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308283U -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308283U
CN214308283U CN202120122638.8U CN202120122638U CN214308283U CN 214308283 U CN214308283 U CN 214308283U CN 202120122638 U CN202120122638 U CN 202120122638U CN 214308283 U CN214308283 U CN 21430828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end enclosure
cooling medium
heat exchanger
circul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12263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戴培雨
王光猛
张小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Feiy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Feiy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Feiy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Feiya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12263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30828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30828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30828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上封头,上侧冷却介质进口,安装外壳,主散热芯,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下封头,子散热芯,侧边封头,下侧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的上封头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的上部;所述的上侧冷却介质进口开设在上封头的前部右侧;所述的主散热芯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的内侧;所述的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安装在安装外壳的前侧。本实用新型循环管螺钉安装在主散热芯的前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主散热芯散发的热量快速吸收,进而提高换热效果;橡胶垫圈胶接在旋转板前后两侧的四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旋转板安装时,旋转板与安装位置造成摩擦。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heatexchanger),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
但是现有的换热器存在着换热效果差,不方便对安装架进行收起和不方便对换热器安装的问题。
因此,发明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显得非常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以解决现有的换热器存在着换热效果差,不方便对安装架进行收起和不方便对换热器安装的问题。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上封头,上侧冷却介质进口,安装外壳,主散热芯,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下封头,子散热芯,侧边封头,下侧冷却介质进口和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的上封头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的上部;所述的上侧冷却介质进口开设在上封头的前部右侧;所述的主散热芯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的内侧;所述的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安装在安装外壳的前侧;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安装在安装外壳左右两端的上下两部;所述的下封头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的下部;所述的子散热芯螺钉安装在下封头的内侧;所述的侧边封头分别螺钉安装在下封头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下侧冷却介质进口开设在侧边封头的前侧;所述的冷却介质出口开设在下封头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包括循环管,上侧管,调节阀,纵向导管,循环泵和下侧管,所述的上侧管和下侧管分别焊接在循环管上下两端的右侧;所述的调节阀分别螺纹连接在上侧管的中间位置以及下侧管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纵向导管焊接在循环管的内部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包括安装框,固定杆,连接架,旋转板,安装孔和橡胶垫圈,所述的安装框焊接在安装外壳左右两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固定杆螺钉安装在安装框的内侧;所述的旋转板焊接在连接架的右侧。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管采用紫铜蛇形管,所述的循环管螺钉安装在主散热芯的前侧。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架设置在安装框的内侧,同时连接架轴接在固定杆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的安装孔开设在旋转板的中间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橡胶垫圈胶接在旋转板前后两侧的四周位置。
优选的,所述的循环泵的进出水口分别与纵向导管的中部接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循环管采用紫铜蛇形管,所述的循环管螺钉安装在主散热芯的前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主散热芯散发的热量快速吸收,进而提高换热效果。
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连接架设置在安装框的内侧,同时连接架轴接在固定杆的外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在安装框的内侧对连接架进行转动,以便将旋转板转动到安装框的内侧,从而方便对旋转板进行收起。
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安装孔开设在旋转板的中间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螺栓贯穿安装孔将其固定在指定位置。
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橡胶垫圈胶接在旋转板前后两侧的四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旋转板安装时,旋转板与安装位置造成摩擦。
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循环泵的进出水口分别与纵向导管的中部接通,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纵向导管内的水液进行抽取,以便使水液从循环管和纵向导管内循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上封头;2、上侧冷却介质进口;3、安装外壳;4、主散热芯;5、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51、循环管;52、上侧管;53、调节阀;54、纵向导管;55、循环泵;56、下侧管;6、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1、安装框;62、固定杆;63、连接架;64、旋转板;65、安装孔;66、橡胶垫圈;7、下封头;8、子散热芯;9、侧边封头;10、下侧冷却介质进口;11、冷却介质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
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上封头1,上侧冷却介质进口2,安装外壳3,主散热芯4,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5,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下封头7,子散热芯8,侧边封头9,下侧冷却介质进口10和冷却介质出口11,所述的上封头1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3的上部;所述的上侧冷却介质进口2开设在上封头1的前部右侧;所述的主散热芯4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3的内侧;所述的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5安装在安装外壳3的前侧;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安装在安装外壳3左右两端的上下两部;所述的下封头7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3的下部;所述的子散热芯8螺钉安装在下封头7的内侧;所述的侧边封头9分别螺钉安装在下封头7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下侧冷却介质进口10开设在侧边封头9的前侧;所述的冷却介质出口11开设在下封头7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5包括循环管51,上侧管52,调节阀53,纵向导管54,循环泵55和下侧管56,所述的上侧管52和下侧管56分别焊接在循环管51上下两端的右侧;所述的调节阀53分别螺纹连接在上侧管52的中间位置以及下侧管56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纵向导管54焊接在循环管51的内部右侧;所述的循环管51采用紫铜蛇形管,所述的循环管51螺钉安装在主散热芯4的前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主散热芯4散发的热量快速吸收,进而提高换热效果,所述的循环泵55的进出水口分别与纵向导管54的中部接通,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对纵向导管54内的水液进行抽取,以便使水液从循环管51和纵向导管54内循环。
如附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中,具体的,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包括安装框61,固定杆62,连接架63,旋转板64,安装孔65和橡胶垫圈66,所述的安装框61焊接在安装外壳3左右两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固定杆62螺钉安装在安装框61的内侧;所述的旋转板64焊接在连接架63的右侧;所述的连接架63设置在安装框61的内侧,同时连接架63轴接在固定杆62的外侧,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在安装框61的内侧对连接架63进行转动,以便将旋转板64转动到安装框61的内侧,从而方便对旋转板64进行收起,所述的安装孔65开设在旋转板64的中间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方便利用螺栓贯穿安装孔65将其固定在指定位置,所述的橡胶垫圈66胶接在旋转板64前后两侧的四周位置,有利于在使用时能够避免旋转板64安装时,旋转板64与安装位置造成摩擦。
工作原理
本实用新型在工作过程中,首先根据需求利用从安装框61内旋转连接架63,以便利用螺栓贯穿安装孔65将旋转板64安装在指定位置,同时分别将上侧管52以及下侧管56与外接管道接通,同时利用主散热芯4向循环管51上散热,以便对其进行换热,同时利用循环泵55带动纵向导管54内的水液从循环管51内向上循环,以便将换热的水液从下侧管56内排出,同时将冷却介质从上侧冷却介质进口2内以及下侧冷却介质进口10内导入,并利用主散热芯4以及子散热芯8对冷却介质进行换热,最后从冷却介质出口11内导出。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该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包括上封头(1),上侧冷却介质进口(2),安装外壳(3),主散热芯(4),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5),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下封头(7),子散热芯(8),侧边封头(9),下侧冷却介质进口(10)和冷却介质出口(11),所述的上封头(1)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3)的上部;所述的上侧冷却介质进口(2)开设在上封头(1)的前部右侧;所述的主散热芯(4)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3)的内侧;所述的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5)安装在安装外壳(3)的前侧;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安装在安装外壳(3)左右两端的上下两部;所述的下封头(7)螺钉安装在安装外壳(3)的下部;所述的子散热芯(8)螺钉安装在下封头(7)的内侧;所述的侧边封头(9)分别螺钉安装在下封头(7)的左右两侧;所述的下侧冷却介质进口(10)开设在侧边封头(9)的前侧;所述的冷却介质出口(11)开设在下封头(7)的下部右侧;所述的水液换热循环架结构(5)包括循环管(51),上侧管(52),调节阀(53),纵向导管(54),循环泵(55)和下侧管(56),所述的上侧管(52)和下侧管(56)分别焊接在循环管(51)上下两端的右侧;所述的调节阀(53)分别螺纹连接在上侧管(52)的中间位置以及下侧管(56)的中间位置;所述的纵向导管(54)焊接在循环管(51)的内部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可调节安装架结构(6)包括安装框(61),固定杆(62),连接架(63),旋转板(64),安装孔(65)和橡胶垫圈(66),所述的安装框(61)焊接在安装外壳(3)左右两侧的上下两部;所述的固定杆(62)螺钉安装在安装框(61)的内侧;所述的旋转板(64)焊接在连接架(63)的右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管(51)采用紫铜蛇形管,所述的循环管(51)螺钉安装在主散热芯(4)的前侧。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架(63)设置在安装框(61)的内侧,同时连接架(63)轴接在固定杆(62)的外侧。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孔(65)开设在旋转板(64)的中间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橡胶垫圈(66)胶接在旋转板(64)前后两侧的四周位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循环泵(55)的进出水口分别与纵向导管(54)的中部接通。
CN202120122638.8U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Active CN21430828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2638.8U CN214308283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122638.8U CN214308283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308283U true CN214308283U (zh) 2021-09-28

Family

ID=778252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122638.8U Active CN214308283U (zh) 2021-01-18 2021-01-18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30828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795958U (zh) 一种高效冷却水箱
CN202818846U (zh) 服务器及通信机柜的散热系统
CN207252115U (zh) 一种电源设备的液冷散热系统
CN214308283U (zh) 一种基于嵌套技术的高效节能换热器
CN102869237B (zh) 服务器及通信机柜的散热系统
CN202216555U (zh) 感应加热设备全封闭空气冷却系统
JP3241267U (ja) クーラー用熱交換装置
CN203537731U (zh) 一种高频电源机柜散热装置
CN204045331U (zh) 一种变压器用风冷却器
CN203671999U (zh) 不耗水无垢节能组合冷凝器
CN2520558Y (zh) 高效超导冷却器
CN210579887U (zh) 一种防水散热型电气控制柜
CN212658081U (zh) 一种带有空气节能模块的喷淋冷凝塔
CN211527182U (zh) 一种热超导散热结构循环水冷却节能装置
CN209943043U (zh) 一种气体压缩机热量交换控制设备
CN103533816B (zh) 一种高频电源机柜散热装置
CN110986638A (zh) 一种热超导散热结构循环水冷却节能装置
CN207379347U (zh) 一种可拆卸翅片式空冷换热管
CN200996802Y (zh) 复合型超导暖气散热器
CN212934357U (zh) 一种改进型干式变压器
CN215896125U (zh) 一种变压器冷却装置
CN212811447U (zh) 一种节能电机用水冷式散热装置
CN220606342U (zh) 一种水泵控制设备散热系统
CN219064219U (zh) 一种采用螺旋折流板的高效换热器
CN216114769U (zh) 一种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的热水节能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