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3757U - 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3757U
CN220163757U CN202321943791.2U CN202321943791U CN220163757U CN 220163757 U CN220163757 U CN 220163757U CN 202321943791 U CN202321943791 U CN 202321943791U CN 220163757 U CN220163757 U CN 2201637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arview mirror
driving
vehicle
mirror
ex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94379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永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Zeekr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94379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37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37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375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Rear-View Mirror Devices That Are Mounted On The Exterior Of The Vehicl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收纳腔;主驾后视镜,所述主驾后视镜设于所述外壳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副驾后视镜,所述副驾后视镜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外壳可移动,所述副驾后视镜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收纳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副驾后视镜伸出所述收纳腔。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总成,在外壳内设置副驾后视镜,副驾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副驾后视镜伸出以观察车辆后方路况给驾驶人员发出提醒,从而可以提升驾驶人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同时,副驾后视镜不占用主驾后视镜的面积,控制副驾后视镜30收纳还可以避免副驾后视镜被损坏。

Description

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车辆,副驾人员无法通过主后视镜观测到车辆后方状况,在驾驶人员疏忽时,副驾人员无法将车辆后方状况反馈给驾驶人员,从而容易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驾校中的教练车上,教练员无法将车辆后方状况及时反馈给学员,在学员操作不当时,引发驾驶事故,从而不利于提升学员的驾驶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在于提出一种外后视镜总成,所述外后视镜总成可以提升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具有上述外后视镜总成的车辆。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总成,所述外后视镜总成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收纳腔;主驾后视镜,所述主驾后视镜设于所述外壳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副驾后视镜,所述副驾后视镜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外壳可移动,所述副驾后视镜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收纳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副驾后视镜伸出所述收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总成,在外壳内设置副驾后视镜,副驾人员可以通过副驾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路况给驾驶人员发出提醒,从而可以提升驾驶人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同时,副驾后视镜不占用主驾后视镜的面积,还可以避免副驾后视镜被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后视镜总成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支撑杆,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副驾后视镜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副驾后视镜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副驾后视镜适于沿所述开口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伸出和收回所述收纳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外后视镜总成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盖体与所述副驾后视镜固定连接,所述副驾后视镜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体封盖所述开口,且所述盖体的周沿与所述开口的周沿平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副驾后视镜与水平平面之间的角度可调,和/或,所述副驾后视镜与左右方向之间的角度可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外后视镜总成还包括:调节驱动件,所述调节驱动件与所述副驾后视镜相连用于调节所述副驾后视镜的角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身和外后视镜总成,所述外后视镜总成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外后视镜总成中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外后视镜总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的外后视镜总成,在外壳内设置副驾后视镜,副驾人员可以通过副驾后视镜观察车辆后方路况给驾驶人员发出提醒,从而可以提升驾驶人员驾驶车辆的安全性,同时,副驾后视镜不占用主驾后视镜的面积,还可以避免副驾后视镜被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车辆还包括操控件,所述操控件设于所述车身内的副驾驶区域,所述操控件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操控件在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操控件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所述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操控件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位于所述车身右侧的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位于所述车身左侧的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的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车辆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
100、外后视镜总成;
10、外壳;
20、主驾后视镜;
30、副驾后视镜;
40、第一驱动件;
50、支撑杆;
60、盖体;
70、操控件;
200、车身;
1000、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总成100。
参照图1、图2和图3,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总成100,包括:外壳10、主驾后视镜20和副驾后视镜30。外后视镜总成100设在车辆1000外部,驾驶人员通过主驾后视镜2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副驾人员通过副驾驶后视镜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
具体的,外壳10具有收纳腔;主驾后视镜20设于外壳10在车辆1000前后方向(如图3所示的前后方向)上的后侧;副驾后视镜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外壳10可移动,副驾后视镜30在第一位置时,副驾后视镜30位于收纳腔内,在第二位置,副驾后视镜30伸出收纳腔。
当仅有驾驶人员需要外后视镜总成100提供车辆1000后方路况时,副驾后视镜30处于第一位置,副驾后视镜30收纳在外壳10的容纳腔内,驾驶人员通过主驾后视镜2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当驾驶人员和副驾人员都需要外后视镜总成100提供车辆1000后方路况时,例如驾校教练在指导学员驾驶车辆1000时,副驾后视镜30从外壳10的容纳腔伸出,副驾后视镜30处于第二位置,驾驶人员通过主驾后视镜2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副驾人员通过副驾后视镜3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
本实用新型的外后视镜总成100,在外壳10内设置副驾后视镜30,副驾人员通过副驾后视镜3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可以及时的给驾驶人员提供车辆1000后方路况,从而可以保证驾驶人员驾驶安全,避免驾驶人员因未准确观察到后方路况,错误操作车辆1000导致危险的发生,从而可以提升驾驶人员驾驶车辆1000的安全性,同时,副驾后视镜30可以与主驾后视镜20同时使用,且副驾后视镜30不影响主驾后视镜20的使用,在驾驶人员使用主驾后视镜20时,副驾人员可以将副驾后视镜30显示的路况对驾驶人员进行提醒,再有,副驾后视镜30不占用主驾后视镜20的使用面积,可以保证驾驶人员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的需求。此外,主驾后视镜20和副驾后视镜30都安装在外壳10内,可以减少空间的占用,同时,副驾后视镜30在第一位置时,可以收纳进收纳腔,在副驾后视镜30不使用时,能够避免副驾后视镜30被损坏,从而可以提升副驾后视镜30的使用寿命,还可以提升车辆1000整体的美观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总成100,在外壳10内设置副驾后视镜30,副驾人员可以通过控制副驾后视镜30伸出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给驾驶人员发出提醒,从而可以提升驾驶人员驾驶车辆1000的安全性,同时,副驾后视镜30不占用主驾后视镜20的面积,控制副驾后视镜30收纳还可以避免副驾后视镜30被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外后视镜总成100还可以包括:第一驱动件40和支撑杆50,第一驱动件40设于收纳腔内,第一驱动件40通过支撑杆50与副驾后视镜30相连用于驱动副驾后视镜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支撑杆50连接副驾后视镜30和第一驱动件40,第一驱动件40驱动支撑杆50移动,支撑杆50带动副驾后视镜3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例如,如图2所示,第一驱动件40设在外壳10内,支撑杆50竖直设置,支撑杆50的下端连接第一驱动件40,支撑杆50的上端连接副驾后视镜30。
当不使用副驾后视镜30时,副驾后视镜30处于第一位置,副驾后视镜30隐藏在外壳10内,当需要使用副驾后视镜30时,第一驱动件40驱动支撑杆50向上移动,支撑杆50推动副驾后视镜30从外壳10向上伸出,直至副驾后视镜30达到第二位置,此时,可以使用副驾后视镜3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当不需要使用副驾后视镜30时,第一驱动件40驱动支撑杆50向下移动,支撑杆50带动副驾后视镜30向下移动,直至副驾后视镜30达到第一位置时,此时,副驾后视镜30收纳在外壳10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外壳10具有与收纳腔连通的开口,副驾后视镜30适于沿开口的轴线方向(如图1所示的上下方向)移动以伸出和收回收纳腔。这样,副驾后视镜30可以通过开孔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同时,在副驾后视镜30移动时,不会影响驾驶人员使用主驾后视镜20,从而可以保证驾驶安全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开口形成于外壳10的顶部。这样,副驾后视镜30向上移动可以伸出外壳10,副驾后视镜30向下移动可以收纳进外壳10,从而可以方便副驾后视镜30的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外后视镜总成100还可以包括:盖体60,盖体60用于打开和关闭开口。这样,副驾后视镜30收纳进外壳10内时,盖体60关闭开口,可以防止雨水从开口进入外壳10内部或赃物堵塞开口,同时,盖体60可以对副驾后视镜30起到遮挡光线或雨水的作用,可以避免副驾后视镜30因光线太强或雨水挂在副驾后视镜30表面,造成无法清晰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情况的发生,从而可以方便副驾人员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盖体60与副驾后视镜30固定连接,副驾后视镜30在第一位置时,盖体60封盖开口,且盖体60的周沿与开口的周沿平齐。这样,盖体60关闭开口时,盖体60将开口处与外壳10的外表面形成一个完整的面,从而可以提升外后视镜总成100的美观性,同时,盖体60还可以将开口封闭,防止赃物或雨水从开口进入外壳10内部。
例如,如图2所示,以车身200左侧的副驾后视镜30为例,盖体60呈板状盖设在副驾后视镜30的上侧,盖体60的下表面与副驾后视镜30的上端沿固定连接,这样,盖体60可以给副驾后视镜30遮挡光线,盖体60沿左下向右上倾斜延伸布置,这样,当车辆1000在雨天行驶时,雨水可以沿着盖体60的倾斜方向流出,可以避免雨水流到副驾后视镜30的表面。车身2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的盖体60的布置方向与车身2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的盖体60的布置方向在左右方向上对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副驾后视镜30与水平平面之间的角度可调。这样,可以在竖直方向将副驾后视镜30调整到合适角度,从而可以方便副驾人员的使用。
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2所示,副驾后视镜30与左右方向之间的角度可调。这样,可以在水平方向将副驾后视镜30调整到合适角度,从而可以进一步方便副驾人员的使用,满足不同副驾人员的需求。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外后视镜总成100还可以包括:调节驱动件,调节驱动件与副驾后视镜30相连用于调节副驾后视镜30的角度。这样,可以通过调节驱动件调节副驾后视镜30的角度,相比直接用手旋转副驾后视镜30的角度,调节驱动件可以提高操作舒适性,增强体验感。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调节驱动件可以与第一驱动件40为同一部件。这样,第一驱动件40既可以调节副驾后视镜30的移动,也可以调节副驾后视镜30的旋转角度,从而可以减少零部件的使用,降低制作成本,同时,还可以增强第一驱动件40的功能集成度。此外,在车辆1000行驶时,副驾人员调节调节驱动件,可以解决在不同的坐姿下的视线变化带来的使用不便问题,从而可以进一步增加使用便捷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1000,参照图1,包括车身200和外后视镜总成100。外后视镜总成100为两个且分别设于车身200的左右两侧(如图1所示的左右两侧),两个外后视镜总成100中的至少一个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外后视镜总成100,也就是说,可以是两个外后视镜总成100中的一个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外后视镜总成100,也可以是两个外后视镜总成100都为本实施例第一方面的外后视镜总成100。
这样,外后视镜总成100布置在车身200的左右两侧,副驾人员可以通过外后视镜总成100观察车辆1000左后方和车辆1000右后方的路况,从而可以保证副驾人员给驾驶人员提供更加准确的车辆1000后方路况,保证驾驶人员的驾驶安全。此外,在副驾人员下车时,当车辆1000后侧有行人或其它车辆1000靠近时,驾驶人员可以通过外后视镜总成100观察车辆1000后侧的情况同时对副驾人员进行提醒,避免副驾人员开门撞到行人或车辆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总成100,在外壳10内设置副驾后视镜30,副驾人员可以通过副驾后视镜3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给驾驶人员发出提醒,从而可以提升驾驶人员驾驶车辆1000的安全性,同时,副驾后视镜30不占用主驾后视镜20的面积,还可以避免副驾后视镜30被损坏。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3和图4,车辆1000还可以包括操控件70,操控件70设于车身200内的副驾驶区域,操控件70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可切换,操控件70在初始状态时,副驾后视镜30位于第一位置,操控件70在使用状态时,副驾后视镜30位于第二位置。这样,副驾人员坐在座位上就可以操控操控件70控制副驾后视镜30的移动,方便副驾人员的操作,提升操作便利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可选实施例,参照图1、图3和图4,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操控件70在第一使用状态,位于车身200右侧的副驾后视镜30位于第一位置,在第二使用状态,位于车身200左侧的副驾后视镜30位于第二位置。这样,操控件70可以仅使车辆1000右侧的副驾后视镜30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操控件70也可以在控制车辆1000右侧的副驾后视镜3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完成后,再控制车身200左侧的副驾后视镜30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从而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调节处于车身200右侧或者车身200左右两侧外后视镜总成100的使用,增加外后视镜总成100的使用舒适性。
例如,如图1和图4所示,操控件70设在车身200内的扶手上,当需要使用车辆10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时,副驾人员将操控件70从初始状态向上拔至第一使用状态,此时,车辆1000右侧的副驾后视镜30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左右旋转操控件70,可以控制车辆10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的左右旋转,当还需要使用车身200左侧的副驾后视镜30时,副驾人员将操控件70从第一使用状态继续向上拔至第二使用状态,此时车身200左侧的副驾后视镜30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左右旋转操控件70,可以控制车辆10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的左右旋转。当不需要车辆10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时,副驾人员将操控件70从第二使用状态向下按压至第一使用状态时,车辆10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收纳在外壳10内,当不需要车辆10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时,副驾人员继续将操控件70从第一使用状态向下按压至初始状态,此时,车辆10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收纳在外壳10内。
进一步地,如图3和图4所示,操控件70为按钮。这样,可以方便操控件70的拔出和按下,方便副驾人员操作。
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车辆1000,如图1所示,车辆1000包括车身200和外后视镜总成100,外后视镜总成100设置两个,外后视镜总成100设在车身200的左右两侧。
外后视镜总成100包括:外壳10、主驾后视镜20、副驾后视镜30、第一驱动件40、支撑杆50、盖体60和操控件70。以车身200左侧的外后视镜总成100为例,外壳10的右端固定在车身200上,外壳10的左端向左伸出并凸出车身200,外壳10内部形成有容纳腔,主驾后视镜20设于外壳10的后侧,支撑杆50竖直设置,支撑杆50上端连接副驾后视镜30,支撑杆50的下端连接第一驱动件40,副驾后视镜30的上端设有盖体60,盖体60呈板型,盖体60的下表面与副驾后视镜30的上端沿固定连接,盖体60沿左下向右上倾斜延伸布置,外壳10上部还形成有开口,副驾后视镜30在第一位置时,副驾后视镜30收纳在容纳腔内,盖体60将开口关闭,且盖体60的周沿与开口的周沿平齐,副驾后视镜30在第二位置时,副驾后视镜30经过开口从收纳腔伸出。车身200右侧的外后视镜总成100与车身200左侧的外后视镜总成100在左右方向上对称布置。
安装外后视镜总成100时,先组装车身200左侧的外后视镜,在组装车身200左侧的外后视镜时,先将支撑杆50的下端与第一驱动件40连接,然后将支撑杆50的上端与副驾后视镜30固定连接,之后将盖体60连接在副驾后视镜30的上端沿,然后将第一驱动件40、支撑杆50和副驾后视镜30安装在外壳10的容纳腔内,需注意盖体60应盖设在外壳10的开口处,然后将主驾后视镜20装在外壳10的后侧,之后将外壳10的右端与车身200连接,最后将车身200右侧的外后视镜总成100组装好以后,将车身200右侧的外后视镜总成100的左端与车身200连接,需注意操控件70要安装在车身200内副驾位置,操控件70与两个外后视镜总成100电连接,此时,外后视镜总成100安装完成。
车辆1000行驶时,驾驶人员能够通过主驾后视镜2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当副驾人员需使用车身2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时,副驾人员将操控件70从初始状态向上拔至第一使用状态,此时,车身2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左右旋转操控件70可以调节车身2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与左右方向之间的角度,操控件70也可以调节车身2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与水平平面之间的角度。
当副驾人员需要同时使用车身2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和车身2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时,副驾人员将操控件70从第一使用状态继续向上拔至第二使用状态,此时,车身2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从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左右旋转操控件70可以调节车身2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与左右方向之间的角度,操控件70也可以调节车身2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与水平平面之间的角度。
当不再需要车身200左侧后视镜时,副驾人员将操控件70从第二使用状态向下按压至第一使用状态时,此时,车身2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车身200左侧副驾后视镜30收纳在容纳腔内,当不再需要车身200右侧后视镜时,副驾人员继续将操控件70从第一使用状态向下按压至初始状态,此时,车身2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车身200右侧副驾后视镜30收纳在容纳腔内。
本实用新型的车辆1000,通过设置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外后视镜总成100,在外壳10内设置副驾后视镜30,副驾人员可以通过副驾后视镜30观察车辆1000后方路况给驾驶人员发出提醒,从而可以提升驾驶人员驾驶车辆1000的安全性,同时,副驾后视镜30不占用主驾后视镜20的面积,还可以避免副驾后视镜30被损坏。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外后视镜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收纳腔;
主驾后视镜,所述主驾后视镜设于所述外壳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后侧;
副驾后视镜,所述副驾后视镜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相对于所述外壳可移动,所述副驾后视镜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收纳腔内,在所述第二位置,所述副驾后视镜伸出所述收纳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后视镜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和支撑杆,所述第一驱动件设于所述收纳腔内,所述第一驱动件通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副驾后视镜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副驾后视镜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外后视镜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具有与所述收纳腔连通的开口,所述副驾后视镜适于沿所述开口的轴线方向移动以伸出和收回所述收纳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外后视镜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形成于所述外壳的顶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外后视镜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盖体,所述盖体用于打开和关闭所述开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外后视镜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与所述副驾后视镜固定连接,所述副驾后视镜在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盖体封盖所述开口,且所述盖体的周沿与所述开口的周沿平齐。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后视镜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副驾后视镜与水平平面之间的角度可调,和/或,所述副驾后视镜与左右方向之间的角度可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外后视镜总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调节驱动件,所述调节驱动件与所述副驾后视镜相连用于调节所述副驾后视镜的角度。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身和外后视镜总成,所述外后视镜总成为两个且分别设于所述车身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外后视镜总成中的至少一个为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外后视镜总成。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还包括操控件,所述操控件设于所述车身内的副驾驶区域,所述操控件在初始状态和使用状态之间可切换,所述操控件在所述初始状态时,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所述操控件在所述使用状态时,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状态包括第一使用状态和第二使用状态,所述操控件在所述第一使用状态,位于所述车身右侧的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第二位置,在所述第二使用状态,位于所述车身左侧的所述副驾后视镜位于所述第二位置。
CN202321943791.2U 2023-07-21 2023-07-21 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2201637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3791.2U CN220163757U (zh) 2023-07-21 2023-07-21 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943791.2U CN220163757U (zh) 2023-07-21 2023-07-21 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3757U true CN220163757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6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943791.2U Active CN220163757U (zh) 2023-07-21 2023-07-21 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37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40571B1 (en) Left/right rearview device for a vehicle
US8506097B2 (en) Integrated mirror device for vehicle
EP2237989B1 (en) Oblique forward vision device for vehicle
US11230170B2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n interior accessible via a door opening
US20070153406A1 (en) Integrated mirror
CN220163757U (zh) 外后视镜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US7458640B1 (en) Adjustable vehicle headrest assembly
CN110549947A (zh) 中央控制台结构
US20080185894A1 (en) Movable head restraint for improved vision
EP3929009A1 (en) Motor vehicle having a darkening device covering a display device in closed position
KR19980012737U (ko) 자동차의 사각지대 겸용 백미러
EP3735362B1 (en) Side mirror assembly for a ground vehicle
CN213799281U (zh) 一种组合式汽车仪表台
CN214874660U (zh) 用于车辆后视镜和座椅的调节装置和具有其的车辆
EP1749694B1 (en) Auxiliary seat for a driver's cab, especially for the cab of an industrial vehicle, and a driver's cab equipped with said auxiliary seat
JP2004182120A (ja) 車両の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構造
US20030081334A1 (en) Combination side-view mirror with convex portion
JP3773424B2 (ja) 作業車の運転部構造
EP2266840B1 (en) Device for viewing oblique forward area of vehicle
CN215850894U (zh) 一种肘枕侧移式的多功能固定式扶手
CN205971069U (zh) 客车后视镜镜面驱动器
CN217477201U (zh) 汽车内后视镜
US6208267B1 (en) Indicating device for an electronic backup aid
CN211468313U (zh) 一种带翻转机构的汽车内后视镜
US20240002004A1 (en) Multi-faceted dashboard assembly of a vehic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