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7325U - 液压站油箱 - Google Patents

液压站油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7325U
CN220227325U CN202321977545.9U CN202321977545U CN220227325U CN 220227325 U CN220227325 U CN 220227325U CN 202321977545 U CN202321977545 U CN 202321977545U CN 220227325 U CN220227325 U CN 2202273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ydraulic station
tank
station tank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77545.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卫东
杨大鹏
姚旭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sch Rexroth Ch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sch Rexrot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sch Rexroth Ch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sch Rexroth Ch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77545.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73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73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73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Devices, Intensifiers, Converters, And Telemo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液压站油箱,包括:箱体(10),其限定出回油区域(13)和吸油区域(17);与所述箱体(10)一体地形成的散热芯体(20),其包括多个翅片(22),每一个翅片(22)都限定使回油区域(13)和吸油区域(17)流体联通的流体通道,相邻的翅片(22)通过风道(24)间隔开;和附接到所述箱体(10)的鼓风设备,其与所述散热芯体(20)相对布置以便在运行时使气流流经所述风道(24)。

Description

液压站油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压站油箱。
背景技术
目前的小型液压站,通常使用独立的风冷散热器对油箱、具体为返回油箱的高温液压油进行冷却。这种独立设置的风冷散热器需要占用额外的空间,需要配备用于安装固定该散热器的安装固定装置。此外,在风冷散热器和油箱之间还需要配备连接管路。这给液压站设备的安装调试增加了额外的工作量,大大影响了效率,美观程度也大打折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将散热器与液压站油箱集成在一起。
此目的通过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实现。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包括:箱体,其限定出回油区域和吸油区域;与所述箱体一体地形成的散热芯体,其包括多个翅片,每一个翅片都限定使回油区域和吸油区域流体联通的流体通道,相邻的翅片通过风道间隔开;和附接到所述箱体的鼓风设备,其与所述散热芯体相对布置以便在运行时使气流流经所述风道。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区域位于所述吸油区域上方,并且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散热芯体位于所述回油区域和吸油区域之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鼓风设备包括:一个风扇,或并排布置的多个风扇,或设置于所述散热芯体的相同侧或不同侧上的多个风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风扇是轴流风扇。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翅片包括平面型翅片和曲线型翅片之一或两者。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站油箱还包括为所述鼓风设备提供动力的电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站油箱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运行的温控器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温控器组包括:用于直接或间接测量所述箱体的回油区域或吸油区域中的液压油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和用于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控制所述电机的控制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激活所述电机,并且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禁用所述电机。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液压站油箱还包括用于所述鼓风设备的防护罩。
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的散热芯体与箱体一体地形成,提供了一种集成式的液压站油箱。散热芯体采用多翅片结构,增加了油箱与外界空气的热交换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利用本申请的集成式油箱,不需要再额外设置风冷设备,节省了安装空间,省却了油箱和散热器之间的相关管路及其附件。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还配备有提高冷却效率的吹风或鼓风设备(例如风扇),其被附接到箱体并且设置有防护罩,所以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具有外形美观、结构简单、现场不增加额外安装工作量的优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的原理图。
图2为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的一种示例性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带有冷却结构/功能的集成式液压站油箱,其尤其适用于Smart-HPU小型液压站。
图1是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的原理图。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包括箱体10和散热芯体20,箱体10限定出回油区域(或称为“高温油空间”)13和吸油区域(或称为“低温油空间”)17,箱体10上设置有通向回油区域13的油入口14和通向吸油区域17的油出口16,由散热芯体20限定的流体通道使回油区域13和吸油区域17流体连通。来自于液压系统回油管路的高温液压油自油入口14进入油箱的回油区域13,进入回油区域13的高温油流经散热芯体20进行冷却降温,之后进入吸油区域17、再经由油出口16流出油箱,例如返回液压系统中。高温油的热量通过散热芯体20和外界空气进行热交换的方式散发出去。
液压站油箱还包括吹风或鼓风设备(在图示中为风扇30)以及用于对鼓风设备提供动力的电机35。吹风或鼓风设备可以是图示的风扇30或本领域内已知的其它任何设备。风扇30与散热芯体20相对设置,电机35使风扇30工作时,风扇30向散热芯体20吹风(空气),通过空气高速流动/风冷的方式使内部流通液压油的散热芯体20提升散热效率。
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还包括温控器组40,其可以包括用于测量油箱内液压油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或温度探头42,以及基于温度传感器42测得的温度选择性地激活(通电)或失效(断电)电机35以便启用或禁用风扇30的控制器44。具体地,当温度传感器42测得的温度达到(等于或高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44激活电机35,允许风扇30向散热芯体20吹风,增强空气流动并提高散热效率。可选地,当温度传感器42测得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控制器44失效(或断电)电机35,风扇30停止运行,液压油的热量散失仅通过散热芯体20的热传导进行,使油温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在一些示例中,该预设温度可以预存于控制器44内。图1的位置P表示温控器组40在箱体10上的安装位置。
图2示出了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图1和图2中相同的参考数字用于指代相同的部件。
参考图2,液压站油箱包括箱体10,其限定出回油(高温油)区域13和吸油(低温油)区域17。与箱体10一体地形成的散热芯体20设置于回油区域13和吸油区域17之间。散热芯体20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翅片22。每个翅片22都限定使回油区域13和吸油区域17流体连通的流体通道(未标识出),相邻的翅片22通过风道24间隔开。
如图示,优选地,回油区域13设置于吸油区域17上方,使得回油区域13内的液压油能够利用重力的作用流经散热芯体20而进入吸油区域17。
将来自液压系统的回油管路的高温油引入箱体10内的回油区域13中的油入口14可以设置于箱体10的顶部,例如设置于箱体10的顶壁32上或靠近顶壁32的侧壁上,以便高温油从上方进入高温油区域13。将吸油区域17内的经冷却后的液压油排出吸油区域17的油出口16可以设置于箱体10的底部,例如设置于箱体10的底壁上或靠近底壁的侧壁34上,以利于吸油区域17中的液压油的排出。
在图2示出的示例性结构中,箱体10还限定侧区域11,其与上下布置的回油区域13、散热芯体20和吸油区域17并排布置,用于提供一定或预设容积的储油空间,该侧区域11与回油区域13流体连通,所以,油入口14可以设置于侧区域11的顶部。油入口14也可以设置于回油区域13的正上方。
图2还示意出设置于箱体10顶部的温控组件安装位置P,图1的温度传感器42可以在此位置延伸到液压油中,直接测量液压油的温度。箱体10顶部的位置P1可以安装空气过滤器(图中未示出)。
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应理解,虽然图2中示意出散热芯体20包括一排翅片22,但是基于散热效果的需要或者基于油箱的实际尺寸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上布置两排或更多排翅片也是可能的。虽然图2中示出散热芯体20的翅片22具有平面型结构,但是其它任意形状或尺寸的翅片也可以使用,例如为了增大热交换面积而布置弧形或任何其它曲线性的翅片。由于本申请的原理,本申请不限制散热芯体20的翅片的数量、形状、尺寸和布置方式。
风扇30与散热芯体20相对布置,使得风扇30在运行时向散热芯体20吹风。虽然图示示意出本申请的液压站油箱包括并排布置的多个风扇,但是在功率和尺寸合适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单一一个风扇。风扇可以是本领域内已知的轴流风扇,也可以用具有相同功能的其它鼓风设备代替。优选地,如图所示,风扇30被布置使得风扇30在运行时风的强制流动方向平行于或正对风道24的延伸方向。风扇可以如图示设置于散热芯体20的一侧上,也可以设置于散热芯体20的不同侧。
防护罩38可以如图示提供为壳体的形式,用于遮盖风扇30的至少一部分,一方面保护操作人员或外部部件不被运行中的风扇30伤到,另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减少进入风扇30的灰尘。在图示实施例中,紧固件(图中未示出)穿过防护罩38上的孔以及风扇30上的孔延伸到箱体10内,将风扇30紧固到箱体10。
温控器组40的温度传感器42可以从箱体10的任何合适位置延伸到箱体10内部的液压油中以便直接测量液压油温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42可以从箱体10的顶部(例如位置P)延伸到高温油区域13内的液压油中。在另外一些实施例中,温度传感器42可以安装成延伸到低温油区域17内的液压油中,例如安装在油出口16处。可选地,温度传感器42可以是不延伸到液压油内、而是间接测量液压油的温度。
上面关于图1的原理图和图2的示例性结构详细描述了本申请的带有冷却功能的液压站油箱。与箱体一体形成的散热芯体包括通过风道间隔开的多个翅片,这种结构增加了油箱跟外界空气接触的传导面积。风扇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空气对流作用,使得油箱的散热效率大大增强。与常规的散热器单独设置的油箱结构相比,本申请的集成了散热器(散热芯体)、以及因而提供有主动冷却功能的油箱结构使液压站油箱、或者包含油箱的整个液压系统的占用或安装空间得以节省或减小,节省了油箱和散热器之间的相关管路及其附件,有效地优化了空间和提升了效率。
以上描述以说明性方式提供。应当理解,所使用的术语旨在具有描述性词语的性质而不是限制性的。鉴于上述教导,许多修改和变化是可能的。因此,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以不同于具体描述的方式实践特征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包括:
箱体(10),其限定出回油区域(13)和吸油区域(17);
与所述箱体(10)一体地形成的散热芯体(20),其包括多个翅片(22),每一个翅片(22)都限定使回油区域(13)和吸油区域(17)流体联通的流体通道,相邻的翅片(22)通过风道(24)间隔开;和
附接到所述箱体(10)的鼓风设备,其与所述散热芯体(20)相对布置以便在运行时使气流流经所述风道(2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区域(13)位于所述吸油区域(17)上方,并且在上下方向上所述散热芯体(20)位于所述回油区域(13)和吸油区域(1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设备包括:一个风扇,或并排布置的多个风扇,或设置于所述散热芯体(20)的相同侧或不同侧上的多个风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是轴流风扇。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翅片(22)包括平面型翅片和曲线型翅片之一或两者。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油箱还包括为所述鼓风设备提供动力的电机(3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油箱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机(35)的运行的温控器组(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器组(40)包括:
用于直接或间接测量所述箱体(10)的回油区域(13)或吸油区域(17)中的液压油的温度的温度传感器(42);和
用于基于所述温度传感器(42)测得的温度控制所述电机(35)的控制器(4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44)被配置为在所述温度传感器(42)测得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时激活所述电机,并且在所述温度传感器(42)测得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禁用所述电机。
10.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站油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站油箱还包括用于所述鼓风设备的防护罩(38)。
CN202321977545.9U 2023-07-26 2023-07-26 液压站油箱 Active CN2202273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7545.9U CN220227325U (zh) 2023-07-26 2023-07-26 液压站油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77545.9U CN220227325U (zh) 2023-07-26 2023-07-26 液压站油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7325U true CN220227325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42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77545.9U Active CN220227325U (zh) 2023-07-26 2023-07-26 液压站油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73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511654B (zh) 大功率機櫃散熱系統及靜止無功補償系統
CN202374619U (zh) 新型热交换通信机柜
CN207340352U (zh) 一种空调电控盒
CN109588000A (zh) 一种集成式牵引变流器冷却系统
CN220227325U (zh) 液压站油箱
CN209804729U (zh) 一种铅酸蓄电池散热装置
CN206650983U (zh) 一种隔热散热系统
CN109595066A (zh) 自调节复合散热器
CN212084098U (zh) 一种计算机硬件散热装置
CN211090396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机直吹式散热组件
CN208402330U (zh) 电子设备散热系统
CN202551578U (zh) 空调控制器散热装置及使用该散热装置的移动空调器
CN207117378U (zh) 电机
CN219555503U (zh) 汽车编程电源
CN218388060U (zh) 取暖箱体的内置pcb板散热结构
CN211266206U (zh) 一种气流内循环式控制柜
CN219068797U (zh) 变频设备、压缩机和暖通设备
CN216795552U (zh) 吸油烟机控制板散热装置及应用其的吸油烟机
CN216975008U (zh) 一种燃气发电机组散热系统装置
CN219352228U (zh) 电源供应器和电气设备
CN220156945U (zh) 散热组件、电控盒及空调器
CN221033187U (zh) 一种电子风扇散热结构
CN220023462U (zh) 散热装置及光伏逆变器
CN217037032U (zh) 变频器机柜
CN221058625U (zh) 一种设备箱的散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