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7130U -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7130U
CN220147130U CN202321552103.XU CN202321552103U CN220147130U CN 220147130 U CN220147130 U CN 220147130U CN 202321552103 U CN202321552103 U CN 202321552103U CN 220147130 U CN220147130 U CN 220147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ngine
piece
elastic
fixing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210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涛
倪鑫磊
戈剑章
邹国勇
顾福鹏
张秀荣
司瑞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210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7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7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7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属于发动机悬置技术领域。该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壳体、弹性件、连接件以及支撑件;壳体具有开口以及容纳腔,开口与容纳腔连通,壳体用于与车辆的车架连接;弹性件连接于容纳腔的腔壁,且弹性件覆盖至少部分的开口,且弹性件沿开口至容纳腔的内部的方向产生形变,弹性件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穿设于连接孔,且与弹性件连接,连接件第一端位于容纳腔的外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位于容纳腔的内部,连接件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发动机连接,支撑件固定于容纳腔中,支撑件与弹性件上下相对;其中,在弹性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连接件与支撑件分离,在弹性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连接件与支撑件抵接。

Description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发动机悬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车辆越来越普及,车辆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通常,车辆中安装发动机,通过发动机为车辆提供动力。且发动机通过发动机悬置装置安装在车架上。但发动机在振动时,发动机的振动较多的传递至车架,使得车辆的性能受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能够解决发动机的振动较多的传递至车架,使得车辆的性能受影响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壳体、弹性件、连接件以及支撑件;
所述壳体具有开口以及容纳腔,所述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所述壳体用于与车辆的车架连接;
所述弹性件连接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且所述弹性件覆盖至少部分的所述开口,且所述弹性件沿所述开口至所述容纳腔的内部的方向产生形变,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连接孔,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且与所述弹性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外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腔的内部,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发动机连接,所述支撑件固定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弹性件上下相对;
其中,在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分离,在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支撑件抵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固定在所述容纳腔的腔壁,所述支撑件上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固定有限位套筒,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限位套筒,所述连接件中部设置有固定凸台,且所述固定凸台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方向环绕所述连接件的中部,所述固定凸台位于所述限位套筒靠近所述弹性件的一侧,所述固定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套筒的内径;
其中,在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固定凸台与所述限位套筒分离,在所述弹性件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固定凸台与所述限位套筒抵接。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还包括固定件,所述固定件套设于所述连接件,且所述固定件位于所述弹性件远离所述支撑件的一侧,所述固定件与所述固定凸台夹持所述弹性件。
可选地,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设置有阻挡凸台,所述阻挡凸台沿所述连接件的周向方向环绕所述连接件的第二端,且所述阻挡凸台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套筒的内径,所述阻挡凸台位于所述限位套筒远离所述弹性件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还包括安装件,所述安装件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件靠近所述开口,所述弹性件安装在所述安装件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件为橡胶安装件,且所述橡胶安装件沿所述橡胶安装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卡槽,所述弹性件的边缘嵌设于所述卡槽中。
可选地,所述弹性件包括连接圈以及多个子弹性件,所述多个子弹性件的第一端均连接在所述连接圈的内壁,且所述多个子弹性件沿所述连接圈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多个子弹性件的第二端围成所述连接孔,所述连接圈与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连接。
可选地,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还包括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连接板上设置有固定孔,所述固定孔用于穿设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板与所述车辆的车架连接。
可选地,所述支撑件为橡胶支撑件。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发动机、车架以及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
所述发动机、所述车架、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均位于所述车体中,所述壳体与所述车架连接,所述连接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壳体具有开口以及容纳腔,开口与容纳腔连通,因此,通过开口可以向容纳腔中安装器件。弹性件连接于容纳腔的腔壁,且弹性件覆盖至少部分的开口,且弹性件沿开口至容纳腔的内部的方向产生形变,从而,弹性件可以沿着开口至容纳腔的方向形变,或沿着容纳腔至开口的方向恢复形变。由于弹性件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件穿设于连接孔,且与弹性件连接,连接件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的外部,连接件的第二端位于容纳腔的内部,支撑件固定于容纳腔中,支撑件与弹性件上下相对,因此,在将发动机悬置装置安装在车辆中时,使得连接件的第一端与发动机连接,壳体与车辆的车架连接,从而一旦发动机产生振动,发动机便会向连接件的第一端施力,连接件的第一端便会向弹性件施力,而弹性件会向连接件的施加反作用力,从而弹性件便会对发动机的振动起到减缓作用,避免发动机的振动直接传递至车架。具体的,在发动机的振动较小时,发动机振动带动连接杆运动,而连接杆带动弹性件移动,使得弹性件的形态变化,在弹性件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杆始终不接触支撑件,从而依靠弹性件自身的性能对发动机的振动进行减缓,相当于对发动机进行减振及隔振,避免发动机的振动传递至车架,而在发动机的振动较大时,弹性件的振动幅度变大,从而弹性件处于第二状态,连接杆与支撑件抵接,从而支撑件便会被车架以及壳体支撑,进而使得连接杆的振动被降低,即支撑件通过连接件支撑发动机,降低发动机较大幅度的振动。
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性件、连接件以及支撑件,在将发动机悬置装置应用至车辆中之后,一旦发动机的产生振动,且振动幅度较小,发动机的振动会被弹性件减缓,即弹性件对发动机进行减振,若发动机的振动幅度较大,发动机还会通过连接件被支撑件支撑,使得发动件的振动幅度降低。即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装置,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振动,避免发动机的振动较多的传递至车架,提高车辆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爆炸图;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示意图;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截面图之一;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截面图之二;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截面图之三;
图6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截面图之四;
图7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爆炸图;
图8表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辆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壳体;20:弹性件;30:连接件;40:支撑件;50:限位套筒;60:固定件;70:安装件;80:连接板;21:连接圈;22:子弹性件;31:固定凸台;32:阻挡凸台;101:开口;102:容纳腔;201:连接孔;401:通孔;701:卡槽;801:固定孔;100:发动机悬置装置;200:发动机;300:车架。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爆炸图;参照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示意图;参照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截面图之一;参照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截面图之二;参照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截面图之三;参照图6,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的截面图之四。如图1至图6所示,该发动机悬置装置包括:壳体10、弹性件20、连接件30以及支撑件40。
壳体10具有开口101以及容纳腔102,开口101与容纳腔102连通,壳体10用于与车辆的车架300连接。弹性件20连接于容纳腔102的腔壁,且弹性件20覆盖至少部分的开口101,且弹性件20沿开口101至容纳腔102的内部的方向产生形变,弹性件20上设置有连接孔201,连接件30穿设于连接孔201,且与弹性件20连接,连接件30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102的外部,连接件30的第二端位于容纳腔102的内部,连接件30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发动机200连接,支撑件40固定于容纳腔102中,支撑件40与弹性件20上下相对。其中,在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连接件30与支撑件40分离,在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连接件30与支撑件40抵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壳体10具有开口101以及容纳腔102,开口101与容纳腔102连通,因此,通过开口101可以向容纳腔102中安装器件。弹性件20连接于容纳腔102的腔壁,且弹性件20覆盖至少部分的开口101,且弹性件20沿开口101至容纳腔102的内部的方向产生形变,从而,弹性件20可以沿着开口101至容纳腔102的方向形变,或沿着容纳腔102至开口101的方向恢复形变。由于弹性件20上设置有连接孔201,连接件30穿设于连接孔201,且与弹性件20连接,连接件30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102的外部,连接件30的第二端位于容纳腔102的内部,支撑件40固定于容纳腔102中,支撑件40与弹性件20上下相对,因此,在将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安装在车辆中时,使得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与发动机200连接,壳体10与车辆的车架300连接,从而一旦发动机200产生振动,发动机200便会向连接件30的第一端施力,连接件30的第一端便会向弹性件20施力,而弹性件20会向连接件30的施加反作用力,从而弹性件20便会对发动机200的振动起到减缓作用,避免发动机200的振动直接传递至车架300。具体的,在发动机200的振动较小时,发动机200振动带动连接杆运动,而连接杆带动弹性件20移动,使得弹性件20的形态变化,在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杆始终不接触支撑件40,从而依靠弹性件20自身的性能对发动机200的振动进行减缓,相当于对发动机200进行减振及隔振,避免发动机200的振动传递至车架300,而在发动机200的振动较大时,弹性件20的振动幅度变大,从而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连接杆与支撑件40抵接,从而支撑件40便会被车架300以及壳体10支撑,进而使得连接杆的振动被降低,即支撑件40通过连接件30支撑发动机200,降低发动机200较大幅度的振动。
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性件20、连接件30以及支撑件40,在将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应用至车辆中之后,一旦发动机200的产生振动,且振动幅度较小,发动机200的振动会被弹性件20减缓,即弹性件20对发动机200进行减振,若发动机200的振动幅度较大,发动机200还会通过连接件30被支撑件40支撑,使得发动件的振动幅度降低。即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可以降低发动机200的振动,避免发动机200的振动较多的传递至车架300,提高车辆的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3所示,将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应用在车辆中之后,可以将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与发动机200连接,将壳体10与车架300连接,从而在发动机200怠速时,若发动机200产生振动,且发动机200的振动幅度较小,发动机200带动弹性件20上下晃动,弹性件20依靠自身的弹力,可以对发动机200的振动起到减缓作用,此时,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若发动机200的振动幅度较大,发动机200带动连接件30向下移动,连接件30带动弹性件20向下移动之后,此时,弹性件20被发动机200的作用力带动至处于平直状态,即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弹性件20自身对发动机200的振动起到减缓作用,且连接件30会与支撑件40抵接,支撑件40便会支撑连接件30,从而使得发动机200的振动有一定的减缓,并且支撑件40支撑连接件30,即支撑发动机200,避免发动机200继续向下移动,导致发动机200与可能与车架300碰撞的问题出现。其中,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弹性件20可以未达到弹性变形的极限,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弹性件20可以达到弹性变形的极限。当然,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以及第二状态时,均可以未达到弹性变形的极限,只是弹性件20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下的形变量不同。其中,向下以及向上,均是以图3中的方向进行举例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运动方向。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件30可以为杆状结构,例如,连接件30可以为螺杆,再例如,连接件30为光杆。对于连接件30的具体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支撑件40可以固定在容纳腔102的腔壁,支撑件40上设置有通孔401,通孔401固定有限位套筒50,连接件30穿设于限位套筒50,连接件30中部设置有固定凸台31,且固定凸台31沿连接件30的周向方向环绕连接件30的中部,固定凸台31位于限位套筒50靠近弹性件20的一侧,固定凸台31的外径大于限位套筒50的内径。其中,在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固定凸台31与限位套筒50分离,在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固定凸台31与限位套筒50抵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将连接件30与发动机200连接之后,一旦发动机200产生振动,发动机200便会带动连接件30移动,若连接件30沿着弹性件20至支撑件40的方向移动,连接件30便会带动固定凸台31移动,当发动机200的振动幅度较小时,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此时,发动机200的振动被弹性件20减缓,当发动机200的振动幅度较大,固定凸台31在移动的过程中便会与限位套筒50抵接,从而限位套筒50对固定凸台31限位,且限位套筒50将固定凸台31传递的力传递至支撑件40,使得支撑件40通过限位套筒50支撑固定凸台31,即相当于支撑发动机200,可以使得发动机200的振动减缓。即通过设置限位套筒50以及固定凸台31,可以便于支撑件40支撑连接件30,进而支撑发动机200。
需要说明的是,限位套筒50可以由金属材质制成,从而使得限位套筒50的强度较高,有利于限位套筒50对固定凸台31进行限位。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时,也可以使得连接件30直接与支撑件40抵接,即支撑件40上不设置限位套筒50,连接件30上不设置固定凸台31,在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时,连接件30的第二端直接与支撑件40抵接。
另外,当连接件30为螺杆时,此时,固定凸台31可以沿着螺杆的周向方向环绕螺杆。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件40可以为橡胶支撑件。
当支撑件40为橡胶支撑件,此时,支撑件40支撑连接件30时,橡胶支撑件也会由于受力产生一定的形变,进而可以对发动机200的振动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即通过设置一支撑件40为橡胶支撑件,一方面可以使得支撑件40支撑发动机200,另一方面,橡胶支撑件还可以对发动机200的振动有一定的减缓作用,有利于减缓发动机200的振动传递至车架300。
另外,当支撑件40上设置通孔401,通孔401中设置套筒时,若支撑件40为橡胶支撑件,套筒为金属套筒,可以通过硫化工艺,将金属套筒固定在通孔401中。另外,当支撑件40为橡胶支撑件,壳体10由金属材质制成时,可以通过硫化工艺将橡胶支撑件固定在容纳腔102的腔壁,使得支撑件40与容纳腔102的腔壁固定连接。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发动机悬置装置100还可以包括固定件60,固定件60套设于连接件30,且固定件60位于弹性件20远离支撑件40的一侧,固定件60与固定凸台31夹持弹性件20。
当固定件60与固定凸台31夹持弹性件20时,此时,相当于通过固定件60与固定凸台31将连接件30固定在弹性件20上,从而在连接件30受到发动机200的作用力移动时,便于弹性件20随着连接件30的移动而形态变化。例如,连接件30受到发动机200的作用向下移动,此时,固定件60向弹性件20施力,使得弹性件20形变,在连接件30受到发动机200的作用向上移动,此时,固定凸台31弹性件20施力。其中,向下以及向上,均是以图4中的方向进行举例说明,并不代表实际的运动方向。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连接件30也可以直接固定在弹性件20上的连接孔201中,即连接件30与连接孔201的孔壁固定连接,从而在连接件30受到发动机200的作用力时,连接件30直接带动弹性件20形态变化。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连接件30的第二端可以设置有阻挡凸台32,阻挡凸台32沿连接件30的周向方向环绕连接件30的第二端,且阻挡凸台32的外径大于限位套筒50的内径,阻挡凸台32位于限位套筒50远离弹性件20的一侧。
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旦将连接件30与发动机200连接,在发动机200振动的过程中,若发动机200带动弹性件20向远离支撑件40的方向移动,此时,阻挡凸台32随着连接件30移动,在阻挡凸台32移动的一定位置之后,阻挡凸台32便会与限位套筒50抵接,从而限位套筒50对阻挡凸台32施力,阻挡凸台32便会将力传递至连接件30,进而传递至发动机200,使得发动机200的振动被减缓,并且连接件30在被阻挡之后,还可以避免连接件30移动距离较大,导致弹性件20被拉伸的距离过大,弹性件20失效的问题出现。另外,阻挡凸台32被限位套筒50阻挡,还可以避免连接件30从限位套筒50中脱离的问题出现。
需要说明的是,当连接件30为螺杆时,此时,可以在螺杆的一端设置螺帽,螺帽可以形成阻挡凸台32。当然,还可以在连接件30的第二端通过其他工艺形成阻挡凸台32,例如,在连接件30的第二端通过焊接工艺形成阻挡凸台32。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悬置装置还可以包括安装件70,安装件70与容纳腔102的腔壁固定连接,且安装件70靠近开口101,弹性件20安装在安装件70上。
通过这样的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02中安装弹性件20时,安装件70便可以相当于一个媒介,将弹性件20安装在安装件70上,从而实现弹性件20与容纳腔102的腔壁连接。即通过设置安装件70,可以便于安装弹性件20,使得弹性件20与容纳腔102的腔壁连接。
当然,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20也可以直接连接在容纳腔102的腔壁上,例如,通过焊接工艺将弹性件20焊接在容纳腔102的腔壁上。对于弹性件20与容纳腔102的腔壁连接的方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安装件70可以为橡胶安装件,且橡胶安装件沿橡胶安装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卡槽701,弹性件20的边缘嵌设于卡槽701中。
当橡胶安装件沿橡胶安装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卡槽701时,此时,在安装弹性件20的过程中,便可以直接将弹性件20的边缘嵌设在卡槽701中,从而使得弹性件20的边缘被卡槽701固定,使得弹性件20与橡胶安装件连接。另外,设置安装件70为橡胶安装件,橡胶安装件自身也有一定的形变,在弹性件20受力形变的过程中,橡胶安装件可能也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从而可以对发动机200的振动有一定的减缓作用。即通过设置安装件70为橡胶安装件,且橡胶安装件上设置卡槽701,一方面可以便于安装弹性件20,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有利于降低发动机200的振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0可以由金属材质制成,当安装件70为橡胶安装件时,可以通过硫化工艺将橡胶安装件固定在壳体10的容纳腔102中。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弹性件20可以包括连接圈21以及多个子弹性件22,多个子弹性件22的第一端均连接在连接圈21的内壁,且多个子弹性件22沿连接圈2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多个子弹性件22的第二端围成连接孔201,连接圈21与容纳腔102的腔壁连接。
通过这样的设置,一旦将连接件30与发动机200连接,在发动机200振动时,发动机200带动连接件30移动,连接件30便可以带动多个子弹性件22运动,而多个子弹性件22便可以同时对连接件30施力,使得连接件30的移动减缓,进而使得发动机200的振动减缓。即通过设置多个子弹性件22,可以使得针对发动机200的振动的减缓效果更好。
需要说明的是,当安装件70为橡胶安装件,且橡胶安装件上设置卡槽701时,此时,可以将连接圈21嵌设在卡槽701中。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弹性件20还可以为膜片状,即在弹性件20上开设连接孔201。
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动机悬置装置100还可以包括连接板80,连接板80固定在壳体10的外壁上,连接板80上设置有固定孔801,固定孔801用于穿设紧固件,紧固件用于将连接板80与车辆的车架300连接。
通过设置连接板80,在将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应用在车辆中时,便可以直接通过紧固件穿设连接板80上的固定孔801,将连接板80固定在车辆的车架300上,从而可以便于在车辆中安装发动机悬置装置100,且使得壳体10通过连接板80与车架300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固定件60可以为螺栓,此时,固定孔801可以为通孔401,也可以为螺纹孔。当然,紧固件还可以为其他具有固定功能的器件,例如,紧固件为销钉。对于紧固件的具体类型,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连接板80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连接板80的数量为2个,即1个壳体10上连接两个连接板80。再例如,连接板80的数量为4个,即1个壳体10上连接4个连接板80。对于连接板80的具体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另外,固定孔80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定,例如,固定孔801的数量为2个,即1个连接板80上设置两个固定孔801。再例如,固定孔801的数量为1个,即1个连接板80上设置1个固定孔801。对于固定孔801的具体数量,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作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壳体10具有开口101以及容纳腔102,开口101与容纳腔102连通,因此,通过开口101可以向容纳腔102中安装器件。弹性件20连接于容纳腔102的腔壁,且弹性件20覆盖至少部分的开口101,且弹性件20沿开口101至容纳腔102的内部的方向产生形变,从而,弹性件20可以沿着开口101至容纳腔102的方向形变,或沿着容纳腔102至开口101的方向恢复形变。由于弹性件20上设置有连接孔201,连接件30穿设于连接孔201,且与弹性件20连接,连接件30的第一端位于容纳腔102的外部,连接件30的第二端位于容纳腔102的内部,支撑件40固定于容纳腔102中,支撑件40与弹性件20上下相对,因此,在将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安装在车辆中时,使得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与发动机200连接,壳体10与车辆的车架300连接,从而一旦发动机200产生振动,发动机200便会向连接件30的第一端施力,连接件30的第一端便会向弹性件20施力,而弹性件20会向连接件30的施加反作用力,从而弹性件20便会对发动机200的振动起到减缓作用,避免发动机200的振动直接传递至车架300。具体的,在发动机200的振动较小时,发动机200振动带动连接杆运动,而连接杆带动弹性件20移动,使得弹性件20的形态变化,在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时,连接杆始终不接触支撑件40,从而依靠弹性件20自身的性能对发动机200的振动进行减缓,相当于对发动机200进行减振及隔振,避免发动机200的振动传递至车架300,而在发动机200的振动较大时,弹性件20的振动幅度变大,从而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连接杆与支撑件40抵接,从而支撑件40便会被车架300以及壳体10支撑,进而使得连接杆的振动被降低,即支撑件40通过连接件30支撑发动机200,降低发动机200较大幅度的振动。
也即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弹性件20、连接件30以及支撑件40,在将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应用至车辆中之后,一旦发动机200的产生振动,且振动幅度较小,发动机200的振动会被弹性件20减缓,即弹性件20对发动机200进行减振,若发动机200的振动幅度较大,发动机200还会通过连接件30被支撑件40支撑,使得发动件的振动幅度降低。即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可以降低发动机200的振动,避免发动机200的振动较多的传递至车架300,提高车辆的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该车辆包括车体、发动机200、车架30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任一实施例中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发动机200、车架300、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均位于车体中,壳体10与车架300连接,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与发动机200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包括:壳体(10)、弹性件(20)、连接件(30)以及支撑件(40);
所述壳体(10)具有开口(101)以及容纳腔(102),所述开口(101)与所述容纳腔(102)连通,所述壳体(10)用于与车辆的车架(300)连接;
所述弹性件(20)连接于所述容纳腔(102)的腔壁,且所述弹性件(20)覆盖至少部分的所述开口(101),且所述弹性件(20)沿所述开口(101)至所述容纳腔(102)的内部的方向产生形变,所述弹性件(20)上设置有连接孔(201),所述连接件(30)穿设于所述连接孔(201),且与所述弹性件(20)连接,所述连接件(30)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容纳腔(102)的外部,所述连接件(30)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容纳腔(102)的内部,所述连接件(30)的第一端用于与车辆的发动机(200)连接,所述支撑件(40)固定于所述容纳腔(102)中,所述支撑件(40)与所述弹性件(20)上下相对;
其中,在所述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支撑件(40)分离,在所述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连接件(30)与所述支撑件(40)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固定在所述容纳腔(102)的腔壁,所述支撑件(40)上设置有通孔(401),所述通孔(401)固定有限位套筒(50),所述连接件(30)穿设于所述限位套筒(50),所述连接件(30)中部设置有固定凸台(31),且所述固定凸台(31)沿所述连接件(30)的周向方向环绕所述连接件(30)的中部,所述固定凸台(31)位于所述限位套筒(50)靠近所述弹性件(20)的一侧,所述固定凸台(31)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套筒(50)的内径;
其中,在所述弹性件(2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固定凸台(31)与所述限位套筒(50)分离,在所述弹性件(2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固定凸台(31)与所述限位套筒(50)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100)还包括固定件(60),所述固定件(60)套设于所述连接件(30),且所述固定件(60)位于所述弹性件(20)远离所述支撑件(40)的一侧,所述固定件(60)与所述固定凸台(31)夹持所述弹性件(2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30)的第二端设置有阻挡凸台(32),所述阻挡凸台(32)沿所述连接件(30)的周向方向环绕所述连接件(30)的第二端,且所述阻挡凸台(32)的外径大于所述限位套筒(50)的内径,所述阻挡凸台(32)位于所述限位套筒(50)远离所述弹性件(20)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还包括安装件(70),所述安装件(70)与所述容纳腔(102)的腔壁固定连接,且所述安装件(70)靠近所述开口(101),所述弹性件(20)安装在所述安装件(70)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件(70)为橡胶安装件,且所述橡胶安装件沿所述橡胶安装件的周向方向设置有卡槽(701),所述弹性件(20)的边缘嵌设于所述卡槽(701)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20)包括连接圈(21)以及多个子弹性件(22),所述多个子弹性件(22)的第一端均连接在所述连接圈(21)的内壁,且所述多个子弹性件(22)沿所述连接圈(21)的周向方向间隔分布,所述多个子弹性件(22)的第二端围成所述连接孔(201),所述连接圈(21)与所述容纳腔(102)的腔壁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100)还包括连接板(80),所述连接板(80)固定在所述壳体(10)的外壁上,连接板(80)上设置有固定孔(801),所述固定孔(801)用于穿设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连接板(80)与所述车辆的车架(300)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40)为橡胶支撑件。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包括车体、发动机(200)、车架(300)以及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发动机悬置装置(100);
所述发动机(200)、所述车架(300)、所述发动机悬置装置(100)均位于所述车体中,所述壳体(10)与所述车架(300)连接,所述连接件(30)的第一端与所述发动机(200)连接。
CN202321552103.XU 2023-06-16 2023-06-16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220147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2103.XU CN220147130U (zh) 2023-06-16 2023-06-16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2103.XU CN220147130U (zh) 2023-06-16 2023-06-16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7130U true CN220147130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07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2103.XU Active CN220147130U (zh) 2023-06-16 2023-06-16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7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049888B (zh) 一种汽车液压悬置结构及汽车
US5375821A (en) Engine mount for motor vehicles
US6988579B2 (en) Power unit mount structure for vehicles
KR20200021153A (ko) 자동차용 액티브 엔진 마운트
CN220147130U (zh) 发动机悬置装置及车辆
JP2009115136A (ja) 防振装置
CN109073021B (zh) 用于衰减第一振动元件与第二元件之间的振动的装置
CN219360817U (zh) 定位装置及电池包快换新能源车辆
JPH07280034A (ja) 防振装置
CN215360822U (zh) 螺旋弹簧安装垫及车辆
CN219570225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进气歧管
CN219344908U (zh) 限位减振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9262620U (zh) 用于压缩机的固定装置及车辆
CN213501719U (zh) 一种被悬架弹簧以及安装盘组件包裹的悬架总成
CN220726945U (zh) 一种减震垫、一种减震垫与执行器配合结构及一种车辆
CN220510240U (zh) 一种天线支座
KR100507227B1 (ko) 차량용 롤로드
CN216045162U (zh) 一种真空泵减震装置
CN219838424U (zh) 悬置、电机安装结构、车辆
US20060134980A1 (en) Engine mounting insulator
CN217944891U (zh) 车辆的悬置装置及车辆
CN213199456U (zh) 悬置结构
CN219974724U (zh) 一种低噪音吸奶器的主机和吸奶器
CN113872384B (zh) 减振结构、电机部件及空调器
CN215705529U (zh) 空气弹簧支撑件及空气弹簧支撑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