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82477U -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82477U
CN220182477U CN202321350197.2U CN202321350197U CN220182477U CN 220182477 U CN220182477 U CN 220182477U CN 202321350197 U CN202321350197 U CN 202321350197U CN 220182477 U CN220182477 U CN 2201824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witch
guide rail
flat layer
plate
speed re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501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子栢
田山
黄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huanti Eleva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huant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huanti Eleva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huanti Elev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501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824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824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824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50/00Energy efficient technologies in elevators, escalators and moving walkways, e.g. energy saving or recuperation technologi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包括导轨,导轨的中部可滑动式连接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一侧连接有开关打板,连接架的上方于导轨的上部自上往下依次设有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上强迫减速开关,开关打板的上端与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强迫减速开关相配合,连接架的下方于导轨的下部自上往下依次设有下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开关打板的下端与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相配合,连接架另一侧连接有平层感应器,平层感应器与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相配合;借此,其有效避免了电梯桥厢在运行中因控制故障造成的超程现象,保证了电梯桥厢运行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背景技术
电梯以电动机为动力,装有箱状吊舱,用于多层建筑乘人或载运货物,垂直升降电梯具有一个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的刚性导轨之间。19世纪中期开始出现液压电梯,至今仍在低层建筑物上应用。1852年,美国的E.G.奥蒂斯研制出钢丝绳提升的安全升降机。80年代,驱动装置有进一步改进,如电动机通过蜗杆传动带动缠绕卷筒、采用平衡重等。19世纪末,采用了摩擦轮传动,大大增加电梯的提升高度。20世纪末电梯采用永磁同步曳引机作为动力,大大缩小了机房占地,并且具有能耗低、节能高效、提升速度快等优点,极大地助推了房地产向超高层方向发展。
轿厢是电梯的重要组成部分,电梯轿厢的安装精度直接影响到电梯轿厢运行的安全性,然而现有的电梯轿厢在安装结构上存在一定的缺陷,因为轿厢是通过曳引机带动曳引绳来控制轿厢的升或降,所以在电梯运行中如果出现电梯电气系统失灵的状况,则无法对轿厢进行精确控制,易造成轿厢到达顶层或底层后仍继续行驶(冲顶或蹲底)的问题,即电梯轿厢很容易出现超程的现象,即电梯轿厢沿着导轨直接撞击到井壁的顶部或者顶部,严重危及到了电梯轿厢乘客的人身安全。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有效避免了电梯桥厢在运行中因控制故障造成的超程现象,保证了电梯桥厢运行的安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中部可滑动式连接有用于连接桥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连接有开关打板,所述连接架的上方于导轨的上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上强迫减速开关,所述开关打板的上端与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强迫减速开关相配合,所述连接架的下方于导轨的下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下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所述开关打板的下端与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相配合,所述连接架的另一侧连接有平层感应器,所述平层感应器与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强迫减速开关、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均通过开关支架固定连接于导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板及两个固定板,所述横向支撑板的右端横向延伸至导轨的右侧外,所述横向支撑板的左端抵接于导轨的后侧并延伸至导轨的左侧外,所述两个固定板左右对称式布置于导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固定板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螺丝锁固连接于横向支撑板,所述两个固定板的另一端形成有包覆于导轨侧壁的固定槽,所述导轨的相应侧壁受限于相应的固定槽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均通过遮磁板支架固定连接于导轨。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遮磁板支架的右端通过第二螺丝锁固连接于导轨,所述遮磁板支架的左端向左横向延伸至导轨的左侧外,所述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通过第三螺丝固定连接于相应的遮磁板支架的左端。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平层感应器通过一平层感应器安装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架的左侧,所述平层感应器安装板的右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架的左侧,所述平层感应器安装板的左端向左横向延伸至连接架的左侧外,所述平层感应器安装于平层感应器安装板的左侧。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打板通过一打板架固定连接于连接架的右侧,所述打板架的右端于开关打板的右侧连接有减速隔磁板,所述减速隔磁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上强迫减速开关的下方于导轨上连接有减速感应器,所述减速隔磁板与减速感应器相配合。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减速感应器通过一减速感应器支架固定连接于导轨的右侧,所述减速感应器支架的左端通过第四螺丝固定连接于导轨;所述减速感应器支架的右端向右延伸至导轨的右侧外,并连接有一减速感应器安装板;所述减速感应器安装于减速感应器安装板上。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开关打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上开关打板部、下开关打板部,所述上开关打板部、下开关打板部分别伸出打板架的上下两端外,所述上开关打板部、下开关打板部均往右斜向延伸。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于导轨的上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上强迫减速开关,并使开关打板的上端与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强迫减速开关相配合,通过于导轨的下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下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并使开关打板的下端与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相配合,使平层感应器与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相配合,如此,可使其能实现对桥厢的强迫减速与极限限位,从而使其有效避免了电梯桥厢在运行中因控制故障造成的超程现象,保证了电梯桥厢运行的安全性,能通过各开关的触动及时地反馈至电梯控制系统以进行信号控制,且平层感应器能够实现平层;以及,通过减速隔磁板与减速感应器的结合设计,使其能及时地进行控制减速。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大致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俯视图。
附图标识说明:
1、导轨 2、连接架
3、开关打板 301、上开关打板部
302、下开关打板部 4、上极限开关
5、上限位开关 6、上平层感应遮磁板
7、上强迫减速开关 8、下平层感应遮磁板
9、下强迫减速开关 10、下限位开关
11、下极限开关 12、平层感应器
13、开关支架 131、横向支撑板
132、固定板 14、遮磁板支架
15、平层感应器安装板
16、打板架 17、减速隔磁板
18、减速感应器 19、减速感应器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2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1,所述导轨1的中部可滑动式连接有用于连接桥厢的连接架2,所述连接架2的一侧连接有开关打板3。其中:
所述连接架2的上方于导轨1的上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极限开关4、上限位开关5、上平层感应遮磁板6、上强迫减速开关7,所述开关打板3的上端与上极限开关4、上限位开关5、上强迫减速开关7相配合,所述连接架2的下方于导轨1的下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下平层感应遮磁板8、下强迫减速开关9、下限位开关10、下极限开关11,所述开关打板3的下端与下强迫减速开关9、下限位开关10、下极限开关11相配合,所述上极限开关4、上限位开关5、上强迫减速开关7、下强迫减速开关9、下限位开关10、下极限开关11均通过开关支架13固定连接于导轨1。所述开关支架13包括横向支撑板131及两个固定板132,所述横向支撑板131的右端横向延伸至导轨1的右侧外,所述横向支撑板131的左端抵接于导轨1的后侧并延伸至导轨1的左侧外,所述两个固定板132左右对称式布置于导轨1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固定板132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螺丝锁固连接于横向支撑板131,所述两个固定板132的另一端形成有包覆于导轨1侧壁的固定槽,所述导轨1的相应侧壁受限于相应的固定槽内。如此,可使其能实现对桥厢的强迫减速与极限限位,从而使其有效避免了电梯桥厢在运行中因控制故障造成的超程现象,保证了电梯桥厢运行的安全性,能通过各开关的触动及时地反馈至电梯控制系统以进行信号控制。
所述连接架2的另一侧连接有平层感应器12,所述平层感应器12与上平层感应遮磁板6、下平层感应遮磁板8相配合。所述平层感应器12通过一平层感应器安装板15固定连接于连接架2的左侧,所述平层感应器安装板15的右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架2的左侧,所述平层感应器安装板15的左端向左横向延伸至连接架2的左侧外,所述平层感应器12安装于平层感应器安装板15的左侧。所述上平层感应遮磁板6、下平层感应遮磁板8均通过遮磁板支架14固定连接于导轨1。所述遮磁板支架14的右端通过第二螺丝锁固连接于导轨1,所述遮磁板支架14的左端向左横向延伸至导轨1的左侧外,所述上平层感应遮磁板6、下平层感应遮磁板8通过第三螺丝固定连接于相应的遮磁板支架14的左端。如此,通过平层感应器12与上平层感应遮磁板6、下平层感应遮磁板8的结合设计,可使其能够实现平层。
所述开关打板3通过一打板架16固定连接于连接架2的右侧,所述打板架16的右端于开关打板3的右侧连接有减速隔磁板17,所述减速隔磁板17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上强迫减速开关7的下方于导轨1上连接有减速感应器18,所述减速隔磁板17与减速感应器18相配合。如此,通过减速隔磁板17与减速感应器18的结合设计,使其能及时地进行控制减速。所述减速感应器18通过一减速感应器支架19固定连接于导轨1的右侧,所述减速感应器支架19的左端通过第四螺丝固定连接于导轨1;所述减速感应器支架19的右端向右延伸至导轨1的右侧外,并连接有一减速感应器18安装板;所述减速感应器18安装于减速感应器18安装板上。
以及,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打板3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上开关打板部301、下开关打板部302,所述上开关打板部301、下开关打板部302分别伸出打板架16的上下两端外,所述上开关打板部301、下开关打板部302均往右斜向延伸。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于导轨的上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的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上强迫减速开关,并使开关打板的上端与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强迫减速开关相配合,通过于导轨的下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下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并使开关打板的下端与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相配合,使平层感应器与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相配合,如此,可使其能实现对桥厢的强迫减速与极限限位,从而使其有效避免了电梯桥厢在运行中因控制故障造成的超程现象,保证了电梯桥厢运行的安全性,能通过各开关的触动及时地反馈至电梯控制系统以进行信号控制,且平层感应器能够实现平层;以及,通过减速隔磁板与减速感应器的结合设计,使其能及时地进行控制减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沿上下方向延伸的导轨,所述导轨的中部可滑动式连接有用于连接桥厢的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一侧连接有开关打板,所述连接架的上方于导轨的上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上强迫减速开关,所述开关打板的上端与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强迫减速开关相配合,所述连接架的下方于导轨的下部自上往下依次设置有下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所述开关打板的下端与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相配合,所述连接架的另一侧连接有平层感应器,所述平层感应器与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相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强迫减速开关、下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均通过开关支架固定连接于导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支架包括横向支撑板及两个固定板,所述横向支撑板的右端横向延伸至导轨的右侧外,所述横向支撑板的左端抵接于导轨的后侧并延伸至导轨的左侧外,所述两个固定板左右对称式布置于导轨的左右两侧,所述两个固定板的一端分别通过第一螺丝锁固连接于横向支撑板,所述两个固定板的另一端形成有包覆于导轨侧壁的固定槽,所述导轨的相应侧壁受限于相应的固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均通过遮磁板支架固定连接于导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遮磁板支架的右端通过第二螺丝锁固连接于导轨,所述遮磁板支架的左端向左横向延伸至导轨的左侧外,所述上平层感应遮磁板、下平层感应遮磁板通过第三螺丝固定连接于相应的遮磁板支架的左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层感应器通过一平层感应器安装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架的左侧,所述平层感应器安装板的右端固定连接于连接架的左侧,所述平层感应器安装板的左端向左横向延伸至连接架的左侧外,所述平层感应器安装于平层感应器安装板的左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打板通过一打板架固定连接于连接架的右侧,所述打板架的右端于开关打板的右侧连接有减速隔磁板,所述减速隔磁板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上强迫减速开关的下方于导轨上连接有减速感应器,所述减速隔磁板与减速感应器相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感应器通过一减速感应器支架固定连接于导轨的右侧,所述减速感应器支架的左端通过第四螺丝固定连接于导轨;所述减速感应器支架的右端向右延伸至导轨的右侧外,并连接有一减速感应器安装板;所述减速感应器安装于减速感应器安装板上。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打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为上开关打板部、下开关打板部,所述上开关打板部、下开关打板部分别伸出打板架的上下两端外,所述上开关打板部、下开关打板部均往右斜向延伸。
CN202321350197.2U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Active CN2201824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197.2U CN22018247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50197.2U CN22018247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82477U true CN220182477U (zh) 2023-12-15

Family

ID=891025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50197.2U Active CN220182477U (zh) 2023-05-30 2023-05-30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824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54899U (zh) 一种直角开门家用电梯
WO2010127512A1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CN104773630A (zh) 一种转角门客梯
CN102363486A (zh) 一种下置式无机房电梯
CN220182477U (zh) 一种电梯井道信号系统
CN102092621A (zh) 节能电梯
CN206599339U (zh) 一种货梯轿厢导轨装置
CN210854870U (zh) 无机房直角电梯
CN201587777U (zh) 节能电梯
CN202321877U (zh) 一种下置式无机房电梯
CN207046650U (zh) 一种曳引机及安装有该曳引机的家用电梯
CN206735570U (zh) 电梯导轨结构
CN212222096U (zh) 一种应用于小井道内的电梯结构
CN202016791U (zh) 电梯装置
CN210854887U (zh) 无机房直角电梯的轿厢结构
KR100941955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권상기 설치구조와 케이지 조립체
CN202542639U (zh) 一种上置式无机房电梯
CN105692414A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JPS62230587A (ja) エレベ−タ装置
CN210340027U (zh) 一种无机房客梯井道布置结构
CN215402485U (zh) 无机房安装的曳引机
CN210084686U (zh) 一种电梯预制线路的导向整合装置
KR100964722B1 (ko) 엘리베이터의 권상기 설치구조와 케이지 조립체
CN221116612U (zh) 曳引-控制系统的安装结构及家用电梯
CN204823588U (zh) 一种无机房电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