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5856U - 一种零泄露阀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零泄露阀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5856U
CN220185856U CN202320665069.0U CN202320665069U CN220185856U CN 220185856 U CN220185856 U CN 220185856U CN 202320665069 U CN202320665069 U CN 202320665069U CN 220185856 U CN220185856 U CN 22018585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alve seat
valve
sealing
ring
fix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6506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贺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Aikesi Valv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Aikesi Valv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Aikesi Valv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Aikesi Valv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6506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585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585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585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零泄露阀门,包括阀体、阀板机构和阀杆,还包括:活动阀座,所述活动阀座的截面设为“L”字型,所述活动阀座包括与阀板机构接触形成密封的横向密封部以及与阀体接触形成密封的纵向密封部,所述横向密封部的内侧面与阀板机构相配合设为斜面;固定阀座,所述固定阀座设在横向密封部与阀体之间;弹簧;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在纵向密封部远离固定阀座的一侧用于限制活动阀座往远离固定阀座的方向移动;其中,所述弹簧设在纵向密封部与固定阀座之间,所述纵向密封部与固定阀座之间设有间隙。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有效的提高了反向密封的效果,使阀门能适用于正向以及反向的密封。

Description

一种零泄露阀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零泄露阀门。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用于流体控制系统的阀门,从最简单的截止阀到极为复杂的自控系统中所用的各种阀门,其品种和规格相当繁多。阀门可用于控制空气、水、蒸汽、各种腐蚀性介质、泥浆、油品、液态金属和放射性介质等各种类型流体的流动。阀门中的蝶阀常应用于环保、电厂、冶金、化工、水泥等行业的热风量调节和环境保护等管道系统中做调节气体流量及启闭使用。
现有技术中的蝶阀,阀板是随着阀杆的旋转从而压紧在阀座上实现密封,因此对于正向密封的效果是能够保证,但在通风及含尘管道中时容易突然出现介质反向流动的情况,此时介质的反向作用压力大于密封圈与阀座之间的挤压压力时,就会产生泄露,使得反向密封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零泄露阀门,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零泄露阀门,包括阀体、阀板机构和阀杆,还包括:
活动阀座,所述活动阀座的截面设为“L”字型,所述活动阀座包括与阀板机构接触形成密封的横向密封部以及与阀体接触形成密封的纵向密封部,所述横向密封部的内侧面与阀板机构相配合设为斜面;
固定阀座,所述固定阀座设在横向密封部与阀体之间;
弹簧;
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设在纵向密封部远离固定阀座的一侧用于限制活动阀座往远离固定阀座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弹簧设在纵向密封部与固定阀座之间,所述纵向密封部与固定阀座之间设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介质正向流动时,活动阀座通过限位机构进行阻挡限位,从而保持与阀板机构之间的密封效果,当介质反向流动时,压力作用在活动阀座远离固定阀座的一侧上,从而推动活动阀座向固定阀座移动并且挤压弹簧,使得横向密封部与阀板机构之间压的更紧,贴合的更加紧密,有效的提高了反向密封的效果,使阀门能适用于正向以及反向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第一密封圈,所述第一密封圈设在纵向密封部与阀体之间;
第二密封圈,所述第二密封圈设在固定阀座朝向横向密封部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能有效的对纵向密封部与阀体之间进行密封,第二密封圈能有效的对横向密封部与固定阀座之间进行密封,从而有效的提高正反方向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凸杆,所述凸杆凸出设在纵向密封部朝向固定阀座的一侧;
凹槽,所述凹槽开设在固定阀座朝向纵向密封部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弹簧的一端套设在凸杆的外侧,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伸入至凹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弹簧在纵向密封部与固定阀座自己伸缩时更加的稳定,不易发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包括:
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贯穿开设有螺纹孔;
螺丝,所述螺丝与螺纹孔螺纹连接;
抵压环,所述抵压环设在固定环与活动阀座之间;
其中,所述抵压环的一侧与纵向密封部远离固定阀座的一侧抵触连接,所述螺丝的一端穿过螺纹孔伸出与抵压环的一侧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丝能有效的将抵压环压紧在纵向密封部上,从而有效的限制活动阀座的移动范围,保证密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螺丝包括:
头部;
直杆段,所述直杆段的一端外壁上凸出设有凸环;
螺纹段,所述螺纹段与螺纹孔相配合;
其中,所述直杆段设在头部与螺纹段之间,所述凸环的外径大于螺纹段的外径,所述凸环靠近螺纹段设置,所述螺纹孔远离抵压环的一端上设有与凸环相配合的限位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丝上的螺纹段全部旋入螺纹孔内后,通过凸环的阻挡使得螺丝无法继续旋入,能使固定环上的多个螺丝都达到相同的旋入深度,有效的避免旋入过度或者旋入不足的情况发生,而且无需测量是否旋入到位,避免了对抵压环支撑不均的情况发生;还可通过设置螺纹段的长度,来调节螺丝穿过螺纹孔后伸出的长度,使其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况。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
碟簧,所述碟簧设在头部与固定环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碟簧能有效的避免螺丝与固定环之间发生松动,从而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
第一密封填料,所述第一密封填料至少设有两个;
锥状密封填料,所述锥状密封填料的中部外径大于两端的外径,所述锥状密封填料两端的外径相同;
斜面密封填料,所述斜面密封填料至少设有两个且分别与锥状密封填料的上下两端外壁相对应;
其中,第一密封填料、锥状密封填料和斜面密封填料均套设在阀杆与阀体之间,所述斜面密封填料设在锥状密封填料与第一密封填料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填料都安装完成后,通过各个斜面的相互作用,斜面密封填料能对锥状密封填料进行挤压,既能使锥状密封填料压紧在阀杆的外壁上,还能使斜面密封填料的尖端处压紧在阀体上,从而有效的提高阀杆与阀体之间的密封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阀杆的轴线与阀体内通道的轴线相距一个尺寸a,所述阀杆的轴线与阀板机构的密封面相距一个尺寸b。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板机构在被开启时,阀板机构能快速的脱离活动阀座,从而避免阀板机构与活动阀座之间不必要的摩擦挤压,减轻了开闭时的阻力,从而在开关频繁的工况中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A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B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P-P方向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零泄露阀门,包括阀体1、阀板机构2和阀杆3,还包括:
活动阀座4,所述活动阀座4的截面设为“L”字型,所述活动阀座4包括与阀板机构2接触形成密封的横向密封部40以及与阀体1接触形成密封的纵向密封部41,所述横向密封部40的内侧面与阀板机构2相配合设为斜面;
固定阀座5,所述固定阀座5设在横向密封部40与阀体1之间;
弹簧6;
限位机构7,所述限位机构7设在纵向密封部41远离固定阀座5的一侧用于限制活动阀座4往远离固定阀座5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弹簧6设在纵向密封部41与固定阀座5之间,所述纵向密封部41与固定阀座5之间设有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介质正向流动时,活动阀座4通过限位机构7进行阻挡限位,从而保持与阀板机构2之间的密封效果,当介质反向流动时,压力作用在活动阀座4远离固定阀座5的一侧上,从而推动活动阀座4向固定阀座5移动并且挤压弹簧6,使得横向密封部40与阀板机构2之间压的更紧,贴合的更加紧密,有效的提高了反向密封的效果,使阀门能适用于正向以及反向的密封。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11设在纵向密封部41与阀体1之间;
第二密封圈12,所述第二密封圈12设在固定阀座5朝向横向密封部40的一侧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密封圈11能有效的对纵向密封部41与阀体1之间进行密封,第二密封圈12能有效的对横向密封部40与固定阀座5之间进行密封,从而有效的提高正反方向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
凸杆42,所述凸杆42凸出设在纵向密封部41朝向固定阀座5的一侧;
凹槽50,所述凹槽50开设在固定阀座5朝向纵向密封部41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弹簧6的一端套设在凸杆42的外侧,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伸入至凹槽50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使弹簧6在纵向密封部41与固定阀座5自己伸缩时更加的稳定,不易发生偏移。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
固定环70,所述固定环70上贯穿开设有螺纹孔700;
螺丝71,所述螺丝71与螺纹孔700螺纹连接;
抵压环72,所述抵压环72设在固定环70与活动阀座4之间;
其中,所述抵压环72的一侧与纵向密封部41远离固定阀座5的一侧抵触连接,所述螺丝71的一端穿过螺纹孔700伸出与抵压环72的一侧抵触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丝71能有效的将抵压环72压紧在纵向密封部41上,从而有效的限制活动阀座4的移动范围,保证密封的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螺丝71包括:
头部710;
直杆段711,所述直杆段711的一端外壁上凸出设有凸环713;
螺纹段712,所述螺纹段712与螺纹孔700相配合;
其中,所述直杆段711设在头部710与螺纹段712之间,所述凸环713的外径大于螺纹段712的外径,所述凸环713靠近螺纹段712设置,所述螺纹孔700远离抵压环72的一端上设有与凸环713相配合的限位槽700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螺丝71上的螺纹段712全部旋入螺纹孔700内后,通过凸环713的阻挡使得螺丝71无法继续旋入,能使固定环70上的多个螺丝71都达到相同的旋入深度,有效的避免旋入过度或者旋入不足的情况发生,而且无需测量是否旋入到位,避免了对抵压环72支撑不均的情况发生;还可通过设置螺纹段712的长度,来调节螺丝71穿过螺纹孔700后伸出的长度,使其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情况。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机构7还包括:
碟簧73,所述碟簧73设在头部710与固定环70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碟簧73能有效的避免螺丝71与固定环70之间发生松动,从而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密封填料8,所述第一密封填料8至少设有两个;
锥状密封填料9,所述锥状密封填料9的中部外径大于两端的外径,所述锥状密封填料9两端的外径相同;
斜面密封填料10,所述斜面密封填料10至少设有两个且分别与锥状密封填料9的上下两端外壁相对应;
其中,第一密封填料8、锥状密封填料9和斜面密封填料10均套设在阀杆3与阀体1之间,所述斜面密封填料10设在锥状密封填料9与第一密封填料8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填料都安装完成后,通过各个斜面的相互作用,斜面密封填料10能对锥状密封填料9进行挤压,既能使锥状密封填料9压紧在阀杆3的外壁上,还能使斜面密封填料10的尖端处压紧在阀体1上,从而有效的提高阀杆3与阀体1之间的密封性。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阀杆3的轴线与阀体1内通道的轴线相距一个尺寸a,所述阀杆3的轴线与阀板机构2的密封面相距一个尺寸b。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阀板机构2在被开启时,阀板机构2能快速的脱离活动阀座4,从而避免阀板机构2与活动阀座4之间不必要的摩擦挤压,减轻了开闭时的阻力,从而在开关频繁的工况中提高阀门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零泄露阀门,包括阀体(1)、阀板机构(2)和阀杆(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活动阀座(4),所述活动阀座(4)的截面设为“L”字型,所述活动阀座(4)包括与阀板机构(2)接触形成密封的横向密封部(40)以及与阀体(1)接触形成密封的纵向密封部(41),所述横向密封部(40)的内侧面与阀板机构(2)相配合设为斜面;
固定阀座(5),所述固定阀座(5)设在横向密封部(40)与阀体(1)之间;
弹簧(6);
限位机构(7),所述限位机构(7)设在纵向密封部(41)远离固定阀座(5)的一侧用于限制活动阀座(4)往远离固定阀座(5)的方向移动;
其中,所述弹簧(6)设在纵向密封部(41)与固定阀座(5)之间,所述纵向密封部(41)与固定阀座(5)之间设有间隙;
第一密封圈(11),所述第一密封圈(11)设在纵向密封部(41)与阀体(1)之间;
第二密封圈(12),所述第二密封圈(12)设在固定阀座(5)朝向横向密封部(40)的一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泄露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凸杆(42),所述凸杆(42)凸出设在纵向密封部(41)朝向固定阀座(5)的一侧;
凹槽(50),所述凹槽(50)开设在固定阀座(5)朝向纵向密封部(41)的一侧上;
其中,所述弹簧(6)的一端套设在凸杆(42)的外侧,所述弹簧(6)的另一端伸入至凹槽(5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泄露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包括:
固定环(70),所述固定环(70)上贯穿开设有螺纹孔(700);
螺丝(71),所述螺丝(71)与螺纹孔(700)螺纹连接;
抵压环(72),所述抵压环(72)设在固定环(70)与活动阀座(4)之间;
其中,所述抵压环(72)的一侧与纵向密封部(41)远离固定阀座(5)的一侧抵触连接,所述螺丝(71)的一端穿过螺纹孔(700)伸出与抵压环(72)的一侧抵触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零泄露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螺丝(71)包括:
头部(710);
直杆段(711),所述直杆段(711)的一端外壁上凸出设有凸环(713);
螺纹段(712),所述螺纹段(712)与螺纹孔(700)相配合;
其中,所述直杆段(711)设在头部(710)与螺纹段(712)之间,所述凸环(713)的外径大于螺纹段(712)的外径,所述凸环(713)靠近螺纹段(712)设置,所述螺纹孔(700)远离抵压环(72)的一端上设有与凸环(713)相配合的限位槽(70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零泄露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7)还包括:
碟簧(73),所述碟簧(73)设在头部(710)与固定环(70)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泄露阀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密封填料(8),所述第一密封填料(8)至少设有两个;
锥状密封填料(9),所述锥状密封填料(9)的中部外径大于两端的外径,所述锥状密封填料(9)两端的外径相同;
斜面密封填料(10),所述斜面密封填料(10)至少设有两个且分别与锥状密封填料(9)的上下两端外壁相对应;
其中,第一密封填料(8)、锥状密封填料(9)和斜面密封填料(10)均套设在阀杆(3)与阀体(1)之间,所述斜面密封填料(10)设在锥状密封填料(9)与第一密封填料(8)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零泄露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阀杆(3)的轴线与阀体(1)内通道的轴线相距一个尺寸a,所述阀杆(3)的轴线与阀板机构(2)的密封面相距一个尺寸b。
CN202320665069.0U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零泄露阀门 Active CN22018585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5069.0U CN220185856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零泄露阀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65069.0U CN220185856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零泄露阀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5856U true CN220185856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9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65069.0U Active CN220185856U (zh) 2023-03-22 2023-03-22 一种零泄露阀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585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96613B1 (ko) 유체 밸브와 함께 사용되기 위한 밸브 시트 장치
US3301523A (en) Resilient valve seats with rentenion means
US5375813A (en) Soft seat valve
US3767164A (en) Throttle-shutoff valve
US6254060B1 (en) Gate assembly for a double disk gate valve
US3217735A (en) Valve
US4356996A (en) High pressure globe and check valve
CN220185856U (zh) 一种零泄露阀门
US3482596A (en) Metering valve
CN205244403U (zh) 一种双向密封控制阀
US4809739A (en) Check valve
CN213711895U (zh) 放渗液型阀门
CN103256394A (zh) 阀杆不旋转仪表截止阀
US4809741A (en) Check valve
CN110848429A (zh) 一种截止双用阀
CN210240567U (zh) 一种防泄漏截止阀阀芯
CN210240601U (zh) 一种耐用型截止阀阀芯
CN211202913U (zh) 一种紧急切断阀控制装置
CN214118973U (zh) 一种可区分高低端的截止阀阀体
CN213929491U (zh) 一种耐腐阀门
CN214119138U (zh) 一种自动调节v形组合填料密封结构
CN216200627U (zh) 一种调节蝶阀
CN219570861U (zh) 一种特殊角形波纹管密封单座控制阀
CN214331533U (zh) 一种适用于不同管径的小口径快速连接闸阀
CN214425254U (zh) 一种增力型自密封结构阀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