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9776U -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9776U
CN220149776U CN202321138522.9U CN202321138522U CN220149776U CN 220149776 U CN220149776 U CN 220149776U CN 202321138522 U CN202321138522 U CN 202321138522U CN 220149776 U CN220149776 U CN 22014977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cam
knitting
plate
sli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38522.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坚和
王汉镇
钟外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38522.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977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977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977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包括三角底板、若干编织单元、针板,若干编织单元分别沿轴向设置于三角底板上,针板上具有若干织针组件,通过编织单元控制织针组件动作,组件包括织针、挺针脚、选针脚,所述织针、挺针脚、选针脚自上向下层叠设置并滑动设置于所述针板的针槽内,所述三角底板在机头的左、右往复运动下带动织针、挺针脚、选针脚动作。本实用新型简化了山板的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维修成本,且工作更加稳定,同时实现织针的同行编吊,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脑横机的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横机通过织针作有规律的升降运动,实现纱线的垫纱、闭口、套圈、弯纱、脱圈和成圈等动作,从而完成布料的编织。织针在上升过程中,线圈逐步退出针勾,打开针舌,并退出针舌挂在针杆上,织针在下降过程中,针勾勾住新放的纱线,并将其牵拉弯曲成线圈,同时原有的线圈则脱除针勾,新线圈从旧线圈中穿过并与旧线圈串联起来,众多织针织成的多个线圈串互相联结成编织物。
织针组件是针织横机的核心编织部件,织针组件的配置直接决定针织横机的编织功能和制造成本。现有针织横机的织针组件主要有2种配置方式,一种为简易型,一种为复杂型。
简易型织针组件配置比较简单,织针组件只包含织针和选针脚,这种配置的优点是织针组件运行阻力小,需要的驱动功率小,针织横机的制造成本低,这种配置的缺点也非常大,主要是在同一编织系统上不能在同一编织行中同时实现编织、集圈功能或同时实现翻针、接针功能,编织功能大大受限,许多组织花型不能编织,同时编织效率低下。
复杂型织针组件的配置则比较复杂,该复杂型织针组件包含织针、挺针脚、弹簧针和选针脚,虽然复杂型织针组件的编织功能更强大,在同一编织系统上能够在同一编织行中同时实现编织、集圈功能或同时实现移圈、接圈功能,可以编织多种花型组织,同时编织效率高效,但是现有的复杂型织针组件结构复杂多样,且驱动结构多,需要一个一个零件进行组装或者拆卸,从而大大增加了工人的劳动力,所需花费更多的安装时间,降低工作效率,而山板的拆装工作过于繁琐,或者容易使零件安装精度出现误差。并且传统的挺针脚弹性张力差,由于挺针片的片踵总是紧贴着起针三角并沿接针斜面或上升,因此对于挺针片的加工精度十分严苛,否则会造成撞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简化了山板的整体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维修成本,且工作更加稳定,同时实现织针的编吊同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包括三角底板、若干编织单元、针板,若干编织单元分别沿轴向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上,所述针板上具有若干织针组件,通过所述编织单元控制所述织针组件动作;
所述编织单元包括翻针三角、集圈三角、挺针三角、起针三角、左吊目三角、右吊目三角、左接针三角、右接针三角,所述翻针三角、挺针三角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的上部,所述集圈三角固定设置于所述翻针三角与所述挺针三角之间,所述起针三角弹性地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的中部,所述左接针三角、右接针三角分别弹性地设置于所述起针三角的两侧,所述左吊目三角、右吊目三角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左接针三角、右接针三角与所述起针三角之间,所述翻针三角、挺针三角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机构,所述左吊目三角、右吊目三角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通过旋转驱动装置分别驱使所述第一联动机构、第二联动机构,以使所述第一联动机构驱使所述翻针三角、挺针三角伸缩运动,所述第二联动机构驱使所述左吊目三角、右吊目三角伸缩运动;
所述织针组件包括织针、挺针脚、选针脚,所述织针、挺针脚、选针脚自上向下层叠设置并滑动设置于所述针板的针槽内,所述三角底板在机头的左、右往复运动下带动所述织针、挺针脚、选针脚动作。
优选的,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部架固定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端面对应所述左接针三角、起针三角、右接针三角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孔,所述左接针三角、起针三角、右接针三角的背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孔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且所述左接针三角、起针三角、右接针三角与所述第一滑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
优选的,所述左接针三角的左下角处以及所述右接针三角的右下角处分别具有第一导向斜面,所述起针三角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导向斜面。
优选的,所述挺针脚包括推针部、折弯部、弹性部,所述折弯部设置于所述推针部与所述弹性部的上部之间,以使所述推针部、折弯部、弹性部之间形成倒钩状。
优选的,所述弹性部远离所述折弯部的一端具有片踵,且所述弹性部邻近于所述推针部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第二限位凸块。
优选的,所述推针部呈弧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联动机构包括固定座、活动座,所述固定座固定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部,所述翻针三角、挺针三角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动座上,所述固定座上具有通孔,所述活动座的后部上设置有滑动插装于所述通孔内的滑轴,且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活动座之间具有第二弹性部件;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第一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凸轮,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使所述凸轮联动所述活动座带动所述翻针三角、挺针三角同步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二联动机构包括固定板、第一推块、第二推块,所述固定板架设于所述安装座的后部上,且所述固定板对应所述所述左吊目三角、右吊目三角分别具有第二滑孔,所述左吊目三角、右吊目三角的后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孔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杆,所述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杆上,且所述第一推块、第二推块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分别具有第三弹性部件;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的第一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双头凸轮,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使所述双头凸轮联动所述第一推块、第二推块带动所述左吊目三角、右吊目三角伸缩运动。
优选的,编织单元还包括一对选针器、一对推针三角,所述选针器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的下部,所述推针三角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选针器之间,所述三角底板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联动机构,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使所述第三联动机构带动所述推针三角伸缩运动。
优选的,所述第三联动机构包括一对推针安装座、滑板,所述推针安装座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三角底板的背部上,所述推针安装座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滑孔,所述推针三角的背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三滑孔滑动配合的第三滑杆,所述推针安装座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滑槽,且所述滑槽上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三滑孔相连通的通槽,所述推针三角的第三滑杆垂直设置有与所述通槽滑动配合的推杆,所述滑板滑动设置于所述推针安装座的底部之间,所述滑板上分别设置有一对与所述推杆滑动配合的引导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采用独特设计的挺针脚,该挺针脚受到外力过大时,挺针脚能够弹性变形,以使挺针脚的片踵沉入针槽内,直至外力消除挺针脚则弹性恢复,从而继续正常工作,从而避免出现撞针的情况,大大提高工作的稳定性。(2)本实用新型中减少了起针三角、左接针三角、右接针三角的驱动结构,采用弹簧的方式,利用织针组件分别对左接针三角、起针三角、右接针三角施加压力,以使左接针三角、起针三角、右接针三角自动缩入三角底板,当起针三角、左接针三角、右接针三角不再受力时则在弹簧的作用下伸出三角底板,从而大简化了山板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维修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针板的整体结构半剖图;
图3为挺针脚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三角底板的背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安装座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第一联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第二联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第三联动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织针组件的织针不编织的走针轨迹图;
图10为织针组件的织针左编吊的走针轨迹图;
图11为织针组件的织针左翻接的走针轨迹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包括三角底板1、若干编织单元2、针板3,若干编织单元2分别沿轴向设置于三角底板1上,三角底板1水平滑动设置于针板3上,针板3上具有若干织针组件31,通过机头带动三角底板1往复运动,以使编织单元2控制织针组件31动作。
参照图1、图4所示,编织单元2包括翻针三角21、集圈三角22、挺针三角23、起针三角24、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左接针三角26L、右接针三角26R,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可伸缩地设置于三角底板1的上部,集圈三角22固定设置于翻针三角21与挺针三角23之间,起针三角24弹性地设置于三角底板1的中部,左接针三角26L、右接针三角26R分别弹性地设置于起针三角24的两侧,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左接针三角26L、右接针三角26R与起针三角24之间,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机构4,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5,三角底板1的背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驱动装置6,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6优选采用双轴电机,通过旋转驱动装置6分别驱使第一联动机构4、第二联动机构5,以使第一联动机构4驱使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伸缩运动,第二联动机构5驱使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伸缩运动。
参照图4、图5所示,具体的,三角底板1的背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座11,安装座11的端面对应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孔111,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的背部分别设置有与第一滑孔11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112,且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与第一滑孔1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113,且左接针三角26L的左下角处以及右接针三角26R的右下角处分别具有第一导向斜面262,起针三角24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导向斜面241,当织针组件作用于左接针三角26L、右接针三角26R的第一导向斜面262或起针三角24的第二导向斜面241上时,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在织针组件的作用力下缩回三角底板,当针织组件远离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时,则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在第一弹性部件的弹性作用力下伸出三角底板1。
本实施例中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均不受电机控制,利用织针组件分别对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施加压力,以使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自动伸缩运动。
参照图4、图6所示,第一联动机构4包括固定座41、活动座42,固定座41固定设置于三角底板1的背部,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分别固定设置于活动座42上,固定座41上具有通孔411,活动座42的后部上设置有滑动插装于通孔411内的滑轴421,且活动座42与三角底板1之间具有第二弹性部件43,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部件43优选采用弹簧。
旋转驱动装置6的第一输出轴的上部固定安装有凸轮61,凸轮61的外轮廓与滑轴421的端部接触配合,通过旋转驱动装置6驱使凸轮61旋转,以使凸轮61的凸出部顶住活动座42的滑轴,从而联动活动座42带动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4同步伸出三角底板1,而当凸轮61的凸出部远离活动座42的滑轴421时,则活动座42在第二弹性部件43的弹性作用下带动翻针三角21、顶针三角23缩入三角底板1。
参照图4、图7所示,第二联动机构5包括固定板51、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固定板51架设于安装座11的背部上,且固定板51对应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分别具有第二滑孔511,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的后部上分别设置有第二滑孔511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杆512,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分别固定设置于第二滑杆512上,且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与固定板51之间分别具有第三弹性部件513,本实施例中第三弹性部件513优选采用弹簧,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在第三弹性部件513的弹性作用下带动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伸出三角底板1。
旋转驱动装置6的第一输出轴的下部上固定安装有双头凸轮62,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的顶部分别转动设置有滚轮,其中第一推块52的高度高于第二推块53的高度,双头凸轮62的其中一突出部与第一推块52的滚轮接触配合,另一突出部与第二推块53的滚轮接触配合,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驱使双头凸轮62旋转,以使双头凸轮62顶住第一推块52或第二推块53的滚轮,从而联动所述第一推块52或第二推块53带动左吊目三角25L或右吊目三角25R缩入三角底板1。
本实施例通过第一联动机构4、第二联动机构5与旋转驱动装置6配合,从而自动实现翻针三角21、顶针三角23、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伸缩运动。
参照图1、图4所示,编织单元2还包括一对选针器7、一对推针三角8,选针器7分别对称设置于三角底板的下部,推针三角8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选针器7之间,三角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联动机构9,通过旋转驱动装置6驱使第三联动机构9带动推针三角8伸缩运动。
参照图4、图8所示,具体的,第三联动机构9包括一对推针安装座91、滑板92,推针安装座91分别固定安装于三角底板1的背部上,推针安装座9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滑孔911,推针三角8的背部分别具有与第三滑孔911滑动配合的第三滑杆81,推针安装座91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滑槽912,且滑槽912上分别具有与第三滑孔911相连通的通槽913,推针三角8的第三滑杆81垂直设置有与通槽913滑动配合的推杆82,且推针安装座91的底面分别固定安装有限位板,以使滑板92的两端分别滑动设置于滑槽912与限位板之间,滑板92上分别设置有一对与推杆82滑动配合的引导槽921,且滑板92的一侧具有若干齿牙,旋转驱动装置6的第二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与滑板92的齿牙相啮合的驱动齿轮63,通过旋转驱动装置6驱使滑板92水平移动,以使滑板92的引导槽921联动推针三角8伸出三角底板1或缩入三角底板1。
参照图2、图3所示,织针组件31包括织针311、挺针脚312、选针脚313,织针311、挺针脚312、选针脚313自上向下层叠设置并滑动设置于针板3上,针板3上沿水平方向间隔设置有若干插片,相邻的两个插片之间形成针槽,以使织针311、挺针脚312、选针脚313安装于针槽内,插片之间穿设有若干钢丝,本实施例优选采用三条钢丝34-1、34-2、34-3,三角底板1在机头的左、右往复运动下带动织针311、挺针脚312、选针脚313动作。
其中,挺针脚312包括推针部3121、折弯部3122、弹性部3123,折弯部3122设置于推针部3121与弹性部3123的上部之间,以使推针部3121、折弯部3122、弹性部3123之间形成倒钩状,弹性部3123远离折弯部3122的一端具有片踵3124,第一钢丝穿过推针部3121与弹性部3123之间,使得挺针脚312在第一钢丝34-1的作用下紧贴在针板3上,避免挺针脚312在移动过程中脱离针板3。
当挺针脚312出现撞针时,挺针脚312的弹性部3122在受力下朝推针部3121的方向弹性变形,直至弹性部3122不再受力后则弹性恢复,从而防止挺针脚312或三角底板1因撞针造成损坏。
弹性部3123邻近于推针部312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3125、第二限位凸块3126,第一限位凸块3125、第二限位凸块3126分别与钢丝限位配合,从而起到定位作用,大大提高挺针脚的工作精度。
推针部3121呈弧形结构,以使推针部3122的表面与插片相接触,从而增加挺针脚312与插片的阻力,使得挺针脚312能够紧贴针板上,有效防止挺针脚312脱离针板3,大大提高挺针脚工作的稳定性。
第二钢丝穿设于推针部3121的尾部,选针脚313的上部处于第二钢丝34-2与推针部3121的尾部之间,使得选针脚313在第二钢丝34-2的作用下紧贴于推针部3121的尾部上,并且选针脚313的顶部抵住弹性部3123的底部,选针脚313的后侧具有向外凸起的导行面,且导向面的一端与选针脚313的后侧之间具有向内凹陷的避让槽,第三钢丝34-3处于针板3与选针脚313的避让槽之间。
初始状态下,选针脚313的避让槽抵靠于第三钢丝34-3上,使得选针脚313沉入针槽内,选针脚313则不参与选针,以使织针311、挺针脚312保持在原始位置,此时处于不织状态。
当选针脚313被推送到预选针位置,此时第三钢丝脱离避让槽,与选针脚313的导行面相接触,使得选针脚313被抬起,以使选针脚313的选针齿露出针槽,接着通过选针器推动选针脚313向上移动,使得选针脚313推动挺针脚312,挺针脚312通过折弯部3122推动织针向上移动。
本实施例可根据不同编织工艺控制起针三角24、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左接针三角26L、右接针三角26R的动作,使织针相应的沿翻针三角21、集圈三角22、挺针三角23的轨迹运行,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9-图11所示,机头向左运动的工作过程如下:
1、织针不编织
如图9所示,选针器7不工作,同时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推针三角8均缩入三角底板1,此时选针脚313被压入针板3的针槽内,不被预选凸起以及推针三角8引导,使得织针311处于零位,不受翻针三角21或挺针三角23的引导,因此织针311不参加工作。
2、织针编织/集圈
如图10所示,此时左三角底板选针器7工作,同时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缩入三角底板1,而选针脚313经过预选凸起后,选针脚313被预选凸起抬起,以使选针脚313的选针片露出针槽,通过推针三角8推动选针脚313向上运动将挺针脚312推动到左接针三角26L的高度,使得挺针脚312沿左接针三角26L的轨迹运行,以使挺针脚312将织针311推动到集圈三角22的高度,使得织针311沿集圈三角22的轨迹运动,从而完成编织工作。
如图11所示,同时,此时右三角底板选针器7工作,同时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缩入三角底板1,而选针脚313经过预选凸起后,选针脚313被预选凸起抬起,以使选针脚313的选针片露出针槽,通过推针三角8推动选针脚313向上运动将挺针脚312推动到左吊目三角25L的高度,使得挺针脚312沿左吊目三角25L的轨迹运行,以使挺针脚312将织针311推动到挺针三角23的高度,使得织针311沿集圈三角22的下沿轨迹运动,从而完成集圈工作。
本实施例其中一山板完成编织工作,另一山板完成集圈工作,从而在同一编织单元上在同一编织行中同时实现编吊同行功能。
3、织针翻针/接针
如图所示,此时左三角底板选针器7工作,同时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均伸出三角底板1,左吊目三角则缩入三角底板1,而选针脚313经过预选凸起后,选针脚313被预选凸起抬起,以使选针脚313的选针片露出针槽,通过推针三角8推动选针脚313向上运动将挺针脚312推动到左接针三角26L的高度,使得挺针脚312沿左接针三角26L的轨迹运行,以使挺针脚312将织针311推动到翻针三角21的高度,使得织针311沿翻针三角21的轨迹运动,从而完成翻针工作。
如图所示,右三角底板此时选针器7工作,同时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均伸出三角底板1,左吊目三角26L则缩入三角底板1,而选针脚313经过预选凸起后,选针脚313被预选凸起抬起,以使选针脚313的选针片露出针槽,通过推针三角8推动选针脚313向上运动将挺针脚312推动到起针三角24的高度,使得挺针脚312沿起针三角24的轨迹运行,以使挺针脚312将织针311推动到挺针三角23的高度,使得织针311沿挺针三角23的下沿轨迹运动,从而完成接针工作。
本实施例其中一山板完成翻针工作,另一山板完成接针工作,从而在同一编织单元上在同一编织行中同时实现翻针、接针功能。
当机头向右运动时其工作过程与机头向左运动的工作过程相同。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10)

1.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三角底板(1)、若干编织单元(2)、针板(3),所述若干编织单元(2)分别沿轴向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1)上,所述针板(3)上具有若干织针组件(31),通过所述编织单元(2)控制所述织针组件(31)动作;
所述编织单元(2)包括翻针三角(21)、集圈三角(22)、挺针三角(23)、起针三角(24)、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左接针三角(26L)、右接针三角(26R),所述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1)的上部,所述集圈三角(22)固定设置于所述翻针三角(21)与所述挺针三角(23)之间,所述起针三角(24)弹性地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1)的中部,所述左接针三角(26L)、右接针三角(26R)分别弹性地设置于所述起针三角(24)的两侧,所述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左接针三角(26L)、右接针三角(26R)与所述起针三角(24)之间,所述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之间设置有第一联动机构(4),所述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之间设置有第二联动机构(5),通过旋转驱动装置(6)分别驱使所述第一联动机构(4)、第二联动机构(5),以使所述第一联动机构(4)驱使所述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伸缩运动,所述第二联动机构(5)驱使所述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伸缩运动;
所述织针组件(31)包括织针(311)、挺针脚(312)、选针脚(313),所述织针(311)、挺针脚(312)、选针脚(313)自上向下层叠设置并滑动设置于所述针板(3)的针槽内,所述三角底板(1)在机头的左、右往复运动下带动所述织针(311)、挺针脚(312)、选针脚(313)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底板(1)的背部架固定设置有安装座(11),所述安装座(11)的端面对应所述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分别设置有第一滑孔(111),所述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的背部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滑孔(111)滑动配合的第一滑杆(112),且所述左接针三角(26L)、起针三角(24)、右接针三角(26R)与所述第一滑孔(111)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1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接针三角(26L)的左下角处以及所述右接针三角(26R)的右下角处分别具有第一导向斜面(262),所述起针三角(24)的两端分别具有第二导向斜面(2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挺针脚(312)包括推针部(3121)、折弯部(3122)、弹性部(3123),所述折弯部(3122)设置于所述推针部(3121)与所述弹性部(3123)的上部之间,以使所述推针部(3121)、折弯部(3122)、弹性部(3123)之间形成倒钩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部(3123)远离所述折弯部(3122)的一端具有片踵(3124),且所述弹性部(3123)邻近于所述推针部(3121)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凸块(3125)、第二限位凸块(312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针部(3121)呈弧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联动机构(4)包括固定座(41)、活动座(42),所述固定座(41)固定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1)的背部,所述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活动座(42)上,所述固定座(41)上具有通孔(411),所述活动座(42)的后部上设置有滑动插装于所述通孔(411)内的滑轴(421),且所述固定座(41)与所述活动座(42)之间具有第二弹性部件(43);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的第一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凸轮(61),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驱使所述凸轮(61)联动所述活动座(42)带动所述翻针三角(21)、挺针三角(23)同步伸缩运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联动机构(5)包括固定板(51)、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所述固定板(51)架设于所述安装座(11)的后部上,且所述固定板对应所述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分别具有第二滑孔(511),所述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的后部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滑孔(511)滑动配合的第二滑杆(512),所述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杆(512)上,且所述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与所述固定板(51)之间分别具有第三弹性部件(513);
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的第一输出轴上固定安装有双头凸轮(62),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驱使所述双头凸轮(62)联动所述第一推块(52)、第二推块(53)带动所述左吊目三角(25L)、右吊目三角(25R)伸缩运动。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单元(2)还包括一对选针器(7)、一对推针三角(8),所述选针器(7)分别对称设置于所述三角底板(1)的下部,所述推针三角(8)分别可伸缩地设置于所述选针器(7)之间,所述三角底板(1)的底部设置有第三联动机构(9),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6)驱使所述第三联动机构(9)带动所述推针三角(8)伸缩运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联动机构(9)包括一对推针安装座(91)、滑板(92),所述推针安装座(91)分别固定安装于所述三角底板(1)的背部上,所述推针安装座(91)上分别设置有第三滑孔(911),所述推针三角(8)的背部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三滑孔(911)滑动配合的第三滑杆(81),所述推针安装座(91)的底面分别设置有滑槽(912),且所述滑槽(912)上分别具有与所述第三滑孔(911)相连通的通槽(913),所述推针三角(8)的第三滑杆(81)垂直设置有与所述通槽(913)滑动配合的推杆(82),所述滑板(92)滑动设置于所述推针安装座(91)的底部之间,所述滑板(92)上分别设置有一对与所述推杆(82)滑动配合的引导槽(921)。
CN202321138522.9U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Active CN22014977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8522.9U CN220149776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38522.9U CN220149776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9776U true CN220149776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12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38522.9U Active CN220149776U (zh) 2023-05-11 2023-05-11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977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52110B (zh) 一种选针编织方法及其选针机构
CN220149776U (zh) 一种可同行编吊的山板装置
CN203238416U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CN219972623U (zh) 电脑横机单针踵组合针结构用三角底板结构
CN113388954A (zh) 能减少织针阻力的电脑横机底板装置
CN110453363B (zh) 一种新型清针三角机构及其清针方法
CN103255564A (zh) 一种电脑针织横机的编织控制机构
CN113388955A (zh) 一种三系统横编织机的三角底板
CN215976267U (zh) 一种电脑横机织针驱动结构
CN110846802A (zh) 一种横机起底装置中的穿线板组件
CN216237549U (zh) 一种能减少织针阻力的电脑横机底板装置
CN219099485U (zh) 一种用于电脑提花横机的纱筒固定装置
CN221028946U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机头组件
CN220335420U (zh) 一种横机用织针组合结构
CN210237960U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二段度目控制装置及针织横机
CN210561055U (zh) 一种适用于多密度编织的织领机山板
CN220034826U (zh) 一种三工位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三角装置
CN219690012U (zh) 一种双面上盘电脑针织圆机的提花片
CN117071159B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机头组件及编织方法
CN216193142U (zh) 一种手套机选针机构
CN115029854B (zh) 电脑横机底板及针织方法
CN218666657U (zh) 毛巾绣起毛装置及毛巾绣花机
CN115387014B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组件和针织横机
CN202717942U (zh) 用于横机上的副罗拉主体结构组件
CN218580213U (zh) 一种横编织机的沉降三角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