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5349U - 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 Google Patents

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5349U
CN220125349U CN202321147176.0U CN202321147176U CN220125349U CN 220125349 U CN220125349 U CN 220125349U CN 202321147176 U CN202321147176 U CN 202321147176U CN 220125349 U CN220125349 U CN 220125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drainage tube
wall
return
drain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147176.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洪龙
冯雪峰
解尧
陈宏凯
刘欢
李剑
管俊汉
解启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Tongling Bion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147176.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5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5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534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External Artificial Orga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患者痛苦、手术操作简单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包括置于体外的离心泵,离心泵的进口与引流管近端相连、出口与回流管近端相连,所述的引流管远端延伸至左心室内,回流管的远端延伸至主动脉弓位置处,且引流管的近段与回流管集成为一体式结构。一次手术切口解决介入问题,减小患者皮下切口的面积,降低治疗风险和难度,管路从头臂干血管中介入,管路短,创伤小,对患者正常行走、生活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Description

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心脏疾病,例如心衰、心梗、心肌损伤等,会导致心室的泵血功能受到损伤。在治疗这些患者的时候,目前主要手段是采用心室辅助泵血装置,不仅能够帮助心脏泵血减少心肌负担,有助于心肌恢复,而且还能够避免人体重要脏器,例如,大脑、肾脏,在心脏泵血功能下降甚至消失时,因缺血造成的损伤。
前世界各国已经在临床开始应用的心室辅助泵血装置主要有CentriMag循环支持系统、Impella系统等,CentriMag循环支持系统拥有一个离心流量泵(其血液出入口相成直角)和一个磁悬浮叶轮(全磁悬浮技术),当叶轮旋转时,泵的中心和外缘之间形成压力梯度,促使血液从流入口流向泵的流出口。然而,CentriMag循环支持系统的引流管和回流管是分离的,需要对患者进行开胸手术,将引流管从心尖处介入左心室内,回流管介入至升主动脉位置处,增大了患者的痛苦;且开胸手术在技术上更具有挑战性,会导致手术时间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减少患者痛苦、手术操作简单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包括置于体外的离心泵,离心泵的进口与引流管近端相连、出口与回流管近端相连,所述的引流管远端延伸至左心室内,回流管的远端延伸至主动脉弓位置处,且引流管的近段与回流管集成为一体式结构。
所述的引流管的近段外管壁与回流管外管壁贴合,且回流管的远端出血口为斜面,且该斜面与回流管的管芯呈夹角式布置。
所述的回流管镶嵌在引流管管腔内构成双腔插管,回流管和引流管管腔相互独立,回流管的一侧外壁与引流管一侧的内壁贴合,且与主动脉弓对应位置处的引流管外壁上开设有出血口。
出血口朝向主动脉弓方向布置,且临近出血口的引流管外壁处设置有引导凹面。
引流管的远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入血孔,回流管临近出血口位置的管壁上也开设有出血孔。
入血孔和出血孔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孔沿管轴向排布。
回流管的管腔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引流管的近段管腔截面为月牙形、远段管腔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回流管和引流管的远端端部位置处均设置有显影环。
上述方案至少具备以下几点有益效果:
1、引流管的近段与回流管集成为一体式结构,一次手术切口解决介入问题,减小患者皮下切口的面积,降低治疗风险和难度;
2、从头臂干血管中介入,管路短,创伤小,对患者正常行走、生活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3、出血口正对着主动脉弓位置,保证对冠脉血管的灌注充足;
4、显影环能够在显影设备的辅助下边观察边介入,保证回流管和引流管能够到达最佳指定位置,且减小对心脏的损伤。
附图说明
图1和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两种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A-A向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B-B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我们对下文中所涉及到的方位进行定义:“近端”、“近侧”“下游”指的是临近操作者/医生的一侧,“远端”、“远侧”、“上游”指的是远离操作者/医生的一侧即临近心脏的一侧,下面结合图1-图6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论述。
一种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包括置于体外的离心泵10,离心泵10的进口与引流管20近端相连、出口与回流管30近端相连,所述的引流管20远端延伸至左心室内,回流管30的远端延伸至主动脉弓位置处,且引流管20的近段21与回流管30集成为一体式结构。
本实用新型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将引流管20和回流管30从主动脉弓上方的头臂干血管中介入,如图1所示,使得引流管20的远端穿过主动脉瓣到达心室内,通过结构、尺寸的设计,当引流管20远端到达心室内合适位置时,此时回流管30的远端也恰好到达主动脉弓位置处,离心泵10动作,将心室内的血液抽吸近引流管20内,再经回流管30泵送到主动脉弓位置处。这种介入方式不需要开胸,对患者的创伤小。但是由于头臂干血管的直径只有12.7mm,为了不影响血液多头臂干血管的灌注,引流管20和回流管30的直径不能设计的过大,因此辅助装置的泵血流量受到限制。
还有一种介入方式,就是通过开胸手术,如图2所示,引流管20的远端穿过主动脉瓣到达心室内,通过结构、尺寸的设计,当引流管20远端到达心室内合适位置时,此时回流管30的远端也恰好到达主动脉弓位置处,离心泵10动作,将心室内的血液抽吸近引流管20内,再经回流管30泵送到主动脉弓位置处。这种方式对患者的创伤大,但是引流管20和回流管30的直径可以设计的大一点,泵血流量大,而且对头臂干血管的供血也充足,但是需要通过开胸手术介入,对患者的创伤大一点。
具体选择哪一种介入方式,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选择,由于引流管20的近段21与回流管30集成为一体式结构,一次手术切口解决介入问题,减小患者皮下切口的面积,降低治疗风险和难度。且从头臂干血管中介入的话,管路短,创伤小,对患者正常行走、生活的影响相对小一些。
关于引流管20的近段21与回流管30集成方式,本实用新型给出以下两种优选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3、图4所示,所述的引流管20的近段21外管壁与回流管30外管壁贴合,且回流管30的远端出血口31为斜面,且该斜面与回流管30的管芯呈夹角式布置。这种集成方式就是直接将引流管20和回流管30并联连接,加工工艺简单,但是可能会导致整个插管的截面积增大,造成切口的增大,增加患者痛苦;或者占用头臂干血管过多的空间,造成头臂干血管灌注不足。
实施例2
如图5、图6所示,所述的回流管30镶嵌在引流管20管腔内构成双腔插管,回流管30和引流管20管腔相互独立,回流管30的一侧外壁与引流管20一侧的内壁贴合,且与主动脉弓对应位置处的引流管20外壁上开设有出血口31。与实施例1不同,回流管30是从引流管20内腔通过的,并紧贴引流管20的内壁,或者共用部分的内壁,这样一方面减小了整个插管的截面积,切口小,减小患者痛苦;或者占用头臂干血管的空间少,不会影响头臂干血管的灌注。但是在制作工艺上也较为复杂一些。
无论是实施例1还是实施例2中,引流管20管腔证号为导引导丝提供通道,为了保证从出血口31中射出的血液能够到达主动脉弓,出血口31朝向主动脉弓方向布置,且临近出血口31的引流管20外壁处设置有引导凹面。也就是说,可以通过选择最合适的位置、最合适的角度以及辅助引导面来保证射血角度和效果最佳。
为了防止引流管20的远端与心室内壁贴靠而引起抽吸现象,引流管20的远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入血孔22,入血孔22作为辅助的血液流入口,一方面可以加大入血量,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引流管20的远端与心室内壁贴靠的不良事件中,提供入血通路,避免造成心律不齐的不良反应。同理,回流管30临近出血口31位置的管壁上也开设有出血孔32,作为辅助的血液流出口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优选的,入血孔22和出血孔32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孔沿管轴向排布。
在实施例2中,回流管30的管腔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引流管20的近段管腔截面为月牙形、远段管腔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如图6所示,在近段,回流管30占据了引流管20内腔一部分空间,使得引流管20的近段管腔截面为月牙形,这种设置方式不仅可以减小整个插管的截面积,同时还能够增大血液压力,使得从出血口31射出的血液能够顺利的到达主动脉弓、降主动脉位置。
为了能够清除地观察到回流管30和引流管20的介入位置,回流管30和引流管20的远端端部位置处均设置有显影环40,在显影设备下边观察边介入,保证回流管30和引流管20能够到达最佳指定位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8)

1.一种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包括置于体外的离心泵(10),离心泵(10)的进口与引流管(20)近端相连、出口与回流管(30)近端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20)自头臂干血管/切口介入后穿过主动脉瓣并延伸至左心室内,回流管(30)自头臂干血管/切口介入并延伸至主动脉弓位置处,且引流管(20)的近段(21)与回流管(30)集成为一体式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流管(20)的近段(21)外管壁与回流管(30)外管壁贴合,且回流管(30)的远端出血口(31)为斜面,且该斜面与回流管(30)的管芯呈夹角式布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流管(30)镶嵌在引流管(20)管腔内构成双腔插管,回流管(30)和引流管(20)管腔相互独立,回流管(30)的一侧外壁与引流管(20)一侧的内壁贴合,且与主动脉弓对应位置处的引流管(20)外壁上开设有出血口(3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出血口(31)朝向主动脉弓方向布置,且临近出血口(31)的引流管(20)外壁处设置有引导凹面。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引流管(20)的远端的管壁上开设有入血孔(22),回流管(30)临近出血口(31)位置的管壁上也开设有出血孔(3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入血孔(22)和出血孔(32)均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孔沿管轴向排布。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回流管(30)的管腔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引流管(20)的近段管腔截面为月牙形、远段管腔截面为圆形或椭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其特征在于:回流管(30)和引流管(20)的远端端部位置处均设置有显影环(40)。
CN202321147176.0U 2023-05-13 2023-05-13 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Active CN220125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7176.0U CN220125349U (zh) 2023-05-13 2023-05-13 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147176.0U CN220125349U (zh) 2023-05-13 2023-05-13 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5349U true CN220125349U (zh) 2023-12-05

Family

ID=88952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147176.0U Active CN220125349U (zh) 2023-05-13 2023-05-13 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534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S2210835T3 (es) Sistema implantable de ayuda asistida para el corazon.
EP1476213B1 (en) A multilumen catheter for minimizing limb ischemia
US5009636A (en) Dual-lumen catheter apparatus and method
US6264633B1 (en) Balloon catheter
US7048680B2 (en) Multilumen catheter for minimizing limb ischemia
ES2361961T3 (es) Dispositivo de asistencia cardiaca y circulatoria.
US7524277B1 (en) Apex to aorta cannula assembly
CN110665079B (zh) 一种经皮介入的左心室辅助装置
AU2002214653A1 (en) A multilumen catheter for minimizing limb ischemia
US6926689B2 (en) Aortic balloon occlusion cannula
CN220125349U (zh) 左心室循环辅助系统
CN110124133B (zh) 一种难治性心力衰竭左心室功能辅助装置
JP6784913B2 (ja) 吸引ライン、吐出ライン、及び、ポンプを備えるアセンブリ
CN211132392U (zh) 经皮左心引流管
CN211434648U (zh) 一种用于左心辅助的单通道动脉插管
CN210131233U (zh) 经皮左心引流管
KR102349671B1 (ko) 이중내강 카테터
CN219804146U (zh) 一种经外周植入的体外磁悬浮离心式心室辅助装置
CN110559541A (zh) 一种用于左心辅助的单通道动脉插管
CN116510170A (zh) 左心室辅助泵血系统
US20220273853A1 (en) Arrangement for Transporting a Liquid Through a Cannula System, Corresponding Kit and Method
CN208864914U (zh) 一种体外容量调节系统
CN217660921U (zh) 一种体外灌注装置及系统
US20220305250A1 (en) Cannula System Comprising Two Cannulas and Corresponding Method
KR101136827B1 (ko) 경심근 혈류 재건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