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3273U - 柔性屏穿戴手机 - Google Patents

柔性屏穿戴手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3273U
CN220173273U CN202320610710.0U CN202320610710U CN220173273U CN 220173273 U CN220173273 U CN 220173273U CN 202320610710 U CN202320610710 U CN 202320610710U CN 220173273 U CN220173273 U CN 22017327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bile phone
flexible
display screen
screen
semi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1071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x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x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x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1071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327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327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327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屏穿戴手机,包括手机主体和腕带,所述腕带连接在所述手机主体背面;所述腕带由柔性磁条和柔性金属带组成;所述手机主体可成平直状态或弯曲成半环形状态;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与柔性金属带折叠成平直状态连接在所述手机背面;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与所述柔性金属带展开,分别与所述手机主体首尾连接。本申请的柔性屏穿戴手机设计为可变换外形,折叠成的半环形戴在手上。当手机正常使用时,展现为平板模式;当手机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折叠为半环形,戴在手腕上,方便携带和即时阅览信息;当手机折叠成半环形时,手机界面缩小,可以像电话手表一样显示一定的信息内容。

Description

柔性屏穿戴手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到一种柔性屏穿戴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手机作为一种通讯工具得到了普及且受到人们的青睐,而且人们又制造出可进行弯曲折叠的柔性屏手机,柔性屏手机就是可以通过折叠、弯曲来节省所占用空间的手机。
然而,柔性屏手机存在不少问题,如申请号CN200910107864.2的专利所述,一种柔性手机,其包括:一柔性本体,该柔性本体包括一通话系统,该通话系统设置于所述柔性本体内部;及一柔性显示屏,该柔性显示屏设置于所述柔性本体表面;其特征在于,该柔性手机进一步包括一柔性触摸屏,该柔性触摸屏设置于所述柔性显示屏表面,该柔性触摸屏包括至少一透明导电层,该透明导电层包括一有序碳纳米管层,该有序碳纳米管层包括多个均匀分布有序排列的碳纳米管,该有序排列的碳纳米管沿一个方向或多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该有序碳纳米管层包括至少一碳纳米管膜,该碳纳米管膜中的碳纳米管通过范德华力首尾相连且沿一个方向择优取向排列。上述柔性手机使用起来极不方便,如用户在进行跑步运动时,手机容易从口袋中滑落,不方便将手机穿戴至手臂上进行携带使用,同理,使用者穿着衣物上没有口袋时,需要对手机进行持续抓取,不方便将手机穿戴至手臂上进行携带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柔性屏穿戴手机,该柔性屏穿戴手机可变换外形,折叠成半环形戴在手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提出的目前市场上柔性手机不方便穿戴至手臂上进行携带使用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屏穿戴手机,包括手机主体和腕带,所述腕带连接在所述手机主体背面;
所述腕带由柔性磁条和柔性金属带组成;
所述手机主体可成平直状态或弯曲成半环形状态;
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与柔性金属带折叠成平直状态连接在所述手机背面;
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与所述柔性金属带展开,分别与所述手机主体首尾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手机主体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主体背面第一端设置有磁贴,第二端设置有磁条,其中,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时,所述磁贴设置在所述手机主体与所述腕带连接处。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主体侧面设置有柔性框,所述柔性框上设置有铰链。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框两侧均设置有铰链。
进一步地,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向左展开,所述柔性金属带向右展开。
进一步地,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和所述柔性金属带展开后连接,使所述腕带形成空心闭环状。
进一步地,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和所述柔性金属带展开,且所述柔性磁条与所述磁贴连接,所述柔性金属带与所述磁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机主体与所述腕带之间设置有可弯折的柔性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主体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三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屏两侧,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三显示屏关闭。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柔性屏穿戴手机,该柔性屏穿戴手机设计为可变换外形,折叠成的半环形戴在手上。当手机正常使用时,展现为平板模式;当手机不需要使用时,可以折叠为半环形,戴在手腕上,方便携带和即时阅览信息;当手机折叠成半环形时,手机界面缩小,可以像电话手表一样显示一定的信息内容。可以随时穿戴在手上,进而能够有效减小使用者对于柔性屏手机的使用劳累度,有效提高了柔性屏手机的使用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穿戴手机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穿戴手机柔性屏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柔性屏穿戴手机弯曲成半环形状态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柔性屏;11、磁贴;12、柔性框;13、铰链;14、柔性磁条;15、柔性金属带;16、磁条。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柔性屏穿戴手机,包括手机主体和腕带,所述腕带连接在所述手机主体背面;所述腕带由柔性磁条14和柔性金属带15组成;所述手机主体可成平直状态或弯曲成半环形状态;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14与柔性金属带15折叠成平直状态连接在所述手机背面;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14与所述柔性金属带15展开,分别与所述手机主体首尾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手机主体可成平直状态或弯曲成半环形状,当正常使用时,手机保持平板状态;当需要将手机穿戴时,可将手机弯曲成半环形状态。为保证柔性屏穿戴手机处于平直状态时方便使用,所述柔性磁条14与柔性金属带15折叠成平直状态连接在所述手机背面,使得腕带的两端固定在手机主体背面。为实现弯曲成半环形状态的柔性屏穿戴手机主体的形态固定,还需利用磁贴11和所述柔性磁条14与柔性金属带15利用磁性相吸的原理,以将柔性框12固定在腕带上,且腕带展开,腕带的柔性磁条14向左打开,柔性金属带15向右打开,戴在手腕上,然后柔性磁条14和柔性金属带15利用磁性吸附在一起可穿戴于手腕上,即可使得手机主体弯曲穿戴在手臂上,此时手机主体和腕带同时进行弯曲,使用者根据自身手臂的直径将手机主体弯曲至合适角度后,随后使用者将自身手臂套进弯曲的腕带中,然后使用者可根据自身习惯将柔性屏穿戴手机移动至手臂的合适位置。
优选地,参考图1,当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且正常使用时,腕带可以不安装在柔性手机上,当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用户需要弯曲柔性手机时,在手机主体上安装腕带在手机背面,当手机主体弯曲成环状时,该腕带随手机主体弯曲保持覆盖手机主体背面,以防止柔性手机碰撞或摩擦时,对手机造成损坏。
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手机主体表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方便手机弯曲变形成半环形状态,本申请的柔性屏穿戴手机使用的屏幕为柔性的、可弯折,使用柔性屏让面板变得可弯曲和柔韧性佳,不易折断,且可以很方便将手机弯曲变形成半环形状态。柔性屏可以卷曲,但不能折叠,耐用程度也大大高于以往屏幕,降低设备意外损伤的概率。且柔性屏幕厚度低,重量轻且功耗低。这对智能手机继续向着更加轻、薄且续航长来说十分有利,且从实用性出发,柔性屏幕更方便操作,可以设置出不同的状态,如本申请的穿戴手机使用的就是柔性屏幕。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机主体背面第一端设置有磁贴11,第二端设置有磁条16,其中,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时,所述磁贴设置在所述手机主体与所述腕带连接处。
在上述实施例中,为使腕带连接在手机主体背面,在手机主体背面设置了磁贴11和磁条16,分别设置在手机背面的前后两端,且磁贴设置在所述手机主体与所述腕带连接处,当手机弯曲时磁贴11和磁条16可分别与柔性磁条和柔性金属带吸附,以将柔性框固定在腕带上。磁贴11可选为金属条,可使柔性磁条14更好地于与金属条产生磁性相吸反应,所述磁贴11和磁条具有轻薄、构造简单及不会脱落于等优点,且可大幅降低制作的成本及时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机主体侧面设置有柔性框12,所述柔性框12上设置有铰链13,所述柔性框两侧均设置有铰链。
在上述实施例中,设置柔性框12与设置柔性屏的原理一样,为了使穿戴手机可更好地弯曲成半环形;铰链13,是用来连接两个固体并允许两者之间做相对转动的机械装置,此处铰链13设置在所述柔性框12上,为了使穿戴手机更好地折叠和弯曲;通过柔性框12上的两铰链13,能够实现柔性屏前后相对旋转运动,即可实现弯曲的技术效果,通过控制铰链13的长度大小,可限定弯曲的最小弯曲曲率半径的弯曲半径限定结构,能够有效限定弯曲曲率半径,使得柔性屏穿戴手机弯曲时的最小曲率半径也大于等于柔性屏组件的最小弯曲半径,能够有效避免柔性屏被过度弯曲而损坏;通过铰链13设置用于防止弯曲朝面向柔性屏的方向弯曲的防反转结构,可防止反向弯曲,进而有效保护柔性屏组件不被损坏,提高使用寿命。
在一实施例中,参考图3,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14向左展开,所述柔性金属带15向右展开;所述柔性磁条14和所述柔性金属带15展开后连接,使所述腕带形成空心闭环状;所述柔性磁条14和所述柔性金属带15展开,且所述柔性磁条14与所述磁贴11连接,所述柔性金属带15与所述磁条16连接。
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手机处于平板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14和所述柔性金属平直地连接在手机主体背面,为实现弯曲成半环形状态的柔性屏穿戴手机主体的形态固定,还需利用磁贴11和所述柔性磁条14、柔性金属带15和磁条16利用磁性相吸的原理,以将柔性框12固定在腕带上,且腕带展开,腕带的柔性磁条14向左打开,柔性金属带15向右打开,戴在手腕上,然后柔性磁条14和柔性金属带15利用磁性吸附在一起可穿戴于手腕上,即可使得手机主体弯曲穿戴在手臂上,此时手机主体和腕带同时进行弯曲,使用者根据自身手臂的直径将手机主体弯曲至合适角度后,随后使用者将自身手臂套进弯曲的腕带中,然后使用者可根据自身习惯将柔性屏穿戴手机移动至手臂的合适位置,能够保证使用者的穿戴舒适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手机主体与所述腕带之间设置有可弯折的柔性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手机背面与腕带连接处除了磁贴以外都是空层,可节省材料使本申请的结构更简洁;可选的,手机背面与腕带连接处的空层部分可添加可弯折的柔性材料使手机弯曲时更为稳固,保证柔手机与腕带之间连接状态的稳定,增加了柔性屏手机的使用安全性。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主体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三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屏两侧,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三显示屏关闭。
在本实施中,手机主体1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显示屏可分为三部分,分别对应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或显示屏包括三块转动连接的显示屏,即为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第一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位于铰链13上方,第二显示屏位于第一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中间,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手机内控制模块控制第一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关闭,只留下第二显示屏显示界面,其余现有的分屏技术将第二显示屏的功能设置为与手机平直状态时功能一样,实现手机和手环自由转换,形态自由且没有折痕,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机主体和腕带,所述腕带连接在所述手机主体背面;
所述腕带由柔性磁条和柔性金属带组成;
所述手机主体可成平直状态或弯曲成半环形状态;
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与柔性金属带折叠成平直状态连接在所述手机主体背面;
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与所述柔性金属带展开,分别与所述手机主体首尾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柔性屏,所述柔性屏设置于所述手机主体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主体背面第一端设置有磁贴,第二端设置有磁条,其中,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平直状态时,所述磁贴设置在所述手机主体与所述腕带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主体侧面设置有柔性框,所述柔性框上设置有铰链。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框两侧均设置有铰链。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向左展开,所述柔性金属带向右展开。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和所述柔性金属带展开后连接,使所述腕带形成空心闭环状。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柔性磁条和所述柔性金属带展开,且所述柔性磁条与所述磁贴连接,所述柔性金属带与所述磁条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机主体与所述腕带之间设置有可弯折的柔性材料。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屏穿戴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正面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包括第一显示屏、第二显示屏和第三显示屏,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三显示屏设置于所述第二显示屏两侧,当所述手机主体处于半环形状态时,所述第一显示屏和所述第三显示屏关闭。
CN202320610710.0U 2023-03-16 2023-03-16 柔性屏穿戴手机 Active CN22017327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0710.0U CN220173273U (zh) 2023-03-16 2023-03-16 柔性屏穿戴手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10710.0U CN220173273U (zh) 2023-03-16 2023-03-16 柔性屏穿戴手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3273U true CN220173273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13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10710.0U Active CN220173273U (zh) 2023-03-16 2023-03-16 柔性屏穿戴手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327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661567B2 (en) Stick-on security ring for a hand held device
TWI692272B (zh) 在多數表面上具有可撓性電子組件之裝置
KR102171664B1 (ko) 웨어러블 단말장치
WO2020057090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CN112269432A (zh) 一种屏幕可调的折叠式智能穿戴设备
CN220173273U (zh) 柔性屏穿戴手机
WO2020049453A1 (en) Support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apparatuses and the like
US20030125097A1 (en) Mobile communications device to be worn on the wrist having flexible battery strap
CN211457164U (zh) 移动终端
CN209965484U (zh) 可折叠保护套及可折叠电子设备
CN210094860U (zh) 一种柔性触摸大屏智能手环
JP3132886U (ja) 電子タグリーダライタ
CN209017085U (zh) 终端显示装置及穿戴式设备
KR100563152B1 (ko) 휴대용 통신기기의 지지구조
CN210747634U (zh) 可穿戴设备
CN109814670A (zh) 一种电子装置
JP2008505584A (ja) 移動通信端末機用支持装置
CN213245474U (zh) 一种屏幕可翻转、折叠的智能穿戴设备
CN204104239U (zh) 具可调式支撑件的壳体
KR100654704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용 지지장치
CN107252164B (zh) 一种表带结构及具有该表带结构的智能手表
JP5128906B2 (ja) 携帯電話機用ベルト挿通型保持具
CN214225798U (zh) 穿戴式电子设备
JP2001340136A (ja) リュックサック
CN220770743U (zh) 翻折式支撑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