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70021U - 一种热交换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热交换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70021U
CN220170021U CN202321455889.3U CN202321455889U CN220170021U CN 220170021 U CN220170021 U CN 220170021U CN 202321455889 U CN202321455889 U CN 202321455889U CN 220170021 U CN220170021 U CN 22017002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exchange tube
frame
holes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55889.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龙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shan Rilong Electr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shan Rilong Electr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shan Rilong Electr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shan Rilong Electrotherm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55889.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7002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7002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7002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交换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安装有热交换管,所述第二通孔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抵紧组件;每组所述抵紧组件均包括手柄、螺杆和抵紧板,通过设置抵紧组件,便于在安装热交换管时,可以通过转动手柄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抵紧板移动,从而可以将热交换管牢牢固定于第一通孔中,防止热交换管移动,同时也可以在单个或者全部的热交换管损坏后,方向转动手柄,进而带动螺杆转动,带动抵紧板远离热交换管,从而便于单个或者全部的热交换管的更换。

Description

一种热交换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交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交换器。
背景技术
热交换管是换热器的元件之一,置于筒体之内,用于两介质之间热量的交换。具有很高的导热和良好的等温性。它是一种能快速将热能从一点传至另一点的装置,而且几乎没有热损耗,因此它被称作传热超导体,其导热系数为铜的数千倍。
例如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2720984U中所公布的一种高强度紫铜冷却盘管热交换管,包括固定框,固定框的内部纵向固定有多条隔板,所述固定框内部横向贯穿有多条热交换管,所述固定框的一侧与另一侧固定有多个管道连接头,所述固定框的一侧上方和另一侧下方固定有流体接口;加强本设备最外圈的稳固性,减少磕碰时热交换管产生的凹陷和变形,为了热交换管之间的稳固性,本设备通过将多个热交换管横向挂穿多条隔板,这样将多个热交换管之间固定连接起来,利用管道连接头将多个热交换管串通起来形成多流径的热交换管,解决了热交换管强度不够易破损的问题,但是其,热交换管采用固定连接方式,后期当单个热交换管损坏后不易维修更换,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热交换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通过设置抵紧组件,简单快捷,方便有效,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器,包括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顶部设置有框架,所述框架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内部安装有热交换管,所述第二通孔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框架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抵紧组件;
每组所述抵紧组件均包括手柄、螺杆和抵紧板,所述手柄的一侧与对应的螺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远离手柄的一端均螺纹螺纹连接于框架的内部并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通孔内部,所述螺杆位于第一通孔内部的一端与对应的抵紧板的一侧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热交换管的一端设置设置连通有进水口,另一端设置连通有出水口,相邻的热交换管之间通过连接头连接连通。
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所述框架安装于定位槽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头(的形状具体为U型,且连接头的通道直径与热交换管通道直径一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抵紧组件,便于在安装热交换管时,可以通过转动手柄带动螺杆转动,进而带动抵紧板移动,从而可以将热交换管牢牢固定于第一通孔中,防止热交换管移动,同时也可以在单个或者全部的热交换管损坏后,方向转动手柄,进而带动螺杆转动,带动抵紧板远离热交换管,从而便于单个或者全部的热交换管的更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仰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框架和热交换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抵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防护罩;101、定位槽;3、框架;301、第一通孔;302、第二通孔;4、抵紧组件;41、手柄;42、螺杆;43、抵紧板;5、热交换管;51、进水口;52、出水口;53、连接头;6、加热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热交换器,包括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的顶部设置有框架3,所述框架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所述第一通孔301内部安装有热交换管5,所述第二通孔302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6,所述框架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抵紧组件4;
每组所述抵紧组件4均包括手柄41、螺杆42和抵紧板43,所述手柄41的一侧与对应的螺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2远离手柄41的一端均螺纹螺纹连接于框架3的内部并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通孔301内部,所述螺杆42位于第一通孔301内部的一端与对应的抵紧板43的一侧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热交换管5的一端设置设置连通有进水口51,另一端设置连通有出水口52,相邻的热交换管5之间通过连接头53连接连通,其中,所述连接头53的形状具体为U型,且连接头53的通道直径与热交换管5通道直径一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孔301的直径大于热交换管5的外直径,从而确保热交换管5可以套接与第一通孔301内部,抵紧板43采用环形卡板,确保能够精确与热交换管5卡接,连接头53与热交换管5可以采用螺纹等容易拆卸的连接方式进行连接,且相互连接处应设置密封圈,从而增强防水性,综上所述,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将热交换管5套接与第一通孔301内部后,通过连接头53将相邻的热交换管5连接,而后转动手柄41带动螺杆42转动,进而带动抵紧板43移动,从而使得抵紧板43可以牢牢将热交换管5抵紧,防止热交换管5移动,在单个或者多个热交换管5损坏后,可以反向转动手柄41,进而带动螺杆42转动,从而带动抵紧板43远离热交换管5,从而便于热交换管5的拆卸和更换。
需要说明的是,抵紧组件4共设置4组,每组的抵紧组件的材质等均相同,热交换管5可以采用直径20厘米的紫铜管制成,特点是热传导较快,耐酸碱不易结水垢。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罩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01,所述框架3安装于定位槽101内部。
需要说明的是,防护罩1共设置两组,两组防护罩1能够相互卡接,从而使得框架3能够被放置于两组防护罩1之间,并通过螺栓固定。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4)

1.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护罩(1),所述防护罩(1)的顶部设置有框架(3),所述框架(3)的内部开设有若干组第一通孔(301)和第二通孔(302),所述第一通孔(301)内部安装有热交换管(5),所述第二通孔(302)内部安装有加热装置(6),所述框架(3)的内部设置有若干组抵紧组件(4);
每组所述抵紧组件(4)均包括手柄(41)、螺杆(42)和抵紧板(43),所述手柄(41)的一侧与对应的螺杆(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42)远离手柄(41)的一端均螺纹螺纹连接于框架(3)的内部并延伸至对应的第一通孔(301)内部,所述螺杆(42)位于第一通孔(301)内部的一端与对应的抵紧板(43)的一侧通过轴承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管(5)的一端设置设置连通有进水口(51),另一端设置连通有出水口(52),相邻的热交换管(5)之间通过连接头(53)连接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1)的底部开设有定位槽(101),所述框架(3)安装于定位槽(101)内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热交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头(53)的形状具体为U型,且连接头(53)的通道直径与热交换管(5)通道直径一致。
CN202321455889.3U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热交换器 Active CN22017002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5889.3U CN220170021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热交换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55889.3U CN220170021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热交换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70021U true CN220170021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99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55889.3U Active CN220170021U (zh) 2023-06-08 2023-06-08 一种热交换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7002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70021U (zh) 一种热交换器
CN215982881U (zh) 一种空调机组用高效翅片换热器
CN213273884U (zh) 高效板式换热器
CN210922295U (zh) 一种可拆卸式多介质热交换器
CN210980977U (zh) 一种无电机式水矢量推进冷却塔用节能喷雾装置
CN218994129U (zh) 一种热能循环冷却装置
CN217900559U (zh) 一种翅片管换热器
CN220418201U (zh) 一种耐高温高压散热器
CN220437228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高效板翅换热器
CN212988118U (zh) 一种装配式具有多重冷却效果的热交换器
CN202304486U (zh) 一种耐腐蚀的冷却塔盘管式散热器
CN201407927Y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高效换热器
CN218864839U (zh) 一种新型翅片管式换热器
CN219121191U (zh) 一种高效散热装置
CN217844856U (zh) 一种余热回收换热机组
CN220062653U (zh) 一种方形横流式闭式冷却塔
CN219319150U (zh) 一种热处理换热装置
CN215639017U (zh) 一种石墨换热器
CN214308283U (zh)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CN213021093U (zh) 一种零蒸发式冷却塔
CN210128636U (zh) 热泵干衣机用全铝一体式除水加热装置
CN216566790U (zh) 一种石墨列管换热器
CN214333496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换热装置
CN216743796U (zh) 一种改进的针翅复合管滑油冷却器
CN218442998U (zh) 一种新型的减温减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