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43369U - 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 Google Patents

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43369U
CN220143369U CN202321141958.3U CN202321141958U CN220143369U CN 220143369 U CN220143369 U CN 220143369U CN 202321141958 U CN202321141958 U CN 202321141958U CN 220143369 U CN220143369 U CN 220143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shaft
end cover
stirring shaft
stir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19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易家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uofu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uo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uofu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uofu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41958.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43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43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43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包括: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块,且外部包裹有夹层,所述釜体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塞,通过防死角块和防死角塞的设置,可使得釜体内进行进行反应时,保证物料的充分混合;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轴,所述上端盖与所述搅拌轴之间设置有辅助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所述辅助密封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端盖的上方。该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在超高粘度物料工况情况下,防死角,防聚团,包轴,自清洁,整个筒体内部物料捏合,混合,反应,传质,传热接近无死角,物料混合效率高。

Description

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背景技术
对于高粘聚合反应过程而言,如聚丁烯,PGA,PLA,PI,POE,PCC,PBO等材料的聚合反应,反应后期体系的粘度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不断增大,有数十毫帕秒最终甚至可达到数十万毫帕秒,此时物料的流动变得极为困难,对于高沸点物料,尤其是同时具有高粘度、高凝固点、高热敏性特点的重质焦油或酚焦油、煤焦油、高分子等类似物料,通常会出现在高温下发泡或膨化,有的还甚至会出现流变固化的现象。
对于这种高粘聚合反应,中国专利(CN217940197U)公开了及一种立式反应釜,通过主螺带将物料沿容器壁面螺旋提升,由于次螺带螺旋方向相反,次螺带会将容器中央汇集的物料下推,使物料循环流动,抄板的设置使得物料下落的过程中会被推至周边,避免下推的物料过多在容器底部堆积。
但上述技术方案仍然存在不小的技术缺陷:上述技术中虽然能使物料均匀掺和、反应,改善搅拌效果,中心部分物料和周边物料混合均匀,但是采用的是单轴设计,与釜体内部依然存在搅拌死角,混合效率仍然有待提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该装置在超高粘度物料工况情况下,防死角,防聚团,包轴,自清洁,整个筒体内部物料捏合,混合,反应,传质,传热接近无死角,物料混合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包括:
釜体,所述釜体的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块,且外部包裹有夹层,所述釜体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塞,通过防死角块和防死角塞的设置,可使得釜体内进行反应时,保证物料的充分混合。
上端盖,所述上端盖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轴,所述上端盖与所述搅拌轴之间设置有辅助密封件进行密封连接,所述辅助密封件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端盖的上方;所述辅助密封件包括密封环和盖板,密封环填充在所述上端盖与所述搅拌轴之间,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端盖的上方,通过辅助密封件的设置,可避免搅拌轴上附着的物料在转动时携带到釜体的外部。
所述上端盖的下方连接所述釜体,上端盖4与釜体1密封连接,使得所述搅拌轴一端插在所述釜体内部,所述搅拌轴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上安装有刮刀,另一端设置有传动系统进行连接,通过所述传动系统使得两个搅拌轴做同向的向内旋转,所述传动系统可设置为齿轮箱等驱动装置。
所述搅拌轴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机械密封系统或磁力密封系统。
优选地,所述机械密封系统包括有机械密封件,还包括有机架、旋转接头、减速机和电机,所述机械密封件通过设置且安装在机架上与所述搅拌轴进行密封连接,所述搅拌轴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通过旋转接头可向搅拌轴进行导入加热物质,从而可对搅拌轴进行加热,从而将物料进行全面加热。
其中一个所述搅拌轴的一端通过皮带和齿轮传动连接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上,且一端通过设置电机进行驱动,通过电机驱动减速机进行转动,在与皮带和齿轮的配合下,最终可驱动其中一个所述搅拌轴进行转动,又在所述传动系统的配合下,最终使得两个搅拌轴做同向的向内旋转。
优选地,所述磁力密封系统包括有磁力密封件,还包括有机架、减速机和电机,所述磁力密封件通过设置且安装在机架上与所述搅拌轴进行连接,所述磁力密封件套在所述搅拌轴的外部,且其一端固定安装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与其中一个所述搅拌轴进行固定连接,且其一端还通过设置电机进行驱动。
优选地,所述釜体的外部套有夹层,所述夹层内设置有导热物质对釜体进行加热,所述导热物质可设置为导热油,所述夹层一端连通有进油管,另一端连通有出油管,导热油在通过进油管和进入到夹层内对釜体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上端盖与所述釜体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加热棒,所述加热棒固定安装于上端盖上,所述加热棒用于在化学反应时平衡釜体的内部温度,使得釜体顶部和内部温差较小或无温差。
优选地,所述釜体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计,温度计用于对釜体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所述温度计一小段插在釜体的内部,另一大段固定安装在釜体的外壁。
优选地,所述釜体的外部还固定安装有支架,支架用于对釜体和其上方部件等进行支撑。
优选地,还包括有升降平台,所述升降平台设置为丝杆传动升降,所述升降平台中的固定端与所述机架固定连接,通过活动端与所述釜体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釜体设置为立式8字型筒体,配合设置有双轴,再配合搅拌器、防死角块、防死角塞和刮刀等构件的配合设置,在超高粘度物料工况情况下,防死角,防聚团,包轴,自清洁,整个筒体内部物料捏合(捏合是两轴刮刀与刮刀,两轴异速差形成相对运动相互的清洁),混合,反应,传质,传热接近无死角,物料混合效率高。
该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通过上端盖和辅助密封件等构件的配合设置,可保证洁净空间设计确保物料无污染,传动系统与反应腔体物料隔绝。
该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通常只需要2个和1个轴封系统且物料不接触高温物料,因此轴封系统选择较多可以机械密封,磁力密封等,压力可以-0.1MPa-10.0Mpa。
该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通过机械密封系统和夹层等构件的配合设置,传热面相互距离极短,约在5-40mm之间,物料界面更新更快,传热效率高,物料温控精度更高。
通过磁力密封系统等构件的配合设置,在超高粘流体在高压情况的混合反应的情况下(包括高压,高粘,高温情况聚合反应),可采用磁力密封驱动,可以实现高压或绝对负压筒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更合适80%-100%装载量高粘流体的混合反应。
通过升降平台等构件的配合设置,可实现釜体和上端盖之间进行分离设置,便于卸料或清洁釜体等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设置有机械密封系统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的俯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设置有磁力密封系统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设置有升降平台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釜体;101-夹层;102-进料管;103-防死角塞;2-搅拌轴;201-搅拌器;3-防死角块;4-上端盖;5-辅助密封件;6-传动系统;7-机架;8-机械密封件;9-旋转接头;10-减速机;11-电机;12-温度计;13-加热棒;14-支架;15-刮刀;16-磁力密封件;17-升降平台;1701-固定端;1702-活动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3所示,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包括:
釜体1,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块3,且外部包裹有夹层101,釜体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02,进料管102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塞103;通过防死角块3和防死角塞103的设置,可使得釜体1内进行反应时,使得釜体1无死角,防死角块3可设置多个,一个固定设置在上端盖4的下方,一个固定设置釜体1的底部,防死角块3与搅拌器201进行配合,保证物料的充分混合。
釜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计12,温度计12用于对釜体1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温度计12一小段插在釜体1的内部,另一大段固定安装在釜体1的外壁。
釜体1的外部套有夹层101,夹层101内设置有导热物质对釜体1进行加热,导热物质可设置为导热油,夹层101一端连通有进油管,另一端连通有出油管,导热油在通过进油管和进入到夹层101内对釜体1进行加热。
釜体1的外部还固定安装有支架14,支架14用于对釜体1和其上方部件等进行支撑。
还包括上端盖4,上端盖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轴2,上端盖4与搅拌轴2之间设置有辅助密封件5进行密封连接,辅助密封件5固定安装于上端盖4的上方;辅助密封件5包括密封环和盖板,密封环填充在上端盖4与搅拌轴2之间,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端盖4的上方,通过辅助密封件5的设置,可避免搅拌轴2上附着的物料在转动时携带到釜体1的外部。
上端盖4的下方连接釜体1,上端盖4与釜体1密封连接,使得搅拌轴2一端插在釜体1内部,搅拌轴2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器201,搅拌器201上安装有刮刀15,另一端设置有传动系统6进行连接,通过传动系统6使得两个搅拌轴2做同向的向内旋转,传动系统6可设置为齿轮箱等驱动装置。
具体地,刮刀15的形状可设置为E字型或T字型等,双轴有搅拌刮刀可采用,3爪对2爪,4爪对5爪,5爪对6爪,2爪对8爪,8爪对10爪等不等数量的组合形式;
并且,双轴搅拌可采用同向异速运行或异向同速运行,来实现刮刀与釜体,刮刀与刮刀,刮刀与轴之间的相互清洁与交换。
上端盖4与釜体1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加热棒13,加热棒13固定安装于上端盖4上,加热棒13用于在化学反应时平衡釜体1的内部温度,使得釜体1顶部和内部温差较小或无温差,避免釜体1顶部的物料发生固化。
搅拌轴2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机械密封系统,当需便于物料反应,对搅拌轴2进行加热时,即设置采用机械密封系统结构。
进一步地,机械密封系统包括有机械密封件8,还包括有机架7、旋转接头9、减速机10和电机11,机械密封件8通过设置且安装在机架7上与搅拌轴2进行密封连接,搅拌轴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9,通过旋转接头9可向搅拌轴2进行导入加热物质,从而可对搅拌轴2进行加热,物料与搅拌轴2进行接触时,从而将物料进行全面加热。
其中一个搅拌轴2的一端通过皮带和齿轮传动连接有减速机10,减速机10固定安装在机架7上,且一端通过设置电机11进行驱动,通过电机11驱动减速机10进行转动,在与皮带和齿轮的配合下,最终可驱动其中一个搅拌轴2进行转动,又在传动系统6的配合下,最终使得两个搅拌轴2做同向的向内旋转。
实施例2:
如图2-3所示,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包括:
釜体1,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块3,且外部包裹有夹层101,釜体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02,进料管102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塞103;通过防死角块3和防死角塞103的设置,可使得釜体1内进行反应时,使得釜体1无死角,防死角块3可设置多个,一个固定设置在上端盖4的下方,一个固定设置釜体1的底部,防死角块3与搅拌器201进行配合,保证物料的充分混合。
釜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计12,温度计12用于对釜体1内部温度进行检测,温度计12一小段插在釜体1的内部,另一大段固定安装在釜体1的外壁。
釜体1的外部套有夹层101,夹层101内设置有导热物质对釜体1进行加热,导热物质可设置为导热油,夹层101一端连通有进油管,另一端连通有出油管,导热油在通过进油管和进入到夹层101内对釜体1进行加热。
釜体1的外部还固定安装有支架14,支架14用于对釜体1和其上方部件等进行支撑。
还包括上端盖4,上端盖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轴2,上端盖4与搅拌轴2之间设置有辅助密封件5进行密封连接,辅助密封件5固定安装于上端盖4的上方;辅助密封件5包括密封环和盖板,密封环填充在上端盖4与搅拌轴2之间,盖板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上端盖4的上方,通过辅助密封件5的设置,可避免搅拌轴2上附着的物料在转动时携带到釜体1的外部。
上端盖4的下方连接釜体1,上端盖4与釜体1密封连接,使得搅拌轴2一端插在釜体1内部,搅拌轴2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器201,搅拌器201上安装有刮刀15,另一端设置有传动系统6进行连接,通过传动系统6使得两个搅拌轴2做同向的向内旋转,传动系统6可设置为齿轮箱等驱动装置。
具体地,刮刀15的形状可设置为E字型或T字型等,双轴有搅拌刮刀可采用,3爪对2爪,4爪对5爪,5爪对6爪,2爪对8爪,8爪对10爪等不等数量的组合形式;
并且,双轴搅拌可采用同向异速运行或异向同速运行,来实现刮刀与釜体,刮刀与刮刀,刮刀与轴之间的相互清洁与交换。
上端盖4与釜体1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加热棒13,加热棒13固定安装于上端盖4上,加热棒13用于在化学反应时平衡釜体1的内部温度,使得釜体1顶部和内部温差较小或无温差,避免釜体1顶部的物料发生固化。
搅拌轴2的另一端还设置有磁力密封系统,当不需要对搅拌轴2进行加热,进行常规物料反应时,即设置采用磁力密封系统。
进一步地,磁力密封系统包括有磁力密封件16,还包括有机架7、减速机10和电机11,磁力密封件16通过设置且安装在机架7上与搅拌轴2进行连接,磁力密封件16密封套在搅拌轴2的外部,且其一端固定安装有减速机10,减速机10与其中一个搅拌轴2进行固定连接,且其一端还通过设置电机11进行驱动。
更进一步地,磁力密封系统,磁力驱动系采用磁力耦合原理,即是用永久磁性联轴器的结构原理代替常用的联轴器(钢性,软性),使传动系统在封闭受压腔内作同步转动,从而使设备内实现无泄漏操作的压力容器。具有密封可靠、操作安全的优点,使用过程中即使发生故障也不会导致反应器内物料的泄漏,给计划停车争取了时间,可降低停产损失。
超高粘流体在高压情况的混合反应(高压,高粘,高温情况聚合反应),在高压情况下采用磁力密封驱动,可以实现高压或绝对负压筒体。
该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与其他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选择性的组合使用。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该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还包括有升降平台17,升降平台17设置为丝杆传动升降,升降平台17包括有固定端1701和活动端1702,升降平台17中的固定端1701与机架7固定连接,通过活动端1702与釜体1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
通过升降平台17中的丝杆转动,带动活动端1702进行上下移动,进而实现釜体1和上端盖4的分离,从而便于卸料或清洁釜体1等操作。
通过丝杆转动带动构件进行上下移动采用现有技术即可,此处不再进行详细赘述。
该实施例中的方案可以与其他实施例中的方案进行选择性的组合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等效流程或等效功能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釜体(1),所述釜体(1)的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块(3),且外部包裹有夹层(101),所述釜体(1)的一侧固定连通有进料管(102),所述进料管(102)内部设置有防死角塞(103);
上端盖(4),所述上端盖(4)的内部转动连接有两个搅拌轴(2),所述上端盖(4)与所述搅拌轴(2)之间设置有辅助密封件(5)进行密封连接,所述辅助密封件(5)固定安装于所述上端盖(4)的上方;
所述上端盖(4)的下方连接所述釜体(1),使得所述搅拌轴(2)一端插在所述釜体(1)内部,所述搅拌轴(2)一端固定安装有搅拌器(201),所述搅拌器(201)上安装有刮刀(15),另一端设置有传动系统(6)进行连接,通过所述传动系统(6)使得两个搅拌轴(2)做同向的向内旋转;
所述搅拌轴(2)的另一端还设置有机械密封系统或磁力密封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密封系统包括有机械密封件(8),所述机械密封件(8)通过设置且安装在机架(7)上与所述搅拌轴(2)进行密封连接,所述搅拌轴(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旋转接头(9);
其中一个所述搅拌轴(2)的一端通过皮带和齿轮传动连接有减速机(10),所述减速机(10)固定安装在所述机架(7)上,且一端通过设置电机(11)进行驱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力密封系统包括有磁力密封件(16),所述磁力密封件(16)通过设置且安装在机架(7)上与所述搅拌轴(2)进行连接,所述磁力密封件(16)套在所述搅拌轴(2)的外部,且其一端固定安装有减速机(10),所述减速机(10)与其中一个所述搅拌轴(2)进行固定连接,且其一端还通过设置电机(11)进行驱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外部套有夹层(101),所述夹层(101)内设置有导热物质对釜体(1)进行加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端盖(4)与所述釜体(1)的顶部连接处设置有加热棒(13),所述加热棒(13)固定安装于上端盖(4)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内部还设置有温度计(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的外部还固定安装有支架(14)。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升降平台(17),所述升降平台(17)设置为丝杆传动升降,所述升降平台(17)中的固定端(1701)与所述机架(7)固定连接,通过活动端(1702)与所述釜体(1)的底部进行固定连接。
CN202321141958.3U 2023-05-12 2023-05-12 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Active CN220143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1958.3U CN220143369U (zh) 2023-05-12 2023-05-12 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1958.3U CN220143369U (zh) 2023-05-12 2023-05-12 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43369U true CN220143369U (zh) 2023-12-08

Family

ID=890159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1958.3U Active CN220143369U (zh) 2023-05-12 2023-05-12 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43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41365B2 (en) Slurry mixing device
CN106943924A (zh) 一种混合均匀的工业原料搅拌装置
CN220143369U (zh) 立式双轴自清洁混合机
CN113368800A (zh) 一种带有粉碎物料机构的化工反应罐
CN208406656U (zh) 单轴溶解釜
CN116173775A (zh) 一种原料混合器
CN109016214A (zh) 一种耐磨聚全氟乙丙烯电缆料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10699624U (zh) 一种双轴桨叶混合机
CN213966330U (zh) 一种新型混药机
CN212328297U (zh) 一种聚氨酯胶粘剂制备用的催化反应装置
CN111059969B (zh) 一种连续挤出含能材料的装填方法及系统
CN209501491U (zh) 一种食品工程用进料搅拌输出设备
CN206730968U (zh) 一种混合均匀的工业原料搅拌装置
CN212523705U (zh) 一种药品搅拌装置
CN219150067U (zh) 一种反应釜安全投料装置
CN218333151U (zh) 一种低放射性废机油移动式固化装置
CN218981290U (zh) 一种用于食品加工的搅拌结构
CN116785995B (zh) 一种原料混合用高效搅拌装置
CN215917271U (zh) 适用于片材制造的前序混料设备
CN217410640U (zh) 一种用于膏剂生产的捏合机
CN213824846U (zh) 一种具备防堵料功能的反应釜
CN214210375U (zh) 一种带插板阀的生产耐火材料用卧式搅拌机
CN208788826U (zh) 一种耐磨聚全氟乙丙烯电缆料生产加工用搅拌装置
CN218281749U (zh) 一种微胶囊乳化、聚合及微胶囊化反应釜
CN216498719U (zh) 一种聚氯化铝生产用调浆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