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9567U - 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 Google Patents

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9567U
CN220109567U CN202320048907.XU CN202320048907U CN220109567U CN 220109567 U CN220109567 U CN 220109567U CN 202320048907 U CN202320048907 U CN 202320048907U CN 220109567 U CN220109567 U CN 22010956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ear
lifting rod
inner shell
lifting
lif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04890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32004890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956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956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956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其中,所述升降装置应用于自动烹饪机,包括外壳体、内壳体、转轮、升降杆、传动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滑动连接;所述转轮设于所述内壳体顶端,并与所述内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轮设有附件连接结构,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自动烹饪机的烹饪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转轮相连,并与所述转轮同轴转动;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内壳体相连;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该升降装置具有升降及旋转的功能,并且能够实现与烹饪附件的快速拆装。

Description

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烹饪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背景技术
自动烹饪机常设有烹饪附件与升降装置,相关技术中,自动烹饪机的烹饪附件与升降装置一般采用固定的方式相连接,以使升降装置能够带动烹饪附件进行烹饪动作。然而,烹饪附件固定于升降装置,使得烹饪附件拆装不便,烹饪后不易于清洗,同时,升降装置只能连接一种烹饪附件,使得自动烹饪机只能实现一种烹饪方式,无法实现烹饪多样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升降装置,该升降装置具有升降及旋转的功能,并且能够实现与烹饪附件的快速拆装。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方案是:提供一种升降装置,应用于自动烹饪机,包括:
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滑动连接;
转轮,所述转轮设于所述内壳体顶端,并与所述内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轮设有附件连接结构,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自动烹饪机的烹饪附件可拆卸连接;
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转轮相连,并与所述转轮同轴转动;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内壳体相连;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杆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于所述内壳体,并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旋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伞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并与所述第一齿轮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第一齿条设于所述内壳体,且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内壳体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旋转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条和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蜗杆均设于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蜗轮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蜗轮,并与所述蜗轮滑动配合,所述蜗轮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第二齿条设于所述内壳体,且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内壳体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四旋转电机、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内壳体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五齿轮设于所述第四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升降杆相平行,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均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均与所述第六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螺杆穿设于所述第六齿轮,并与所述第六齿轮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第七齿轮,并与所述第七齿轮滑动配合,所述第七齿轮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杆转动。
可选地,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转盘,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内壳体底部,并与所述内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体设有内螺纹,所述转盘与所述外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转盘,并与所述转盘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能够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可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五旋转电机、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五旋转电机设于所述内壳体,所述第一同步轮设于所述第五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第二同步轮设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体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与所述升降杆螺纹配合。
可选地,所述升降装置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设于所述内壳体顶端,所述电源接口用于与所述烹饪附件的电源接头可拆卸连接。
可选地,所述附件连接结构为非圆形孔或者非圆形柱体结构,所述内壳体顶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与所述烹饪附件的定位销配合连接。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自动烹饪机,包括烹饪附件以及上述所述的升降装置,所述烹饪附件与所述升降装置的附件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本申请提供的升降装置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升降装置的内壳体与外壳体滑动连接,使内壳体可以相对外壳体滑动。升降装置的转轮设于内壳体顶端,并与内壳体转动连接,升降装置的升降杆与转轮相连,并与转轮同轴转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升降杆转动,从而使升降杆能够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旋转,同时带动转轮旋转。由于转轮设有附件连接结构,附件连接结构用于与自动烹饪机的烹饪附件可拆卸连接,从而在转轮旋转时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烹饪附件实现旋转动作。同时,转轮可以通过附件连接结构与各种烹饪附件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烹饪附件的拆装、清洗以及更换。升降装置的传动组件与内壳体相连,传动组件用于在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内壳体相对外壳体滑动,从而使驱动组件的驱动力能够通过传动组件传递至内壳体,以驱使内壳体相对外壳体滑动,从而带动转轮移动,进而使得与转轮连接的烹饪附件能够实现升降动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动烹饪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七提供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还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或者也可以是通过居中元件间接连接另一个元件。
另外,在本申请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升降装置100,应用于自动烹饪机1000。如图2所示,升降装置100包括外壳体110、内壳体120、转轮130、升降杆140、传动组件150和驱动组件160。其中,内壳体120与外壳体110滑动连接,以使内壳体120可以相对外壳体110滑动。转轮130设于内壳体120顶端,并与内壳体120转动连接,升降杆140与转轮130相连,并与转轮130同轴转动,使得升降杆140转动时能够带动转轮130同步转动。转轮130设有附件连接结构131,附件连接结构131用于与自动烹饪机1000的烹饪附件200可拆卸连接,从而使烹饪附件200可以通过附件连接结构131与升降装置10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烹饪附件200的更换和清洗。传动组件150与内壳体120相连,驱动组件160用于驱动升降杆140转动,传动组件150用于在驱动组件160的驱动下,带动内壳体12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
该升降装置100的内壳体120与外壳体110滑动连接,使内壳体120可以相对外壳体110滑动。转轮130设于内壳体120顶端,并与内壳体120转动连接,升降杆140与转轮130相连,并与转轮130同轴转动,驱动组件160用于驱动升降杆140转动,从而使升降杆140能够在驱动组件160的驱动下旋转,同时带动转轮130旋转。由于转轮130设有附件连接结构131,附件连接结构131用于与自动烹饪机1000的烹饪附件200可拆卸连接,从而在转轮130旋转时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烹饪附件200实现旋转动作。同时,转轮130可以通过附件连接结构131与各种烹饪附件20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烹饪附件200的拆装、清洗以及更换。升降装置100的传动组件150与内壳体120相连,传动组件150用于在驱动组件160的驱动下,带动内壳体12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从而使驱动组件160的驱动力能够通过传动组件150传递至内壳体120,以驱使内壳体12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从而带动转轮130相对外壳体110上下移动,进而使得与转轮130连接的烹饪附件200能够实现升降动作。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附件连接结构131为非圆形孔或者非圆形柱体结构,烹饪附件200上可以设置与附件连接结构131匹配的装配柱或者装配孔。例如,附件连接结构131为设置在转轮130上的正方形孔,烹饪附件200设有与正方形孔相匹配的正方形柱体。当正方形柱体插设于正方形孔中,转轮130转动时即能带动正方形柱体转动,从而带动烹饪附件200整体转动。同时,正方形柱体与正方形孔插接相连,拆装方便。在其他实施例中,附件连接结构131还可以是卡扣或者卡孔,或者,附件连接结构131为螺孔,烹饪附件200具有与之匹配的螺柱。内壳体120顶端设有定位孔121,定位孔121用于与烹饪附件200的定位销配合连接。附件连接结构131与烹饪附件200可拆卸连接,使转轮130可以带动烹饪附件200的传动组件转动。为避免烹饪附件200整体旋转,因此配合定位孔121可以辅助固定烹饪附件200,使烹饪附件200的装配更加的稳固。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驱动组件160包括第一旋转电机161和第一螺杆162,第一螺杆162的一端与第一旋转电机161的旋转轴相连,第一螺杆162的另一端与升降杆140滑动连接,且第一螺杆162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传动组件150包括螺母151,螺母151设于内壳体120,并与第一螺杆162螺纹配合。由于第一螺杆162的一端与第一旋转电机161的旋转轴相连,使第一旋转电机161能够带动第一螺杆162旋转。第一螺杆162的另一端与升降杆140滑动连接,且第一螺杆162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因此在第一螺杆162旋转的同时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进而由升降杆140带动转轮130转动。在第一螺杆162旋转的同时,由于螺母151设于内壳体120,并与第一螺杆162螺纹配合,使得螺母151将会沿着第一螺杆162上升或下降,进而带动与螺母151相连的内壳体120及转轮130上升或下降。例如,第一旋转电机161正转时,内壳体120上升,第一旋转电机161反转时,内壳体120下降。其中,升降杆140可以是非圆形杆,例如方形杆或者多边形杆,第一螺杆162沿其中心轴线设有与升降杆140的外形相匹配的装配孔,升降杆140插设于装配孔中,并与装配孔间隙配合,使升降杆140可以相对第一螺杆162滑动,同时在第一螺杆162旋转时可以带动升降杆140转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驱动组件160包括第二旋转电机163、第一齿轮164和第二齿轮165,传动组件150包括第三齿轮152和第一齿条153,第一齿轮153与外壳体110转动连接,第二齿轮165和第三齿轮152均设于第二旋转电机163的旋转轴,且第一齿轮164和第二齿轮165均为伞齿轮,且第一齿轮164和第二齿轮165相啮合,升降杆140穿设于第一齿轮164,并与第一齿轮164滑动配合,第一齿轮164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第一齿条153设于内壳体120,且第一齿条153的长度方向与内壳体120的滑动方向相平行,第一齿条153与第三齿轮152相啮合。伞齿轮也称为锥形齿轮、锥齿轮,用于相交轴间的传动,能够改变传动方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齿轮164和第二齿轮165均为伞齿轮,第二旋转电机163及第二齿轮165的旋转轴线与第一齿轮164的旋转轴线相垂直,以便于第二旋转电机163的布置,有利于减少驱动组件160的整体长度。第二旋转电机163启动的条件下,其旋转轴能够带动第二齿轮165旋转,进而带动第一齿轮164旋转。升降杆140穿设于第一齿轮164,并与第一齿轮164滑动配合,第一齿轮164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因此在第一齿轮164旋转时能够带动升降杆140及转轮130转动,且第一齿轮164不会影响升降杆140的升降。同理,升降杆140可以是非圆形杆,例如方形杆或者多边形杆,第一齿轮164开设有与升降杆140的外形相匹配的通孔,升降杆140活动插设于通孔中,使第一齿轮164能够带动升降杆140旋转。同时,第二旋转电机163的旋转轴将带动第三齿轮152转动,第一齿条153设于内壳体120,且第一齿条153的长度方向与内壳体120的滑动方向相平行,第一齿条153与第三齿轮152相啮合,因此在第三齿轮152的作用力下,第一齿条153将带动内壳体120、升降杆140及转轮13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从而实现上升或下降。例如,第二旋转电机163正转时,内壳体120下降,第二旋转电机163反转时,内壳体120上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驱动组件160包括第三旋转电机166、蜗杆167和蜗轮168,传动组件150包括第二齿条154和第四齿轮155,第四齿轮155和蜗杆167均设于第三旋转电机166的旋转轴,蜗轮168与外壳体110转动连接,并与蜗杆167相啮合,升降杆140穿设于蜗轮168,并与蜗轮168滑动配合,蜗轮168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第二齿条154设于内壳体120,且第二齿条154的长度方向与内壳体120的滑动方向相平行,第二齿条154与第四齿轮155相啮合。第三旋转电机166启动的条件下,带动蜗杆167旋转,进而驱动蜗轮168旋转。升降杆140穿设于蜗轮168,并与蜗轮168滑动配合,蜗轮168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使得蜗轮168能够带动升降杆140旋转,且蜗轮168不会影响升降杆140的升降。同理,升降杆140可以是非圆形杆,例如方形杆或者多边形杆,蜗轮168开设有与升降杆140的外形相匹配的通孔,升降杆140活动插设于通孔中,使蜗轮168能够带动升降杆140旋转。同时,第三旋转电机166将带动第四齿轮155转动,由于第二齿条154设于内壳体120,且第二齿条154的长度方向与内壳体120的滑动方向相平行,第二齿条154与第四齿轮155相啮合,在第四齿轮155转动时,第二齿条154将带动内壳体120、升降杆140及转轮13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从而实现上升或下降。例如,第三旋转电机166正转时,内壳体120下降,第三旋转电机166反转时,内壳体120上升。在其他实施例中的,第四齿轮155可以替换为螺旋轮,螺旋轮与第二齿条154相啮合,其工作原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驱动组件160包括第四旋转电机169、第五齿轮170、第六齿轮171和第七齿轮172,传动组件150包括固定于内壳体120的第二螺杆156,第五齿轮170设于第四旋转电机169的旋转轴,第二螺杆156与升降杆140相平行,第六齿轮171和第七齿轮172均固定于外壳体110,第五齿轮170和第七齿轮172均与第六齿轮171相啮合,第二螺杆156穿设于第六齿轮171,并与第六齿轮171螺纹配合,升降杆140穿设于第七齿轮172,并与第七齿轮172滑动配合,第七齿轮172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第四旋转电机169启动,其转动轴将带动第五齿轮170转动,进而依次驱动第六齿轮171和第七齿轮172转动。升降杆140穿设于第七齿轮172,并与第七齿轮172滑动配合,第七齿轮172能够带动升降杆140转动,使得第七齿轮172转动时升降杆140能随之转动,且第七齿轮172不会影响升降杆140的升降。同理,升降杆140可以是非圆形杆,例如方形杆或者多边形杆,第七齿轮172开设有与升降杆140的外形相匹配的通孔,升降杆140活动插设于通孔中,使第七齿轮172能够带动升降杆140旋转。同时,第二螺杆156穿设于第六齿轮171,并与第六齿轮171螺纹配合,即第六齿轮171具有与第二螺杆156相匹配的内螺纹,在第六齿轮171旋转时,第二螺杆156将带动内壳体120、升降杆140及转轮13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从而实现上升或下降。例如,第四旋转电机169正转时,内壳体120下降,第四旋转电机169反转时,内壳体120上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传动组件150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转盘157,转盘157设于内壳体120底部,并与内壳体120转动连接,外壳体110设有内螺纹,转盘157与外壳体110螺纹配合,升降杆140穿设于转盘157,并与转盘157滑动配合,升降杆140能够带动转盘157转动。升降杆140可以是非圆形杆,例如方形杆或者多边形杆,转盘157开设有与升降杆140的外形相匹配的通孔,升降杆140活动插设于通孔中,使升降杆140能够带动转盘157旋转。驱动组件160驱动升降杆140转动,升降杆140带动转盘157转动,转盘157与外壳体110的内螺纹配合,并推动内壳体120、升降杆140及转轮13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从而实现上升或下降。由于升降杆140与转盘157滑动配合,因此转盘157不会影响升降杆140的升降。驱动组件160可以是旋转电机,旋转电机可以固定于外壳体110,此时升降杆140与旋转电机的旋转轴同轴转动且滑动配合连接,以使旋转电机在驱动升降杆140旋转的同时不会影响其升降。
在其他实施例中,旋转电机可以固定于外壳体110,旋转电机的旋转轴与转盘157相连并滑动配合,以通过驱动转盘157的方式带动升降杆140旋转。或者,旋转电机可以固定于内壳体120,在驱动升降杆140的同时跟随内壳体120及升降杆140同时移动。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驱动组件160包括第五旋转电机173、第一同步轮174、第二同步轮175和同步带176,第五旋转电机173设于内壳体120,第一同步轮174设于第五旋转电机173的旋转轴,第二同步轮175设于升降杆140,第一同步轮174和第二同步轮175之间通过同步带176连接,传动组件150包括固定于外壳体110的第三螺杆158,第三螺杆158与升降杆140螺纹配合。第五旋转电机173启动的条件下,第一同步轮174转动并通过同步带176带动第二同步轮175转动。第二同步轮175与升降杆140固定连接,在第二同步轮175转动时升降杆140随之转动。第三螺杆158固定于外壳体110,并与升降杆140螺纹配合,升降杆140转动时,第三螺杆158给予升降杆140作用力驱使升降杆140带动内壳体120、升降杆140及转轮13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其中,第三螺杆158可以是内螺纹杆或者外螺纹杆。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升降装置100设有电源接口180,电源接口180设于内壳体120顶端,电源接口180用于与烹饪附件200的电源接头可拆卸连接。通过设置电源接口180,可以给各种可快速装拆的烹饪附件200供电。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自动烹饪机1000,包括烹饪附件200以及上述所述的升降装置100,烹饪附件200与升降装置100的附件连接结构131可拆卸连接。该自动烹饪机1000的升降装置100的内壳体120与外壳体110滑动连接,使内壳体120可以相对外壳体110滑动。转轮130设于内壳体120顶端,并与内壳体120转动连接,升降杆140与转轮130相连,并与转轮130同轴转动,驱动组件160用于驱动升降杆140转动,从而使升降杆140能够在驱动组件160的驱动下旋转,同时带动转轮130旋转。由于转轮130设有附件连接结构131,附件连接结构131与自动烹饪机1000的烹饪附件200可拆卸连接,从而在转轮130旋转时能够带动与其连接的烹饪附件200实现旋转动作。同时,转轮130可以通过附件连接结构131与各种烹饪附件20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烹饪附件200的拆装、清洗以及更换。升降装置100的传动组件150与内壳体120相连,传动组件150用于在驱动组件160的驱动下,带动内壳体12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从而使驱动组件160的驱动力能够通过传动组件150传递至内壳体120,以驱使内壳体120相对外壳体110滑动,从而带动转轮130相对外壳体110上下移动,进而使得与转轮130连接的烹饪附件200能够实现升降动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实用新型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升降装置,应用于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体和内壳体,所述内壳体与所述外壳体滑动连接;
转轮,所述转轮设于所述内壳体顶端,并与所述内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轮设有附件连接结构,所述附件连接结构用于与所述自动烹饪机的烹饪附件可拆卸连接;
升降杆,所述升降杆与所述转轮相连,并与所述转轮同轴转动;
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与所述内壳体相连;以及
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传动组件用于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带动所述内壳体相对所述外壳体滑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一旋转电机和第一螺杆,所述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旋转电机的旋转轴相连,所述第一螺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升降杆滑动连接,且所述第一螺杆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传动组件包括螺母,所述螺母设于所述内壳体,并与所述第一螺杆螺纹配合。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二旋转电机、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三齿轮和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三齿轮均设于所述第二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均为伞齿轮,且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相啮合,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并与所述第一齿轮滑动配合,所述第一齿轮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第一齿条设于所述内壳体,且所述第一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内壳体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一齿条与所述第三齿轮相啮合。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三旋转电机、蜗杆和蜗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第二齿条和第四齿轮,所述第四齿轮和所述蜗杆均设于所述第三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蜗轮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并与所述蜗杆相啮合,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蜗轮,并与所述蜗轮滑动配合,所述蜗轮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杆转动,所述第二齿条设于所述内壳体,且所述第二齿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内壳体的滑动方向相平行,所述第二齿条与所述第四齿轮相啮合。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四旋转电机、第五齿轮、第六齿轮和第七齿轮,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内壳体的第二螺杆,所述第五齿轮设于所述第四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第二螺杆与所述升降杆相平行,所述第六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均与所述外壳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五齿轮和所述第七齿轮均与所述第六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螺杆穿设于所述第六齿轮,并与所述第六齿轮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第七齿轮,并与所述第七齿轮滑动配合,所述第七齿轮能够带动所述升降杆转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具有外螺纹的转盘,所述转盘设于所述内壳体底部,并与所述内壳体转动连接,所述外壳体设有内螺纹,所述转盘与所述外壳体螺纹配合,所述升降杆穿设于所述转盘,并与所述转盘滑动配合,所述升降杆能够带动所述转盘转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第五旋转电机、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同步带,所述第五旋转电机设于所述内壳体,所述第一同步轮设于所述第五旋转电机的旋转轴,所述第二同步轮设于所述升降杆,所述第一同步轮和所述第二同步轮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于所述外壳体的第三螺杆,所述第三螺杆与所述升降杆螺纹配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设于所述内壳体顶端,所述电源接口用于与所述烹饪附件的电源接头可拆卸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连接结构为非圆形孔或者非圆形柱体结构,所述内壳体顶端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用于与所述烹饪附件的定位销配合连接。
10.一种自动烹饪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烹饪附件以及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升降装置,所述烹饪附件与所述升降装置的附件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CN202320048907.XU 2023-01-06 2023-01-06 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Active CN22010956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8907.XU CN220109567U (zh) 2023-01-06 2023-01-06 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048907.XU CN220109567U (zh) 2023-01-06 2023-01-06 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9567U true CN220109567U (zh) 2023-12-01

Family

ID=888883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048907.XU Active CN220109567U (zh) 2023-01-06 2023-01-06 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956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20109567U (zh) 升降装置及自动烹饪机
CN209786545U (zh) 一种便于拆装的电气配线箱
CN201581383U (zh) 手动、电动两用冰钻
CN110226834B (zh) 升降取暖桌
CN216724639U (zh) 一种电动腔镜吻合器
CN210958033U (zh) 一种具有断电应急功能的电动推杆
CN209793643U (zh) 家用多功能组合器具
CN211089348U (zh) 一种微型大功率减速齿轮箱电机
CN210532003U (zh) 一种可发布招聘信息用显示器
CN213099209U (zh) 一种按摩机芯
CN213588970U (zh) 按摩机芯
CN110994883A (zh) 一种具有断电应急功能的电动推杆
CN101711652A (zh) 同轴两速食物料理机
CN212495156U (zh) 铆接传动机构及电动铆螺母枪
CN212880072U (zh) 一种按摩机芯
CN219787520U (zh) 一种定位夹具
CN219516535U (zh) 探头支架装置、医疗设备控制面板及医疗设备
CN220850690U (zh) 一种用于立柱升降的齿轮箱组件
CN219964652U (zh) 一种行星式搅拌机
CN220045699U (zh) 机头可升降的多功能厨师机
CN111283134A (zh) 铆接传动机构及电动铆螺母枪
CN212399400U (zh) 便携式转向扳手
CN215017245U (zh) 一种营养状态评估装置
CN216200293U (zh) 可快速进行组装的蜗杆
CN216143525U (zh) 一种市政安全用监控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