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7223U - 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7223U
CN220137223U CN202321670713.XU CN202321670713U CN220137223U CN 220137223 U CN220137223 U CN 220137223U CN 202321670713 U CN202321670713 U CN 202321670713U CN 220137223 U CN220137223 U CN 220137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connectors
force application
test fixture
plu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67071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鹏
张文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Silicon Valley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Silicon Valley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Silicon Valley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fei Silicon Valley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67071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7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7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7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测试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试工装结构,测试工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插拔组件,插拔组件包括工装主体、施力件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施力件和多个第二连接器均设置于工装主体上,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可插拔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工装结构,将多个第二连接器集成在一个工装主体上,使一个插拔组件对应一个连接器组件进行对接,即可以同时完成对待测产品的多个第一连接器的对接,方便对接,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且有效防止错接通道的情况,施力件方便抓握,借助施力件,能方便分离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

Description

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测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在军用以及民用设备中,电子产品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电子产品在出厂前一般都需要进行测试。随着科技的发展,对电子产品的测试项目及要求越来越多,例如,检测电子产品内的噪声系数、接收信道模拟滤波器带宽、通道增益、通道间增益一致性、各通道稳定度、接收通道间隔离度、接收镜频抑制度、中频输出信号等。
目前,在对电子产品测试的过程中,每测试一个或者几个项目都会更换测试设备,即电子产品的连接器需要多次接入测试设备。而现有技术中,电子产品一般需要对多个通道进行测试连接,即每连接一个测试设备都会逐一的将每个通道连接的连接器进行一次拆装,导致较低的测试效率。此外,连接器一般都很小,拆装过程很不方便,且可能会出现错接通道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工装结构,可以同时连接待测产品的多个连接器,拆装方便,且有效防止错接通道的情况。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测试工装结构,用于测试待测产品,所述待测产品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组件,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器,所述测试工装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插拔组件,所述插拔组件与所述连接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插拔组件包括工装主体、施力件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所述施力件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器均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上,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可插拔连接;其中,
背向所述待测产品拉拽所述施力件能分离所述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器为SMP连接器母头,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一端为SMP连接器公头,所述第二连接器的第二端为SMA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连接器组件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工装主体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器。
可选地,所述插拔组件还包括第一螺接件,所述第一螺接件穿设所述第二连接器并与所述工装主体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第二连接器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耳部,两个所述耳部上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一螺接件设置有两个且一一对应穿设所述穿孔并与所述工装主体螺纹连接。
可选地,所述工装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施力件,所述施力件一端与所述工装主体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头部。
可选地,所述施力件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部和设置于所述把手部两端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沿第一方向的两侧边缘。
可选地,所述插拔组件还包括定位销,所述待测产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所述插拔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一端用于插接所述第一定位孔,所述定位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
可选地,所述定位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插拔组件还包括第二螺接件,所述第二螺接件用于穿设所述待测产品和所述工装主体中的一者并与另一者螺纹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工装结构,将多个第二连接器集成在一个工装主体上,使一个插拔组件对应一个连接器组件进行对接,即可以同时完成对待测产品的多个第一连接器的对接,方便对接,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且有效防止错接通道的情况。此外,施力件方便抓握,借助施力件,能方便分离第二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工装结构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工装结构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测试工装结构的又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待测产品的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待测产品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中:
100、待测产品;110、连接器组件;111、第一连接器;120、测试盒;121、底壳;122、上盖;1221、顶面;1222、第一定位孔;1223、第一连接部;130、第三连接器;
200、插拔组件;210、工装主体;211、第二连接部;220、施力件;221、头部;230、第二连接器;231、耳部;240、第一螺接件;250、定位销;260、第二螺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测试工装结构,用于测试待测产品100,待测产品10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组件110,连接器组件11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器111,测试工装结构包括至少一个插拔组件200,插拔组件200与连接器组件110一一对应设置,插拔组件200包括工装主体210、施力件220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230,施力件220和多个第二连接器230均设置于工装主体210上,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一连接器111可插拔连接。其中,背向待测产品100拉拽施力件220能分离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一连接器111。
在本实施例中,将多个第二连接器230集成在一个工装主体210上,使一个插拔组件200对应一个连接器组件110进行对接,即可以同时完成对待测产品100的多个第一连接器111的对接,方便对接,有效提高测试效率,且有效防止错接通道的情况。此外,施力件220方便抓握,借助施力件220,能方便分离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一连接器111。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器111为SMP连接器母头,第二连接器230的第一端为SMP连接器公头,第二连接器230的第二端为SMA连接器。在本实施例中,SMP连接器具有频率范围宽、方便连接与分离、且连接可靠等特点,适于测试,有效保证测试的精度,SMA连接器方便与测试设备连接。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3至图4所示,连接器组件11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第一连接器111,工装主体210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第二连接器230。其中,图1中的a方向为第一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一连接器111和第二连接器230成排设置,在二者对接时方便观测,进一步地方便对接,且能有效分散第一连接器111和第二连接器230连接或分离时的力,以避免应力过度集中而损坏待测产品100。
具体地,待测产品100还包括测试盒120和设置于测试盒120内的电路板(未示出),电路板上设置第一连接器111,且第一连接器111延伸至测试盒120外,以方便与第二连接器230的对接。
进一步地,测试盒120包括底壳121和上盖122,底壳121和上盖122可拆卸连接,且底壳121和上盖122之间形成有容纳腔,容纳腔内设置电路板。进一步地,上盖122具有顶面1221,第一连接器111延伸至顶面1221外。
进一步地,待测产品100还包括第三连接器130,待测产品100通过第三连接器130与其他产品对接使用。具体地,第三连接器130设置于电路板上,且于测试盒120的周侧穿设至测试盒120外。示例性地,第三连接器130可以为矩形连接器,方便与其他产品对接。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中,待测产品100包括两个连接器组件110,两个连接器组件110分别设置于测试盒120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边缘,有效避免对应的两个插拔组件200在安装时产生位置干涉。其中,图1中的b方向为第二方向。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至图3所示,插拔组件200还包括第一螺接件240,第一螺接件240穿设第二连接器230并与工装主体210螺纹连接,以确保第二连接器230相对于工装主体210连接的稳定性,进而避免与第一连接器111多次插拔而引起第二连接器230相对于工装主体210连接松动,在相对于待测产品100拆装插拔组件200时,会更加顺畅。
示例性地,第一螺接件240可以为M2的螺钉,例如十字槽盘头螺钉。进一步地,为保证第二连接器230与工装主体21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可以加装弹性垫片。
具体地,第二连接器23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耳部231,两个耳部231上均开设有穿孔(未示出),第一螺接件240设置有两个且一一对应穿设穿孔并与工装主体210螺纹连接,进而保证第二连接器230相对于工装主体210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可以在工装主体210上开设凹槽(未示出),以容纳第二连接器230,通过凹槽对第二连接器230的位置进行限位,以保证第二连接器230相对于工装主体210的位置精度,使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一连接器111可以精准对接,利于插拔组件200相对于待测产品100的插拔。
在一些实施例中,工装主体2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一个施力件220,施力件220一端与工装主体210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头部221,方便抓握施力。示例性地,施力件220可以为螺钉,例如,M3-M6的螺钉。具体地,施力件220的头部221高于第二连接器230,以避免施力件220的头部221对第二连接器230产生位置干涉,且更加方便抓握施力。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施力件220可以为U型把手,具体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部和设置于把手部两端的支撑臂,支撑臂固定设置于工装主体2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边缘。与螺钉相比,把手更加方便抓握,且更加方便保证施力平衡,有效避免拉拽时对工装主体210的施力不均而造成工装主体210倾斜,进而损坏第一连接器111和第二连接器230的情况发生。具体地,施力件220为U型把手时,可以通过螺栓固定于工装主体210上。
于本实施例中,参照图1和图4所示,插拔组件200还包括定位销250,待测产品10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222,具体地,第一定位孔1222设置于上盖122的顶面1221上,插拔组件20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未示出),定位销250的一端用于插接第一定位孔1222,定位销250的第二端与第二定位孔插接,通过定位销250的设计能有效保证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一连接器111的对接精度,有效避免因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一连接器111之间的错位而导致的损坏。
示例性地,第二定位销250设置有两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将定位销250固定于工装主体210上,以避免定位销250丢失。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250凸出于第二连接器230设置,可以理解为,定位销250先插入至第一定位孔1222后,第二连接器230才与第一连接器111接触对接。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定位销250的第二端与第二定位孔可拆卸连接,当定位销250磨损时,方便更换。此外,不将定位销250固定于工装主体210上,有效避免磕碰而造成定位销250歪斜,影响对接。在本实施例中,定位销250先插入至第一定位孔1222内,然后再对接插拔组件200,且在定位销250插入至第二定位孔内后,第二连接器230才与第一连接器111接触对接。
于本实施例中,继续参照图1至图5所示,插拔组件200还包括第二螺接件260,第二螺接件260用于穿设待测产品100和工装主体210中的一者并与另一者螺纹连接,以达到紧固插拔组件200与待测产品100的目的,进而保证第一连接器111与第二连接器230之间的连接稳固。
示例性地,插拔组件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螺接件260,例如两个。具体地,两个第二螺接件260分别位于工装主体2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具体地,上盖122沿第二方向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两个第一连接部1223,两个同侧的第一连接部1223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工装主体210上设置有两个相对应的第二连接部211,第二螺接件260一一对应穿设第一连接部1223和第二连接部211中的一者并与另一者螺纹连接。
示例性地,本实施例提供的测试工装结构的使用步骤为:首先,将定位销250一一对应插接于第一定位孔1222内;然后,对接插拔组件200,使定位销250先插入至第二定位孔内,然后在用力按压插拔组件200,使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一连接器111对接;最后,通过第二螺接件260将插拔组件200和待测产品100紧固在一起。在完成测试后,拉拽施力件220,以将第二连接器230与第一连接器111分离。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测试工装结构,用于测试待测产品(100),所述待测产品(100)包括至少一个连接器组件(110),所述连接器组件(110)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器(111),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工装结构包括:
至少一个插拔组件(200),所述插拔组件(200)与所述连接器组件(11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插拔组件(200)包括工装主体(210)、施力件(220)以及多个第二连接器(230),所述施力件(220)和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器(230)均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210)上,所述第二连接器(230)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11)可插拔连接;其中,
背向所述待测产品(100)拉拽所述施力件(220)能分离所述第二连接器(230)与所述第一连接器(1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111)为SMP连接器母头,所述第二连接器(230)的第一端为SMP连接器公头,所述第二连接器(230)的第二端为SMA连接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组件(110)包括多个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所述第一连接器(111),所述工装主体(210)上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器(2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组件(200)还包括第一螺接件(240),所述第一螺接件(240)穿设所述第二连接器(230)并与所述工装主体(210)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器(23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耳部(231),两个所述耳部(231)上均开设有穿孔,所述第一螺接件(240)设置有两个且一一对应穿设所述穿孔并与所述工装主体(210)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装主体(2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边缘均设置有一个所述施力件(220),所述施力件(220)一端与所述工装主体(210)螺纹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头部(22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力件(220)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把手部和设置于所述把手部两端的支撑臂,所述支撑臂固定设置于所述工装主体(210)沿第一方向的两侧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组件(200)还包括定位销(250),所述待测产品(100)上设置有第一定位孔(1222),所述插拔组件(20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孔,所述定位销(250)的一端用于插接所述第一定位孔(1222),所述定位销(25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孔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销(250)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定位孔可拆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测试工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拔组件(200)还包括第二螺接件(260),所述第二螺接件(260)用于穿设所述待测产品(100)和所述工装主体(210)中的一者并与另一者螺纹连接。
CN202321670713.XU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Active CN220137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0713.XU CN22013722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670713.XU CN22013722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7223U true CN220137223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99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670713.XU Active CN220137223U (zh) 2023-06-28 2023-06-28 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722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6696B2 (en)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8632365B2 (en) Electrical card-edge connector
US9160088B2 (en) Backplan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ack assembly of the same
JP2012089498A (ja) 電子カード用相互接続システム
TW201324958A (zh) 用於可插拔收發器模組之夾板式連接器
CN212434949U (zh) 高功率型板对板浮动连接器
CN220137223U (zh) 一种测试工装结构
EP3596785B1 (en) Blind mate connector housing and electronics system
CN212569053U (zh) 一种信号转接传输结构及测试设备
TWI723724B (zh) 高功率型板對板浮動連接器
US7794289B1 (en) Circuit board connector assembly
CN106329174A (zh) 壁挂架组件及其夹线型连接器
CN208753599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1263859U (zh) 一种光纤线缆适配器
CN113900013A (zh) 信号传递装置及设备
CN210379638U (zh) 一种快速连接的高防护性能连接器
CN109143483B (zh) 集成式光纤连接器及其插头壳体、插座壳体、壳体组件
CN101609122B (zh) 激光拾音器性能检测装置
JPWO2004109308A1 (ja) デバイスインターフェース装置
US20230089699A1 (en) Blind feedthrough connection having coaxial alignment
CN214542845U (zh) 电子设备
CN210072502U (zh) 一种计算机机箱插孔用紧固装置
CN219833249U (zh) 连接器组件
CN218958059U (zh) 热插拔装置
CN220084932U (zh) 一种测试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