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2777U -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2777U
CN220162777U CN202320371805.1U CN202320371805U CN220162777U CN 220162777 U CN220162777 U CN 220162777U CN 202320371805 U CN202320371805 U CN 202320371805U CN 220162777 U CN220162777 U CN 2201627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cloth hopper
chain
rope
chai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371805.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艳玲
曹富龙
张友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zhou XCMG Schwi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371805.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27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27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277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b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绳、第一卷扬、第一传动轴、第一链轮、第一链条、第二链轮、驱动装置、第三链轮、第二卷扬、第二传动轴、第二链条、第四链轮、第二绳和框架。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装置带动布料斗多个侧面同步提升,能够提高布料斗升降时的同步性,维持布料斗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混凝土预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装配式建筑应用越发广泛。装配式建筑是指把传统建筑方式中的大量现场作业工作转移到工厂进行,在工厂加工制作好混凝土预制构件,运输到施工现场,通过可靠连接方式在现场装配安装而成的建筑。
通常,混凝土预制构件一般通过布料机浇筑而成,但传统布料机结构设计高度相对于模台面固定,只能对某一种高度的预制件进行生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企业需要生产多种类型的预制构件时,需针对性配置不同布料高度的布料机。现有布料机还存在不能升降、或多个部件驱动布料斗升降时升降同步性差引起布料斗倾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能够提高布料斗升降时的同步性,维持布料斗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绳、第一卷扬、第一传动轴、第一链轮、第一链条、第二链轮、驱动装置、第三链轮、第二卷扬、第二传动轴、第二链条、第四链轮、第二绳和框架;
所述框架位于布料斗上方,框架固定有中心轴一和中心轴二;
所述第一链条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链轮、第一链轮改变方向后与布料斗的第一侧面连接;
所述第一绳与布料斗的第二侧面或第三侧面连接,上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卷扬上;布料斗的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邻;
所述第一传动轴与第一卷扬、第一链轮固定连接,与框架转动连接;
驱动装置的上端与框架固定连接,下端沿竖直方向移动;
第二链轮与所述中心轴一转动连接;第三链轮与所述中心轴二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绳与布料斗的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连接,上端缠绕在所述第二卷扬上;布料斗的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相邻;
所述第二传动轴与第二卷扬、第四链轮固定连接,与框架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链条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依次通过所述第三链轮、第四链轮改变方向后与布料斗的第一侧面连接;
第一卷扬的卷扬直径等于第一链轮的直径,第二卷扬的卷扬直径等于第四链轮的直径。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
所述第一支架与布料斗的第三侧面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绳下端铰接;
所述第二支架与布料斗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链条的端部铰接;
所述第四支架与布料斗的第三侧面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二绳下端铰接;
所述第五支架与布料斗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与第二链条的端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四支架和第五支架等高设置。
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支架;
所述第三支架中部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铰接,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的端部铰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卷扬、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四链轮和第二卷扬等高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第二传动轴水平设置;所述中心轴一和中心轴二水平设置。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升降油缸、气缸或电缸。
优选的,还包括电磁换向阀、液压油泵、电机和油箱;
所述驱动装置为升降油缸;
所述电机与所述液压油泵相连;液压油泵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连接,出油口与所述电磁换向阀的进油口P相连;电磁换向阀的回油口T与油箱连接,第一出油口A与所述升降油缸的小腔连接,第二出油口B与升降油缸的大腔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绳和第二绳均为钢丝绳。
一种布料系统,包括前述的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能够提高布料斗升降时的同步性,维持布料斗在升降过程中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采用液压驱动布料斗提升,动力大,启停及换向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升降油缸的液压原理图;
其中,1.第一绳;2.第一卷扬;3.第一传动轴;4.第一链轮;5.第一链条;6.第二链轮;7.升降油缸;8.第三链轮;9.第二卷扬;10.第二传动轴2;11.第二链条;12.第四链轮;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第三支架;16.第二绳;17.第四支架;18.第五支架;19.框架;20.布料斗;21.电磁换向阀;22.液压油泵;23.电机;24.油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以下实施方式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包括第一绳1、第一卷扬2、第一传动轴3、第一链轮4、第一链条5、第二链轮6、驱动装置、第三链轮8、第二卷扬9、第二传动轴10、第二链条11、第四链轮12、第二绳16和框架19;框架19位于布料斗20上方,框架固定有中心轴一和中心轴二;第一链条5与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依次通过第二链轮6、第一链轮4改变方向后与布料斗20的第一侧面连接;第一绳1与布料斗20的第二侧面或第三侧面连接,上端缠绕在第一卷扬2上;布料斗20的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邻;第一传动轴3与第一卷扬2、第一链轮4固定连接,与框架19转动连接;驱动装置的上端与框架19固定连接,下端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二链轮6与中心轴一转动连接;第三链轮8与中心轴二转动连接;第二绳16与布料斗20的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连接,上端缠绕在第二卷扬9上;布料斗20的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相邻;第二传动轴10与第二卷扬9、第四链轮12固定连接,与框架19转动连接;第二链条11与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依次通过第三链轮8、第四链轮12改变方向后与布料斗20的第一侧面连接;第一卷扬2的卷扬直径等于第一链轮4的直径,第二卷扬9的卷扬直径等于第四链轮12的直径。
第一卷扬和第一链轮与第一传动轴固定连接,因此,第一卷扬和第一链轮同步旋转,当第一卷扬的卷扬直径等于第一链轮的直径相同时,能保证第一绳的收放长度等于第一链条在第一链轮上的移动长度,保证第一绳和第一链条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改变量相等,同理,保证第二绳和第二链条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改变量相等,且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在竖直方向的位移由驱动装置共同驱动,因此保证了第一链条、第二链条、第一绳和第二绳在竖直方向上的长度改变量相等,进而保证了布料斗的不同侧面实现同步升降。
现有的应用场景中,布料斗的升降高度通常在500mm以内,因此,可通过调整第一卷扬和第二卷扬的直径使得在第一绳和第二绳收放时,第一绳和第二绳的收放圈数较小,如1圈,此时,第一卷扬和第二卷扬的卷扬直径不会因第一绳和第二绳的多层缠绕而发生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四支架17和第五支架18;第一支架13与布料斗20的第三侧面固定连接,与第一绳1下端铰接;第二支架14与布料斗20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第二支架14设有铰点B1与第一链条5的端部铰接;第四支架17与布料斗20的第三侧面固定连接,与第二绳16下端铰接;第五支架18与布料斗20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设有铰点B2与第二链条11的端部铰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四支架17和第五支架18等高设置。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四支架17和第五支架18分别靠近布料斗的四个角设置。第一支架13、第四支架17对称设置,第二支架14和第五支架18对称设置。位于第一支架13和第一卷扬2之间的第一绳1位于竖直方向,位于第二支架14和第一链轮4之间的第一链条5位于竖直方向,位于第四支架17和第二卷扬9之间的第二绳16位于竖直方向,位于第五支架18和第四链轮12之间的第二链条11位于竖直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第三支架15;第三支架15中部与驱动装置的下端铰接,第三支架15两侧对称设有铰点A1和铰点A2,铰点A1和铰点A2分别与第一链条5、第二链条11的端部铰接。位于铰点A1和第二链轮6之间的第一链条5位于竖直方向,位于铰点A2和第三链轮8之间的第二链条11位于竖直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参见图1,第一卷扬2、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6、第三链轮8、第四链轮12和第二卷扬9等高设置;第一传动轴3、第二传动轴10水平设置;中心轴一和中心轴二水平设置。即第一传动轴3、第二传动轴10对称设置,第一链轮4、第四链轮12对称设置,第二链轮6、第三链轮8对称设置,第一卷扬2、第二卷扬9对称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升降油缸、气缸或电缸。从动力及操作方便性来说,优选升降油缸。
参见图1及图2,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还包括电磁换向阀21、液压油泵22、电机23和油箱24;驱动装置为升降油缸7;电机23与液压油泵22相连;液压油泵22的进油口与油箱24连接,出油口与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相连;电磁换向阀21的回油口T与油箱24连接,第一出油口A与升降油缸7的小腔连接,第二出油口B与升降油缸7的大腔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第一绳和第二绳均为钢丝绳。
提升时:电机带动液压油泵输出高压油,经电磁换向阀的B口输出液压油作用于升降油缸无杆腔,推动缸杆伸出,第三支架15向下运动,带动铰点A1、A2向下运动,从而带动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6顺时针转动,第一链条通过第二支架14带动布料斗20上升;同时,第一链轮4顺时针转动驱动第一传动轴3顺时针转动,从而驱动第一卷扬2顺时针转动,第一绳1收回,从而通过第一支架13带动布料斗上升。同时,第二链条11带动第三链轮8、第四链轮12逆时针转动,并驱动第二卷扬9逆时针转动,第二链条11通过第五支架18带动布料斗20提升,第二绳16通过第四支架17带动布料斗20提升。在整个过程中,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四支架17,第五支架18四个支架同步提升。
下降时:电机带动液压油泵输出高压油,经电磁换向阀的A口输出液压油作用于升降油缸有杆腔,推动缸杆回缩,第三支架15向上运动,带动铰点A1、A2向上运动,布料斗20在重力作用下向下运动,通过第二支架14带动第一链条5的B1铰点处向下运动,并驱动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6逆时针运动,驱动第一卷扬2逆时针转动,第一绳1伸长,布料斗随第一支架13向下运动;同时,布料斗20通过第五支架18向下运动,第二链条11的B2铰点处向下运动,驱动第三链轮8、第四链轮12瞬时针转动,并驱动第二卷扬10顺时针转动,第二绳16伸长,布料斗20随第四支架17向下运动。在整个过程中,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四支架17、第五支架18四个支架同步下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布料系统,包括前述的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形,这些改进和变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绳(1)、第一卷扬(2)、第一传动轴(3)、第一链轮(4)、第一链条(5)、第二链轮(6)、驱动装置、第三链轮(8)、第二卷扬(9)、第二传动轴(10)、第二链条(11)、第四链轮(12)、第二绳(16)和框架(19);
所述框架(19)位于布料斗(20)上方,框架固定有中心轴一和中心轴二;
所述第一链条(5)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依次通过所述第二链轮(6)、第一链轮(4)改变方向后与布料斗(20)的第一侧面连接;
所述第一绳(1)与布料斗(20)的第二侧面或第三侧面连接,上端缠绕在所述第一卷扬(2)上;布料斗(20)的第三侧面与第一侧面相对,第二侧面与第一侧面相邻;
所述第一传动轴(3)与第一卷扬(2)、第一链轮(4)固定连接,与框架(19)转动连接;
驱动装置的上端与框架(19)固定连接,下端沿竖直方向移动;
第二链轮(6)与所述中心轴一转动连接;第三链轮(8)与所述中心轴二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绳(16)与布料斗(20)的第三侧面或第四侧面连接,上端缠绕在所述第二卷扬(9)上;布料斗(20)的第四侧面与第一侧面相邻;
所述第二传动轴(10)与第二卷扬(9)、第四链轮(12)固定连接,与框架(19)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链条(11)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连接,依次通过所述第三链轮(8)、第四链轮(12)改变方向后与布料斗(20)的第一侧面连接;
第一卷扬(2)的卷扬直径等于第一链轮(4)的直径,第二卷扬(9)的卷扬直径等于第四链轮(12)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四支架(17)和第五支架(18);
所述第一支架(13)与布料斗(20)的第三侧面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绳(1)下端铰接;
所述第二支架(14)与布料斗(20)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一链条(5)的端部铰接;
所述第四支架(17)与布料斗(20)的第三侧面固定连接,与所述第二绳(16)下端铰接;
所述第五支架(18)与布料斗(20)的第一侧面固定连接,与第二链条(11)的端部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四支架(17)和第五支架(18)等高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架(15);
所述第三支架(15)中部与所述驱动装置的下端铰接,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链条(5)、第二链条(11)的端部铰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卷扬(2)、第一链轮(4)、第二链轮(6)、第三链轮(8)、第四链轮(12)和第二卷扬(9)等高设置;所述第一传动轴(3)、第二传动轴(10)水平设置;所述中心轴一和中心轴二水平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升降油缸、气缸或电缸。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磁换向阀(21)、液压油泵(22)、电机(23)和油箱(24);
所述驱动装置为升降油缸(7);
所述电机(23)与所述液压油泵(22)相连;液压油泵(22)的进油口与所述油箱(24)连接,出油口与所述电磁换向阀(21)的进油口P相连;电磁换向阀(21)的回油口T与油箱(24)连接,第一出油口A与所述升降油缸(7)的小腔连接,第二出油口B与升降油缸(7)的大腔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绳(1)和第二绳(16)均为钢丝绳。
9.一种布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
CN202320371805.1U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Active CN2201627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1805.1U CN22016277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371805.1U CN22016277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2777U true CN220162777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544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371805.1U Active CN220162777U (zh) 2023-03-03 2023-03-03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277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38998B (zh) 改进的自动控制液压传动抽油机
CN110886509B (zh) 一种用于大跨度钢结构施工的液压支架装置
CN210048319U (zh) 一种折叠天梁曳引式施工升降机
KR101039633B1 (ko) 상/하 개폐식 엘리베이터용 수평 구동형 도어개폐장치
CN220162777U (zh) 一种布料斗同步升降装置及布料系统
CN210710480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施工用外墙板吊装装置
CN107902565A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水泥升降设备
CN208316536U (zh) 一种全自动定子漆包线整形机
CN208401420U (zh) 一种建筑机电安装用电缆架设装置
CN2202030Y (zh) 立式芯模振动混凝土制管机
CN201824233U (zh) 一种高压闸阀研磨机
JPH06263369A (ja) 昇降機
CN110712277B (zh) 一种平面翻转模台
CN212291525U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用外挂墙板转运养护用提升装置
CN211366750U (zh) 一种边坡加固施工用吊装设备
CN207058882U (zh) 一种预制管桩灌装机自动挡料装置
CN206912223U (zh) 一种阳极浇铸站的升降输送系统
CN206985566U (zh) 一种塔吊提升机
CN217497935U (zh) 一种双工位墙板码垛机
CN219792337U (zh) 一种升降式管片模具自动转运装置
CN202899092U (zh) 一种长吊距启闭机
CN219259421U (zh) 一种卷扬机
CN111561139B (zh) 一种装配式建筑屋顶构建方法
CN217417295U (zh) 一种切割小车置换提升机构
CN220057603U (zh) 一种用于高铁隧道仰拱拆换的施工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