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3452U - 闭式水冷却系统 - Google Patents

闭式水冷却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3452U
CN220083452U CN202321553746.6U CN202321553746U CN220083452U CN 220083452 U CN220083452 U CN 220083452U CN 202321553746 U CN202321553746 U CN 202321553746U CN 220083452 U CN220083452 U CN 22008345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closed
closed water
byp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553746.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春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oneng Shougu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oneng Shougu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oneng Shougu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oneng Shouguang Power Gene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553746.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345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345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345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闭式水冷却系统,包括:闭式水冷却器组;冷却管路,冷却管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构件和闭式水冷却器组;以及冷却旁路,冷却旁路与冷却管路相连接,且冷却旁路上连接有真空泵冷却水管,用于对闭式水冷却器组进行冷却。在闭式水冷却器组的冷却管路上加装连接真空泵冷却水管的冷却旁路,以便于在相应机组停运后,对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低需求时可以通过来自真空泵冷却水管冷却水来对闭式水冷却器组向其他设备输送冷却水的水管路进行降温,此时可以提早将循环水泵关闭,有效降低能耗、节约费用。

Description

闭式水冷却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发电机组冷却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闭式水冷却系统。
背景技术
闭式水冷却器的作用是对厂内的部分设备提供更洁净的冷却水,闭式水冷却器本身则需要厂内的循环水系统进行冷却。在厂内机组停运以后,循环水系统的用户只剩闭式水冷却器,辅机基本上只剩余机侧的油系统需要闭式水冷却器提供冷却水,产生的热量减少,所需冷却水量下降,若仍运行循环水泵,则会浪费大量厂用电,因此有必要对冷却系统进行完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闭式水冷却系统,以满足在低冷却水需用量时无需开启循环水泵即可对闭式水冷却器提供冷却水,达到节约用电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闭式水冷却系统,包括:
闭式水冷却器组;
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构件和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组;以及
冷却旁路,所述冷却旁路与所述冷却管路相连接,且所述冷却旁路上连接有真空泵冷却水管,用于对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组进行冷却。
可选地,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组包括多台闭式水冷却器,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进水主路和多个进水支路,多个所述进水支路分别与所述进水主路相连接,所述进水主路的上游用于与所述外部构件相连接,所述进水支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的上游,所述冷却旁路连接在其中一个进水支路上。
可选地,所述进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冷却旁路的与所述进水支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阀门的下游。
可选地,所述冷却管路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的下游的出水支路,所述出水支路与所述进水支路在所述闭式水冷却器中连通,所述出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旁路至所述进水支路的进水量。
可选地,所述进水支路与所述出水支路设置在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的相同侧。
可选地,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为电动阀。
可选地,所述冷却旁路上设置有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旁路至所述进水支路的进水量。
可选地,所述调节阀为双向蝶阀。
可选地,所述冷却旁路为衬塑钢管。
可选地,所述冷却旁路的公称直径为200m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闭式水冷却器组的冷却管路上加装连接真空泵冷却水管的冷却旁路,以便于在相应机组停运后,对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低需求时可以通过来自真空泵冷却水管冷却水来对闭式水冷却器组向其他设备输送冷却水的水管路进行降温,此时可以提早将循环水泵关闭,有效降低能耗、节约费用。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种实施方式的闭式水冷却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闭式水冷却器;2-冷却管路;20-进水主路;21-进水支路;211-第一阀门;22-出水支路;221-第二阀门;3-冷却旁路;31-调节阀;4-真空泵冷却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游”、“下游”是根据闭式水冷却系统实际进水流向的顺序进行定义的,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词的使用目的在于区分不同的部件,并不具有顺序性和重要性。此外,在下面的描述中,当涉及到附图时,除非另有解释,不同的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闭式水冷却系统,可以包括闭式水冷却器组、冷却管路2和冷却旁路3。其中,冷却管路可以2分别用于连接外部构件和闭式水冷却器组,这里的外部构件可以指循环水泵,也可以指现场其他冷却装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冷却旁路3与冷却管路2相连接,且冷却旁路3上连接有真空泵冷却水管4,用于对闭式水冷却器组进行冷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闭式水冷却器组的冷却管路2上加装连接真空泵冷却水管4的冷却旁路3,以便于在相应机组停运后,对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低需求时可以通过来自真空泵冷却水管4冷却水来对闭式水冷却器组向其他设备输送冷却水的水管路进行降温,此时可以提早将循环水泵关闭,有效降低能耗、节约费用。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闭式水冷却器组可以包括多台闭式水冷却器1,冷却管路2包括进水主路20和多个进水支路21,多个进水支路21分别与进水主路20相连接,进水主路20的上游用于与外部构件相连接,这里的外部构件可以指循环水泵,也可以指现场其他冷却装置,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进水支路21可以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在闭式水冷却器1的上游,冷却旁路3连接在其中一个进水支路21上。冷却旁路3的作用是在相应机组停机后闭式水冷却器1对循环水泵的冷却水低需求时,通过接通真空泵冷却水管4的冷却水来对还在运行的其他设备(例如辅机机侧的油系统)进行供水冷却,在这种情况下,为降低能耗,此时闭式水冷却器组一般仅有一台闭式水冷却器1在运行,因此,冷却旁路3仅需加装在一台闭式水冷却器1上连通真空泵冷却水管4,无需在其他闭式水冷却器1上加装即可达成冷却需求,有效降低了改装成本。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进水支路2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阀门211,冷却旁路3的与进水支路21的连接位置位于第一阀门211的下游。当循环水泵停运之后,此时可以关闭第一阀门211,这样,当冷却旁路3向进水支路21进水时,由于第一阀门211的截止可以防止冷却旁路3的水沿管路流向进水主路20,以防止流向闭式水冷却器1的冷却水减少,免于造成浪费的同时影响闭式水冷却器1的冷却。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冷却管路2还可以包括分别连接闭式水冷却器1的下游的出水支路22,其中,出水支路22与进水支路21在闭式水冷却器1中连通,以便于对闭式水冷却器1输送冷却水至其他设备的水管路进行冷却。出水支路2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阀门221,可以用于调节冷却旁路3至进水支路21的进水量。以便于在相应机组的真空泵所需冷却水量较大时,能够及时对冷却旁路3的进水量进行调整,不会发生机组的真空泵流量不足从而影响相应机组的安全运行。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阀门211和第二阀门221均可以为电动阀,电动阀具有中停功能,能够更灵活的调节对应管路的水流量,根据现有管路尺寸,第一阀门211的尺寸可以为M15,第二阀门221的尺寸可以为R6,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进水支路21与出水支路22可以设置在闭式水冷却器1的长度方向的相同侧,这样进水支路21与出水支路22在闭式水冷却器1中连通部分的管路可更长,以提高对闭式水冷却器1输送冷却水至其他设备的水管路的冷却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冷却旁路3上可以设置有调节阀31,通过控制调节阀31的开闭程度,可以灵活调节冷却旁路3至进水支路21的进水量,以便于在相应机组的真空泵所需冷却水量较大时,能够及时调整冷却旁路3的进水量,不会发生机组的真空泵流量不足从而影响相应机组的安全运行。需要说明的是,调节阀31可以为气动蝶阀,也可以为电动蝶阀,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调节阀31也可以为双向蝶阀,使调节阀31所在位置的密封效果更好。
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冷却旁路3可以为衬塑钢管,衬塑钢管的耐腐蚀性相较于普通钢管更高,同时其强度也高于普通高分子有机材质的管道,兼具两者优点,减少管路漏水可能。
另外,冷却旁路3的公称直径也可以为200mm,根据闭式水冷系统中其他设备的规格尺寸以及对冷却水的需求情况,其公称直径可以增加或减小,本公开对此并不做限定。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闭式水冷却器组;
冷却管路,所述冷却管路分别用于连接外部构件和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组;以及
冷却旁路,所述冷却旁路与所述冷却管路相连接,且所述冷却旁路上连接有真空泵冷却水管,用于对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组进行冷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组包括多台闭式水冷却器,所述冷却管路包括进水主路和多个进水支路,多个所述进水支路分别与所述进水主路相连接,所述进水主路的上游用于与所述外部构件相连接,所述进水支路分别一一对应连接在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的上游,所述冷却旁路连接在其中一个进水支路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冷却旁路的与所述进水支路的连接位置位于所述第一阀门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管路还包括分别连接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的下游的出水支路,所述出水支路与所述进水支路在所述闭式水冷却器中连通,所述出水支路上设置有第二阀门,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旁路至所述进水支路的进水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支路与所述出水支路设置在所述闭式水冷却器的长度方向的相同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和所述第二阀门均为电动阀。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旁路上设置有调节阀,用于调节所述冷却旁路至所述进水支路的进水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为双向蝶阀。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旁路为衬塑钢管。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闭式水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旁路的公称直径为200mm。
CN202321553746.6U 2023-06-16 2023-06-16 闭式水冷却系统 Active CN22008345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3746.6U CN220083452U (zh) 2023-06-16 2023-06-16 闭式水冷却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553746.6U CN220083452U (zh) 2023-06-16 2023-06-16 闭式水冷却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3452U true CN220083452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297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553746.6U Active CN220083452U (zh) 2023-06-16 2023-06-16 闭式水冷却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345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21325B2 (en) Electric vehicle and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thereof
CN109029005B (zh) 冷却系统及具有该冷却系统的掘进机
CN210371947U (zh) 三离合器变速器的润滑和冷却液压系统
CN220083452U (zh) 闭式水冷却系统
CN113775488A (zh) 冷却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5069808U (zh) 包括具有用于电池系统的电池单元的冷却系统的电池系统的车辆
CN207702444U (zh) 一种锅炉给水系统
CN202993403U (zh) 空调室外机及具有该空调室外机的空调系统
CN103032937A (zh) 中央空调水系统水泵扬程流量与空调管路系统阻力流量匹配系统
CN107120305A (zh) 空调设备、冷油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141971U (zh) 变流器冷却装置及变流器
CN111380100A (zh) 一种供热机组节能改造系统及其节能运行控制方法
CN206943073U (zh) 空调设备及其冷油系统
CN112874257B (zh) 一种车辆热管理系统和车辆
CN113775487A (zh) 冷却系统及风力发电机组
CN207261778U (zh) 一种电磁阀
CN205718079U (zh) 多联机系统的室外机及多联机系统
CN202091059U (zh) 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冷却模块
CN109539432A (zh) 空调冷却水循环系统和空调冷却水回路控制方法
CN205860306U (zh) 一种水冷空调机组及其水路总成
JP2731298B2 (ja) 原子炉補機冷却設備
US6626234B2 (en) Coil capacity modulator
CN220454019U (zh) 多种流量输出的冷却水系统
CN218953419U (zh) 一种用于核电站柴油发电机组的冷却水循环结构
CN210740506U (zh) 一种热交换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