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8118U - 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8118U
CN220098118U CN202320554367.2U CN202320554367U CN220098118U CN 220098118 U CN220098118 U CN 220098118U CN 202320554367 U CN202320554367 U CN 202320554367U CN 220098118 U CN220098118 U CN 22009811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re
base
seat
rolling
electric pu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55436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武杰
韩凯
王孜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32055436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811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811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811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电气工程设备技术领域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包括收线装置,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支架、收线架、电机、底座、夹紧座、第一电动推杆和进线座,所述收线架与所述支架插接;该电缆用束线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进线座与收线架之间安装有底座和夹紧座,在正常收线时,导线可稳定的与导槽滑动并导向收线架上进行收卷,而在收卷的过程中在收卷架上的导线会发生松动,进而通过夹紧座、连接架和第二电动推杆相互配合使用等间断的对导槽中移动的导线进行轻微的接触以增大导线的移动阻力,进而可实现对收线架上收卷的导线进行拉扯并拉紧,从而使得收线架上收卷的导线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以提高对导线的收卷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应用于电力系统、信息传输系统、机械设备和仪器仪表系统,并且其种类繁多,其中环保电缆的应用较为广泛,环保电缆是指不含有铅、镉、六价铬、汞等重金属,不含有溴系阻燃剂,不产生有害的卤素气体,不产生腐蚀性气体,燃烧时发烧量少,不污染土壤的电线电缆,电缆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体和外包绝缘保护层制成,将电力或信息从一处传输到另一处的导线,在电缆的生产过程中,用到很多生产设备,需要绕线机、剪切机、包装等各级处理,而不同型号的电缆生产过程中经常需要对线材进行剪切,以满足不同场合和型号需要的电缆长度,绞制阶段使用束线机或者绞线机将拉伸的多股线材绞制成各种不同规格截面以及不同种类的电线电缆的导线电芯,对于绕好的电缆线材,需要进行束线即捆扎,进行打包销售。
现有的对电缆绕线装置在使用时其输出端与绕线端之间的导线处于松弛状态,不能够对绕线卷进行拉紧,进而会影响到绕线架对导线的收卷质量。为此,需要设计新的技术方案给予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对电缆绕线装置在使用时其输出端与绕线端之间的导线处于松弛状态,不能够对绕线卷进行拉紧,进而会影响到绕线架对导线的收卷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包括收线装置,所述收线装置包括支架、收线架、电机、底座、夹紧座、第一电动推杆和进线座,所述收线架与所述支架插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收线架键连接,所述底座位于所述收线架的外部,所述底座的上部开有导槽,所述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移动端连接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贯穿所述底座,所述夹紧座与所述连接架连接并置于所述底座的上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的外侧壁,所述进线座内部开有的穿孔与所述导槽对齐。
为了降低导线与底座和夹紧座之间移动时所产生的摩擦力,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优选的,所述底座和所述夹紧座的内侧壁分别镶嵌有多个滚珠,所述滚珠与导线接触。
为了使得导线能够在收线架上呈现螺旋缠绕,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优选的,所述支架的底部分布有调节座,所述支架通过滑块与所述调节座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座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所述第三电动推杆的移动端与所述支架外侧壁连接。
为了防止支架与调节座之间发生倾倒,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优选的,所述调节座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杆,所述压杆卡接在所述支架上。
为了防止导线与导槽的棱边摩擦而发生损坏,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出料端焊接有弧形板。
为了防止移动中的导线脱离底座,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优选的,所述底座的顶部焊接有圆环。
为了降低导线与进线座之间的磨损,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优选的,所述穿孔的进口与出口均为弧形面,导线与弧形面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电缆用束线装置的设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在进线座与收线架之间安装有底座和夹紧座,在正常收线时,导线可稳定的与导槽滑动并导向收线架上进行收卷,而在收卷的过程中在收卷架上的导线会发生松动,进而通过夹紧座、连接架和第二电动推杆相互配合使用等间断的对导槽中移动的导线进行轻微的接触以增大导线的移动阻力,进而可实现对收线架上收卷的导线进行拉扯并拉紧,从而使得收线架上收卷的导线始终处于紧绷状态,以提高对导线的收卷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粒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底座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进线座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收线装置;110、支架,111、滑块;112、滚珠;120、收线架;130、电机;140、底座;141、导槽;142、弧形板;143、第二电动推杆;144、圆环;150、夹紧座;151、连接架;160、第一电动推杆;170、进线座;171、穿孔;180、调节座;181、第三电动推杆;182、压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中,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包括收线装置100,收线装置100包括支架110、收线架120、电机130、底座140、夹紧座150、第一电动推杆160和进线座170,收线架120与支架110插接,电机130与收线架120键连接,底座140位于收线架120的外部,底座140的上部开有导槽141,底座140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143,第二电动推杆143的移动端连接有连接架151,连接架151贯穿底座140,夹紧座150与连接架151连接并置于底座140的上部,第一电动推杆160通过螺栓固定于底座140的外侧壁,进线座170内部开有的穿孔171与导槽141对齐;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支架110用于对收线架120和电机130进行支撑,并使得电机130能够控制收线架120进行旋转,底座140、夹紧座150、连接架151、第二电动推杆143和第一电动推杆160相互配合使用能够对移动过程中的导线进行挤压,使其移动受阻进而完成对收线架120上绕接的导线进行拉扯,使其处于紧绷状态,进线座170将外接的导线按照规定的角度导向导槽141中。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考图2,底座140和夹紧座150的内侧壁分别镶嵌有多个滚珠112,滚珠112与导线接触。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滚珠112的使用能够降低导线在移动时与底座140和夹紧座150之间的摩擦力。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考图1,支架110的底部分布有调节座180,支架110通过滑块111与调节座180滑动连接,调节座180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181,第三电动推杆181的移动端与支架110外侧壁连接。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调节座180、滑块111和第三电动推杆181相互配合使用能够控制支架110沿着调节座180的顶部进行移动,从而使得导线能够呈现螺纹状缠绕。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考图1,调节座180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杆182,压杆182卡接在支架110上。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压杆182的使用能够对支架110进行限制,使得支架110能够稳定的在调节座180上移动。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考图1和图4,底座140的出料端焊接有弧形板142。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弧形板142的使用能够防止导线外壁与导槽141的棱边摩擦接触而发生破损。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考图4,底座140的顶部焊接有圆环144。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圆环144的使用能够防止导线脱离导槽141而影响到导线在收线架120上的缠绕。
在有的技术方案中,参考图3,穿孔171的进口与出口均为弧形面,导线与弧形面接触。
在这种技术方案中,利用弧形面能够降低导线与进线座170棱边接触时产生的表面损坏。
工作原理:将导线依次穿过进线座170和导槽141并将导线的端部固定在收线架120上,此时打开电机130和第三电动推杆181的控制开关,此时电机130带动收线架120匀速的旋转,而第三电动推杆181控制支架110在调节座180上匀速的做往返运动,当缠绕一层后,第二电动推杆143通过连接架151带动夹紧座150下移,对导线进行轻微的按压,以降低导线的导出速度,并且第一电动推杆160带动底座140向右移动,从而完成对导线的拉拽,使得绕接在收线架120上的导线始终处于紧绷状态并且整齐的进行缠绕。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实用新型所披露的实施例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7)

1.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收线装置(100),所述收线装置(100)包括支架(110)、收线架(120)、电机(130)、底座(140)、夹紧座(150)、第一电动推杆(160)和进线座(170),所述收线架(120)与所述支架(110)插接,所述电机(130)与所述收线架(120)键连接,所述底座(140)位于所述收线架(120)的外部,所述底座(140)的上部开有导槽(141),所述底座(140)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有第二电动推杆(14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43)的移动端连接有连接架(151),所述连接架(151)贯穿所述底座(140),所述夹紧座(150)与所述连接架(151)连接并置于所述底座(140)的上部,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60)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140)的外侧壁,所述进线座(170)内部开有的穿孔(171)与所述导槽(141)对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0)和所述夹紧座(150)的内侧壁分别镶嵌有多个滚珠(112),所述滚珠(112)与导线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10)的底部分布有调节座(180),所述支架(110)通过滑块(111)与所述调节座(180)滑动连接,所述调节座(180)的顶部安装有第三电动推杆(181),所述第三电动推杆(181)的移动端与所述支架(110)外侧壁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座(180)外侧壁通过螺栓固定有压杆(182),所述压杆(182)卡接在所述支架(11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0)的出料端焊接有弧形板(14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0)的顶部焊接有圆环(14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171)的进口与出口均为弧形面,导线与弧形面接触。
CN202320554367.2U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Active CN22009811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4367.2U CN220098118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554367.2U CN220098118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8118U true CN220098118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27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554367.2U Active CN220098118U (zh) 2023-03-20 2023-03-20 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811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230147A (en) Electrical hardness termin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CN210059635U (zh) 一种电缆加工用切割设备
WO2012015057A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wisted pair cable
CN210182226U (zh) 变压器骨架全自动缠脚绕线装置
CN111129903A (zh) 多芯电缆切剥打端一体机
JPS5864712A (ja) 電気ハ−ネス製造機械
CN220098118U (zh) 一种电缆用束线装置
US4409734A (en) Harness mak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12864985A (zh) 一种电缆箱快速组装接线装置
CN109867165B (zh) 一种接地线自动缠绕装置
CN218161506U (zh) 一种电力电缆安装用张紧装置
CN113909615A (zh) 一种电子产品生产用便于调节温度的锡焊装置
CN213905022U (zh) 一种电缆线材自动化束线装置
CN114093573A (zh) 一种环保电缆生产用漆包机
CN113335593A (zh) 一种电线电缆用快速捆扎包装机
CN210648267U (zh) 一种线束裁切装置
CN220065288U (zh) 一种电缆生产用电缆绞线设备
CN221341462U (zh) 一种线束扎线装置
CN218161662U (zh) 一种便于检修的井下供电用电线排线装置
CN220128903U (zh) 一种电线电缆切断装置
CN219535128U (zh) 一种定子铁芯漆包线焊接设备
CN219929266U (zh) 一种多层包裹防护用电线电缆加工设备
CN215614704U (zh) 一种线束切割装置
CN216390325U (zh) 一种电子线束固定机构
CN221299693U (zh) 一种卡箍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