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21071U - 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21071U
CN220221071U CN202322013406.0U CN202322013406U CN220221071U CN 220221071 U CN220221071 U CN 220221071U CN 202322013406 U CN202322013406 U CN 202322013406U CN 220221071 U CN220221071 U CN 2202210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fting
crane
thick
fixedly connected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201340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富华
仲佳豪
夏帮庆
王海明
程书佳
陈庆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ming Jieche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Machin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ming Jieche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ming Jieche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Machin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unming Jiecheng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Machin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201340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210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210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210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涉及起重运输技术领域。该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一端设置有桥架梁箱,所述浮体内设置有两个载物小车,两个所述载物小车下方设置有支撑滑板;所述浮体上方设置有起重龙门架,所述起重龙门架包括厚壁杆和厚支撑杆,所述厚壁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厚支撑杆,所述浮体靠近厚支撑杆一端分别设置有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和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所述桥架梁箱上设置有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通过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和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对第二起吊绳的收卷工作,使得起重龙门架可以转动,龙门架可以被放倒,其重心会更低,提高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用受到限制较小。

Description

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运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背景技术
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是一种用于在水上进行重物起重和运输的浮动平台,它通常由多个浮动舱室、钢板、钢管和其他结构材料组成。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的主要作用是为了方便在海洋、河流、港口等水域环境中进行重物起重和运输工作。它的结构设计通常是为了满足重量和稳定性的需求。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所需的起重能力、载重能力和水上稳定性等因素,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具有大范围作业能力、灵活性和机动性、解决地形和空间限制、具有减少基础设施建设成本以及环境保护等好处。这些优势使得水上起重平台成为各种水上工程和作业场景中重要的工具和装备。
但现有的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经常穿越桥洞,起重装置的高度往往因此受到极大的限制,在不需要使用时,平台上的起重装置无法进行有效收纳,较为占用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解决了现有的起重装置的使用局限性。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包括浮体,所述浮体一端设置有桥架梁箱,所述桥架梁箱与浮体固定连接,所述浮体内设置有两个载物小车,两个所述载物小车下方设置有支撑滑板;所述浮体上方设置有起重龙门架,所述起重龙门架包括厚壁杆和厚支撑杆,所述厚壁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厚支撑杆,所述桥架梁箱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所述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对称设置在桥架梁箱上,所述桥架梁箱上设置有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所述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均与桥架梁箱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与桥架梁箱上表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浮体包括左浮台与右浮台,所述左浮台与右浮台上端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所述左浮台与右浮台下端通过卡钩固定,所述浮体采用不等边角钢焊接制作,所述浮体远离桥架梁箱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倒桩支撑架,所述厚支撑杆与厚壁杆焊接固定。
优选的,所述浮体上端开设有载物小车滑行轨道,所述浮体位于载物小车滑行轨道下方开设有支撑滑板轨道,所述载物小车滑行轨道内滑动连接有载物小车,所述支撑滑板轨道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载物小车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于起重龙门架的前后两端,使得可以交替承接运输泥袋等重物,使用方便,工作效率高。
优选的,所述载物小车与支撑滑板下端分别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架,所述载物小车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动轮,所述载物小车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所述第一伸缩杆与第一液压油缸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油缸远离第一伸缩杆一端与浮体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板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油缸,所述第二液压油缸远离支撑滑板一端与浮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厚壁杆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起吊绳,两个所述第二起吊绳远离厚壁杆一端分别与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固定连接,所述厚壁杆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起吊绳,所述第一起吊绳远离厚壁杆一端与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厚支撑杆下端与转动底座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底座与浮体上表面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起重龙门架可以转动,龙门架可以被放倒,其重心会更低,提高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厚壁杆上设置有龙门架滑轮组,所述龙门架滑轮组包括滑轮、吊钩和滑轮绳,所述滑轮绳一端与吊钩连接,所述滑轮绳远离吊钩一端与滑轮连接,所述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通过滑轮与吊钩连接,且直接作为龙门架起重动力。
所述浮体远离桥架梁箱一端设置有螺旋桨,所述螺旋桨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与电机箱固定连接,所述浮体靠近电机箱一端设置有两个定位桩。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桩可以提供稳定的支撑、精确的定位和布局,确保平台在起重作业中的安全稳定,并为操作人员提供参考点和基准。
优选的,两个所述定位桩包括固定桩和定位插桩,所述固定桩和定位插桩通过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插桩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所述固定桩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第二连接座之间设置有第三液压油缸,所述第三液压油缸一端与第二伸缩杆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固定桩远离第三液压油缸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杆,所述连杆与浮体转动连接,所述连杆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所述第三伸缩杆与液压缸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与浮体转动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液压缸带动第三伸缩杆向外滑动,第三伸缩杆带动连杆转动,当固定桩转动至与浮体一侧接触,停止转动,第三液压油缸可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定位插桩向下运动。
工作原理:载物小车3设置有两个,分别安装于起重龙门架4的前后两端,用于交替承接运输泥袋,通过启动第一液压油缸34,第一液压油缸34带动第一伸缩杆33运动,使得第一伸缩杆33带动载物小车沿着载物小车滑行轨道14滑动,同时第二液压油缸36可以控制伸缩杆带动支撑滑板35沿着支撑滑板轨道13的方向滑动,支撑滑板35安装于载物小车3的下端,用于支撑定位钢制外筒。
启动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和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与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同时向外放松两端的第二起吊绳44,使得起重龙门架4转动,从而可以被稳定放倒,当需要将起重龙门架4抬起时,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与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同时向内收卷第二起吊绳44,且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通过滑轮47与吊钩48连接,直接作为起重龙门架4的起重动力。
启动液压缸72,液压缸72带动第三伸缩杆71向外滑动,第三伸缩杆71带动连杆7转动,连杆7带动定位桩6向浮体1外转动,当固定桩61转动至90度时与浮体1一侧接触,停止转动,第三液压油缸65启动,通过第二伸缩杆66带动定位插桩62向下运动,使得平台在水面作业时能够稳定地定位。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和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负责对龙门架的起升及放倒,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和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分别对两端的第二起吊绳进行收卷工作,使得起重龙门架可以转动,龙门架可以被放倒,其重心会更低,提高了平台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使得龙门架使用限制降低,使其可以在更多的场合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缸带动第三伸缩杆向外滑动,第三伸缩杆带动连杆转动,当固定桩转动至与浮体一侧接触,停止转动,第三液压油缸可通过第二伸缩杆带动定位插桩向下运动,将定位桩设置为可放倒或立直的形式,使得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在不同的工作场景下都能灵活应对,且定位桩在运输过程中更加便捷紧凑,节省空间,降低平台的运输成本,定位桩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高度和位置的调整,确保平台在不同水深下都能够稳定地定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浮体立体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载物小车立体结构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浮体内部结构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其中,1、浮体;11、左浮台;12、右浮台;13、支撑滑板轨道;14、载物小车滑行轨道;2、桥架梁箱;21、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2、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3、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3、载物小车;31、加强筋架;32、滑动轮;33、第一伸缩杆;34、第一液压油缸;35、支撑滑板;36、第二液压油缸;4、起重龙门架;41、厚壁杆;42、厚支撑杆;43、第一起吊绳;44、第二起吊绳;45、转动底座;46、龙门架滑轮组;47、滑轮;48、吊钩;49、滑轮绳;5、电机箱;51、连接杆;52、螺旋桨;6、定位桩;61、固定桩;62、定位插桩;63、第一连接座;64、第二连接座;65、第三液压油缸;66、第二伸缩杆;7、连杆;71、第三伸缩杆;72、液压缸;73、倒桩支撑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和图2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包括浮体1,浮体1一端设置有桥架梁箱2,桥架梁箱2与浮体1固定连接,桥架梁箱2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对称设置在桥架梁箱2上,桥架梁箱2上设置有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均与桥架梁箱2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与桥架梁箱2上表面固定连接,浮体1包括左浮台11与右浮台12,左浮台11与右浮台12上端通过法兰螺栓固定,左浮台11与右浮台12下端通过卡钩固定,浮体1采用不等边角钢焊接制作,浮体1上端开设有载物小车滑行轨道14,浮体1位于载物小车滑行轨道14下方开设有支撑滑板轨道13,厚壁杆41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起吊绳44,两个第二起吊绳44远离厚壁杆41一端分别与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固定连接,厚壁杆41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起吊绳43,第一起吊绳43远离厚壁杆41一端与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固定连接,两个厚支撑杆42下端与转动底座45转动连接,转动底座45与浮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
如图3和图4示,两个载物小车3下方设置有支撑滑板35,支撑滑板轨道13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板35,载物小车3与支撑滑板35下端分别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架31,载物小车3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动轮32,载物小车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3,第一伸缩杆33与第一液压油缸34滑动连接,第一液压油缸34远离第一伸缩杆33一端与浮体1固定连接,支撑滑板35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油缸36,第二液压油缸36远离支撑滑板35一端与浮体1固定连接。
如图5示,龙门架滑轮组46包括滑轮47、吊钩48和滑轮绳49,滑轮绳49一端与吊钩48连接,滑轮绳49远离吊钩48一端与滑轮47连接,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通过滑轮47与吊钩48连接,且直接作为龙门架起重动力,浮体1远离桥架梁箱2一端设置有螺旋桨52,螺旋桨52与连接杆51转动连接,连接杆51与电机箱5固定连接,浮体1靠近电机箱5一端设置有两个定位桩6。
如图6示,两个定位桩6包括固定桩61和定位插桩62,固定桩61和定位插桩62通过滑动连接,定位插桩6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63,固定桩6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64,第一连接座63与第二连接座64之间设置有第三液压油缸65,第三液压油缸65一端与第二伸缩杆66滑动连接,固定桩61远离第三液压油缸65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杆7,连杆7与浮体1转动连接,连杆7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71,第三伸缩杆71与液压缸72滑动连接,液压缸72与浮体1转动连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包括浮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一端设置有桥架梁箱(2),所述桥架梁箱(2)与浮体(1)固定连接,所述浮体(1)内设置有两个载物小车(3),两个所述载物小车(3)下方设置有支撑滑板(35);
所述浮体(1)上方设置有起重龙门架(4),所述起重龙门架(4)包括厚壁杆(41)和厚支撑杆(42),所述厚壁杆(41)两端分别设置有厚支撑杆(42),所述桥架梁箱(2)上表面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所述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对称设置在桥架梁箱(2)上,所述桥架梁箱(2)上设置有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所述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均与桥架梁箱(2)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与桥架梁箱(2)上表面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包括左浮台(11)与右浮台(12),所述左浮台(11)与右浮台(12)上端通过法兰螺栓固定,所述左浮台(11)与右浮台(12)下端通过卡钩固定,所述浮体(1)采用不等边角钢焊接制作,所述浮体(1)远离桥架梁箱(2)一端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倒桩支撑架(73),所述厚支撑杆(42)与厚壁杆(41)焊接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上端开设有载物小车滑行轨道(14),所述浮体(1)位于载物小车滑行轨道(14)下方开设有支撑滑板轨道(13),所述载物小车滑行轨道(14)内滑动连接有载物小车(3),所述支撑滑板轨道(13)内滑动连接有支撑滑板(3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小车(3)与支撑滑板(35)下端分别焊接固定有加强筋架(31),所述载物小车(3)下端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滑动轮(32),所述载物小车(3)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伸缩杆(33),所述第一伸缩杆(33)与第一液压油缸(3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液压油缸(34)远离第一伸缩杆(33)一端与浮体(1)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滑板(35)上设置有第二液压油缸(36),所述第二液压油缸(36)远离支撑滑板(35)一端与浮体(1)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杆(41)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起吊绳(44),两个所述第二起吊绳(44)远离厚壁杆(41)一端分别与第二起吊液压卷扬机(22)和第三起吊液压卷扬机(23)固定连接,所述厚壁杆(41)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第一起吊绳(43),所述第一起吊绳(43)远离厚壁杆(41)一端与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连接,两个所述厚支撑杆(42)下端与转动底座(45)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底座(45)与浮体(1)上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厚壁杆(41)上设置有龙门架滑轮组(46),所述龙门架滑轮组(46)包括滑轮(47)、吊钩(48)和滑轮绳(49),所述滑轮绳(49)一端与吊钩(48)连接,所述滑轮绳(49)远离吊钩(48)一端与滑轮(47)连接,所述第一起吊液压卷扬机(21)通过滑轮(47)与吊钩(48)连接,且直接作为龙门架起重动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体(1)远离桥架梁箱(2)一端设置有螺旋桨(52),所述螺旋桨(52)与连接杆(51)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51)与电机箱(5)固定连接,所述浮体(1)靠近电机箱(5)一端设置有两个定位桩(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定位桩(6)包括固定桩(61)和定位插桩(62),所述固定桩(61)和定位插桩(62)通过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插桩(62)上固定连接有第一连接座(63),所述固定桩(61)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座(64),所述第一连接座(63)与第二连接座(64)之间设置有第三液压油缸(65),所述第三液压油缸(65)一端与第二伸缩杆(66)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桩(61)远离第三液压油缸(65)一侧固定焊接有连杆(7),所述连杆(7)与浮体(1)转动连接,所述连杆(7)上转动连接有第三伸缩杆(71),所述第三伸缩杆(71)与液压缸(72)滑动连接,所述液压缸(72)与浮体(1)转动连接。
CN202322013406.0U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Active CN2202210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3406.0U CN22022107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2013406.0U CN22022107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21071U true CN220221071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744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2013406.0U Active CN220221071U (zh) 2023-07-28 2023-07-28 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2107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358280U (zh) 大直径钢管桩运输及辅助吊桩施工专用船
CN220221071U (zh) 一种水上起重运输作业平台
US4027803A (en) Mechanism for assembling ship's hull
CN112810759A (zh) 大型重工件运吊船
CN115744675A (zh) 海上浅水区大型构件吊装设备及其吊装方法
CN106379495B (zh) 一种具有自航能力的码头桩基水下维修作业装置
CN214057253U (zh) 一种用于钢材专业码头的转运车
CN114032897A (zh) 一种水上轮轨式遥控打桩平台及方法
SE418278B (sv) Lyftanordning, speciellt for fartygsmaskinrum
CN112605627A (zh) 一种船舶一体化隔振抗冲装置进舱输送系统
JPH03503879A (ja) コンテナクレーン
CN217297045U (zh) 一种高适应性移动式悬臂起重机
CN219906751U (zh) 一种海上翻桩装置
CN220521323U (zh) 一种浮箱组合旋转打桩机
CN213834337U (zh) 一种可用于多种船型的多向移动的船只提升转运平台
CN217198573U (zh) 一种江河湖库水上快速组装勘察平台
EP4273084A1 (en) Mobile boat hoist equipped with retractable side members
CN216863442U (zh) 一种移动式门架起重转运装置
CN215755349U (zh) 一种隔水套管快速装船工装
CN217298915U (zh) 一种可移迁式多桩安装架
JP7314017B2 (ja) 杭打機
CN219806943U (zh) 一种船舷外吊物回收装置及船舶系统
CN217298917U (zh) 一种水上轮轨式遥控打桩平台
CN216072787U (zh) 一种船用尾部门式变幅吊机
CN111411627B (zh) 一种车载式打桩封堵装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