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3025U -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3025U
CN220183025U CN202321556443.XU CN202321556443U CN220183025U CN 220183025 U CN220183025 U CN 220183025U CN 202321556443 U CN202321556443 U CN 202321556443U CN 220183025 U CN220183025 U CN 2201830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dsorption separation
biophysical
plate
physical adsorption
separatio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64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威
李登荣
李粮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Zhengwei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Zhengwei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Zhengwei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Zhengwei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64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30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30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30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包括沟渠主体,沟渠主体由渠壁与渠壁围成的沟通道组成,所述沟通道顺次包括入口分离段、调节分离段、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化学分离段、好氧段、厌氧段、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和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本实用新型经济投入小,充分利用养殖农户的家有的物质,在达到排放要求下,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规模化养殖场90%以上没有粪污处理工程设施,大多甚至连简单的固液分离机都没有,更别提一般农户的小型养殖场,现有的处理方法是把固体物质较多的粪便直接作为有机肥用于农田或进行直接堆肥化处理成有机肥,而对大量尿液及冲洗畜禽舍生成的粪水处理却难以处理,甚至不少农户将这些难以处理的养殖废水直接排放,污染了环境。
随着对环境保护的要求提高,以及为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不少养殖农户在家里的养殖场所建立了沼气池,粪水流入沼气池发酵。发酵产生的沼气作为能源使用,发酵后的固体渣作直接作为有机肥用于农田或进行直接堆肥化处理成有机肥,发酵后的养殖废水则直接排放,由于这些养殖废水并不满足排放标准,因此还是对环境造成了污染。
由于养殖农户的养殖场规模小,且家庭型的养殖受经济所限,现有的粪污处理工程设施并不适合家庭型的养殖场所使用,因此,如何建立适用于家庭型的养殖场所的养殖废水处理设置成为迫切的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该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经济投入小,充分利用养殖农户的家有的物质,在达到排放要求下,极大地降低了成本。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包括沟渠主体,沟渠主体由渠壁与渠壁围成的沟通道组成,所述沟通道顺次包括入口分离段、调节分离段、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化学分离段、好氧段、厌氧段、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和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
作为优选,所述沟通道从起点到终点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5度。
作为优选,所述入口分离段的出口由两块斜板与连接在两块斜板直接的双层斜网组成。
作为优选,调节分离段内装有调节分离框,调节分离框内装有腐烂的水果或/和腐烂的菜叶。
作为优选,所述调节分离框包括调节分离框底板、调节分离框左侧板、调节分离框进水板、调节分离框右侧板和调节分离框出水板,调节分离框进水板的水平中线下方均布有若干调节分离框进水孔,调节分离框出水板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分离框出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和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内各自设置有物理吸附分离框,物理吸附分离框内装填满木炭。
作为优选,所述物理吸附分离框包括物理吸附分离框底板、物理吸附分离框左侧板、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物理吸附分离框右侧板、物理吸附分离框盖板和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的水平中线下方均布有若干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孔,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设置有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包括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底板、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左侧板、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右侧板和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的水平中线下方设有若干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孔,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孔。
作为优选,所述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还设置有隔板,隔板上设置有通水孔,通水孔将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分隔成前腔和后腔,前腔中装填满从附近的小溪而来的带污泥的尺寸大小相差不大的小石头,后腔中安放塑料蜂窝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在养殖农户在家里的养殖场所已建立沼气池发酵的基础上,对沼气池发酵后的养殖废水进行适合于家用养殖场所的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经济投入少,处理后的水质可以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沟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入口分离段的出口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调节分离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物理吸附分离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药液添加自动分布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药液添加自动分布装置底板结构示意图;
图1-5中:1、沟渠主体,2、入口段,3、调节分离段,4、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5、化学分离段,6、好氧段,7、厌氧段,8、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9、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21、斜板,22、双层斜网,31、调节分离框左侧板,32、调节分离框进水板,33、调节分离框右侧板,34、调节分离框出水板,35、调节分离框进水孔,36、调节分离框出水孔,41、物理吸附分离框左侧板,42、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43、物理吸附分离框右侧板,44、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45、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孔,46、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孔,47、物理吸附分离框盖板,81、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左侧板,82、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83、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右侧板,84、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85、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孔,86、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孔,87、隔板,88、通水孔,89、前腔,80、后腔;图6-7中,1、盖板,2、底板,3、前板,4、后板,5、左侧板,6、右侧板,7、进液管,8、均分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向”、“纵向”、“侧向”、“水平”、“内”、“外”、“前”、“后”、“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实用新型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开有”、“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养殖农户的养殖场的沼气池排放养殖废水与工厂等排放废水不同,农户排放养殖废水并非持续不断排放,而是沼气池即将满时才集中排放一次,为间隙性处理养殖废水,针对农户排放养殖废水的特殊性,发明人发明的以下生态沟渠专门适用于农户排放养殖废水。
请参考图1,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整体结构示意图。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包括沟渠主体1,沟渠主体1由渠壁与渠壁围成的沟通道组成,沟通道顺次包括入口分离段、调节分离段3、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4、化学分离段5、好氧段6、厌氧段7、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8和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9。
本实施例中,沟渠主体1的起点位置位于养殖农户的养殖场,终点为养殖场附近的小溪。
为了养殖废水在沟通道中不需要外加动力即可流动,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沟通道从起点到终点向下倾斜,利用重力推动养殖废水向出口移动,倾斜角度为5度可以获得较好地效果。
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2,图2为入口分离段的出口结构示意图,入口分离段的出口由两块斜板21与连接在两块斜板21直接的双层斜网22组成,养殖废水处理时,通过泵将沼气池中的养殖废水经管道抽入入口分离段的双层斜网22上,双层斜网22拦截养殖废水中的悬浮物,双层斜网22与水平面及竖直面均成锐角,45度较佳,养殖废水直接冲到双层斜网22上,保证了在处理时双层斜网22不堵水(从泵而来的养殖废水的冲力将双层斜网22拦截的悬浮物冲到入口分离段的下方堆积)。
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及节省成本,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3,图3为调节分离框结构示意图。调节分离段3内装有调节分离框,调节分离框内装有腐烂的水果或/和腐烂的菜叶。由于从沼气池发酵后的养殖废水的pH值偏微弱的弱减性,而农户家中常有腐烂的水果或腐烂的菜叶,腐烂的水果或腐烂的菜叶为酸性,因此在调节分离段3中设置装有腐烂的水果或/和腐烂的菜叶的调节分离框,一方面对从入口段2而来的清液调节pH值,另一方面腐烂的水果或/和腐烂的菜叶进一步拦截清液中的悬浮物,而且,腐烂的水果或/和腐烂的菜叶还对清液具有微生物过滤处理的效果。进一步地,调节分离框包括调节分离框底板、调节分离框左侧板31、调节分离框进水板32、调节分离框右侧板33和调节分离框出水板34,调节分离框进水板32的水平中线下方均布有若干调节分离框进水孔35,调节分离框出水板34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分离框出水孔36,确保所有清液都进行了调节。
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及节省成本,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图4为物理吸附分离框结构示意图,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4和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9内各自设置有物理吸附分离框,物理吸附分离框内装填满木炭。从调节分离段3或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8而来的清液流经位于物理吸附分离框内木炭,边进行吸附除味,边对清液进行过滤。进一步地,物理吸附分离框包括物理吸附分离框底板、物理吸附分离框左侧板41、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42、物理吸附分离框右侧板43、物理吸附分离框盖板47和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44,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42的水平中线下方均布有若干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孔45,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44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孔46。
本实用新型中,化学分离段5添加PAM/PAC对从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4而来的清液进行化学絮凝。为了节省成本及方便农户操作,PAM/PAC的加入采用实施例2的装置进行添加。
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好氧段6、厌氧段7的处理方式均为现有的传统的好氧、厌氧处理,在此不做特别地限定。
为了进一步提高处理效果及节省成本,本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具体地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5,图5为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结构示意图。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8设置有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一步地,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包括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底板、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左侧板81、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82、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右侧板83和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84,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82的水平中线下方设有若干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孔85,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84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孔86。进一步地,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还设置有隔板87,隔板87上设置有通水孔88,通水孔88将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分隔成前腔89和后腔80,前腔89中装填满从附近的小溪而来的带污泥的尺寸大小相差不大的小石头,后腔80中安放塑料蜂窝块。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化学分离段提供专门的药液添加自动分布装置。
请参考图6-7,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药液添加自动分布装置分解结构示意图,图7为药液添加自动分布装置底板结构示意图。
一种药液添加自动分布装置,包括盖板1、底板2、前板3、后板4、左侧板5和右侧板6,盖板1、底板2、前板3、后板4、左侧板5和右侧板6围成均分腔体,盖板1上开有进液口,进液口上安装有进液管7,均分腔体内安装有均分器8,底板2上均匀开有均分孔21,均分器8与进液管7连接。通过均分器8与均分孔21的双重均分,使得添加到化学分离段的药液均匀分布,改善了养殖废水整体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地,均分器8为金字塔形均分器。
更进一步地,均分器8由总管、第一层分管、第二层分管、第三层分管、第四层分管组成,第一层分管为2根,第二层分管为4根,第三层分管为8跟,第四层分管为16根。
实施例3
本实施例对实施例1的沟渠处理效果进行检测,实施例1的沟渠入口段为0.5米,调节分离段1米,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1米,化学分离段1米,好氧段6米,厌氧段14米,8、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60米,9、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1米。将从沼气池排出的养殖废水进行处理。
由沼气池而来的养殖废水水质检测如下表1:
表1
从沟渠往小溪排放的水的水质检测如下表2:
表2
检测指标 COD SS NH3-N TP
数值(mg/L) 385 180 73 5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包括沟渠主体(1),沟渠主体(1)由渠壁与渠壁围成的沟通道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通道顺次包括入口分离段、调节分离段(3)、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4)、化学分离段(5)、好氧段(6)、厌氧段(7)、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8)和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沟通道从起点到终点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5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分离段的出口由两块斜板(21)与连接在两块斜板(21)直接的双层斜网(22)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分离段(3)内装有调节分离框,调节分离框内装有腐烂的水果或/和腐烂的菜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分离框包括调节分离框底板、调节分离框左侧板(31)、调节分离框进水板(32)、调节分离框右侧板(33)和调节分离框出水板(34),调节分离框进水板(32)的水平中线下方均布有若干调节分离框进水孔(35),调节分离框出水板(34)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调节分离框出水孔(3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理吸附分离段(4)和第二物理吸附分离段(9)内各自设置有物理吸附分离框,物理吸附分离框内装填满木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吸附分离框包括物理吸附分离框底板、物理吸附分离框左侧板(41)、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42)、物理吸附分离框右侧板(43)、物理吸附分离框盖板(47)和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44),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42)的水平中线下方均布有若干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孔(45),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44)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孔(46)。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段(8)设置有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包括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底板、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左侧板(81)、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82)、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右侧板(83)和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84),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板(82)的水平中线下方设有若干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进水孔(85),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板(84)的水平中线的上方设置有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出水孔(8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还设置有隔板(87),隔板(87)上设置有通水孔(88),通水孔(88)将生物物理吸附分离框分隔成前腔(89)和后腔(80),前腔(89)中装填满从附近的小溪而来的带污泥的尺寸大小相差不大的小石头,后腔(80)中安放塑料蜂窝块。
CN202321556443.XU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Active CN2201830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6443.XU CN22018302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6443.XU CN22018302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3025U true CN220183025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1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6443.XU Active CN220183025U (zh) 2023-06-19 2023-06-19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30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93841B (zh) 一种人工湿地和渗滤系统组合深度处理农村污水方法及装置
CN203878024U (zh) 一种养殖场废水处理系统
CN207775019U (zh) 用于农村分散型污水处理的mbr一体化系统
CN204848572U (zh) 一种禽畜养殖废水处理装置
CN106082562B (zh) 一种社区污水一体化处理回用系统及应用
CN101817615A (zh) 厌氧-序批式膜生物反应器-人工湿地处理猪场废水的方法
CN104743755A (zh) 一种存栏3000头以上牧场型干清粪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方法
CN104310714A (zh) 一种处理养殖与屠宰污水的系统及其工艺
CN205035225U (zh) 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处理系统
CN102659284A (zh) 一种废纸造纸废水处理系统及工艺
CN205347142U (zh) 一种养殖废水处理系统
CN210620525U (zh) 养殖粪污水肥联产装置
CN105036819A (zh) 利用养殖废水生产蚯蚓养殖肥土的设施及方法
CN107585958A (zh) 养殖废水处理循环装置
CN204550345U (zh) 一种存栏3000头以上牧场型干清粪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装置
CN220183025U (zh) 一种用于养殖废水处理的生态沟渠
CN207375911U (zh) 一种生物滤床
CN203333441U (zh)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的资源利用和处理装置
CN220317531U (zh) 一种用于污水管网的自动均分装置
CN104787980A (zh) 一种存栏500头以上小区型干清粪奶牛场粪污综合处理方法
CN105347607B (zh) 奶牛场污水处理及综合利用系统
CN211111754U (zh) 一种利用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液态肥的成套装置
CN109626748B (zh) 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粪便循环利用装置
CN209740919U (zh) 一种高密度水产养殖粪便循环利用装置
CN114600825A (zh) 一种双循环水产养殖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610000 No. 121, floor 1, unit 2, building 10, Longzhao community,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after: Sichuan Zhengwei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00 No. 121, floor 1, unit 2, building 10, Longzhao community, Wuho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atentee before: Sichuan Zhengwei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ginee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