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61654U - 装夹上料机构 - Google Patents

装夹上料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61654U
CN220161654U CN202321619542.8U CN202321619542U CN220161654U CN 220161654 U CN220161654 U CN 220161654U CN 202321619542 U CN202321619542 U CN 202321619542U CN 220161654 U CN220161654 U CN 22016165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amping
rotating roller
opposite
fixedly connected
electric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19542.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光明
范明春
张志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cang Zhich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cang Zhich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cang Zhich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cang Zhicheng Machiner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19542.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6165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6165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6165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Jigs For Machine Too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装夹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带,输送带套装在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之间,且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分别转动安装在一支撑架上,位于输送带的内侧且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有一框体,在框体靠近第一转动辊的一端设置有一电滑轨,此电滑轨垂直于输送带的轴线方向设置,且电滑轨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滑块,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滑块均固定连接有一具有限位杆的弯架,在第一转动辊相背于电滑轨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立架,两个立架的相对侧各自安装有一第二限位杆,在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设置有一导向带。本实用新型装夹上料机构可以对传输的工件进行导向,对工件位置进行预调节,提高了工件的位置精度,改善了夹持效果。

Description

装夹上料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件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装夹上料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配件加工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以及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在汽车结构里面,零部件的种类众多,形状不一,且大部分都需要使用到定位焊接技术。
经检索,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215091715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附件智能焊接定位夹具,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底端与固定板相互焊接;还包括位置调节夹具,所述支撑架顶端与位置调节夹具固定连接,所述位置调节夹具包括位置调节底座、夹板、光杆、支板、连接杆和夹板控制机构,所述位置调节底座顶端前后两侧左端均设置有夹板,所述夹板左端沿光杆滑动,所述光杆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支板,且支板底端与位置调节底座固定连接,所述夹板外侧通过连接杆与夹板控制机构相连接,且夹板控制机构固定于位置调节底座底端,所述位置调节底座底端边角处与支撑架固定连接。该装置能够使夹板对汽车工件夹持后,汽车工件居中于活动板顶部,对汽车工件的位置进行精确固定,增加汽车工件的固定效果。
但是,在使用过程中,该装置无法对工件夹持位置进行调整,若工件的位置偏移较大,会影响对工件的夹持效果。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夹上料机构,该装夹上料机构可以对传输的工件进行导向,对工件位置进行预调节,提高了工件的位置精度,改善了夹持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装夹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套装在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辊、第二转动辊分别转动安装在一支撑架上,位于所述输送带的内侧且与支撑架固定连接有一框体;
在所述框体靠近第一转动辊的一端设置有一电滑轨,此电滑轨垂直于所述输送带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电滑轨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滑块,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滑块均固定连接有一具有限位杆的弯架,所述输送带位于两个弯架之间,在所述第一转动辊相背于电滑轨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立架,两个所述立架的相对侧各自安装有一第二限位杆,在所述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设置有一导向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
1. 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限位杆与立架之间通过一支撑杆固定连接。
2.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立架相背于第一转动辊的一侧设置有一侧支架,所述侧支架相对于输送带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用于推顶工件的推杆。
3. 上述方案中,所述推杆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一推块。
4. 上述方案中,在两个所述立架之间且位于所述推杆下方设置有一转盘。
5. 上述方案中,所述转盘固定安装在一电机座的输出轴上。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装夹上料机构,其在框体靠近第一转动辊的一端设置有一电滑轨,此电滑轨垂直于输送带的轴线方向设置,且电滑轨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滑块,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滑块均固定连接有一具有限位杆的弯架,输送带位于两个弯架之间,立架的相对侧各自安装有一第二限位杆,在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设置有一导向带,通过电滑块沿电滑轨移动调节两个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且该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设置有导向带,从而可以对传输的工件进行导向,对工件位置进行预调节,提高了工件的位置精度,改善了夹持效果。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夹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夹上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夹上料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二。
以上附图中:101、侧支架;102、推杆;103、推块;104、转盘;105、电机座;106、控制盒;107、电滑块;108、电滑轨;109、弯架;110、限位杆;111、导向带;112、支撑杆;113、第二限位杆;2、立架;3、扫描头;4、输送带;5、框体;6、第一转动辊;7、第二转动辊;8、支撑架。
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给出的具体实施例可以进一步清楚地了解本专利,但它们不是对本专利的限定。
实施例1:一种装夹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带4,所述输送带4套装在第一转动辊6、第二转动辊7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辊6、第二转动辊7分别转动安装在一支撑架8上,位于所述输送带4的内侧且与支撑架8固定连接有一框体5;
在所述框体5靠近第一转动辊6的一端设置有一电滑轨108,此电滑轨108垂直于所述输送带4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电滑轨108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滑块107,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滑块107均固定连接有一具有限位杆110的弯架109,所述输送带4位于两个弯架109之间,在所述第一转动辊6相背于电滑轨108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立架2,两个所述立架2的相对侧各自安装有一第二限位杆113,在所述限位杆110与第二限位杆113之间设置有一导向带111;
通过将工件放置在转盘上,在两侧扫描头的作用下,对放置的工件进行扫描,并控制转盘调整其方向,使其夹持方向保持一致,并在调整后由推杆将工件推送至输送带上,从而实现工件的快速上料,降低操作难度,同时可通过扫描的工件宽度结果,控制电滑块在电滑轨上移动,从而使两个限位杆的距离相等与宽度距离,在推送过程中,形成由宽到窄的方向引导,保证工件进入输送带时在同一位置上,从而便于后续的定位夹持。
上述第二限位杆113与立架2之间通过一支撑杆112固定连接。
在上述立架2相背于第一转动辊6的一侧设置有一侧支架101,上述侧支架101相对于输送带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用于推顶工件的推杆102。
上述推杆10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一推块103。
上述立架2的相对侧各自安装有一个扫描头3;上述电滑轨108的两端均设置有一控制盒106。
实施例2:一种装夹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带4,所述输送带4套装在第一转动辊6、第二转动辊7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辊6、第二转动辊7分别转动安装在一支撑架8上,位于所述输送带4的内侧且与支撑架8固定连接有一框体5;
在所述框体5靠近第一转动辊6的一端设置有一电滑轨108,此电滑轨108垂直于所述输送带4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电滑轨108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滑块107,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滑块107均固定连接有一具有限位杆110的弯架109,所述输送带4位于两个弯架109之间,在所述第一转动辊6相背于电滑轨108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立架2,两个所述立架2的相对侧各自安装有一第二限位杆113,在所述限位杆110与第二限位杆113之间设置有一导向带111;
通过电滑块沿电滑轨移动调节两个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且该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设置有导向带,从而可以对传输的工件进行导向,对工件位置进行预调节,提高了工件的位置精度,改善了夹持效果。
上述第二限位杆113与立架2之间通过一支撑杆112固定连接。
在上述立架2相背于第一转动辊6的一侧设置有一侧支架101,上述侧支架101相对于输送带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用于推顶工件的推杆102。
上述推杆10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一推块103。
在两个上述立架2之间且位于上述推杆102下方设置有一转盘104;上述转盘104固定安装在一电机座105的输出轴上。
工作原理为:
使用时,通过将工件放置在转盘上,在两侧扫描头的作用下,对放置的工件进行扫描,并控制转盘调整其方向,使其夹持方向保持一致,并在调整后由推杆将工件推送至输送带上,从而实现工件的快速上料,降低操作难度,同时可通过扫描的工件宽度结果,控制电滑块在电滑轨上移动,从而使两个限位杆的距离相等与宽度距离,在推送过程中,形成由宽到窄的方向引导,保证工件进入输送带时在同一位置上,从而便于后续的定位夹持。
采用上述装夹上料机构时,其通过电滑块沿电滑轨移动调节两个限位杆之间的距离,且该限位杆与第二限位杆之间设置有导向带,从而可以对传输的工件进行导向,对工件位置进行预调节,提高了工件的位置精度,改善了夹持效果。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装夹上料机构,包括:输送带(4),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4)套装在第一转动辊(6)、第二转动辊(7)之间,且所述第一转动辊(6)、第二转动辊(7)分别转动安装在一支撑架(8)上,位于所述输送带(4)的内侧且与支撑架(8)固定连接有一框体(5);
在所述框体(5)靠近第一转动辊(6)的一端设置有一电滑轨(108),此电滑轨(108)垂直于所述输送带(4)的轴线方向设置,且所述电滑轨(108)的外壁上滑动连接有两个电滑块(107),两个相对设置的电滑块(107)均固定连接有一具有限位杆(110)的弯架(109),所述输送带(4)位于两个弯架(109)之间,在所述第一转动辊(6)相背于电滑轨(108)的一侧对称设置有一立架(2),两个所述立架(2)的相对侧各自安装有一第二限位杆(113),在所述限位杆(110)与第二限位杆(113)之间设置有一导向带(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杆(113)与立架(2)之间通过一支撑杆(112)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夹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立架(2)相背于第一转动辊(6)的一侧设置有一侧支架(101),所述侧支架(101)相对于输送带(4)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一用于推顶工件的推杆(10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夹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102)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一推块(103)。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装夹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所述立架(2)之间且位于所述推杆(102)下方设置有一转盘(10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装夹上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盘(104)固定安装在一电机座(105)的输出轴上。
CN202321619542.8U 2023-06-26 2023-06-26 装夹上料机构 Active CN22016165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9542.8U CN220161654U (zh) 2023-06-26 2023-06-26 装夹上料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19542.8U CN220161654U (zh) 2023-06-26 2023-06-26 装夹上料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61654U true CN220161654U (zh) 2023-12-12

Family

ID=890613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19542.8U Active CN220161654U (zh) 2023-06-26 2023-06-26 装夹上料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6165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600260B (zh) 长引线泡中泡组装机器
CN220161654U (zh) 装夹上料机构
CN106275581A (zh) 一种手机充电器壳的自动贴膜设备
JP2923248B2 (ja) 切断装置
CN215695913U (zh) 一种一次性塑料餐具生产用质量检测装置
CN21021380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的可调式上料专机
CN220722454U (zh) 一种便于定位的送料机
CN219238521U (zh) 一种铝材输送装置
CN208497089U (zh) 一种用于切割防撞材料的切割机
CN216470856U (zh) 一种高速精密且高效的剪床送料设备
CN214978087U (zh) 一种自动进给钢管切割装置
CN219597911U (zh) 一种冲压件输送装置
CN218598654U (zh) 转盘式全自动轴承装配机
CN211680508U (zh) 一种压焊机的伺服拖动装置
CN216706161U (zh) 一种铁棒切割装置
CN209647482U (zh) 自动定位装置
CN211168836U (zh) 一种推料机构以及应用该推料机构的夹紧回旋装置
CN219188852U (zh) 一种距离可调节的双头锯传输系统
CN216632131U (zh) 一种间距可调双机联动冷弯成型机
CN216657033U (zh) 壳体螺丝自动锁付装置
CN217913114U (zh) 一种防止圆管切断时晃动的定位装置
CN213728997U (zh) 一种用于连续冲压超薄材料的伺服送料机构
CN216599357U (zh) 可调式槽纸机
CN219859409U (zh) 一种物料转移机构
CN213646035U (zh) 一种转盘式铣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