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0067235U - 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 Google Patents

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20067235U
CN220067235U CN202320630699.4U CN202320630699U CN220067235U CN 220067235 U CN220067235 U CN 220067235U CN 202320630699 U CN202320630699 U CN 202320630699U CN 220067235 U CN220067235 U CN 2200672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x body
fixing structure
box
fastener
c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2063069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密
陈熙
王雷
王晨
郭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coflow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coflow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Ecoflow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232063069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200672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200672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200672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壳体机构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以及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与扣件,第一固定结构设于第一盒体,第二固定结构设于第二盒体,扣件与第一固定结构转动连接,且被配置为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以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相锁紧。通过扣件与第一固定结构的转动连接,以及扣件与第二固定结构的扣合设置,使得只需转动扣件,便可实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组装与拆卸,从而简化了拆装步骤,便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拆装,同时也保证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连接的紧密性。

Description

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逆变控制设备通常包括壳体机构,壳体机构包括两个盒体,两个盒体之间一般采用多个螺栓连接,以保证两个盒体连接处的紧密性。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存在拆装不便,耗时费力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能够简化两个盒体之间的连接方式,便于壳体机构的拆装,同时保证两个盒体之间连接的紧密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机构,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以及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与扣件,第一固定结构设于第一盒体,第二固定结构设于第二盒体,扣件与第一固定结构转动连接,且被配置为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以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相锁紧。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扣件与第一固定结构的转动连接,以及扣件与第二固定结构的扣合设置,使得只需转动扣件,便可实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组装与拆卸。解除扣件对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锁定时,使扣件围绕第一固定结构向远离第二固定结构方向转动,便可解除扣件与第二固定结构的扣合,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分离。扣件锁紧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时,使扣件围绕第一固定结构向靠近第二固定结构方向转动,并使得扣件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以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相锁紧。上述的方案,简化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拆装步骤,从而便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拆装,同时也保证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连接的紧密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扣件包括转动臂以及扣合部,转动臂与扣合部连接,转动臂与第一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扣合部被配置为随同转动臂转动并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且与第二固定结构相抵紧。
上述实施例中,转动臂绕第一固定结构转动时,扣合部随同转动臂转动,从而使得扣合部能够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扣合部与第二固定结构相抵紧时,能够使得第一盒部与第二盒部锁紧,从而提高第一盒部与第二盒部连接的紧密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扣件还包括扳扣,扳扣与转动臂连接,扳扣被配置为驱使转动臂转动进而带动扣件旋转。当扣合部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时,扳扣抵紧于第一盒体的外壁。
上述实施例中,操作者能够通过驱动扳扣运动,以使转动臂转动,便于扣件与第二固定结构的扣合或分离。另外,扣合部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时,扳扣能够抵紧第一盒体的外壁,从而限制扳扣运动,防止转动臂转动过度而损坏第二固定结构与扣合部。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扳扣被配置为当扣合部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时,扳扣与第一盒体外壁形成有夹角。
上述实施例中,扳扣与第一盒体外壁形成有夹角,以使得扳扣与第一盒体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操作者将扳扣向远离第一盒体外壁方向运动,从而便于转动扳扣。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转动臂、第一固定结构以及第二固定结构分别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转动臂对应其中一个第一固定结构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结构,两个转动臂设于第一盒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转动臂连接同一扳扣。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转动臂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结构扣合,以提高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连接的牢固性。并且通过转动同一扳扣便可使两个转动臂同时转动,从而简化操作步骤,便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锁紧与分离。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盒体包括第一盒部与连接片,连接片设于第一盒部,第二固定结构设于连接片,第一盒体外壁设有容纳槽,连接片位于容纳槽。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连接片上设置第二固定结构,并使连接片位于第一盒体的容纳槽中,容纳槽能够限制连接片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装配稳定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二盒体包括第一盒部与第二盒部,第一盒部与第二盒部连接,第一盒体盖合于第二盒部,并与第二盒部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线缆的容置空间。第二固定结构设于第二盒部,第一盒体通过紧固组件与第二盒部锁紧或松脱。
上述实施例中,线缆能够容置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部形成的容置空间中。第一盒体与第二盒部能够通过调整紧固组件而分离,以使容置空间敞开,以便于线缆放置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部内。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紧固组件还包括锁紧件,锁紧件贯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部,以连接第一盒体与第二盒部。
上述实施例中,锁紧件连接第一盒部与第二盒部,以使得第一盒部与第二盒部连接稳定。并且可以通过卸除锁紧件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部分离,便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部的维修与更换。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盒体具有开口,扣件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以使开口的边缘贴紧于第二盒体的外壁。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盒体开口的设置,便于线缆等部件放置于第一盒体中。当扣件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开口的边缘与第二盒体的外壁贴紧,以保证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密封性。
在至少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盒体包括第一接线端子,第二盒体包括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插接,第一固定结构设于第一接线端子的外壁,第二固定结构设于第二盒体的外壁。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初步连接。再通过紧固组件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第一盒体的第二盒体的连接稳定性,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不易分离,并能提高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之间的密封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逆变控制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壳体机构。
上述的逆变控制设备,壳体机构的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能够通过紧固组件连接紧密,以提高壳体机构的密封性以及装配的便捷性,进而提高逆变控制设备的密封性以及装配的便捷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逆变储能组合设备,包括电池包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逆变控制设备,电池包和逆变控制设备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提高逆变控制设备的密封性,以使逆变控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从而提高逆变储能组合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逆变控制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逆变控制设备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逆变控制设备的局部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为展示第一盒部与第二盒部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展示第一盒本体与第二盒本体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图。
图8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展示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连接关系的局部爆炸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展示设备主体与接线盒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壳体机构-100 逆变控制设备-200
第一盒体-11 第二盒体-12 紧固组件-13
接线盒-21 设备主体-22 开口-111
翻边-112 第一接线端子-113 第一盒本体-114
第一盒部-121 连接片-122 第二盒部-123
第二接线端子-124 第二盒本体-125 第一固定结构-131
第二固定结构-132 扣件-133 锁紧件-135
缺口-1121 转动臂-1331 扣合部-1332
扳扣-1333 夹角-1334 限位部1335
操作部-1336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说明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技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特定顺序或主次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需要说明的是,附图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种部件的厚度、长宽等尺寸,以及集成装置的整体厚度、长宽等尺寸仅为示例性说明,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目前,逆变控制设备通常包括壳体机构,壳体机构包括两个盒体,两个盒体之间一般采用多个螺栓连接,以保证两个盒体连接处的紧密性。但是这种连接方式存在拆装不便,耗时费力的缺陷。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机构,包括第一盒体、第二盒体以及紧固组件,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与扣件,第一固定结构设于第一盒体,第二固定结构设于第二盒体,扣件与第一固定结构转动连接,且被配置为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以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相锁紧。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扣件与第一固定结构的转动连接,以及扣件与第二固定结构的扣合设置,使得只需转动扣件,便可实现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组装与拆卸。解除扣件对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锁定时,使扣件围绕第一固定结构向远离第二固定结构方向转动,便可解除扣件与第二固定结构的扣合,使得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分离。扣件锁紧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时,使扣件围绕第一固定结构向靠近第二固定结构方向转动,并使得扣件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以使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相锁紧。上述的方案,简化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拆装步骤,从而便于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的拆装,同时也保证了第一盒体与第二盒体连接的紧密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壳体机构100,壳体机构100包括第一盒体11、第二盒体12以及紧固组件13,第一盒体11与第二壳体通过紧固组件13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盒体11设置为接线盒21外壳,第二盒体12设置为逆变控制设备200的设备主体22外壳,也即,第一盒体11为接线盒21的一部分,第二盒体12位设备主体22的一部分。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将第一盒体11设置为逆变控制设备200的设备主体22外壳,第二盒体12设置为接线盒21外壳。
参阅图1与图2,紧固组件13包括第一固定结构131、第二固定结构132与扣件133。第一固定结构131设于第一盒体11,第二固定结构132设于第二盒体12,扣件133与第一固定结构131转动连接,且被配置为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以使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相锁紧。
解除扣件133对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锁定时,使扣件133围绕第一固定结构131向远离第二固定结构132方向转动,便可解除扣件133与第二固定结构132的扣合,使得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分离。扣件133锁紧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时,使扣件133围绕第一固定结构131向靠近第二固定结构132方向转动,并使得扣件133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以使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相锁紧。上述的技术方案,只需转动扣件133,便可实现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组装与拆卸,从而简化了拆装步骤,便于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拆装。
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131与第二固定结构132均为固定轴,第一固定结构131设于第一盒体11的外壁,第二固定结构132设于第二盒体12的外壁。第一固定结构131贯穿扣件133的一端,扣件133的另一端能够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固定结构131为轴状结构,第二固定结构132为槽状结构,扣件133的一端能够贯穿轴状结构并绕轴状结构转动,扣件133的另一端能够扣合于槽状结构中,与槽状结构形成限位配合,从而使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锁紧。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固定结构132包括销轴(图未示)。第一盒体11的外壁设有通孔(图未示),扣件133也设有通孔(图未示),销轴同时穿过第一盒体11外壁的通孔以及扣件133的通孔,以使扣件133能够绕销轴相对于第一盒体11转动。可以理解的,销轴也可以直接与第一盒体11外壁连接,并贯穿于扣件133的通孔中,或者,销轴直接与扣件133连接,并贯穿于第一盒体11外壁的通孔中。销轴可以替换为销钉等其他可以作为转动中心的部件。
参阅图2与图3,在一实施例中,扣件133包括转动臂1331以及扣合部1332,转动臂1331与扣合部1332连接,转动臂1331与第一固定结构131转动连接,扣合部1332被配置为随同转动臂1331转动并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且与第二固定结构132相抵紧。
转动臂1331绕第一固定结构131转动时,扣合部1332随同转动臂1331转动,从而使得扣合部1332能够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扣合部1332与第二固定结构132相抵紧时,能够使得第一盒部121与第二盒部123锁紧,从而提高第一盒部121与第二盒部123连接的紧密性。
参阅图3,例如,扣合部1332呈弯钩状设置,第二固定结构132为固定轴,扣合部1332能够随转动臂1331转动,从而扣合于固定轴或者与固定轴分离,以使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相锁紧或者分离。
参阅图2与图3,在一实施例中,扣件133还包括扳扣1333,扳扣1333与转动臂1331连接,扳扣1333被配置为驱使转动臂1331转动进而带动扣件133旋转。当扣合部1332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时,扳扣1333抵紧于第一盒体11的外壁。
操作者能够通过驱动扳扣1333运动,以使转动臂1331转动,便于扣件133与第二固定结构132的扣合或分离。另外,扣合部1332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时,扳扣1333能够抵紧第一盒体11的外壁,从而限制扳扣1333运动,防止转动臂1331转动过度而损坏第二固定结构132与扣合部1332。
例如,转动臂1331为长杆状结构,扣合部1332与扳扣1333分别设于转动臂1331长度方向的两端,随着扳扣1333的运动,扣合部1332能够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或者远离第二固定结构132。
参阅图3,在一实施例中,扳扣1333被配置为当扣合部1332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时,扳扣1333与第一盒体11外壁形成有夹角1334。
上述实施例中,扳扣1333与第一盒体11外壁形成有夹角1334,以使得扳扣1333与第一盒体11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空间,以便于操作者将扳扣1333向远离第一盒体11外壁方向运动,从而便于转动扳扣1333。
参阅图2与图3,在一实施例中,扳扣1333包括限位部1335和操作部1336,限位部1335与操作部1336连接。当扣合部1332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时,限位部1335抵持于第一盒体11的外壁,以防扣合部1332继续转动;操作部1336与第一盒体11的外壁形成夹角1334,以使操作部1336与第一盒体11外壁之间具有空间。需要使扣合部1332与第二固定结构132分离时,方便从该夹角1334的空间处将操作部1336抬起,使限位部1335远离第一盒体11外壁,同时扣合部1332在转动臂1331形成的杠杆作用下,与第二固定结构132分离。通过将扳扣1333与第一盒体11的外壁形成有夹角1334,能够防止扳扣1333完全贴附于第一盒体11的外壁,导致不便于对扳扣1333进行操作的情况。
参阅图2,在一实施例中,转动臂1331、第一固定结构131以及第二固定结构132分别设有两个,其中一个转动臂1331对应其中一个第一固定结构131与其中一个第二固定结构132,两个转动臂1331设于第一盒体11的相对两侧,且两个转动臂1331连接同一扳扣1333。
第一盒体11大致呈长方体设置,两个转动臂1331分别设于第一盒体11的相对两侧且对称设置。两个第一固定结构131分别设于第一盒体11相对的两个侧面且对称设置。两个第二固定结构132的具体位置根据对应第一固定结构131的位置而定,使得扣件133能够与对应的第二固定结构132扣合。扳扣1333同时与两个转动臂1331连接,当扣合部1332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时,扳扣1333与两个转动臂1331形成U形结构,以围合于第一盒体11的外周,从而提高扣件133与第一盒体11的结构紧凑性。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两个转动臂1331分别与两个第二固定结构132扣合,以提高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连接的牢固性。并且通过转动同一扳扣1333便可使两个转动臂1331同时转动,从而简化操作步骤,便于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锁紧与分离。
参阅图2与图3,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盒体12包括第一盒部121与连接片122,连接片122设于第一盒部121,第二固定结构132设于连接片122,第一盒体11外壁设有容纳槽(图中未示),连接片122位于容纳槽。
通过在连接片122上设置第二固定结构132,并使连接片122位于第一盒体11的容纳槽中,容纳槽能够限制连接片122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装配稳定性。
参阅图2与图4,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1具有开口111,扣件133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以使开口111的边缘贴紧于第二盒体12的外壁。第一盒体11具有翻边112,翻边112围合于第一盒体11开口111的边缘。第一壳体与第二盒体12锁紧时,翻边112贴附与第二盒体12,以使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连接紧密。
在第一盒体11设置开口111,便于线缆等部件放置于第一盒体11中。当扣件133扣合于第二固定结构132,开口111的边缘与第二盒体12的外壁贴紧,以保证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密封性。
继续参阅图2与图4,翻边112具有缺口1121,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装配时,缺口1121能够避让连接片122,并容置连接片122。可以理解的,该缺口1121也可相当于上述实施例中的容纳槽。
参阅图5,在一实施例中,第二盒体12包括第一盒部121与第二盒部123,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盒部121不同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盒部121。第一盒部121与第二盒部123连接,第一盒体11盖合于第二盒部123,并与第二盒部123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线缆的容置空间。
第二固定结构132设于第二盒部123,第一盒体11通过紧固组件13与第二盒部123锁紧或松脱。
线缆能够容置于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部123形成的容置空间中。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部123能够通过调整紧固组件13而分离,以使容置空间敞开,以便于线缆放置于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部123内。
参照图5,在一实施例中,紧固组件13还包括锁紧件134,锁紧件134贯穿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部123,以连接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部123。锁紧件134可以为螺钉、销钉、螺栓等零部件。
在扣件133与第二固定结构132扣合之前,先通过锁紧件134连接第一盒部121与第二盒部123,以使得第一盒部121与第二盒部123进行预连接。然后通过扣件133与第二固定结构132的扣合进一步提高第一盒体11的第二盒部123连接的紧密性。并且可以通过卸除锁紧件134和转动扣件133的操作,使得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部123分离,便于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部123的维修与更换。
第一盒部121与第二盒部123为一体成型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盒部121也可与第二盒部123可拆卸连接。
参照图6、图7与图8,图8是为展示图6中A部分结构的局部爆炸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第一盒体11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13和第一盒本体114,第一接线端子113设于第一盒本体114,第二盒体12包括第二接线端子124和第二盒本体125,第二接线端子124设于第二盒本体125,第一接线端子113与第二接线端子124插接,第一固定结构131设于第一盒体11的外壁,第二固定结构132设于第二接线端子124的外壁。例如,第一固定结构131设于第一盒本体114的外壁。
第一接线端子113与第二接线端子124通过插接的方式,实现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初步连接。再通过紧固组件13进行连接,进一步提高第一盒体11的第二盒体12的连接稳定性,使得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不易分离,并能提高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之间的密封性。
上述的壳体机构100,通过扣件133与第一固定结构131的转动连接,以及扣件133与第二固定结构132的扣合设置,使得只需转动扣件133,便可实现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组装与拆卸,从而简化了拆装步骤,便于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的拆装,同时也保证了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连接的紧密性。
参阅图1,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逆变控制设备2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壳体机构100。该逆变控制设备200还包括逆变模块(图中未示)和控制单元(图中未示),逆变模块与控制单元设于第一盒体11内或第二盒体12内。逆变控制设备200包括壳体机构100,因而具有该壳体机构100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逆变控制设备200包括接线盒21与设备主体22,第一盒体11为接线盒21的外壳,第二盒体12为设备主体22的外壳,且逆变模块与控制单元为设备主体22的一部分,逆变模块与控制单元设于第二盒体12内。
参阅图6与图9,在实际应用中,同一设备主体22也可以与多个接线盒21连接。
上述的逆变控制设备200,壳体机构100的第一盒体11与第二盒体12能够通过紧固组件13连接紧密,以提高壳体机构100的密封性以及装配的便捷性,进而提高逆变控制设备200的密封性以及装配的便捷性。
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逆变储能组合设备(图中未示),包括电池包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逆变控制设备200,电池包和逆变控制设备200电连接。逆变储能组合设备包括逆变控制设备200,因而具有该逆变控制设备200的一切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进行赘述。
上述的逆变储能组合设备,通过提高逆变控制设备200的密封性,以使逆变控制设备200在使用过程中不易损坏,从而提高逆变储能组合设备的使用安全性。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壳体机构,包括第一盒体和第二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机构还包括紧固组件,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第一固定结构、第二固定结构与扣件,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盒体,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盒体,所述扣件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转动连接,且被配置为扣合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以使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体相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包括转动臂以及扣合部,所述转动臂与所述扣合部连接,所述转动臂与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转动连接,所述扣合部被配置为随同所述转动臂转动并扣合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且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相抵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件还包括扳扣,所述扳扣与所述转动臂连接,所述扳扣被配置为驱使所述转动臂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扣件旋转;
当所述扣合部扣合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时,所述扳扣抵紧于所述第一盒体的外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扣被配置为当所述扣合部扣合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时,所述扳扣与所述第一盒体外壁形成有夹角。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臂、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以及所述第二固定结构分别设有两个,其中一个所述转动臂对应其中一个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与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两个所述转动臂设于所述第一盒体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转动臂连接同一所述扳扣。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一盒部与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设于所述第一盒部,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所述连接片,所述第一盒体外壁设有容纳槽,所述连接片位于所述容纳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一盒部与第二盒部,所述第一盒部与所述第二盒部连接,所述第一盒体盖合于所述第二盒部,并与所述第二盒部共同形成用于容纳线缆的容置空间;
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二盒部,所述第一盒体通过所述紧固组件与所述第二盒部锁紧或松脱。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还包括锁紧件,所述锁紧件贯穿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部,以连接所述第一盒体与所述第二盒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具有开口,所述扣件扣合于所述第二固定结构,以使所述开口的边缘贴紧于所述第二盒体的外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盒体包括第一接线端子,所述第二盒体包括第二接线端子,所述第一接线端子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插接,所述第一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一盒体的外壁,所述第二固定结构设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子的外壁。
11.一种逆变控制设备,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壳体机构。
12.一种逆变储能组合设备,包括电池包以及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逆变控制设备,所述电池包和所述逆变控制设备电连接。
CN202320630699.4U 2023-03-17 2023-03-17 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Active CN2200672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0699.4U CN220067235U (zh) 2023-03-17 2023-03-17 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20630699.4U CN220067235U (zh) 2023-03-17 2023-03-17 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20067235U true CN220067235U (zh) 2023-11-21

Family

ID=88763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20630699.4U Active CN220067235U (zh) 2023-03-17 2023-03-17 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200672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47110B2 (en) Battery cover latching mechanism
JP2013165636A (ja) 電動車両の充電に用いられる充電ステーション
JPH03219697A (ja) 回動可能な電源装置
EP1738441B1 (en) Quick release connector assembly
EP4037117A1 (en) Power supply cabinet
CN220067235U (zh) 壳体机构、逆变控制设备以及逆变储能组合设备
WO2017206434A1 (zh) 保护壳、电子装置、电子调速器及无人机
CN113377166B (zh) 锁扣结构及具有该锁扣结构的伺服器机箱
CN210201426U (zh) 插接箱
WO2023222025A1 (en) Wire output cavity cover plate device, base station remote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CN209994285U (zh) 一种逆变器壳体与盖板的安装结构及逆变器
CN210291785U (zh) 适配器及照明设备
CN115513689A (zh) 一种锁线防护罩
CN213008776U (zh) 飞行器
CN216120529U (zh) 电池配电盒
CN216146539U (zh) 壳体组件及具有其的移动电源租赁设备
CN217881765U (zh) 一种电池盖防拆装置及用电设备
CN216928804U (zh) 一种电池模组
CN205960058U (zh) 一种防爆的电芯支架
CN212265669U (zh) 一种电动螺丝刀使用安全保护装置
CN220662839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上的快速锁紧机构
CN216903481U (zh) 插座
CN216671066U (zh) 一种led箱体及led显示屏
CN101872850A (zh) 电池盖组件
CN214980752U (zh) 一种煤矿机电设备接线装置拆除工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Factory Building 401, Runheng Industrial Plant 1, Fuyuan Road, Zhancheng Community, Fuhai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1st Floor, Building E, Jiehe Industrial City, Shuitian Community, Shiyan Street, Bao'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Zhenghao Innov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