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34197U - 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34197U
CN220134197U CN202321748418.1U CN202321748418U CN220134197U CN 220134197 U CN220134197 U CN 220134197U CN 202321748418 U CN202321748418 U CN 202321748418U CN 220134197 U CN220134197 U CN 2201341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oil distribution
distribution disc
positioning hole
positio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4841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高杰
王朋
饶侦兴
庞东汉
华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nxing Machin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uanxing Mach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nxing Machin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Quanxing Machin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4841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341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341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3419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Insertion Pins And Riv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属于汽车转向泵领域,包括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还包括空心定位销及可插设于空心定位销内的锁紧件;所述前配油盘设有第一定位孔、通孔、沉头孔,定子外壳设有第二定位孔,后配油盘设有第三定位孔及锁紧孔,空心定位销下端插入第三定位孔内,并与下台阶抵触,上端插入第一定位孔内;锁紧部穿过通孔及空心定位销并与锁紧孔固定,且锁紧部的下沿低于后配油盘的下侧面或者与后配油盘的下侧面齐平,以此防止锁紧部影响后配油盘与其余零部件之间的装配,沉头部位于沉头孔上侧面低于前配油盘的上侧面或与前配油盘的上侧面齐平,以此防止前配油盘与其余零部件之间的装配。

Description

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转向泵是汽车的重要零部件之一,转向泵可以提供转向力量,使得汽车可以灵活转向。随着现代机械行业的整体发展,对机械零部件的装配定位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现有技术CN102720735A公开的组合式定位销结构,通过圆锥销对两个零件定位,再通过螺母和六角螺钉对两个零件固定,具有较高的装配精度的同时还增强了装配的稳定性。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两个零件装配好后,螺母及六角螺钉的头部裸露在零件外侧,会影响这两个零件与其余零件之间的装配,且美观性和耐用性也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通过在前配油盘设有第一定位孔、通孔、沉头孔,使得沉头部位于沉头孔内,通过后配油盘设有第三定位孔及锁紧孔,使得锁紧部位于锁紧孔内,继而防止沉头部与锁紧部影响装配。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泵的装配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还包括空心定位销及可插设于空心定位销内的锁紧件;所述前配油盘设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同轴且连通设置的通孔、与通孔同轴且连通设置的沉头孔,通孔与第一定位孔之间形成有上台阶,定子外壳设有第二定位孔,后配油盘设有同轴且连通设置的第三定位孔及锁紧孔,且第三定位孔与锁紧孔之间形成有下台阶,空心定位销下端插入第三定位孔内,并与下台阶抵触,上端穿过第二定位孔插入第一定位孔内;锁紧件包括连接部、与连接部下端固定的锁紧部、与连接部上端固定的沉头部,锁紧部穿过通孔及空心定位销并与锁紧孔固定,且锁紧部的下沿低于后配油盘的下侧面或者与后配油盘的下侧面齐平,沉头部位于沉头孔内并与前配油盘抵接,且沉头部的上侧面低于前配油盘的上侧面或与前配油盘的上侧面齐平。
优选的,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的直径,通孔的直径小于沉头孔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的直径与空心定位销的外径均相同。
优选的,所述锁紧孔形成有内螺纹,所述锁紧部形成有外螺纹,锁紧部与锁紧孔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定子外壳还形成有与第二定位孔同轴且连通设置的扩孔,扩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孔的直径,且差值为0.8mm-1.2mm。
优选的,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轴向高度与定子外壳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40-0.50。
优选的,所述空心定位销的内径与外径之比为0.60-0.70。
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向高度与前配油盘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25-0.40;所述第三定位孔的轴向高度与后配油盘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25-0.40。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泵的装配结构,在前配油盘设有第一定位孔、通孔、沉头孔,定子外壳设有第二定位孔,后配油盘设有第三定位孔及锁紧孔,第三定位孔与锁紧孔之间形成有下台阶,因此可先放置好后配油盘,将空心定位销下端插入第三定位孔内并与下台阶抵触,接着将定子外壳放置于后配油盘上侧且空心定位销上端穿过第二定位孔,然后将前配油盘放置于定子外壳上且空心定位销上端插入第一定位孔内,以此空心定位销即可精准定位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定位之后,锁紧件的锁紧部穿过空心定位销与锁紧孔固定,并且锁紧部也不会裸露在后置油盘外,继而不会影响后置油盘与别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沉头部与前配油盘抵接,且沉头部不会裸露在前配油盘外,继而不会影响前配油盘与其余零部件之间的连接。
2、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的直径,以此在通孔与第一定位孔之间形成有上台阶,上台阶和下台阶可防止空心定位柱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以此进一步增强定位的精度;通孔的直径小于沉头孔的直径,以此在通孔和沉头孔之间形成有沉头台阶。
3、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的直径与空心定位销的外径均相同,以此通过一个空心定位销即可实现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的精准定位。
4、锁紧孔内设有内螺纹,锁紧部设有外螺纹,因此转动锁紧件,即可使得锁紧部与锁紧孔螺纹连接,操作简单方便。
5、若只在定子外壳上设置第二定位孔,则会导致第二定位孔的轴向高度较大,受限于现有机械的加工精度,第二定位孔的垂直度可能会初选偏差,导致空心定位销不能顺畅的穿过第二定位孔,因此将扩孔与第二定位孔连通且同轴设置,减小第二定位孔的轴向高度,增强第二定位孔的垂直度,从而便于空心定位销顺畅的穿过第二定位孔。
6、合理设置的第二定位孔的轴向高度既可以保证与空心定位销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精准定位,又可以增强第二定位孔的垂直度,便于空心定位销顺畅的穿过第二定位孔。
7、空心定位销的内径与外径之比为0.60-0.70,合理设置的空心定位销的壁厚可以使空心定位销稳定的起到定位的作用,且在通过锁紧件固定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时,可以有效防止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相互之间发生横向移动,继而便于三者的固定。再者,在该壁厚下,空心定位销内径也足够大,可以使得直径更大的锁紧件穿过,而直径更大的锁紧件可以更好的起到固定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的作用,即空心定位销还可以间接起到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固定更加牢靠的作用。
8、第一定位孔的轴向高度与前配油盘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25-0.40,合理设置的第一定位孔的轴向高度既可以与空心定位销精准定位,又不会增加技术人员安装时的难度与时间,具有更好的实用性;第三定位孔的轴向高度与后配油盘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25-0.40,合理设置的第三定位孔的轴向高度既可以与空心定位销精准定位,又不会增加技术人员安装时的难度与时间,还可以保证锁紧孔具有足够的轴向高度,使得锁紧孔与锁紧部可以稳定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转向泵的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空心定位销及锁紧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转向泵的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空心定位销及锁紧件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转向泵的前配油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转向泵的定子外壳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一转向泵的后配油盘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一转向泵的空心定位销和锁紧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一转向泵的空心定位销和锁紧件的爆炸示意图。
图中,1、前配油盘;11、第一定位孔;12、通孔;13、上台阶;14、沉头孔;15、沉头台阶;2、定子外壳;21、第二定位孔;22、扩孔;3、后配油盘;31、第三定位孔;32、锁紧孔;33、下台阶;4、空心定位销;5、锁紧件;51、连接部;52、锁紧部;53、沉头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需要理解的是,下述的“上”、“下”、“左”、“右”、“纵向”、“横向”、“内”、“外”、“竖直”、“水平”、“顶”、“底”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词语仅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一
结合图1至图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定位销4及可插设于空心定位销4内的锁紧件5;所述前配油盘1设有第一定位孔11、与第一定位孔11同轴且连通设置的通孔12、与通孔12同轴且连通设置的沉头孔14,通孔12与第一定位孔11之间形成有上台阶13,定子外壳2设有第二定位孔21,后配油盘3设有同轴且连通设置的第三定位孔31及锁紧孔32,且第三定位孔31与锁紧孔32之间形成有下台阶33,空心定位销4下端插入第三定位孔31内,并与下台阶33抵触,上端穿过第二定位孔21插入第一定位孔11内;锁紧件5包括连接部51、与连接部51下端固定的锁紧部52、与连接部51上端固定的沉头部53,锁紧部52穿过通孔12及空心定位销4并与锁紧孔32固定,且锁紧部52的下沿低于后配油盘3的下侧面或者与后配油盘3的下侧面齐平,沉头部53位于沉头孔14内并与前配油盘1抵接,且沉头部53的上侧面低于前配油盘1的上侧面或与前配油盘1的上侧面齐平。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转向泵的装配结构,在前配油盘1设有第一定位孔11、通孔12、沉头孔14,定子外壳2设有第二定位孔21,后配油盘3设有第三定位孔31及锁紧孔32,第三定位孔31与锁紧孔32之间形成有下台阶33,因此可先放置好后配油盘3,将空心定位销4下端插入第三定位孔31内并与下台阶33抵触,接着将定子外壳2放置于后配油盘3上侧且空心定位销4上端穿过第二定位孔21,然后将前配油盘1放置于定子外壳2上且空心定位销4上端插入第一定位孔11内,以此空心定位销4即可精准定位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定位之后,锁紧件5的锁紧部52穿过空心定位销4与锁紧孔32固定,并且锁紧部52也不会裸露在后置油盘3外,继而不会影响后置油盘3与别的零部件之间的装配;沉头部53与前配油盘1抵接,且沉头部53不会裸露在前配油盘1外,继而不会影响前配油盘1与其余零部件之间的连接。
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的具体安装顺序为:先将后配油盘3放置于工作台上,将空心定位销4的下端插入第三定位孔31内并与下台阶33抵触,接着将定子外壳2从上至下放置于后配油盘3上,并使得空心定位销4的上端穿过第二定位孔21,然后将前配油盘1从上至下放置于定子外壳2上,并使得空心定位销4的上端插入第一定位孔11内,此时由于空心定位销4的存在,使得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可以精准定位。最后将锁紧件5从上至下移动,使得锁紧部52穿过空心定位销4并与锁紧孔32可拆卸连接,连接部51位于空心定位销4内,且沉头部53与前配油盘1抵接,因此锁紧件5可以将前配油盘1和后配油盘3固定,并将定子外壳2紧密夹紧于前配油盘1和后配油盘3之间,从而可以防止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之间出现贴合不够紧密的问题。
非常重要的是,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上分别至少需要设置两个第一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21、第三定位孔31,并且通过至少两个空心定位销4进行精准定位,防止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相互之间以空心定位销4为轴心进行转动,最后通过至少两个锁紧件5进行拉紧固定,以此防止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相互之间出现配合不紧密的问题。
结合图1至图5,第一定位孔11沿前配油盘1的轴向设置于前配油盘1上。第二定位孔21沿定子外壳2的轴向设置于定子外壳2上,且第二定位孔21可贯穿设置于定子外壳2上。第三定位孔31沿后配油盘3的轴向设置于后配油盘3上。值得注意的是,当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和后配油盘3依次设置后,第一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21、第三定位孔31需要处于同一轴向上。
前配油盘1上还设有通孔12,通孔12与第一定位孔11同轴且连通设置。通孔12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11的直径,因此在第一定位孔11和通孔12的连接处形成有上台阶13。当空心定位销4的上端插入第一定位孔11内时,空心定位销4的上端可与上台阶13抵触,也可以不与上台阶13抵触。可以想到的是,通孔12的直径需要大于连接部51、锁紧部52的直径,以此便于连接部51、锁紧部52穿过通孔12并进入空心定位销4内。
为了便于沉头部53与前配油盘1抵接,在前配油盘1上还设有沉头孔14,沉头孔14与通孔12同轴且连通设置。沉头孔14的直径大于通孔12的直径,因此在沉头孔14与通孔12的连接处形成有沉头台阶15。当锁紧部52与锁紧孔32固定后,沉头部53位于沉头孔14内,且沉头部53的下侧面与沉头台阶15抵触。
再者,沉头部53的上侧面低于前配油盘1的上侧面或与前配油盘1的上侧面齐平,既可以防止沉头部53影响前配油盘1与另外的零部件的安装,又可以增加美观性,一举两得。
为了增强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定位时的精度,第一定位孔11、第二定位孔21、第三定位孔31的直径与空心定位销4的外径均相同。
为了便于锁紧部52与锁紧孔32固定,在锁紧部52的外表面可形成有外螺纹,在锁紧孔32的内表面可形成有内螺纹。技术人员可通过转过沉头部53来带动锁紧部52转动,以此实现锁紧部52与锁紧孔32螺纹连接,操作简单便捷。
再者,锁紧部52的下沿低于后配油盘3的下侧面或者与后配油盘3的下侧面齐平,既可以防止锁紧部52影响后配油盘3与另外的零部件的安装,又可以增加美观性,一举两得。
为了保证空心定位销4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空心定位销4的内径与外径之比为0.60-0.70,优选为0.64。合理设置的空心定位销4的壁厚可以使空心定位销4稳定的起到定位的作用,且在通过锁紧件5固定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时,可以有效防止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相互之间发生横向移动,继而便于三者的固定。再者,在该壁厚下,空心定位销4内径也足够大,即中空部位的体积足够大,可以使得直径更大的锁紧件5穿过,而直径更大的锁紧件5可以更好的起到固定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的效果,即空心定位销4还可以间接起到前配油盘1、定子外壳2、后配油盘3固定更加牢靠的作用。
第一定位孔11的轴向高度与前配油盘1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25-0.40。可以想到的是,第一定位孔11需要与空心定位销4配合并起到精准定位的作用,若第一定位孔11的轴向高度过小,则第一定位孔11与空心定位销4的配合面会过小,则会导致第一定位孔11与空心定位销4的定位不够精准;若第一定位孔11的轴向高度过大,则会增大空心定位销4插入第一定位孔11内的难度与时间,即增加了技术人员安装的难度与时间,导致实用性降低。在本实施例中,合理设置的第一定位孔11的轴向高度既可以与空心定位销4精准定位,又不会增加技术人员安装时的难度与时间,具有更好的实用性。
第三定位孔31的轴向高度与后配油盘3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25-0.40,合理设置的第三定位孔31的轴向高度的优点与上述第一定位孔11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另外,第三定位孔31的轴向高度还会影响锁紧孔32的轴向高度。可以想到的是,由于锁紧部52需要与锁紧孔32固定,因此若第三定位孔31的轴向高度过大,此时锁紧孔32的轴向高度会过小,则会导致锁紧部52与锁紧孔32之间用于固定的距离过小,最终导致锁紧部52与锁紧孔32之间的固定不够稳定有效;若第三定位孔31的轴向高度过小,此时锁紧孔32的轴向高度会过大,则会导致锁紧部52与锁紧孔32之间用于固定的距离过大,即增加了技术人员将锁紧部52与锁紧孔32固定的时间,降低了实用性。在本实施例中,合理设置的第三定位孔31的轴向高度和锁紧孔32的轴向高度,既可以实现与空心定位销4的精准配合定位,又可以与锁紧件5稳定固定,还不会增加技术人员安装的难度与时间,一举多得。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定子外壳2上还形成有与第二定位孔21同轴且连通设置的扩孔22,扩孔22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孔21的直径,且差值为0.8mm-1.2mm。可以想到的是,第二定位孔21需要与空心定位销4配合实现精准定位,但若在定子外壳2上仅设有第二定位孔21,则会导致第二定位孔21的轴向高度过大,受限于现有机械的加工精度,可能会导致第二定位孔21的垂直度存在偏差,继而使得空心定位销4无法穿过第二定位孔21。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增设了扩孔22,从而减小了第二定位孔21的轴向高度,便于空心定位销4穿过第二定位孔21。
具体地,第二定位孔21的轴向高度与定子外壳2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40-0.50。合理设置的第二定位孔21的轴向高度既可以保证与空心定位销4之间具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从而实现精准定位,又可以防止第二定位孔21的垂直度存在偏差,从而使得空心定位销4可以穿过第二定位孔21内。
实施例二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除上述优选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有其他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改变和变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中所定义的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包括依次设置的前配油盘、定子外壳、后配油盘,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心定位销及可插设于空心定位销内的锁紧件;
所述前配油盘设有第一定位孔、与第一定位孔同轴且连通设置的通孔、与通孔同轴且连通设置的沉头孔,通孔与第一定位孔之间形成有上台阶,定子外壳设有第二定位孔,后配油盘设有同轴且连通设置的第三定位孔及锁紧孔,且第三定位孔与锁紧孔之间形成有下台阶,空心定位销下端插入第三定位孔内,并与下台阶抵触,上端穿过第二定位孔插入第一定位孔内;锁紧件包括连接部、与连接部下端固定的锁紧部、与连接部上端固定的沉头部,锁紧部穿过通孔及空心定位销并与锁紧孔固定,且锁紧部的下沿低于后配油盘的下侧面或者与后配油盘的下侧面齐平,沉头部位于沉头孔内并与前配油盘抵接,且沉头部的上侧面低于前配油盘的上侧面或与前配油盘的上侧面齐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通孔的直径小于第一定位孔的直径,通孔的直径小于沉头孔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第二定位孔、第三定位孔的直径与空心定位销的外径均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孔形成有内螺纹,所述锁紧部形成有外螺纹,锁紧部与锁紧孔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外壳还形成有与第二定位孔同轴且连通设置的扩孔,扩孔的直径大于第二定位孔的直径,且差值为0.8mm-1.2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定位孔的轴向高度与定子外壳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40-0.5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定位销的内径与外径之比为0.60-0.70。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孔的轴向高度与前配油盘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25-0.40;所述第三定位孔的轴向高度与后配油盘的轴向高度的比值为0.25-0.40。
CN202321748418.1U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Active CN2201341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8418.1U CN220134197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48418.1U CN220134197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34197U true CN220134197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9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48418.1U Active CN220134197U (zh) 2023-07-04 2023-07-04 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3419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34197U (zh) 一种转向泵的装配结构
CN216940388U (zh) 一种快速高精度的定位销装配工装
CN212122440U (zh) 一种用于管座钻孔的夹具
CN211202604U (zh) 一种发动机止推轴瓦机
CN210789364U (zh) 一种适用于起重机横梁结构与连接板安装孔的加工组件
CN211202633U (zh) 一种便于安装定位轴瓦
CN210387696U (zh) 一种双柱型带台阶驱动模块化钻刀体本体
CN210162148U (zh) 转向管柱护罩及车辆
CN216884061U (zh) 一种新型刀具
CN219561483U (zh) 镗孔装置
EP1806075B1 (en) A split mounting type square column assembly
CN221474999U (zh) 一种锁紧轴圆柱销装配工装
CN218311828U (zh) 一种铜管滚花花刀
CN219718615U (zh) 一种编码器固定装配结构
CN217439160U (zh) 一种用于装配式建筑的钢构连接节点
US5494088A (en) Low profile tool assembly
CN221065330U (zh) 一种涡轮机匣夹具
CN214424376U (zh) 一种卷帘门型材组合连接结构
CN214922361U (zh) 框式钣金件钻孔工装
CN219581765U (zh) 钻模
CN221019841U (zh) 细长轴圆周面加工工装
CN221516892U (zh) 一种三棱台形状刀夹接口
CN221539015U (zh) 一种轨道机车拐臂立式加工定位工装
CN215967477U (zh) 一种快速通用斜度工装
CN218341500U (zh) 可定位拆装更换的走心机动力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