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97701U - 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97701U
CN220197701U CN202321959831.2U CN202321959831U CN220197701U CN 220197701 U CN220197701 U CN 220197701U CN 202321959831 U CN202321959831 U CN 202321959831U CN 220197701 U CN220197701 U CN 2201977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flexible production
production line
manufacturing flexible
doub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5983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永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Yim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Yim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Yim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Yimian Auto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5983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977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977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9770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02Total factory control, e.g. smart factories, flexible manufacturing systems [FMS] o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s [IM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涉及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后端表面开设有滑槽一,且滑槽一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一,并且定位滑块一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定位滑块一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一,并且支撑板一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设置有传动齿轮,该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与现有的普通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相比,通过可以移动电机的设置,解决了在产能减少时,需要单臂装卸时,可以更好的进行功能的更换,减少资源的浪费,通过缓震挡板的设置,防止发生装机时机械臂对机械主体的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背景技术
工业机器人是指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的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也是一种极为智能的机械加工辅助手段,是柔性制造系统和柔性制造单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中,双臂机器人可实现制造工艺过程中所有的零件抓取、上料、下料、零件移位等,特别适用于大批量、小零部件的加工,能够极大的节约人工成本,提高生产。
如申请号为202022710302.1,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该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包括:第一滑台、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所述第一滑台设有左右对称的两个,且两个第一滑台设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两个第一滑台的丝杠顶端均键连接有一个第一齿轮,且两个第一齿轮左右相啮合;所述右侧第一齿轮的后侧啮合有第二齿轮,且第二齿轮键连接在电机的输出轴上;所述电机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滑台的背端上;所述两个第一滑台的滑块前端均通过螺栓固定有一个第二滑台,且第二滑台呈水平设置;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分层装卸的效率较高,装卸灵活度较高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问题和不足,但是该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在需要使用单臂装卸加工时,不能很好的进行功能转换,造成资源的浪费。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不足予以研究改良,提出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所述机器人主体的后端表面开设有滑槽一,且滑槽一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一,并且定位滑块一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定位滑块一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且液压杆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一,并且支撑板一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前端设置有传动齿轮,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液压杆和定位滑块一的设置,可以快速的对机械臂进行功能转换,减少了更换的时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两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块,且连接块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挡板。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两侧表面设置有定位滑块二,且定位滑块二滑动安装在机器人主体的内壁开设的滑槽二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减震块,且橡胶减震块的下方开设有卡槽一。
优选的,所述连接块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弹簧,且减震弹簧的下端安装有弹簧底座。
优选的,所述机器人主体的下端内部设置有电动升降装置,且电动升降装置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支撑杆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二,且支撑板二的下方开设有卡槽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器人主体、传动齿轮、电机、支撑板一、液压杆、定位滑块一、滑槽一和固定螺栓的设置,如需要对机械臂进行单双臂功能转换时,可以先控制液压杆托起支撑板一来提高电机的高度使传动齿轮脱离相连的齿轮后,在解锁安装在定位滑块一上的固定螺栓后再使电机沿着滑槽一移动到需要的单个齿轮上方,放下液压杆使传动齿轮与其啮合后固定定位滑块一完成功能转换,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液压杆和定位滑块一的设置,可以快速的对机械臂进行功能转换,减少了更换的时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2.本实用新型通过缓冲挡板、连接块、定位滑块二、滑槽二、橡胶减震块、减震弹簧、弹簧底座和卡槽一的设置,当机器人主体的两端因操作不当受到撞击时,前端设置的缓冲挡板会率先接触到撞击来的机械臂,缓冲挡板向后带动后端的连接块,此时连接块两端安装的定位滑块二沿着滑槽二向下移动,直到连接块下端安装的橡胶减震块接触到机器人主体的内部开设的卡槽一,减少撞击带来的震动,当撞击结束后,弹簧底座上的减震弹簧顶起连接块回到初始位置完成复位,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缓冲挡板的设置可以有效的缓解机器人主体受到的撞击,保证了设备的外观,提高机器人主体的稳定性和缓震能力,保证了机械的正常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板二、支撑杆、电动升降装置和卡槽二的设置,如需要对机器人主体进行移动时,首先控制电动升降装置带动支撑板二上的支撑杆将机器人主体的高度提高后,将推车放在机器人主体底部后放下机器人主体后进行移动,在移动到需要位置后,在把支撑板二收到卡槽二的内部,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可以电动升降装置的设置,方便对机器人主体进行移动,使移动更加方便快捷,减轻人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可移动电机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主视局部剖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动升降装置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机器人主体;2、传动齿轮;201、电机;202、支撑板一;203、液压杆;204、定位滑块一;205、滑槽一;206、固定螺栓;3、缓冲挡板;301、连接块;302、定位滑块二;303、滑槽二;304、橡胶减震块;305、减震弹簧;306、弹簧底座;307、卡槽一;4、支撑板二;401、支撑杆;402、电动升降装置;403、卡槽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的后端表面开设有滑槽一205,且滑槽一2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一204,并且定位滑块一204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206,所述定位滑块一204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203且液压杆20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一202,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液压杆203和定位滑块一204的设置,可以快速的对机械臂进行功能转换,减少了更换的时间,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进一步的,所述,并且支撑板一20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前端设置有传动齿轮2,此设置为现有装置不过多赘述。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两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块301,且连接块30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挡板3,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缓冲挡板3的设置可以有效的缓解机器人主体1受到的撞击,保证了设备的外观,提高机器人主体1的稳定性和缓震能力,保证了机械的正常使用。
如图4-图5所示,连接块301的两侧表面设置有定位滑块二302,且定位滑块二302滑动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的内壁开设的滑槽二303的内部,连接块301的下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减震块304,且橡胶减震块304的下方开设有卡槽一307,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定位滑块二302的设置,可以对连接块301进行限位,防止缓冲挡板3受到撞击时,连接块301发生偏移造成机器损伤,橡胶减震块304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对机器人主体1进行减震。
进一步的,所述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30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弹簧305,且减震弹簧305的下端安装有弹簧底座306,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减震弹簧305的设置,可以在受到撞击时更好的吸收冲击力,在撞击结束后可以快速的复位保证下一次的正常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电动升降装置402,且电动升降装置40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401,支撑杆40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二4,且支撑板二4的下方开设有卡槽二403,此设置的优点是,通过可以电动升降装置402的设置,方便对机器人主体1进行移动,使移动更加方便快捷,减轻人工。
工作原理:在使用该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时,首先,如需要对机械臂进行单双臂功能转换时,可以先控制液压杆203托起支撑板一202来提高电机201的高度使传动齿轮2脱离相连的齿轮后,在解锁安装在定位滑块一204上的固定螺栓206后再使电机201沿着滑槽一205移动到需要的单个齿轮上方,放下液压杆203使传动齿轮2与其啮合后固定定位滑块一204完成功能转换,当机器人主体1的两端因操作不当受到撞击时,前端设置的缓冲挡板3会率先接触到撞击来的机械臂,缓冲挡板3向后带动后端的连接块301,此时连接块301两端安装的定位滑块二302沿着滑槽二303向下移动,直到连接块301下端安装的橡胶减震块304接触到机器人主体1的内部开设的卡槽一307,减少撞击带来的震动,当撞击结束后,弹簧底座306上的减震弹簧305顶起连接块301回到初始位置完成复位,如需要对机器人主体1进行移动时,首先控制电动升降装置402带动支撑板二4上的支撑杆401将机器人主体1的高度提高后,将推车放在机器人主体1底部后放下机器人主体1后进行移动,在移动到需要位置后,在把支撑板二4收到卡槽二403的内部,这就是该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的工作原理。

Claims (7)

1.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包括机器人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后端表面开设有滑槽一(205),且滑槽一(205)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定位滑块一(204),并且定位滑块一(204)的上端表面设置有固定螺栓(206),所述定位滑块一(204)的上端设置有液压杆(203)且液压杆(203)的上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一(202),并且支撑板一(202)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电机(201),所述电机(201)的前端设置有传动齿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两侧表面设置有连接块(301),且连接块(301)的前端固定安装有缓冲挡板(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01)的两侧表面设置有定位滑块二(302),且定位滑块二(302)滑动安装在机器人主体(1)的内壁开设的滑槽二(303)的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01)的下端表面设置有橡胶减震块(304),且橡胶减震块(304)的下方开设有卡槽一(307)。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301)的下端设置有减震弹簧(305),且减震弹簧(305)的下端安装有弹簧底座(30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器人主体(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电动升降装置(402),且电动升降装置(402)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杆(401)。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401)的下端固定安装有支撑板二(4),且支撑板二(4)的下方开设有卡槽二(403)。
CN202321959831.2U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Active CN2201977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9831.2U CN220197701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59831.2U CN220197701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97701U true CN220197701U (zh) 2023-12-19

Family

ID=891494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59831.2U Active CN220197701U (zh) 2023-07-25 2023-07-25 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977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11669U (zh) 一种新型自动上下料装置及数控机床
CN205771639U (zh) 一种自动化送料装置
CN218136645U (zh) 一种铣床用工件转运机械手
CN201346715Y (zh) 具有复合式刀库的加工中心
CN220197701U (zh) 一种智能制造柔性生产线用双臂机器人
CN113649491B (zh) 汽车车身内板件连续冲压设备
CN111169981A (zh) 一种三轴联动旋转夹爪装置及电池加工设备
CN211638985U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具有减震功能的机床底部支撑结构
CN211967538U (zh) 一种新型切割机器人
CN218983727U (zh) 汽车电池框治具
CN208759310U (zh) 一种智能机械手
CN111015443A (zh) 一种用于海洋勘探设备的加工设备
CN214641841U (zh) 一种自动铣料头装置
CN213829034U (zh) 一种自我减震的稳定移动的三轴搬运机械手
CN213005578U (zh) 一种汽车保险杠支架模具的加工装置
CN215788478U (zh) 一种多种机床复合加工时的机械手平移装置
CN111761526A (zh) 一种可自动夹持的汽车减震器加工用夹具
CN213999401U (zh) 一种用于机械维修的工具车
CN220535687U (zh) 一种钣金零件周转装置
CN210703144U (zh) 一种新型激光切割机机床
CN211727128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双旋轮仿形旋压机液压系统
CN220209593U (zh) 一种汽车线束组装台
CN214523864U (zh) 一种路缘石施工用搬动工具
CN217727166U (zh) 一种便于移动的数控车床
CN215469607U (zh) 一种开槽铣床的铣槽夹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