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247U - 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0067247U CN220067247U CN202321150366.8U CN202321150366U CN220067247U CN 220067247 U CN220067247 U CN 220067247U CN 202321150366 U CN202321150366 U CN 202321150366U CN 220067247 U CN220067247 U CN 22006724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ridge arm
- star
- switch tube
- motor
- seal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3
- 239000003990 capaci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69 fiel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74 asce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94 contradic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44991 metal 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4706 metal oxid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31 transform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Stopping Of Electric Mo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属于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封星电路与电机连接,包括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包括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与电机连接,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之一者采用常闭开关管;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用于与电机短接,进行电机封星制动。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梯的封星制动无法在系统掉电时实现的问题,达到了在系统掉电时自动进行电梯封星制动,保障电梯安全的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
背景技术
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设备之一。在电梯领域中,目前常用的制动装置实现方案包括在无接触器的应用场景下依靠变频器的全桥拓扑中三个下管导通形成封星。该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必须上电控制全桥拓扑中三个下管导通,导致在系统掉电时无法进行封星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梯的封星制动无法在系统掉电时实现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封星电路,与电机连接,封星电路包括开关模块;
开关模块包括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与电机连接,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之一者采用常闭开关管;
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用于与电机短接,进行电机封星制动。
可选地,上述封星电路中,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之另一者采用常开开关管;
封星电路掉电时,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自动闭合,以与电机短接进行封星制动。
可选地,上述封星电路中,封星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与上桥臂开关管及下桥臂开关管连接;
封星电路得电时,控制模块用于产生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控制开关模块中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断开,使电机正常工作。
可选地,上述封星电路中,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驱动信号控制开关模块中采用常开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闭合,并控制开关模块中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断开,以使电机短接进行封星制动。
可选地,上述封星电路中,开关模块还包括母线电容,母线电容的一端与上桥臂开关管连接,母线电容的另一端与下桥臂开关管连接;
母线电容用于提供电机工作所需的启动电压。
可选地,上述封星电路中,开关模块采用全桥拓扑,电机采用三相绕组电机;
全桥拓扑包括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和三个下桥臂开关管;
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开开关管,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闭开关管;或者,
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闭开关管,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开开关管。
可选地,上述封星电路中,封星电路还包括接触器模块;
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通过接触器模块与电机连接;
接触器模块用于提供备用封星制动。
可选地,上述封星电路中,接触器模块包括抱闸接触器和封星接触器;
抱闸接触器采用常开触点接触器,封星接触器采用常闭触点接触器;
通过抱闸接触器断开、封星接触器闭合,与电机短接,进行电机封星制动。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变频器,与电机连接,变频器包括:
如上述的封星电路。
第三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电梯,包括:
如上述的变频器;
电机,变频器驱动电机控制轿厢运行。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具有如下优点或至少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通过开关模块中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与电机连接,并将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之一者配置为常闭开关管,当电梯系统发生掉电的情况时,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可以自动关闭,使电机短接,形成闭合线圈,以产生一个与电机运行方向相反的力矩,快速制动电机,从而实现在系统掉电时自动进行电梯封星制动的目的,保障了电梯安全;并且,该电路结构简单,不会增加成本和占用空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封星制动方案;
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封星制动方案;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星电路第一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封星电路第二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封星电路第三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在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装置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装置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装置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也可以是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在本实用新型中,使用用于表示元件的诸如“模块”、“部件”或“单元”的后缀仅为了有利于本实用新型的说明,其本身没有特定的意义。因此,“模块”、“部件”或“单元”可以混合地使用。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电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城镇化建设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建筑设备之一。在电梯领域中,驱动主机机电式制动器作为轿厢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减速部件或者轿厢意外移动保护装置制停部件时,还应当设置其他制动装置(如电气制动)。
对相关技术进行分析发现,目前在电梯中常用的制动装置主要通过两种方案实现,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封星制动方案,图2为现有技术的另一种封星制动方案;如图1所示,一种是增设封星接触器的应用场景,通过封星接触器FX闭合形成封星,如图2所示,另一种是无接触器的应用场景,依靠变频器的全桥拓扑中三个下管导通形成封星,具体通过上电后输入驱动信号给三个下管实现。
上述两种方案中,第一种方案存在的问题是,成本较高且占用空间大,接触器动作时声音较大导致噪声较大;第二种方案存在的问题是,必须上电控制全桥拓扑中三个下管导通,导致在系统掉电时无法进行封星操作。
鉴于现有技术中电梯的封星制动无法在系统掉电时实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具体实施例及实施方式如下:
实施例一
参照图3,图3为本实用新型封星电路第一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封星电路。如图3所示,该封星电路可以与电机连接,该封星电路可以包括开关模块;
开关模块可以包括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与电机连接,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之一者采用常闭开关管;
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用于与电机短接,进行电机封星制动。
具体的,封星制动是使电梯的曳引机与电机驱动电路形成一个星形回路,快速制动的技术,可以避免在电梯抱闸发生故障时,电梯出现制动不及导致电梯出现溜车或飞车的现象。一般的,电机驱动电路可以是变频器或者变频器的一部分,与电机形成的星形回路即为封星电路,因此本实施例中封星电路至少包括了变频器的一部分,具体包括变频器中驱动电机开始运转或停止运转的开关模块。实际应用中,该开关模块可以由电梯控制器或电机驱动器等进行控制。
基于电机的不同类型,比如两相电机或三相电机,开关模块中的拓扑可以为半桥拓扑或全桥拓扑,具体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但不管哪种电路拓扑,开关模块至少包含一个桥臂,该桥臂可以进一步包含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现有技术中,开关模块内的开关管一般都采用可控开关管,接收驱动信号,在接收到驱动信号或接收到高电平的驱动信号时导通,即开关管闭合,对应的,在没有接收到驱动信号或接收到低电平的驱动信号时截止,即开关管断开。可见,现有技术中开关模块内的开关管一般都采用的是常开开关管,常开开关管是指在未上电的常态下呈断开状态的开关管,也就是说,常开开关管的默认状态是断开的。
区别于现有技术,本实施例中,将开关模块的上桥臂开关管设置为常闭开关管,或者将其下桥臂开关管设置为常闭开关管,即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之一者采用常闭开关管。其中,常闭开关管是指在未上电的常态下呈闭合状态、在上电时通过驱动信号控制可呈断开状态的开关管,也就是说,常闭开关管的默认状态是闭合的。可以理解的,系统上电时,也可以对开关管直接进行闭合或断开的控制,以实现电机运行所需的驱动控制。需要说明,当开关模块中桥臂数量是多个时,可以将对应的所有上桥臂开关管设置为常闭开关管,或者将所有下桥臂开关管设置为常闭开关管。
进一步地,该封星电路中,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之另一者采用常开开关管;
封星电路掉电时,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自动闭合,以与电机短接进行封星制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开关模块具有三个桥臂,电机采用三相绕组电机,开关模块的每个桥臂均包含一个上桥臂开关管和一个下桥臂开关管,也就是该开关模块包括了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和三个下桥臂开关管,每个桥臂中上桥臂开关管与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直接连接到电机的一相绕组,此处三个桥臂分别连接到电机的三相绕组。本实施例中以三个上桥臂开关管采用常开开关管,三个下桥臂开关管采用常闭开关管为例进行说明。
基于图3所示的电路拓扑,封星电路的工作原理为:
当系统上电时,开关模块中上、下桥臂开关管的导通或截止可以直接由外部控制器或驱动器控制,具体通过输入驱动信号给各个开关管实现,从而实现对电机运转方向、速度等的控制,使电机正常工作;
当系统掉电时,比如电源故障、电梯故障等原因导致系统掉电时,三个上桥臂开关管由于没有接收到驱动信号,呈断开状态,而三个下桥臂开关管也无法接收到驱动信号,保持常态,即呈闭合状态,此时闭合状态的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将电机的三相绕组短接起来,使电枢形成三个闭合线圈,从而产生一个相反的磁场,具体产生了一个与电机运行方向相反的力矩,对电机即电梯的曳引机进行制动,从而使电梯速度减小,实现电梯封星制动的目的。
本实施例提供的封星电路,通过开关模块中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与电机连接,并将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之一者配置为常闭开关管,当电梯系统发生掉电的情况时,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可以自动关闭,使电机短接,形成闭合线圈,以产生一个与电机运行方向相反的力矩,快速制动电机,从而实现在系统掉电时进行电梯封星制动的目的,保障了电梯安全;并且,该电路结构简单,不会增加成本和占用空间。
实施例二
参照图4,图4为本实用新型封星电路第二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继续提出一种封星电路。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封星电路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
控制模块可以与开关模块中的上桥臂开关管及下桥臂开关管连接;
封星电路得电时,控制模块用于产生驱动信号,并根据驱动信号控制开关模块中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断开,使电机正常工作。
更进一步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驱动信号控制开关模块中采用常开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闭合,并控制开关模块中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断开,以使电机短接进行封星制动。
具体的,当开关模块中上桥臂开关管采用常闭开关管时,下桥臂开关管可以采用常规的需要接收驱动信号才能闭合的常开开关管;对应的,当开关模块中下桥臂开关管采用常闭开关管时,上桥臂开关管可以采用常规的需要接收驱动信号才能闭合的常开开关管。其中,上、下桥臂开关管均可以与控制模块连接。
具体实施方式中,系统上电时,为了使电机正常工作,控制模块可以产生驱动信号来控制常闭开关管断开,当然也可以产生驱动信号来控制常闭开关管闭合,还可以控制常开开关管闭合或断开,以满足实际需要。
具体的,系统上电时,封星电路得电,当需要进行封星制动时,控制模块可以产生驱动信号来控制常开开关管闭合,并控制常闭开关管断开,以使电机短接进行封星制动。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开关模块包括了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和三个下桥臂开关管,三个上桥臂开关管采用常开开关管,三个下桥臂开关管采用常闭开关管,系统上电状态下,控制模块可以产生驱动信号,以控制三个上桥臂开关管闭合,并控制三个下桥臂开关管断开,使电机短接,从而使电梯速度减小,实现封星制动。需要说明,实际应用中还可以根据需要增加其他电子器件、模块或电路,以满足更多实际需要。
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开关模块还可以包括母线电容Cb,母线电容Cb的一端与上桥臂开关管连接,母线电容Cb的另一端与下桥臂开关管连接;
母线电容Cb用于提供电机工作所需的启动电压。
具体的,母线电容Cb可以设置于开关模块中全桥拓扑输入侧的母线线路中,用于提供电机工作所需的启动电压,还可以用于吸收浪涌信号。实际应用中,变频器内开关模块之前的整流模块或电压转换模块等前端电路可以将主电源提供的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后,给母线电容Cb充电,开关模块则可以根据控制模块发送的驱动信号和母线电容Cb提供的启动电压,生成电机驱动信号,驱动电机工作。
优选地,如图4所示,开关模块采用全桥拓扑,电机采用三相绕组电机;
全桥拓扑包括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和三个下桥臂开关管;
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开开关管,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闭开关管;或者,
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闭开关管,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开开关管。
进一步地,常开开关管可以采用JFET管(Junction Field-Effect Transistor,结型场效应晶体管)、IGBT管(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或MOS管(MOSFET,Metal-Oxide-Semiconductor Field-Effect Transistor,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等可控的常开开关管中的任意一种;常闭开关管可以采用JFET管、IGBT管或MOS管等可控的常闭开关管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开关模块采用的全桥拓扑包括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开关管Q4、开关管Q5、开关管Q6,三相绕组电机包括U相绕组、V相绕组、W相绕组;其中,开关管Q1、开关管Q2、开关管Q3均为常开开关管,开关管Q4、开关管Q5、开关管Q6均为常闭开关管;
Q1的集电极、Q2的集电极和Q3的集电极均与直流母线DC+连接,Q1的发射极分别与W相绕组和Q4的集电极连接,Q2的发射极分别与V相绕组和Q5的集电极连接,Q3的发射极分别与U相绕组和Q6的集电极连接,Q4的发射极、Q5的发射极和Q6的发射极均与直流母线DC-连接,同时,Q1-Q6的栅极均可以与控制模块连接,该图4中未示出Q1-Q3的栅极与控制模块的连接关系。同时,母线电容Cb的一端与直流母线DC+连接,另一端与直流母线DC-连接。
基于图4所示的电路拓扑,控制模块输出的驱动信号到达开关模块的各个开关管,可以使对应的开关管产生相应的动作,以实现电机的正常工作;也可以使对应的开关管产生相应的动作,以实现电梯封星制动。比如,在该图4中:
电梯系统正常上电时,控制模块可以输出低电平信号给上桥臂开关管即Q1-Q3,并输出低电平信号给下桥臂开关管即Q4-Q6,使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同时断开,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同时闭合,开关模块的下三桥导通,从而形成封星回路,实现电梯封星制动;电梯系统正常上电时,控制模块也可以输出高电平信号给上桥臂开关管即Q1-Q3,并输出高电平信号给下桥臂开关管即Q4-Q6,使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同时断开,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同时闭合,开关模块的上三桥导通,从而形成封星回路,实现电梯封星制动;
对应的,当电梯系统掉电时,控制模块不工作,无法输出任何驱动信号给开关模块,开关模块内开关管Q1-Q6均呈常态,即上桥臂开关管Q1-Q3呈断开状态,下桥臂开关管Q4-Q6呈闭合状态,开关模块的下三桥自动导通,从而形成封星回路,实现系统掉电情况下自动进行电梯封星制动;
具体的开关控制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封星电路,通过控制模块产生驱动信号,对开关模块中的上、下桥臂开关管进行控制,可以在系统掉电时自动进行电梯封星制动,也可以在系统上电时实现电梯封星制动,能够满足更多实际应用需求,增大了封星电路的应用范围,更好地保证电梯乘客安全;另外,该封星电路结构简单,无需额外的器件或者操作,更便于封星操作。
实施例三
参照图5,图5为本实用新型封星电路第三实施例的拓扑示意图;在实施例一或实施例二的基础上,本实施例继续提出一种封星电路。
进一步地,封星电路还可以包括接触器模块;
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通过接触器模块与电机连接;
接触器模块用于提供备用封星制动。
具体的,当系统发生故障或开关模块发生故障时,尤其是开关模块中的常闭开关管发生故障时,如果没有其他的备用方案来实现封星制动,可能会对电梯造成较大伤害。因此,此处增加了接触器模块,可以由用户手动操作来实现封星制动,也可以在开关模块因故障无法在掉电时自动封星的情况下,对接触器模块进行自动控制来实现备用封星制动。
更进一步地,接触器模块包括抱闸接触器SW和封星接触器FX;
抱闸接触器SW采用常开触点接触器,封星接触器FX采用常闭触点接触器;
通过抱闸接触器SW断开、封星接触器FX闭合,与电机短接,进行电机封星制动。
具体的,如图5所示,抱闸接触器SW设置在开关模块的三相全桥拓扑与三相绕组电机之间,封星接触器FX与抱闸接触器并联。当电梯停止运行,且开关模块存在故障时,可以通过抱闸接触器SW断开、封星接触器FX闭合,使得封星接触器FX与电机短接,从而形成封星回路,实现电梯停止运行且开关模块存在故障的情况下自动进行电梯封星制动。其中,抱闸接触器SW和封星接触器FX可以由用户手动操作开合,也可以由外部控制电路或控制器等自动控制开合,此处不作限定。
通过新增一个备用封星制动方案,以便于在开关模块出现故障等情况下保证电梯安全。
更进一步地,抱闸接触器SW和封星接触器FX均与备用电源连接;
备用电源用于给抱闸接触器SW和封星接触器FX供电,使抱闸接触器SW闭合、封星接触器FX断开,以使电机正常工作。
基于图5所示的电路拓扑,当抱闸接触器SW采用常开触点接触器,封星接触器FX采用常闭触点接触器时,若电机系统的主电源(提供变频器和控制模块等输入的电源)掉电,控制模块无法输出驱动信号给开关模块,开关模块的下桥臂开关管即开关管Q4-Q6自动闭合,此时接触器模块需要正常工作,即抱闸接触器SW处于闭合状态,封星接触器FX处于断开状态,而为了保证接触器模块的正常工作,可以将接触器模块的供电与电机系统的供电区别开,设置一备用电源给抱闸接触器SW和封星接触器FX供电,使抱闸接触器SW闭合、封星接触器FX断开,以保证开关管Q4-Q6自动闭合后,开关模块的下桥臂开关管与电机成功短接,实现封星制动。
可以理解,用户还可以手动断开备用电源与抱闸接触器SW和封星接触器FX之间的连接,使抱闸接触器SW和封星接触器FX呈常态,也就是抱闸接触器SW断开、封星接触器FX闭合,实现备用封星制动。
本实施例提供的封星电路,通过增设接触器模块,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封星电路基础上,增加了备用的封星制动方案,以便于在开关模块故障、电机故障或电梯停运等异常情况下也能实现封星制动,可以满足更多实际应用场景的需要。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变频器,该变频器与电机连接,该变频器可以包括:
如上述实施例一至三中任一实施例的封星电路。
可以理解,变频器中还可以包括整流模块、变压模块、电压转换模块等等常见电路拓扑,此处不作限定。
其中,封星电路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出一种电梯,该电梯可以包括:
变频器和电机,变频器可以驱动电机控制轿厢运行。
其中,变频器用于驱动电机工作,实现电梯运行,电机可以是电梯曳引机,通过变频器中封星电路与电机的配合,实现电梯封星制动。
可以理解,电梯中还可以包括主电源、备用电源、控制器等等常见设备,此处不作限定。
其中,变频器的具体结构可以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实施例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上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封星电路,其特征在于,与电机连接,所述封星电路包括开关模块;
所述开关模块包括上桥臂开关管和下桥臂开关管,所述上桥臂开关管和所述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上桥臂开关管或所述下桥臂开关管之一者采用常闭开关管;
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用于与所述电机短接,进行电机封星制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桥臂开关管或所述下桥臂开关管之另一者采用常开开关管;
所述封星电路掉电时,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自动闭合,以与所述电机短接进行封星制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星电路还包括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上桥臂开关管及下桥臂开关管连接;
所述封星电路得电时,所述控制模块用于产生驱动信号,并根据所述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中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断开,使所述电机正常工作。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封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驱动信号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中采用常开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闭合,并控制所述开关模块中采用常闭开关管的上桥臂开关管或下桥臂开关管断开,以使所述电机短接进行封星制动。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封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还包括母线电容,所述母线电容的一端与所述上桥臂开关管连接,所述母线电容的另一端与所述下桥臂开关管连接;
所述母线电容用于提供所述电机工作所需的启动电压。
6.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封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采用全桥拓扑,所述电机采用三相绕组电机;
所述全桥拓扑包括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和三个下桥臂开关管;
所述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开开关管,所述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闭开关管;或者,
所述三个上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闭开关管,所述三个下桥臂开关管均采用常开开关管。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封星电路还包括接触器模块;
所述上桥臂开关管和所述下桥臂开关管的共接点通过所述接触器模块与所述电机连接;
所述接触器模块用于提供备用封星制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星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器模块包括抱闸接触器和封星接触器;
所述抱闸接触器采用常开触点接触器,所述封星接触器采用常闭触点接触器;
通过所述抱闸接触器断开、所述封星接触器闭合,与所述电机短接,进行电机封星制动。
9.一种变频器,其特征在于,与电机连接,所述变频器包括:
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封星电路。
10.一种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频器;
电机,所述变频器驱动所述电机控制轿厢运行。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0366.8U CN220067247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1150366.8U CN220067247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0067247U true CN220067247U (zh) | 2023-11-21 |
Family
ID=887606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1150366.8U Active CN220067247U (zh) | 2023-05-12 | 2023-05-12 | 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0067247U (zh) |
-
2023
- 2023-05-12 CN CN202321150366.8U patent/CN220067247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7124124B (zh) | 一种电机三相定子绕组主动短路系统以及方法 | |
US20160344329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ult protection of a motor | |
JP6291899B2 (ja) | 回転電機制御装置 | |
JPWO2015152002A1 (ja) |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 |
CN101663219A (zh) | 电梯的制动器控制装置 | |
JP2008086077A (ja) | 鉄道車両駆動制御装置 | |
CN111082671A (zh) | 电梯系统中的功率管理 | |
JP5191351B2 (ja) | 電力変換装置 | |
JP6307983B2 (ja) | インバータ制御装置 | |
JPH09298840A (ja) | 電気自動車の充電装置 | |
CN111231702B (zh) | 基于双源电机的燃料电池汽车动力系统 | |
JP2003189667A (ja) | モータの制御方法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モータ | |
JP4738080B2 (ja) | 鉄道車両駆動制御装置 | |
CN220067247U (zh) | 一种封星电路、变频器及电梯 | |
JP2010172115A (ja) | 電力供給方法及び交直流電車用電源システム | |
JP5481088B2 (ja) | 鉄道車両駆動制御装置 | |
CN217498341U (zh) | 电梯抱闸控制电路及电梯 | |
EP4030616B1 (en) | Motor control system | |
JP2012090380A (ja) | 車両用駆動制御装置 | |
CN114336523B (zh) | 主动短路控制方法、电机控制器及电机控制系统 | |
JP4123082B2 (ja) | 多重電力変換装置 | |
JP2007306642A (ja) | 永久磁石モータドライブ装置 | |
JP3707237B2 (ja) | 電力回生インバータ装置 | |
JP7279329B2 (ja) | 充電制御方法および充電制御装置 | |
CN111835243A (zh) | 一种电梯门机控制器内置封星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