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6541U - 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6541U
CN220106541U CN202321439629.7U CN202321439629U CN220106541U CN 220106541 U CN220106541 U CN 220106541U CN 202321439629 U CN202321439629 U CN 202321439629U CN 220106541 U CN220106541 U CN 2201065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an
compensation
sub
substrate
lea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3962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希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3962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65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65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654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基板、多条扇出走线、绝缘层以及多条补偿走线,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多条扇出走线设于非显示区,绝缘层设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位于多条扇出走线远离基板的一面,多条补偿走线设于非显示区且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其中,至少一条扇出走线与至少一条补偿走线的至少两个连接部连接,连接部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扇出走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补偿走线的多个连接部与扇出走线连接,使得扇出走线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之间实现并联,对长短不一的多条扇出走线之间的阻值差异进行调整,解决显示不均问题,提高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在显示面板中,显示区内的像素单元以阵列排布的方式排布于阵列基板上,位于非显示区的导电垫通过信号线向显示区内的像素单元传输电压。一颗驱动芯片经多个导电垫通过导线与显示区内的信号线连接,从而多条导线长短不一并且在非显示区呈扇形排布。故在非显示区呈扇形排布的导线被称为扇出走线或者扇形走线。
由于非显示区内的多条扇出走线呈长短不一的结构,因此,多条扇出走线的阻值存在差异。而扇出走线的阻值差异会导致从驱动芯片输出至像素单元的信号电压产生不同的电压降,从而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不均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以解决扇出走线的阻值差异造成的显示画面出现显示不均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
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
多条扇出走线,设于所述非显示区;
绝缘层,设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位于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多条补偿走线,设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其中,至少一条所述扇出走线与至少一条所述补偿走线的至少两个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补偿走线异层设置,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扇出走线异层设置,一个所述辅助电极连接一条所述补偿走线的一个所述连接部以及一条所述扇出走线;
其中,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补偿走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子绝缘层和第二子绝缘层;
所述第一子绝缘层位于所述扇出走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绝缘层远离所述扇出走线的一面;
所述第二子绝缘层位于所述辅助电极远离所述第一子绝缘层的一面;
所述补偿走线位于所述第二子绝缘层远离所述辅助电极的一面。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非显示区具有第一子区、第二子区以及第三子区,在多条所述扇出走线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区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三子区之间;
在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三子区中,靠近所述第二子区的所述补偿走线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二子区的所述补偿走线的长度。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补偿走线还包括第一补偿部、第二补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补偿部和所述第二补偿部的第三补偿部,所述补偿走线的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补偿部连接,所述补偿走线的另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补偿部和所述第三补偿部中的一者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第一引出部、第二引出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的扇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与设于所述显示区的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引出部与设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导电垫连接;
所述扇出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补偿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沿所述扇出部的延伸方向,所述扇出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所述补偿走线的所述第三补偿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所述第一补偿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补偿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引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一所述扇出走线的所述第一引出部与一所述补偿走线的一所述连接部连接,同一所述扇出走线的所述第二引出部与同一所述补偿走线的另一所述连接部连接。
在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中,在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三子区中,所述第一引出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引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扇出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出部的延伸方向相交;
在所述第二子区中,所述第一引出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引出部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扇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多条所述补偿走线设于所述第一子区以及所述第三子区。
本申请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补偿走线的多个连接部与扇出走线连接,使得扇出走线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之间实现并联,从而对长短不一的多条扇出走线之间的阻值差异进行调整,解决显示面板的显示不均问题,提高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中c-c’方向的第一种剖面图;
图5为图2中c-c’方向的第二种剖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补偿走线的长度与电阻之间的关系的示意图;
图8为图6中第一子区的补偿走线的示意图;
图9为图6中第一子区的扇出走线的示意图;
图10为图2中d-d’方向的第一种剖面图;
图11为图2中d-d’方向的第二种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实用新型的思想进行解释说明,而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的限制。
此外,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10、多条扇出走线20。
基板10包括显示区AA以及非显示区NA。显示区AA至少包括多个像素单元、沿第一方向设置且沿第二方向延伸的多条扫描线以及沿第二方向设置且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多条数据线。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交,例如第一方向可与第二方向垂直。多条扫描线和多条数据线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形成多个像素区域,每个像素区域内设置一像素单元。多条数据线与多个像素单元连接,多条数据线用于向多个像素单元提供数据信号。多条扫描线与多个像素单元连接,多条扫描线用于向多个像素单元提供扫描信号。非显示区NA设有多条扇出走线20,多条扇出走线20被配置为与显示区AA中的多条数据线一一对应连接,或者,多条扇出走线20被配置为与显示区AA中的多条扫描线一一对应连接。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条补偿走线30。多条补偿走线30设于非显示区NA,至少一条扇出走线20与至少一条补偿走线30的多个连接部31连接。由于一条补偿走线30的多个连接部31与一条扇出走线20形成连接关系,因此,一条扇出走线20可以通过相邻的两个连接部31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30形成闭合回路,使得扇出走线20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30之间形成并联连接关系。而基于并联连接关系,扇出走线20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30的等效电阻值相较于扇出走线20的实际阻值变小,故可调整非显示区NA的长短不一的多条扇出走线20之间的阻值差异。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多个辅助电极50。多个辅助电极50同层设置,多个辅助电极50与多条扇出走线20异层设置,多个辅助电极50与多条补偿走线30异层设置。一个辅助电极50连接一条补偿走线30的一个连接部31以及一条扇出走线20。如图2、图3、图4以及图6所示,辅助电极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连接的连接部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辅助电极50在所述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扇出走线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如此设置辅助电极50、连接部31以及扇出走线20的目的在于,以便在绝缘层刻蚀形成露出扇出走线20的通孔,以及在绝缘层刻蚀形成露出连接部31或者辅助电极50的通孔,从而扇出走线20和连接部31分别通过不同的通孔与同一辅助电极50实现连接,进而确保扇出走线20与连接部31实现连接。
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绝缘层40,绝缘层40设于非显示区NA,并且绝缘层40位于多条扇出走线20远离基板10的一面。多条补偿走线30设于非显示区NA,并且多条补偿走线30位于绝缘层40远离基板10的一面。即,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中,多条扇出走线20同层设置,多条补偿走线30同层设置,扇出走线20与补偿走线30异层设置。扇出走线20可与显示区AA中薄膜晶体管的栅极同层设置,补偿走线30可与显示区AA中薄膜晶体管的源漏极同层设置。
一条补偿走线30的连接部31有多个,每个连接部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扇出走线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不重叠。如此设置连接部31的目的在于,便于刻蚀绝缘层40形成通孔,确保异层设置的补偿走线30和扇出走线20之间能够经绝缘层40中的通孔实现连接,使非显示区NA中的扇出走线20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30之间为并联连接。
辅助电极50可位于补偿走线30远离基板10的一面。辅助电极50与补偿走线30是异层设置的,在补偿走线30远离基板10的一面还设有钝化层60,在钝化层60远离补偿走线30的一面设有辅助电极50。第一过孔K1贯穿钝化层60以及绝缘层40以露出扇出走线20,第二过孔K2贯穿钝化层60以露出补偿走线30的连接部31。辅助电极50通过第一过孔K1与扇出走线20连接,辅助电极50通过第二过孔K2与连接部31连接。辅助电极50设于补偿走线30远离基板10的一侧,以便对辅助电极50进行图案化,有利于控制辅助电极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扇出走线2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部分大小,以及有利于控制辅助电极50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连接部31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的重叠部分大小。
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辅助电极50可位于补偿走线30和扇出走线20之间。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40包括第一子绝缘层41以及第二子绝缘层42。第一子绝缘层41位于扇出走线20远离基板10的一面,辅助电极50位于第一子绝缘层41远离扇出走线20的一面,第二子绝缘层42位于辅助电极50远离第一子绝缘层41的一面,而补偿走线30位于第二子绝缘层42远离辅助电极50的一面。第三过孔K3贯穿第一子绝缘层41以露出扇出走线20,第四过孔K4贯穿第二子绝缘层42以露出辅助电极50。辅助电极50通过第三过孔K3与扇出走线20连接,辅助电极50通过第四过孔K4与补偿走线30的连接部31连接。
如图6所示,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些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区NA具有第一子区NA1、第二子区NA2以及第三子区NA3。在多条扇出走线20的排列方向上,第二子区NA2位于第一子区NA1和第三子区NA3之间。
在第一子区NA1中,靠近第二子区NA2的补偿走线30的长度大于远离第二子区NA2的补偿走线30的长度,靠近第二子区NA2的扇出走线20的长度小于远离第二子区NA2的扇出走线20的长度。
走线电阻计算公式为:
R=ρ*L/S (1);
在公式(1)中,ρ为走线的电阻率,由走线本身的材料决定;L为走线的长度;S为走线的横截面积,与走线的宽度成正比。
在补偿走线30的横截面积一定的情况下,补偿走线30的长度大小决定了补偿走线30的电阻值大小。
故可通过控制与扇出走线20并联连接的补偿走线30的长度,调整第一子区NA1中的扇出走线20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30基于并联连接而具有的等效阻值,从而减小第一子区NA1的多条扇出走线20之间的阻值差异,改善显示面板100因扇出走线20的阻值差异而出现显示不均。
同理,在第三子区NA3中,靠近第二子区NA2的补偿走线30的长度大于远离第二子区NA2的补偿走线30的长度,靠近第二子区NA2的扇出走线20的长度小于远离第二子区NA2的扇出走线20的长度。通过控制与扇出走线20并联连接的补偿走线30的长度,调整第三子区NA3的扇出走线20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30基于并联连接而具有的等效阻值,从而减小第三子区NA3的多条扇出走线20之间的阻值差异,改善显示面板100因第三子区NA3的扇出走线20的阻值差异而出现显示不均。
如图7所示,实折线表明在第一子区NA1或者第三子区NA3中,未并联连接补偿走线的扇出走线的长度与电阻值之间的关系。虚折线表明在第一子区NA1或者第三子区NA3中,已并联连接补偿走线的扇出走线的长度与电阻值之间的关系。例如长度为62000um(微米)的扇出走线在与补偿走线并联之前的阻值为1700Ω(欧姆),长度为62000微米(um)的扇出走线在于补偿走线并联之后的等效阻值为900Ω(欧姆)。
如图2、图3以及图8所示,补偿走线30包括主体部以及与主体部连接的连接部31。补偿走线30的主体部还包括第一补偿部321、第二补偿部322以及连接第一补偿部321和第二补偿部322的第三补偿部323,补偿走线30的一连接部31与第一补偿部321连接,补偿走线30的另一连接部31与第二补偿部322连接。在另一实施例中,补偿走线30的一连接部31与第一补偿部321连接,补偿走线30的另一连接部31与第三补偿部323连接。如此设置补偿走线30的多个连接部31的目的在于,使连接部31分布于非显示区NA的不同区域,避免因连接部31的设置而增大相邻扇出走线20之间的间距。
如图1、图2、图3以及图9所示,扇出走线20包括第一引出部211、第二引出部212以及连接第一引出部211和第二引出部212的扇出部213,第一引出部211与显示区AA的信号线连接,第二引出部212与非显示区NA的导电垫01连接。导电垫01位于非显示区NA远离显示区AA的一侧。
如图2、图3、图8、图9所示,扇出部2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三补偿部323;的延伸方向相同。如图10以及图11所示,沿扇出部213的延伸方向,扇出部21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补偿走线30的第三补偿部323在基板10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如此设置第三补偿部323以及扇出部213的目的在于,节省设置补偿走线30而需要的布线空间。
第一补偿部321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引出部21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二补偿部322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引出部212的延伸方向相同,补偿走线30的一连接部31与补偿走线30的第一补偿部321连接,补偿走线30的另一连接部31与第二补偿部322连接。
一辅助电极50与一扇出走线20的第一引出部211连接以及一补偿走线30的一连接部31连接。另一辅助电极50与同一扇出走线20的第二引出部212以及同一补偿走线30的另一连接部21连接。故一扇出走线20可通过两个辅助电极50实现与一补偿走线30并联连接。
如图2、图3、图6、图8以及图9所示,在第一子区NA1和/或第三子区NA3中,第一引出部211的延伸方向与第二引出部212的延伸方向相同,扇出部2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引出部211的延伸方向相交。在第二子区NA2中,第一引出部211的延伸方向、第二引出部212的延伸方向以及扇出部213的延伸方向相同。多条所述补偿走线30设于第一子区NA1以及第三子区NA3中。
由于第二子区NA2中的扇出走线20的第一引出部211、第二引出部212以及扇出部213的延伸方向相同,因此,第二子区NA2中的扇出走线20的长度短于第一子区NA1以及第三子区NA3的扇出走线20的长度,第二子区NA2中的扇出走线20的电阻值小于第一子区NA1以及第三子区NA3的扇出走线20的电阻值,故可仅对第一子区NA1以及第三子区NA3的扇出走线20设置补偿走线30,通过补偿走线30与第一子区NA1以及第三子区NA3的扇出走线20并联连接,减小第一子区NA1的扇出走线20和第二子区NA2的扇出走线20之间的阻值差异,减小第三子区NA3的扇出走线20和第二子区NA2的扇出走线20之间的阻值差异。
当然,本申请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及其实质要点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申请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申请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包括显示区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一侧的非显示区;
多条扇出走线,设于所述非显示区;
绝缘层,设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位于多条所述扇出走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多条补偿走线,设于所述非显示区,且位于所述绝缘层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其中,至少一条所述扇出走线与至少一条所述补偿走线的至少两个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不重叠。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多个辅助电极,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补偿走线异层设置,所述辅助电极与所述扇出走线异层设置,一个所述辅助电极连接一条所述补偿走线的一个所述连接部以及一条所述扇出走线;
其中,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所述辅助电极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所述扇出走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补偿走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包括第一子绝缘层和第二子绝缘层;
所述第一子绝缘层位于所述扇出走线远离所述基板的一面;
所述辅助电极位于所述第一子绝缘层远离所述扇出走线的一面;
所述第二子绝缘层位于所述辅助电极远离所述第一子绝缘层的一面;
所述补偿走线位于所述第二子绝缘层远离所述辅助电极的一面。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非显示区具有第一子区、第二子区以及第三子区,在多条所述扇出走线的排列方向上,所述第二子区位于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三子区之间;
在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三子区中,靠近所述第二子区的所述补偿走线的长度大于远离所述第二子区的所述补偿走线的长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偿走线还包括第一补偿部、第二补偿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补偿部和所述第二补偿部的第三补偿部,所述补偿走线的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补偿部连接,所述补偿走线的另一所述连接部与所述第二补偿部和所述第三补偿部中的一者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出走线包括第一引出部、第二引出部以及连接所述第一引出部和所述第二引出部的扇出部,所述第一引出部与设于所述显示区的信号线连接,所述第二引出部与设于所述非显示区的导电垫连接;
所述扇出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三补偿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沿所述扇出部的延伸方向,所述扇出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连接的所述补偿走线的所述第三补偿部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补偿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补偿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引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一所述扇出走线的所述第一引出部与一所述补偿走线的一所述连接部连接,同一所述扇出走线的所述第二引出部与同一所述补偿走线的另一所述连接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子区和所述第三子区中,所述第一引出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引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扇出部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引出部的延伸方向相交;
在所述第二子区中,所述第一引出部的延伸方向、所述第二引出部的延伸方向以及所述扇出部的延伸方向相同;
多条所述补偿走线设于所述第一子区以及所述第三子区。
CN202321439629.7U 2023-06-07 2023-06-07 显示面板 Active CN2201065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9629.7U CN220106541U (zh) 2023-06-07 2023-06-07 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39629.7U CN220106541U (zh) 2023-06-07 2023-06-07 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6541U true CN220106541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61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39629.7U Active CN220106541U (zh) 2023-06-07 2023-06-07 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654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491121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539108B (zh) 阵列基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2768495B (zh) 显示基板、显示装置
US6686987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170309644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143705B1 (ko) 표시장치
US6587177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display device with a plurality of IC chips mounted thereon and wiring board
US6307216B1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panels f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JP2007011368A (ja) 表示パネル、それを具備する表示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9671742B (zh) Amoled显示面板
JP3901454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CN110018595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200052486A (ko) 표시 장치
CN100464236C (zh) 半导体芯片的结构和利用其的显示设备
CN112102725A (zh)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US10429970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3380144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100243914B1 (ko) 액정표시패널의 탭패드부 구조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476479B (zh) 扇出線路
CN220106541U (zh) 显示面板
JP4005410B2 (ja) 画像表示装置
CN114677987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254952B (zh) 内嵌式(in-cell)触控显示面板
JPH07253591A (ja) 液晶パネル駆動用ic
CN113035888B (zh) 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