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4499U - 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 Google Patents

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4499U
CN220134499U CN202321499961.2U CN202321499961U CN220134499U CN 220134499 U CN220134499 U CN 220134499U CN 202321499961 U CN202321499961 U CN 202321499961U CN 220134499 U CN220134499 U CN 22013449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ling
damper
shell
flow channel
liqu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99961.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磊
温海平
马岳
李志雄
郑少杰
米振宝
闫中波
赵琨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unshi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unshi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unshi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unshi Magnetic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99961.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449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449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449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属于减振器领域,具体壳体和冷却机构,壳体内设有冷却流道,冷却流道具有位于壳体同一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冷却流道与冷却机构连通。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冷却流道,能够利用冷却流道中所流经的冷却液来带走阻尼器的热量,使阻尼器中油膜的温度保持在最佳状态,以解决现有的阻尼器因油膜温度的升高而无法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振器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背景技术
挤压油膜阻尼器是高速旋转机械系统中的重要部件,对转子的振动具有良好的抑制的效果,由于其结构简单、体积小、运行可靠,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高速旋转机械中。
挤压油膜阻尼器的原理是:当转子运动时挤压油膜产生抵抗转子运动的阻尼,从而起到为转子减振的作用。因此,油膜阻尼对挤压油膜阻尼器乃至整个高速旋转机械系统的稳定运行均有重要影响。在旋转机械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由于转子的振动,油膜在抑制转子振动的过程中温度会升高,并且旋转机械负荷越高,转子的振动频率越高,进而导致油膜温度越容易升高,而油膜阻尼和油的粘度成正相关,油的粘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因此由负荷变动所产生的温度变化也将导致油膜的阻尼的变动。
因此,在实际的工况环境中,旋转机械容易因负荷的波动而导致液压油膜阻尼器的阻尼降低,导致油膜的阻尼会随着负荷的波动而波动,无法使油膜阻尼器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尼器的冷却结构,以改善现有油膜阻尼器在使用过程中因油膜的温度升高而无法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包括壳体和冷却机构,所述壳体内设有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具有位于所述壳体同一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流道与所述冷却机构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机构包括与所述冷却流道连通的冷却液循环组件,所述冷却液循环组件包括水循环管路和冷热水机,所述冷热水机的供液口通过所述水循环管路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冷热水机的收液口通过所述水循环管路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内壳和外壳,且所述内壳和所述外壳均为筒体,所述外壳套设于所述内壳的外周,且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过盈配合;
所述冷却流道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螺旋流道和出液流道,所述螺旋流道为以所述内壳的轴线为中心环绕设置的双螺旋流道;所述进液流道衔接于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流道衔接于所述出液口。
进一步的,所述阻尼器的冷却结构还包括密封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两端的密封盖和连接座,其中所述连接座连接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所在端;所述连接座中开设有进液通孔和出液通孔,所述进液通孔与所述进液流道连通,所述出液通孔与所述出液流道连通;所述内壳上与所述连接座连接的一端面与所述外壳的对应端面齐平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外壳邻近所述密封盖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壳的对应端面抵接的限位收缩部,所述限位收缩部的内径与所述内壳的内径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内壳临近限位收缩部的外壁与所述外壳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以第一轴线为中心,分别环绕设置在所述内壳的外侧面和所述外壳的内壁上的两个环形槽,以及设于任意一个所述环形槽中的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插设于所述内壳中,所述连接座的外周面沿所述第一轴线同轴且间隔设有多条环形密封筋,且各所述密封筋与所述内壳的内壁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沿所述第一轴线,所述内壳贯通所述外壳,对应连接所述密封盖的一端,所述内壳临近所述密封盖的外壁成型有与所述外壳的对应端面抵接的限位凸起。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温度可控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通过在壳体上设置冷却流道,能够利用冷却流道中所流经的冷却液来带走阻尼器的热量,使阻尼器中油膜的温度保持在最佳状态,以解决现有的阻尼器因油膜温度的升高而无法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其包括如上文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冷却流道,能够利用冷却液带走阻尼器中过多的热量,防止因温度升高而影响阻尼器的使用,使阻尼器中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运行。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冷却流道设于壳体上,结构精巧,不占用额外空间,以便于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应用于各种集成度较高的旋转机械中。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与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所示部位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所示部位的放大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的截面图;
图6为图5中C处所示部位的放大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的截面图。
图中:
1、冷却机构;11、冷却流道;111、进液流道;112、螺旋流道;113、出液流道;12、冷却液循环组件;121、水循环管路;122、冷热水机;
2、壳体;21、内壳;211、沟槽;212、限位凸起;22、外壳;221、限位收缩部;23、环形槽;24、密封圈;
3、密封盖;
4、连接座;41、进液通孔;42、出液通孔;43、密封筋;
5、阻尼器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连接件”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亦或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一并参阅图1及图2,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进行说明。该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包括壳体2和冷却机构1,其中,壳体2内设有冷却流道11,冷却流道11具有位于壳体2同一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且冷却流道11与冷却机构1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的实时过程中,阻尼器主体5设于本实施例的壳体2中,壳体2能够对阻尼器主体5形成防护效果。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的阻尼器的冷却机构1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壳体2上设置冷却流道11,能够利用冷却流道11中所流经的冷却液来带走阻尼器的热量,使阻尼器中油膜的温度保持在最佳状态,以解决现有的阻尼器因油膜温度的升高而无法达到最佳的运行效果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提高冷却机构1的使用寿命,冷却流道11中的冷却液为软水,此外,如图1所示,冷却机构1还包括与冷却流道11连通的冷却液循环组件12,冷却液循环组件12包括水循环管路121和冷热水机122,冷热水机122的供液口通过水循环管路121与进液口连通,冷热水机122的收液口通过水循环管路121与出液口连通。
本实施例通过将冷却液设置为软水,能够改善冷却流道11的内壁附着水垢的问题,防止冷却流道11因内壁附着水垢而堵塞,以提升冷却液在冷却流道11中的可循环次数。同时,本实施例通过设置冷却液循环组件12,能够为冷却流道11中的冷却液进行冷却和回收利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壳体2包括内壳21和外壳22,且内壳21和外壳22均为筒体,外壳22套设于内壳21的外壁上,内壳21与外壳22过盈配合;冷却流道11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111、螺旋流道112和出液流道113,其中,螺旋流道112为以内壳21的轴线为中心环绕设置的双螺旋流道,进液流道111衔接于进液口,出液流道113衔接于出液口。
本实施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低温状态下的冷却液通过进液口流入呈双螺旋形设置的沟槽211,并通过出液口流出,此过程循环往复,以带走阻尼器主体5上多余的热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阻尼器的冷却结构还包括密封分别连接于壳体2两端的密封盖3和连接座4,其中,连接座4连接于进液口和出液口所在端,连接座4中开设有进液通孔41和出液通孔42,进液通孔41与进液流道111连通,出液通孔42与出液流道113连通,内壳21上与连接座4连接的一端面与外壳22的对应端面齐平设置。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连接座4和密封盖3,能够使壳体2内部形成密闭腔体,防止阻尼器主体5中的油膜泄露,此外,在连接座4上设置的进液通过和出液通孔42则方便连接设于外部的冷热水机122。而齐平设置的内壳21端面和外壳22端面则有利于使连接座4的端面紧贴与内壳21和外壳22上,以增强连接座4和壳体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对应内壳21,于外壳22邻近密封盖3的一端设有与内壳21的对应端面抵接的限位收缩部221,限位收缩部221的内径与内壳21的内径相同。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限位收缩部221,方便将内壳21装配于外壳22内的指定位置,此外,限位收缩部221的内径与内壳21的内径相同则有利于使内壳21的内径和外壳22的内径保持平滑过渡,防止壳体2内部因内径尺寸的变化而对油膜的阻尼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至图4,为了增强内壳21和外壳22之间连接的密封性,于内壳21临近限位收缩部221的外壁与外壳22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组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密封组件包括以第一轴线为中心,分别环绕设置在内壳21的外侧面和外壳22的内壁上的两个环形槽23,以及设于任意一个环形槽23中的密封圈24。
本实施例在具体的装配过程中,随着内壳21插入外壳22,两个环形槽23逐渐接近,当两个环形槽23重合时,密封圈24位于两个环形槽23之间,进而形成内壳21和外壳22之间进一步的密封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为了增强连接座4和内壳21之间连接的密封性,连接座4插设于内壳21中,连接座4的外周面沿第一轴线同轴且间隔设有多条环形密封筋43,且各密封筋43与内壳21的内壁紧密贴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供另一种作为备选的实时方式,详细来讲,请参阅图7,沿第一轴线,内壳21贯通外壳22,对应连接密封盖3的一端,内壳21临近密封盖3的外壁成型有与外壳22的对应端面抵接的限位凸起212。
本实施例通过使内壳21贯通外壳22,能够防止因内壳21轴向尺寸小于外壳22的轴向尺寸而导致内壳21的内壁和外壳22的内壁之间形成接缝,提升壳体2整体的密封性。
仍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包括如上文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冷却流道11,能够利用冷却液带走阻尼器中过多的热量,防止因温度升高而影响阻尼器的使用,使阻尼器中始终保持在最佳状态运行。此外,本实用新型将冷却流道11设于壳体2上,结构精巧,不占用额外空间,以便于将本实用新型中的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应用于各种集成度较高的旋转机械中。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2)和冷却机构(1),所述壳体(2)内设有冷却流道(11),所述冷却流道(11)具有位于所述壳体(2)同一端的进液口和出液口,所述冷却流道(11)与所述冷却机构(1)连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机构(1)包括与所述冷却流道(11)连通的冷却液循环组件(12),所述冷却液循环组件(12)包括水循环管路(121)和冷热水机(122),所述冷热水机(122)的供液口通过所述水循环管路(121)与所述进液口连通,所述冷热水机(122)的收液口通过所述水循环管路(121)与所述出液口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包括内壳(21)和外壳(22),且所述内壳(21)和所述外壳(22)均为筒体,所述外壳(22)套设于所述内壳(21)的外周,且所述内壳(21)与所述外壳(22)过盈配合;
所述冷却流道(11)包括依次连通的进液流道(111)、螺旋流道(112)和出液流道(113),所述螺旋流道(112)为以所述内壳(21)的轴线为中心环绕设置的双螺旋流道;所述进液流道(111)衔接于所述进液口,所述出液流道(113)衔接于所述出液口。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器的冷却结构还包括密封分别连接于所述壳体(2)两端的密封盖(3)和连接座(4),其中所述连接座(4)连接于所述进液口和所述出液口所在端;所述连接座(4)中开设有进液通孔(41)和出液通孔(42),所述进液通孔(41)与所述进液流道(111)连通,所述出液通孔(42)与所述出液流道(113)连通;所述内壳(21)上与所述连接座(4)连接的一端面与所述外壳(22)的对应端面齐平设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2)邻近所述密封盖(3)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内壳(21)的对应端面抵接的限位收缩部(221),所述限位收缩部(221)的内径与所述内壳(21)的内径相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21)临近限位收缩部(221)的外壁与所述外壳(22)的内壁之间设有密封组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包括以第一轴线为中心,分别环绕设置在所述内壳(21)的外侧面和所述外壳(22)的内壁上的两个环形槽(23),以及设于任意一个所述环形槽(23)中的密封圈(24)。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4)插设于所述内壳(21)中,所述连接座(4)的外周面沿所述第一轴线同轴且间隔设有多条环形密封筋(43),且各所述密封筋(43)与所述内壳(21)的内壁紧密贴合。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轴线,所述内壳(21)贯通所述外壳(22),对应连接所述密封盖(3)的一端,所述内壳(21)临近所述密封盖(3)的外壁成型有与所述外壳(22)的对应端面抵接的限位凸起(212)。
10.一种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阻尼器的冷却结构。
CN202321499961.2U 2023-06-13 2023-06-13 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Active CN22013449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9961.2U CN220134499U (zh) 2023-06-13 2023-06-13 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99961.2U CN220134499U (zh) 2023-06-13 2023-06-13 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4499U true CN220134499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8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99961.2U Active CN220134499U (zh) 2023-06-13 2023-06-13 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449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152792U (zh) 一种蒸汽发生器组件及洗衣机
CN107231049B (zh) 电机转子液冷结构
CN203132196U (zh) 同轴型脉冲管制冷机热端内部导流结构
EP4269167A1 (en) Fluid management apparatus and heat management system
CN220134499U (zh) 阻尼器的冷却结构及温度可控的挤压油膜阻尼器
CN103090578A (zh) 同轴型脉冲管制冷机热端内部导流结构及制造方法
CN209692529U (zh) 电机壳体水冷结构
CN114850962B (zh) 一种冷却系统及电主轴
CN110360147B (zh) 用于主循环钠泵的机械密封装置
CN114577040B (zh) 一种冷却器
CN211508741U (zh) 内定子冷却装置、内定子组件以及电机
CN113489219A (zh) 电机冷却结构、电机、压缩机
CN220622140U (zh) 增压泵减震降噪结构及其纯净水机
CN111379859A (zh) 一种免冲洗机械密封
CN109888979A (zh) 电机壳体水冷结构
CN214412482U (zh) 冷却结构及驱动装置
CN218494052U (zh) 液体动力轴承的冷却结构
CN214741631U (zh) 节温器壳体
CN215720297U (zh) 一种空气轴承冷却背板
CN214743235U (zh) 一种行星减速器水冷结构
CN219995647U (zh) 一种法兰冷却结构
CN219774882U (zh) 多通阀阀芯及适用的多通阀、车辆热管理模块及车辆
CN215950332U (zh) 齿轮箱的高温端冷却结构
CN216111562U (zh) 一种能够快速降温的液压泵站
CN220553887U (zh) 盘式电机的冷却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