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9895U -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9895U
CN220129895U CN202321529578.7U CN202321529578U CN220129895U CN 220129895 U CN220129895 U CN 220129895U CN 202321529578 U CN202321529578 U CN 202321529578U CN 220129895 U CN220129895 U CN 22012989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ve pressing
boat
pressing plate
boat body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2957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波
汪虹吉
许锐
郑文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Hualei Ship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n Hualei Ship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Hualei Ship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n Hualei Ship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2957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989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989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989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70/00Maritime or waterways transport
    • Y02T70/10Measures concerning design or construction of watercraft hull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包括艇体及防喷溅组件,防喷溅组件包括对称且竖直设置在艇体的平行中体两侧底部的两个压浪板,用于在水上航行时伸入水中,压浪板为平板结构,其外侧表面与平行中体对应的外侧表面相平齐,压浪板沿纵向的最大宽度为100mm‑150mm,压浪板的厚度为2mm‑5mm,压浪板沿艇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占艇体总长度的1/4‑1/3,且与平行中体沿艇体轴线方向的长度相一致,压浪板靠近艇体艏部一端50mm‑150mm的长度范围的下侧边缘设置为15°‑35°的切角并倒圆弧。该防喷溅结构有效消除了甲板上浪,航行阻力减小,航速提高。

Description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陆两栖艇,具体涉及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背景技术
水陆两栖艇通过在艇上增加汽车悬架机构,可以兼顾水上航行与陆上行驶,但是同时会破坏艇体型线,导致水上航行的阻力急剧增大。为了减小水上航行的阻力,通常采用肥大型横剖面,使得中部舷侧为垂直板,但是当艇底水流与侧面水流在舭部分离时会产生相互作用,致使水喷溅涌上甲板,从而影响安全驾驶及航速。现有的游艇为了防止水喷溅涌上甲板,通常在艇上增加浮囊或防撞条,但这些结构会使艇体的宽度大大增加,因而不符合水陆两栖艇在陆上行驶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水陆两栖艇的防喷溅结构使得艇体的宽度大大增加因而不符合陆上行驶要求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包括艇体,艇体包括依次设置的艇体艏部、前悬架区域、平行中体、后悬架区域和艇体艉部;其特殊之处在于:
还包括防喷溅组件;所述防喷溅组件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压浪板,两个压浪板对称且竖直设置在艇体的平行中体两侧的底部,用于在水上航行时伸入水中;
所述压浪板为平板结构,其外侧表面与所述平行中体对应的外侧表面相平齐;所述压浪板沿纵向的最大宽度为100mm-150mm,压浪板的厚度为2mm-5mm;所述压浪板沿艇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占艇体总长度的1/4-1/3,且与平行中体沿艇体轴线方向的长度相一致;所述压浪板靠近艇体艏部的一端50mm-150mm的长度范围的下侧边缘设置为15°-35°的切角并倒圆弧,所述切角为压浪板的下侧边缘与艇体轴线的夹角。
进一步地,为了防止水陆两栖艇陆上行驶或水上航行遇到剐蹭或触礁时损坏艇体,还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连接组件,两个连接组件对称且垂直设置在平行中体的底部;所述两个连接组件分别位于对应的压浪板内侧;
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至少五个安装块,两个压浪板分别通过对应的安装块对称且竖直设置在平行中体两侧的底部。
进一步地,为了在保证压浪板刚度的同时能够减轻整个水陆两栖艇的重量,每个所述连接组件包括五个安装块,每个安装块的长度为100mm,相邻两个安装块之间的间隔相等;
所述两个压浪板的内侧表面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块相贴合。
进一步地,为了减小水陆两栖艇在水上航行时的阻力以及保证艇体底部水流和舷侧水流的分离效果,所述压浪板靠近艇体艏部一端100mm的长度范围的下侧边缘设置为28.5°的切角并倒圆弧,压浪板远离艇体艏部的一端采用圆弧过渡且沿纵向的宽度逐渐减小,压浪板的其余段为平直段;所述平直段沿艇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占压浪板长度的50%-75%。
进一步地,为了在艇体底部水流和舷侧水流分离效果好的同时不会增加水陆两栖艇的重量,以及能够避免压浪板受到剐蹭,所述压浪板沿纵向的最大宽度为120mm,压浪板的厚度为3mm;所述压浪板沿艇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占艇体总长度的2/7;所述平直段沿艇体轴线方向的长度占压浪板长度的6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水陆两栖艇在水上航行时,其中的防喷溅组件可以使艇体底部水流与舷侧水流分离开,不会发生相互作用,从而阻止了喷溅现象的发生,有效地消除了水喷溅涌上甲板的问题,同时,该防喷溅组件不会导致艇体的宽度增加,因而符合水陆两栖艇在陆上行驶的要求。此外,因受到防喷溅组件的导流作用,艇体底部水流向艇体艉部流动,对艇体施加了向上的力,从而使水陆两栖艇的航行阻力减小,航行阻力减小约5%,航行速度增加约1kn,约增加3%。
2、本实用新型中的压浪板通过安装块的点状安装方式连接在艇体的平行中体底部,强度弱于艇体,当水陆两栖艇陆上行驶或水上航行遇到剐蹭或触礁时,压浪板会优先脱落,不会撕扯艇体,保证了艇体的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中压浪板靠近艇体艏部一端100mm的长度范围设置为28.5°的切角并倒圆弧,可以有效地减小航行时的波浪扰动,减小航行阻力,同时不会影响水流流场,保证了艇体底部水流和舷侧水流的分离效果。此外,压浪板远离艇体艏部的一端采用圆弧过渡且沿纵向的宽度逐渐减小,有利于水流排出艇底且可以有效地减小兴波阻力。
4、本实用新型中压浪板的平直段沿纵向的宽度为120mm,保证了艇体底部水流和舷侧水流分离效果的同时不会过于增大艇体的重量,还能够避免压浪板受到剐蹭破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实施例的轴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浪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压浪板的局部安装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水陆两栖艇水上航行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水平面线)。
附图标号:
1-艇体,10-平行中体,11-艇体艏部,13-前悬架区域,14-后悬架区域,2-防喷溅组件,20-压浪板,3-连接组件,30-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包括艇体1、防喷溅组件2以及结构相同的两个连接组件3。具体地,艇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艇体艏部11、前悬架区域13、平行中体10、后悬架区域14和艇体艉部,防喷溅组件2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压浪板20,两个连接组件3对称且垂直焊接在艇体1的平行中体10的底部,其中,平行中体10是等宽等高的一段艇体,每个连接组件3包括至少五个安装块30,本实施例中的每个连接组件3包括五个安装块30,每个安装块30的长度为100mm,相邻两个安装块30之间的间隔相等,两个压浪板20均通过螺栓分别连接于两个连接组件3中对应的安装块30,两个压浪板20在水陆两栖艇在水上航行时伸入水中,两个连接组件3中的安装块30分别位于对应的压浪板20的内侧,且两个压浪板20的内侧表面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块30相贴合,两个压浪板20相互对称且竖直设置在平行中体10两侧的底部。
如图1-图3所示,压浪板20为平板结构,其外侧表面与平行中体10对应的外侧表面相平齐,压浪板20沿纵向的最大宽度为100mm-150mm,压浪板20的厚度为2mm-5mm,压浪板20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占艇体1总长度的1/4-1/3,且与平行中体10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相一致,压浪板20靠近艇体艏部11一端50mm-150mm的长度范围的下侧边缘设置为15°-35°的切角并倒圆弧,切角为压浪板20的下侧边缘与艇体1轴线的夹角,本实施例中压浪板20沿纵向的最大宽度为120mm,压浪板20的厚度为3mm,压浪板20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占艇体1总长度的2/7,具体为2275mm,压浪板20靠近艇体艏部11一端100mm的长度范围的下侧边缘设置为28.5°的切角并倒圆弧,压浪板20远离艇体艏部11的一端采用圆弧过渡且沿纵向的宽度逐渐减小,压浪板20的其余段为平直段,平直段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占压浪板20长度的50%-75%,本实施例中平直段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占压浪板20长度的65%,具体为1480mm。需要说明的是,如图4所示,因为水陆两栖艇在水上航行时,浸水长度约为艇体1总长的5/7,主要滑行区域的起始位置接近于平行中体10,而且考虑到后悬架区域14与平行中体10宽度不一致,设置压浪板20会破坏艇底水流场,产生较大的兴波阻力,因此平行中体10后不设置压浪板20,压浪板20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与平行中体10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相等。
当不安装防喷溅组件2的水陆两栖艇在水上航行时,水陆两栖艇的轮胎收起,纵倾角约为10.2°,此时的状态参考图4,艇体艏部11以及前悬架区域13脱离水面,前悬架区域13后侧浸没于水中,艇底将水流向两侧挤压,舷侧水流向内侧流动,艇体1底部的水流与舷侧水流作用后易产生喷溅,使大量水流涌上甲板,导致无法航行。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带防喷溅组件2的水陆两栖艇在水上航行时,防喷溅组件2能够将艇体1底部的水流和舷侧水流分离开来,不会产生相互作用,可以阻止喷溅现象的发生,另外,舷侧最大水位仅比设计吃水线高20cm,考虑浪的涌动,即几乎不产生喷溅,因此,有效地消除了甲板上浪的问题。此外,因受到防喷溅组件2的导流作用,艇体1底部水流向艇体艉部流动,对艇体1施加了向上的力,从而使水陆两栖艇的航行阻力减小,航行阻力减小约5%,航行速度增加约1kn,约增加3%。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实用新型披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5)

1.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包括艇体(1),艇体(1)包括依次设置的艇体艏部(11)、前悬架区域(13)、平行中体(10)、后悬架区域(14)和艇体艉部;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防喷溅组件(2);所述防喷溅组件(2)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压浪板(20),两个压浪板(20)对称且竖直设置在艇体(1)的平行中体(10)两侧的底部,用于在水上航行时伸入水中;
所述压浪板(20)为平板结构,其外侧表面与所述平行中体(10)对应的外侧表面相平齐;所述压浪板(20)沿纵向的最大宽度为100mm-150mm,压浪板(20)的厚度为2mm-5mm;所述压浪板(20)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占艇体(1)总长度的1/4-1/3,且与平行中体(10)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相一致;所述压浪板(20)靠近艇体艏部(11)的一端50mm-150mm的长度范围的下侧边缘设置为15°-35°的切角并倒圆弧,所述切角为压浪板(20)的下侧边缘与艇体(1)轴线的夹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结构相同的两个连接组件(3),两个连接组件(3)对称且垂直设置在平行中体(10)的底部;所述两个连接组件(3)分别位于对应的压浪板(20)内侧;
每个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至少五个安装块(30),两个压浪板(20)分别通过对应的安装块(30)对称且竖直设置在平行中体(10)两侧的底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其特征在于:
每个所述连接组件(3)包括五个安装块(30),每个安装块(30)的长度为100mm,相邻两个安装块(30)之间的间隔相等;
所述两个压浪板(20)的内侧表面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块(30)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浪板(20)靠近艇体艏部(11)一端100mm的长度范围的下侧边缘设置为28.5°的切角并倒圆弧,压浪板(20)远离艇体艏部(11)的一端采用圆弧过渡且沿纵向的宽度逐渐减小,压浪板(20)的其余段为平直段;所述平直段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占压浪板(20)长度的50%-7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浪板(20)沿纵向的最大宽度为120mm,压浪板(20)的厚度为3mm;所述压浪板(20)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占艇体(1)总长度的2/7;所述平直段沿艇体(1)轴线方向的长度占压浪板(20)长度的65%。
CN202321529578.7U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Active CN22012989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9578.7U CN22012989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29578.7U CN22012989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9895U true CN220129895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497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29578.7U Active CN220129895U (zh) 2023-06-15 2023-06-15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989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530008B1 (en) A vessel with an improved foreship arrangement
US10858070B2 (en) Multi hull pontoon boat aft cockpit extension
CA2728819A1 (en) Improved hybrid boat hull
CN111017129A (zh) 一种抗摇及加强航向稳定性的全回转拖轮
EP2029420B1 (en) Vessel provided with a foil below the waterline
CN220129895U (zh) 一种带防喷溅结构的水陆两栖艇
CN205256578U (zh) 高速艇
KR20060072847A (ko) 선미 레이크부에 하이드로포일 스케그가 형성된 바지선 및그 하이드로포일 스케그구조
CN112278144A (zh) 一种多体船
JP2859148B2 (ja) ウォーターバラスト付きボート
US20060124044A1 (en) Vessel provided with a foil situated below the waterline
JP2009512595A (ja) 底板が水上滑走性能を強化することを可能にする帆船用の船殻
CN208665476U (zh) 一种三体贯通式连接桥船型
CN113401276A (zh) 一种具有复合船体形式的双体槽道滑行艇
US3160134A (en) Boat hull
US10017227B2 (en) Minimum wave bow
CN110682995A (zh) 一种具有三槽道结构的滑行艇
CN211139560U (zh) 一种多体船
CN216034907U (zh) 一种重载型滑行艇船型
CN109747769B (zh) 一种设置在高速双体船上的双层防溅条结构
CN217227854U (zh) 一种挡水板
CN215436847U (zh) 带有触底防护的急流段客渡船
RU2167078C1 (ru) Скоростное судно
CN201305121Y (zh) 一种港口全回转工作船
CN217673066U (zh) 一种采用喷水推进的高速艇线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