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4659U -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 Google Patents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4659U
CN220224659U CN202320714816.5U CN202320714816U CN220224659U CN 220224659 U CN220224659 U CN 220224659U CN 202320714816 U CN202320714816 U CN 202320714816U CN 220224659 U CN220224659 U CN 2202246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rgent box
hole
siphon
box body
box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71481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硕
程宝珍
孙广彬
王玲臣
张开宏
周常彬
姬芬芬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Washing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71481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46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46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465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旨在解决洗涤剂盒内洗涤剂残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虹吸装置堵塞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盒组件包括洗涤剂盒本体和水道,洗涤剂盒本体内设置有虹吸装置,洗涤剂盒本体的最低处设置有通孔,衣物处理剂能够经由虹吸装置利用虹吸原理排入至水道内,水道内在对应于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引流件,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预设值,以免衣物处理剂经由通孔自由地流向水道,引流件与通孔的底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通过引流件能够将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残留液体全部引流至水道内,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洗涤剂盒内的残留液体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虹吸装置堵塞的问题。

Description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洗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背景技术
利用洗衣机进行衣物洗涤时,通常是通过洗涤剂盒向外筒内投放洗涤剂。现有的洗涤剂盒上会设置虹吸装置,在洗涤作业前,在洗涤剂盒内部放入适量的洗涤剂,在洗涤作业过程中,会有水加入到洗涤剂盒中与洗涤剂混合成水溶液,通过虹吸装置的虹吸作用将洗涤剂与水混合成的水溶液投放至洗衣机的外筒中。但由于虹吸结构自身的结构特点,在虹吸过程结束之后,或多或少都会有部分洗涤剂残留在洗涤剂盒内。这部分残液如果长期放置在洗涤剂盒内,会腐败变质,或者是待水分蒸发完后阻塞虹吸装置,导致后续的虹吸过程中断或不虹吸,进而导致洗涤剂盒残液问题越发严重。
相应地,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洗涤剂盒的排液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解决现有洗涤剂盒内洗涤剂残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虹吸装置堵塞的问题。
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洗涤剂盒组件,用于洗涤设备,所述洗涤剂盒组件包括洗涤剂盒本体,所述洗涤剂盒本体形成有存放衣物处理剂的储液腔,所述洗涤剂盒本体内设置有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剂盒本体的最低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预设值,以免所述衣物处理剂经由所述通孔自由地流出,所述洗涤剂盒组件还配置有水道,所述水道与所述洗涤桶连通,所述衣物处理剂能够经由所述虹吸装置利用虹吸原理排入至所述水道内,所述水道内在对应于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引流件,所述引流件与所述通孔的底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通过所述引流件能够将所述洗涤剂盒体内的残液引流至所述水道内。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洗涤剂盒本体的最低处设置有通孔,该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预设值,由于衣物处理剂的粘滞力通常较大,这样在向洗涤剂盒本体注水前位于其内部的衣物处理剂是无法经由通孔自由地流向水道的,从而避免衣物处理剂自行流向洗涤桶。在向洗涤剂盒本体内注水之后,衣物处理剂与水的混合物的粘滞力减小,能够经由该通孔顺利排出至水道内。水道内在对应于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引流件,该引流件与通孔底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这样在向洗涤剂盒本体注水之后,大部分的液体经由虹吸装置通过虹吸作用排入至水道内,还有少部分液体经由通孔流出至水道内,在经由通孔流出的过程中,水流能够在通孔与引流件之间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柱。由于已经在通孔与引流件之间形成了水柱,即便洗涤剂盒内的残液非常少,也能够经由通孔和引流件连续排出,进而也就能够彻底的排空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残液,避免产生因洗涤剂盒内的残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虹吸装置堵塞的问题。
在上述洗涤剂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引流件靠近所述洗涤剂盒本体的端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的顶部与所述通孔底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预设距离。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引流件靠近洗涤剂盒本体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这样经由通孔排出的残液也就会沿着凹槽的槽壁流入至凹槽内,然后经由凹槽流入到水道内,这样经由通孔流出的液体因自身的张力和粘滞力也就会在通孔与凹槽之间形成连续的水柱。并且,因为凹槽的存在,通孔与凹槽的槽底之间的距离是大于通孔与凹槽的槽壁的顶部之间的预设距离的,这样也就相当于增大了凹槽内的液面与通孔之间的距离,这样即便预设距离较小,也不会因通孔与液面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液体因其张力和粘滞力的作用停留在引流件与通孔之间、进而导致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液体无法正常通过通孔排出的情况发生。与不设置凹槽的引流件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进一步的减小引流件靠近洗涤剂盒体的端面与通孔之间的距离,这样从通孔流出的液体能够持续地在通孔与凹槽之间形成一个连续的水柱,进而更有利于排空洗涤剂盒本体中的残液。
在上述洗涤剂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沿水道内的水流方向延伸。
在上述洗涤剂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凹槽的槽底为沿所述水流方向倾斜向下的斜面。
这样从通孔流出的残液能够更快地沿凹槽流出至水道,进而快速地沿水道流出至洗涤桶内,降低了残液滞留在凹槽中的风险,同时提高了残液从凹槽中流出的速度,更有利于将洗涤剂盒本体中的残液排尽,避免发生残液在洗涤剂盒本体内残留变质或固化堵塞通孔并最终堵塞虹吸装置的情况。
在上述洗涤剂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在所述引流件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
在上述洗涤剂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沿远离所述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方向逐渐减小。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通孔的径向尺寸沿远离洗涤剂盒内的方向逐渐减小,以使洗涤剂盒内部的残液能够更好的从通孔中流出,进而确保洗涤剂盒内的残液能够被排空。
在上述洗涤剂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的范围为0.3-3mm。
在上述洗涤剂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虹吸装置包括虹吸管和虹吸帽,所述虹吸管贯穿设置于所述洗涤剂盒本体的底部,所述虹吸帽自由套设于所述虹吸管的外侧,所述洗涤剂盒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凹陷区域,所述虹吸管和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凹陷区域。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洗涤剂盒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凹陷区域,虹吸管和通孔设置于凹陷区域内,这样能够将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液体汇聚在凹陷区域内,从而也就能够尽可能地通过虹吸装置将液体排入至水道内,并能够通过设置于凹陷区域内的通孔尽可能地将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残液排出,这样能够更好地将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液体排出。
在上述洗涤剂盒组件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虹吸管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肋板,所述肋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在所述虹吸帽套设于所述虹吸管时,所述虹吸帽的下端与所述横向部分相抵。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情况下,虹吸管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肋板,该肋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在虹吸帽套设于虹吸管时,虹吸帽的下边沿抵接于肋板的横向部分,这样在虹吸帽的下端与洗涤剂盒本体的底部之间也就具有缝隙,这样也就能够形成虹吸通道,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液体也就能够经由该缝隙进入到虹吸帽与虹吸管之间,进而经由虹吸管排入到水道内,从而也就能够通过虹吸作用将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液体排入至水道内。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还提供了一种洗涤设备,所述洗涤设备为洗衣机,所述洗衣机配置有前述任一项方案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
需要说明的是,该洗涤设备具有前述的洗涤剂盒组件的所有技术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下面以洗衣机为例并结合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盒组件的爆炸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盒组件和水道沿水道内水流方向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区域的放大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洗涤剂盒组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图4中B区域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洗涤剂盒组件;11、洗涤剂盒本体;111、凹陷区域;1111、通孔;12、虹吸装置;121、虹吸帽;122、虹吸管;123、肋板;1231、横向部分;1232、纵向部分;2、水道;21、引水筋;211、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原理,并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对其做出调整,以便适应具体的应用场合。例如,尽管本实施例中是结合洗衣机来进行阐述的,但显然还可以适用于洗干一体机、洗碗机、洗鞋机等其他具有洗涤剂盒的洗涤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内”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图1至图5来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用于洗衣机的洗涤剂盒组件的可能的实现方式。
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并按照图2所示的方位,洗衣机包括壳体(未图示)、位于壳体内的洗涤桶(未图示)、以可抽拉的方式设置于壳体内部的洗涤剂盒组件1以及与洗涤桶连通的水道2,洗涤剂盒组件1包括洗涤剂盒本体11、设置于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虹吸装置12、设置于洗涤剂盒本体11的最低处的通孔1111。洗涤剂盒本体11内部形成有存放衣物处理剂的储液腔,在洗涤衣物之前,先将衣物处理剂投放在储液腔内。虹吸装置12设置于洗涤剂盒本体11底部,以使衣物处理剂能够经由虹吸装置12利用虹吸原理将衣物处理剂从洗涤剂盒本体11内部排入至水道2内。水道2大致位于洗涤剂盒本体11的下方,该水道2的上端具有开口,用于接收由洗涤剂盒本体11流出的液体,水道2内对应于通孔1111的位置设置有引流件。
如图1所示,通孔1111的横截面大致为圆形,该通孔1111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预设值,由于衣物处理剂的粘滞力通常较大,这样在向洗涤剂盒本体11注水前位于其内部的衣物处理剂无法经由通孔1111自由地流向水道2,从而能够避免衣物处理剂经由通孔1111自由的流向洗涤桶。向洗涤剂盒本体11内注水之后,水与衣物处理剂混合之后形成的混合物的粘滞力减小,能够通过通孔1111流向水道。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值大致为在向洗涤剂盒本体11注水前能够使位于其内部的衣物处理剂因其自身的粘滞力较大而不会经由该通孔1111流向水道2、在洗涤剂盒本体11注水后能够使位于其内的衣物处理剂和水的混合物经由通孔1111流入至水道2内的值。需要说明,衣物处理剂可以是洗涤剂或者柔顺剂等。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际应用中,该通孔的径向尺寸范围为0.3-3mm,预设值可以是0.3-3mm范围内任意大于通孔的径向尺寸的值,也可以是大于3mm的任意值,只要在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该预设值时能够避免衣物处理剂经由该通孔自由地流出即可。优选地,该通孔1111的径向尺寸为1.5mm,此时能够在不影响洗衣机洗涤效果的同时,还能够使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残液快速的从洗涤剂盒本体11中排出。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的是,尽管上述描述的通孔1111的径向尺寸的范围是0.3-3mm,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通孔1111的径向尺寸,只要能够使洗涤剂盒本体11中的残液通过通孔1111全部排出即可。
继续参阅图1至图5,该引流件为设置于水道2底部的并突出于水道2底部的引水筋21,引水筋21大致为长条结构,该引水筋21长度大于高度。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显然也可以是高度大于长度。该引水筋21靠近洗涤剂盒体的端面与通孔1111的底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这样在向洗涤剂盒本体11注水之后,大部分的液体经由虹吸装置12通过虹吸作用排入至水道2内,还有少部分液体经由通孔1111流出至水道2内。在该少部分液体经由通孔1111流出的过程中能够与引水筋21接触,并在其自身的重力、张力和粘滞力的作用下在通孔1111与引水筋21之间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柱,这样即便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残液非常少,通过设置的引水筋21也能够使残液经由通孔1111和引水筋21连续排出,从而能够有效的解决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残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虹吸装置12堵塞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引水筋21与通孔1111底端之间具有的预设距离大致为洗涤剂盒本体11内部的残液较多时残液在经由通孔1111流出时能够在通孔1111与引水筋21之间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柱的距离。具体地,通过引水筋21与通孔1111底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这样在没有注水之前,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洗涤剂不会经由通孔1111和引水筋21排出,在注水之后,洗涤剂和水的混合物在经由通孔1111流出后能够与引水筋21接触,由于残液自身的张力和重力能够使其沿着引水筋21继续流动,并且能够在通孔1111与引水筋21之间形成连续不断的流动的水柱,直至洗涤剂盒本体11中的残液排空为止。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该预设距离的大小可以大致与一滴液体的径向尺寸相当,也可以是小于一滴液体的径向尺寸。又因为一滴液体的高度会受到液体的张力、粘稠度和密度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该预设距离的大小需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调整该预设距离的大小,只要使经由通孔1111流出的残液能够与引水筋形成连续的持续流动的水柱直至洗涤剂盒本体11中的残液排空即可。
此外,尽管结合图1至图5描述的引流件为设置在水道2底部的引水筋21,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在水道2的底部设置一个具有引流作用的引流管,该引流管靠近洗涤剂盒本体11的端部位于通孔1111的下方并且与通孔1111的底端具有预设距离,以便洗涤剂盒体中的残液能够经由通孔1111与引流管接触,并且能够沿着引流管的内壁流入水道2中。在不偏离本申请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引流件的设置形式,只要使洗涤剂盒本体11中的残液能够在引流件的作用下持续不断的从通孔1111中排出即可。
再者,尽管上述结合图1描述的通孔1111的横截面为圆形,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通孔1111的横截面为其他形状,例如椭圆形、菱形、多边形或异形等,只要能够使洗涤剂盒本体11中的残液能够通过通孔1111全部排出即可。
另外,尽管图1示出了洗涤剂盒本体11中具有一个储液腔、一个虹吸装置12和一个通孔1111以及一个引水筋21,但这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任意合适数量的储液腔、虹吸装置12、通孔1111以及引水筋21。
继续参阅图1至图5,引水筋21靠近洗涤剂盒本体11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211,该凹槽211的槽壁的顶部与通孔1111底端之间的距离为预设距离。此时,由于在引水筋21靠近洗涤剂盒体的端面上设置有凹槽211,能够使得洗涤剂盒体中的衣物处理剂与水的混合物在经由通孔1111流出并与凹槽211的槽壁的顶部接触后,能够在自身的张力和重力的作用下继续沿着凹槽211的槽壁向下流动。而且,由于凹槽211的槽壁的顶部与通孔1111的底端具有预设距离,这样衣物处理剂与水的混合物在沿凹槽211的槽壁向下流动的过程中,因其自身的张力、重力和粘滞力的作用能够继续与通孔1111中的液体接触,进而能够形成连续不断的流动的水柱。并且,由于凹槽211的存在,通孔1111与凹槽211的槽底之间的距离是大于通孔1111与凹槽211的槽壁的顶部之间的预设距离的,这样也就相当于增大了凹槽211内的液面与通孔1111之间的距离,这样即便预设距离较小,也不会因通孔1111与液面之间的距离过近导致液体因其张力和粘滞力的作用停留在通孔1111和引水筋21之间、进而导致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液体无法正常通过通孔排出的情况发生。从而也就能够进一步减小通孔1111底端与引水筋21之间的距离,确保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液体能够一直在设置有凹槽211的引水筋21的作用下持续流出直至洗涤剂盒本体11中的残液被排空。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的在引水筋21靠近洗涤剂盒本体11的端面上设置的是凹槽211,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引水筋21靠近洗涤剂盒本体11的端面不设置凹槽211,而是将该端面设置成平面或斜面。但这也并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也可以在引水筋21靠近洗涤剂盒本体11的端面设置有与水道2内壁相切的弧形孔,以使经由通孔1111流出的液体在与引水筋21接触后通过该弧形孔流到水道2的内壁上且最终通过水道2进入洗涤筒,但这也不并是限制性的,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灵活选择引水筋21靠近洗涤剂盒本体11的端面的具体设置形式,只要使洗涤剂盒本体11中的残液能够在引水筋21的作用下全部排出即可。
继续参阅图1至图5,凹槽211沿水道2内的水流方向延伸,以使沿凹槽211流出的残液在经过水道2时,能够更快的从水道2中排出并流入到与水道2连通的洗涤桶中,这样也就提高残液从水道2中流出的速度,降低了残液在水道2中变质或蒸发固化而导致水道2中有更多的残液变质或蒸发固化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面结合图1至图5描述的凹槽211是沿水道2内的水流方向延伸设置的,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使凹槽211沿与水道2内的水流方向的垂直方向延伸设置,这样流入引水筋21的残液就能够更快的从凹槽211中流出,也就能够缩短残液从凹槽211中流出时经过的距离,从而降低了残液滞留在凹槽211中的风险,进而能够进一步的降低残液因滞留在凹槽211中变质或蒸发固化而导致通孔1111堵塞的风险。显然,凹槽211的长度方向也可以与水道2内水流方向之间具有夹角,只要使残液能够顺利经过凹槽211流入水道2即可。
继续参阅图2和图3,为了使经由通孔1111流出的液体能够快速的沿着凹槽211流入水道2中,凹槽211的槽底为沿水流方向倾斜向下的斜面。以避免出现经由通孔1111流出的液体因长时间滞留在凹槽211中发生变质或蒸发固化,并导致越来越多的液体残留在凹槽211中且由于蒸发固化堵塞通孔1111并最终堵塞虹吸装置12的情况。显然,凹槽211的槽底也可以是没有斜度的水平面,只要能够使凹槽211中的液体快速排出即可。
继续参阅图2和图3并参照图2所示的方位,通孔1111沿竖直向下方向(大致为图2中的竖直向下方向)的投影位于凹槽2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以使经由通孔1111流出的残液能够落入凹槽211中,以免出现因洗衣机的振动而使经由通孔1111流出的残液滴落在凹槽211外部,导致通孔1111的残液不能与引水筋21形成连续不断的水柱的情况。显然,通孔1111沿竖直向下方向的投影也可以不是位于凹槽211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的,只要能够使经由通孔1111流出的残液能够落入凹槽211中即可。
继续参阅图2和图3,通孔1111的径向尺寸沿远离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方向(大致为图3中竖直向下的方向)逐渐减小,这样能够使位于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残液能够更加容易进入到通孔1111内,进而经由通孔1111流出,进一步的降低了残液不能全部从通孔1111中流出的风险。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面结合图2和图3描述的通孔1111的径向尺寸沿远离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方向是逐渐减小的,但这并不是限制性的,显然,通孔1111的径向尺寸沿远离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方向可以是不变的,或者通孔1111的径向尺寸沿远离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方向也可以是逐渐增大的。
继续参阅图1和图2,虹吸装置12包括虹吸管122和虹吸帽121,虹吸管122贯穿设置于洗涤剂盒本体11的底部,且虹吸管122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肋板123,该肋板123包括横向部分1231和纵向部分1232,在虹吸帽121套设于虹吸管122时,虹吸帽121的下沿止抵于横向部分1231以使虹吸帽121的下端与洗涤剂盒本体11的底部之间具有间隙,纵向部分1232位于虹吸管122的管体与虹吸帽121的内壁之间,这样,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液体也就能够经由该间隙进入到管体与虹吸帽之间,从而在虹吸帽121与虹吸管122之间形成虹吸通道,这样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液体能够经由该虹吸通道进入虹吸管122内部,进而经由虹吸管122排入到水道2内。
在本实用新型具体应用过程中,为了使洗涤剂盒体中的衣物处理剂能够更好的通过虹吸管122和通孔1111排出,可以在洗涤剂盒体底部设置具有最低位置的凹陷区域111,并将虹吸管122与通孔1111设置在该凹陷区域111内,以使衣物处理剂在通过虹吸装置12虹吸排液作业能够将更多的液体排出从而使洗涤剂盒本体内部具有更少的残液。并且,在通过虹吸排液作业之后剩余的残液能够汇聚在凹陷区域111内,从而使得残液能够轻易的经由凹陷区域111中的通孔1111流出。显然,洗涤剂盒本体11的底部也可以不设置凹陷区域111,而是设置倾斜面,并使虹吸管122与通孔1111设置在洗涤剂盒体的最低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上面结合图1和图2描述的是在虹吸管122的外壁设置有肋板123,但这也并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虹吸帽121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肋板123,该肋板123包括横向部分1231和纵向部分1232,在虹吸帽121套设于虹吸管122外侧时,横向部分1231与虹吸管122的上沿相抵,纵向部分1232与虹吸管122的外壁相抵,这样也能够使虹吸帽121与虹吸管122之间形成虹吸通道,但这也并不是限制性的,例如,也可以在虹吸帽121的底端设置豁口,这样在虹吸帽121套设于虹吸管122外侧时,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液体也能够经由豁口进入到虹吸管122与虹吸帽121之间,进而形成虹吸通道。
综上所述,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洗衣机的洗涤剂盒本体11底部的最低位置处设置有径向尺寸小于等于预设值的通孔1111,并在与通孔1111连通的排水道2内与通孔1111对应的位置设置引流件,并使该引流件与通孔1111底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这样就能够使洗涤剂盒本体11内的残液经在通孔1111与引水筋21的作用下全部流入到水道2内,进而能够有效的解决洗涤剂盒内的残液无法及时排出导致虹吸装置12堵塞的问题。通过在引流件靠近洗涤剂盒体的端面上形成有凹槽211,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减小通孔1111底端与引流件之间的距离,进而确保通孔1111中的残液能够一直与引流件接触并在引流件的作用下持续流出直至洗涤剂盒本体11中的残液被排空。通过将凹槽211的槽底沿水流方向具有倾斜向下的斜面,降低了残液滞留在凹槽211中的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残液从凹槽211中流出的速度,从而降低了残液因长时间变质或蒸发固化而堵塞虹吸装置12的风险。
当然,上述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之间、以及可以替换的实施方式和可选的实施方式之间还可以交叉配合使用,从而组合出新的实施方式以适用于更加具体的应用场景。
此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尽管在此所述的一些实施例包括其它实施例中所包括的某些特征而不是其它特征,但是不同实施例的特征的组合意味着处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并且形成不同的实施例。例如,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实施例的任意之一都可以以任意的组合方式来使用。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所示的可选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显然不局限于这些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相关技术特征作出等同的更改或替换,这些更改或替换之后的技术方案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洗涤剂盒组件,用于洗涤设备,所述洗涤剂盒组件包括洗涤剂盒本体,所述洗涤剂盒本体形成有存放衣物处理剂的储液腔,所述洗涤剂盒本体内设置有虹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包括洗涤桶,所述洗涤剂盒本体的最低处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小于等于预设值,以免所述衣物处理剂经由所述通孔自由地流出,
所述洗涤剂盒组件还配置有水道,所述水道与所述洗涤桶连通,所述衣物处理剂能够经由所述虹吸装置利用虹吸原理排入至所述水道内,所述水道内在对应于所述通孔的位置设置有引流件,所述引流件与所述通孔的底端之间具有预设距离,通过所述引流件能够将所述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残留液体引流至所述水道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件靠近所述洗涤剂盒本体的端面为平面,所述平面上形成有凹槽,所述凹槽的槽壁的顶部与所述通孔底端之间的距离为所述预设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水道内的水流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的槽底为沿所述水流方向倾斜向下的斜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在所述引流件上的投影位于所述凹槽沿其长度方向的中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沿远离所述洗涤剂盒本体内的方向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的径向尺寸的范围为0.3-3m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装置包括虹吸管和虹吸帽,所述虹吸管贯穿设置于所述洗涤剂盒本体的底部,所述虹吸帽自由套设于所述虹吸管的外侧,所述洗涤剂盒本体的底部形成有凹陷区域,所述虹吸管和所述通孔设置于所述凹陷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虹吸管的外壁沿周向设置有多个肋板,所述肋板包括横向部分和竖向部分,在所述虹吸帽套设于所述虹吸管时,所述虹吸帽的下端与所述横向部分相抵。
10.一种洗涤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涤设备为洗衣机,所述洗衣机配置有如上述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洗涤剂盒组件。
CN202320714816.5U 2023-04-03 2023-04-03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Active CN22022465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4816.5U CN220224659U (zh) 2023-04-03 2023-04-03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714816.5U CN220224659U (zh) 2023-04-03 2023-04-03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4659U true CN220224659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8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714816.5U Active CN220224659U (zh) 2023-04-03 2023-04-03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465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102743B1 (ko) 세탁기 내통
KR20090107223A (ko) 세탁장치
JP2619233B2 (ja) 洗濯機
WO2011145382A1 (ja) 洗濯機
JP2009136430A (ja) 洗濯機
KR101122788B1 (ko) 세탁기 블리치 박스의 오버 플로 방지 구조
CN220224659U (zh) 洗涤剂盒组件及具有该洗涤剂盒组件的洗涤设备
RU2683195C2 (ru) Стиральная машина с вертикальной загрузкой и барабан для такой машины
WO2018130090A1 (zh) 一种洗涤剂投放盒及洗衣机
WO2017097318A1 (en) Detergent drawer for use in a laundry washing-drying machine
KR101161501B1 (ko) 세탁기
KR100987447B1 (ko) 세탁기의 세제 투입 장치
CN212611502U (zh) 一种用于洗衣机的洗涤剂盒
JP6633377B2 (ja) 食器洗浄機の水位検知装置
JP7255160B2 (ja) 浴槽洗浄装置
CN211772150U (zh) 洗涤设备的洗涤剂盒组件及洗涤设备
JP4793469B2 (ja) 洗濯機
JP2002209825A (ja) 食器洗い機
KR20030037779A (ko) 세탁기에 있어서의 첨가제 투입 구조
KR100471446B1 (ko) 세탁기의 세제 공급장치
CN212611516U (zh) 一种花洒组件、洗涤剂盒及洗衣机
KR20100042988A (ko) 드럼세탁기
JP2006068192A (ja) 洗濯機
CN112251990B (zh) 洗衣机
CN111424391A (zh) 一种洗衣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