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96202U -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96202U
CN220096202U CN202321370563.0U CN202321370563U CN220096202U CN 220096202 U CN220096202 U CN 220096202U CN 202321370563 U CN202321370563 U CN 202321370563U CN 220096202 U CN220096202 U CN 2200962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ntilation
air
unit
ventilation duct
air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370563.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涛
张晗
刘欢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Anw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Anw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Anw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Anwen Automobile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370563.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962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962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962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 Legs, Seat Parts, And Backres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其中,所述气流通风系统包括:导风单元和通风单元。所述导风单元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的发泡上;所述通风单元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的发泡上;所述通风单元具有多个通风孔道,且通风孔道的一端与所述导风单元连通,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汽车座椅表面设置;由于现有汽车座椅上设置的气动按摩装置容易遮挡用于为汽车座椅通风的气路,导致通风区域变小,所以本申请通过在被气动按摩装置遮挡区域设置通风单元,设置引风单元将通风单元与汽车座椅表面连通,形成可流动风路,保证汽车座椅表面侧的气体正常流动,进而保证汽车座椅的通风、降温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技术领域
本公开一般涉及汽车座椅通风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汽车舒适性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汽车座椅是与乘员接触最密切的配置,座椅的舒适性是驾驶员(以及乘客)对整车舒适性的直接感官感受。当驾驶员(以及乘客)长时间乘车或者驾驶车辆时容易疲劳,所以此时汽车座椅靠背处能够通过气动按摩装置为驾驶员(以及乘客)进行按摩,缓解他们的疲劳。
但是在炎热的夏季,无论是汽车驾驶员还是乘客,都有可能汗流浃背地进入到汽车中,他们希望能尽快将后背的汗水吹干以及将被汗水浸湿的衣服进行干燥,因此,人们同样希望汽车座椅靠背具有通风功能。另外,如果驾驶员(以及乘客)长时间后背贴靠在座椅靠背上,汽车座椅靠背本身不通风的话,人的后背也容易出汗,导致闷热和局部不适。但现有设置于汽车座椅靠背处的通风系统所布置的通风孔常常会受到气动按摩装置的影响,随之而来出现被气动按摩装置遮挡的位置不能布置通风孔等现象,影响汽车座椅靠背的通风效果,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通风效果好、布置难度低的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所述汽车座椅包括:气动按摩装置和与所述气动按摩装置对应设置的气流通风系统,所述气流通风系统包括:
导风单元,所述导风单元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的发泡上;所述导风单元包括:气流驱动组件,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汽车座椅表面的空气流动;
通风单元,所述通风单元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的发泡上;所述通风单元包括:多个通风孔道,所述通风孔道的一端与所述导风单元连通,且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汽车座椅表面设置;所述通风孔道包括至少一个被遮挡通风孔道;
其中,所述气动按摩装置具有多个按摩气袋,至少一个所述按摩气袋在所述发泡上的投影与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远离所述导风单元的端口重叠面积大于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还包括:引风单元;
所述引风单元设置于所述发泡靠近人体的一侧;
所述引风单元与至少一个被遮挡通风孔道连通,所述引风单元位于所述按摩气袋在所述发泡上的投影之外的面积大于零。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按摩气袋与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靠近人体侧的端口具有第一分布状态;
所述第一分布状态下,所述按摩气袋朝向所述发泡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按摩气袋与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靠近人体侧的端口还具有第二分布状态;
所述第二分布状态下,所述按摩气袋朝向所述发泡方向上的投影部分覆盖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通风孔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无遮挡通风孔道;
所述无遮挡通风孔道靠近人体侧的端口落在所述按摩气袋在所述发泡上的投影面积之外;
至少一个所述无遮挡通风孔道的靠近人体侧端口与所述引风单元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风单元包括:第一引风部;
所述第一引风部与所述通风通道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引风部环绕所述按摩气袋分布;所述第一引风部呈回字形,所述按摩气袋靠近所述发泡侧与所述第一引风部之间形成气流流通空间,用于向所述汽车座椅表面导出气流。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引风单元还包括:第二引风部;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引风部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引风部连接有至少一个无遮挡通风孔道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引风部或者所述第二引风部与所述发泡上的沟槽连通设置。
第二方面,一种汽车座椅,应用有上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气流驱动组件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的运行工况;所述运行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和停止。
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地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其中,由于所述汽车座椅包括:气动按摩装置,对应于气动按摩装置设置有气流通风系统,能够有效提高汽车座椅背部的通风效率。
具体地,气流通风系统包括:导风单元和通风单元。所述导风单元设置于汽车座椅的发泡上;所述通风单元包括多个通风孔道,通风孔道的一端与导风单元连通,其另一端朝向汽车座椅表面设置。
由于气动按摩装置具有多个按摩气袋,按摩气袋的设置易遮挡通风单元的通风,而本申请在导风单元和通风单元的配合下,使得汽车座椅具有初步的通风功能,同时由于被按摩气袋遮挡部位也可以布置通风单元,增大了通风面积,并且还增加了引风单元将被遮挡部位的气流引出被按摩气袋遮挡区域,所以即便有通风孔道被按摩气袋所遮挡,还是能够保证汽车座椅表面(汽车座椅靠背表面)与导风单元之间形成可流动的风路,当驾驶员(以及乘客)有相应通风或者降温需求时,能够为他们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应用于汽车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应用于汽车座椅(含按摩气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在图4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在图4中B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7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中的第一引风部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中的按摩气袋处于充气状态时与第一引风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9为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中的按摩气袋处于未充气状态时与第一引风部的配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100、汽车座椅;101、发泡;102、座椅面套;103、沟槽;200、气动按摩装置;201、按摩气袋;202、按摩气袋安装部;300、导风单元;301、承压导风件;302、风机;303、导风管;400、通风单元;401、被遮挡通风孔道;402、无遮挡通风孔道;500、引风单元;501、第一引风部;502、第二引风部;600、固定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发明,而非对该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发明相关的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实施例1
请参考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包括:
汽车座椅100包括:气动按摩装置200和与气动按摩装置200对应设置的气流通风系统,气流通风系统包括:
导风单元300,导风单元300设置于汽车座椅100的发泡101上;导风单元300包括:气流驱动组件,气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汽车座椅100表面的空气流动;
通风单元400,通风单元400设置于汽车座椅100的发泡101上;通风单元400包括:多个通风孔道,通风孔道的一端与导风单元300连通,且其另一端朝向汽车座椅100表面设置;通风孔道包括至少一个被遮挡通风孔道401;
其中,气动按摩装置200具有多个按摩气袋201,至少一个按摩气袋201在发泡101上的投影与被遮挡通风孔道401远离导风单元300的端口重叠面积大于零。
由于人们对汽车座椅的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为人们提供按摩功能的气动按摩装置在布置时占用汽车座椅表面的面积也愈高,但是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对汽车座椅的通风效果同样注重,那么由于气动按摩装置占用安装空间较大所以会出现被遮挡住的部分不能布置通风孔的情况,使得汽车座椅的通风效果会有所下降。
基于上述情况,在本实施例中,导风单元300设置于汽车座椅100的发泡101上,且导风单元300还包括有用于驱动座椅100表面空气流动的气流驱动组件,气流驱动组件即为整个气流通风系统的动力源,能够完成向汽车座椅100表面侧输送气体或者将汽车座椅100表面侧气流吸入导风单元300的动作;
通风单元400设置于汽车座椅100的发泡101上,用于将导风单元300和汽车座椅100表面侧的气流连通;具体地,通风单元400包括多个通风孔道,通风孔道的下端口与导风单元300连通,其上端口朝向汽车座椅100表面设置(此处,所提到的“上端口”和“下端口”仅仅是为了清晰地形容两端口的相对位置,在实际情况中,两端口本质上并没有上下之分),此时导风单元300便通过通风孔道401向汽车座椅100表面输送气体或者通过通风孔道401接收从汽车座椅100表面侧而来的气流,而本申请不需要避开气动按摩装置200进行布置,所以不可避免的通风孔道会包括至少一个被遮挡通风孔道401;
需要注意的是,气动按摩装置200占用汽车座椅100的较大的安装面,且其具有多个按摩气袋201(按摩气袋201也可以是腰托气袋、软硬度气袋、或者是其他可以实现座椅椅面曲线调节的气袋等等,不局限于一定是按摩气袋201对通风孔道的遮挡),而按摩气袋201具有充气状态和完全泄气扁缩状态(具体可参见图8和图9);当按摩气袋201处于充气状态时,其靠近发泡101的一侧会形成一个开口朝向远离发泡101侧的碗状形态;而按摩气袋201处于完全泄气扁缩状态时,则会存在按摩气袋201遮盖到通风孔道端口的情况,此时则会形成被遮挡通风孔道401;结合上述“按摩气袋201(此时按摩气袋201处于完全泄气扁缩状态)在发泡101上的投影与至少一个通风孔道远离导风单元300的端口重叠面积大于零”的内容可知,重叠面积大于零表示为被遮挡通风孔道401包括以下两种状态:(1)处于完全泄气扁缩状态的按摩气袋201在发泡101上的投影全部覆盖于通风孔道的上端口;(2)处于完全泄气扁缩状态按摩气袋201在发泡101上的投影部分覆盖于通风孔道的上端口,两者处于错位的状态。
如图3所示,还包括:引风单元500;
引风单元500设置于发泡101靠近人体的一侧;
引风单元500与至少一个被遮挡通风孔道401连通,引风单元500位于按摩气袋201在发泡101上的投影之外的面积大于零。
结合上述内容可知,为保证汽车座椅的通风效果,引风单元500能够辅助被遮挡通风孔道401内气流的传输,同时还可减小气流流动的风阻。
如图1和图2所示,除去气流驱动组件之外,导风单元300还包括:
承压导风件301,承压导风件301设置于发泡101上;承压导风件301内部形成有第一导风通道,承压导风件301用于支撑导风单元300的承压,由于汽车座椅100上由人体乘坐时,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挤压,所以承压导风件301能够承受一定压力,使得其内部的第一导风通道在承压导风件301受压时不会出现挤压收缩或者通道壁贴合的现象;可选地,承压导风件301的类型,例如为通风袋;
结合图1和图2,对气流驱动组件一并进行说明。
气流驱动组件包括:风机302,且风机302至少具有一个出风口进风口;具体地,风机302设置于承压导风件301远离汽车座椅100表面的一侧;同时,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对于气流驱动组件的构成会根据气流通风系统是吸风降温模式还是吹风降温模式而有所不同,例如,图1所示的气流通风系统是吹风降温模式,那么风机302的出风口处连接有导风管303,导风管303的自由端与承压导风件301连通,而图2所示的气流通风系统是吸风降温模式,此时风机302可以直接与承压导风件301连接。
具体地,参见图2,当风机302处于吸风状态,汽车座椅100表面侧气流依次经由座椅面套102和通风孔道后,再进入承压导风件301由风机302的出风口排出,其中有部分汽车座椅100表面侧气流依次经由座椅面套102和引风单元和被遮挡通风孔道401进入承压导风件301,此时人体侧的热流便能够由风机302吸走,进而实现为座椅上的乘客进行通风降温的作用。
参见图1,当风机302处于吹风状态,风机302吹出的气流会依次经由承压导风件301和通风孔道吹向座椅面套102,其中有部分吹出的气流是经由被遮挡通风孔道401和引风单元吹向座椅面套102,进而实现向座椅上的乘客进行吹风降温的作用。
如图1和图2所示,按摩气袋201与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具有第一分布状态;
第一分布状态下,按摩气袋201朝向发泡101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此外,按摩气袋201与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还具有第二分布状态;
第二分布状态下,按摩气袋201朝向发泡101方向上的投影部分覆盖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结合图5和图6,对上述第一分布状态和第二分布状态下的按摩气袋201与被遮挡通风孔道401进行说明。
上述“按摩气袋201朝向发泡101方向上的投影”指的是按摩气袋201处于完全泄气成扁缩状态时与发泡的接触面积。具体可参见图6中的实线圈标记处第一分布状态下,在该状态下按摩气袋201会完全遮挡住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具体可参见图5和图6中的虚线圈标记处,第二分布状态下,在该状态下按摩气袋201会遮挡部分被遮挡通风孔道401,并非完全被遮挡。
如图5和图7所示,通风孔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无遮挡通风孔道402;
无遮挡通风孔道402靠近人体侧的端口落在按摩气袋201在发泡101上的投影面积之外;
至少一个无遮挡通风孔道403的靠近人体侧端口与引风单元500相连通。
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为提高汽车座椅100的通风效果,无论是在第一分布状态还是在第二分布状态下的将被遮挡通风孔道401均可与无遮挡通风孔道402相连通。以气流驱动组件驱动本系统进行吹风为例,气流驱动组件在向通风单元400输送气体时,被遮挡通风孔道401由于与无遮挡通风孔道402连通,那么即使被遮挡通风孔道401处的气流流通较慢,气体还是可以分散地由无遮挡通风孔道402吹出,向汽车座椅100表面进行吹风,使得汽车座椅仍具有良好的通风效果,为人们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
如图3、图5和图7所示,引风单元500包括:第一引风部501;
第一引风部501均与通风孔道连通设置;
参见图7所示,第一引风部501环绕按摩气袋201分布;
第一引风部501呈回字形,且当按摩气袋201处于充气状态时,按摩气袋201靠近发泡101侧形成的曲面与第一引风部501之间形成气流流通空间(参见图8的矩形框处),用于向汽车座椅100表面导出气流,在按摩气袋201处于充气状态时也代表着气动按摩装置200处于运行中,此时气流流通空间便可使得汽车座椅既能够为乘客提供按摩功能,通风效果也能够得以保证;而当按摩气袋201处于完全泄气扁缩状态时,第一引风部501会落入按摩气袋201的遮挡的区域内(具体可参见图9的矩形框处)。
结合前述“引风单元500位于按摩气袋201在发泡101上的投影之外的面积大于零”可知,由于第一引风部501在按摩气袋201完全泄气扁缩状态时会全部落入按摩气袋201的遮挡的区域内,故还具有其他引风单元与第一引风部501连通,用于将吹风降温时由第一引风部501吹出的气流引出,或吸风降温时将椅面气流通过第一引风部501吸入被遮挡通风孔道401。
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对按摩气袋201在充气状态与完全泄气扁缩状态的描述,并非对按摩气袋201的形态进行限定。而按摩气袋201的形态会伴随着对气袋充放气的操作而发生变化,那么对通风孔道的遮挡也会出现不同,所以在本申请中对“被遮挡通风孔道401”与“无遮挡通风孔道402”的定义是通过按摩气袋201完全泄气扁缩状态下各个通风孔道的遮挡状态而确定。
参见图5所示,引风单元500还包括:第二引风部502;
至少一个第二引风部502的两端连接两个被遮挡通风孔道401的端口。
第二引风部502连接有至少一个无遮挡通风孔道402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中,可将第二引风部502设计为弯折状也可以是其他形状均可;以弯折状为例,至少一个第二引风部502的两端分别连接被遮挡通风孔道401,且其弯折基点处设置有无遮挡通风孔道402,该设计使得即使按摩气袋201处于半充气、泄气状态,通过第二引风单部502与无遮挡通风孔道402连通将风导出,第一引风部501都可以起到引风作用。同时弯折状的引风部还可为气流的流动提供具有较大的面积,同时第一引风部501和第二引风部502除了能够起到上述的引风作用还可以减小气流流通的风阻。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引风部501与第二引风部502的外形并不限定,主要以将经由通风孔道流向汽车座椅100表面的气流导出至按摩气袋201为目的即可。
具体地,如图3所示,至少一个第一引风部501或者第二引风部502与发泡101上的沟槽103连通设置,发泡101上的沟槽103一般用于容纳座椅面套102的缝合处,通过与第一引风部501或者第二引风部502的连通,整个汽车座椅的通风效果也会得到提升。
如图1所示,按摩气袋201远离汽车座椅100背部的一侧覆盖有座椅面套102,由于座椅面套102为透气材质,所以通风孔道能够直接向汽车座椅100表面侧进行吹风或者将汽车座椅100表面侧气流吸入导风单元300的操作。
具体地,通风孔道与座椅面套102内部相连通,能够配合风机302向座椅面套102表面吹风或者将座椅面套102表面的气流吸入风机302处,座椅面套102一般为衬层和面套的结合,但二者均为透气材质,所以通风孔道能够与座椅面套102内部连通,或者可以说是与衬层内部连通。
如图1所示,风机302通过固定组件500设置于承压导风件301远离通风单元400的一侧,固定组件600可是轻质连接块与螺栓的配合与风机302适配的连接支架或者是常规的插合结构等等。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应用有实施例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用于向气流驱动组件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气流驱动组件的运行工况;运行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和停止。
控制器主要是对气流驱动组件中的风机302进行控制,风机302属于整个气流通风系统的动力源,所以控制器通过控制风机302能够支撑整个气流通风系统进行运转,进而为驾驶人员(以及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环境。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中所涉及的发明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所述发明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座椅(100)包括:气动按摩装置(200)和与所述气动按摩装置(200)对应设置的气流通风系统,所述气流通风系统包括:
导风单元(300),所述导风单元(300)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100)的发泡(101)上;所述导风单元(300)包括:气流驱动组件,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汽车座椅(100)表面的空气流动;
通风单元(400),所述通风单元(400)设置于所述汽车座椅(100)的发泡(101)上;所述通风单元(400)包括:多个通风孔道,所述通风孔道(401)的一端与所述导风单元(300)连通,且其另一端朝向所述汽车座椅(100)表面设置;所述通风孔道包括至少一个被遮挡通风孔道(401);
其中,所述气动按摩装置(200)具有多个按摩气袋(201),至少一个所述按摩气袋(201)在所述发泡(101)上的投影与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401)远离所述导风单元(300)的端口重叠面积大于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引风单元(500);
所述引风单元(500)设置于所述发泡(101)靠近人体的一侧;
所述引风单元(500)与至少一个被遮挡通风孔道(401)连通,所述引风单元(500)位于所述按摩气袋(201)在所述发泡(101)上的投影之外的面积大于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气袋(201)与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具有第一分布状态;
所述第一分布状态下,所述按摩气袋(201)朝向所述发泡(101)方向上的投影完全覆盖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气袋(201)与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还具有第二分布状态;
所述第二分布状态下,所述按摩气袋(201)朝向所述发泡(101)方向上的投影部分覆盖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道还包括:至少一个无遮挡通风孔道(402);
所述无遮挡通风孔道(402)靠近人体侧的端口落在所述按摩气袋(201)在所述发泡(101)上的投影面积之外;
至少一个所述无遮挡通风孔道(402)的靠近人体侧端口与所述引风单元(500)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500)包括:第一引风部(501);
所述第一引风部(501)与所述通风孔道连通设置;所述第一引风部(501)环绕所述按摩气袋(201)分布;所述第一引风部(501)呈回字形,所述按摩气袋(201)靠近所述发泡(101)侧与所述第一引风部(501)之间形成气流流通空间,用于向所述汽车座椅(100)表面导出气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风单元(500)还包括:第二引风部(502);
至少一个所述第二引风部(502)的两端连接两个所述被遮挡通风孔道(401)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风部(502)连接有至少一个无遮挡通风孔道(402)靠近人体侧的端口。
9.根据权利要求7或者8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
至少一个所述第一引风部(501)或者所述第二引风部(502)与所述发泡(101)上的沟槽连通设置。
10.一种汽车座椅,其特征在于,应用有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用于向所述气流驱动组件发出控制信号,进而控制所述气流驱动组件的运行工况;所述运行工况至少包括:启动和停止。
CN202321370563.0U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Active CN2200962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563.0U CN220096202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370563.0U CN220096202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96202U true CN220096202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438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370563.0U Active CN220096202U (zh) 2023-05-31 2023-05-31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9620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4245B2 (ja) 空調機連動シート装置
US7467823B2 (en) Vehicle seat
US20220055506A1 (en) Ventilation device for vehicle seat
JP2001047848A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CN220096202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气流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JP3666774B2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構造
KR101501077B1 (ko) 차량의 시트 하부 통풍 장치
CN212373110U (zh) 车辆送风结构和汽车
JPH0482511A (ja) 自動車用シートの換気構造
CN218948997U (zh) 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及汽车座椅
JP2017178274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395651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空調装置
JP2004166812A (ja) 座席
CN212313350U (zh)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装置及汽车座椅
KR20160139839A (ko) 냉온풍 기능이 구비된 차량용 시트
CN220785534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气流通风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KR20020094253A (ko) 차량의 송풍덕트 공기를 이용한 시트방석 공기송풍장치
CN218141169U (zh) 一种座椅通风系统及汽车座椅
CN211107069U (zh) 一种汽车座椅通风系统
KR200247211Y1 (ko) 차량의 송풍덕트 공기를 이용한 시트방석 공기송풍장치
CN219446783U (zh) 一种适用于汽车座椅的通风系统以及汽车座椅
CN216184669U (zh) 车辆用座椅
US20240239253A1 (en) Ventilated seat
JP2001327362A (ja) 車両用空調シート装置
CN211995282U (zh) 座椅通风结构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