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101658U -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101658U
CN220101658U CN202321545068.9U CN202321545068U CN220101658U CN 220101658 U CN220101658 U CN 220101658U CN 202321545068 U CN202321545068 U CN 202321545068U CN 220101658 U CN220101658 U CN 2201016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ing
piston
sealing ring
tank body
sea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4506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云杰
范礼
丁万龙
杨培
姜倩
李后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aphl Powertrain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aphl Powertrai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aphl Powertrain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Japhl Powertrain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4506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1016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1016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1016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upply Devices, Intensifiers, Converters, And Tele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能器技术领域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罐体(1)内口部内壁设置内螺纹(13),调节挡块(2)外圈设置外螺纹(12),调节挡块(2)通过外螺纹(12)拧装连接罐体(1)的内螺纹,罐体(1)内部设置活塞(3),活塞(3)外圈设置活塞凹槽(16),活塞凹槽(16)内套装防挤挡圈Ⅰ(6)、密封圈(5)、防挤挡圈Ⅱ(7),密封圈(5)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能够解决现有的活塞式蓄能器存在活塞密封件摩擦力大且容易被挤出或翻转撕裂而产生气体或油液泄漏造成功能失效的问题,有效保护活塞密封件的密封性,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实现容积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调节,提高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能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汽车变速箱上常用的活塞式蓄能器,是一种常用的液压能量储存装置,改结构的容积固定不可调节,并且密封圈容易翻转。其工作原理是:活塞将罐体隔离成两腔-气腔和油腔,封闭的气腔预先充入一定压力气体,油腔与系统油路联通。当变速箱系统油压上升时,液压油推动活塞向下运动压缩气体,气腔压力升高,直到变速箱系统油压到系统最高压力,活塞停止运动,蓄能器完成充液阶段;当系统油压降低时,气体压力高于油压,气体推动活塞向上运动,直到活塞与卡箍挡圈接触,蓄能器通过油口向系统补充油液,维持系统压力,完成排液阶段。现有技术中的活塞式蓄能器容积固定无法调节改变,适用范围狭窄。结构是由活塞分隔油腔和气腔,并且会随着充、放液做向下和向上动作,活塞密封的状态好坏直接决定了蓄能器使用寿命。在活塞做向下和向上动作时,由于罐体内壁与密封件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和油液压力、气腔气压的共同作用,使得活塞密封件易从活塞与罐体之间的缝隙挤出或翻转撕裂,密封件破损,造成蓄能器功能失效。
现有技术中有名称为“容积可调隔膜式脉动吸收蓄能器”、公开号为“103362878B”的技术,该技术的上下壳体通过锁紧螺栓连接,碗形隔膜设于上下壳体之间,阀芯、中空阀杆、套筒依次套接位于上壳体顶端的开口内并分别通过螺纹连接,阀盖通过螺纹连接中空阀杆顶端,挡圈和弹簧设于中空阀杆顶端的沉孔内,活塞水平设于上壳体内并通过螺钉连接套筒底面,活塞中心设有锥面通孔并与中空阀杆底端外圈锥形斜面形成隔离阀口,中空阀杆底端内圈和阀芯外圈分别为匹配的锥形斜面并形成充气阀口,碗形隔膜、上壳体和活塞之间形成工作空腔,上壳体、活塞和套筒之间形成调节空腔。本蓄能器可依液压系统需求调节容积,改变物理特性,使其工作在吸收压力脉动的最佳工作点,提高了液压系统控制精度及性能。
然而,该技术没有涉及本申请的技术问题和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活塞式蓄能器存在活塞密封件摩擦力大且容易被挤出或翻转撕裂而产生气体或油液泄漏造成功能失效的问题,有效保护活塞密封件的密封性,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实现容积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调节,提高适用范围的蓄能器结构。
要解决以上所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罐体内口部内壁设置内螺纹,调节挡块外圈设置外螺纹,调节挡块通过外螺纹拧装连接罐体的内螺纹,外端面设置多个盲孔,罐体内部设置活塞,活塞外圈设置活塞凹槽,活塞凹槽内套装防挤挡圈Ⅰ、密封圈、防挤挡圈Ⅱ,密封圈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
所述的密封圈上方设置上方凸台阶,密封圈下方设置下方凸台阶,防挤挡圈Ⅰ位于密封圈的上方凸台阶,防挤挡圈Ⅱ位于密封圈的下方凸台阶。
所述的密封圈外圈设置弧形凹进设置的中间凹槽。
所述的罐体内的活塞一侧的油腔贯通调节挡块,活塞另一侧和罐体底部之间为气腔,气腔内设置为能够注入气体形成气压状态的结构。
所述的活塞外圈套装导向环;罐体外圈套装O形密封圈。
所述的密封圈包括密封圈本体部和密封圈凸出部,密封圈本体部和密封圈凸出部呈T字形结构。
所述的密封圈本体部上部和密封圈凸出部上部形成上方凸台阶,密封圈本体部下部和密封圈凸出部下部形成下方凸台阶。
所述的导向环套装在导向环凹槽内。
所述的罐体外圈设置罐体外螺纹。
所述的罐体外螺纹与汽车变速箱底座拧装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如下所述: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活塞外圈设置凹进的活塞凹槽,活塞凹槽内套装防挤挡圈Ⅰ、防挤挡圈Ⅱ、密封圈,密封圈结构特殊,呈T字形结构,密封圈的密封圈凸出部位于防挤挡圈Ⅰ、防挤挡圈Ⅱ之间位置。活塞在外力(通过液压油提供外力)作用下,可以在罐体1内部相对于罐体1上下移动。这样,当油泵给系统油路加压,蓄能器的油腔压力大于预充气体的气腔压力,此时油腔内的液压油会推动活塞向下移动,进入蓄能器充液阶段,并带动密封圈向下移动,直至压力达到系统设定最大值时活塞停止下移,此时活塞上的密封圈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Ⅰ下表面和内表面,密封圈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Ⅱ上表面,防挤挡圈Ⅰ紧密贴合罐体1内壁,防挤挡圈Ⅰ切断特殊密封圈与活塞和罐体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无法被挤入活塞和罐体之间的间隙,防挤挡圈Ⅰ和防挤挡圈Ⅱ切断密封圈翻转的路线,此时密封圈无法在活塞凹槽内翻转,从而起到对密封圈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而当变速箱液压执行机构工作时需要压力油时,蓄能器的油腔压力小于预充气体的气腔压力,气腔内的气体(可以是氮气)压力大于油压,气体会推动活塞向上移动,进入蓄能器放液阶段,并带动密封圈向上移动,直至压力达到系统最小压力设定值时活塞停止上移,此时活塞上的密封圈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Ⅱ上表面和内表面,密封圈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Ⅰ下表面,防挤挡圈Ⅱ紧密贴合罐体内壁,防挤挡圈Ⅱ切断密封圈与活塞和罐体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无法被挤入活塞和罐体之间的间隙,防挤挡圈Ⅰ和防挤挡圈Ⅱ切断密封圈翻转的路线,此时密封圈无法在活塞凹槽内翻转,从而起到对特殊密封圈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密封圈的密封效果。而需要调节蓄能器的容体积时,通过旋转调节挡块,调节挡块在罐体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实现容积大小的改变。这样,有效解决蓄能器容积不可调节导致的蓄能器适用范围单一的问题,提高蓄能器产品的适用范围。而盲孔的设置,使得可以采用带有多个杆件的调节部件的每个杆件分别插入一个对应的盲孔,方便省力实现带动调节挡块相对于罐体发生旋转的问题,有效提高蓄能器容积调节的便捷性。
附图说明
下面对本说明书各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出简要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A部位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活塞处于另一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密封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的密封圈的A-A面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分别为:1、罐体;2、调节挡块;3、活塞;4、导向环;5、密封圈;6、防挤挡圈Ⅰ;7、防挤挡圈Ⅱ;8、油腔;9、气腔;10、O形密封圈;11、上端面;12、外螺纹;13、内螺纹;14、盲孔;16、活塞凹槽;17、下凸台面;18、上凸台面,19、密封圈中间凹槽,20、导向环凹槽,21、活塞外圈,22、罐体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附图1-附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罐体1内口部内壁设置内螺纹13,调节挡块2外圈设置外螺纹12,调节挡块2通过外螺纹12拧装连接罐体1的内螺纹,外端面11设置多个盲孔14,罐体1内部设置活塞3,活塞3外圈设置活塞凹槽16,活塞凹槽16内套装防挤挡圈Ⅰ6、密封圈5、防挤挡圈Ⅱ7,密封圈5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上述结构,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活塞3外圈设置凹进的活塞凹槽16,活塞凹槽16内套装防挤挡圈Ⅰ6、防挤挡圈Ⅱ7、密封圈5,密封圈5结构特殊,呈T字形结构,密封圈的密封圈凸出部位于防挤挡圈Ⅰ6、防挤挡圈Ⅱ7之间位置。活塞3在外力(通过液压油提供外力)作用下,可以在罐体1内部相对于罐体1上下移动。这样,当油泵给系统油路加压,蓄能器的油腔8压力大于预充气体的气腔9压力,此时油腔8内的液压油会推动活塞3向下移动,进入蓄能器充液阶段,并带动密封圈5向下移动,直至压力达到系统设定最大值时活塞停止下移,如附图1、附图2所示,此时活塞2上的密封圈5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Ⅰ6下表面和内表面,密封圈5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Ⅱ7上表面,防挤挡圈Ⅰ6紧密贴合罐体1内壁,防挤挡圈Ⅰ6切断特殊密封圈与活塞3和罐体1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5无法被挤入活塞3和罐体1之间的间隙,防挤挡圈Ⅰ6和防挤挡圈Ⅱ7切断密封圈7翻转的路线,此时密封圈5无法在活塞凹槽16内翻转,从而起到对密封圈5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密封圈5的密封效果。而当变速箱液压执行机构工作时需要压力油时,蓄能器的油腔8压力小于预充气体的气腔9压力,气腔9内的气体(可以是氮气)压力大于油压,气体会推动活塞3向上移动,进入蓄能器放液阶段,并带动密封圈5向上移动,直至压力达到系统最小压力设定值时活塞3停止上移,如附图3所示,此时活塞3上的密封圈5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Ⅱ7上表面和内表面,密封圈5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Ⅰ6下表面,防挤挡圈Ⅱ7紧密贴合罐体1内壁,防挤挡圈Ⅱ7切断密封圈4与活塞3和罐体1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5无法被挤入活塞3和罐体1之间的间隙,防挤挡圈Ⅰ6和防挤挡圈Ⅱ7切断密封圈5翻转的路线,此时密封圈5无法在活塞凹槽16内翻转,从而起到对特殊密封圈5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密封圈5的密封效果。而需要调节蓄能器的容体积时,通过旋转调节挡块2,调节挡块2在罐体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实现容积大小的改变。这样,有效解决蓄能器容积不可调节导致的蓄能器适用范围单一的问题,提高蓄能器产品的适用范围。盲孔14的设置,使得可以采用带有多个杆件的调节部件的每个杆件分别插入一个对应的盲孔15,方便省力实现带动调节挡块2相对于罐体1发生旋转的问题,提高蓄能器容积调节的便捷性,使得同一款蓄能器能够配备不同变速箱。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结构简单,能够解决现有的活塞式蓄能器存在活塞密封件摩擦力大且容易被挤出或翻转撕裂而产生气体或油液泄漏造成功能失效的问题,有效保护活塞密封件的密封性,提高可靠性和使用寿命,并且实现容积可以根据需要实现调节,提高适用范围。
所述的密封圈5上方设置上方凸台阶18,密封圈5下方设置下方凸台阶17,防挤挡圈Ⅰ6位于密封圈5的上方凸台阶18,防挤挡圈Ⅱ7位于密封圈5的下方凸台阶17。上述结构,防挤挡圈Ⅰ6和防挤挡圈Ⅱ7内表面紧密贴合密封圈5,密封圈5弹性体特性,可以补偿防挤挡圈Ⅰ6和防挤挡圈Ⅱ7的磨损,确保防挤挡圈Ⅰ6和防挤挡圈Ⅱ7外表面一直紧密贴合罐体1的内壁切断特殊密封圈5与活塞3和罐体1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5无法被挤入活塞3和罐体1之间的间隙。活塞3移动时,带动密封圈5移动,此时密封圈5将产生旋转方向的扭矩。防挤挡圈Ⅰ6和防挤挡圈Ⅱ7阻止了翻转。密封圈5为弹性体,外表面贴合在罐体1内壁上,密封圈5截面呈T字形结构,密封圈凸出部52向外凸出,密封圈凸出部外圈设置中间凹槽。
所述的密封圈5外圈设置弧形凹进设置的中间凹槽19。上述结构,密封圈5外圈设置中间凹槽19,中间凹槽19有储油功能,当活塞3在向上和向下移动时,中间凹槽19中的油有效起到润滑作用。
所述的罐体1内的活塞3一侧的油腔8贯通调节挡块2,活塞3另一侧和罐体1底部之间为气腔9,气腔9内设置为能够注入气体形成气压状态的结构。所述的防挤挡圈Ⅰ6外表面设置为呈平面结构,防挤挡圈Ⅱ7外表面设置为呈平面结构。上述结构,活塞凹槽16内的防挤挡圈Ⅰ6外表面贴合在罐体1内壁上,防挤挡圈Ⅰ6内表面贴合在密封圈5上方凸台阶18上。防挤挡圈Ⅱ7外表面贴合在罐体1内壁上,防挤挡圈Ⅱ7内表面贴合在密封圈5下方凸台阶17上。调节挡块2中间孔和活塞3上部设置油腔8,活塞3和下部的罐体1内部为气腔9,油腔8连通系统油路,气腔9为封闭腔内充高压氮气。
所述的活塞3外圈套装导向环4。活塞凹槽16上方的活塞外圈21位置设置沿一周凹进的导向环槽20,导向环槽20内套装导向环4。
所述的密封圈5包括密封圈本体部51和密封圈凸出部52,密封圈本体部51和密封圈凸出部52呈T字形结构。所述的密封圈5的密封圈本体部51上部和密封圈凸出部52上部形成上方凸台阶18,密封圈本体部51下部和密封圈凸出部52下部形成下方凸台阶17。
所述的导向环4套装在导向环凹槽20内。上述结构,导向环4外表面贴合在罐体1内壁上,导向环4外表面设置为呈平面结构。
所述的罐体1外圈设置罐体外螺纹22。罐体1外圈套装O形密封圈10。所述的罐体外螺纹20与汽车变速箱底座拧装连接。上述结构,罐体外螺纹可靠实现蓄能器与汽车变速箱底座的拧装连接,而罐体1外圈O形密封圈10可靠实现罐体和汽车变速箱底座之间的密封。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活塞3外圈设置凹进的活塞凹槽16,活塞凹槽16内套装防挤挡圈Ⅰ6、防挤挡圈Ⅱ7、密封圈5,密封圈5结构特殊,呈T字形结构,密封圈的密封圈凸出部位于防挤挡圈Ⅰ6、防挤挡圈Ⅱ7之间位置。活塞3在外力(通过液压油提供外力)作用下,可以在罐体1内部相对于罐体1上下移动。这样,当油泵给系统油路加压,蓄能器的油腔8压力大于预充气体的气腔9压力,此时油腔8内的液压油会推动活塞3向下移动,进入蓄能器充液阶段,并带动密封圈5向下移动,直至压力达到系统设定最大值时活塞停止下移,此时活塞2上的密封圈5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Ⅰ6下表面和内表面,密封圈5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Ⅱ7上表面,防挤挡圈Ⅰ6紧密贴合罐体1内壁,防挤挡圈Ⅰ6切断特殊密封圈与活塞3和罐体1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5无法被挤入活塞3和罐体1之间的间隙,防挤挡圈Ⅰ6和防挤挡圈Ⅱ7切断密封圈7翻转的路线,此时密封圈5无法在活塞凹槽16内翻转,从而起到对密封圈5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密封圈5的密封效果。而当变速箱液压执行机构工作时需要压力油时,蓄能器的油腔8压力小于预充气体的气腔9压力,气腔9内的气体压力大于油压,气体会推动活塞3向上移动,进入蓄能器放液阶段,并带动密封圈5向上移动,直至压力达到系统最小压力设定值时活塞3停止上移,此时活塞3上的密封圈5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Ⅱ7上表面和内表面,密封圈5紧密贴合防挤挡圈Ⅰ6下表面,防挤挡圈Ⅱ7紧密贴合罐体1内壁,防挤挡圈Ⅱ7切断密封圈4与活塞3和罐体1之间间隙的联通,此时密封圈5无法被挤入活塞3和罐体1之间的间隙,防挤挡圈Ⅰ6和防挤挡圈Ⅱ7切断密封圈5翻转的路线,此时密封圈5无法在活塞凹槽16内翻转,从而起到对特殊密封圈5的保护作用,充分发挥密封圈5的密封效果。而需要调节蓄能器的容体积时,通过旋转调节挡块2,调节挡块2在罐体内部的位置发生变化,实现容积大小的改变。这样,有效解决蓄能器容积不可调节导致的蓄能器适用范围单一的问题,提高蓄能器产品的适用范围。而盲孔14的设置,使得可以采用带有多个杆件的调节部件的每个杆件分别插入一个对应的盲孔15,方便省力实现带动调节挡块2相对于罐体1发生旋转的问题,有效提高蓄能器容积调节的便捷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的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的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罐体(1)内口部内壁设置内螺纹(13),调节挡块(2)外圈设置外螺纹(12),调节挡块(2)通过外螺纹(12)拧装连接罐体(1)的内螺纹,罐体(1)内部设置活塞(3),活塞(3)外圈设置活塞凹槽(16),活塞凹槽(16)内套装防挤挡圈Ⅰ(6)、密封圈(5)、防挤挡圈Ⅱ(7),密封圈(5)设置为截面呈T字形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5)上方设置上方凸台阶(18),密封圈(5)下方设置下方凸台阶(17),防挤挡圈Ⅰ(6)位于密封圈(5)的上方凸台阶(18),防挤挡圈Ⅱ(7)位于密封圈(5)的下方凸台阶(17)。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5)外圈设置弧形凹进设置的中间凹槽(19)。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内的活塞(3)一侧的油腔(8)贯通调节挡块(2),活塞(3)另一侧和罐体(1)底部之间为气腔(9),调节挡块(2)外端面(11)设置多个盲孔(14)。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活塞(3)外圈套装导向环(4);罐体(1)外圈套装O形密封圈(10)。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5)包括密封圈本体部(51)和密封圈凸出部(52),密封圈本体部(51)和密封圈凸出部(52)呈T字形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密封圈(5)的密封圈本体部(51)上部和密封圈凸出部(52)上部形成上方凸台阶(18),密封圈本体部(51)下部和密封圈凸出部(52)下部形成下方凸台阶(17)。
8.根据权利要求5或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向环(4)套装在导向环凹槽(20)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1)外圈设置罐体外螺纹(2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罐体外螺纹(22)与汽车变速箱底座拧装连接。
CN202321545068.9U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Active CN2201016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5068.9U CN220101658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45068.9U CN220101658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101658U true CN220101658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88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45068.9U Active CN220101658U (zh) 2023-06-16 2023-06-16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1016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09880Y (zh) 空气加力泵
CN220101658U (zh) 一种变速箱用蓄能器结构
CN203297171U (zh) 一种恒压力变截面气腔活塞混合式柔性液压蓄能器
CN103362878A (zh) 容积可调隔膜式脉动吸收蓄能器
CN203394921U (zh) 一种柱塞液压缸
CN108678948B (zh) 一种液压系统及其齿轮泵
CN112303041B (zh) 波纹管蓄能器结构
CN201380847Y (zh) 汽车电子稳定系统液压执行单元
CN102588269B (zh) 一种抗压力冲击的低惯性柱塞
CN213270523U (zh) 一种液压限位式多级油缸
CN110953280B (zh) 液气缓冲器
CN204041421U (zh) 柱塞泵盘根密封压力补偿装置
CN203488477U (zh) 一种二级同步液压缸
CN203532126U (zh) 高压共轨喷油泵开关阀
CN201461581U (zh) 多功能自动卸压阀
CN201521427U (zh) 带盲孔的柱塞泵配流盘
CN201531748U (zh) 预压式空气室装置
CN201687626U (zh) 等压出油阀
CN219622975U (zh) 一种新型充液阀
CN206129470U (zh) 一种ve分配泵回油阀
CN220911073U (zh) 注油系统
CN110295960B (zh) 液压控制单元、气门桥及发动机
CN216447226U (zh) 一种压力补偿器
CN115163583A (zh) 一种提高密封性的蓄能器结构
CN201972974U (zh) 隔膜式液压蓄能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