侧壁31C和第二侧壁31D相对设置,且第一侧壁31C和第二侧壁31D关于第四轴线X4对称设置;顶壁31A的宽度小于底壁31B的宽度。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壁31A为朝向远离底壁31B一侧凸出的弧面形结构(即顶壁31A向上凸出形成弧面形结构),底壁31B为朝向远离顶壁31A一侧凸出的弧面形结构(即底壁31B向下凸出形成弧面形结构),从而进一步增加公用U盘3的独特性。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壁31A与第一侧壁31C相接的位置为圆滑过渡,顶壁31A与第二侧壁31D相接的位置为圆滑过渡,从而进一步增加公用U盘3的独特性以及公用U盘3的美观度。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1的外侧壁上设有用于与U盘锁23相配合的锁孔311。当U盘锁23中的伸缩驱动装置231驱动插销232伸出时,插销232插入至锁孔311内,从而对公用U盘3进行锁止;当伸缩驱动装置231驱动插销232缩回时,插销232从锁孔311内缩回,从而对公用U盘3解除锁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锁孔311由外壳31的外表面向外壳31的内腔延伸,且锁孔311未贯穿外壳31的内表面(即锁孔311为槽孔结构,其并未贯穿外壳31的内表面)。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公用U盘3还包括设置于外壳31内的机芯(图未示,机芯包括电路板及其他电子元件等),USB接口32的一端与外壳31内的机芯相连,另一端伸出至外壳31外。通过将锁孔311设置为槽孔结构,锁孔311未贯穿外壳31的内表面,不仅能够避免外部的灰尘、水汽等通过锁孔311进入外壳31内造成电子元器件的损坏,还能够避免U盘锁23中的插销232通过锁孔311伸入至外壳31内造成电子元器件的损坏。
进一步地,如图7及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外壳31的外侧壁上设有两个锁孔311,两个锁孔311分别设置于外壳31相对两侧的外侧壁上,也即两个锁孔311分别设置于第一侧壁31C和第二侧壁31D上。
具体地,如图7所示,由于多个U盘锁23沿竖向排列成两列,且该两列U盘锁23对称设置于电路板22的相对两侧,故这两列U盘锁23上的插销232也是左右对称设置的;为了使公用U盘3能够插接至任意一个U盘接口21上并通过U盘锁23进行锁止,故在外壳31的相对两侧各设置一个锁孔311,使得U盘锁23能够与外壳31任意一侧上的锁孔311进行锁止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11至图1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锁孔311设置于外壳31上靠近USB接口32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100、公用U盘3和病毒自助查杀设备的优点包括:
1、本实施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100,通过在壳体1上设置供公用U盘3插入的第一插接孔13,第一插接孔13包括用于容纳公用U盘3的外壳31的第一槽孔131,并将第一槽孔131的形状设置为独特的非矩形结构,即该第一槽孔131的形状结构具有独一性,使得其只能插接存放公用U盘3,而无法插接存放普通的通用U盘(目前,普通的通用U盘的外壳一般为矩形结构,故由于普通的通用U盘的外壳与第一槽孔131的形状不匹配而无法插入),从而方便管理和用户使用。
2、本实施例提供的U盘存放装置100,通过设置U盘锁23,U盘锁23位于第一插接孔13的一侧;当公用U盘3插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后,U盘锁23能够对公用U盘3进行锁止,使得公用U盘3无法私自被拔出;而当U盘锁23解锁后,公用U盘3能够从第一插接孔13内拔出,从而避免公用U盘3被私自拔出以及公用U盘3意外发生脱落而造成财产损失,方便管理,并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3、本实施例提供的公用U盘3,通过将其外壳31的形状设置为独特的非矩形结构,且外壳31的外侧壁与第一槽孔131形状相仿,相较于普通的壳体为矩形结构的U盘,该公用U盘3的形状结构具有独一性,使得公用U盘3能够顺利地插入至第一插接孔13内,从而使得U盘存放装置100上只插接存放有特定的U盘,进而方便管理和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U盘存放装置,用于病毒自助查杀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存放装置(100)包括壳体(1)及设置于所述壳体(1)内的U盘插接组件(2),所述U盘插接组件(2)包括用于与公用U盘(3)进行插接的U盘接口(21)和用于对所述公用U盘(3)进行锁止的U盘锁(23),所述壳体(1)上对应所述U盘接口(21)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公用U盘(3)插入的第一插接孔(13),所述U盘锁(23)位于所述第一插接孔(13)的一侧;
所述公用U盘(3)插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13)内后,当所述U盘锁(23)处于锁止状态时,所述公用U盘(3)被所述U盘锁(23)锁止而无法从所述第一插接孔(13)内拔出;当所述U盘锁(23)处于解锁状态时,所述公用U盘(3)能够从所述第一插接孔(13)内拔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锁(23)包括伸缩驱动装置(231)和插销(232),所述插销(232)与所述伸缩驱动装置(231)的输出端相连;所述伸缩驱动装置(231)用于驱动所述插销(232)伸出或缩回,从而对所述公用U盘(3)进行锁止和解锁。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凸起部(14),所述凸起部(14)凸出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所述第一插接孔(13)贯穿所述凸起部(14)和所述壳体(1);所述U盘锁(23)位于所述凸起部(14)的一侧,所述凸起部(14)的侧壁上设有穿孔(141),所述穿孔(141)与所述第一插接孔(13)连通;所述穿孔(141)对应所述插销(232)设置,所述插销(232)能够通过所述穿孔(141)伸入至所述第一插接孔(13)内并对所述公用U盘(3)进行锁止。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插接孔(13)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公用U盘(3)的外壳(31)的第一槽孔(131)及用于容纳所述公用U盘(3)的USB接口(32)的第二槽孔(132),所述第二槽孔(132)与所述第一槽孔(131)连通,且所述第二槽孔(132)位于所述第一槽孔(131)靠近所述U盘接口(21)的一侧;所述穿孔(141)对应所述第一槽孔(131)设置,所述穿孔(141)与所述第一槽孔(131)连通;所述插销(232)能够通过所述穿孔(141)伸入至所述第一槽孔(131)内并对所述公用U盘(3)的外壳(31)进行锁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容置槽(151),所述伸缩驱动装置(231)位于所述容置槽(151)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上设有挡板(15),所述挡板(15)凸出于所述壳体(1)的内壁,所述容置槽(151)由所述挡板(15)围合形成。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插接组件(2)还包括电路板(22),所述U盘接口(21)固定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2)一侧的表面上;所述U盘锁(23)位于所述电路板(22)的一侧,且所述U盘锁(23)与所述电路板(22)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包括相互连接的前壳(11)和后盖(12),所述U盘插接组件(2)位于所述前壳(11)和所述后盖(12)之间围合形成的腔体内;所述前壳(11)位于所述电路板(22)设有所述U盘接口(21)的一侧,所述第一插接孔(13)设置于所述前壳(11)上,所述U盘锁(23)固定在所述后盖(12)上。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U盘接口(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U盘接口(21)间隔设置于所述电路板(22)上;所述第一插接孔(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插接孔(13)分别与多个所述U盘接口(21)一一对应;所述U盘锁(2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U盘锁(23)分别与多个所述U盘接口(21)一一对应,各个所述U盘锁(23)能够彼此独立进行锁止和解锁动作。
10.一种病毒自助查杀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U盘存放装置(100)和机壳(4),所述U盘存放装置(100)设置于所述机壳(4)内;所述机壳(4)上对应所述第一插接孔(13)的位置设有供所述公用U盘(3)插入的第二插接孔(41)。
CN202321805165.7U 2023-07-10 2023-07-10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Active CN22023244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5165.7U CN220232442U (zh) 2023-07-10 2023-07-10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805165.7U CN220232442U (zh) 2023-07-10 2023-07-10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32442U true CN220232442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45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805165.7U Active CN220232442U (zh) 2023-07-10 2023-07-10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3244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7370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wo slots different in width
TWI546645B (zh) 頂裝式卡匣(三)
US5590027A (en) Technique providing bridge for connecting modular units
TW201406272A (zh) 硬碟組合架
JP3192644U (ja) 電子機器のロック装置
TW201306695A (zh) 數據中心
US861489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ssembly having protecting mechanism
TW201503809A (zh) 頂裝式卡匣(二)
CN220232442U (zh)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CN220691394U (zh) 公用u盘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CN220232443U (zh) U盘存放装置及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JP2016009599A (ja) 通信モジュール
KR101714426B1 (ko) Usb 보안 시스템 및 usb 보안방법
CN220188979U (zh) 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CN220188980U (zh) 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CN220188982U (zh) 病毒自助查杀设备
TW201351096A (zh) 硬碟固定組件及電腦機箱
US1121794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et, and socket and plug thereof
JP7202007B2 (ja) 部品挿入口を塞ぐ保護装置と引抜装置
JP2007059252A (ja) プラグ抜き取り防止ユニット及び送受信用コード
CN216719495U (zh) 一种网络附加储存器
JP6652524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TWI772104B (zh) 主機殼及伺服器
JP7057409B1 (ja) 中継コネクタ
TWI573514B (zh) 電子產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