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3218U - 双风道集成灶 - Google Patents

双风道集成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3218U
CN220103218U CN202320548337.0U CN202320548337U CN220103218U CN 220103218 U CN220103218 U CN 220103218U CN 202320548337 U CN202320548337 U CN 202320548337U CN 220103218 U CN220103218 U CN 2201032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cavity
air inlet
smoke
cigaret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483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志森
刘耀斌
莫康赞
任小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men Tianzhuo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men Tianzhuo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men Tianzhuo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men Tianzhuo Intelligent Home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5483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32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32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32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Ventil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风道集成灶,包括柜体、主集烟装置和安装于所述柜体上的腔室装置,所述腔室装置前侧面设置有辅助进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高于所述柜体设置,所述主集烟装置前侧面的顶部设置有主进风口,所述腔室装置内设置有用于汇集气流的腔室,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辅助进风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实现高效率的吸收油烟,从而避免油烟四散。

Description

双风道集成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电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风道集成灶。
背景技术
集成灶由于集成了吸油烟机、燃气灶、消毒柜、储藏柜、蒸烤箱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具有节省空间、抽油烟效果好,节能低耗环保等优点,因而在行业里亦称作环保灶或集成环保灶,同时深受消费者的欢迎。集成灶是运用微空气动力学原理,采用深井下排或侧吸下排,下排风产生流体负压区的原理,让油烟往下吸走,不会出现油烟四处升腾的现象,油烟吸净率达95%以上。
目前集成灶的头部集烟罩一般固定安装在箱体上,集烟罩的笼烟腔可以收集饪时产生的油烟,集烟罩的吸烟口可以将油烟吸入箱体内部的风道,通过风道排出室外。由于集成灶吸烟口只有一个,当用户同时使用两个灶头烹饪操作时,产生的大量油烟,一个吸烟口不能完全吸走大量油烟,还有些分散的部分油烟逃逸。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风道集成灶,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集成灶油烟吸收率不高,造成油烟四散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风道集成灶,包括柜体、主集烟装置和安装于所述柜体上的腔室装置,所述腔室装置前侧面设置有辅助进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高于所述柜体设置,所述主集烟装置前侧面的顶部设置有主进风口,所述腔室装置内设置有用于汇集气流的腔室,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辅助进风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
优选地,所述腔室装置包括挡烟装置、辅助集烟壳体,所述辅助集烟壳体安装于所述柜体上,所述辅助集烟壳体内设置有,所述挡烟装置安装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正面开口处,所述辅助集烟壳体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挡烟装置之间形成所述辅助进风口,所述主集烟装置转动安装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顶部。
优选地,所述挡烟装置包括挡烟板和辅助导油板,所述辅助导油板安装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上,且所述辅助导油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所述辅助进风口,所述挡烟板安装于所述辅助导油板的正面。
优选地,所述主集烟装置包括进风口挡板、主导油板和主集烟壳体,所述主集烟壳体位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上方,且所述主集烟壳体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主导油板安装于所述主集烟壳体的正面开口处,所述进风口挡板与所述主集烟壳体之间形成所述主进风口的开口,所述主集烟壳体内设置有主集烟腔,所述主集烟腔分别与所述辅助集烟腔和所述主进风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主集烟壳体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临近所述主集烟壳体顶部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集烟壳体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主导油板与所述凹槽活动连接,所述主集烟腔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主导油板之间,所述凹槽与所述辅助集烟腔连通,所述主导油板与所述凹槽之间的开口形成所述主进风口,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照明孔,所述照明装置紧贴所述照明孔设置。
优选地,所述主导油板的内侧面设置有两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上,且所述安装组件的活动件与所述主导油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柜体内设置有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进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辅助进风装置和所述出风道侧壁连通,所述出风道的两端均贯通所述柜体的侧面与外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出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主体位于所述进风道内,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道侧壁上的开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柜体顶部前端位置设置有若干灶具和中央控制台,所述中央控制台与所述灶具和所述离心风机之间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之一: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风道集成灶由柜体、腔室装置和主集烟装置组装而成,其中在柜体内部开设进风道和出风道,且进风道和出风道之间相互连通,进风道的一端与该出风道之间相互连通,而进风道的另一端向上延伸贯穿该柜体的顶部平面,与安装于柜体顶部的腔室装置之间相互连通,柜体内的离心风机设置于进风道和出风道的连接处,离心风机的出风口覆盖进风道和出风道的连接口,通过离心风机抽取油烟从出风道排出,腔室装置固定安装在柜体的顶部,同时腔室装置与进风道之间相互连通,再将主集烟装置安装于腔室装置的顶部,在主集烟装置和腔室装置中分别设置主集烟腔和腔室,而主集烟腔和腔室之间相互连通,主进风口和辅助进风口分别与主集烟腔和腔室连通,同时主进风口位于主集烟装置的前侧面顶部位置,辅助进风口位于腔室装置的前侧面位置,且辅助进风口高于柜体上的燃气灶设置,腔室与进风道连通,通过离心风机的作用从主进风口和辅助进风口处吸入油烟,主进风口和辅助进风口的配合,将油烟朝二者的方向牵引,然后主进风口和辅助进风口中的油烟都进入腔室中汇集成一道气流进行排放,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实现高效率的吸收油烟,从而避免油烟四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的效果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的风道组合效果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的风道组合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的腔室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的旋转装置的效果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的主集烟装置的爆炸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的油烟吸取走向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双风道集成灶的挡烟装置的分解侧视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0—柜体 11—中央控制台 12—进风道
13—出风道 14—离心风机 15—集油盘
20—腔室装置 21—挡烟装置 22—辅助集烟壳体
23—旋转装置 30—主集烟装置 31—进风口挡板
32—凹槽 33—主集烟壳体 40—灶具
211—挡烟板 212—辅助导油板 221—过滤挡板
222—支撑块 223—分隔板 224—固定板
231—支架 232—固定件 233—旋转电机
311—主导油板 312—安装组件 331—照明装置
2121—固定条 2122—挂板 a—主进风口
b—辅助进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1~8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5和图7所示,提供一种双风道集成灶,包括柜体10、腔室装置20、主集烟装置30、离心风机14和若干灶具40,在柜体10的正面设置有双开门,用于打开露出内部的放置空间,便于放置餐具,腔室装置20和主集烟装置30用于实现两处同时吸走油烟,从而有效的避免油烟四散开来,且腔室装置20和主集烟装置30的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辅助进风口b,且辅助进风口b高于柜体10上的燃气灶设置,该辅助进风口b位于腔室装置20上,且主集烟装置30遮挡部分辅助进风口b,主集烟装置30遮挡的部分辅助进风口b与主集烟装置30连通,用于接收主进风口a进入的油烟,辅助进风口b用于供腔室装置20从该间隙吸收油烟,然后主进风口a和辅助进风口b中的油烟都进入腔室中汇集成一道气流进行排放,离心风机14固定安装于柜体10内部,且柜体10内部设置有相互连通的进风道12和出风道13,离心风机14固定安装于进风道12和出风道13的连接处。
在出风道13内设置有一可以移动装配的导烟罩,根据集成灶的装配环境需求来改变导烟罩的装配位置,从而达到对一侧出风道13通道的遮挡,使得油烟只能够从开放的一侧输出,相应的可以拆除该导烟罩,使出风道13的两端开口都可进行油烟的输出,进风道12的一端向上延伸贯穿柜体10的顶部,进风道12的另一端中间向下弯折设置,且进风口的开口设置于其中一弯折平面上靠近进风道12的侧壁位置,在弯折处间隔设置有若干漏油孔,用于将油烟排除的过程中汇集的油排到下方的出风道13中,且出风道13的底部中间位置也弯折设置,对进风道12中滴落的油进行收集,同时柜体10内还设置有集油盘15,该集油盘15位于出风道13的下方,出风道13的弯折位置设置有与进风道12相同的漏油孔,该集油盘15连接出油管道将油排出,其该集油盘15也在中央位置弯折设置,出油管道连接处位于该弯折处,在出风道13的外侧壁上设置有集油漏斗,该集油漏斗位于进风道12弯折处的边缘下方位置,用于收集进风道12外侧壁上流下的油,出风道13至少有一端贯穿柜体10的侧壁,腔室装置20和灶具40均固定安装于柜体10的顶部,且腔室装置20的吸烟风道与进风道12连通设置,主集烟装置30转动安装于腔室装置20的顶部,且主集烟装置30的吸烟风道与腔室装置20的吸烟风道相互连通设置,在柜体10顶部设置有中央控制台11,该中央控制台11与灶具40、离心风机14和腔室装置20与主集烟装置30连接处的旋转装置23之间电性连接,用于控制灶具40、离心风机14以及旋转装置23的运作。
本实用新型中的双风道集成灶由柜体10、腔室装置20、主集烟装置30、离心风机14和若干灶具40组装而成,其中在柜体10内部开设进风道12和出风道13,且进风道12和出风道13之间相互连通,进风道12的一端与该出风道13连通,而另一端向上延伸贯穿该柜体10的顶部平面,出风道13的两端分别贯穿柜体10两侧的平面,便于与外界管道连接,将离心风机14固定安装在进风道12中,且离心风机14靠近进风道12设置,通过离心风机14抽取油烟从出风道13排出,腔室装置20固定安装在柜体10的顶部,且腔室装置20与进风道12之间相互连通,再将主集烟装置30转动安装在腔室装置20的顶部,同时保持腔室装置20和主集烟装置30之间的主集烟腔和腔室之间的连通,主集烟装置30和腔室装置20上分别设置有主进风口a和辅助进风口b,且主进风口a和辅助进风口b分别与主集烟腔和腔室连通,实现可以同时从腔室装置20和主集烟装置30中进行油烟吸收,且主集烟腔连通腔室,使得主进风口a和辅助进风口b中吸入的油烟最后在腔室中汇集成一股气流进行输送,其中,腔室装置20上面设置挡烟装置21和辅助导油板212,挡烟装置21与顶部转动安装的主集烟装置30之间留有一定的间隙,通过该间隙,腔室装置20完成对油烟的吸收,通过挡烟装置21的正面对油烟中的油渍进行初步附着收集,减少油烟中的油渍含量,在通过挡烟装置21背面设置的辅助导油板212对进入腔室装置20中的油烟的油渍进行收集导向,使其沿着辅助导油板212的底部的弯折部分导向汇集至设定区域的上方滴落收集,通过辅助导油板212内侧面两侧设置的挂板2122实现挡烟装置21的可拆卸安装,同时主集烟装置30和腔室装置20之间的转动连接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主集烟装置30的倾斜度的调节,通过腔室装置20和主集烟装置30的同时吸收,从而避免油烟四散,多个灶具40的设置,能够满足用户的同时烹饪需求,从而提高效率,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实现高效率的吸收油烟,从而避免油烟四散。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4所示,腔室装置20包括挡烟装置21、辅助集烟壳体22和旋转装置23,挡烟装置21用于供吸收的油烟初步的油渍附着,旋转装置23用于驱动主集烟装置30进行转动,从而控制主集烟装置30精准的转动到固定角度,辅助集烟壳体22固定安装于柜体10的顶部,且辅助集烟壳体22内设置有辅助集烟腔,辅助进风口b与辅助集烟腔相连通,且辅助集烟腔底部与进风道12连通,辅助集烟腔连通主集烟装置30、辅助进风装置20的进烟口以及进风道12,实现双端接收,输送至进风道12中,挡烟装置21安装于辅助集烟壳体22的侧面,且挡烟装置21覆盖辅助进风装置20侧面的安装开口,实现油烟吸收的初步油渍附着,旋转装置23固定安装于辅助集烟壳体22内部,且旋转装置23与辅助集烟腔相邻设置,旋转装置23的旋转端穿过辅助集烟壳体22的顶部平面与主集烟装置30的底部一端固定连接,主集烟装置30的底部另一端与辅助集烟壳体22之间转动连接,通过旋转装置23来控制主集烟装置30的转动,从而根据需求进行主集烟装置30的角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挡烟装置21包括挡烟板211和辅助导油板212,挡烟板211用于提供油渍附着位置,同时便于清洁,辅助导油板212在辅助集烟腔内形成一辅助导油区为吸收的油烟中的油渍流向进行导向,使其沿着设定方向流动,辅助导油板212安装于辅助集烟壳体22的内侧面,且辅助导油板212覆盖腔室装置20侧面的安装开口,辅助导油板212固定安装在辅助集烟壳体22的侧面,使得其导向方向能够之间延伸至辅助集烟壳体22内部,挡烟板211固定安装于辅助导油板212的侧面,直接对吸收的油烟进行初步的油渍附着。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辅助集烟壳体22内设置有过滤挡板221,过滤挡板221位于腔室内,且过滤挡板221覆盖腔室装置20底部的安装开口设置,通过设置是过滤挡板221来阻挡异物,避免异物落入进风道12中,辅助集烟壳体22内还设置有固定板224,固定板224固定安装在辅助集烟壳体22顶部开口处,且与挡烟板211之间形成一条风道用于辅助油烟吸收输送,从而实现主进风口a中的压力和辅助进风口b中的压力不同,二者的吸收效率不同,通过辅助进风口b将向上飘的油烟拉扯改变路径,辅助主进风口b对部分油烟进行吸收,避免油烟发生扩散,提高吸收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旋转装置23包括支架231、固定件232和旋转电机233,支架231与辅助集烟壳体22的内壁之间固定连接,且支架231的顶部向上延伸穿过辅助集烟壳体22的顶部平面,固定件232固定安装于支架231的侧面上,且固定件232临近支架231的顶部设置,旋转电机233固定安装于固定件232上,且旋转电机233的旋转端依次穿过固定件232和支架231与主集烟装置30固定连接,支架231使旋转装置23固定安装于设定位置,固定件232实现旋转电机233的固定安装,实现旋转电机233带动主集烟装置30的转动,完成角度调节。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辅助集烟壳体22的顶部间隔设置有若干支撑块222,各支撑块222的顶部均设置有开口朝上的弧形凹槽,主集烟装置30放置于弧形凹槽中进行转动,通过多个带有弧形凹槽的支撑块222用于支撑主集烟装置30的转动,确保主集烟装置30转动的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辅助集烟壳体22内相对设置有两分隔板223,腔室位于两分隔板223之间,且两分隔板223分别与辅助集烟壳体22之间形成有两个间隔空间,且旋转装置23位于其中一间隔空间中,且另一间隔空间中固定安装有旋转架,主集烟装置30的一端与旋转架之间转动连,两个分隔板223将辅助集烟壳体22内部空间一分为三,位于两侧的间隔空间以及位于中间的腔室,避免油烟吸收过程中的油渍对其他部件造成影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8所示,辅助导油板212的两个侧面上分别设置有固定条2121和两挂板2122,固定条2121位于辅助导油板212的侧面底部边缘位置,固定条2121上设置有开口向上的安装槽,挡烟板211安装于安装槽中,两挂板2122固定安装于辅助导油板212的另一侧面上,且两挂板2122相对设置,两挂板2122分别位于辅助导油板212的侧面两端位置,两挂板2122分别挂设于两个分隔板223的相对的侧面上,两挂板2122上设置有悬挂口朝下设置的挂钩,用于将辅助导油板212悬挂固定,挡烟板211卡入该固定条2121上面设置的安装槽中,实现挡烟板211的简易装配。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集烟装置30包括进风口挡板31和主集烟壳体33,进风口挡板31用于对主集烟装置30收集油烟时的初步油渍附着,主集烟壳体33的正面形成有一凹槽32,在凹槽32上设置有一个照明孔用于供照明装置331进行照明,便于清洁,同时长时间使用不会影响到安装于主集烟壳体33上面的照明装置331,主集烟壳体33的底部呈圆柱状收卷设置,圆柱状收卷设置配合带有弧形凹槽的支撑块222实现主集烟装置30的顺畅转动,且主集烟壳体33一侧形成有安装开槽,凹槽32的凹陷处开设有开口向下的进烟口,通过在凹陷处设置的进烟口,实现将油烟导入主集烟壳体33内,沿着主集烟壳体33内的流线向下移动进入腔室装置20中输入进风道12,最后排出,主集烟壳体33的底部呈圆柱侧面围合设置,且主集烟壳体33的底部边缘设置有进烟缺口,进风口挡板31覆盖安装于凹槽32上,且在进风口挡板31顶部留有主进风口a,在顶部留有主进风口a用于供油烟吸入。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集烟壳体33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331,照明装置331位于安装开槽中,且主集烟壳体33上开设有供照明装置331安装的安装孔,凹槽32顶部开设有照明孔,照明装置331紧贴照明孔设置,设置照明装置331方便使用者日常使用时看清烹饪物品的状况。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进风口挡板31的背面设置有主导油板311,主导油板311可拆卸安装于凹槽32槽口处,且进风口挡板31与主导油板311之间固定连接,主导油板311的底部朝凹槽32内弯折设置,设置主导油板311在主集烟腔内形成一主导油区用于对进入主集烟装置30中的油烟进行油渍附着收集,同时经由进烟口进入腔室装置20中,输入到进风道12中,通过进风道12弯折处、出风道13弯折处以及集油盘15的设置完成油渍的收集。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主导油板311的侧面上设置有两安装组件312,两安装组件312分别靠近主导油板311的两端设置,安装组件312固定安装于凹槽32的槽底,且安装组件312的活动件与主导油板311固定连接,通过安装组件312的设置实现主导油板311以及进风口挡板31的简易拆卸,便于使用者进行清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柜体、主集烟装置和安装于所述柜体上的腔室装置,所述腔室装置前侧面设置有辅助进风口,所述辅助进风口高于所述柜体设置,所述主集烟装置前侧面的顶部设置有主进风口,所述腔室装置内设置有用于汇集气流的腔室,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辅助进风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腔室装置包括挡烟装置、辅助集烟壳体,所述辅助集烟壳体安装于所述柜体上,所述辅助集烟壳体内设置有腔室,且所述主进风口和所述辅助进风口均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挡烟装置安装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正面开口处,所述辅助集烟壳体顶部开口处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挡烟装置之间形成所述辅助进风口,所述主集烟装置转动安装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烟装置包括挡烟板和辅助导油板,所述辅助导油板安装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上,且所述辅助导油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所述辅助进风口,所述挡烟板安装于所述辅助导油板的正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集烟装置包括进风口挡板、主导油板和主集烟壳体,所述主集烟壳体位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上方,且所述主集烟壳体与所述辅助集烟壳体顶部转动连接,所述主导油板安装于所述主集烟壳体的正面开口处,所述进风口挡板与所述主集烟壳体之间形成所述主进风口的开口,所述主集烟壳体内设置有主集烟腔,所述主集烟腔分别与所述腔室和所述主进风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集烟壳体上还设置有照明装置,所述照明装置临近所述主集烟壳体顶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集烟壳体上设置有一凹槽,所述主导油板与所述凹槽活动连接,所述主集烟腔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主导油板之间,所述凹槽与所述腔室连通,所述主导油板与所述凹槽之间的开口形成所述主进风口,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照明孔,所述照明装置紧贴所述照明孔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油板的内侧面设置有两安装组件,所述安装组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凹槽上,且所述安装组件的活动件与所述主导油板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内设置有进风道和出风道,所述进风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腔室装置和所述出风道侧壁连通,所述出风道的两端均贯通所述柜体的侧面与外部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道和所述出风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主体位于所述进风道内,所述离心风机的出风口与所述出风道侧壁上的开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双风道集成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柜体顶部前端位置设置有若干灶具和中央控制台,所述中央控制台与所述灶具和所述离心风机之间电性连接。
CN202320548337.0U 2023-03-17 2023-03-17 双风道集成灶 Active CN2201032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8337.0U CN220103218U (zh) 2023-03-17 2023-03-17 双风道集成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48337.0U CN220103218U (zh) 2023-03-17 2023-03-17 双风道集成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3218U true CN220103218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56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48337.0U Active CN220103218U (zh) 2023-03-17 2023-03-17 双风道集成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32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5863589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1277612Y (zh) 一种吸烟口可独立控制的家用厨电集成灶
CN220103218U (zh) 双风道集成灶
CN217090425U (zh) 一种具有导油烤盘的电烤炉
CN215523451U (zh) 一种集成灶机头及集成灶
JP2641655B2 (ja) レンジフード
CN217302926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7876018U (zh) 一种风机系统外置的集成灶系统
CN220379775U (zh) 一种集烟装置及吸油烟机
CN211600838U (zh) 具有风帘的用于抽油烟的烟罩
CN220707447U (zh) 一种适用传统厨台的烟灶系统
CN217004600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8096129U (zh) 风机系统外置的集成灶系统
CN209763209U (zh) 油烟分离装置及电烤炉
CN211600837U (zh) 用于抽油烟的烟罩
CN215570607U (zh) 一种集成灶
CN21856551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CN209569806U (zh) 一种可正面拆卸的油烟机
CN217178631U (zh) 一种油烟机
CN220038566U (zh) 吸油烟机
CN217876020U (zh) 风机系统外置的集成灶
CN217584584U (zh) 一种侧吸下排侧置风机集成灶
CN217154273U (zh) 一种油烟机
CN220229314U (zh) 一种拢烟装置及吸油烟机
CN213713173U (zh) 一种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