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52945U -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52945U
CN220152945U CN202320466896.7U CN202320466896U CN220152945U CN 220152945 U CN220152945 U CN 220152945U CN 202320466896 U CN202320466896 U CN 202320466896U CN 220152945 U CN220152945 U CN 2201529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ipe
heat
furnace body
electric he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46689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月涛
吴晓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Ryan He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Ryan He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Ryan He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Ryan Heating Equipm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46689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529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529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529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包括炉体,炉体内设有内胆,炉体的顶部设有与内胆连通的加料口,加料口上扣设有盖板,炉体的顶部设有驱动盖板自动升降的驱动机构,内胆壁内设有若干上下设置且等距的电热管,内胆壁内还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热管,第一导热管内流动有导热油,第一导热管由上至下从相邻电热管之间螺旋绕过以包围内胆,第一导热管的上端连接有进油管,炉体内的下部设有储油腔,第一导热管的下端与储油腔连通。当不需要将热量用于外部时,导热油能对内胆进行更好的保温,而且导热油在循环过程中始终处于回油部内,并未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量损失少。

Description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加热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背景技术
加热炉是一种新型、安全、高效节能,低压并能提供高温热能的特种工业炉,以导热油为热载体,通过热油泵使热载体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
经检索发现,授权公告号为CN 217578996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高效节能空气加热炉,在对物料加热的同时打开抽风机,抽风机通过回收管将排烟管中的热量通过输送管送给加热炉本体,能够有效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循环利用。
然而上述专利文献中的加热炉存在以下问题:(1)进料管口较小,物料被加热后无法及时排出,需从进料管处将物料铲出,十分不便;(2)热量随着烟气再次被送入炉内,以对烟气中的热量进行循环利用,但烟气会被抽至炉体外部后再送入炉内,导致一部分热量在炉外流失,致使节能效果不理想;(3)烟气中的热量仅能回收至炉内,无法另作他用,功能单一。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以解决目前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设有内胆,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与内胆连通的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扣设有盖板,所述炉体的顶部设有驱动盖板自动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内胆壁内设有若干上下设置且等距的电热管,所述内胆壁内还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热管,所述第一导热管内流动有导热油,所述第一导热管由上至下从相邻电热管之间螺旋绕过以包围内胆,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上端连接有进油管,所述炉体内的下部设有储油腔,所述第一导热管的下端与储油腔连通,所述储油腔的一侧连接有出油管,所述进油管上通过第一三通阀连接有第一回油管和第二回油管,所述出油管上连接有第一油泵,所述第一油泵通过第二三通阀连接有第三回油管,且第一回油管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阀的剩余端连接,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回油部,所述第一油泵、所述第一三通阀、所述第二三通阀、所述第一回油管、所述第一油泵均位于回油部内。
优选的,所述盖板包括外板、连接于外板底面的凸块、连接于外板顶面的升降板,所述凸块插接在内胆内,所述外板紧压在内胆顶部。
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凸块插接在内胆内,使内胆保持密封,防止热量从内胆上端开口流失。
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炉体顶部一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上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上设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主动轮,所述顶板及炉体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根丝杠,所述升降板的两端设有螺孔,并通过螺孔与两丝杠螺纹连接,两丝杠的上端由顶板穿过且穿过端均连接有从动轮,所述主动轮、两个所述从动轮呈等边三角形设置,且主动轮和两个从动轮通过传动带传动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控制减速电机工作,带动主动轮转动,主动轮通过传动带带动两从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丝杠转动,丝杠转动过程中带动升降板上升,从而使盖板离开炉体,便于添加或者向外铲出物料,而且无需手动扣设盖板,省时省力。
优选的,所述炉体的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内壁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导热管,所述第三回油管的外端由回油部穿出,且穿出端与第三回油管的下端连接,所述水箱上设有第二油泵,所述第二导热管通过第二油泵与第二回油管连接,所述水箱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所述出油管上设有控制阀。
上述技术方案,水箱的进水管用于进水,出水管用于排水,当需要对水箱内的水加热时,控制第二三通阀,使第三回油管、第一油泵和出油管连通,而第一回油管与第一油泵之间关闭,同时控制第一三通阀,使第二回油管与进油管连通,第一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关闭,导热油由第三回油管进入第二导热管内,以对水箱内的水加热,导热油换热后再通过第二油泵的作用经第二回油管、进油管再进入第一导热管内,以循环使用,实现能源重复利用的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盖板升降,无需人工手动扣设盖板,省时省力,而且内胆顶部具有与其内径相同的开口,方便添加或铲出物料。
(2)通过电热管对内胆进行加热,以对内胆内的物料进行加热,在加热过程中,控制第二三通阀,使出油管、第一油泵和第一回油管连通,第三回油管与第一油泵之间关闭,同时控制第一三通阀,使第三回油管与第一油泵之间关闭,导热油沿着第一导热管在内胆上呈螺旋状流动,充分吸收热量,并进入储油腔内,再经出油管、第一油泵、第一回油管、进油管再次回到第一导热管内,由于第一导热管与电热管交替紧领设置,因此第一导热管可充分吸收电热管发出的热量,又由于第一导热管包围在内胆上,因此通过导热油能对内胆进行更好的保温,而且导热油在循环过程中始终处于回油部内,并未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量损失少。
(3)当需要利用多余的热量进行其他工作时,比如对水加热,需控制第二三通阀,使第三回油管、第一油泵和出油管连通,而第一回油管与第一油泵之间关闭,同时控制第一三通阀,使第二回油管与进油管连通,第一回油管与进油管之间关闭,导热油由第三回油管进入第二导热管内,以对水箱内的水加热,导热油换热后再通过第二油泵的作用经第二回油管、进油管再进入第一导热管内,以循环使用,实现能源重复利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内胆、3-盖板、301-外板、302-凸块、303-升降板、4-电热管、5-第一导热管、6-进油管、7-储油腔、8-出油管、9-第一三通阀、10-第一回油管、11-第二回油管、12-第一油泵、13-第二三通阀、14-第三回油管、15-回油部、16-支撑板、17-顶板、18-减速电机、19-主动轮、20-丝杠、21-从动轮、22-传动带、23-水箱、24-第二导热管、25-第二油泵、26-进水管、27-出水管、28-控制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和图2,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有内胆2,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与内胆连通的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扣设有盖板3,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驱动盖板3自动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盖板3包括外板 301、连接于外板301底面的凸块302、连接于外板301顶面的升降板303,所述凸块302插接在内胆2内,所述外板301紧压在内胆2顶部,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炉体1顶部一侧的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上固定有顶板 17,所述顶板17上设有减速电机 18,所述减速电机1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主动轮19,所述顶板17及炉体1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根丝杠20,所述升降板303的两端设有螺孔,并通过螺孔与两丝杠20螺纹连接,两丝杠20的上端由顶板17穿过且穿过端均连接有从动轮21,所述主动轮19、两个所述从动轮21呈等边三角形设置,且主动轮19和两个从动轮21通过传动带22传动连接。当需要向内胆2内添加物料时,控制减速电机18工作,通过主动轮19、从动轮21和传动带22的配合,带动两丝杠20同步转动,从而带动盖板3上升,打开内胆2上的加料口,以便添加物料,当需要加热时,再控制减速电机18反转,即可带动盖板3下降,并紧扣在内胆2上,盖板3的升降无需人工手动操作,省时省力。
如图1所示,所述内胆2壁内设有若干上下设置且等距的电热管4,所有电热管4的接头通过导线串联后与外部电源连通,所述内胆2壁内还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热管5,所述第一导热管5内流动有导热油,所述第一导热管5由上至下从相邻电热管4之间螺旋绕过以包围内胆2,所述第一导热管5的上端连接有进油管 6,所述炉体1内的下部设有储油腔7,所述第一导热管5的下端与储油腔7连通,所述储油腔7的一侧连接有出油管8,所述进油管6上通过第一三通阀9连接有第一回油管10和第二回油管11,所述出油管8上连接有第一油泵12,所述第一油泵12通过第二三通阀13连接有第三回油管14,且第一回油管10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阀13的剩余端连接,所述炉体1的一侧设有回油部15,所述第一油泵12、所述第一三通阀9、所述第二三通阀13、所述第一回油管10、所述第一油泵12均位于回油部15内,需要说明的是炉体1和回油部15为具有隔热保温作用的材料制作而成。通过电热管4在对内胆2内的物料加热时,且热量只用于保温作用时,打开控制阀28,并控制第二三通阀13,使出油管8、第一油泵12和第一回油管10连通,第三回油管14与第一油泵12之间关闭,同时控制第一三通阀9,使第三回油管11与第一油泵12之间关闭,导热油沿着第一导热管5在内胆2上呈螺旋状流动,充分吸收热量,并进入储油腔7内,再经出油管 8、第一油泵 12、第一回油管10、进油管6再次回到第一导热管5内,由于第一导热管5与电热管4交替紧领设置,因此第一导热管5可充分吸收电热管4发出的热量,又由于第一导热管5包围在内胆2上,因此通过导热油能对内胆2进行更好的保温,而且导热油在循环过程中始终处于回油部15内,并未与外部的空气进行热交换,热量损失少。
为了能利用多余的热量,在炉体1的一侧设有水箱23,所述水箱23的内壁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导热管24,所述第三回油管14的外端由回油部15穿出,且穿出端与第三回油管14的下端连接,所述水箱23上设有第二油泵25,所述第二导热管24的上端通过第二油泵25与第二回油管11连接,所述水箱23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水管26和出水管27,所述出油管8上设有控制阀28。工作时,控制第二三通阀13,使第三回油管14、第一油泵12和出油管8连通,第一回油管10与第一油泵12之间关闭,同时控制第一三通阀9,使第二回油管11与进油管6连通,第一回油管10与进油管6之间关闭,导热油由第三回油管14进入第二导热管24内,以对水箱23内的水加热,导热油换热后再通过第二油泵25的作用经第二回油管11、进油管6再进入第一导热管5内,以循环使用,实现能源重复利用的目的。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5)

1.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所述炉体(1)内设有内胆(2),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与内胆连通的加料口,所述加料口上扣设有盖板(3),所述炉体(1)的顶部设有驱动盖板(3)自动升降的驱动机构,所述内胆(2)壁内设有若干上下设置且等距的电热管(4),所述内胆(2)壁内还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一导热管(5),所述第一导热管(5)内流动有导热油,所述第一导热管(5)由上至下从相邻电热管(4)之间螺旋绕过以包围内胆(2),所述第一导热管(5)的上端连接有进油管(6),所述炉体(1)内的下部设有储油腔(7),所述第一导热管(5)的下端与储油腔(7)连通,所述储油腔(7)的一侧连接有出油管(8),所述进油管(6)上通过第一三通阀(9)连接有第一回油管(10)和第二回油管(11),所述出油管(8)上连接有第一油泵(12),所述第一油泵(12)通过第二三通阀(13)连接有第三回油管(14),且第一回油管(10)的另一端与第二三通阀(13)的剩余端连接,所述炉体(1)的一侧设有回油部(15),所述第一油泵(12)、所述第一三通阀(9)、所述第二三通阀(13)、所述第一回油管(10)、所述第一油泵(12)均位于回油部(15)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3)包括外板(301)、连接于外板(301)底面的凸块(302)、连接于外板(301)顶面的升降板(303),所述凸块(302)插接在内胆(2)内,所述外板(301)紧压在内胆(2)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型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于炉体(1)顶部一侧的支撑板(16),所述支撑板(16)上固定有顶板(17),所述顶板(17)上设有减速电机(18),所述减速电机(18)的输出端通过联轴器连接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连接有主动轮(19),所述顶板(17)及炉体(1)上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两根丝杠(20),所述升降板(303)的两端设有螺孔,并通过螺孔与两丝杠(20)螺纹连接,两丝杠(20)的上端由顶板(17)穿过且穿过端均连接有从动轮(21),所述主动轮(19)、两个所述从动轮(21)呈等边三角形设置,且主动轮(19)和两个从动轮(21)通过传动带(22)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型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的一侧设有水箱(23),所述水箱(23)的内壁设有呈螺旋状的第二导热管(24),所述第三回油管(14)的外端由回油部(15)穿出,且穿出端与第三回油管(14)的下端连接,所述水箱(23)上设有第二油泵(25),所述第二导热管(24)的上端通过第二油泵(25)与第二回油管(11)连接,所述水箱(23)上设有与内腔连通的进水管(26)和出水管(27)。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节能型电加热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管(8)上设有控制阀(28)。
CN202320466896.7U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Active CN2201529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6896.7U CN220152945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466896.7U CN220152945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52945U true CN220152945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7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466896.7U Active CN220152945U (zh) 2023-03-13 2023-03-13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529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159066A (zh) 一种节能型污泥烘干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6385245U (zh) 一种精炼锡渣再回收熔锡设备
CN220152945U (zh) 一种节能型电加热锅炉
CN204519179U (zh) 一种可倾式蒸煮器
CN209991611U (zh) 一种化工工程生产用节能锅炉
CN208898821U (zh) 一种环保节能煤气发生装置
CN215491178U (zh) 一种水泥冷却装置
CN213238493U (zh) 一种耐火材料炉窑热量回收装置
CN213732922U (zh) 一种热熔胶生产用冷却装置
CN208960540U (zh) 一种中央空调冷却系统除垢装置
CN206410430U (zh) 一种湿沙干燥及废气处理系统
CN219328351U (zh) 油田采油污水余热提取装置
CN217763988U (zh) 一种低温复叠式空气源热泵机组
CN111059879A (zh) 一种电磁感应加热搅拌烘干机
CN114383432B (zh) 一种工业生产用冶炼炉余能回收工艺及其装置
CN214791428U (zh) 冬季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行的高效节能水循环采暖装置
CN217704633U (zh) 一种pvc线缆料辅料的加热装置
CN217952238U (zh) 一种熔盐加热储能蒸汽发生一体化装置
CN215062848U (zh) 一种节能型加热器
CN210411873U (zh) 一种用于垃圾发酵的预热系统
CN204689968U (zh) 一种热能高效回收炼油锅
CN219656680U (zh) 一种泡花碱生产余热回收装置
CN216677923U (zh) 一种制备热电池用加热铁粉的双螺旋锥型混料机
CN219223420U (zh) 一种矿粉立磨用热风炉废气余热利用装置
CN214664690U (zh) 一种节能地暖供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