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18465U - 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 Google Patents

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18465U
CN220118465U CN202321007017.0U CN202321007017U CN220118465U CN 220118465 U CN220118465 U CN 220118465U CN 202321007017 U CN202321007017 U CN 202321007017U CN 220118465 U CN220118465 U CN 2201184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enclasping
bending
force application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00701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广昕
刘丽芳
王梦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iyi Ge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iyi Ge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iyi Ge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iyi Geo Shang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00701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184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184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1846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utual Connection Of Rods And Tub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抱紧件、第二抱紧件、第一施力件和第二施力件;第一抱紧件和第二抱紧件彼此相对可运动,使得第一抱紧件和第二抱紧件可用于抱紧构件;第一施力件用于在转动时,可向第一抱紧件施加推力,第二施力件通过锁紧件与第二抱紧件连接,第二施力件用于向第二抱紧件施加拉力,且推力方向与拉力方向相反,锁紧件至少有部分与第二抱紧件面接触;当第一施力件向第一抱紧件施推力时,可使第二施力件同步向第二抱紧件施加拉力,使第一抱紧件和第二抱紧件可共同抱紧构件。同现有技术相比,可实现连接组件对构件的快速安装,整个装配过程简单方便,便于人工操作。

Description

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家具中,比如要将两个构件进行相对固定时,比如桌架的两根立柱,一般需要通过在两根立柱之间设置相应的连接件,而传统的连接方式较为复杂,且装配过程较为复杂、难度较大,不便于人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可快速对家具中的两个构件进行相对固定,可方便人工对其进行操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连接组件,包括:
第一抱紧件和第二抱紧件,彼此相对可运动,用于抱紧构件;
第一施力件,用于向所述第一抱紧件施加推力;
第二施力件,通过锁紧件与所述第二抱紧件连接,并用于向所述第二抱紧件施加拉力;且所述锁紧件至少有部分与所述第二抱紧件面接触;
其中,所述推力和所述拉力的方向相反,且当所述第一施力件向所述第一抱紧件施推力时,所述第二施力件同步向所述第二抱紧件施加拉力,使所述第一抱紧件和所述第二抱紧件共同抱紧所述构件。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连杆机构,包括:
连杆;
两个如上所述连接组件;
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桌架,包括:
若干个立柱;
至少一根如上所述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其中一个连接组件与其中一根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个所述连接组件与另一根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可直接将第一抱紧件和第二抱紧件套接于构件上,然后通过旋转第一施力件,即可使第一施力件向第一抱紧件施加推力,同时第一施力件在向第一抱紧件施加推力的过程中,第二施力件可同步向第二抱紧件施加拉力,使得第一抱紧件和第二抱紧件可抱紧构件,从而即可实现连接组件对构件的锁紧连接,整个装配过程较为简单方便,便于人工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的连接组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的连接组件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施力件与第二抱紧件连接的轴侧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施力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二抱紧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中,第一抱紧件的轴侧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A处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的连接组件与构件装配时的轴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的连杆机构分别与两个构件连接时的轴侧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部分实施方式的桌架的轴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阐述。然而,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本实用新型各实施方式中,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本申请而提出了许多技术细节。但是,即使没有这些技术细节和基于以下各实施方式的种种变化和修改,也可以实现本申请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一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连接组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该连接组件包括:第一抱紧件1、第二抱紧件2、第一施力件3和第二施力件4。
其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抱紧件1和第二抱紧件2彼此相对可运动,使得第一抱紧件1和第二抱紧件2可用于抱紧构件10。
其次,如图1、图2和图3所示,第一施力件3用于在转动时,可向第一抱紧件3施加推力,而第二施力件4通过锁紧件5与第二抱紧件2连接,并且,该第二施力件4用于向第二抱紧件2施加拉力,同时,锁紧件5至少有部分与第二抱紧件2面接触。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施力件3向第一抱紧件1施加的推力的方向,和第二施力件4向第二抱紧件2施加的拉力的方向相反,且当第一施力件3向第一抱紧件1施推力时,可使第二施力件4同步向第二抱紧件2施加拉力,从而使得第一抱紧件1和第二抱紧件2可共同抱紧构件10。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在将连接组件与构件10进行装配时,可直接将第一抱紧件1和第二抱紧件2套接于构件10上,然后通过旋转第一施力件3,即可使第一施力件3向第一抱紧件1施加推力,同时,第一施力件3在向第一抱紧件1施加推力的过程中,第二施力件4可同步向第二抱紧件2施加拉力,使得第一抱紧件1和第二抱紧件2可抱紧构件10,从而即可实现连接组件对构件10的锁紧连接,整个装配过程较为简单方便,便于人工操作。
具体地说,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抱紧件1具有承靠侧111、与承靠侧111相对的受力侧121。其中,如图7和图8所示,承靠侧111与构件10相抵接,并与构件10的外形相契合,同时,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与承靠侧111彼此相对设置,且如图5和图7所示,受力侧121可承受第一施力件3施加的推力。并且,当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在受到第一施力件3的推力时,第一抱紧件1的承靠侧111可与构件10紧密贴合。
另外,为了能够使第一抱紧件1在受到第一施力件3的推力的过程中,第二抱紧件2可与第一抱紧件1共同抱紧构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二抱紧件2包括:抱箍21、第一连接臂22和第二连接臂23。其中,结合图1和图9所示,抱箍21套接于构件10,并与构件10的外形相契合,同时,抱箍21与第一抱紧件1的承靠侧111共同围成抱紧构件10的抱紧区6。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连接臂22包括:由抱箍21的头端向抱箍21的尾端的方向弯曲延伸形成的第一弯曲段221、与第一弯曲段221远离抱箍21的一端相连的第一水平段222。其中,结合图3所示,第一弯曲段221设于第一抱紧件1内,而第一水平段222暴露于第一抱紧件1外,并朝远离承靠侧111的方向延伸。同样的,如图6所示,第二连接臂23包括:由抱箍21的尾端向抱箍21的头端的方向弯曲延伸形成的第二弯曲段231、与第二弯曲段231远离抱箍21的一端相连的第二水平段232。其中,结合图3所示,第二弯曲段231穿设于第一抱紧件1,第二水平段232暴露于第一抱紧件1外,并朝远离承靠侧111的方向延伸。
同时,如图4所示,第一连接臂22的第一水平段222和第二连接臂23的第二水平段232之间还设置第二施力件4,并且,第一水平段222和第二水平段232还分别通过锁紧件5与第二施力件4连接。而为了使锁紧件5可将第一连接臂22的第一水平段222与第二施力件4进行锁紧固定,同时,为了使锁紧件4可将第二连接臂23的第二水平段232与第二施力件4进行锁紧固定。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锁紧件5包括:螺柱51和凸缘部52,其中,螺柱51与第二施力件4螺纹连接,而凸缘部52设置于螺柱51的端部,并且,其中一个锁紧件5的凸缘部52还与第一连接臂22的第一水平段222抵接,且该锁紧件5的凸缘部52与第一水平段222抵接的一侧为一平面,而另一个锁紧件5的凸缘部52与第二连接臂23的第二水平段232抵接,且该锁紧件5的凸缘部52与第二水平段232抵接的一侧同样为一平面,从而使得第二施力件4在向第一连接臂22和第二连接臂23施加拉力的过程中,由于两个锁紧件5的凸缘部52分别与第一水平段222和第二水平段232是面接触,从而可避免第一连接臂22和第二连接臂23在受到第二施力件4的拉力时出现撕裂现象。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对应第二抱紧件2的结构,为了使第一抱紧件1可配合第二抱紧件2抱紧构件10,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抱紧件1包括:第一承接部11、第二承接部13、受力支撑部12、第一折弯部16和第二折弯部17。
其中,如图1所示,第一承接部11和第二承接部13沿抱紧区6的高度方向彼此相对设置,并且,结合图9所示,第一承接部11和第二承接部13还均与构件10相抵接,使得第一承接部11和第二承接部13与构件10相抵的一侧共同构成第一抱紧件1的承靠侧111。另外,如图8所示,受力支撑部12设置于第一承接部11和第二承接部13之间,同时,受力支撑部12还分别与第一承接部11和第二承接部13相连,且受力支撑部12远离抱紧区6的一侧为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折弯部16和第二折弯部17均设置于第一承接部11和第二承接部13之间,并且,第一折弯部16和第二折弯部17还均与第一承接部11和第二承接部13相连。其次,如图8所示,第一折弯部16与受力支撑部12之间形成可将第一连接臂22的部分折弯成第一弯曲段221的第一折弯通道18,同时,第二折弯部17与受力支撑部12之间形成可将第二连接臂23的部分折弯成第二弯曲段231的第二折弯通道15。并且,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臂22还有部分从第一折弯通道18远离抱紧区6的一侧穿出,形成第一水平段222。同样的,第二连接臂23还有部分从第二折弯通道15远离抱紧区6的一侧穿出,形成第二水平段232。由此不难看出,当第一抱紧件1和第二抱紧件2抱紧构件10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折弯部16与受力支撑部12之间形成的第一折弯通道18,以及第二折弯部17与受力支撑部12之间形成的第二折弯通道15,可强制将第一连接臂22的部分和第二连接臂23的部分分别折弯成第一折弯部16和第二折弯部17,从而使得第一抱紧件1可在第一施力件3的推力作用下配合第二抱紧件2抱紧构件10。
另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第一折弯部16远离抱紧区6的一端有部分凸出,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块161,并且,各第一导向块161用于第一连接臂22从第一折弯通道18远离抱紧区6的一侧穿出时,对穿出部分进行水平导向,通过第一导向块161对第一连接臂22的第一水平段222的导向,保证了第一连接臂22的第一水平段222具有较好的平直度,使得锁紧件5的凸缘部52能够更好的将第一连接臂22的第一水平段222贴合实现面接触,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锁紧件5在将第一连接臂22的第一水平段222与第二施力部件4进行锁紧时的稳定性。同样的,如图7和图8所示,第二折弯部17可与第一折弯部16采用相同的结构,即第二折弯部17远离抱紧区6的一端有部分凸出,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块171,并且,各第二导向块171用于第二连接臂23从第二折弯通道15远离抱紧区6的一侧穿出时,对穿出部分进行水平导向,通过第二导向块171对第二连接臂23的第二水平段232的导向,保证了第二连接臂23的第二水平段232具有较好的平直度,使得锁紧件5的凸缘部52能够更好的将第二连接臂23的第二水平段232贴合实现面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锁紧件5在将第二连接臂23的第二水平段232与第二施力部件4进行锁紧时的稳定性。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使第一施力件3可在转动时向第一抱紧件1施加推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2、图4和图5所示,第一施力件3包括:螺柱31和螺母32。其中,螺柱31沿垂直于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的方向穿设于第二施力件4,且螺柱31绕自身轴线方向可转动,且螺母32设置于第二施力件4内,并与螺柱31螺纹连接。其中,如图1、图2和图4所示,螺柱31远离受力侧121的一端形成凸缘部33,且凸缘部33设置定位槽34,该定位槽34用于可转动螺柱31的外部工具插入。因此,借助外部工具对螺柱31的转动,可使螺柱31借助与螺母32螺纹连接,朝靠近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的方向运动,使得螺柱31可向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施加推力,从而驱动第一抱紧件1相对于第二抱紧件2朝靠近构件10的方向运动,并不断锁紧第一抱紧件1,同时,螺柱31在对第一施力件1锁紧的过程中,第二施力件3又可借助螺母32与螺柱31的螺纹连接,逐渐朝远离构件10的方向运动,且在运动时通过锁紧件5又可拉动第二抱紧件2,使得第二抱紧件2可与第一抱紧件1相对运动,从而抱紧构件10,以实现与构件10的连接。
并且,为了使第一施力件1可实现在第二施力件4内的转动,以及便于螺母32在第二施力件4内的安装,如图1所示,第二施力件4沿垂直于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的方向,设置通道41和安装孔42。其中,通道41与安装孔42同轴且连通,在应用时,可将螺柱31插入通道41内,使得螺柱31可在通道41内实现转动,而安装孔42可供螺母32嵌入,并能够确保与螺柱31实现螺纹连接,从而当螺柱31在转动时,可依靠与与螺母32的螺纹连接向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施加推力。
另外,作为优选地方案,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第二施力件4还用于连接通过锁紧件6连接连杆7,且结合图5所示,第二施力件4还包括:顶侧43、底侧44、基准侧45和倾斜侧46。其中,顶侧43和底侧44是沿抱紧区6的高度方向彼此相对设置,而基准侧45相对于第一抱紧件1的受力侧121进行设置。另外,如图5所示,倾斜侧46还分别与底侧44和基准侧45连接,并且,该倾斜侧46是自与底侧44相连的一端至与基准侧45相连的一端,逐渐朝靠近顶侧43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此外,如图5所示,该倾斜侧46还用于与连接连杆7的锁紧件6相抵接。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第二施力件4是通过锁紧件6与连杆7实现锁紧固定,并且,第二施力件4的基准侧45和底侧44之间设有倾斜侧46,因此,当锁紧件6在将连杆7与第二施力件4锁紧的过程中,结合图10所示,第二施力件4可借助锁紧件6对倾斜侧46施加的锁紧力,使得第二施力件4可在倾斜侧46的力传导作用下朝远离构件10的方向产生位移,从而可进一步增大对第二抱紧件2的拉拔力,使得第二抱紧件2可配合第一抱紧件1能够更好抱紧构件10。
实施例二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杆机构,如图10所示,该连杆机构包括:连杆7、两个如实施例一所述的连接组件20。其中,连杆7的一端与其中一个连接组件20可拆卸连接,同时,连杆7的另一端与另一个连接组件20连接。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通过连杆7的两个连接组件可分别实现与两个构件10的连接,从而使得两个构件10之间可彼此相对固定,比如说,两个构件10可以是桌架的立柱,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桌架的稳定性,以及对桌板的支撑强度。
实施例三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涉及一种桌架,如图11所示,该桌架包括:若干个立柱10’、至少一根如实施例二所述的连杆机构。并且,连杆机构的其中一个连接组件20与其中一根立柱10’可拆卸连接,同时,连杆机构的另一个连接组件20与另一根立柱10’可拆卸连接。
通过上述内容不难看出,由于桌架的两根立柱10’之间可增设连杆机构,通过连杆机构对连根立柱10’之间进行相对固定,从而可进一步提高桌架的稳定性,以及对桌板的支撑强度。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各实施方式是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各种改变,而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抱紧件和第二抱紧件,彼此相对可运动,用于抱紧构件;
第一施力件,用于在转动时,向所述第一抱紧件施加推力;
第二施力件,通过锁紧件与所述第二抱紧件连接,并用于向所述第二抱紧件施加拉力;且所述锁紧件至少有部分与所述第二抱紧件面接触;
其中,所述推力和所述拉力的方向相反,且当所述第一施力件向所述第一抱紧件施推力时,所述第二施力件同步向所述第二抱紧件施加拉力,使所述第一抱紧件和所述第二抱紧件共同抱紧所述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紧件具有承靠侧、与所述承靠侧相对的受力侧;
其中,所述承靠侧与所述构件相抵接,并与所述构件的外形相契合;所述受力侧与所述承靠侧彼此相对设置,且用于承受所述第一施力件施加的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抱紧件包括:
抱箍,套接于所述构件,并与所述构件的外形相契合;所述抱箍与所述第一抱紧件的所述承靠侧共同围成抱紧所述构件的抱紧区;
第一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包括:由所述抱箍的头端向所述抱箍的尾端的方向弯曲延伸形成的第一弯曲段、与所述第一弯曲段远离所述抱箍的一端相连的第一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一弯曲段设于所述第一抱紧件内,所述第一水平段暴露于所述第一抱紧件外,并朝远离所述承靠侧的方向延伸;
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二连接臂包括:由所述抱箍的尾端向所述抱箍的头端的方向弯曲延伸形成的第二弯曲段、与所述第二弯曲段远离所述抱箍的一端相连的第二水平段;其中,所述第二弯曲段穿设于所述第一抱紧件,所述第二水平段暴露于所述第一抱紧件外,并朝远离所述承靠侧的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之间设置所述第二施力件,所述第一水平段和所述第二水平段分别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第二施力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抱紧件包括:
第一承接部和第二承接部,沿所述抱紧区的高度方向彼此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还均与所述构件相抵接,且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与所述构件相抵的一侧共同构成所述承靠侧;
受力支撑部,设置于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之间,且分别与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相连;其中,所述受力支撑部远离所述抱紧区的一侧为所述受力侧;
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之间,并均与所述第一承接部和所述第二承接部相连;其中,所述第一折弯部与所述受力支撑部之间形成可将所述第一连接臂的部分折弯成所述第一弯曲段的第一折弯通道,所述第二折弯部与所述受力支撑部之间形成可将所述第二连接臂的部分折弯成所述第二弯曲段的第二折弯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臂还有部分从所述第一折弯通道远离所述抱紧区的一侧穿出,形成所述第一水平段;
所述第二连接臂还有部分从所述第二折弯通道远离所述抱紧区的一侧穿出,形成所述第二水平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远离所述抱紧区的一端有部分凸出,形成至少一个第一导向块;各所述第一导向块用于所述第一连接臂从所述第一折弯通道远离所述抱紧区的一侧穿出时,对穿出部分进行水平导向;
所述第二折弯部远离所述抱紧区的一端有部分凸出,形成至少一个第二导向块;各所述第二导向块用于所述第二连接臂从所述第二折弯通道远离所述抱紧区的一侧穿出时,对穿出部分进行水平导向。
6.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件包括:
螺柱,与所述第二施力件螺纹连接;
凸缘部,设置于所述螺柱的端部,并与所述第一连接臂的所述第一水平段或所述第二连接臂的所述第二水平段抵接;
其中,所述凸缘部与所述第一水平段抵接的一侧,或与所述第二水平段抵接的一侧为一平面。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施力件包括:
螺柱,沿垂直于所述受力侧的方向穿设于所述第二施力件,且绕自身轴线方向可转动;
螺母,设置于所述第二施力件内,并与所述螺柱螺纹连接;
其中,所述螺柱远离所述受力侧的一端形成凸缘部,且所述凸缘部设置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用于可转动螺柱的外部工具插入。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施力件还用于连接连杆,所述第二施力件包括:
顶侧和底侧,沿所述抱紧区的高度方向彼此相对设置;
基准侧,相对于所述受力侧设置的基准侧;
倾斜侧,连接所述底侧和所述基准侧;
其中,所述倾斜侧自与所述底侧相连的一端至与所述基准侧相连的一端,逐渐朝靠近所述顶侧的方向倾斜延伸形成,所述倾斜侧用于与所述连杆连接的锁紧件相抵接。
9.一种连杆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连杆;
两个如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连接组件;
其中,所述连杆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所述连接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连接组件连接。
10.一种桌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干个立柱;
至少一根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杆机构;所述连杆机构的其中一个连接组件与其中一根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杆机构的另一个所述连接组件与另一根所述立柱可拆卸连接。
CN202321007017.0U 2023-04-27 2023-04-27 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Active CN2201184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7017.0U CN220118465U (zh) 2023-04-27 2023-04-27 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007017.0U CN220118465U (zh) 2023-04-27 2023-04-27 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18465U true CN220118465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97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007017.0U Active CN220118465U (zh) 2023-04-27 2023-04-27 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1846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99283B (zh) 一种高强度梁柱连接钢结构
JP2014020005A (ja) ウィンドレギュレータのガイドプーリ支持構造
CN114931276B (zh) 一种快装式桌架连接结构
CN220118465U (zh) 连接组件、连杆机构及桌架
CN110173490B (zh) 一种弧形锁以及led显示屏
CN109404376B (zh) 面板紧固机构以及面板安装方法
CN108799266B (zh) 一种显示屏连接装置及led显示屏
US20220325739A1 (en) Connector
KR20170053318A (ko) 결속조리개 인장 시험용 지그
CN117939801B (zh) 一种可调通用选择性波峰焊治具
JP2003293651A (ja) ワイヤ式ウインドウレギュレータ装置
CA2020782C (en) Support device for a picture tube component
CN219555326U (zh) 一种可调节连接的搭扣锁
CN114080131B (zh) 服务器滑轨与服务器机架的安装结构
CN218158666U (zh) 影视灯
CN216487128U (zh) 桌台型led显示屏
CN205704008U (zh) 验钞器厚度部件用组装治具
CN215410537U (zh) 一种用于汽车配件用高硬度的紧固件
CN109334587A (zh) 一种汽车塑料件装配结构
KR200181230Y1 (ko) 조절된 각도의 고정이 가능한 스탠드식 거울
CN215862681U (zh) 双杆连接组件的固定结构及三脚架
KR200146757Y1 (ko) 부품 고정용 지그
CN117117638B (zh) 开关柜防护板用锁紧装置
CN110182138B (zh) 一种碳纤维雷达支架
JP2719122B2 (ja) ケーブル配線作業用ケーブル案内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Zhang Guangxin

Inventor after: Liu Lifang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angxin

Inventor before: Liu Lifang

Inventor before: Wang Mengtao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