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83066U - 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83066U
CN220083066U CN202321424570.4U CN202321424570U CN220083066U CN 220083066 U CN220083066 U CN 220083066U CN 202321424570 U CN202321424570 U CN 202321424570U CN 220083066 U CN220083066 U CN 2200830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rner
fire cover
central
gas
watert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14245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黎永辉
徐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aojiangjun Gas Applianc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aojiangjun Gas Applianc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aojiangjun Gas Applianc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aojiangjun Gas Appliance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214245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830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830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830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Gas Bur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燃烧器包括进气座以及设置在进气座上的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中心火盖,进气座上设置有与外环火盖连通的外环火道、与内环火盖连通的内环火道以及与中心火盖连通的中心火道,还包括若干个挡流片,沿周向间隔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的中部,相邻两个挡流片之间设置有泄流通道;若干个泄流槽,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且与泄流通道连通;若干个燃烧孔,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且位于挡流片背向中心火盖的中心的一侧上;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避免直接掉落至中心火道上,也就避免了使得中心火道被堵塞或者阻碍中心火道的燃气喷出,有利于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果,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气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背景技术
燃气灶是当今使用极为广泛的一种厨房用设备,多用于加热等,燃气灶上设置有燃烧器来加热,而燃烧器通常包括进气座以及火盖等部件,并且进气座上设有中心火道、内环火道和外环火道,而对应的火盖则设有中心火盖、内环火盖以及外环火盖,现有的中心火盖一般为直通式结构,使得沿锅具外壁流下的液体或者固液混合物会直接掉落至中心火道上,使得中心火道被堵塞或者阻碍中心火道的燃气喷出,影响燃烧器的燃烧效果,因此,急需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水燃烧器,包括进气座以及设置在进气座上的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中心火盖,进气座上设置有与外环火盖连通的外环火道、与内环火盖连通的内环火道以及与中心火盖连通的中心火道,还包括:
若干个挡流片,沿周向间隔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的中部,相邻两个挡流片之间设置有泄流通道;
若干个泄流槽,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且与泄流通道连通;
若干个燃烧孔,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且位于挡流片背向中心火盖的中心的一侧上;
液体可掉落至挡流片围合成的区域内,并经泄流通道、泄流槽排出。
进一步地,一种防水燃烧器还包括第一端与外部燃气源连通、第二端延伸至中心火盖的下方的导气管,中心火道由导气管构成。
进一步地,一种防水燃烧器还包括通过调节结构与中心火盖连接且与导气管的第二端相对的调节件,调节件内设置有混合通道,导气管内的燃气可与空气在混合通道内混合并点燃,可调节调节件与导气管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混合通道内的空气量和/或燃气量。
进一步地,调节结构设置为第一螺纹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一种防水燃烧器还包括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与导气管的第二端连接的喷嘴。
进一步地,第一可拆卸结构设置为第二螺纹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导气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与中心火盖连接。
进一步地,第二可拆卸结构设置为第三螺纹连接结构。
进一步地,一种防水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进气座上的水盘,导气管的第二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水盘的上方。
一种燃气灶,包括所述的燃烧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燃烧器包括进气座以及设置在进气座上的外环火盖、内环火盖和中心火盖,进气座上设置有与外环火盖连通的外环火道、与内环火盖连通的内环火道以及与中心火盖连通的中心火道,还包括若干个挡流片,沿周向间隔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的中部,相邻两个挡流片之间设置有泄流通道;若干个泄流槽,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且与泄流通道连通;若干个燃烧孔,设置在中心火盖的上端面且位于挡流片背向中心火盖的中心的一侧上;液体可掉落至挡流片围合成的区域内,并经泄流通道、泄流槽排出;通过上述结构能够避免直接掉落至中心火道上,也就避免了使得中心火道被堵塞或者阻碍中心火道的燃气喷出,有利于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果,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一种防水燃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防水燃烧器的分解图;
图3为一种防水燃烧器截面图;
图4为中心火盖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还可以是一体成型;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至图4,一种防水燃烧器,包括进气座10以及设置在进气座10上的外环火盖21、内环火盖22和中心火盖23,进气座10上设置有与外环火盖21连通的外环火道11、与内环火盖22连通的内环火盖22以及与中心火盖23连通的中心火道13,还包括:
若干个挡流片30,沿周向间隔设置在中心火盖23的上端面的中部,相邻两个挡流片30之间设置有泄流通道31;
若干个泄流槽40,设置在中心火盖23的上端面且与泄流通道31连通;
若干个燃烧孔50,设置在中心火盖23的上端面且位于挡流片30背向中心火盖23的中心的一侧上;
液体可掉落至挡流片30围合成的区域内,并经泄流通道31、泄流槽40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中:
1、由于锅具上经常会有食物残渣、油、酱油等物质组成的固液混合物顺着锅具的外壁汇集在锅具外壁的最底端,然后滴落到中心火盖23的上端面上,具体的,是滴落到挡流片30围合成的区域内,然后顺着相邻两个挡流片30之间的泄流通道31流出,进入到与该泄流通道31的泄流槽40中,最后顺着中心火盖23的外壁掉落到水盘90上,可避免固液混合物直接掉落至中心火道上,也就避免了使得中心火道被堵塞或者阻碍中心火道的燃气喷出,有利于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果,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
2、而本实用新型的燃气流通过程如下:导气管60和各火道均与外部燃气源连通,燃气经中心火道13喷射至中心火盖23上、经内环火道12喷射至内环火盖22上以及经外环火道11喷射至外环火盖21上,并与空气混合后被点燃,其中,中心火道13由导气管60构成,具体的,导气管60第二端上的喷嘴82喷出的燃气进入到调节件80上的混合通道81中,并且周围的空气也进入到调节件80上的混合通道81中,二者混合后被点燃,经调节件80的上端进入到中心火盖23上,调节件80与导气管6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越大,能够进入到混合通道81中空气(氧气)也就越多,令中心火的火力越大,调节件80与导气管6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越小,能够进入到混合通道81中空气(氧气)也就越少,令中心火的火力越小,当然,还可以在导气管60上设置比例阀来改变导气管60内的燃气量,进而实现中心火的火力调节,但调节件80的存在能够使得比例阀的开度达到最大时,仍能够通过改变调节件80与导气管6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来调节进氧量,从而进一步调节中心火的火力大小。
一种防水燃烧器还包括第一端与外部燃气源连通、第二端延伸至中心火盖23的下方的导气管60,中心火道13由导气管60构成。
一种防水燃烧器还包括通过调节结构70与中心火盖23连接且与导气管60的第二端相对的调节件80,调节件80内设置有混合通道81,导气管60内的燃气可与空气在混合通道81内混合并点燃,可调节调节件80与导气管6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混合通道81内的空气量和/或燃气量。
作为调节结构70的优选实施例,调节结构70设置为第一螺纹连接结构;调节的时候,只需要将中心火盖23取下,转动调节件80即可改变调节件80与导气管6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再将中心火盖23放回进气座10上即可,具有方便调节的优点。
一种防水燃烧器还包括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71与导气管60的第二端连接的喷嘴82;通过设置喷嘴82来改变燃气的喷射速度、方向、喷射量等。
作为第一可拆卸结构71的优选实施例,第一可拆卸结构71设置为第二螺纹连接结构。
导气管6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72与中心火盖23连接。
作为第二可拆卸结构72的优选实施例,第二可拆卸结构72设置为第三螺纹连接结构。
一种防水燃烧器还包括设置在进气座10上的水盘90,导气管60的第二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水盘90的上方。
一种燃气灶,包括所述的燃烧器。
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和替换均包含在本申请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防水燃烧器,包括进气座(10)以及设置在所述进气座(10)上的外环火盖(21)、内环火盖(22)和中心火盖(23),所述进气座(10)上设置有与所述外环火盖(21)连通的外环火道(11)、与所述内环火盖(22)连通的内环火道(12)以及与所述中心火盖(23)连通的中心火道(1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干个挡流片(30),沿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中心火盖(23)的上端面的中部,相邻两个所述挡流片(30)之间设置有泄流通道(31);
若干个泄流槽(40),设置在所述中心火盖(23)的上端面且与所述泄流通道(31)连通;
若干个燃烧孔(50),设置在所述中心火盖(23)的上端面且位于所述挡流片(30)背向所述中心火盖(23)的中心的一侧上;
液体可掉落至所述挡流片(30)围合成的区域内,并经所述泄流通道(31)、泄流槽(40)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与外部燃气源连通、第二端延伸至所述中心火盖(23)的下方的导气管(60),所述中心火道(13)由所述导气管(60)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调节结构(70)与所述中心火盖(23)连接且与所述导气管(60)的第二端相对的调节件(80),所述调节件(80)内设置有混合通道(81),所述导气管(60)内的燃气可与空气在所述混合通道(81)内混合并点燃,可调节所述调节件(80)与所述导气管(60)的第二端之间的距离,以改变所述混合通道(81)内的空气量和/或燃气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70)设置为第一螺纹连接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通过第一可拆卸结构(71)与所述导气管(60)的第二端连接的喷嘴(8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可拆卸结构(71)设置为第二螺纹连接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气管(6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可拆卸结构(72)与所述中心火盖(23)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防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可拆卸结构(72)设置为第三螺纹连接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水燃烧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进气座(10)上的水盘(90),所述导气管(60)的第二端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水盘(90)的上方。
10.一种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燃烧器。
CN202321424570.4U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Active CN2200830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4570.4U CN220083066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1424570.4U CN220083066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83066U true CN220083066U (zh) 2023-11-24

Family

ID=88818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1424570.4U Active CN220083066U (zh) 2023-06-06 2023-06-06 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830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82788B (zh) 燃烧器及燃气热水器
EP2118566B1 (en) Cooking top
EP2122249B1 (en) Cooking top
CN220083066U (zh) 一种防水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0608436A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
CN112240549A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7464428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燃烧器及燃气灶
CN110657430A (zh) 一种用于灶具的燃烧器
CN109000245B (zh) 燃烧器及燃气灶具
CN219453954U (zh) 内环火盖引流装置和灶具燃烧器
CN217714916U (zh) 一种新型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20083068U (zh) 一种可调火力大小的进气座、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9656074U (zh) 燃烧器
CN217685006U (zh) 分气组件、燃烧器及燃气灶
CN218096057U (zh) 燃气灶
CN217274120U (zh) 燃烧器和燃气灶具
CN217875944U (zh) 一种高燃烧效率的翻盖式燃烧器
CN218295726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的燃烧器火盖
CN218721469U (zh) 一种可火力调节的直喷燃烧器
CN211372403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9713347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灶具
CN211372404U (zh) 一种完全上进风式燃烧器
CN217464431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及燃气灶
CN112146094B (zh) 一种燃气灶的燃烧器
CN217464430U (zh) 用于燃烧器的火盖组件及燃气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