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8980U - 一种座椅背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背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8980U
CN220088980U CN202320690351.4U CN202320690351U CN220088980U CN 220088980 U CN220088980 U CN 220088980U CN 202320690351 U CN202320690351 U CN 202320690351U CN 220088980 U CN220088980 U CN 220088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ckboard
reinforcing ribs
connecting column
inclined plane
colum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90351.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君鹏
汪仁伟
李志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xi Shuangy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xi Shuangy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xi Shuangying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xi Shuangy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90351.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8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8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8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孔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座椅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所述第一背板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柱体,柱体为空心结构,所述柱体的端部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背板上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柱用于插在所述插孔中。通过本方案解决BOSS柱与相应的孔在无法正对的情况下装配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背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柱、孔装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接柱、柱孔配合结构及座椅背板。
背景技术
在装配方面,例如在背板装配、门板地图带装配、门板中饰板装配、门板上饰板装配等方面,会涉及到两个产品进行装配,其中一个产品上设有较多的BOSS柱,另一个产品上设有较多的孔,在装配时,将BOSS柱插入到另一产品上的孔中。通过较多的BOSS柱穿入到相应的孔中,能够提高两个产品装配后的稳定性。
但是,由于塑料件容易变形,同时受到注塑精确程度的影响,不能保证每个BOSS柱均与相应的孔正好相对,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部分BOSS柱与相应的孔不正对的情况,从而使得无法与相应的孔正对的BOSS柱穿入到相应的孔中有困难,进而影响了两个产品的装配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连接柱、柱孔配合结构及座椅背板,以解决BOSS柱与相应的孔在无法正对的情况下装配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连接柱,包括柱体,柱体为空心结构,柱体的端部外壁上设有斜面,斜面为平面。
本方案的原理及优点是:通过在柱体端部上设置斜面,斜面可以起到让位及导向作用,从而使得在连接柱的端部与孔不正对的情况下也能够插入到孔中,提高了连接柱和孔的可装配性,这样即便在连接柱具有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松的将多个连接柱和孔装配在一起。
现有技术中连接柱插入到孔中后,需要对连接柱的端部进行熔化,使连接柱的端部形成蘑菇头而铆接在孔壁上,因此连接柱的长度至关重要,连接柱的长度不能太短,否则连接柱的端部不能形成足够大的蘑菇头和孔壁稳定铆接。
本方案中的斜面为平面,而不是弧形斜面(例如弧形斜面对圆柱状柱体端部边沿进行倒角形成),一方面是因为斜面为平的,斜面所形成的让位空间可以较大,斜面的不受连接柱壁厚的影响,从而使得斜面的让位和导向作用较为明显。而斜面为弧形的斜面,此时斜面所形成的让位空间会受到连接柱壁厚的影响,当斜面的横向距离A20大于壁厚时,无论倒角的横向距离如何变化,最后形成的斜面的宽度A20不变,总是为壁厚,连接柱端部形成的斜面大小不再变化,从而使得斜面的让位和导向作用不明显,同时这种情况连接柱的长度也可能减小,从而影响连接柱端部形成蘑菇头的大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柱体的端部设有端面。
为此,本方案中的虽然柱体的端部设有斜面,但是柱体的端部仍设有端面,这说明柱体的端部相比现有的柱体仍保留了一部分,从而使得连接柱的长度相比现有技术的连接柱的长度不变,这样连接柱的端部具有足够的材料而能形成足够大的蘑菇头和孔壁稳定铆接。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柱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加强筋。连接柱上加强筋的设置,能够对连接柱起到支持和加强功能,即便连接柱直径较小、壁厚较薄,使得连接柱连接在相应物件上比较牢固、稳定,不易断折损坏。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斜面的数量为1-3个。通常,当连接柱的一侧与孔干涉时,连接柱的其他侧部与孔不会干涉,因此斜面的数量不会较多,1-3个较为合适。同时,当斜面数量较多时,例如当斜面无限多时,会使多个斜面拼接而成后的斜面整体更接近弧形斜面,这样会受到连接柱壁厚的影响而影响斜面所形成的让位空间大小,不利于斜面较好的让位和导向。
一种柱孔配合结构,包括插孔和上述任一连接柱,连接柱用于插在插孔中。本申请中,连接柱用于插在插孔中并不是对连接柱进行功能限定,而是指连接柱可以插在插孔中,也可不插在插孔中,连接柱和插孔能够配合的状态。
由此,本申请不仅单独对连接柱单独进行保护,同时还对连接柱、孔相互配合结构进行保护,由于连接柱上设有斜面,从而解决了连接柱和插孔没有正对而无法使连接柱顺利插入到插孔中的问题。
一种座椅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第一背板上设有上述任一的连接柱,第二背板上设有插孔,连接柱用于插在插孔中。
由此,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装配时,连接柱插在插孔中,由于连接柱上设有斜面,从而解决了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装配时,连接柱和插孔没有正对而无法使连接柱顺利插入到插孔中的问题。本申请不仅单独对连接柱单独进行保护,同时还对使用连接柱进行装配的座椅背板进行保护。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连接柱的壁厚小于第一背板的厚度。连接柱为空心结构,相比实心的连接柱,实心的连接柱没有壁厚,连接柱的直径或者宽度可以看作壁厚,而空心的连接柱具有壁厚,空心结构的壁厚显然小于连接柱的直径或者宽度,这样当连接柱为注塑件时,通过对壁厚进行控制,使连接柱的壁厚小于第一背板的厚度的一半,避免制造出来的产品缩水而造成产品表面凹陷。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背板上、第二背板上均设有多个加强筋。由此,通过在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上设置加强筋,从而使得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的结构更加稳定、牢固。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背板上的加强筋和/或第二背板上的加强筋中包括圆形加强筋和条形加强筋,条形加强筋位于圆形加强筋的外侧,且条形加强筋的端部连接在圆形加强筋上。
由此,条形加强筋围绕在圆形加强筋的外侧,条形加强筋作为相邻圆形加强筋的连接骨架,圆形加强筋使得多个条形加强筋相连,从而使得第一背板和/或第二背板的结构稳定性、牢固程度好,加强筋的加强稳定效果显著。
优选的,作为一种改进,第一背板上的加强筋和/或第二背板上的加强筋中包括弧形加强筋,弧形加强筋位于第一背板的弯折部位或者第二背板的弯折部位上。由此,弧形加强筋适用于第一背板的弯折部位或者第二背板的弯折部位,使得相应弯折部位的牢固度、稳定性得到加强。
附图说明
图1为座椅背板(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处于已装配状态)的立体图。
图2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座椅背板(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处于未装配状态)的立体图。
图4为图3中B的放大图。
图5为连接柱端部立体图,此时斜面为一个平面,连接柱的端部具有端面。
图6为连接柱端部立体图,此时斜面为两个平面,连接柱的端部具有端面。
图7为连接柱端部立体图,此时斜面为一个平面,且连接柱端部不具有端面。
图8为连接柱端部立体图,此时斜面为一个弧形斜面,弧形为360度。
图9为连接柱端部斜面为平面时以及斜面为弧形时两种斜面对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第一背板1、第二背板2、插孔3、柱体4、斜面5、片状加强筋6、第一卡块7、第二卡块8、插口9、圆形加强筋10、条形加强筋11、弧形加强筋12、端面13。
实施例基本如附图1-图9所示。
实施例1
结合图1和图3所示,公开了座椅背板,座椅背板包括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第一背板1上设有多个连接柱(主体结构为图中的柱体4),连接柱为空心结构,第二背板2上设有多个插孔3,当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装配在一起时,如图2所示,连接柱插在插孔3中。现有技术中当连接柱插在插孔3中后,对连接柱的端部进行焊接熔化,使连接柱的端部形成蘑菇头而铆接在插孔3的孔壁上。
由于第一背板1上的连接柱具有多个,第二背板2上的插孔3具有多个,并且连接柱为注塑件,塑料件容易变形,同时受到注塑精确程度的影响,不能保证每个连接柱均与相应的插孔3正好相对,总会或多或少的存在部分连接柱与相应的插孔3不正对的情况,从而使得无法与相应的插孔3正对的连接柱穿入到相应的插孔3中有困难,进而影响了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的装配性。
为此,结合图4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连接柱,包括柱体4,结合图2所示,在连接柱与插孔3装配时,对于柱体4端部上并与插孔3孔壁相抵(干涉)的部位设置斜面5,斜面5为平面,斜面5可以起到让位及导向作用,从而使得在连接柱的端部与孔不正对的情况下也能够插入到插孔3中,不会出现连接柱和插孔3孔壁相抵的情况,提高了连接柱和孔的可装配性,这样即便在连接柱具有多个的情况下,也能够轻松的将多个连接柱和孔装配在一起,从而便于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的装配。
由于第一背板1上的连接柱具有多个,这些连接柱有的能够顺利插入到插孔3中,有的不能顺利插入到插孔3中,因此有的连接柱上需要设置斜面5,有的连接柱无需设置斜面5。
并且,对于无法顺利插入到插孔3中的连接柱,由于每个连接柱的端部与相应插孔3相抵的部位不一样,因此连接柱端部上斜面5设置的部位也不同,例如有的连接柱上的斜面5设置在连接柱端部的左侧,有的连接柱上的斜面5设置在连接柱端部的右侧。
当然,对于斜面5的数量,可以为1-3个,图5和图7中的斜面5均为一个,图6中的斜面5为两个,本实施例中的每个连接柱上的斜面5数量为一个,在实际应用时,也会优选设置为一个。
对于斜面5的形成方式,可以是先形成不设有斜面5的连接柱,然后再在连接柱的端部进行切削或者打磨形成斜面5。当然,连接柱在注塑时,也可直接注塑成具有相应斜面5的连接柱。
对于斜面5,本实施例中之所以斜面5为平面,而不是弧形的斜面5,是因为斜面5为平面时,可以有较大的让位空间,以斜面5形成方式为切削为例进行说明,结合图9所示,左右两个连接柱的高度原本相同,在对左侧的连接柱的端部进行切削形成斜面5,此时形成的斜面5的高度为H10,斜面5的宽度为A10;而右侧的连接柱的顶端的斜面5为弧形的斜面5时,图9中右侧连接柱的斜面5与图9中左侧连接柱的的斜面5倾斜角度相同,并且从两个连接柱侧壁的切削位也相同(图9中两个斜面5底部距离相应连接柱的底部距离相等),唯一的区别就是图9中右侧的斜面5为图8所示的圆形,从图9可以看出右侧连接柱的斜面5的宽度为A20,斜面5的高度为H20,而A20远远小于A10的宽度,H20的高度也远远小于H10的高度,因此图9中左侧的斜面5让位空间更大,斜面5为平面时的让位和导向功能更好。同时,也可以清楚的看到,图9中左侧连接柱切削后的长度大于图9中右侧连接柱切削后的长度,能够保证连接柱的长度足够大,从而使得连接柱端部形成的蘑菇头足够大而能够和插孔3的孔壁铆接。
虽然,本实施例中的斜面5为平面,但是最好柱体4的端部也设有端面13,结合图5和图6所示,柱体4端部设有端面13,而图7中斜面5切削量较大,而使得柱体4的端部不设端面13,虽然图7也能够起到让位导向的作用。但是图7中柱体4的长度明显小于图5、图6中柱体4的长度,因此柱体4的端部设有端面13,能够保证连接柱的长度足够大而使得焊接熔化形成的蘑菇头足够大。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连接柱的形状为圆柱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还可为棱柱状,例如四棱柱。
结合图2和图4所示,柱体4的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加强筋,该加强筋为片状加强筋6,多个片状加强筋6围绕在柱体4的周围,加强筋起到了支持和加强作用,这样使得连接柱位于第一背板1上比较牢固、稳定。
本实施例中连接柱和插孔进行配合的结构为柱孔配合结构,也是本申请公开和保护的对象。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柱,连接柱与孔配合的柱孔配合结构应用在了座椅背板领域,当然还可应用于门板地图带装配、门板中饰板装配、门板上饰板装配等方面,应用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应用领域。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中的连接柱的壁厚小于第一背板1的厚度。连接柱为空心结构,相比实心的连接柱,实心的连接柱没有壁厚,或者壁厚就为连接柱的直径或者宽度,而空心的连接柱具有壁厚,空心结构的壁厚小于实心结构的连接柱的直径(宽度),这样当连接柱为注塑件时,通过对壁厚进行控制,使连接柱的壁厚小于第一背板1的厚度一半,避免制造出来的产品缩水而造成产品表面凹陷。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中,第二背板2上设有多个插口9,第一背板1上设有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第一卡块7的卡接面朝下,第二卡块8的卡接面朝上,这样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装配后,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8分别卡在相应的插口9中,从而进一步使得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装配比较稳定。同时,由于第一卡块7卡接面和第二卡块8的卡接面相反,使得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卡接时受力稳定,卡接的更加稳定、牢固。
实施例4
第一背板1上、第二背板2上均设有多个加强筋。第一背板1上的加强筋和/或第二背板2上的加强筋中包括圆形加强筋10和条形加强筋11,结合图3所示,第二背板2上的条形加强筋11位于圆形加强筋10的外侧,每个圆形加强筋10的周围设有3-4个条形加强筋11,且条形加强筋11的端部连接在圆形加强筋10上,由此,条形加强筋11围绕在圆形加强筋10的外侧,条形加强筋11作为相邻圆形加强筋10的连接骨架,圆形加强筋10使得多个条形加强筋11相连,从而使得设置相应加强筋的第一背板1和/或第二背板2的结构稳定性、牢固程度好,加强筋的加强稳定效果显著。
另外,第一背板1上的加强筋和/或第二背板2上的加强筋中包括弧形加强筋12,结合图3所示,弧形加强筋12位于第一背板1的弯折部位或者第二背板2的弯折部位上,这样使得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的弯折部位也能够得到加强,使得第一背板1和第二背板2的结构稳定、牢固。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座椅背板,包括第一背板和第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上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包括柱体,柱体为空心结构,所述柱体的端部设有斜面,所述斜面为平面;所述第二背板上设有插孔,所述连接柱用于插在所述插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背板,其特征在于:柱体的端部具有端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的侧部设有加强筋。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所述的一种座椅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面的数量为1-3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壁厚小于第一背板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座椅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上、第二背板上均设有多个加强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上的加强筋和/或第二背板上的加强筋中包括圆形加强筋和条形加强筋,所述条形加强筋位于圆形加强筋的外侧,且条形加强筋的端部连接在圆形加强筋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座椅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背板上的加强筋和/或第二背板上的加强筋中包括弧形加强筋,所述弧形加强筋位于第一背板的弯折部位或者第二背板的弯折部位上。
CN202320690351.4U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座椅背板 Active CN220088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0351.4U CN22008898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座椅背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90351.4U CN22008898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座椅背板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8980U true CN220088980U (zh) 2023-11-28

Family

ID=88870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90351.4U Active CN220088980U (zh) 2023-03-31 2023-03-31 一种座椅背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8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0053U (zh) 线缆连接器
CN220088980U (zh) 一种座椅背板
CN216044860U (zh) 薄板家具隐形连接件
CN112942716A (zh) 一种组装方便的室内装配式板墙连接结构
JPH10205178A (ja) フェンス
KR102278715B1 (ko) 완구용 블럭 세트
CN209781386U (zh) 一种展架连接组件及采用该连接组件的展架
CN211525272U (zh) 一种拼接式围栏
CN212202742U (zh) 连接件及其组成的家具结构
KR920008915Y1 (ko) 조립용 창문틀의 샤시 조이너
CN213460604U (zh) 一种高压开关柜侧板连接结构
CN214803746U (zh) 围栏连接件及可变围栏
CN217444750U (zh) 卡缘连接器锁扣定位结构
CN219733169U (zh) 带包边的门框及包括该门框的门
CN214711163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班台桌
CN220620563U (zh) 一种拼接强度高的拼接式隔断组件
CN213270615U (zh) 一种橱柜的中间梁连接结构及橱柜框架
KR102558724B1 (ko) 전기 플러그
CN216766346U (zh) 一种装配式墙体与楼板固定结构
JP2002136350A (ja) 机における天板後部材の取付構造
JPH10252265A (ja) 型枠の連結具及び連結構造
CN211571961U (zh) 一种梁柱用隐藏式穿销连接结构
CN212479787U (zh) 一种稳定易装配型生态木塑板
CN213005240U (zh) 一种生态木塑模具存放架
CN217885466U (zh) 一种组合式高柜的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