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22722U - 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 Google Patents

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22722U
CN220122722U CN202321727043.0U CN202321727043U CN220122722U CN 220122722 U CN220122722 U CN 220122722U CN 202321727043 U CN202321727043 U CN 202321727043U CN 220122722 U CN220122722 U CN 22012272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um
rotary drum
wall
motor main
main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72704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岑晖
郑秀谦
李保昌
何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unmi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72704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2272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2272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2272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Motors, Electrical Generators, Mechanical Device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主机座及电机,包括机壳、定子组件以及转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铁芯和多个线圈,所述铁芯沿所述机壳的周向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多个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多个所述线圈共同形成有通孔;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筒和多个磁钢,所述转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壳中,且所述转筒穿过所述通孔设置,所述转筒的内壁形成有驱动螺纹,所述驱动螺纹用于与丝杆结构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磁钢沿所述转筒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转筒的外壁上,且所述磁钢与所述线圈相对间隔设置。本方案将丝杆结构集成进电机主机座内,以此实现电机的直线推杆运动,提高了电机的集成化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线推杆电机的集成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直线推杆电机通过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丝杆螺母传动机构连接在一起,从而将旋转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其中,传动机构和旋转电机是相互独立的部件,传动机构位于旋转电机外,因此,传统的直线推杆电机的集成化程度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主机座及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直线推杆电机的集成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主机座,包括:
机壳;
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铁芯和多个线圈,所述铁芯沿所述机壳的周向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多个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多个所述线圈共同形成有通孔;
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筒和多个磁钢,所述转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壳中,且所述转筒穿过所述通孔设置,所述转筒的内壁形成有驱动螺纹,所述驱动螺纹用于与丝杆结构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磁钢沿所述转筒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转筒的外壁上,且所述磁钢与所述线圈相对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筒的外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转筒的周向排布,所述磁钢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筒包括第一筒部、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所述驱动螺纹由所述第一筒部形成,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盖合在所述第一筒部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盖形成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供丝杆结构穿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主机座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和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均夹设在所述转筒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且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和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分别位于所述铁芯的两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铁芯包括第二筒部和多个绕设部,多个所述绕设部沿所述第二筒部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筒部的内壁上,所述线圈一一绕设在所述绕设部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铁芯还包括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设置在所述绕设部远离所述第二筒部内壁的一端,所述防脱部用于防止所述线圈从所述绕设部上脱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机主机座还包括电路驱动组件,所述电路驱动组件包括电路板、磁编码器以及磁铁;
所述电路板相对所述转筒的一端设置所述机壳内,所述磁编码器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板,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转筒,所述磁铁与所述磁编码器同轴且相对间隔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筒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机壳还行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对丝杆结构的直线运动进行导向。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电机主机座。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丝杆结构旋进转筒内,使得丝杆结构与转筒内壁的驱动螺纹实现螺纹连接,对线圈通电之后,定子组件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这个旋转磁场与转筒上的磁钢产生的恒定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转筒转动,由于转筒与丝杆结构螺纹连接,因此,在转筒转动的过程中,丝杆结构将转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电机主机座驱动丝杆结构作直线运动;本技术方案将丝杆集成进电机主机座内,以此实现电机的直线推杆运动,提高了电机的集成化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线推杆电机的集成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电机主机座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转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定子组件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其中:100、电机主机座;10、机壳;101、导向孔;102、第一定位台阶;103、第三定位台阶;104、第五定位台阶;20、定子组件;201、通孔;21、铁芯;211、第二筒部;212、绕设部;213、防脱部;22、线圈;30、转子组件;31、转筒;311、第一筒部;3111、第一安装槽;3112、第二定位台阶;3113、第四定位台阶;3114、驱动螺纹;312、第一端盖;3121、避让孔;313、第二端盖;32、磁钢;40、第一滚动轴承;50、第二滚动轴承;60、电路驱动组件;61、电路板;62、磁编码器;63、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容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机(图中未示出),电机包括电机主机座100和丝杆结构,电机主机座100与丝杆结构螺纹连接,从而驱动丝杆结构作直线运动,实现电机的直线推杆运动。
参见图1-图3,电机主机座100包括机壳10、定子组件20以及转子组件30;所述定子组件20包括铁芯21和多个线圈22,所述铁芯21沿所述机壳10的周向设置在所述机壳10的内壁上,多个所述线圈22绕设在所述铁芯21上,多个所述线圈22共同形成有通孔201;所述转子组件30包括转筒31和多个磁钢32,所述转筒31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壳10中,且所述转筒31穿过所述通孔201设置,所述转筒31的内壁形成有驱动螺纹3114,所述驱动螺纹3114用于与丝杆结构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磁钢32沿所述转筒31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转筒31的外壁上,且所述磁钢32与所述线圈22相对间隔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将丝杆结构旋进转筒31内,使得丝杆结构与转筒31内壁的驱动螺纹3114实现螺纹连接,对线圈22通电之后,定子组件20产生一个旋转磁场,这个旋转磁场与转筒31上的磁钢32产生的恒定磁场相互作用,从而使得转筒31转动,由于转筒31与丝杆结构螺纹连接,因此,在转筒31转动的过程中,丝杆结构将转动运动转化为直线运动,从而实现了电机主机座100驱动丝杆结构作直线运动;本技术方案将丝杆集成进电机主机座100内,以此实现电机的直线推杆运动,提高了电机的集成化程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直线推杆电机的集成化程度低的技术问题。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转筒31选用低碳钢,低碳钢有良好的导磁性,从而使得转筒31能够对设置在其外壁上的磁钢32进行导磁。
参见图2,所述转筒31的外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槽3111,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3111沿所述转筒31的周向排布,所述磁钢32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3111中。通过第一安装槽3111实现了磁钢32的定位安装,使得磁钢32相对于转筒31保持相对稳定。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可以采用粘接的方式将磁钢32粘附在第一安装槽3111中。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磁钢32采用钕铁硼永磁体,并预先对磁钢32进行充磁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根据电机的性能要求和设计需求来确定磁钢32的数量,如采用20片磁钢32;对应的,第一安装槽3111的数量设置为20个。
参见图1和图3,所述转筒31包括第一筒部311、第一端盖312以及第二端盖313,所述驱动螺纹3114由所述第一筒部311形成,所述第一端盖312和所述第二端盖313分别盖合在所述第一筒部311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盖312形成有避让孔3121,所述避让孔3121用于供丝杆结构穿过。
通过设置避让孔3121,使得丝杆结构能够穿过避让孔3121作直线运动;同时通过第一端盖312和第二端盖313对在第一筒部311内的丝杆结构进行限位,防止丝杆结构超出第一筒部311所限定的行程范围。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一端盖312和第二端盖313中至少一个与第一筒部311可拆卸连接,从而便于将丝杆结构旋进第一筒部311内。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机壳10还行有导向孔101,所述导向孔101用于对丝杆结构的直线运动进行导向。通过导向孔101对丝杆结构的周侧进行定位,使得丝杆结构实现稳定的直线运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导向孔101与避让孔3121同轴设置。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电机主机座100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40和第二滚动轴承50,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0和所述第二滚动轴承50均夹设在所述转筒31与所述机壳10的内壁之间,且所述第一滚动轴承40和所述第二滚动轴承50分别位于所述铁芯21的两侧。
因此,第一滚动轴承40和第二滚动轴承50分别支撑在转筒31的两端,使得转筒31的两端与机壳10的内壁形成转动连接,从而使得转筒31稳定的设置在机壳10内,并能够在机壳10转动。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机壳10的内壁还形成有第一定位台阶102,所述第一定位台阶102用于与第一滚动轴承40的第一端面抵接,从而对第一滚动轴承40的一端进行轴向定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转筒31的外壁面还形成有第二定位台阶3112,所述第二定位台阶3112用于与第一滚动轴承40的第二端面抵接,从而对第一滚动轴承40的另一端进行轴向定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机壳10的内壁还形成有第三定位台阶103,所述第三定位台阶103用于与第二滚动轴承50的第一端面抵接,从而对第二滚动轴承50的一端进行轴向定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3,转筒31的外壁面还形成有第四定位台阶3113,所述第四定位台阶3113用于与第二滚动轴承50的第二端面抵接,从而对第二滚动轴承50的另一端进行轴向定位。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参见图1,机壳10的内壁形成有第五定位台阶104,所述第五定位台阶104与所述铁芯21的端面抵接,从而对铁芯21进行轴向定位。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铁芯21包括第二筒部211和多个绕设部212,多个所述绕设部212沿所述第二筒部211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筒部211的内壁上,所述线圈22一一绕设在所述绕设部212上。
通过第二筒部211与机壳10的内周壁过盈配合,从而将铁芯21稳定的安装在机壳10;其中,铁芯21的多个绕设部212沿第二筒部211的周向设置,因此,当在多个绕设部212一一绕设上线圈22,多个线圈22便共同形成了通孔201。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述铁芯21还包括防脱部213,所述防脱部213设置在所述绕设部212远离所述第二筒部211内壁的一端,所述防脱部213用于防止所述线圈22从所述绕设部212上脱落。
本实施例通过设置防脱部213对绕设部212上的线圈22进行阻挡,阻挡线圈22从绕设部212上脱落下来,从而提高了线圈22绕设在绕设部212上的稳定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参见图1,所述电机主机座100还包括电路驱动组件60,所述电路驱动组件60包括电路板61、磁编码器62以及磁铁63;所述电路板61相对所述转筒31的一端设置所述机壳10内,所述磁编码器62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板61,所述磁铁63设置在所述转筒31,所述磁铁63与所述磁编码器62同轴且相对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当转筒31转动时,设置在转筒31上的磁铁63也随之转动,进而造成磁场的变化,磁编码器62则可以通过磁场的变化得到转筒31的转动角度,进而推算出与之螺纹连接的丝杆结构的直线位移,使得电机成为一个闭环的控制系统。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转筒31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磁铁63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通过第二安装槽对磁铁63的周向进行限制,使得磁铁63与磁编码器62保持同轴的相对位置。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中,第二安装槽由第二端盖313形成。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进行限制。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这些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依然可以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不作出创造性劳动对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中的特征根据情况相互组合、增删或作其他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本质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其他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也同样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壳;
定子组件,所述定子组件包括铁芯和多个线圈,所述铁芯沿所述机壳的周向设置在所述机壳的内壁上,多个所述线圈绕设在所述铁芯上,多个所述线圈共同形成有通孔;
转子组件,所述转子组件包括转筒和多个磁钢,所述转筒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机壳中,且所述转筒穿过所述通孔设置,所述转筒的内壁形成有驱动螺纹,所述驱动螺纹用于与丝杆结构螺纹连接;多个所述磁钢沿所述转筒的周向设置在所述转筒的外壁上,且所述磁钢与所述线圈相对间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的外壁面形成有多个第一安装槽,多个所述第一安装槽沿所述转筒的周向排布,所述磁钢一一对应安装在所述第一安装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包括第一筒部、第一端盖以及第二端盖,所述驱动螺纹由所述第一筒部形成,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分别盖合在所述第一筒部的两端,其中,所述第一端盖形成有避让孔,所述避让孔用于供丝杆结构穿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机座还包括第一滚动轴承和第二滚动轴承,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和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均夹设在所述转筒与所述机壳的内壁之间,且所述第一滚动轴承和所述第二滚动轴承分别位于所述铁芯的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包括第二筒部和多个绕设部,多个所述绕设部沿所述第二筒部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二筒部的内壁上,所述线圈一一绕设在所述绕设部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芯还包括防脱部,所述防脱部设置在所述绕设部远离所述第二筒部内壁的一端,所述防脱部用于防止所述线圈从所述绕设部上脱落。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主机座还包括电路驱动组件,所述电路驱动组件包括电路板、磁编码器以及磁铁;
所述电路板相对所述转筒的一端设置所述机壳内,所述磁编码器电连接在所述电路板,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转筒,所述磁铁与所述磁编码器同轴且相对间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形成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磁铁设置在所述第二安装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主机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还行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用于对丝杆结构的直线运动进行导向。
10.一种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机主机座。
CN202321727043.0U 2023-07-03 2023-07-03 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Active CN22012272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7043.0U CN220122722U (zh) 2023-07-03 2023-07-03 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727043.0U CN220122722U (zh) 2023-07-03 2023-07-03 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22722U true CN220122722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49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727043.0U Active CN220122722U (zh) 2023-07-03 2023-07-03 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2272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541886B2 (en) Motor
CN102648566A (zh) 电动机组件
US6713936B2 (en) Stepping motor
KR20180068835A (ko) 스테이터 코어, 스텝 모터 및 직동 액추에이터
CN220122722U (zh) 电机主机座及电机
US6707196B2 (en) Motor with improved motor casing
JP2533475Y2 (ja)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2022113104A (ja) 電動シリンダのモータ及び該モータ用のエンコーダ
US9214849B2 (en) Hybrid step motor
CN204425164U (zh) 无刷电动机
KR100568886B1 (ko) 고정자를구비한클로폴스텝퍼모터
CN1300917C (zh) 直流无刷振动电动机
CN106451835B (zh) 低能耗短轴距高性能伺服电机
CN212588220U (zh) 一种集成式伺服电动缸
US20030107274A1 (en) Stepping motor
CN104506009A (zh) 无刷电动机
KR20010055264A (ko) 로터리/리니어 유도 전동기
CN104505966A (zh) 外转子无刷电动机
CN218472870U (zh) 滚筒电机结构以及自动化设备
CN215646394U (zh) 电机
CN218569991U (zh) 无刷有感直驱型机芯和冲牙器
CN212992087U (zh) 永磁式步进电机
CN214125117U (zh) 一种小体积大扭矩输出的电机
CN216290417U (zh) 开关磁阻电机
KR100417422B1 (ko) 왕복동식 모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