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218351U - 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218351U
CN220218351U CN202321759866.1U CN202321759866U CN220218351U CN 220218351 U CN220218351 U CN 220218351U CN 202321759866 U CN202321759866 U CN 202321759866U CN 220218351 U CN220218351 U CN 22021835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ing
piece
driving
transmission
moun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59866.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明明
李超
王浩
郭筱
孟祥章
桂爱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Gorges New Energy Xinl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Gorges New Energy Xinl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Gorges New Energy Xinl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China Three Gorges Renewables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hree Gorges New Energy Xinle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59866.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21835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21835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21835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Photovoltaic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用于对光伏板正面压块上的螺栓进行拧紧加固,该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包括本体、第一移动组件和旋拧组件;第一移动组件与本体连接,并用于驱动本体在光伏板正面上移动;旋拧组件包括旋拧件、旋拧移动件、旋拧驱动件和安装板,安装板与本体连接;旋拧件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上,且旋拧件沿靠近或远离光伏板正面的方向移动设置,旋拧件用于与螺栓连接进行旋拧;旋拧移动件与旋拧件连接并用于驱使旋拧件移动;旋拧驱动件与旋拧件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旋拧件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对光伏板正面各处压块上的螺栓进行拧紧加固,能够降低光伏组件维护的人工成本。

Description

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光伏组件通过紧固组件安装于支撑件上,以免被风吹落等。具体而言,将光伏组件中的光伏板倾斜放置于支架上,光伏板的正面朝上,通过压块压紧光伏板的正面边框,利用螺栓依次穿插压块和支架上的安装孔后,与螺母拧紧从而将光伏板压紧固定于支架上。
通常情况下,光伏组件架设在大片空旷地区,光伏板受大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长久使用后,易出现松动,若未及时进行紧固,导致损坏、掉落等。现行的维护操作中,通常需要操作员利用工具(如内六角扳手等)一个一个的对螺栓进行拧紧加固。
然而,由于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导致对光伏组件的维护成本高,效率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通过紧固装置代替人工对光伏板上的螺栓进行拧紧加固,以解决光伏组件维护过程中,人工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用于对光伏板正面压块上的螺栓进行拧紧加固,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包括本体、第一移动组件和旋拧组件;
第一移动组件与本体连接,并用于驱动本体在光伏板正面上移动;
旋拧组件包括旋拧件、旋拧移动件、旋拧驱动件和安装板,安装板与本体连接;
旋拧件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上,且旋拧件沿靠近或远离光伏板正面的方向移动设置,旋拧件用于与螺栓连接进行旋拧;
旋拧移动件与旋拧件连接并用于驱使旋拧件移动;
旋拧驱动件与旋拧件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旋拧件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拧组件还包括弹性伸缩件,旋拧移动件通过弹性伸缩件与旋拧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拧件包括传动杆和与传动杆一端连接的旋拧头,旋拧头用于与螺栓连接进行旋拧;
弹性伸缩件包括套筒和弹性件,套筒一端与旋拧移动件连接,传动杆另一端插设于套筒另一端;
弹性件套设于套筒内,且弹性件与传动杆的端部弹性顶紧。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套筒与传动杆之间设有限位部,限位部用于将传动杆的端部限制在套筒内。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旋拧驱动件包括旋拧驱动电机和传动轮,传动轮转动设置于安装板上,旋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传动轮传动连接;
传动杆沿传动轮的轴线方向移动插设于传动轮上,传动轮与传动杆之间设有传动部,传动轮通过传动部带动传动杆同步转动。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传动杆的端部设有安装部,旋拧头与安装部形成可拆卸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二移动组件,第二移动组件设置于本体上;
第二移动组件与安装板连接,并用于驱动安装板在光伏板正面移动,且安装板的移动方向与本体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移动组件包括导杆、丝杆和第二旋转电机,导杆和丝杆并排架设于本体上,安装板滑动配合设置于导杆上,且安装板与丝杆螺纹配合传动,第二旋转电机设置于本体上,且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移动组件包括行走轮和行走驱动电机,本体上设有若干个与光伏板正面滚动接触的行走轮;
行走驱动电机设置于本体上,且行走驱动电机与行走轮传动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沿横向设置,第一移动组件还限位轮,限位轮设置于本体上,并与光伏板上侧边滚动接触,当本体在倾斜的光伏板正面沿横向移动时,限位轮用于限制本体下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包括本体、第一移动组件和旋拧组件。通过设置本体为第一移动组件和旋拧组件提供安装基础,通过设置第一移动组件与本体连接,驱使本体在光伏板正面上移动,从上一工位移至下一工位。其中,旋拧组件旋拧组件包括旋拧件、旋拧移动件、旋拧驱动件和安装板,通过设置与本体连接的安装板为旋拧件、旋拧移动件和旋拧驱动件提供安装基础,通过设置旋拧件转动安装于安装板上,实现旋拧件与螺栓连接进行旋拧,并通过设置旋拧件沿靠近或远离光伏板正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旋拧件与螺栓连接或脱离。通过设置与旋拧件连接的旋拧移动件来驱使旋拧件与螺栓连接或脱离,通过设置与旋拧件连接的旋拧驱动件来驱动旋拧件转动,以对螺栓进行拧紧加固。由此,该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对光伏板正面各处压块上的螺栓进行拧紧加固,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维护的人工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沿A-A剖面的剖视图;
图4为图2中沿B-B剖面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光伏板;
20:支架;
30:压块;
40:螺栓;
50:螺母;
100:本体;
200:第一移动组件;
210:行走轮;
220:行走驱动电机;
230:限位轮;
300:旋拧组件;
310:旋拧件;
311:传动杆;
312:旋拧头;
313:传动部;
314:安装部;
320:旋拧移动件;
330:旋拧驱动件;
331:旋拧驱动电机;
332:传动轮;
340:安装板;
350:弹性伸缩件;
351:套筒;
352:弹性件;
353:限位部;
400:第二移动组件;
410:导杆;
420:丝杆;
430:第二旋转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实用新型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方法和装置的例子。
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目前,光伏组件通过紧固组件安装于支撑件上,以免被风吹落等。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将光伏组件中的光伏板10倾斜放置于支架20上,光伏板10的正面朝上,通过压块30压紧光伏板10的正面边框,利用螺栓40依次穿插压块30和支架20上的安装孔后,与螺母50拧紧从而将光伏板10压紧固定于支架20上。
通常情况下,光伏组件架设在大片空旷地区,光伏板10受大风等环境因素的影响,长久使用后,易出现松动,若未及时进行紧固,导致损坏、掉落等。现行的维护操作中,通常需要操作员利用工具(如内六角扳手等)一个一个的对螺栓40进行拧紧加固。
然而,由于环境恶劣,劳动强度大,人工成本高,导致对光伏组件的维护成本高,效率相对低下。而且,操作者站在光伏板10的正面进行维护操作时,也存在从高处跌落的安全风险。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通过在光伏板的正面设置可移动的本体,并在本体上设置旋拧组件,以对光伏板正面各处压块上的螺栓进行拧紧加固,代替人工旋拧操作,以降低光伏组件维护的人工成本,并提高维护效率。
以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示例性应用场景进行介绍。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可以应用于大片区域成排放置的光伏组件的维护场合,具体可用于对光伏板10正面各处压块30上的螺栓40进行拧紧加固。其中,光伏组件中的光伏板10倾斜放置于支撑架20上,光伏板10的正面朝上,通过压块30压紧光伏板10的正面边框,利用螺栓40依次穿插压块30和支撑架20上的安装孔后,与螺母50拧紧从而将光伏板10压紧固定于支撑架20上,一块压块30可以同时压紧相邻若干块光伏板10的正面边框。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通过在光伏板10的正面设置可移动的本体100,并在本体100上设置旋拧组件300,以对光伏板10正面各处压块30上的螺栓40进行拧紧加固,能够代替人工旋拧操作,能够降低光伏组件维护的人工成本,并能够提高维护效率。
下面结合附图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其中,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沿A-A剖面的剖视图;图4为图2中沿B-B剖面的剖视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在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参照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用于对光伏板10正面压块30上的螺栓40进行拧紧加固,该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包括本体100、第一移动组件200和旋拧组件300。
第一移动组件200与本体100连接,并用于驱动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上移动。
旋拧组件300包括旋拧件310、旋拧移动件320、旋拧驱动件330和安装板340,安装板340与本体100连接。
旋拧件310转动安装于安装板340上,且旋拧件310沿靠近或远离光伏板正面的方向移动设置,旋拧件310用于与螺栓40连接进行旋拧。
旋拧移动件320设置于安装板340上,旋拧移动件320与旋拧件310连接并用于驱使旋拧件310移动。
旋拧驱动件330设置于安装板340上,旋拧驱动件330与旋拧件310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旋拧件310转动。
本实施例中,参照图2所示,本体100用于给第一移动组件200和旋拧组件300提供安装支撑,其可以为大致呈长方体形的框架结构。
第一移动组件200用于驱动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上移动,目的是实现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上从上一工位移动至下一工位,以便旋拧组件300对各工位处的螺栓40进行拧紧加固。其中,旋拧组件300可以设置一个,也可以设置多个,具体数量、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而定,
第一移动组件200可以驱动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沿横向移动,如沿图2中的X轴方向横向移动,此时,各工位处的螺栓40沿横向布置。第一移动组件200也可以驱动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从高处到低处的方向移动,此时,如沿图2中的Y轴方向移动,各工位处的螺栓40沿从高处到低处的方向布置。
示例性的,第一移动组件200可以是设置于本体100底部的滚轮组件,通过滚轮组件与光伏板10正面滚动接触,就能使得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移动。当然,第一移动组件200也可以是架设在光伏板10两侧的导轨组件,本体100在导轨组件上移动时,也相当于在光伏板10正面移动。只要能够满足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移动的机构均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定。
旋拧组件300包括旋拧件310、旋拧移动件320、旋拧驱动件330和安装板340,其中,安装板340为旋拧件310、旋拧移动件320和旋拧驱动件330提供安装支撑。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340可以是固定设置于本体100上的板状结构,或者,安装板340就是本体100上的一个部分。此时,安装板340能够为旋拧件310、旋拧移动件320和旋拧驱动件330提供安装支撑,但安装板340不能相对于本体100移动。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安装板340可以是移动设置于本体100上的板状结构,此时,安装板340也能够为旋拧件310、旋拧移动件320和旋拧驱动件330提供安装支撑,而且安装板340也能相对于本体100移动,来调整旋拧位置。
结合图2-图4所示,旋拧件310用于对螺栓40进行旋拧,旋拧件310上至少具有与螺栓40相配合的头部(如批头、旋拧套等),旋拧件310转动安装于安装板340上,其转动轴线垂直于光伏板10正面,且旋拧件310沿转动轴线方向移动安装于安装板340上。也就是说,旋拧件310既可以沿图3中的Z轴方向移动,也可以围绕图3中的Z轴转动。这样,当旋拧件310沿转动轴线方向移动至与螺栓40连接时,通过绕轴线转动便可实现对螺栓40拧紧;当拧紧完成时,旋拧件310沿转动轴线方向移动便可与螺栓40脱离。
示例性的,安装板340上可以开设垂直于光伏板10正面的轴孔,将旋拧件310直接安装于轴孔中,这样,旋拧件310就可以在安装板340上转动和移动。当然,也可以在安装板340上设置转动件,转动件的转动轴线垂直于光伏板10正面,在转动件上开设轴孔,将旋拧件310安装于转动件的轴孔中,这样,旋拧件310也可以间接的在安装板340上转动和移动。
旋拧移动件320用于驱使旋拧件310沿转动轴线方向往复移动,以使旋拧件310与螺栓40连接或脱离。旋拧移动件320可以是伸缩杆(如伸缩电磁铁、气缸、油缸、电动推杆等具有伸缩功能的部件),伸缩杆安装于安装板340上,伸缩方向与旋拧件310的移动方向一致或平行,伸缩杆的伸缩端与旋拧件310连接。
旋拧移动件320也可以是移动机构(如由齿轮带动齿条移动的直线移动机构),移动机构安装于安装板340上,移动机构的移动端与旋拧件310连接,也能实现旋拧件310的往复移动。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伸缩杆、移动机构主要用于驱动旋拧件310移动,但不能限制旋拧件310的转动。其中,伸缩杆、移动机构可以通过限位结构带动旋拧件310往复移动的同时,又不限制旋拧件310的转动。伸缩杆、移动机构还可以通过设置磁吸部来保证与旋拧件310的活动连接。
旋拧驱动件330用于驱动旋拧件310转动,以对螺栓40进行旋拧,旋拧驱动件330可以由旋转电机和传动件组成,旋转电机安装于安装板340上,旋转电机通过传动件来带动旋拧件310转动。其中,传动件可以由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组成,传动件也可以由主动带轮和从动带轮组成,传动件还可以由蜗杆和蜗轮组成,只要能够满足带动旋拧件310转动的机构均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定。
具体操作而言,如图5所示,将该紧固装置放置于光伏板10正面,当第一移动组件200驱动本体100移动至第一个工位时,旋拧件310与压块30上的螺栓40对准,旋拧移动件320驱使旋拧件310向靠近光伏板10正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旋拧件310与螺栓40接触,再通过旋拧驱动件330带动旋拧件310转动以使螺栓40被拧紧加固,旋拧完成后,旋拧移动件320驱使旋拧件310向远离光伏板10正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旋拧件310与螺栓40脱离,第一移动组件200驱动本体100移动至下一工位进行紧固操作。
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通过人工对一个一个的螺栓40进行紧固而言,本实施例提供的紧固装置,通过在光伏板10的正面设置可移动的本体100,并在本体100上设置旋拧组件300,以对光伏板10正面各处压块30上的螺栓40进行拧紧加固,能够代替人工旋拧操作,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并能够及时对螺栓40进行紧固操作,能够降低光伏组件维护的人工成本,并能够提高维护效率。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包括本体100、第一移动组件200和旋拧组件300。通过设置本体100为第一移动组件200和旋拧组件300提供安装基础,通过设置第一移动组件200与本体100连接,驱使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上移动,从上一工位移至下一工位。其中,旋拧组件300旋拧组件包括旋拧件310、旋拧移动件320、旋拧驱动件330和安装板340,通过设置与本体100连接的安装板340为旋拧件310、旋拧移动件320和旋拧驱动件330提供安装基础,通过设置旋拧件310转动安装于安装板340上,实现旋拧件310与螺栓40连接进行旋拧,并通过设置旋拧件310沿靠近或远离光伏板10正面的方向移动,以使旋拧件310与螺栓40连接或脱离。通过设置与旋拧件310连接的旋拧移动件320来驱使旋拧件310与螺栓40连接或脱离,通过设置与旋拧件310连接的旋拧驱动件330来驱动旋拧件310转动,以对螺栓40进行拧紧加固。由此,该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能够代替人工对光伏板10正面各处压块30上的螺栓40进行拧紧加固,从而降低了光伏组件维护的人工成本,并提高了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参照图2-图4所示,旋拧组件300还包括弹性伸缩件350,旋拧移动件320通过弹性伸缩件350与旋拧件310连接。这样,在旋拧移动件320通过驱使旋拧件310与螺栓40接触时,在弹性伸缩件350缓冲作用下,避免旋拧件310与螺栓40因刚性接触而损坏。例如,当旋拧移动件320驱使旋拧件310与螺栓40接触并继续施力移动时,弹性伸缩件350收缩容纳旋拧移动件320的推力而避免旋拧件310继续前移。
进一步地,继续参照图2-图4所示,旋拧件310包括传动杆311和与传动杆311一端连接的旋拧头312,旋拧头312用于与螺栓40连接进行旋拧。其中,传动杆311用于传递旋转力矩,而旋拧头312用于与螺栓40配合连接。
弹性伸缩件350包括套筒351和弹性件352,套筒351一端与旋拧移动件320连接,传动杆311另一端插设于套筒351另一端。这样,传动杆311就能够在套筒351内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而且传动杆311绕自身轴线的转动不受限制。
弹性件352套设于套筒351内,且弹性件352与传动杆311的端部弹性顶紧。示例性的,弹性件352由弹簧和钢球组成,即弹簧的一端与钢球接触,弹簧的另一端与套筒351内壁接触,或者与旋拧移动件320的端部相抵,钢球与传动杆311的端部相抵。为了适配性更好,可以在传动杆311上远离旋拧头312的端部设置弧形凹槽,通过弧形凹槽与钢球相配合,定位性更好。
当然,弹性伸缩件350也可以由其它具有伸缩且不限制传动杆311转动的结构所代替,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为了能够保证传动杆311随套筒351移动脱离螺栓40,如图3所示,套筒351与传动杆311之间设有限位部353,限位部353用于将传动杆311的端部限制在套筒351内。这样,当套筒351随着旋拧移动件320远离螺栓40移动时,套筒351在限位部353的作用下将传动杆311强制拉离。
示例性的,如图3所示,限位部353可以是设置于传动杆311远离旋拧头312一端的凸缘,相应地,在套筒351内设置防止凸缘通过的台阶。这样,当套筒351沿图3中Z轴方向拉动传动杆311时,在台阶对凸缘的限位拉动作用下,将拉动传动杆311强制移动。而且,此处的台阶对凸缘限位作用不对传动杆311的转动起限制作用。
当然,也可以设置其它限位结构(如在套筒351设置限制凸缘通过的挡块等),只要能够起到限制传动杆311从套筒351中脱离的结构均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为了能够实现对旋拧件310进行旋转传动,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旋拧驱动件330可以包括旋拧驱动电机331和传动轮332,传动轮332转动设置于安装板340上,旋拧驱动电机331的输出端与传动轮332传动连接。这样,旋拧驱动电机331就可以带动传动轮332转动。
示例性的,传动轮332为从动锥齿轮,而旋拧驱动电机331输出端设有主动锥齿轮,通过主动锥齿轮与从动锥齿轮的配合就可以带动从动锥齿轮转动。
需要注意的是,为了减少传动轮332转动时的阻力,可以将传动轮332通过轴承组成转动安装于安装板340上。
传动杆311沿传动轮332的轴线方向移动插设于传动轮332上,传动轮332与传动杆311之间设有传动部313,传动轮332通过传动部313带动传动杆311同步转动。也就是说,传动轮332的轴线上设置有传动杆311的传动通孔,而且传动通孔中设有用于带动传动杆311同步转动的传动部313。这样,就能保证传动杆311在传动轮332上沿轴线方向移动,还能够随传动轮332一同转动。
其中,传动部313可以为同轴设置于传动杆311外周壁的花键齿,相应地,传动轮332内的传动通孔中设有相匹配的花键槽。通过花键齿与花键槽的配合就能够实现稳定的传动,还不限制传动杆311沿轴线方向的移动。当然,传动部313其它形式的传动结构,只要满足传动轮332通过传动部313带动传动杆311同步转动,且不限制传动杆311轴线方向移动的结构均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为了能够便于旋拧头312与传动杆311的拆装,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传动杆311的端部设有安装部314,旋拧头312与安装部314形成可拆卸连接。这样,当旋拧头312出现损坏或者需要更换型号时,方便将旋拧头312从安装部314处进行拆卸及安装。
示例性的,安装部314为与旋拧头312端部相匹配的沉孔。这样,就便于将旋拧头312插装于沉孔中。而且,还可以在安装部314上设置贯穿至沉孔内的锁紧件(如锁紧螺钉等),来进一步对旋拧头312进行固定。当然,安装部314也可以为其它结构形式,只要能够满足对旋拧头312端部进行快速拆装的固定结构均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制。
为了能够更方便的调整旋拧的位置,参照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移动组件400,第二移动组件400设置于本体100上。第二移动组件400与安装板340连接,并用于驱动安装板340在光伏板正面移动,且安装板340的移动方向与本体100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这样设置,就可以使得旋拧组件300实现两个垂直方向上的位置调整,从而便于使得旋拧件310与工位上的螺栓40对准连接。示例性的,本体100沿横向移动设置,如图2中的X轴方向移动,而安装板340沿如图2中的Y轴方向移动。
当然,本体100也可以沿图2中的Y轴方向移动,而安装板340也可以沿图2中的X轴方向移动,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另外,还可以在本体100上靠近旋拧件310的位置设置包括工业相机的机器视觉系统,来辅助识别旋拧件310与螺栓40对准调节。
上述实施中,为了能够实现安装板340的稳定、准确移动,如图2、图4所示,第二移动组件400可以包括导杆410、丝杆420和第二旋转电机430,导杆410和丝杆420并排架设于本体100上,安装板340滑动配合设置于导杆410上,且安装板340与丝杆420螺纹配合传动,第二旋转电机430设置于本体100上,且第二旋转电机430的输出端与丝杆420的端部传动连接。
这样设置,第二旋转电机430的输出端就可以带动丝杆420转动,从而在螺纹配合的作用下,就可以驱使安装板340在导杆410上稳定移动。而且,丝杆420与安装板340通过螺纹配合还具有良好的自锁性,从而实现安装板340位置的准确调整,进而有利于旋拧件310与工位上的螺栓40对准连接。
示例性的,结合图2、图4所示,两个导杆410平行设置,导杆410两端固定架设于本体100上,而丝杆420位于两个导杆410之间,且丝杆420与导杆410平行,丝杆420两端转动安装于本体100上;相应地,安装板340上设有与导杆410滑动配合的导套,以及与丝杆420相配合的丝杆螺母。这样,当丝杆420转动时,就能够在与丝杆螺母的配合作用下,驱使安装板340通过导套在两个导杆410上稳定滑动。
另外,为了减小丝杆420的转动阻力,可以在丝杆420的两端处通过轴承组件安装于本体100上,这样,就能够通过轴承形成转动支撑来减少转动阻力。
为了能够便于实现本体100在光伏板10正面稳定移动,如图2、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移动组件200包括行走轮210和行走驱动电机220,本体100上设有若干个与光伏板10正面滚动接触的行走轮210。这样,通过多个行走轮210与光伏板10正面滚动接触来支撑本体100移动。行走驱动电机220设置于本体100上,且行走驱动电机220与行走轮210传动连接。
示例性的,在本体100的周边各角处设置同向滚动的行走轮210,并在本体100的周边各处固定设置行走驱动电机220,通过行走驱动电机220的输出端与行走轮210连接,来实现移动位置的调整。对于行走轮210、行走驱动电机220的具体位置、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行走轮210的设置应当避开压块30、螺栓40的位置,避免对行走造成干扰。
为了防止本体100在移动过程中从光伏板10正面下移或滑落,第一移动组件200的移动方向沿横向设置,第一移动组件200还限位轮230,限位轮230设置于本体100上,并与光伏板10上侧边滚动接触,当本体100在倾斜的光伏板正面沿横向移动时,限位轮230用于限制本体100下移。这样,在限位轮230对光伏板10上侧边接触限位的作用下,就有效防止了本体100从光伏板10正面下移的可能。
示例性的,如图4、图5所示,设置两个平行的限位轮230于本体100上,限位轮230的转动轴线沿图4中的Z轴方向布置,这样设置,就可以在限位轮230与光伏板10上侧边的挂接作用下,阻止本体100沿倾斜的方向下移。
当然,限位轮230也可以由其它具有限位功能的结构、部件所代替,如限位板等,只要能够起到防止阻止本体100沿倾斜的方向下移的结构、部件均可,本实施例中不作过多限定。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实用新型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实用新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用于对光伏板正面压块上的螺栓进行拧紧加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包括本体、第一移动组件和旋拧组件;
所述第一移动组件与所述本体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本体在所述光伏板正面上移动;
所述旋拧组件包括旋拧件、旋拧移动件、旋拧驱动件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本体连接;
所述旋拧件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且所述旋拧件沿靠近或远离所述光伏板正面的方向移动设置,所述旋拧件用于与所述螺栓连接进行旋拧;
所述旋拧移动件与所述旋拧件连接并用于驱使所述旋拧件移动;
所述旋拧驱动件与所述旋拧件传动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旋拧件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组件还包括弹性伸缩件,所述旋拧移动件通过所述弹性伸缩件与所述旋拧件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件包括传动杆和与所述传动杆一端连接的旋拧头,所述旋拧头用于与所述螺栓连接进行旋拧;
所述弹性伸缩件包括套筒和弹性件,所述套筒一端与所述旋拧移动件连接,所述传动杆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套筒另一端;
所述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套筒内,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传动杆的端部弹性顶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与所述传动杆之间设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用于将所述传动杆的端部限制在所述套筒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拧驱动件包括旋拧驱动电机和传动轮,所述传动轮转动设置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旋拧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传动轮传动连接;
所述传动杆沿所述传动轮的轴线方向移动插设于所述传动轮上,所述传动轮与所述传动杆之间设有传动部,所述传动轮通过所述传动部带动所述传动杆同步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的端部设有安装部,所述旋拧头与所述安装部形成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移动组件,所述第二移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本体上;
所述第二移动组件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用于驱动所述安装板在所述光伏板正面移动,且所述安装板的移动方向与所述本体的移动方向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移动组件包括导杆、丝杆和第二旋转电机,所述导杆和所述丝杆并排架设于所述本体上,所述安装板滑动配合设置于所述导杆上,且所述安装板与所述丝杆螺纹配合传动,所述第二旋转电机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丝杆的端部传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包括行走轮和行走驱动电机,所述本体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光伏板正面滚动接触的所述行走轮;
所述行走驱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本体上,且所述行走驱动电机与所述行走轮传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组件的移动方向沿横向设置,所述第一移动组件还包括限位轮,所述限位轮设置于所述本体上,并与所述光伏板上侧边滚动接触,当所述本体在倾斜的所述光伏板正面沿横向移动时,所述限位轮用于限制所述本体下移。
CN202321759866.1U 2023-07-05 2023-07-05 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Active CN22021835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9866.1U CN220218351U (zh) 2023-07-05 2023-07-05 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59866.1U CN220218351U (zh) 2023-07-05 2023-07-05 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218351U true CN220218351U (zh) 2023-12-22

Family

ID=891803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59866.1U Active CN220218351U (zh) 2023-07-05 2023-07-05 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21835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77630A (zh) 一种铁路扣件养护作业小车
CN220218351U (zh) 光伏组件用紧固装置
CN212420146U (zh) 一种卡车纵梁机器人焊接工作站
CN210490637U (zh) 抽油机电机调整装置
CN219190074U (zh) 一种螺栓紧固工具
CN116833727A (zh) 一种生产线随行系统及前后副车架连接螺栓扭矩复紧系统
CN112621687B (zh) 一种矿下维修机械手
CN115971867A (zh) 一种螺栓拆卸装置
CN210287986U (zh) 钢轨扣件拆装设备
CN111230440B (zh) 一种轮胎自动螺丝机
CN214089256U (zh) 一种铁路轨道检修设备
CN201238244Y (zh) 电机快速可调移动装置
CN217651535U (zh) 一种适用于铁轨上的螺栓松紧机构
CN220161156U (zh) 一种适用于精密冲床用的过载保护组件
CN220481712U (zh) 一种机器人行走用地轨结构
CN105345444A (zh) 一种电动轮组装工装及组装方法
CN206578741U (zh) 一种装配汽车灯具螺钉用的双向辅助装置
CN215794160U (zh) 一种废旧汽车后桥拆解设备
CN217736487U (zh) 一种可调节的抗震支架
CN220639273U (zh) 一种打标机
CN220462840U (zh) 一种模块化电气设备放置台
CN117767651B (zh) 一种可整体装配式的电机及应用该电机的道闸装置
CN214922138U (zh) 一种电视机生产加工用组装平台
CN114800348B (zh) 一种重型电动扳手
CN115056839B (zh) 一种易于取放的转动式五金件加工用转运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