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6879U -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6879U
CN220166879U CN202321462640.5U CN202321462640U CN220166879U CN 220166879 U CN220166879 U CN 220166879U CN 202321462640 U CN202321462640 U CN 202321462640U CN 220166879 U CN220166879 U CN 2201668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le foundation
limiting
foundation body
threaded holes
bol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6264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喻雪峰
朱增奎
王飞宇
樊金江
崔晓霞
冯涛
孟义驰
张宏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CCC SHEC Dong Meng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6264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68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68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687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具体涉及桩基沉降预防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在桩基组件外端的沉降预防组件,所述沉降预防组件用于防止桩基组件发生沉降;所述桩基组件包括桩基本体,所述桩基本体分为两部分,所述桩基本体下部分埋设在地面之下,所述桩基本体上部分位于地面之上,所述桩基本体上部分外端设有环形限位座。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桩基本体外端浇筑四个支撑杆和连接台,并利用连接台和支撑杆分担桩基本体所受到的力,并且能够利用连接台将该力分担给支撑板的边缘部分,使得支撑板的边缘部分和中间位置均能够为桩基本体分担,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因为中间位置集中受力而损坏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涉及桩基沉降预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背景技术
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其作用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上,或将软弱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
桩基的承载力通常为土体与桩基侧面的摩擦阻力,以及土体对桩基的支撑力,由于地层环境复杂,对于一些容易发生湿陷的土壤,比如黄土,该种土体与桩基侧面的摩擦较小,容易发生沉降,所以在黄土上设置桩基时,就需要在桩基的外端设置一个能够防止其发生沉降的装置,比如公开号为CN218562388U中通过手轮、螺杆、支撑杆等调节机构的设置,方便通过支撑杆和限位架等限位机构将限位架的两端卡在卡槽的内部,从而将该装置与桩基本体进行固定安装,通过支撑座能够增加桩基本体与土体的接触面,从而增加对桩基本体的支撑,避免桩基本体因与土体之间的摩擦力减小造成的桩基本体沉降。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中,与桩基本体直接接触的只有限位架与固定箱,而且桩基本体顶端还受到有来自建筑物所施加的压力,所以桩基本体会将受到的压力分担给限位架与固定箱,而且受力的部位主要是桩基本体与限位架和固定箱接触的位置,这就会导致限位架与固定箱的中间位置容易出现受力集中而损坏的问题,从而会影响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受力集中而导致的损坏、影响使用寿命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包括安装在桩基组件外端的沉降预防组件,所述沉降预防组件用于防止桩基组件发生沉降;
所述桩基组件包括桩基本体,所述桩基本体分为两部分,所述桩基本体下部分埋设在地面之下,所述桩基本体上部分位于地面之上,所述桩基本体上部分外端设有环形限位座;
所述沉降预防组件包括设在桩基本体外端的两个支撑板,两个支撑板左右设置罩在桩基本体外部,两个支撑板顶部均固定有限位底座,两个所述限位底座分别位于环形限位座底部两侧,两个限位底座顶部设有同一个限位顶座,所述限位顶座罩在环形限位座顶部;
两个所述支撑板底部共设有四个连接台,所述连接台位于地面之下,所述连接台底部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远离连接台的一端与桩基本体固定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限位座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环形限位座与桩基本体一体浇筑而成,通过将桩基本体和环形限位座设置成一体的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利用限位底座和限位顶座罩在环形限位座外端,就能够将用于防止沉降的沉降预防组件安装在桩基本体外端,以增大桩基本体外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止沉降的效果。
进一步地,两个限位底座内部均开设有容纳环形限位座下半部分的第一腔体,所述限位顶座内部开设有容纳环形限位座上半部分的第二腔体,两个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组合成同一个环形腔体,该环形腔体的形状与环形限位座的形状相一致,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设置能够为容纳环形限位座提供空间,从而能够将限位底座和限位顶座固定在环形限位座外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台和支撑杆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连接台、支撑杆与桩基本体一体浇筑而成,通过将连接台、支撑杆与桩基本体固定在一起,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强度。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与连接台之间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底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入连接台内部,通过第一螺栓能够将支撑板固定在连接台顶部。
进一步的,两个支撑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每个连接台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栓底端贯穿第一螺纹孔并延伸入第二螺纹孔内部,所述第一螺栓与第一螺纹孔、第二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开设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能够用于容纳第一螺栓,也便于将第一螺栓从连接台和支撑板内部拧出。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顶座与两个限位底座之间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底端贯穿限位顶座并延伸入限位底座内部,设置的第二螺栓能够将限位底座和限位顶座固定在一起,使得限位底座和限位顶座能够卡住环形限位座。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顶座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孔,两个支撑板上均开设有多个第四螺纹孔,所述第二螺栓底端贯穿第三螺纹孔并延伸入第四螺纹孔内部,所述第二螺栓与第三螺纹孔、第四螺纹孔通过螺纹连接,开设的第三螺纹孔和第四螺纹孔能够为容纳第二螺栓提供空间,也能够方便将第二螺栓从第四螺纹孔和第三螺纹孔内部拧出,以便于将限位顶座从两个限位底座顶部拆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1、通过在桩基本体外端浇筑四个支撑杆和连接台,并利用连接台和支撑杆分担桩基本体所受到的力,并且能够利用连接台将该力分担给支撑板的边缘部分,使得支撑板的边缘部分和中间位置均能够为桩基本体分担,从而能够避免出现因为中间位置集中受力而损坏的问题。
2、通过设置的支撑板能够增大桩基本体与地层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达到防止其发生沉降的效果,而且通过利用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使得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便于安装和拆卸的效果。
3、通过将环形限位座与桩基本体一体浇筑而成,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桩基本体上开槽或开洞的行为,本实用新型能够有助于保证桩基本体的完整性和结构强度不受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埋设在地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的爆炸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的桩基本体与连接台、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的限位底座与限位顶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桩基组件;11、桩基本体;12、环形限位座;
2、沉降预防组件;21、支撑板;22、限位底座;23、限位顶座;24、连接台;25、支撑杆;26、第一螺栓;27、第一螺纹孔;28、第二螺纹孔;29、第二螺栓;210、第三螺纹孔;211、第四螺纹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他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包括安装在桩基组件1外端的沉降预防组件2,所述沉降预防组件2用于防止桩基组件1发生沉降;
其中,如图2-5所示,所述桩基组件1包括桩基本体11,所述桩基本体11分为两部分,所述桩基本体11下部分埋设在地面之下,所述桩基本体11上部分位于地面之上,建筑物就建设在桩基本体11顶端,由桩基本体11从底部对其进行支撑;
由于建筑的重量都施加在桩基本体11上,且桩基本体11底端与地层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小,如果地层中含有类似于湿陷性黄土这类土壤,该类土壤土质较均匀、结构疏松、孔隙发育,浸水后容易产生沉降,所以在该类地层条件下,桩基本体11侧面与土壤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容易发生沉降;
因此,为了能够阻止桩基本体11沉降,如图2-6所示,所述沉降预防组件2包括设在桩基本体11外端的两个支撑板21,两个支撑板21左右设置罩在桩基本体11外部,两个支撑板21顶部均固定有限位底座22,而且,所述桩基本体11上部分外端设有环形限位座12,两个所述限位底座22分别位于环形限位座12底部两侧,两个限位底座22顶部设有同一个限位顶座23,所述限位顶座23罩在环形限位座12顶部;
而且如图6所示,两个限位底座22内部均开设有容纳环形限位座12下半部分的第一腔体,所述限位顶座23内部开设有容纳环形限位座12上半部分的第二腔体,两个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组合成同一个环形腔体,该环形腔体的形状与环形限位座12的形状相一致,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的设置能够为容纳环形限位座12提供空间,从而能够将限位底座22和限位顶座23固定在环形限位座12外端;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利用限位底座22和限位顶座23罩在环形限位座12外端,而且限位底座22又是固定连接在支撑板21顶部的,所以能够将支撑板21固定在桩基本体11外端,进而能够利用支撑板21增大桩基本体11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增强对桩基本体11的支撑,防止桩基本体11发生沉降;
而且,所述环形限位座12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环形限位座12与桩基本体11一体浇筑而成,通过将桩基本体11和环形限位座12设置成一体的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整体的结构强度,而且利用限位底座22和限位顶座23罩在环形限位座12外端,就能够将用于防止沉降的沉降预防组件2安装在桩基本体11外端,以增大桩基本体11外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达到防止沉降的效果。
此外,为了能够将限位顶座23和限位底座22牢固地卡在环形限位座12外端,如图4和6所示,所述限位顶座23与两个限位底座22之间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二螺栓29,所述第二螺栓29底端贯穿限位顶座23并延伸入限位底座22内部,设置的第二螺栓29能够将限位底座22和限位顶座23固定在一起,使得限位底座22和限位顶座23能够卡住环形限位座12。
而且,也为了能够方便将支撑板21和限位底座22安装在桩基本体11的外端,如图4和6所示,所述限位顶座23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孔210,两个支撑板21上均开设有多个第四螺纹孔211,所述第二螺栓29底端贯穿第三螺纹孔210并延伸入第四螺纹孔211内部,所述第二螺栓29与第三螺纹孔210、第四螺纹孔211通过螺纹连接,开设的第三螺纹孔210和第四螺纹孔211能够为容纳第二螺栓29提供空间,所以在安装的过程中,只需要将两个支撑板21罩在桩基本体11外端,保证两个限位底座22能够卡在环形限位座12的下半部分,然后再将限位顶座23从桩基本体11顶端穿入并使其罩在环形限位座12的上半部分,最后将第二螺栓29拧入第三螺纹孔210和第四螺纹孔211内部,就能够将限位顶座23和限位底座22紧紧固定在环形限位座12的外端;
反之,如果需要将其拆掉,只需要便将第二螺栓29从第四螺纹孔211和第三螺纹孔210内部拧出,就能够将限位顶座23从两个限位底座22顶部拆下,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从而能够提高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
实施例二
由于桩基本体11顶端承受了建筑物所施加的重力,所以本实用新型中与桩基本体11直接相连接的部位容易存在受力集中的问题,导致支撑板21的中间容易因为受力过大而损坏,所以为了避免出现该问题,如图3-5所示,两个所述支撑板21底部共设有四个连接台24,所述连接台24位于地面之下,所述连接台24底部设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远离连接台24的一端与桩基本体11固定在一起;而且,所述连接台24和支撑杆25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连接台24、支撑杆25与桩基本体11一体浇筑而成,通过将连接台24、支撑杆25与桩基本体11固定在一起,有利于提高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强度;
而且,因为连接台24、支撑杆25与桩基本体11为一个整体,所以桩基本体11所受到的向下的力会分担给四个支撑杆25,并由四个支撑杆25施加个四个连接台24,使连接台24受到向下的拉力,且,由于所述支撑板21与连接台24之间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栓26,所述第一螺栓26底端贯穿支撑板21并延伸入连接台24内部,通过第一螺栓26能够将支撑板21固定在连接台24顶部,所以连接台24能够将受到的力施加给支撑板21的边缘位置,使得本实用新型中的支撑板21中间位置和边缘位置能够同时受力,以防止支撑板21的中间因为受力集中而损坏,从而能够延长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
此外,为了能够方便将支撑板21与连接台24固定在一起,如图4-6所示,两个支撑板21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7,每个连接台24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8,所述第一螺栓26底端贯穿第一螺纹孔27并延伸入第二螺纹孔28内部,所述第一螺栓26与第一螺纹孔27、第二螺纹孔28通过螺纹连接,开设的第一螺纹孔27和第二螺纹孔28能够用于容纳第一螺栓26,在安装时只需要将第一螺栓26拧入第一螺纹孔27和第二螺纹孔28即可将连接台24与支撑板21固定在一起,从而能够利用支撑板21的边缘部分分担桩基本体11所受到的力,以尽可能延长其使用寿命;
而且7和第二螺纹孔28的设置也便于将第一螺栓26从连接台24和支撑板21内部拧出,然后再将支撑板21从连接台24顶部拆下,操作起来比较简单、快速。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桩基组件(1)外端的沉降预防组件(2),所述沉降预防组件(2)用于防止桩基组件(1)发生沉降;
所述桩基组件(1)包括桩基本体(11),所述桩基本体(11)分为两部分,所述桩基本体(11)下部分埋设在地面之下,所述桩基本体(11)上部分位于地面之上,所述桩基本体(11)上部分外端设有环形限位座(12);
所述沉降预防组件(2)包括设在桩基本体(11)外端的两个支撑板(21),两个支撑板(21)左右设置罩在桩基本体(11)外部,两个支撑板(21)顶部均固定有限位底座(22),两个所述限位底座(22)分别位于环形限位座(12)底部两侧,两个限位底座(22)顶部设有同一个限位顶座(23),所述限位顶座(23)罩在环形限位座(12)顶部;
两个所述支撑板(21)底部共设有四个连接台(24),所述连接台(24)位于地面之下,所述连接台(24)底部设有支撑杆(25),所述支撑杆(25)远离连接台(24)的一端与桩基本体(11)固定在一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限位座(12)由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环形限位座(12)与桩基本体(11)一体浇筑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限位底座(22)内部均开设有容纳环形限位座(12)下半部分的第一腔体,所述限位顶座(23)内部开设有容纳环形限位座(12)上半部分的第二腔体,两个第一腔体与第二腔体组合成同一个环形腔体,该环形腔体的形状与环形限位座(12)的形状相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台(24)和支撑杆(25)均采用钢筋混凝土制成,所述连接台(24)、支撑杆(25)与桩基本体(11)一体浇筑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21)与连接台(24)之间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一螺栓(26),所述第一螺栓(26)底端贯穿支撑板(21)并延伸入连接台(24)内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支撑板(21)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一螺纹孔(27),每个连接台(24)上均开设有多个第二螺纹孔(28),所述第一螺栓(26)底端贯穿第一螺纹孔(27)并延伸入第二螺纹孔(28)内部,所述第一螺栓(26)与第一螺纹孔(27)、第二螺纹孔(28)通过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座(23)与两个限位底座(22)之间螺纹连接有多个第二螺栓(29),所述第二螺栓(29)底端贯穿限位顶座(23)并延伸入限位底座(22)内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顶座(23)上开设有多个第三螺纹孔(210),两个支撑板(21)上均开设有多个第四螺纹孔(211),所述第二螺栓(29)底端贯穿第三螺纹孔(210)并延伸入第四螺纹孔(211)内部,所述第二螺栓(29)与第三螺纹孔(210)、第四螺纹孔(211)通过螺纹连接。
CN202321462640.5U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Active CN2201668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2640.5U CN22016687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62640.5U CN22016687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6879U true CN220166879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91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62640.5U Active CN220166879U (zh) 2023-06-09 2023-06-09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687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66879U (zh) 一种桩基防沉降装置
CN210263111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用空心桩体
CN202519621U (zh) 用于悬空支撑系统的钢抱箍
CN109502477A (zh) 一种大吨位桥面起重机用锚固拉杆系统
CN210768079U (zh) 一种输电铁塔用底座
CN209838440U (zh) 一种拉压转换恒阻让压装置
CN210264126U (zh) 一种新型电杆固定用基座
CN211056531U (zh) 一种起重机基座
CN210797615U (zh) 一种建筑工程吊装设备
CN220954925U (zh)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电杆的固定装置
CN211691727U (zh) 一种结构稳定的小型通信塔
CN218813985U (zh) 一种动式水仓清淤泵送设备
CN219826381U (zh) 一种输电线路铁塔用安装基座
CN214143790U (zh) 一种柱底钢结构构件
CN217678568U (zh) 桥梁专用支撑基座
CN217104691U (zh) 一种新型公路桥墩用的支撑模板
CN206052675U (zh) 一种垂直升船机锁定装置液压推杆的支座结构
CN217924966U (zh) 一种蒸压轻质混凝土隔墙板紧固调节螺栓
CN215805792U (zh) 一种可调节电机支撑架
CN219508591U (zh) 一种鱼腹梁钢支撑结构
CN219471212U (zh) 一种钢骨架支撑结构
CN216948303U (zh) 一种市政道路基坑安全防护装置
CN219394731U (zh) 一种柔性光伏支架支撑结构
CN211369502U (zh) 一种脚手架连接结构
CN211527437U (zh) 一种大质量锂电池模块的环境试验箱辅助承重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