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2698U -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2698U
CN220222698U CN202321445244.1U CN202321445244U CN220222698U CN 220222698 U CN220222698 U CN 220222698U CN 202321445244 U CN202321445244 U CN 202321445244U CN 220222698 U CN220222698 U CN 22022269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conveying device
plate conveying
supporting
contai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4524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开
王斐
邓建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Langd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zhou Langd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zhou Langd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zhou Langdao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4524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269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269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269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tacking Of Articles And Auxiliary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包括第一顶板输送装置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一顶板输送装置的两侧且间距可调地顶板支撑装置,两个所述顶板支撑装置上分别设有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相平齐且高于第一顶板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本实用新型由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形成用来接收由前道工位传送过来的顶板的输送平面,当顶板输送到位后,通过顶板支撑装置调节间距,使顶板跌落至下方的第一顶板输送装置,直至形成一定数量的顶板垛,完成小批量的存储,再由第一顶板输送装置输送至总装台,不仅显著提高存料效率,同时可以避免顶板变形。

Description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背景技术
集装箱行业现有的顶板加工工艺一般是由预处理好的钢板由人工压型和四边修剪两条工艺路线组成的。此两条路线是相互独立的,通过运转工序相互连接,从预处理好的钢板到压机人工压型堆垛,通过车间运输小车转运至修剪工序,然后通过剪板机人工修剪,生产出集装箱顶板零件,再将多个顶板零件进行拼焊,形成一张顶板,最后送至总装台进行集装箱的组装。
在实际生产集装箱时,先将组成集装箱的顶板、侧板、前门板、后门板和底架单独生产,再流转至总装台组装,从精益生产的角度触发,每一条生产线均要设置存料机构。由于顶板的尺寸较长,厚度较薄,相较于侧板无强度支撑件,采用传统的由输送台将单张顶板输送至存料台,再由设在输送台上方的自动吸取下料装置将每张顶板移至存料台叠放的存储方式不仅容易导致顶板变形,同时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不仅显著提高存料效率,同时可以避免顶板变形。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包括第一顶板输送装置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一顶板输送装置的两侧且间距可调地顶板支撑装置,两个所述顶板支撑装置上分别设有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相平齐且高于第一顶板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顶板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机架,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多个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顶部的驱动机构以及沿垂直于输送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机架顶部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分别设于两个第一支撑部上,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支撑部相连并适于驱动第一支撑部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横杆,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横杆两端的齿带轮,两个所述齿带轮之间环绕设有同步齿带,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齿带轮同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三顶板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对应的横杆上的型板以及沿型板沿长度方向转动设置的一排第一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还包括沿对应的横杆长度方向分别设置的位于同步齿带下方的支撑条以及多个对称位于同步齿带两侧的限位条。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顶板限位辊。
进一步地,所述横杆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多组与第二支架相对应的固定杆,所述第二支架的侧边对称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固定杆的侧边转动安装有两排分别与滑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相贴合的第二滚轮。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采用气缸或油缸,所述驱动机构的缸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的顶部,活塞杆端与横杆之间连接有万向接头。
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由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形成用来接收由前道工位传送过来的顶板的输送平面,当顶板输送到位后,通过顶板支撑装置调节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之间的间距,使顶板跌落至下方的第一顶板输送装置,直至形成一定数量的顶板垛,完成小批量的存储,再由第一顶板输送装置输送至总装台,相较于现有的单张输送存料的方式,不仅显著提高存料效率,同时可以避免顶板变形。
(2)本实用新型顶板支撑装置通过驱动机构来驱动第一支撑部靠近和远离输送中心线,从而实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相互靠近和远离,结构简洁。
(3)本实用新型第二顶板输送装置通过电机带动齿带轮转动,从而实现同步齿带的输送,作为输送顶板的主动输送端,第三顶板输送装置通过转动设置的滚轮排,作为输送顶板的从动输送端,从而实现顶板的输送,结构简洁。
(4)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支撑条和限位条,避免同步齿带转动偏轨而导致输送顶板失效。
(5)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顶板限位辊,既能对传输中的顶板两侧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与顶板的侧边保持滚动摩擦,保证顶板输送顺畅。
(6)本实用新型通过由第二滚轮组成的两个滚轮排限制滑动板高度方向的移动,从而实现第一支撑部滑动设置在第一机架上,既能实现滑动配合同时具有更高的承载力。
(7)本实用新型驱动机构采用油缸或气缸,结构简洁的同时控制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地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的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中的标号为:
第一顶板输送装置1、顶板支撑装置2、第一机架2-1、驱动机构2-2、横杆2-3、第一支架2-4、顶板限位辊2-5、第二支架2-6、固定杆2-7、滑动板2-8、第二滚轮2-9、第二顶板输送装置3、齿带轮3-1、电机3-2、支撑条3-3、限位条3-4、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型板4-1、第一滚轮4-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4所示的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包括第一顶板输送装置1、顶板支撑装置2、第二顶板输送装置3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顶板支撑装置2设有两个且间距可调地相对设置在第一顶板输送装置1两侧,第二顶板输送装置3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分别安装在两个顶板支撑装置2上,在第一顶板输送装置1的上方形成间距可调的输送平面,用来接收由前道工位传送过来的顶板,当顶板输送到位后,通过顶板支撑装置2调节第二顶板输送装置3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之间的间距,使顶板跌落至下方的第一顶板输送装置1,直至形成一定数量的顶板垛,完成小批量的存储,再由第一顶板输送装置输送至总装台,相较于现有的单张输送存料的方式,不仅显著提高存料效率,同时可以避免顶板变形。
具体地,顶板支撑装置2包括第一机架2-1、驱动机构2-2以及由横杆2-3、第一支架2-4、顶板限位辊2-5、第二支架2-6、固定杆2-7、滑动板2-8和第二滚轮2-9组成的第一支撑部。第一机架2-1固定设置在第一顶板输送装置1的两侧,驱动机构2-2设有多个且沿输送方向设置在第一机架2-1的顶部,采用气缸或油缸,结构简洁,控制方便,驱动机构2-2的缸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1的顶部,活塞杆端垂直于输送方向设置并固定连接有万向接头。横杆2-3平行于输送方向设置并通过万向接头与驱动机构2-2的活塞杆端相连。第二支架2-6设有多个且沿横杆2-3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横杆2-3靠近驱动机构2-2的一侧。固定杆2-7设有多组并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2-1的顶部且与第二支架2-6相对应,滑动板2-8对称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架2-6的两侧,第二滚轮2-9设有多个并转动安装在固定杆2-7的侧边,形成两排滚轮组,滑动板2-8插设于两排滚轮组之间且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与上下两排第二滚轮2-9相贴合,实现第一支撑部滑动安装在第一机架2-1的顶部并通过驱动机构2-2带动第一支撑部伸缩运动实现间距调节。第一支架2-4固定安装在横杆2-3靠近驱动机构2-2的一侧,顶板限位辊2-5安装在第一支架2-4上,既能对传输中的顶板两侧起到限位作用,同时与顶板的侧边保持滚动摩擦,保证顶板输送顺畅。
第二顶板输送装置3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分别设于两根横杆2-3上,第二顶板输送装置3包括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横杆2-3两端的齿带轮3-1,两个齿带轮3-1之间环绕设有同步齿带,横杆2-3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3-2,电机3-2的输出轴与对应的齿带轮3-1同轴固定相连。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包括固定安装在对应的横杆2-3上的型板4-1以及沿型板4-1沿长度方向转动设置的一排第一滚轮4-2。通过电机3-2带动齿带轮3-1转动,从而实现同步齿带的输送,作为输送顶板的主动输送端,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通过转动设置的滚轮排,作为输送顶板的从动输送端,从而实现顶板的输送,结构简洁。为了防止同步齿带偏离输送轨道,沿对应的横杆2-3的长度方向分别设置有位于同步齿带下方的支撑条3-3以及多个对称位于同步齿带两侧的限位条3-4。
本实施例由第二顶板输送装置3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形成用来接收由前道工位传送过来的顶板的输送平面,当顶板输送到位后,通过顶板支撑装置2调节第二顶板输送装置3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4之间的间距,使顶板跌落至下方的第一顶板输送装置1,直至形成一定数量的顶板垛,完成小批量的存储,再由第一顶板输送装置1输送至总装台,相较于现有的单张输送存料的方式,不仅显著提高存料效率,同时可以避免顶板变形。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顶板输送装置以及相对设置在第一顶板输送装置的两侧且间距可调地顶板支撑装置,两个所述顶板支撑装置上分别设有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相平齐且高于第一顶板输送装置的输送平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支撑装置包括固定设置的第一机架,沿输送方向设置的多个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顶部的驱动机构以及沿垂直于输送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机架顶部的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和第三顶板输送装置分别设于两个第一支撑部上,所述驱动机构与第一支撑部相连并适于驱动第一支撑部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横杆,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对应的横杆两端的齿带轮,两个所述齿带轮之间环绕设有同步齿带,所述横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与对应的齿带轮同轴固定相连;所述第三顶板输送装置包括固定安装对应的横杆上的型板以及沿型板沿长度方向转动设置的一排第一滚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顶板输送装置还包括沿对应的横杆长度方向分别设置的位于同步齿带下方的支撑条以及多个对称位于同步齿带两侧的限位条。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多个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安装有顶板限位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靠近驱动机构的一侧沿长度方向固定设有多个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机架的顶部沿长度方向固定安装有多组与第二支架相对应的固定杆,所述第二支架的侧边对称固定安装有滑动板,所述固定杆的侧边转动安装有两排分别与滑动板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相贴合的第二滚轮。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采用气缸或油缸,所述驱动机构的缸体固定安装在第一机架的顶部,活塞杆端与横杆之间连接有万向接头。
CN202321445244.1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Active CN22022269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5244.1U CN22022269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45244.1U CN22022269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2698U true CN220222698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6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45244.1U Active CN220222698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269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27278B (zh) 一种翻纸机的翻转输送结构
CN210557297U (zh) 一种物料提升机
CN220222698U (zh) 一种集装箱顶板存料机构
CN212350848U (zh) 用于采光排烟天窗加工用焊接装置
CN217342942U (zh) 用于钢结构加工的h型钢结构翼板矫正机
CN217837550U (zh) 一种用于玻璃存储的在线储片系统设备
CN214724970U (zh) 一种家具板料加工的送料装置
CN215745849U (zh) 汽车转向导向臂车架支架制备加工设备
CN110255203B (zh) 一种车门窗框产品件传送码料设备
CN214144788U (zh) 一种筒仓滑模施工用横向钢筋弯弧传送机
CN201385800Y (zh) 一种自动垛料输送机
CN211845929U (zh) 自动上蒸车装置
CN212075848U (zh) 一种钢带伺服送料装置
CN212073098U (zh) 一种凸轮式送纸装置
CN210619569U (zh) 一种条形产品件传送码料设备
CN221070068U (zh) 带横移功能的立式板材输送机
CN214356131U (zh) 一种电路板周转车
CN211052337U (zh) 板材剪切机的前置进料机构
CN112547954A (zh) 一种基于机械加工用快速自动化直条压型设备
CN219926287U (zh) 一种木料调位输送装置
CN219906988U (zh) 一种床垫推边装置
CN219822821U (zh) 一种瓷砖自动下线装置
CN219155774U (zh) 一种自动变距机构
CN219113230U (zh) 一种铜棒焊接前可调节自动校直夹送装置
CN218252575U (zh) 一种输送辊组件及应用该输送辊组件的整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