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4542845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4542845U
CN214542845U CN202120435112.5U CN202120435112U CN214542845U CN 214542845 U CN214542845 U CN 214542845U CN 202120435112 U CN202120435112 U CN 202120435112U CN 214542845 U CN214542845 U CN 214542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port
substrate
mating portion
m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435112.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廖华英
吴小伟
李万枝
刘定波
金日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Manhou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435112.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4542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4542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45428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装置和连接装置,电子装置安装在连接装置上;连接装置包括转接件,转接件用于与至少一条连接线电连接,转接件包括集成的第一端口,第一端口与电子装置的对应的集成的第二端口连接。通过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与支撑装置先安装固定,由于连接装置与至少一条连接线连接,使得生物识别安装到连接装置上时,与转接件连接即可,无需再与至少一条连接线一一对应的连接,使得后续维护拆机时只需将电子装置从连接装置上拆下即可,不需要将至少一条连接线拔除,再组装时也只需将电子装置再次与连接装置安装固定,也不需要再一一的连接至少一条连接线,简化了维护拆机和再组装的过程,节约了时间。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装置通常具有多种接口,需要至少一条连接线对应连接,在维修和拆机时需要将各种连接线断开,再组装时又需要重新连接,过程繁琐,花费大量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用于与至少一条连接线连接,所述转接件包括集成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子装置的对应的集成的第二端口连接。
通过设置连接装置,连接装置与支撑装置先安装固定,由于连接装置与至少一条连接线连接,使得电子装置安装到连接装置上时,与转接件连接即可,无需再与至少一条连接线一一对应的连接,使得后续维护拆机时只需将电子装置从连接装置上拆下即可,不需要将至少一条连接线拔除,再组装时也只需将电子装置再次与连接装置安装固定,也不需要再一一的连接至少一条连接线,简化了维护拆机和再组装的过程,节约了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基板和接线件,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接线件与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接线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电子装置可拆卸连接。设置基板,可使得转接件和连接件具有较好的载体,用基板与电子装置连接,使得连接装置的结构更为稳定。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与所述转接件对应的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连接,以使所述转接件和所述电子装置电连接。通过设置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可使得电子装置和连接装置的电连接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为多个且一一对应连接,可使得信号传输更为稳定可靠。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突出的弹针,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凹进的弹针触点,或者,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凹进的弹针触点,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突出的弹针,所述弹针插入所述弹针触点以电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件设有电路,所述基板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过孔,所述接线件通过所述电路和所述过孔与所述转接件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简单可靠。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装置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基板设有第二配合结构,所述基板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可拆卸的连接,以将所述基板和所述电子装置连接固定。设置容纳腔、第一配合结构和第二配合结构,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的结构轻薄,外形美观,同时使用可拆卸的结构,也便于拆卸和组装。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和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支撑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调整件上。设置电子装置还包括支撑装置,使得电子装置可在任意地点进行安装,满足各种场景下的使用。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线件包括集成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调整件上的集成的第四端口对应连接,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通过设置接线件和调整件通过集成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对应连接,使得连接装置也无需一一的与至少一条连接线连接,使得后续维护拆机时只需将连接装置从支撑装置上拆下即可,不需要将至少一条连接线拔除,再组装时也只需将连接装置再次与支撑装置安装固定,也不需要再一一的连接至少一条连接线,简化了维护拆机和再组装的过程,节约了时间。
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调整件还设有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一中空部用于容纳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所述接线件与所述第一中空部相对,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一中空部和所述第二中空部连通,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自所述第二中空部延伸至所述第一中空部,可以有较好的防水防尘效果,使得从外部看不到连接线,外观整洁,也能防止连接线被意外损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实施例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一种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子装置,11-容纳腔,12-对接件,13-第二配合部,14-第一配合结构,141-卡接槽,142-弹性凸起,18-背面;
20-连接装置,201-第一表面,202-第二表面,21-基板,22-接线件,23-接口,24-转接件,25-第一配合部,26-第二配合结构,261-卡接部,262-限位槽;
30-支撑装置,31-调整件,32-支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公开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公开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电子装置10和连接装置20。
连接装置20用于安装至支撑装置30,电子装置10安装在连接装置20上。
连接装置20包括接线件22和转接件24,接线件22上设有至少一个接口23,至少一个接口23通过接线件22与转接件24电连接,转接件24与电子装置10电连接。
其中,转接件24包括集成的第一端口,转接件24的集成的第一端口与电子装置10的对应的集成的第二端口连接,使得转接件24与电子装置10之间直接实现电性连接,无需再设置连接线路。
安装时,先将连接装置20与支撑装置30连接固定,支撑装置30包括但不限于墙面和支架,连接固定的方式包括螺接、卡接等任意可行的方式。可选的,安装组件和支撑装置30的安装采用的无需扳手、螺丝刀等安装工具的方式。
支撑装置30上引出有至少一条连接线,在将连接装置20与支撑装置30连接固定之前或之后,将至少一条连接线对应的与接线件22上的至少一个接口23一一对应的连接。至少一个接口23包括电源接口、视频接口、音频接口、HDMI接口和USB接口的至少一种。
之后,再将电子装置10安装到连接装置20上。由于接线件22上的至少一个接口23与转接件24电连接,转接件24又与电子装置10电连接,能够实现至少一条连接线传输的信号能传输至电子装置10,电子装置10的信号也能传输到至少一条连接线,实现信号传输。
因此,通过设置连接装置20,连接装置20与支撑装置30先安装固定,由于连接装置20与至少一条连接线连接,使得电子装置10安装到连接装置20上时,与转接件24连接即可,无需再与至少一条连接线一一对应的连接,使得后续维护拆机时只需将电子装置10从连接装置20上拆下即可,不需要将至少一条连接线拔除,再组装时也只需将电子装置10再次与连接装置20安装固定,也不需要再一一的连接至少一条连接线,简化了维护拆机和再组装的过程,节约了时间。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连接装置20还包括基板21,转接件24设置在基板21的第一表面201,接线件22设置在基板21的与第一表面201相背的第二表面202,转接件24通过接线件22与至少一条连接线电连接,第一表面201用于与电子装置10连接。
基板21可为平板,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可均为平面,结构简单。
基板21上可设置对应的凹槽、凸起等配合结构,以分别与转接件24和接线件22连接固定。可选的,转接件24和接线件22可与基板21为一体式结构。可选的,接线件22上可设有电路板,至少一个接口23设置在电路板上。可选的,接线件22设有电路,基板21开设有贯穿第一表面201和第二表面202的过孔,接线件22的至少一个接口23通过电路和过孔与转接件24连接,此种连接方式简单可靠。可选的,至少一个接口23与转接件24之间也可通过电路绕过基板21的侧边而连接。
设置基板21,可使得转接件24和连接件具有较好的载体,用基板21与电子装置10和支撑装置30连接,使得连接装置20的结构更为稳定。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转接件24包括第一配合部25,第一端口位于第一配合部25,电子装置10包括与转接件24对应的对接件12,对接件12包括第二配合部13,第二端口位于第二配合部13,第一配合部25和第二配合部13连接,以使转接件24和电子装置10电连接。
可选的,第一配合部25可为突出的弹针,第二配合部13可为凹进的弹针触点,两者连接时,弹针插入弹针触点内即可,形成类似插头插座的连接方式,非常简单易用。可以理解的,反过来也可,即第一配合部25也可为凹进的弹针触点,第二配合部13为突出的弹针。
可选的,第一端口可设置在第一配合部25的局部位置,第二端口可设置在第二配合部13的局部的与第一端口对应的位置,例如,音频插头和音频插口中,用于电连接的金属位于插头和插口的局部区域。
可选的,第一端口也可为第一配合部25的整体,第二端口也可为第二配合部13的整体。
可选的,第一配合部25和第二配合部13的数量可均为一个或多个,当为多个时,多个第一配合部25和多个第二配合部13一一对应的连接,多个第一配合部25和多个第二配合部13可使得信号传输更为稳定可靠。可选的,多个第一配合部25和第二配合部13可呈阵列排布。第一配合部25与接线件22上的至少一个接口23电连接,第二配合部13与生物识别装置10的内部器件电连接。其他可选的,第一配合部25和第二配合部13也可为其他类型的结构。
可选的,当第一配合部25和第二配合部13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端口可位于多个第一配合部25上,也可位于其中部分的第一配合部25上,第二端口可位于多个第二配合部13上,也可位于其中部分的第二配合部13上。也就是说,多个第一配合部25和多个第二配合部13全部可用于电连接,或者,多个第一配合部25和多个第二配合部13的部分用于电连接,其余的部分可用于定位、限位、固定等。
转接件24和对接件12的数量也可为一个或多个。
在第一配合部25和第二配合部13配合连接时,转接件24和对接件12可紧贴,一方面可确保第一配合部25和第二配合部13已连接,另一方面,也可使得电子装置10和基板21之间的间隙减小,增加两者连接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一配合部25和第二配合部13,可使得电子装置10和连接装置20的电连接结构简单,容易操作。
可选的,电子装置10与基板21可拆卸连接。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包括螺接、卡接等任意可行的方式。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2,电子装置10开设有容纳腔11,容纳腔11的内壁设有第一配合结构14,基板21设有第二配合结构26,基板21容置于容纳腔11,且第一配合结构14和第二配合结构26可拆卸的连接,以将基板21和电子装置10连接固定。
可选的,第一配合结构14可包括开设在容纳腔11的一侧侧壁的卡接槽141,以及在相对的一侧侧壁的弹性凸起142,第二配合结构26可包括基板21一侧侧边凸出的卡接部261,以及在相背的一侧的延伸部,延伸部和基板21之间形成限位槽262,安装时,先将卡接部261伸入卡接槽141,再将基板21朝向容纳腔11推动,使弹性凸起142伸入限位槽262,实现连接装置20与电子装置10的安装。拆卸时,只需使得弹性凸起142从限位槽262中退出,将基板21的一端退出容纳腔11,再将卡接部261退出卡接槽141,即可完成拆卸。其他可选的,第一配合结构14和第二配合结构26可为其他任意可行的结构。
基板21容纳在容纳腔11中,可减薄电子装置10和连接装置20的整体厚度,结构更为轻薄,外形美观。可选的,电子装置10包括工作面和非工作面,工作面为正面,非工作面可以为四周侧面或背面18,连接装置20与非工作面连接。优选的,连接装置20与背面18连接。可选的,基板21的第二表面202可与背面18齐平共面。
因此,设置容纳腔11、第一配合结构14和第二配合结构26,可以使得电子设备的结构轻薄,外形美观,同时使用可拆卸的结构,也便于拆卸和组装。
一种实施例中,请参考图1和图3,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装置30,支撑装置30包括支撑件32和调整件31,调整件31与支撑件32活动连接,连接装置20安装在调整件31上。
可选的,支撑件32可为支撑杆,调整件31可为与支撑件32固定连接、转动连接或滑动连接的结构。设置电子装置10还包括支撑装置30,使得电子装置10可在任意地点进行安装,满足各种场景下的使用。
可选的,接线件22包括集成的第三端口,接线件22的集成的第三端口与调整件31上的集成的第四端口对应连接,至少一条连接线与调整件31上的集成的第四端口连接。通过设置接线件22和调整件31通过集成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对应连接,使得连接装置20也无需一一的与至少一条连接线连接,使得后续维护拆机时只需将连接装置20从支撑装置30上拆下即可,不需要将至少一条连接线拔除,再组装时也只需将连接装置20再次与支撑装置30安装固定,也不需要再一一的连接至少一条连接线,简化了维护拆机和再组装的过程,节约了时间。
可选的,调整件31还设有第一中空部,第一中空部用于容纳至少一条连接线,连接装置20的接线件22与第一中空部相对,至少一条连接线用于与接线件22的至少一个接口23对应连接。
在连接装置20与调整件31连接时,至少一个接口23可完全容置在第一中空部,也就是说,基板21与调整件31连接,接线件22和至少一个接口23均被基板21和调整件31包围,如此设置,可以有较好的防水防尘效果。
可选的,支撑件32设有第二中空部,第一中空部和第二中空部连通,至少一条连接线自第二中空部延伸至第一中空部。如此设置,使得从外部看不到连接线,外观整洁,也能防止连接线被意外损坏。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公开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公开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公开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本公开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安装在所述连接装置上;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用于与至少一条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转接件包括集成的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与所述电子装置的对应的集成的第二端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还包括基板和接线件,所述转接件通过所述接线件与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电连接,所述转接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接线件设置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用于与所述电子装置可拆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端口位于所述第一配合部,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与所述转接件对应的对接件,所述对接件包括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端口位于所述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连接,以使所述转接件和所述电子装置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和所述第二配合部均为至少一个且一一对应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配合部为突出的弹针,所述第二配合部为凹进的弹针触点,或者,所述第一配合部为凹进的弹针触点,所述第二配合部为突出的弹针,所述弹针插入所述弹针触点以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件设有电路,所述基板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的过孔,所述接线件通过所述电路和所述过孔与所述转接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开设有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设有第一配合结构,所述基板设有第二配合结构,所述基板容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第一配合结构和所述第二配合结构可拆卸的连接,以将所述基板和所述电子装置连接固定。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件和调整件,所述调整件与所述支撑件活动连接,所述连接装置安装在所述调整件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件包括集成的第三端口,所述第三端口与所述调整件上的集成的第四端口对应连接,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与所述第四端口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件还设有第一中空部,所述第一中空部用于容纳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所述接线件与所述第一中空部相对,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二中空部,所述第一中空部和所述第二中空部连通,至少一条所述连接线自所述第二中空部延伸至所述第一中空部。
CN202120435112.5U 2021-02-27 2021-02-27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4542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5112.5U CN214542845U (zh) 2021-02-27 2021-02-27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435112.5U CN214542845U (zh) 2021-02-27 2021-02-27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4542845U true CN214542845U (zh) 2021-10-29

Family

ID=78259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435112.5U Active CN214542845U (zh) 2021-02-27 2021-02-27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45428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880555B1 (en) Network connection sensing assembly
US7281958B2 (en) Power terminal block
EP3425746B1 (en) Telecommunication plug
US8585437B2 (en) Angle panel
US11398700B2 (en) Safe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replaceable interface
WO2004010717A3 (en) Digital switching cross-connect module
JP2013131497A (ja) スライド式コネクタ
CN217485868U (zh) 一种以太网线端连接器
CN214542845U (zh) 电子设备
US7950941B1 (en) Extension socket assembly
CN216698761U (zh) 一种端子台及电子设备
CN216903637U (zh) 一种通讯连接装置及物联网通讯系统
CN110459891B (zh) 一种pcb板电连接应力释缓结构
CN219659068U (zh) 一种物联网断路器的控制器结构
CN213584250U (zh) 一种控制开关用多合一连接插件
CN217062717U (zh) 一种新型贴片式高精度组合接插件
CN219916335U (zh) 显示设备
CN214374912U (zh) 连接器及具有其的测试装置
CN215911677U (zh) 一种六线连接器总成
CN220934451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109936024B (zh) 一种插座连接器、插头连接器及连接器组件
CN217522281U (zh) 一种电连接头及应用其的电缆
CN216289169U (zh) 一种矩形连接器模块结构
CN210640416U (zh) 一种可分离式交流充电插座
CN218975860U (zh) 网络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02

Address after: 210032 12th Floor, Zhongjian Global Building, 17 Xinghuo Road, Jiangbei New District, Nanji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MANHOU NETWORK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00 Room 201, building A, 1 front Bay Road, Shenzhen Qianhai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SENSETIM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